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物汇总表

合集下载

代谢组学——广泛靶向代谢组

代谢组学——广泛靶向代谢组

一、研究概述20世纪80年代,英国帝国理工大学Nicholson教授首次提出了代谢组学的概念,被誉为“国际代谢组学之父”。

2005年,加拿大基因委员会投资750万美元创建了“人类代谢组计划”(HMP),最终构建了HMDB代谢组数据库。

在这十年来,代谢组学检测技术也经历了由核磁(NMR)转向气质联用(GCMS)再到液质联用(LCMS)的发展历程,检测结果的有效信息量也有了10倍的提升。

代谢组学相较于其他组学的优势在于:(1)据估计,人类含有约6500种小分子代谢物,尽管新的和更灵敏的测量技术正逐步揭示更多的化学物种,然后代谢物的数量仍然可能比在人类中发现估计的25000个基因、100000个转录组和1000000个蛋白质少;(2)代谢组检测的是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组的可变性下游表型,从而可以提供高度整合的生物学状态概况;(3)代谢组学是一种精确和无创的工具,用于识别药物治疗作用和可能的毒理学效应,并分离遗传学、微生物活性和营养对整体代谢表型的作用二、广泛靶向代谢组目前,代谢组学的研究主要包括靶向代谢组和非靶向代谢组。

靶向代谢组(Targeted metabolomics):少数已知代谢物定性和定量检测,具有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的特点;非靶向代谢组(Untargeted metabolomics):同时检测数百乃至数千种代谢物(包括已知和未知代谢物),但其灵敏度较之靶向代谢组低1-2个数量级,定性定量准确性也相对较差。

今天小编介绍的就是一种整合了非靶向和靶向代谢物检测技术优点的新型代谢组检测技术——广泛靶向代谢组(Widely Targeted Metabolome)。

广泛靶向代谢组(Widely Targeted Metabolome)作为第二代或者新一代靶向代谢组(Next Generation Metabolome)技术,区别于现有代谢物检测方法,该技术平台建立了LC-MS/MS代谢物标品数据库,整合了非靶向和靶向代谢物检测技术的优点,可以检测覆盖18大类,2500多个代谢物,实现了高通量、高灵敏、广覆盖的靶向代谢物检测。

靶向代谢组学测序 糖酵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靶向代谢组学测序 糖酵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靶向代谢组学测序糖酵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靶向代谢组学测序是一种结合了代谢组学和测序技术的研究手段,旨在深入探究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及相关基因。

通过对代谢通路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生物体内各种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并揭示代谢调控的机制和信号传导途径。

糖酵解作为生物体内最基本的代谢途径之一,与细胞能量供应和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糖酵解代谢途径对于理解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靶向代谢组学测序在糖酵解研究中的应用,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深入解析糖酵解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并探索新的治疗策略或生物技术应用。

本文将从靶向代谢组学测序的定义和原理、糖酵解代谢途径的重要性和研究现状,以及靶向代谢组学测序在糖酵解研究中的应用方面展开阐述,旨在全面探讨该领域的前沿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为相关研究者和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安排进行描述,通常包括文章的章节设置和主要内容概述。

在本篇文章中,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其中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用于引入主题并概括文章的内容和目的;正文部分主要包括靶向代谢组学测序的定义与原理、糖酵解代谢途径的重要性和研究现状以及靶向代谢组学测序在糖酵解研究中的应用三个小节,用于介绍研究背景、相关理论和应用实践;结论部分主要包括总结靶向代谢组学测序的优势和局限性、探讨糖酵解代谢途径的潜在应用价值以及展望靶向代谢组学测序在糖酵解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三个小节,用于总结研究结果、分析应用前景和展望未来发展。

通过以上文章结构的设计,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向,有助于提高文章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靶向代谢组学测序在糖酵解领域的应用价值和潜在发展方向。

通过系统分析靶向代谢组学测序的定义与原理,以及糖酵解代谢途径的重要性和研究现状,结合实际应用案例,探讨靶向代谢组学测序在揭示糖代谢调控机制、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以及指导个性化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方面的潜在作用。

全谱代谢组学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关系

全谱代谢组学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关系

全谱代谢组学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是两种在代谢组学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方法。

虽然它们在技术和研究范畴上有所不同,但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全谱代谢组学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关系,探讨它们在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全谱代谢组学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定义全谱代谢组学是一种综合性的代谢组学分析技术,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等手段,对生物样本中的所有代谢产物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以获取样本中所有代谢产物的种类和含量等信息。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是指在全谱代谢组学的基础上,通过设定一系列靶向代谢产物进行分析,针对特定的代谢途径、代谢产物类别或生物化合物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这种方法相比于全谱代谢组学更加注重对特定代谢产物的定量和分析。

二、全谱代谢组学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关系1. 共同点虽然全谱代谢组学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在技术和研究目的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代谢组学研究中的重要分析手段,都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丰富的代谢信息。

两者都能够全面、系统地分析生物样本中的代谢产物,发现与疾病、环境等相关的代谢异常。

2. 差异点全谱代谢组学更加侧重于对所有代谢产物的分析,它涉及到的代谢产物种类繁多,分析范围广泛,能够为生物样本提供全面的代谢信息。

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则更加注重对特定代谢产物的定量和分析,其研究范畴相对较窄,但能够提供更加精准的代谢信息。

三、全谱代谢组学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在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1. 全谱代谢组学的应用全谱代谢组学可以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生态环境、农业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

在生物医学领域,全谱代谢组学可用于疾病诊断、治疗效果评估、药物代谢和毒性评价等方面。

在生态环境领域,全谱代谢组学可用于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和生物标志物的发现。

在农业科学领域,全谱代谢组学可用于农作物的营养状况评估和抗逆性研究等方面。

2.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应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在药物研发、疾病生物标志物的筛选、营养代谢和毒性代谢机制研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靶向代谢组学 生物学重复

靶向代谢组学 生物学重复

靶向代谢组学生物学重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靶向代谢组学是一种新兴的生物学研究领域,它旨在通过对生物体代谢组进行分析,识别和研究特定的代谢途径和分子。

靶向代谢组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不同生物体内的代谢物、酶、代谢通路和整体代谢网络等。

利用该技术,研究人员可以深入了解生物体的代谢特征、调控机制和生物功能,为生物学、医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靶向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代谢物组学、代谢通路分析、代谢网络建模等。

代谢物组学是一种用于对生物样本中代谢物进行全面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发现生物体内具有生物学重要性的代谢物,并识别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代谢通路分析则是通过对代谢通路的分子和酶进行研究,揭示代谢通路的结构和功能,探讨代谢调控的机制和途径。

而代谢网络建模则是将代谢途径和通路整合到一个全局的代谢网络中,研究代谢网络的拓扑结构、动力学模型和稳态分析,探讨代谢与生物体功能之间的关系。

在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中,生物学重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生物学重复是指在相同处理条件下对不同的生物样本进行多次实验,以验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生物学重复,研究人员可以消除实验误差和随机变异性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确保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生物学重复在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物学重复可以识别生物体内的生物学变异性和个体差异性。

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基因型、表型和代谢特征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影响代谢组学分析的结果和解释。

通过对不同个体进行生物学重复实验,可以了解这些差异对代谢组学数据的影响,揭示生物体内的生物学多样性,为个性化医疗和精准医学提供参考和支持。

靶向代谢组学的研究需要借助生物学重复的手段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深入探究生物体代谢的特征和调控机制。

生物学重复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科学态度和原则,体现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严密性。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随着现代生命科学的不断进步,对代谢组学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内糖苷代谢的精细机制。

代谢组学的研究涉及一系列实验:比较不同状态下的微生物菌株,抗菌素和药物,以及不同细胞型的丰富的糖苷物质,从而获取蛋白质,构建数据库和分析细胞中的各种分子机制。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是一种代谢组学的新方法,以识别多种分子机制驱动的代谢变化为主要目标。

它将蛋白质,脂质,小分子代谢物和氨基酸等多种代谢产物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全面,更准确地实现糖苷代谢的定量测定,从而更好地理解代谢系统对转化营养物质和协调机制的调控机制。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发展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技术发展主要受益于当前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和芯片技术的发展。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可以有效地实现条件性反应,从而揭示其中涉及到的基因及其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技术也应用到药物研究中,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药物的效应机制,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和毒性,甚至研制新的药物。

此外,广泛靶向代谢组学也可以应用于植物生物学,以及病原微生物的研究中,揭示它们的生长和繁殖的机制。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应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已经广泛应用于从药物研究到植物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识别出调节代谢机制的关键分子,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内糖苷代谢的精细机制。

例如,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可用于药物研究,以实现靶向药物开发的可行性,并有效地降低副作用和毒性。

此外,广泛靶向代谢组学也可以用来研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以及植物基因组学,从而更好地理解植物体内的生物学机制。

结论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是一种通过比较不同生物体内的糖苷分子机制来实现糖苷代谢定量测定的新技术。

它为我们提供了更有效,更准确的调控机制,可以用于药物开发,植物生物学和病原微生物研究等多个领域。

它的发展为我们揭示生物体内糖苷代谢的精细机制奠定了基础,是糖苷代谢研究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靶向代谢组学原理

靶向代谢组学原理

靶向代谢组学原理靶向代谢组学是一种研究生物体代谢状态的方法,通过系统性的代谢物检测和分析,可以揭示代谢途径的变化、发现新的代谢标志物,并提供对生物体生理状况和疾病发展的深入理解。

本文将从靶向代谢组学的原理出发,介绍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和意义。

靶向代谢组学的原理基于代谢物在生物体内的产生和消耗过程。

代谢物是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总称,包括蛋白质、脂质、核酸和小分子有机物等。

生物体的代谢过程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化学反应,通过这些反应,生物体能够获取能量、合成新的分子以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代谢物的种类和含量受到遗传、环境和生理状态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因此代谢物的检测和分析可以提供对生物体内过程和状态的全面了解。

靶向代谢组学通过选择性检测和分析特定的代谢物或代谢物组,以揭示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代谢变化。

这种方法的核心是使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如质谱和核磁共振等,对代谢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通过与数据库中的代谢物信息进行比对和分析,可以确定代谢物的结构和功能,并进一步研究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调控机制。

靶向代谢组学在生物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意义。

首先,它可以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测。

许多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代谢的异常变化,通过检测和分析这些变化可以及早发现疾病的迹象。

例如,肿瘤细胞的代谢与正常细胞存在差异,通过靶向代谢组学可以发现肿瘤标志物,从而实现早期癌症的诊断。

此外,靶向代谢组学还可以帮助预测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靶向代谢组学可以用于药物研发和评价。

药物的疗效和毒性往往与代谢物的变化密切相关,通过靶向代谢组学可以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代谢产物的生成规律,为药物的优化和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此外,靶向代谢组学还可以揭示药物的作用机制,进一步理解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过程。

靶向代谢组学还可以在营养学和食品科学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检测和分析食物中的代谢物,可以了解食物的成分和品质,为制定健康饮食和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靶向代谢组 流程

靶向代谢组 流程

靶向代谢组流程【原创实用版】目录一、靶向代谢组的概念二、靶向代谢组的流程1.样本准备2.代谢物提取3.代谢物鉴定4.数据处理与分析5.生物信息学分析6.结果解释与应用正文靶向代谢组是代谢组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通过对生物体内代谢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揭示生物体在特定条件下的代谢状态和代谢途径。

在疾病诊断、药物研发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靶向代谢组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样本准备样本准备是靶向代谢组分析的基础,需要从实验对象中获取合适的组织、体液或细胞等生物样本。

在样本获取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样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防止代谢物的降解或丢失。

二、代谢物提取提取代谢物是靶向代谢组的关键步骤,需要采用合适的提取方法将代谢物从生物样本中分离出来。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液相萃取、固相萃取和离子交换等。

提取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代谢物的降解或转化。

三、代谢物鉴定代谢物鉴定是靶向代谢组分析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提取到的代谢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代谢物的种类和含量。

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质谱法、核磁共振法和红外光谱法等。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是靶向代谢组分析的核心环节,需要对鉴定出的代谢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代谢物种类和含量的变化规律。

常用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和机器学习等。

五、生物信息学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是靶向代谢组分析的高级阶段,通过对代谢物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处理,揭示代谢物的生物学功能和代谢途径。

常用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包括基因注释、代谢途径分析和功能富集分析等。

六、结果解释与应用结果解释与应用是靶向代谢组分析的最后阶段,需要根据代谢物数据的生物学意义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对实验问题进行解释和解答。

靶向代谢组学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靶向代谢组学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靶向代谢组学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靶向代谢组学是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旨在通过深入了解细胞内代谢物的变化来发现和治疗疾病。

在过去,医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然而随着对代谢过程理解的加深,代谢组学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领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靶向代谢组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代谢物的种类和浓度,还包括代谢途径以及与其他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关系,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

因此,靶向代谢组学成为了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靶向代谢组学的概念、原理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旨在为读者提供对这一新兴领域的全面了解。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逻辑安排和内容安排进行简要介绍,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例如:文章结构部分:本文将首先介绍靶向代谢组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然后分析靶向治疗和代谢组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最后对靶向代谢组学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和阐述,读者将对靶向代谢组学有一个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

1.3 目的本文旨在解释靶向代谢组学这一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通过对靶向治疗、代谢组学以及二者结合的靶向代谢组学的深入解析,使读者对该领域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同时,通过对靶向代谢组学在疾病治疗和个体化医疗中的潜在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引起读者对这一领域的兴趣,促进相关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最终,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靶向代谢组学的文章,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2.正文2.1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癌症等疾病的个体化治疗方法,它通过针对基因、蛋白质或其他生物标志物的特定干预,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靶向治疗与传统的放疗和化疗相比,具有更高的疗效和更少的副作用。

靶向治疗的原理是基于对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的生物学差异进行精准干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鹿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物汇总表10大类 145种代谢物鹿明生物 · 代谢部2018-9目录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物汇总表 (2)1.胆汁酸(15种)-LCMS (2)2.胆固醇类物质-LCMS(12种) (2)3.神经递质类物质-LCMS(27种) (3)4.常见氨基酸-GCMS(20种) (4)5.羧酸类物质-LCMS(7种) (4)6.植物次级代谢物-LCMS(27种) (5)7.短链脂肪酸-GCMS(7种) (6)8.嘌呤代谢相关物质-LCMS(GCMS)(14种) (6)9.木质素代谢途径化合物-LCMS(9种) (7)10.糖类-GCMS(单糖或二糖,6种) (7)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物汇总表1.胆汁酸(15种)-LCMS中文名英文名CAS号分子式分子量胆酸Cholic acid 81-25-4 C24H40O5408.6 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 474-25-9 C24H40O4392.6 去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 83-44-3 C24H40O4392.6 石胆酸Lithocholic acid 434-13-9 C24H40O3376.6 熊脱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 128-13-2 C24H40O4392.6 甘氨胆酸Glycocholic acid 475-31-0 C26H43NO6465.6 甘氨鹅脱氧胆酸Glycochenodeoxycholic acid 640-79-9 C26H43NO5449.6 甘氨脱氧胆酸Glycodeoxycholic acid 360-65-6 C26H43NO5449.6 甘氨石胆酸Glycocholic acid 475-31-0 C26H43NO6465.6 甘氨熊脱氧胆酸Glycoursodeoxycholic acid 64480-66-6 C26H43NO5449.6 牛磺胆酸 Taurocholic acid 81-24-3 C26H45NO7S 515.7 牛磺鹅脱氧胆酸Taurochenodeoxycholic acid 516-35-8 C26H45NO6S 499.7 牛磺脱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 14605-22-2 C26H45NO6S 499.7 牛磺石胆酸Taurolithocholic acid 516-90-5 C26H45NO5S 483.7 牛磺熊脱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 14605-22-2 C26H45NO6S 499.72.胆固醇类物质-LCMS(12种)英文名CAS号分子式分子量Cholesterol 57-88-5 C27H46O 386.7 25-hydroxycholesterol-3-sulfate 884905-07-1 C27H46O5S 482.7 22R-Hydroxycholesterol 17711-16-9 C27H46O2402.725-hydroxycholesterol 2140-46-7 C27H46O2402.727-hydroxycholesterol 20380-11-4 C27H46O2402.724-Hydroxycholesterol 474-73-7 C27H46O2402.724,25-Epoxy-cholesterol 77058-74-3 C27H44O2400.67beta-hydroxycholesterol 566-27-8 C27H46O2402.74beta-hydroxycholesterol 17320-10-4 C27H46O2402.7 7-ketocholesterol 566-28-9 C27H44O2400.6 7alpha-hydroxycholesterol 566-26-7 C27H46O2402.7 cholesterol 3-sulfate 2864-50-8 C27H48NaO4S 491.73.神经递质类物质-LCMS(27种)中文名英文名CAS号分子式分子量3,4-二羟基苯基乙酸3,4-d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 102-32-9 C8H8O4168.1 3-羟基邻氨基苯甲酸3-hydroxyanthranilic acid 548-93-6 C7H7NO3153.1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0-67-9 C10H12N2O 176.2 5-羟基吲哚乙酸5-hydroxyindoleacetic acid 54-16-0 C10H9NO3191.2 5-羟色氨酸5-hydroxytryptophan 56-69-9 C11H12N2O3220.2 α-酮戊二酸Alpha-ketoglutaric acid 328-50-7 C5H6O5146.1多巴胺Dopamine 51-61-6 C8H11NO2153.2 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 56-12-2 C4H9NO2103.1谷氨酸Glutamic acid 56-86-0 C5H9NO4147.1 谷氨酰胺Glutamine 61348-28-5 C10H18N2O5246.3 谷胱甘肽Glutathione 70-18-8 C10H17N3O6S 307.3犬尿酸Kynurenic acid 492-27-3 C10H7NO3189.2 犬尿氨酸Kynurenine 343-65-7 C10H12N2O3208.2 左旋多巴Levodopa 59-92-7 C9H11NO4197.2 L-苯丙氨酸L-phenylalanine 673-31-4 C10H13NO2179.2 L-酪氨酸L-tyrosine 70642-86-3 C14H19NO5281.3 N-乙酰5-羟色胺N-acetyl serotonin 1210-83-9 C12H14N2O2218.3 鸟氨酸Ornithine 70-26-8 C5H12N2O2132.2苯乙胺Phenylethylamine 64-04-0 C8H11N 121.2琥珀酸Succinic acid 110-15-6 C4H6O4118.1色胺Tryptamine 61-54-1 C10H12N2160.2色氨酸Tryptophan 5241-64-5 C16H20N2O4304.3色醇Tryptophol 526-55-6 C10H11NO 161.2酪胺Tyramine 51-67-2 C8H11NO 137.2 香草扁桃酸Vanillylmandelic acid 55-10-7 C9H10O5198.2 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51-41-2 C8H11NO3169.2 吲哚-3-甲醛Indole-3-carboxaldehyde 487-89-8 C9H7NO 145.24.常见氨基酸-GCMS(20种)中文名英文名CAS号缩写分子式分子量酪氨酸Tyrosine 70642-86-3 Tyr C14H19NO5281.3 缬氨酸Valine 7004-03-7 Val C5H11NO2117.1 苯丙氨酸Phenprobamate 673-31-4 Phe C10H13NO2179.2 丝氨酸Serine 302-84-1 Ser C3H7NO3105.1 谷氨酰胺Glutamine 61348-28-5 Gln C10H18N2O5246.3 亮氨酸Leucine 3588-60-1 Leu C14H19NO4265.3 天冬酰胺Asparagine 70-47-3 Asn C4H8N2O3132.1 组氨酸Histidine 71-00-1 His C6H9N3O2155.2 脯氨酸Dl-proline 609-36-9 Pro C5H9NO2115.1 半胱氨酸Cysteine 52-90-4 Gys C3H7NO2S 121.2 异亮氨酸Isoleucine 7004-09-3 Ile C6H13NO2131.2 谷氨酸Glutamic acid 56-86-0 Glu C5H9NO4147.1 苏氨酸Threonine 72-19-5 Thr C4H9NO3119.1 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 6899-03-2 Asp C4H7NO4133.1 色氨酸Tryptophan 5241-64-5 Try C16H20N2O4304.3 赖氨酸Lysine 56-87-1 Lys C6H14N2O2146.2 甘氨酸Glycine 56-40-6 Gly C2H5NO275.1 甲硫氨酸Methionine 59-51-8 Met C5H11NO2S 149.2 丙氨酸Alanine 338-69-2 Ala C3H7NO289.1 精氨酸Arginine 74-79-3 Arg C6H14N4O2174.25.羧酸类物质-LCMS(7种)中文名英文名CAS号缩写分子式分子量草酸Oxalic acid 144-62-7 OA C2H2O490.0 丙酮酸Pyruvic acid 127-17-3 PA C3H4O388.1 棕榈酸Palmitic acid 57-10-3 Pal C16H32O2256.4 油酸Oleic acid 112-80-1 Ole C18H34O2282.5 亚油酸Linoleic acid 60-33-3 Lin C18H32O2280.5 愈伤酸Traumatic Acid 6402-36-4 Tra C12H20O4228.3 亚麻酸Linolenic acid 463-40-1 Lino C18H30O2278.46.植物次级代谢物-LCMS(27种)类别中文名英文名CAS号分子式分子量植物激素Phytohormones茉莉酸(+/-)-Jasmonic acid 3572-66-5 C12H18O3210.3 水杨酸Salicylic acid 69-72-7 C7H6O3138.1 生长素Indoleacetic acid 87-51-4 C10H9NO2175.2 脱落酸Abscisic acid 14375-45-2 C15H20O4264.3 反式玉米素Trans-Zeatin 1637-39-4 C10H13N5O219.24 N-(3-吲哚乙酰基)-L-丙氨酸N-(3-Indolylacetyl)-L-alanine 57105-39-2C13H14N2O3246.266 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carboxylicAcid22059-21-8 C4H7NO2101.105生物碱Alkaloids加兰他敏Galanthamine 357-70-0 C17H21NO3287.4 石蒜胺Lycoramine 21133-52-8 C17H23NO3289.4 石蒜碱Lycorine 476-28-8 C16H17NO4287.3 降孤挺花啶Norbelladine C15H17NO3259.3 4'-o-methylnorbelladine 4579-60-6 C16H19NO3273.3类黄酮Flavonoids 大豆黄素Daidzein 486-66-8 C15H10O4254.2 白杨素Chrysin 480-40-0 C15H10O4254.2 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 961-29-5 C15H12O4256.3 乔松素Pinocembrin 480-39-7 C15H12O4256.3 芒丙花素Formononetin 485-72-3 C16H12O4268.3 芹菜素Apigenin 520-36-5 C15H10O5270.2 高良姜素Galangin 548-83-4 C15H10O5270.2 染料木素Genistein 446-72-0 C15H10O5270.2 木犀草素Luteolin 491-70-3 C15H10O6286.2 表儿茶素(-)-Epicatechin 490-46-0 C15H14O6290.3 儿茶素(+)-Catechin 154-23-4 C15H14O6290.3 桑色素Morin 480-16-0 C15H10O7302.2 异鼠李素Isorhamnetin 480-19-3 C16H12O7316.3 牡荆素Vitexin 3681-93-4 C21H20O10432.4 芦丁Rutin 153-18-4 C27H30O16610.57.短链脂肪酸-GCMS(7种)中文名英文名CAS号分子式分子量乙酸Acetic Acid97-67-6 C2H4O260.05丙酸Propionic acid69-93-2 C3H6O274丁酸Butyric Acid68-94-0 C4H8O288.11戊酸Pentanoic acid70-18-8 C5H10O2102.13己酸Hexanoic Acid58-63-9 C6H12O2116.16异丁酸Isobutyric acid58-96-8 C4H8O288.11异戊酸Isovaleric acid3868-31-3 C5H10O2102.138.嘌呤代谢相关物质-LCMS(GCMS)(14种)中文名英文名CAS号分子式分子量L-苹果酸L-Malic acid 97-67-6 C4H6O5134.1 尿酸Uric acid 69-93-2 C5H4N4O3168.1 次黄嘌呤Hypoxanthine 68-94-0 C5H4N4O 136.1 谷胱甘肽Glutathione 70-18-8 C10H17N3O6S 307.3 肌苷Inosine 58-63-9 C10H12N4O5268.2 尿苷Uridine 58-96-8 C9H12N2O6244.2 8-羟基鸟苷8-Hydroxyguanosine 3868-31-3 C10H13N5O6299.2 8-羟基-2'-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 88847-89-6 C10H13N5O5283.2 黄嘌呤Xanthine 69-89-6 C5H4N4O2152.1 胞嘧啶Cytosine 71-30-7 C4H5N3O 111.1 吲哚-3-乳酸Indole-3-lactic acid 1821-52-9 C11H11NO3205.2 鞘氨醇D-erythro-Sphingosine 123-78-4 C18H37NO2299.5 腺苷Adenosine 58-61-7 C10H13N5O4267.2 5'-一磷酸腺苷Adenosine 5'-monophosphate 61-19-8 C10H14N5O7P 347.29.木质素代谢途径化合物-LCMS(9种)中文名英文名CAS号分子式分子量肉桂酸Cinnamic acid 140-10-3 C9H8O2148.161 咖啡酸Caffeic acid 331-39-5 C9H8O4180.159 阿魏酸Ferulic acid 1135-24-6 C10H10O4194.186 芥子酸Sinapic acid 7362-37-0 C11H12O5224.212 松柏醇Coniferyl alcohol 438-35-5 C10H12O3180.203 芥子醇Sinapyl alcohol 537-33-7 C11H14O4210.229 松柏醛Coniferyl aldehyde 458-36-6 C10H10O3178.187 芥子醛Sinapaldehyde 4206-58-0 C11H12O4208.213 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 501-98-4 C9H8O3164.1610.糖类-GCMS(单糖或二糖,6种)中文名英文名CAS号分子式分子量葡萄糖glucose50-99-7 C6H12O6180.16果糖fructose57-48-7 C6H12O6180.16半乳糖Galactose10257-28-0 C6H12O6180.16乳糖lactose14641-93-1 C12H22O11342.3麦芽糖maltose69-79-4 C12H22O11342.3海藻糖Trehalose99-20-7 C12H22O1134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