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并联电路计算题强化练习

合集下载

串并联电路计算专题练习题

串并联电路计算专题练习题

串并联电路计算专题练习题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系列串并联电路计算练题,帮助研究者巩固和应用相关知识。

以下是一些练题,每个问题都包含了必要的信息和计算指导,可以通过手算或使用计算工具进行计算。

问题一一个电路由两个电阻器组成,电阻器1的电阻为100欧姆,电阻器2的电阻为200欧姆。

请计算该电路的总电阻。

计算步骤:1. 使用串联电路的公式:总电阻 = 电阻器1的电阻 + 电阻器2的电阻2. 将具体数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答案:总电阻 = 100欧姆 + 200欧姆 = 300欧姆问题二一个电路由三个电阻器组成,电阻器1的电阻为50欧姆,电阻器2的电阻为100欧姆,电阻器3的电阻为150欧姆。

请计算该电路的总电阻。

计算步骤:1. 使用并联电路的公式:1/总电阻 = 1/电阻器1的电阻 + 1/电阻器2的电阻 + 1/电阻器3的电阻2. 将具体数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答案:1/总电阻 = 1/50欧姆 + 1/100欧姆 + 1/150欧姆通过计算得出总电阻 = 30欧姆问题三一个电路由四个电阻器组成,电阻器1的电阻为10欧姆,电阻器2的电阻为20欧姆,电阻器3的电阻为30欧姆,电阻器4的电阻为40欧姆。

请计算该电路的总电阻。

计算步骤:1. 将电阻器1和2看做一个并联电路,电阻器3和4看做一个并联电路。

2. 使用并联电路的公式计算两个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3. 将两个并联电路看做串联电路,使用串联电路的公式计算总电阻。

答案:计算并联电路1的总电阻:1/总电阻1 = 1/电阻器1的电阻 + 1/电阻器2的电阻通过计算得出总电阻1 = 6.67欧姆计算并联电路2的总电阻:1/总电阻2 = 1/电阻器3的电阻 + 1/电阻器4的电阻通过计算得出总电阻2 = 13.33欧姆计算总电路的总电阻:总电阻 = 总电阻1 + 总电阻2通过计算得出总电阻 = 6.67欧姆 + 13.33欧姆 = 20欧姆以上是一些串并联电路计算的练习题,希望能帮助你巩固相关知识。

初中物理串联、并联电路专项训练(含答案和解析)

初中物理串联、并联电路专项训练(含答案和解析)

12.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电阻 R1 的阻值为 2Ω。闭合开关 S,当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 P 位于 A 点时,电压表 V1 的示数为 4V,电压表 V2 的示数为 10V。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位于 B 点时,电压表 V1 的示数为 8V,电压表 V2 的示数 为 11V。则电阻 R2 的阻值是________________Ω。
9.(2015•鄂尔多斯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电阻 R1=20Ω,R2=10Ω。当
开关 S1 闭合,S2、S3 断开时,R1 两端的电压为 U1,R2 两端的电压为 U2,电流表的
示数为 0.1A,则电源电压为
V,U1:U2=
;当开关 S1、S2、S3 都闭合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 0.25A,R3=
Ω。
10.有两个定值电阻分别标有“40Ω 0.5A”和“10Ω 1A”字样,若将这两个电阻
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则它们两端所加的电压不得超过
V;若将这两个电阻
并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则干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A。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 U=4.5V,且保持不变,电阻 R1=5Ω,变阻器 R2 的最大阻值为 20Ω,电流表量程为 0~0.6A,电压表量程为 0~3V。该电路 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A.R1 两端的电压大于 R2 两端的电压
B.R1 中的电流等于 R2 中的电流
C.R1 中的电流大于 R2 中的电流
D.R1 中的电流小于 R2 中的电流

3. 三个相同的电阻,由原来的串联改为并联,接到同一电源上,设电源电压保
持不变,则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变为原来的( )
A.1 / 9
B.1 / 3 C.3 倍 D.9 倍

高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经典练习(含答案)

高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经典练习(含答案)

串、并联电路的有关计算1.电阻R1与R2并联在电路中,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1∶2,则当R1与R2串联后接入电路中时,R1与R2两端电压之比U1∶U2为()A.1∶2 B.2∶1 C.1∶4 D.4∶1答案 B图2432.如图243所示,R1=4 Ω,R2=9 Ω,R3=18 Ω.通电后经R1、R2和R3的电流之比I1∶I2∶I3=________,R1、R2和R3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U3=________.答案3∶2∶12∶3∶3电表的改装图2443.一量程为100 μA的电流表,内阻为100 Ω,表盘刻度匀称,现串联一个9 900 Ω的电阻将它改装成电压表,则该电压表的量程为______ V.用它来测量电压时,表盘指针位置如图244所示,此时电压表的读数大小为______ V.答案10.8解析4.把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改装原理为并联电阻能增大通过G的电流B.改装成电流表后,表头G本身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并不变更C.改装后,表头G自身的电阻减小了D.改装后运用时,表头G本身的参量都不变更,整个并联电路允许通过的电流增大了答案BD解析把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时,只是并联了一个分流电阻,使整体并联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增大,但表头的各特征量都不变,故B、D对,A、C错.(时间:60分钟)题组一 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有关计算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电阻和一根志向导线并联,总电阻为零B .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的电阻都大于电路的总电阻C .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也增大D .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肯定减小 答案 ABC解析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各支路中的随意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要小且任一支路电阻增大时(其他支路不变),总电阻也增大,所以A 、B 、C 对,D 错.2.将一只阻值为几千欧的电阻R 1和一只阻值为千分之几欧的电阻R 2串联起来,则总电阻( ) A .很接近R 1且略大于R 1 B .很接近R 1且略小于R 1 C .很接近R 2且略大于R 2 D .很接近R 2且略小于R 2答案 A3.电阻R 1、R 2、R 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 1=10 Ω,R 3=5 Ω.R 1两端电压为6 V ,R 2两端电压为12 V ,则( )A .电路中的电流为0.6 AB .电阻R 2的阻值为20 ΩC .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 VD .电阻R 3两端的电压为4 V 答案 ABC解析 电路中电流I =U 1R 1=610 A =0.6 A ,A 对;R 2阻值为R 2=U 2I =120.6 Ω=20 Ω,B 对;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U =I (R 1+R 2+R 3)=21 V ,C 对;电阻R 3两端的电压U 3=IR 3=0.6×5 V =3 V ,D 错. 4.已知通过三个并联支路的电流之比I 1∶I 2∶I 3=1∶2∶3,则三个并联支路的电阻之比R 1∶R 2∶R 3为( ) A .6∶3∶2 B .2∶3∶6 C .1∶2∶3 D .2∶3∶1答案 A解析 三个并联支路的电压相等,依据欧姆定律U =IR 得,电流I 与电阻R 成反比.电流之比I 1∶I 2∶I 3=1∶2∶3,则电阻之比R 1∶R 2∶R 3=6∶3∶2;故选A.图2455.如图245所示,图中1、2分别为电阻R 1、R 2的电流随电压变更的关系图线,则( ) A .R 1和R 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 图线应在Ⅰ区域B.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Ⅲ区域C.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Ⅰ区域D.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Ⅱ区域答案BC题组二改装电表的原理6.电流表的内阻是R g=200 Ω,满刻度电流值是I g=500 μA,现欲把此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1 V 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A.应串联一个0.1 Ω的电阻B.应并联一个0.1 Ω的电阻C.应串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D.应并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答案 C解析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应串联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U′=U-U g=1 V-200×500×10-6 V =0.9 V,串联的电阻阻值为R=U′/I g=1 800 Ω.图2467.如图246所示电路,将两个相同的电流计分别改装成电流表A1(0~3 A)和电流表A2(0~0.6 A),把这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中测量电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1的指针半偏时,A2的指针也半偏B.A1的指针还没有满偏,A2的指针已经满偏C.A1的读数为1 A时,A2的读数为0.6 AD.A1的读数为1 A时,干路中的电流为1.2 A答案AD解析电流表是由电流计并联一个电阻改装而成,两电流表并联,所以两表头也并联,流过两表头的电流相等,A1的指针半偏时,A2的指针也半偏.A正确,B错误;两电流表的内阻之比为1∶5,则电流之比为5∶1.A1的读数为1 A时,A2的读数为0.2 A,干路中的电流为1.2 A.C错误,D正确;故选AD.8.一个电流表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与电阻R并联而成.若在运用中发觉此电流表读数比精确值稍小些,下列实行的措施正确的是()A.在R上串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B.在R上串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C.在R上并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D.在R上并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答案 A解析 电流表读数比精确值稍小些,是由于并联的电阻R 阻值偏小,而使流经小量程的电流表的电流偏小造成的,所以应当给电阻R 串联一个阻值比R 小的多的电阻,从而使通过G 的电流变大.图2479.如图247所示为一双量程电压表的示意图.已知电流表G 的量程为0~100 μA ,内阻为600 Ω,则图中串联的分压电阻R 1=________Ω,R 2=________Ω. 答案 4.94×104 1.0×105 解析题组三 综合应用图24810.如图248所示,变阻器的总电阻为R ,连线电阻不计,当它的滑片P 从左端向右端移动时,A 、B 间的电阻变更状况是( ) A .减小 B .增大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D解析 当滑片在最左端或者最右端时,AB 两点间的电阻均为0,在中间时,AB 间的电阻最大;当滑片在中间时,长度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倍,则电阻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即电阻由0增大到R 4 ,再减小到0,最大值为R4.故选D.11.在图249(a)所示电路中,V 1、V 2都是有0~3 V 和0~15 V 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b)所示,则电阻R 1、R 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图249A .9.6 V,2.4 VB .12 V ,2.4 VC .2.4 V,12 VD .2.4 V,9.6 V答案 A解析 由b 图读出电压表V 1、V 2的读数分别为12 V ,2.4 V ,由a 图分析得知,电阻R 1两端的电压等于两电压表读数之差,即为12 V -2.4 V =9.6 V ;电阻R 2两端的电压等于电压表V 1的读数2.4 V .故选A.图241012.一个T 形电路如图2410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 1=10 Ω,R 2=120 Ω,R 3=40 Ω.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 V ,内阻忽视不计.则( ) A .当c 、d 端短路时,a 、b 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 B .当a 、b 端短路时,c 、d 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 C .当a 、b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 、d 两端的电压为80 V D .当c 、d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 、b 两端的电压为80 V 答案 AC解析 当c 、d 端短路时,等效电路如图甲所示,R 123=R 1+R 2R 3R 2+R 3=40 Ω,同理可知当a 、b 端短路时,R 213=R 2+R 1R 3R 1+R 3=128 Ω,选项A 正确,选项B 错误.当a 、b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依据欧姆定律得I =E R 1+R 3=10010+40 A =2 A ,所以U cd =IR 3=80 V .当c 、d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等效电路如图丙所示,依据欧姆定律得I ′=E R 2+R 3=100120+40A =58 A ,所以U ab =I ′R 3=25 V ,选项C 正确,选项D 错误.图241113.如图2411所示,滑动变阻器R 1的最大值是200 Ω,R 2=R 3=300 Ω,A 、B 两端电压U AB =8 V. (1)当开关S 断开时,移动滑片P ,R 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更范围是多少? (2)当开关S 闭合时,移动滑片P ,R 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更范围又是多少? 答案 (1)4.8 V ~8 V (2)3.43 V ~8 V解析 (1)当开关S 断开时,滑动变阻器R 1为限流式接法,R 3及R 1的下部不接在电路中,当滑片P 在最上端时,R 2上获得的电压最大,此时R 1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因此R 2上的最大电压等于U AB =8 V .当滑片P 在最下端时,R 1的全部与R 2串联,此时R 2上的电压最小,UR 2=R 2R 1+R 2UAB =4.8 V ,所以R 2上的电压变更范围为4.8 V ~8 V.(2)当开关S 闭合时,滑动变阻器R 1为分压式接法,当滑片P 在最下端时,R 2上的电压最小,此时R 2与R 3并联,再与R 1的全部串联,R 2与R 3的并联电阻R ′=R 22=150 Ω,电压为U ′=R ′R 1+R ′UAB =150200+150×8 V =3.43 V ,当滑片P 在最上端时,R 2上的电压最大等于U AB =8 V ,所以R 2上的电压范围为3.43 V ~8 V.。

初中串并联电路计算题含答案解析

初中串并联电路计算题含答案解析

初中串并联电路计算题含答案解析1.在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中,电阻R1=10欧姆,电阻R2=15欧姆,电阻R3=20欧姆。

求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解析:总电阻等于电阻之和,即R=R1+R2+R3=10+15+20=45欧姆。

2.在一个简单的并联电路中,电阻R1=4欧姆,电阻R2=6欧姆,电阻R3=8欧姆。

求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解析:总电阻的倒数等于电阻倒数之和的倒数,即1/R=1/R1+1/R2+1/R3=1/4+1/6+1/8=14/24、计算得总电阻R=24/14欧姆。

3.在一个复杂的串并联电路中,电阻R1=6欧姆,电阻R2=8欧姆,并联电阻R3=12欧姆,串联电阻R4=10欧。

求电路的总电阻。

解析:先求并联电阻R23=1/(1/R2+1/R3)=1/(1/8+1/12)=24/5欧姆。

再求总电阻R=R1+R23+R4=6+24/5+10=52/5欧姆。

4.在一个复杂的串并联电路中,电阻R1=10欧姆,并联电阻R2=15欧姆,串联电阻R3=20欧姆,反串联电阻R4=5欧姆。

求电路的总电阻。

解析:先求并联电阻R23=1/(1/R2+1/R3)=1/(1/15+1/20)=12欧姆。

再求总电阻R=R1+R23//R4=10+12//5=26/3欧姆。

5.在一个复杂的串并联电路中,电阻R1=6欧姆,并联电阻R2=8欧姆,串联电阻R3=10欧姆,反并联电阻R4=4欧姆。

求电路的总电阻。

解析:先求串联电阻R34=R3+R4=10+4=14欧姆。

再求总电阻R=R1//R2+R34=1/(1/R1+1/R2)+R34=3/5+14=47/5欧姆。

6.在一个复杂的串并联电路中,电阻R1=12欧姆,并联电阻R2=18欧姆,串联电阻R3=20欧姆,反并联电阻R4=6欧姆。

求电路的总电阻。

解析:先求总并联电阻R12=1/(1/R1+1/R2)=1/(1/12+1/18)=36/5欧姆。

再求总电阻R=R12+R3//R4=36/5+1/(1/R3+1/R4)=36/5+1/(1/20+1/6)=156/17欧姆。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巩固练习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巩固练习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巩固练习【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锰铜丝,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 ) A.粗的电流大,且电压也大 B.细的电流大,且电压也大 C.粗的、细的电流一样大,但细的电压大 D.粗的、细的电流一样大,但粗的电压大2.电阻R 1和R 2串联后接在电压为U 的电路上,R 1两端的电压U 1与总电压U 的关系为( ) A. 112R U U R =B.211R U U R =C.2112R U U R R =+D.1112R U U R R =+ 3.有两个电阻,R 1=4Ω,R 2=6Ω,如果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 1、I 2,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 1,U 2,则,I 1:I 2、U 1:U 2分别为( ) A.1:1,2:3 B.2:3,1:1 C.1:1,1:1 D.2:3,2:3 4.两个定值电阻,甲标有“16Ω,1.5A”乙标有“22Ω,0.5A”.现把它们串联起来,则该串联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高电压( )A.57VB.41VC.35VD.19V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6V 保持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

当开关闭合,滑片由b 端向a 端移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的示数减小B .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C .当滑片移动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VD .当滑片移到a 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2A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 从闭合到断开时( )A .电流表A 1和电压表V 的示数都不变B .电流表A 和电流表A 1的示数都变小C .电流表A 和电压表V 的示数都不变D .电流表A 1和电流表A 的示数都变大 二、填空题:7.电阻R 1=10Ω,R 2=5Ω,串联接在6V 电源上,通过R 2的电流是__________ A 。

8.(2015•盘锦中考)在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 ,R 1=4Ω,闭合开关S 后,电压表读数为2V ,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 ,电阻R 2的阻值为 Ω。

九年级数学串联和并联经典练习题

九年级数学串联和并联经典练习题

九年级数学串联和并联经典练习题1.串联电路经典练题题目 1某串联电路由三个电阻器组成,电阻值分别为 $R_1 = 5\ Ω$,$R_2 = 8\ Ω$,$R_3 = 10\ Ω$,当电路通过的总电流为 $I = 2\ A$ 时,求电路总电阻 $R_T$。

题目 2某串联电路由两个电阻器组成,电压源电压为 $U = 12\ V$,第一个电阻器的电阻为 $R_1 = 3\ Ω$,第二个电阻器的电阻为$R_2$。

当电路通过总电流为 $I = 2\ A$ 时,求第二个电阻器的电阻值 $R_2$。

题目 3某串联电路由三个电阻器组成,电阻值分别为 $R_1 = 6\ Ω$,$R_2 = 9\ Ω$,$R_3 = 12\ Ω$。

当通过电路的总电流为 $I = 3\ A$ 时,求各个电阻器上的电压值 $U_1$、$U_2$、$U_3$。

2.并联电路经典练题题目 1某并联电路由三个电阻器组成,电阻值分别为 $R_1 = 5\ Ω$,$R_2 = 8\ Ω$,$R_3 = 12\ Ω$,当电路通过的总电流为 $I = 1.5\A$ 时,求电路总电阻 $R_T$。

题目 2某并联电路由两个电阻器组成,电压源电压为 $U = 24\ V$,第一个电阻器的电阻为 $R_1 = 3\ Ω$,第二个电阻器的电阻为$R_2$。

当电路通过总电流为 $I = 3\ A$ 时,求第二个电阻器的电阻值 $R_2$。

题目 3某并联电路由三个电阻器组成,电阻值分别为$R_1 = 10\ Ω$,$R_2 = 15\ Ω$,$R_3 = 20\ Ω$。

当通过电路的总电流为 $I = 2\A$ 时,求各个电阻器上的电压值 $U_1$、$U_2$、$U_3$。

以上是九年级数学串联和并联经典练习题,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串并联规律练习题

串并联规律练习题

串并联规律练习题1. 题目描述假设有三个电阻分别为R1、R2、R3,根据串联和并联的规律,求解以下问题。

2. 串联电阻求解串联电路是指电阻依次连接,电流依次通过的电路。

计算方法如下:如果电阻R1、R2、R3串联,总电阻为R_total = R1 + R2 + R3。

实际例题:已知R1 = 10Ω,R2 = 20Ω,R3 = 30Ω,求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解题步骤:根据串联电阻的计算方法,将已知电阻代入计算公式。

R_total = R1 + R2 + R3R_total = 10Ω + 20Ω + 30ΩR_total = 60Ω所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为60Ω。

3. 并联电阻求解并联电路是指电阻并联在一起,电流在各个电阻之间分流的电路。

计算方法如下:如果电阻R1、R2、R3并联,总电阻为1/R_total = 1/R1 + 1/R2 + 1/R3。

实际例题:已知R1 = 10Ω,R2 = 20Ω,R3 = 30Ω,求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解题步骤:根据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将已知电阻代入计算公式。

1/R_total = 1/R1 + 1/R2 + 1/R31/R_total = 1/10Ω + 1/20Ω + 1/30Ω1/R_total = (3/30 + 1/30 + 2/30) / Ω1/R_total = 6/30 / ΩR_total = 30Ω / 6R_total = 5Ω所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为5Ω。

4. 混合串并联电路求解当电路中同时存在串联和并联的情况时,可以先计算并联部分的总电阻,再将串联电阻与并联部分的总电阻串联起来,得到整个电路的总电阻。

实际例题:已知R1 = 10Ω,R2 = 20Ω,R3 = 30Ω,如下所示的电路中,求电路的总电阻。

┌───R2───┐│ │──R1─┤ ││ ├─R3─│ │──────┴─────────┘解题步骤:首先,计算并联部分的总电阻。

1/R_total = 1/R2 + 1/R31/R_total = 1/20Ω + 1/30Ω1/R_total = (3/60 + 2/60) / Ω1/R_total = 5/60 / ΩR_total = 60Ω / 5R_total = 12Ω接下来,将串联电阻R1与并联部分的总电阻串联起来,得到整个电路的总电阻。

串联并联练习题

串联并联练习题

串联并联练习题一、选择题1. 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是:A. 各处电流不同B. 各处电流相同C. 电流与电阻成反比D. 电流与电阻成正比2.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的关系是:A. 各支路电压不同B. 各支路电压相同C. 电压与电流成反比D. 电压与电阻成正比3.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与各部分电阻的关系是:A.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B. 总电阻小于各部分电阻中最小的一个C. 总电阻大于各部分电阻中最大的一个D. 总电阻与各部分电阻成反比4.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这个关系说明:A. 总电阻总是大于任一支路电阻B. 总电阻总是小于任一支路电阻C. 总电阻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平均值D. 总电阻与各支路电阻无关5. 当一个电阻从串联电路中移除后,电路中的总电阻将:A. 保持不变B. 变大C. 变小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6. 在串联电路中,如果电阻R1=10Ω,R2=20Ω,则总电阻R总=______Ω。

7. 并联电路中,如果电阻R1=10Ω,R2=20Ω,则总电阻R总=______Ω。

8.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U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即U=U1+U2+...+Un,其中U1、U2、...、Un分别是各部分电阻两端的电压。

9.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即I总=I1+I2+...+In,其中I1、I2、...、In分别是各支路的电流。

10. 串联电路中,如果电流I=2A,则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均为______A。

三、简答题11. 解释为什么在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通过该电阻的电压降也越大。

12. 描述在并联电路中,增加一个支路对总电阻的影响,并给出数学表达式。

13. 给出一个实际生活中串联电路的例子,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14. 给出一个实际生活中并联电路的例子,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四、计算题15. 一个串联电路由三个电阻组成,分别为R1=4Ω,R2=8Ω,R3=12Ω。

计算电路的总电阻和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假设电源电压为24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串联电路计算题
1.如图所示,电阻R1=12欧。

电键SA断开时,通过的电流为0.3安;电键SA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

问:电源电压为多大?电阻R2的阻值为多大?
2.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2A”字样,当滑片P在中点时,电流表读数为0.24安,电压表读
数为7.2伏,求:
(1)电阻R1和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移到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伏,保持不变。

电阻R1=20欧,电键SA闭合后,电流表示数为0.2安。

问:R1两端的电压多大?电阻R2的阻值多大?
4.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变阻范围为0~20欧,闭合电键,当滑片在左端
时,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12伏和0.3安,求:
(1)电源电压
(2)电阻R1的阻值
(3)当滑片移到右端时,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

5.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压U=6V恒定不变,定值电阻R1=10Ω,滑动变阻器
R2上标有“20Ω 1A”的字样。

(1)滑片P在a点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2)滑片P在a点时,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3)滑片P在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变阻
器R2规格为“60Ω,2A”。

当电键K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2安。

(1)求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

(2)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

(3)电
流表示数的最大值能到达多少?(4)电压表V2示数最大能达到多少伏?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

电阻R1的阻值为10
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Ω2A”字样,两电表均为常用电表。


合电键S,电流表示数为0.2安。

求:(1)电压表的示数;
(2)电阻R2连入电路的阻值;
(3)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个已达满刻度,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并联电路计算题
1.如图所示电路中,R1=20Ω,电路总电阻为12Ω,电流表示数为0.3A,请计算:⑴电源电压;⑵通过R2的电流;⑶电阻R2的阻值。

2.如图所示,电阻R1为20欧,电键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2安;电键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5安。

求:(1)电源电压;(2)电阻R2的阻值。

1
3.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

先闭合电键S1,电流表的示数为0.3安,再闭合电键S2,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2安。

求:
(1)电源电压U。

(2)电阻R2的阻值。

(3)通电10秒,通过电阻R1某横截面的电量。

4.如图所示的电路,电阻R1的阻值为40欧,R2的阻值为60欧。

电键S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3安,求:
(1)电源电压U。

(2)通过R2的电流I2。

5.如图所示,电阻R1=40欧,电键SA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安;电键SA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3安。

问:电源电压为多大?电阻R2的阻值为多大?
S1 A
6.阻值为10欧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0.3安,现要把它接入到电流为0.8安的电路中,应并联多大的电阻?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

闭合电键S,电流表A1的示数为
0.3安,电流表A的示数为0.5安。

求:(1)通过电阻R2的电流。

(2)电源电压U。

(3)电阻R2的阻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