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老王》教学设计(精选5篇)

《老王》教学设计(精选5篇)

《老王》教学设计(精选5篇)《老王》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2、能力目标整体把握课文,体察人物思想感情。

3、德育目标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教学难点:体会老王与作者夫妇之间的相互关爱,体察作者的爱心,理解__的主旨教学过程与方法一、导入新课听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导入新课二、检查预习1、了解作者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解释下列词语4、、__中老王的职业(身份)是什么?三轮车夫三、整体感知,走进老王1、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为这个车夫撰文的?愧怍2、为什么说老王是不幸的呢?你从文中读出了老王的哪些不幸?单干户、有眼疾、蹬三轮、居破屋、无依靠.......3、这样一个不幸的人,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出来的?善良:半价送冰、免费送人、病中送物(老实厚道、心地善良、为他人着想,知恩图报.....)四、合作探究,品味老王作者选取了这么多材料描写老王,记述最详细的是哪一件事?读这一部分,画出你认为描写老王的精妙语句,看看作者要通过这些描写突出什么?学生自由找语句赏析,品味老王的善四、深入探究,突破重难点1、杨绛一家究竟做了什么,竟让老王用尽生命最后的力量来关心回报他们?照顾他生意、再客气也要付给他报酬、送香油和鸡蛋不让白送、关心他生计、女儿送他鱼肝油2、作者一家对老王如此照顾,为什么老王去世后,会产生愧怍之情呢?作者觉得对老王关心不够3、在社会生活中,应愧怍的仅是作者吗?这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呼声?关爱、善待不幸者五、拓展延伸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老王”一样生活境况的人,你将如何去对待那些不幸的人?学生各抒己见六、知识反馈1、《老王》的作者是,她的丈夫是我国著名学者和作家,他影响最大的作品是小说《》。

2、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的小胡同②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的小屋。

第11课《老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1课《老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初中语文七下《老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老王》是七下第三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

这是杨绛先生通过回忆自己和车夫老王之间的故事,并剖析自己“愧怍”之心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

车夫老王在那个年代无组织、无亲人、无同情、无选择,是一个典型的可怜人;但他却在自己行将就木时,把珍贵的“香油鸡蛋”全部拿来相送,其至真至善令人动容。

而作者虽自称为“幸运的人”,但身处特殊年代,其身心已然遭受了巨大创伤,可她依然对老王充满怜悯。

她用“钱”给予他物质上的帮助,却在老王病逝后,心生“愧怍”。

她明明已经做得很好,但却觉得还可以更好,她“愧怍”自己未真正理解老王的心意,没有给他最后的温暖和亲情。

在老王的美好人性,一片真情面前,她反思自己的不足。

杨绛的语言沉定简洁,云淡风轻中却有着极大的情感张力,值得学生熟读细思,探究文章的丰富意蕴。

同时,本单元的导读中除了强调要“熟读静思”,还特别提示:“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

还要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从学科育人的角度来看,则要能引领学生向善、务实、求美,提升中学生优秀品格。

【教学目标】1.文本细读,分析老王的人物形象,体会其苦与善。

2.概括并分析“我”和老王的交往细节,体会人物之间的不平等的关系。

3.通过品读关键句,感受作者的愧怍之情,体会作者深刻的自省意识和人文主义关怀。

【教学重点】分析老王的人物形象,体会其苦与善。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的愧怍之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七年级下册必读名著中有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

本书以旧北平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外号“骆驼”名叫祥子的人力车夫的悲惨遭遇,反映了生活在城市最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的痛苦,暴露了旧社会的罪恶。

祥子的职业是人力车夫,是靠自己的力量拉车谋生的人,书中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像一部悲情电影,今天我们学习杨绛先生笔下同一职业的老王,感受老王的人物形象,探究老王的人生。

第11课《老王》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1课《老王》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老王》这一课文的基本内容。它讲述了作者与一位普通劳动者老王之间的故事,体现了关爱与尊重的价值观。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的重要品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这些描写展示了作者如何通过关心和尊重他人,传递正能量。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老王》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关爱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价值观。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举例:学习“勤劳”、“坚韧”等词语的用法,运用到写作中,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3)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举例:分析作者如何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塑造老王这一形象,学习这种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
(1)分析课文中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对老王的关爱与尊重。
2.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学会分析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课文写作方法,锻炼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升思维深度与广度。
4.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感,理解课文中所传递的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5.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练习,提高创新表达能力。
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教案优秀5篇《老王》教案篇一品读课。

本文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看似平淡之中含有作者深深的感慨。

本设计试图从“品”的角度来领会文章语言的表现力及其厚重的人文内涵。

一、阅读课文,漫谈感受二、介绍背景,加深体验1、介绍如下背景资料:⑴解放初期相关资料;⑵文革期间相关资料。

2、结合背景资料分析老王的性格特点:“苦”与“善”。

三、教师引导,品读课文1、思考:文章除了所叙之事本身而外,哪些词句能表现出老王的“苦”与“善”?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归纳:⑴有直接表现的,如“此外没有什么亲人”、“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⑵有含蓄其中的,如“荒僻”、“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2、思考:哪些词句能表现出“我”对老王的关切、感激?⑴有直接表现的,如“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⑵有含蓄其中的,如“强笑”、“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3、完成“研讨与练习”题二。

四、朗读回味,归纳主题《老王》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把握老王形象。

2、体会人间真情,以善良对待善良。

3、品味作者平淡简捷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最令我感动的是哪件事?赏析。

送鸡蛋香油。

读读这一段,体味一下感人的情节、精彩的描写、生动的语句,然后把你的感悟说给大家听。

静静地想一想,这段文字为什么会如此打动我们?然后按我们平时的作法,这样进行:就是读问说写。

就是读出认为有价值的片断然后提出问题,其他同学也可以问,再说感受、最后默写字词。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地镶嵌在门框里。

”谁来问?你自己问。

“镶嵌”换成“站立”怎么样?打门的打,换成敲,好吗?“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的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他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他只说:“我不吃。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老王》教案4篇

《老王》教案4篇

《老王》教案4篇《老王》教案篇1一、教学设想本课预计分两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完成文学作品第一个层面的解读,即对文本的内容、思想情感作一整体梳理;第二课时完成文学作品第二个层面的解读,即对文本的语言、结构以及组织材料等方面的写作特色进行品味学习。

两课时各有侧重又相互融合。

前者是后者的铺垫,侧重于文,把握内容的同时应重视人文思想的熏陶;后者是前者的深入,侧重于语,品味习作特色的同时应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

(如果学生程度不够,第一层面的解读可考虑分为两课时进行。

)二、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及思想情感,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体会作者的善良,引导学生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

(二)教学侧重体会人物特点与琐碎叙事之间的相互关系。

叙事表达出人物特点,叙事服务于人物特点。

(三)课堂预设1、新课导入说说自己身边最苦的人。

(职业、生活条件、身体状况)2、研读老王之苦(1)随机朗读(14)自然段;(2)讨论老王之苦:生活艰苦精神凄苦[设计说明]先结合导入讨论老王生活之苦:职业蹬三轮身体残疾生活塌败小屋再追问老王精神之苦:孤独、无亲、受恶意攻击、被人瞧不起3、研读老王之善(1)默读(522)自然段;(2)讨论老王的品质:善良朴实[设计说明]体现教学侧重,引导学生概括老王品质,寻找文本依据,通过对老王送冰,送人,送香油、鸡蛋等叙事的深入研究,理解老王的善良、朴实,应随机结合学生回答品味__细节的传神之处。

可设计感性题目如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使你感动?之类。

4、梳理我一家之善,领悟文本思想感情(1)讨论:我一家的善良都表现在何处?(2)讨论:老王死后,作者认为自己对老王这样关爱够了没有?(3)结论:呼唤周围的人对苦人、弱者更多一份关爱。

[设计说明]老王的善良都是通过我和老王的交往展开的,所以,在前一环节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应当很快梳理出:我与老王闲聊;女儿送鱼肝油;坐车照顾老王生意;关心老王生活;不白吃老王送的东西等事例。

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教案设计范文3篇在显示生活中“老王”这个称呼已经变味了,今天小编带大家回归课文,看一下杨绛先生笔下的“老王是什么样子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教案设计范文,供大家阅读。

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画人物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1、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品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1、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刻画;理解老王的“苦”与“善”;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文章主旨,并让学生领悟到在与人交往中首先要付出爱。

教学难点:1、体会老王与作者夫妇之间的相互关爱,体察作者的爱心,理解本文的主旨;2、让学生领悟到在与人交往中首先要付出爱。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同学们,正如歌曲中所呼唤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以真纯的情感善待、关爱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他人,那么人世间真的会多一份阳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残酷。

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

如果我们能够去关注平凡的人,那么我们才能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今天就有这样一个机会来关注一个名叫“老王”的不幸的人,看看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学到些什么呢二、知识积累1、作者简介杨绛,生于1911年,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

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

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堂吉诃德》,著名作品有《我们仨》,《澡堂》。

2、背景介绍《老王》作于1984年。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是作者在文~的背景下写的。

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被下放到干校劳动锻炼去了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第11课《老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1课《老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老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初二学生能够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但仍缺少深入文本灵魂,对文本作细心的体察感悟。

尤其是学生距离作品的写作年代较久远,所以对理解人物内心世界以及作者的情感倾向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关键词和感人细节,能够说出人物的“幸”与“不幸”。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分析杨绛愧怍的原因,解读其人格魅力。

【教学思想】在设计本科教学时,我侧重三方面:一、把握老王的性格,二、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关爱普通人,尤其是弱者,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此外,杨绛的语言简朴,情意深沉,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因而对语言的赏析也是本课的目标之一。

【课程资源】教材资源:初中语文教材《老王》原文。

试题资源:《老王》相关试题(见预习任务、课后作业)。

网络资源:查阅《老王》相关实录、论文以及杨绛相关背景资料。

【教学内容】这节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

因此,从品读关键词来分析老王的“幸”与“不幸”。

其通过品读第八段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读出老王的病入膏肓,进一步感受老王对杨绛的真情并分析杨绛愧怍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

2、难点: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造词造句的匠心。

【教学方法与工具】教学方法:朗读法、讲述法、小组合作法、电教法。

【信息技术的创新使用】1、在“说说不幸的老王”环节,充分使用到电子白板的书写、擦除功能。

通过对文中重点词语的圈划、分析,加深学生对老王这一形象的理解。

2.通过对希沃“课堂游戏——趣味分类”功能改进使用,梳理老王、杨绛关系这一情节。

3.使用希沃动画播放杨绛相关短片。

【教学安排】一、新课导入一个是普通的车夫,一个是知名的学者,他们的人生会有怎样的交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杨绛的散文《老王》。

(PPT出示)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请同学齐读这句话,然后齐读学习目标,朝着这个目标我们先来看看不幸的老王吧!二、教学过程。

课文《老王》教学设计(优秀6篇)

课文《老王》教学设计(优秀6篇)

课文《老王》教学设计(优秀6篇)《老王》教案篇一老王目的要求: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的日常小事来表现人物的写法。

2、品味鉴赏本文平实简洁而又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理解人物的闪光品质,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如何细致刻画人物形象。

2、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

3、以人物为中心,通过对其个性与命运的关注,了解普通人在特定时代所表现出的人格追求。

教学难点:学习劳动者的优良品质,树立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教具准备:u盘教材分析:本文是我国著名女作家杨绛女士写的一篇描写不为人所关注的劳动人民的文章,作者以其细腻的文笔,向我们展示了一位贫困而有良心的劳动者的形象,老王的生活境况较能为学生所了解。

老王是在文革这一特殊时期,秉承良心,良知而行的善良群众的代表,他尊重知识,尊重有知识的作者一家,这一点学生要经过思考。

另外,作者的平等观念学生不难理解,但是用平等的观念去对待他人,关爱他人并非一蹴而就的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型:新授。

方法:合作探究。

过程:一、导入新课:四季的斑谰悄然地在你奔波的车轮中演绎你生命的履历你的背影曳着旭日升起携着夕阳隐没每一条蜿蜒的崎岖都弹奏着你铿锵的跫音你的足迹涂满东西南北尽把生活的浓彩描绘没有雄浑的豪言壮语没有靓丽的西装革履你擎起人生的火距挺进于时光的隧道为了生存的精彩为了生活的热爱。

{《人力车夫》}提问:诗歌中描写的是什么人物形象?明确:人力车夫。

这首诗歌或怀着激情赞颂,勾勒了人力车夫辛劳的生活、奔跑的身影,这是一份生活的沉重。

我们即将学习的杨绛所写的《老王》就是一篇展现人力车夫痛苦生活的散文。

歌曲导入《爱的奉献》毕生为消除人类的贫穷和疾病而努力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曾说过: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正象歌词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那怎样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呢?今天我们就随我国当代女作家杨绛一起去回忆一位车夫——老王,体会一下:平凡普通的人是如何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以“爱”为主题。

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

要求学生在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去关注身边的人。

本篇课文写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断。

老王一辈子很苦,但老王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

老王虽然穷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他一本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极其淳朴的好人。

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理解老王的苦与善,体会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能的关心、爱护。

从而引导学生关注弱者、卑微者。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把握文本内容及文章的思想情感,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过程和方法
学生课前预习,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问题讨论、品读等方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老王的苦与善,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

培养学生的爱心,引导学生关爱弱者。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理解老王的苦与善,体会文章的情感。

2、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的理解。

难点: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的理解。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

2、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我们喜欢关注明星,因为他们有着耀眼的光环;我们愿意关注伟人,因为他们做出了非凡的成就;我们关注家人,因为血浓于水。

然而生活中有很多和我们非亲非故、不起眼的普通人,他们虽然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做出非凡的成就,却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杨绛先生的一篇文章———《老王》,来共同关注这类被遗忘的小人物。

(师板书:《老王》)
简介作者:
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

作家、评论家、文学翻译家。

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洗澡》《将茶饮》。

译作有《堂·吉诃德》等。

其夫钱钟书,字默存,代表作《围城》
下面老师想了解一下大家掌握字词的情况。

(屏显生字词。

)检查预习结果,请生读生字词。

若有错师纠正,并提醒学生,养成随时带字典的习惯解决这样的问题。

二、整体把握,走近老王。

明确:本文是一篇散文,记录了作者与老王的交往的几个片段,表现底层劳动者在不幸的生活中的不变的淳朴善良的天性。

问题:1、读了文章,我们知道老王身份是一位三轮车夫,然而,对于这样
平凡的一个车夫,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撰文缅怀他的呢?你们是从哪看出来的?你能说说它的意思吗?
愧怍文中最后一句话。

惭愧。

2、文中的“幸运的人”指谁?“不幸者”又指谁?(板书“幸运的人,不幸者”)
杨绛一家老王
3、为什么说老王是不幸者,你读出了他的哪些不幸?
职业——三轮车夫(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身体——残疾(一只眼瞎另一只眼到晚上就看不清)
居住条件——差(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
无依无靠——老光棍、单干户、两侄子没出息,两个也许……
(“孤独、无亲,生活贫困,受恶意攻击、被人瞧不起”。


4、这样一个不幸的人,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善良老实)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送得冰比前任送的大,且只收半价。

(半费送冰)
免费送生病的钱先生(免费送人)三个“送”字突出了老王的善良。

临终前送鸡蛋、香油(病中送物)
5、以上材料中,哪件写得最详细?这一部分中哪些词或句子用的好?
8—16段送油送蛋。

三个“直僵僵”“镶嵌”写出老王没在活力,身体非常虚弱,表达出作者对他的同情。

“滞笨”一词写出老王连转身都困难。

……
12段“强笑”老王病成这样还给我送油送蛋,心中说不出的悲伤和感动,同时也为老王的身体担心。

师总结:是啊,就是这样饱经沧桑、极端不幸的老王并没有利用自己的不幸去博取别人的同情,他善良、真诚,知恩图报,依旧保持着那份善良,那份纯真,这就是来自社会最底层的人性的光辉。

三、细读课文,品读杨绛。

1、当面对这样一个善良、朴实憨厚的老王,作者一家又是怎样关心他的?
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并和他一路说着闲话,并客气付给报酬
关切询问他能否维持生计(善良、有爱心、平易近人)女儿送他鱼肝油
不让他白送鸡蛋、香油,也给了钱
明确:这个帮助不仅是物质上的给予,更是精神上的慰藉。

对我的善意,老王是看在眼里,铭记在心里,并以实际的行动来报答我,临死前送我香油和鸡蛋最能打动人。

2、文中作者自称是幸运的人,你真得认为如此吗?
其实,文中提到“干校”“文化大革命”,你对这段历史了解吗?在那个颠倒是非的时代,知识越多越反动,钱钟书、杨绛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是牛鬼蛇神。

他们被发配到五七干校接受劳动锻炼,被批斗,剃光头,扫厕所等,杨绛一家爱尽了屈辱和蹂躏。

由此,可以看出,相较于老王,杨绛一家也很不幸。

但是,在作者看来,比起老王,她是幸运的,因为她还有亲人,她还有一个温馨的家。

这仅有的满足感正是由于杨降先生淡定从容的人生态度啊!
明确:在那个年代,像杨绛先生这样的“牛鬼蛇神”,亲人甚至都要划清界
限,远远躲开,更不要说只是一般人的“老王”。

然而,任何歪风斜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一如既往地关心着杨绛一家。

这让人敬重的善良才是难能可贵的。

3、同为弱者,同为苦难者,老王去世后,作者撰文缅怀他,为何会愧怍?
愧怍什么?自己做得不够,还不够关心他,帮助他,让他的生活真正改善。

为什么愧怍?因为自己幸运,他不幸。

幸运的人理所当然要帮助人,而我却认为自己做得不好,所以惭愧。

明确:丑陋的外表下一颗善良的心,这就是老王。

我们说好人一生平安,可老王却于第二天惨死,这之间的反差让人伤心,令人心痛,使人内心久久不能平息。

四、课外延伸,关注“老王”
同学们,不要让此类“愧怍”再延续,文中的老王已去,生活中的“老王”却有无数。

用善良、平等、尊重善待身边的每一位“老王”。

让生命之花绽放的更美丽。

(板书善良、平等、尊重)
展示当代生活中的“老王”图片,简单解说。

解说词:
1、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2、当21岁的烈士赵占英的母亲在儿子牺牲20年后第一次来到儿子的墓碑前,你能想像出她心里的那份痛吗?
3、当头发花白、以捡垃圾为生的老大爷因赔不起50元而向人下跪十次仍不能将那两位母女的怒火平息……。

(观察学生观看图片的反应,看后请同学说说观后感,反思自己的生活,学习。

)师归纳:
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社会中还有很多很多,的确,他们如文中的老王,都需要帮助,都需要社会的关爱。

洪水肆虐,冰雪漫天,地震无情,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面对他们,我们该怎样去做,是“雪中送炭”?还是“雪上加霜”?
生:雪中送炭。

教师寄语:
人常说“大爱无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对于一些处在温饱线上,处在生死边缘的人来说,也许微小的一个善举就等于送给他一个春天。

不要说等下一次再去关怀,不要说自己现在很难。

只要伸出你的手,这个世界就多了一份爱。

少一份自私,多一份宽容;少一份冷漠,多一份关爱;少一份残酷,多一份善良。

同学们,请伸出你、我、他的手,携手共进,传播正能量。

五、板书设计:老王
我们老王
幸运者不幸者
生命之花
六、课后作业:整理笔记,积累“善良”与“爱”格言名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