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状况
中国矿产资源供需明细表

中国矿产资源供需明细表【原创版】目录一、引言二、中国矿产资源的种类与分布1.能源矿产2.金属矿产3.非金属矿产4.水气矿产三、中国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取得的成就2.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与矿产资源的关系3.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四、中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及示例1.矿产资源分布图2.矿产资源远景分布图五、总结正文一、引言矿产资源是指存于地壳内部或地表,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
中国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矿产资源的种类和数量都相当可观。
二、中国矿产资源的种类与分布1.能源矿产:中国已发现的能源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铀、地热等 10 种。
其中,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矿产。
2.金属矿产:中国已探明储量的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铝、铅、锌等 54 种。
这些金属矿产包括铁矿、锰矿、铬矿、钛矿、钒矿、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镁矿、镍矿、钴矿、钨矿、锡矿、铋矿、钼矿、汞矿、锑矿、铂族金属 (铂矿、钯矿、铱矿、铑矿、锇矿、钌矿)、金矿、银矿、铌矿、钽矿等。
3.非金属矿产:中国已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有石墨、磷、硫、钾盐等 91 种。
这些非金属矿产包括石墨矿、磷矿、硫矿、钾盐矿等。
4.水气矿产:中国已探明储量的水气矿产有地下水、矿泉水等 3 种。
三、中国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取得的成就: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取得巨大成就,探明一大批矿产资源,建成比较完善的矿产品供应体系,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与矿产资源的关系:目前,中国92% 以上的一次能源、80% 的工业原材料、70% 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来自于矿产资源。
3.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中国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把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国家战略,把保护资源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内容。
中国矿产资源报告

中国矿产资源报告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国家,其矿产资源报告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之一。
矿产资源是指地壳和地下具有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包括金属矿、非金属矿、能源矿等。
这些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中国所拥有的金属矿资源。
中国位居全球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前列,其中铜、铝、铅、锌等金属矿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这为我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材料。
特别是在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中,金属矿资源的需求更加迫切。
因此,加强金属矿资源勘查和开发,提高矿石选矿和冶金技术的效率,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非金属矿资源也是中国矿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煤炭、盐矿、石膏、石灰石等。
其中,煤炭被广泛应用于能源供应和工业生产中,尤其对于我国的电力产能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然而,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面临诸多挑战。
因此,促进煤炭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清洁高效利用已经成为了我国矿产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
除了金属矿和非金属矿,能源矿也是中国矿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源矿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因此能源安全对于国家的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矿产资源报告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不仅涉及到我国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也关系到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矿产资源报告的编制和发布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提供了矿产资源供需情况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然,矿产资源报告的编制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数据采集和核实的问题。
由于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广泛,涉及到大量的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调查工作,因此数据采集和核实工作面临较大的难度。
其次是信息传递和应用的问题。
报告的编制不仅要做到准确全面,同时也要做到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有效应用,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中国矿产资源供需态势及全球资源形势

2020年发展目标矿产 资源需求量
2003年主要矿产品的消费量: 煤炭:15.9亿吨 水泥: 8.0亿吨 钢: 2.4亿吨 铜: 321万吨 铝: 548万吨 钾肥: 482万吨 十种有色金属:0.12亿吨
2020年发展目标矿产 资源需求量
与1990年对比 煤炭:1.5倍 水泥:4.0倍 钢:4.6倍 铜:4.4倍 铝:7.6倍 钾肥:2.5倍 十种有色金属:5.5倍
2020年发展目标矿产 资源需求量
目标:2020年经济总量在2000年的基础 上翻两番和基本实现工业化,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 考虑科学技术进步对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的作用和节约利用矿产资源的因素 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需求预测
2020年发展目标矿产 资源需求量
煤炭: 2010年需求20.5亿吨,接近于2003年全球 煤炭消费总量的1/2(最新预计是30亿吨) 2020年需求22-24亿吨,在2000年基础上 接近翻一番 20年累计煤炭总需求约400亿吨
工业化国家矿产资源 消费趋势
我国工业化所处的经济、技术和社会环 境已与早期工业化明显不同,只有坚持 走资源低耗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坚 持节约资源的社会理念,建立新型产业 体系,才能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2020年发展目标矿产 资源需求量
中国GDP 1990年: 1.85万亿元人民币(现值) 2003年:11.67万亿元人民币(现值) 2009年:33.5万亿元人民币(现值) 第二产业比例 1990年:41.6% 2003年:52.9%
2020年发展目标矿产 资源需求量
铜: 2000年:193万吨(09年510万吨) 2010年需求量450-480万吨 2020年需求量640-690万吨,相当于目前 全球铜消费量(1500多万吨)的45% 20年累计需求将达到9000-9500万吨 2025年前后达到消费峰值
重要矿产品供需形势分析

重要矿产品供需形势分析随着全球经济和工业的发展,矿物作为基础原料已经成为许多行业的核心资源,如钢铁、化工、建筑等。
矿产品供求形势的变化会影响到整个经济运行,因此掌握矿产品的供需趋势对于企业、政府和全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矿产品供需形势总体呈现供应充足、需求持续增长的态势。
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动荡性增加,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新的风险和挑战也正在逐步浮出水面。
首先,从矿产品的供应情况来看。
目前全球矿产品生产量总体处于高位,主要由于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矿产资源日益得到开发和利用,例如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等国家。
此外,随着科技和生产方式的进步,矿产品的开采效率和采掘成本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矿产品供给的扩张。
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到,一些传统矿产资源供应较为紧张,比如铜、钴、镍等金属矿产。
此类矿产资源的供给短缺主要源于近年来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环保的要求提高。
这也引发了对于新能源和清洁技术的迫切需求,这些技术需要大量的稀有金属材料作为基础材料,当然还有大量的电池材料、汽车零部件、无线通讯设备等等。
其次,从矿产品的需求情况来看。
对于矿产品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建筑业和能源等领域。
尤其是一些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对金属、非金属和稀有金属材料等矿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例如,智能手机、电动汽车、太阳能和风能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都需要大量的电池材料、稀土金属和特种钢材等矿产资源。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趋缓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一些国家和地区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和限制性措施令市场往往不再公平,矿产品领域也不例外。
例如,美国政府在2018年针对进口钢铝产品实施的关税措施,直接导致钢铁等资源短缺转移至其他市场,价钱上涨等后果,给全球矿产市场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性和风险。
基于此,对于矿产品供需形势的未来趋势,需要充分认识到矿产品市场存在的风险和变化,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来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促进各国间合作与共赢。
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全国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它的开采和利用对于我国的工业生产、农业发展、城市建设、交通事业等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矿产资源的有限性,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已成为了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对全国矿产资源的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一、矿产资源总溯源与利用现状概述中国是一个矿产大国,境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种类丰富,包括了金属矿、非金属矿、能源矿等。
中国的矿产资源分布地域广阔,有些资源非常丰富,如动力煤、铝土矿、粘土等;而有些则比较稀缺,如锂矿、铝矿、铜矿、重稀土等。
在矿产资源开采利用方面,中国的规模已经在全世界位居前列。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对矿产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上,中国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尤其是在环境保护方面,我国部分地区由于能源消耗过大、矿产资源开采利用过度等原因,导致当地环境污染严重。
为了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矿产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的提高。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积极推进了矿产资源的利用。
二、矿产资源利用现状分析1、金属矿的利用金属矿的利用是中国矿产资源利用中的重点之一。
中国是一个金属矿大国,黄金、铜、铅、锌等金属矿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其中黄金矿是我国独有的资源,是中国珍贵的资源之一。
在黄金的利用方面,国家对黄金的开采有一定的管控,主要采用结合开采和管控的方式。
在铜、铅、锌等金属矿的利用方面,我国是世界上铜、铅、锌三大产量国之一。
在我国,铜、铅、锌这三种金属的长期供需形势总体上较为稳定,未来几年都将保持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
2、非金属矿的利用在非金属矿的利用方面,我国土壤、砂石、磷矿、石膏等储量均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在矿石类非金属矿的利用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
比如说,我国生产的高岭土、滑石、砂岩等矿产资源大部分用途是用于建筑材料中,利用率低,使用方式单一。
非金属矿是建筑、航空、国防、船舶、铁路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基础原料,矿物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中国矿产资源供需状况及对外直接投资分析

中国矿产资源供需状况及对外直接投资分析【摘要】中国可利用矿产资源储量有限,不少重要矿产资源需要大量进口;中国工业化进程需要消耗大量矿产资源,增加矿产资源对外投资是解决矿产资源供需缺口的必由之路,同时逐步降低矿产资源单位消耗。
【关键词】矿产资源;供需状况;对外直接投资中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一些重要矿产资源人均数量偏低,不能满足目前工业发展的需要。
一、中国矿产资源现状(一)矿产资源目前储量据1998年国土资源部储量司统计,截至1997年底,中国四个等级的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总值为92.63万亿元,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资源总量的12%,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排名第53位。
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发现矿产171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159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和20多种矿产的查明储量居世界前列,其中,煤炭查明资源储量居世界第3位,铁矿居第4位,铜矿居第3位,铝土矿居第5位,铅锌、钨、锡、锑、稀土、菱镁矿、石膏、石墨、重晶石等居第1位。
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居世界第5位和第11位,原煤、铁矿石、钨、锡、锑、稀土、菱镁矿、石膏、石墨、重晶石、滑石、萤石开采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
矿业经济快速发展,矿业增加值达到1.36万亿元,约占工业增加值的12.7%,占gdp的5.5%。
2012年,页岩气成为中国第172个矿种。
中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几个资源大国之一,但中国大型和超大型矿床比重很小。
根据国土资源部资料,2010年在45种重要矿产中,可以保证的只有23种,不能保证需长期进口补缺的有石油、天然气、铁、锰、铜、镍、金、银、硼、硫铁矿等10种,资源短缺主要靠进口的有铬、钴、铂、钾盐、金刚石5种。
到2020年,形势更加严峻,可以保证需求的仅有6种矿产,对2050年发展目标则完全没有保证,相当部分矿产资源对经济建设保证程度偏低,关键矿产资源与石油能源紧缺的状态将会走向全面严峻。
我国的资源状况

我国的资源状况概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能源、矿产、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充分利用和管理这些资源对于我国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我国的资源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能源资源能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
我国的能源资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风能等。
其中,煤炭是我国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但煤矿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的问题。
为了减少对煤炭的依赖,我国在近年来积极寻求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例如水电、风能和太阳能。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在工业生产和制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矿产资源丰富多样,主要包括铁矿石、煤炭、铜、锌、铝、锡等。
其中,铁矿石是我国矿产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生产和钢铁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此外,我国还拥有丰富的稀土矿产资源,稀土元素在高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水资源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基础。
我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泊和地下水资源。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一些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为了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用水、推进水资源的综合规划和管理。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基础。
我国的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但也面临着土地资源过度利用、污染和破坏的问题。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土地管理和保护政策,包括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规划、推行土地整治和复垦、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状况与生态环境紧密相关,保护生态环境是保障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
我国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的挑战,例如空气和水污染、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执行。
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及发展趋势

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及发展趋势中国矿业联合会日前召开"我国主要矿产品供需形势分析与对策"研讨会,与会专家就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以及如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矿产资源保障进行了讨论。
其中,来自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和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的万良国和吴荣庆两位专家,为会议提供的题为《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式及发展趋式》的调研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注意。
据了解,这份报告通过定量或半定量的技术经济评价和专家定性论证,确定某种矿产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为社会所提供的矿产资源储量,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其它因素,从6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产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供给能力和保证程度。
我国矿产资源基本特点矿产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截至2003年初,我国已发现171种矿产,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58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1种、水气矿产3种。
已发现矿床、矿点20多万处,其中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1.8万余处。
我国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大,约占世界的12%,居世界第三位。
煤、钨、锡、钼、锑、稀土、菱镁矿、莹石、重晶石、膨润土、芒硝、石膏、滑石等矿产,在数量或质量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但是,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世界第53位。
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宗矿产资源相对不足。
能源矿产结构性矛盾突出。
200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6.1%、油气占26.1%,煤炭消费比例大,能源效率低。
煤炭燃烧还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我国原材料矿产品种齐全,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铁、锰、铜、铝等大宗矿产后备储量不足,铬、钾盐严重短缺;钨、锑、锡、稀土等优势矿产中,富矿多,质量好,储量丰富,但资源利用率不高,消耗速度过快,矿产品出口价格偏低,资源优势正在下降。
贫、劣资源比重偏大,难利用的资源多。
一是贫矿多,难选矿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状况当今世界上的国家很少有仅靠自身的矿产资源来发展本国经济的,但是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无疑是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主要矿产品进口量逐年上升。
1987年我国矿产品及初级加工制品出口创汇62亿美元,而进口则达98亿美元;1988年出口85.75亿美元,进口116.8亿美元,逆差达31.1亿美元。
可以说我国已逐渐成为矿产资源进口大国。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增长很快,主要矿产资源短缺的态势日益明显。
1989年我国铁矿石原矿的产量为1.714 5亿吨,进口铁矿砂1 259万吨。
2000年现有铁矿的生产能力将减少10%~20%,因而2000年我国铁矿石产量基本稳定在目前水平。
资源缺口增加,每年需进口铁矿砂2 000万吨~3 000万吨。
预计2020年铁矿石产量可达2.8 亿吨~3.0亿吨,每年需进口4 500万吨~5 000万吨铁矿砂。
现有铜、铅、锌生产能力2000年减少30%~40%,三分之二有色金属统配矿山主要金属生产也到了中晚期。
如果地质勘探无重大突破,21世纪初,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将出现全面紧缺的局面。
2.金属的存在和冶炼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十分丰富,除蕴藏在地壳中的外,还有数量很大的海滨沙矿和海底金属矿藏(如锰结核和重金属矿床等),它们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陆地上可用来制取金属的矿石大约有以下八大类:(1)天然金属矿,如金、银、铂、汞等贵金属,常以单质形式存在;(2)氧化物矿,如铝矾土Al2O3·nH2O、赤铁矿Fe2O3和锡石SnO2等;(3)碳酸盐矿,如石灰石CaCO3、孔雀石Cu2(OH)2CO3等;(4)硅酸盐矿,如绿柱石Be3Al2Si6O18、高岭石(Al2Si2O7·2H2O)等;(5)硫酸盐矿,如重晶石BaSO4、石膏CaSO4·2H2O等;(6)磷酸盐矿,如磷酸钙Ca3(PO4)2和磷酸稀土矿等;(7)卤化物矿,如岩盐NaCl、光卤石KCl·MgCl2·6H2O等;(8)硫化物矿,如闪银矿Ag2S、硫铁矿FeS2、辉钼矿MoS2等。
从矿石中制取金属单质的过程叫做冶金。
金属作为材料,其价值不仅取决于它在地壳中的含量和独特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其冶炼的难易程度。
例如,铝已是人们熟悉的工业金属,其蕴藏量居金属的首位,应用也很广,但在1886年以前,它比黄金还贵重。
因为那时的铝是用金属钠还原氧化铝来制取的,成本极高。
直到电解铝法实际用于生产后,铝才得以广泛使用。
2.铁矿石的种类和特征铁矿石的种类很多,最重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和菱铁矿等。
铁矿石常按其含铁量的高低分为富矿(含铁量高于50%以上)和贫矿(含铁量在45%~50%以下)。
在评定铁矿石的品位和质量时,除看这种铁矿石里的含铁量以外,还要看它的脉石的成分和有害杂质(硫、磷)的含量的多少。
我们可以根据铁矿石的颜色、光泽、密度、磁性、条痕等性质来识别它们。
(1)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铁黑色,有时晶体带浅蓝色,具有金属光泽或无光泽,不透明,在粗瓷器上刻划,它的条痕为黑色,硬度5.5~6.5,密度4.9 g/cm3 ~5.2 g/cm3 ,具有强磁性,能吸引小铁钉,是良好的导电体。
(2)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颜色暗红,含铁量越高的颜色就越深,甚至接近黑色,但是它的条痕仍然是红色。
它的硬度介于5~6之间,密度5.0 g/cm3 ~5.3 g/cm3 ,不具有磁性,通常成致密块状产出,表面呈鱼子状或肾状;有时也成结晶的块状(称为镜铁矿)或土状产出。
(3)褐铁矿主要成分为含水氧化铁(mFe2O3·nH2O),随所含杂质的不同,矿石的颜色呈黄褐色、褐色或黑褐色,条痕都为黄褐色。
它的硬度5~5.5,可用小刀划动,密度3.3 g/cm3 ~4.0 g/cm3 ,无磁性。
(4)菱铁矿主要成分为FeCO3,有黄白色、浅褐色或深褐色,条痕是白色或浅黄色。
它的硬度 3.5~4.5,小刀易划动,密度 3.8 g/cm3 ~3.9 g/cm3 ,性脆,无磁性。
遇热浓盐酸能溶解,同时产生二氧化碳。
4.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当金属和周围介质接触时,由于发生化学和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叫做金属的腐蚀。
从热力学观点看,除少数贵金属(如Au、Pt)外,各种金属都有转变成离子的趋势,就是说金属腐蚀是自发的普遍存在的现象。
金属被腐蚀后,在外形、色泽以及机械性能方面都将发生变化,造成设备破坏、管道泄漏、产品污染,酿成燃烧或爆炸等恶性事故以及资源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使国民经济受到巨大的损失。
据估计,世界各发达国家每年因金属腐蚀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其国民生产总值3.5%~4.2%,超过每年各项天灾(火灾、风灾及地震等)损失的总和。
有人甚至估计每年全世界腐蚀报废和损耗的金属约为1亿吨!因此,研究腐蚀机理,采取防护措施,对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金属防腐蚀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改善金属的本质,把被保护金属与腐蚀介质隔开,或对金属进行表面处理,改善腐蚀环境以及电化学保护等。
(1)改善金属的本质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的材料组成耐蚀合金,或在金属中添加合金元素,提高其耐蚀性,可以防止或减缓金属的腐蚀。
例如,在钢中加入镍制成不锈钢可以增强防腐蚀能力。
(2)形成保护层在金属表面覆盖各种保护层,把被保护金属与腐蚀性介质隔开,是防止金属腐蚀的有效方法。
工业上普遍使用的保护层有非金属保护层和金属保护层两大类。
它们是用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和电化学方法实现的。
①金属的磷化处理钢铁制品去油、除锈后,放入特定组成的磷酸盐溶液中浸泡,即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磷酸盐薄膜,这种过程叫做磷化处理。
磷化膜呈暗灰色至黑灰色,厚度一般为5 μm~20 μm,在大气中有较好的耐蚀性。
膜是微孔结构,对油漆等的吸附能力强,如用作油漆底层,耐腐蚀性可进一步提高。
②金属的氧化处理将钢铁制品加到NaOH和NaNO2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处理,其表面即可形成一层厚度约为0.5 μm~1.5 μm的蓝色氧化膜(主要成分为Fe3O4),以达到钢铁防腐蚀的目的,此过程称为发蓝处理,简称发蓝。
这种氧化膜具有较大的弹性和润滑性,不影响零件的精度。
故精密仪器和光学仪器的部件,弹簧钢、薄钢片、细钢丝等常用发蓝处理。
③非金属涂层用非金属物质如油漆、塑料、搪瓷、矿物性油脂等涂覆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保护层,称为非金属涂层,也可达到防腐蚀的目的。
例如,船身、车厢、水桶等常涂油漆,汽车外壳常喷漆,枪炮、机器常涂矿物性油脂等。
用塑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等)喷涂金属表面,比喷漆效果更佳。
塑料这种覆盖层致密光洁、色泽艳丽,兼具防蚀与装饰的双重功能。
搪瓷是含SiO2量较高的玻璃瓷釉,有极好的耐腐蚀性能,因此作为耐腐蚀非金属涂层,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医药、仪器等工业部门和日常生活用品中。
④金属保护层 .它是以一种金属镀在被保护的另一种金属制品表面上所形成的保护镀层。
前一金属常称为镀层金属。
金属镀层的形成,除电镀、化学镀外,还有热浸镀、热喷镀、渗镀、真空镀等方法。
热浸镀是将金属制件浸入熔融的金属中以获得金属涂层的方法,作为浸涂层的金属是低熔点金属,如Zn、Sn、Pb和Al等。
热镀锌主要用于钢管、钢板、钢带和钢丝,应用最广;热镀锡用于薄钢板和食品加工等的贮存容器;热镀铅主要用于化工防蚀和包覆电缆;热镀铝则主要用于钢铁零件的抗高温氧化等。
(3)改善腐蚀环境改善环境对减少和防止腐蚀有重要意义。
例如,减少腐蚀介质的浓度,除去介质中的氧,控制环境温度、湿度等都可以减少和防止金属腐蚀。
也可以采用在腐蚀介质中添加能降低腐蚀速率的物质(称缓蚀剂)来减少和防止金属腐蚀。
(4)电化学保护法电化学保护法是根据电化学原理在金属设备上采取措施,使之成为腐蚀电池中的阴极,从而防止或减轻金属腐蚀的方法。
①牺牲阳极保护法牺牲阳极保护法是用电极电势比被保护金属更低的金属或合金做阳极,固定在被保护金属上,形成腐蚀电池,被保护金属作为阴极而得到保护。
牺牲阳极一般常用的材料有铝、锌及其合金。
此法常用于保护海轮外壳,海水中的各种金属设备、构件和防止巨型设备(如贮油罐)以及石油管路的腐蚀。
②外加电流法将被保护金属与另一附加电极作为电解池的两个极,使被保护的金属作为阴极,在外加直流电的作用下使阴极得到保护。
此法主要用于防止土壤、海水及河水中金属设备的腐蚀。
金属的腐蚀虽然对生产带来很大危害,但也可以利用腐蚀的原理为生产服务,发展为腐蚀加工技术。
例如,在电子工业上,广泛采用印刷电路。
其制作方法及原理是用照相复印的方法将线路印在铜箔上,然后将图形以外不受感光胶保护的铜用三氯化铁溶液腐蚀,就可以得到线条清晰的印刷电路板。
三氯化铁腐蚀铜的反应如下:2FeCl3+Cu==2FeCl2+CuCl2此外,还有电化学刻蚀、等离子体刻蚀新技术,比用三氯化铁腐蚀铜的湿化学刻蚀的方法更好,分辨率更高。
五、资料1.分散体系一种物质(称为分散相)的粒子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叫做分散体系。
按照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存在状态不同,分散系可分成九种类型。
分散相分散介质实例气液泡沫液液酒、醋、煤油在水中形成的乳浊液固液糖水,粘土在水中形成悬浊液气固木炭、砖块液固湿砖块、珍珠固固合金、有色玻璃气气空气、爆鸣气液气云、雾固气烟、尘如果分散介质是液态的,叫液态分散体系,在化学反应中此类分散体系最为常见和重要,水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都属液态分散体系。
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中分散相粒子的线性大小(近似其直径大小)没有绝对的界限。
一般地说,分散相的粒子的线性大小小于10-9 m时是溶液,溶液里的粒子实际上处于分子、离子或水合分子、水合离子的状态。
分散相的粒子的线性大小在10-9 m~10-7 m之间的是胶体。
分散相的粒子的线性大小在10-7 m~10-3 m之间的是悬浊液或乳浊液。
在分散体系中,分散相的颗粒大小有所不同,分散体系的性质也随之改变,溶液、胶体和浊液各具有不同的特性。
2.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是农药的一种剂型,可制成悬浊液,进行喷雾。
它是用农药原粉加入一定量的润湿剂和填充料,通过机械碾磨、过筛制成。
其规格要求99.5%的粉粒通过200号筛目,即粉粒直径应在7.4×10-5 m以下。
3.乳浊液在自然界、工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里常遇到乳浊液,如牛奶、石油原油、橡胶的乳胶、油漆等都是乳浊液。
我们常把乳浊液分为两种类型,即油—水型,以O/W表示;水—油型,以W/O表示(O表示所有不溶于水的液态物质,W表示水)。
例如,植物油分散到水里,这个分散体系是油内水外,用O/W表示;由地下开采出来的石油原油里含有少量分散的水,这个分散体系是水内油外,用W/O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