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现状

合集下载

论我国矿产资源经济安全

论我国矿产资源经济安全

论我国矿产资源经济安全矿产资源,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经济安全对于我国的稳定和繁荣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全球经济格局日益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保障我国矿产资源的经济安全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大国,但从人均占有量来看,却又相对匮乏。

这种资源禀赋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时必须精打细算,科学规划。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

特别是在工业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对各类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

例如,钢铁行业对铁矿石的需求,电子行业对稀有金属的需求等等。

这使得保障矿产资源的稳定供应成为了维护经济安全的关键。

从供应角度来看,我国部分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较高。

以铁矿石为例,我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国内铁矿石的产量难以满足需求,大量依赖进口。

这种高度的对外依存不仅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还可能面临供应中断的风险。

此外,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关键矿产,如锂、钴等,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资源出口国的政策调整等因素,都可能对我国的矿产资源供应产生不利影响。

在资源开发方面,我国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矿山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落后,导致资源开采效率低下,浪费严重。

同时,粗放式的开发模式也对环境造成了较大压力,增加了生态修复的成本。

此外,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够合理,部分地区的资源开发未能充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为了保障我国矿产资源的经济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加强国内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

加大对地质勘查工作的投入,提高勘查技术水平,努力发现新的矿产地。

同时,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和利用率。

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矿产资源的高效、绿色开发。

其次,要优化资源进口结构,降低对外依存度。

加强与资源出口国的合作,建立稳定的供应渠道。

推动进口多元化,避免过度依赖少数几个国家或地区。

矿山安全生产情况汇报

矿山安全生产情况汇报

矿山安全生产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矿山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矿山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矿山安全生产的现状,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矿山安全生产,特进行了矿山安全生产情况的汇报。

一、矿山安全生产总体情况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矿山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各类矿山事故频发,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尤其是一些小型煤矿和非法采矿点存在安全隐患,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事故隐患屡禁不止。

同时,一些大型矿山企业虽然安全管理体系健全,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违章违规现象,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二、矿山安全管理情况在矿山安全管理方面,各级政府和矿山企业加大了对矿山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加强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于一些小型煤矿和非法采矿点的管理不到位,监管不力,导致安全隐患屡禁不止。

同时,一些大型矿山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违章违规现象,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三、矿山安全生产措施为了加强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各级政府和矿山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大对矿山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小型煤矿和非法采矿点的整治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其次,加强对大型矿山企业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章违规行为,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同时,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四、矿山安全生产目标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矿山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加强对小型煤矿和非法采矿点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违章违规行为,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同时,我们也呼吁广大矿山企业和矿工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总之,矿山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矿山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加强对小型煤矿和非法采矿点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违章违规行为,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6 1. 4
25 5 6 27. 8 8 29. 8
5 2. 4
7 5 %{ 1 8 0 %;许多重要 的稀贵 金属多来 自于综合 利用 ,诸如 钒、黄金 、铂 、钯 、碲 、镓 、铟、锗 等。 2 0 1 1 年 ,尾 矿 综合 利用 量 为 2. 6 9 亿 吨 , 同 比增 长 2 3 . 1 %,综 合利用率为1 7 %, ̄2 0 1 0 年度提高1 . 3 个百分点 。 其 中 ,从尾矿 中 回收有价 组分约 占尾矿利用 总量的3 %,资 源 回收量 达 8 0 0 万 吨 ;生 产建 筑材 料约 占尾 矿利 用总量 的
关键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技术进步 ;体制机制 ;对策建议
中图 分类 号 :F 4 0 7 . 1 ; F 0 6 2 . 1 文献标 识码 :C 文章 编号 :1 6 7 2 — 6 9 9 5 ( 2 0 1 3 ) 0 8 — 0 0 4 0 — 0 3
0 引 言 矿 产资源 综合利 用作为我 国资源集约 高效利用 的一个 主要 方 向, 已经 成为 当前社会 共识 。资源综合 利用 是发展 循环 经济 的重要 载体 和有效 支撑 ,是 战略性新 兴产业 的组 成部 分 ,有利于 构建 资源节 约型 、环境 友好 型的生 产方式 和 消费模 式 。通 过开展 矿产资 源综合 利用 ,可 以提 高资源 利用效率 ,促进 区域 经济 发展 ,减轻环 境污染 。因此 ,要 解 决矿 产资源保 障和 安全供应 问题 ,大力推进 矿产 资源综 合 利用 工作 ,这 是解 决我 国资源保护 和合理 利用 问题 的长
2 O1 1
5 5. 2
6. 5 9
4. 1
6 2. 2
2我国矿产资 源综合 利用 的瓶颈约束

矿产资源国企运营方案

矿产资源国企运营方案

矿产资源国企运营方案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矿产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工和运营对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国企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实体,承担着矿产资源的开采和运营的重要责任。

本文将以国企运营矿产资源的方式进行探讨,以期为国企矿产资源运营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案和建议。

二、分析矿产资源现状和问题1. 矿产资源现状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包括石油、煤炭、钢铁、铝等多种资源。

然而,由于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已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同时,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存在着环保、安全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问题。

2. 矿产资源运营问题由于矿产资源的特殊性,其运营模式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制定。

目前,国企在运营矿产资源时存在以下问题:a) 经营管理水平较低,难以适应市场变化;b) 资源开采和利用效率不高,资源浪费严重;c) 缺乏环保意识和管理经验;d) 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安全事故频发;e) 技术设备落后,难以满足资源开采需求。

三、国企矿产资源运营的发展方向1. 绿色可持续发展在矿产资源运营过程中,国企应该充分考虑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同时,发展新能源和绿色技术,促进矿产资源的绿色可持续开发。

2. 创新科技发展国企在矿产资源运营过程中,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发展新技术和新装备,提高资源开采和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 安全生产管理国企在矿产资源运营过程中,应该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加强国际合作在国企矿产资源运营中,应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吸引外资和外技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矿产资源开发和市场竞争,拓展国外矿产资源市场。

我国矿产资源现状

我国矿产资源现状

我国矿产资源现状众所周知,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据有关资料统计,世界上工业制成品的原料70%来自于矿产资源,能源有90%来自矿产资源。

我国工业制成品原料的80%和能源来源的95%来自矿产资源,有近2000万人从事矿业生产,每年开采矿石70多亿吨。

由此可见,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解放以来,我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主要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形势、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目的在于使人们了解我们现在面临的严峻形势,不要总是被地大物博所迷惑,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利于我国矿业的持续发展。

1我国矿产资源现状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种比较配套、齐全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到目前为止,通过几十年来的矿产勘察工作,已发现163种矿产,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49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86种,以及地下水和矿泉水。

已发现的矿产、矿点有20多万处,经详查工作的近两万处。

据有关部门对1990年世界资源的资料分析,我国具有优势的矿产是稀土、石膏、钛、钽、钨、膨润土、锡、芒硝、钒、重晶石、菱镁矿、锑、石墨、锂、钼、煤、铌、铍、硫、萤石、滑石、汞、磷、石棉等24种;具有潜在优势的矿产为锌、珍珠岩、高岭土、耐火粘土、铝土矿等5种;储量相对不足的矿产有银、铁、铜、金、硼、镍、铀、石油、锰等10种;储量短缺的矿产为天然气、钾盐、铂、铬、金刚石、天然碱等6种。

能源矿产截止1990年底,累计探明煤炭储量9724亿吨。

其中无烟煤占12%,炼焦烟煤占28%,非炼焦烟煤占47%,褐煤占13%,预测煤炭资源量按不同埋深分别为:1200米以上为2万亿吨;1500米以上为3.84万亿吨;2000米以上为5万亿吨。

我国是产煤大国,1994年产煤11.86亿吨,处于世界第一位。

主要分布于山西、陕西、内蒙古、东三省、贵州等省区。

截止1994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储量170亿吨,天然气1.4万亿立方米,目前全国共有400多个油田进行采油,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东和新疆,1994年全国采油量为1.46亿吨,居世界第5位。

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前言: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础,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规模庞大,种类丰富,分布广泛,但仍存在利用率低下、环保问题突出等问题,为此,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已成为当前必须深入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矿产资源总体概况按照我国资源总体格局,我国矿产资源区域分布特点十分明显,以中国地质地图为例,可以看出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中南、西南和西北等地区,其中产区覆盖面积300万平方公里以上,主要矿产种类包括煤炭、铁矿、铜、铝、镍、磷矿、锌等十余种。

二、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现状按照201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各类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量和利用情况如下:煤炭:2019年煤炭开采总量为38.6亿吨,其中主力煤占92.5%,煤矸石利用率为65.2%。

铜:2019年铜矿开采总量为169.4万吨,基本满足国内需求,但铜矿石资源严重缺口。

铁矿:2019年铁矿开采总量为1.05亿吨。

锌:2019年锌矿原料开采总量为73.7万吨。

镍:2019年镍矿开采总量为20.2万吨,其中镍铁生产主要依赖进口。

磷矿:2019年磷矿石开采总量为1.36亿吨,但优质磷矿石严重缺口。

三、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难度和挑战也越来越大。

1.能源和环保问题能源和环保是矿产资源利用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

目前,我国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消耗仍然非常大,这不仅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也使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国际责任面临挑战。

2.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我国矿产资源整体规模庞大,但质量和分布失衡,各领域的矿产资源优质稀缺,开采成本较高,这使得矿产资源优化配置成为了当前重要的问题。

3.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问题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问题是矿产资源利用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大型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严重,矿区人口过多,矿山塌陷等问题屡见不鲜,如何在保证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保护生态环境和进行安全生产,已成为发展矿产资源事业的重要保障。

关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

关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

关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其开发利用一直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关注的领域。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对全国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1. 煤炭资源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河南、安徽和湖南五省。

其中,山西省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煤炭储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我国最主要的煤炭开采地区。

近年来,我国煤炭产量稳步增长,但随着环保力度加大和国家政策的调整,煤炭企业的生存状况越来越艰难。

2. 金属矿产资源我国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铁、铜、铝、锌、铅、锡等多种重要金属。

其中,铁矿资源量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辽宁、河北、新疆等地。

而铜矿和铝矿等非铁金属矿产资源占比较小,但其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不可小觑。

3. 稀土矿产资源稀土矿是目前世界上蕴含最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之一,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和经济价值。

我国是全球稀土矿供应的主要国家之一,稀土矿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0%以上。

然而,由于其开采和提炼过程中存在一些环境和资源损耗问题,我国的稀土开采利用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1. 开采模式存在单一性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大多采用传统的采掘手段,对于资源的开采方式和技术水平缺乏规范和创新。

这使得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模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不同产业的需求。

2. 顶层设计不足在矿产资源开采利用领域,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但当前我国在国家层面上对于矿产资源的顶层设计还不够完善,导致各地政策的协调性不足,难以形成统一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3. 环保意识不够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环保问题的引起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当然,现阶段我国也已经开始大力加强对于绿色开采的要求和力度。

但整个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环保意识不够,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存在。

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

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

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资源勘察工程1402姓名:杨洋学号:20131844 我国矿产资源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矿产分布不均,优势矿产大多用量不大,而一些重要的支柱性矿产多为短缺或探明储量不足,需要长期依赖进口。

(2)贫矿多富矿少:低品位难选冶矿石所占比例大,如我国铁矿石平均品位为33.5%,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以上;锰矿平均品位仅22%,离世界商品矿石工业标准(48%)相差甚远;铜矿平均品位仅为0.87%;磷矿平均品位仅16.95%;铝土矿几乎全为一水硬铝石,分离提取难度很大。

(3)大型-超大型矿床少、中-小型矿床多:以铜矿为例,我国迄今发现的铜矿产地900余处,其中大型-超大型矿床仅占3%,中型矿床占9%,小型矿床多达88%。

(4)单一矿种的矿床少,共生矿床多,据统计我国的共、伴生矿床约占已探明矿产储量的80%。

目前,全国开发利用的139个矿种,有87种矿产部分或全部来源于共、伴生矿产资源。

鉴于我国矿产资源"三多三少"的特征,加上认识和技术上的不足,我国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1)综合利用意识淡薄,综合利用率低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矿业的粗放式经营,人们大多对我国的矿产资源情况缺乏正确的认识,综合利用意识淡薄,矿山企业盲目开采,对共(伴)生矿物及尾矿等不利用或利用率很低。

据统计,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平均分别仅为30%和35%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我国金属矿山尾矿的综合利用率仅为约10%,远低于发达国家60%的利用率;我国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率总体偏低,如粉煤灰的利用率为48%,煤矸石为38%。

在品种上,我国综合利用的矿种只占可以开展综合利用矿种总数的50%左右。

在数量上,我国铜铅锌矿产伴生金属冶炼回收率平均为50%左右,发达国家平均在80%以上,相差30个百分点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现状
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泛指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中以固态、液态和气态形式存在,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资源;铁、锰、铬等黑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钴、镍等有色金属矿产;金、银、铂、钯等贵金属矿产;铀、镭、钍等放射性金属矿产;铊、铟、镧、铈等稀有金属矿产;菱镁矿、滑石等冶金辅助矿产;钾盐、硫、磷等化工矿产;高岭石、膨润土、蒙脱石等非金属材料矿石;各种石料、石灰岩、石膏、石棉等建筑材料矿产;红宝石、蓝宝石、翡翠、玛瑙等宝玉石矿产和地下水(热)资源等。

矿产资源为人类提供了95%以上的能源来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王安建,王高尚,2002),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但是,由于矿产资源的地质属性,其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有限的。

产资源的分布与特点
目前,全球已经发现矿产资源200余种。

根据王安建等同志的观点(王安建、王高尚,2002),矿产资源空间分布受地质规律控制。

液态和气态的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大型沉积盆地内,铁、铜、铝等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造山带中,煤则兼有之。

具体分布与特点如下。

(一)矿产资源的全球分布
截止2000年底,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421亿吨,各地区储量及其所占世界份额差别很大。

人口不足世界3%、仅占全球陆地面积4.21%的中东地区石油储量为925亿吨,占世界储量的65%,是世界所有其他地区石油储量总和的近两倍、亚太地区的15倍和西欧地区的37倍。

尽管前苏联地区、非洲、北美和南美洲也分布着相当数量的石油,但其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中东地区的1/7至1/11。

全球现有石油资源空间分布的极其不均衡是其自然属性的体现,是地球演化过程中自然地质作用的结果。

与石油相比,天然气的地区分布相对均衡一些。

2000年底,世界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50万亿立方米。

前苏联占世界总量的37.75%,中东地区与之相当,接近世界总量的35%,居第二。

亚太地区、西欧地区、非洲、北美和南美洲储量变化在5.2至11.1万亿立方米之间,不足世界总量的28%。

全球煤炭资源空间分布较为普遍。

2000年底,全球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9842亿吨。

其中,亚太地区、前苏联地区和北美洲储量相近,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29.7%、26.1%和23.4%。

西欧地区分布1220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2.4%;非洲和南美洲较少,中东地区几乎没有煤炭。

铁矿床遍及世界各地,空间上主要分布在东欧-前苏联、亚太和南美地区。

2000年底全球剩余探明铁矿储量(含铁量)723.5亿吨,其中东欧-前苏联地区和亚太地区,分别占世界铁矿储量的45.6%和31.2%。

南美、北美和西欧分别占世界的8%、5.8%和6.5%,中东地区和非洲地区匮乏。

铝土矿矿床及其储量分布就更不均衡了。

南美、非洲和亚太地区是铝土矿的集中分布区。

在全球246.9亿吨的铝土矿储量中,上述三个地区分别占36%、34%和25.5%,占世界总量的95.5%,其他地区铝土矿资源量较少。

全球铜矿床分布较普遍,但主要集中在南美和北美的东环太平洋成矿带上。

在全球剩余的3.39亿吨铜储量中,南美占37.5%、北美占23.3%,亚太和东欧-前苏联分别占15.6%和11.5%。

其他地区资源储量有限。

世界主要产金国有南非、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巴西、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矿产资源不但空间分布和数量分布极不均衡,而且其品质和开发的技术经济条件差别也很大。

这种不均衡性和差别性构成了地区间资源利用战略的取向和资源贸易的基础。

(二)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
中国矿产资源总的特点是:总量大,但人均拥有量低;种类齐全但结构不合理;分布相对集中,但与经济区域不匹配;在部分用量大的支柱性矿产中贫矿和难选矿多,开发利用难度大,利用成本高。

截至2004年,我国已发现矿产173种,探明有储量的矿产有155种,其中能源矿产8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0种,水气矿产3种,矿床、矿点20多万处,经详细工作的近2万余处,是全球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

已探明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居世界第3位。

但是,我国主要矿产储量占世界的比例并不高,如铁矿石不足9%,锰矿石约18%,铬矿只有0.1%,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钾盐矿小于1%,煤炭占世界总量16%,石油占1.8%,天然气占0.7%。

人均占有量也很低,如石油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的11%,天然气不足5%,化石资源(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为世界第53位,居于世界中档水平。

在资源分布上,具有不均匀性和区带性:74%的煤集中于晋、陕、蒙、新四省区,而经济发达,用煤量大的东南地区则很紧缺,形成北煤南调、西煤东运的局面。

70%的磷矿集中于云、贵、川、鄂四省,北方大量用磷则需南磷北调。

从矿产资源的可利用性来看,我国铁矿平均品位为33.5%,比世界平均品位低10%以上;锰矿平均品位22%,而世界平均品位为48%;铝土矿以一水硬铝石为主,三水铝石和一水软铝石较少;铜矿品位大于1%的储量仅35%,平均品位0.87%;磷矿平均品位仅16.95%,富矿少,且胶磷矿多,选矿难度大。

在矿床规模上,中小型矿床所占比例较大,不利于规模开发。

矿床规模大的矿产仅有钨、锡、钼、锑、铅锌、镍、稀土、菱镁矿、石墨、北方煤炭等。

一些重要矿床规模以小型为主,如铁、铜、铝、硫铁、南方煤等,大型超大型矿少,单个矿区难以形成规模开发。

此外有些大中型矿床分布于西部边远地区,开发利用难度极大,如西藏的铬矿等。

(邵建波,2000 )
二、我国矿产资源供求状态
(一)我国主要矿产资源供给能力
矿产资源的供给能力,可以从矿产资源的禀赋程度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来反映。

如前所述,我国是全球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资源总量也较大,但主要矿产储量占世界比例并不高,人均资源占有量也很不乐观。

与占世界21%的人口比例相比,中国已发现的主要矿产资源的储量不是丰富,而是相当贫乏。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还十分有限。

1.储产比
储产比是资源保障程度的一种表达方法,它表达了储量可供开采的年限。

中国主要矿产资源的静态储产比大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就连储量丰富的煤炭,静态保障程度也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石油、铁、锰、铬、铜、铝、钾盐等矿产的消费依赖于大量的进口,现有储量对消费的保障程度(储消比)更低资料来源:王安建,王高尚,矿产资源与国家经济发展,地震出版社,2002,10。

P267
表1-2 中国及世界主要矿产资源的静态保障程度
注:世界储产比约等于储消比。

2.45种主要矿产对2010年经济建设的保证程度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对于我国矿产资源总的供需形势与今后的发展前景先后进行了二次较大规模的论证工作。

据最新一轮对45种主要矿产可采储量对2010年经济建设的保证程度分析,有包括煤、稀土、钨、锡、锌、锑、菱镁矿、石膏、石墨等在内的23种矿产,可以保证且有部分矿产或矿产品可供出口创汇;有包括铝、铅、磷等在内的7种矿产属于基本保证但在储量或品种上还存在不足;有包括石油、天然气、铁、锰、铜等在内的10余种矿产不能保证、部分矿产需长期进口补缺;而铬、钴、铂、钾盐、金刚石等5种矿产资源短缺,主要依赖于进口。

在全部45种矿产中,中国有27种矿产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有22种属于对经济建设不能保证或基本保证但存在不足的矿产,占所论证矿种数的48.9%。


可以保证的优势矿产中,相当多的矿产是市场容量不大的非大宗使用的矿产,而在基本保证程度以下的矿产又多数是经济建设需求量大的关键矿产或支柱性矿产。

(二)我国典型矿产资源消费现状与趋势
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我国是一个资源生产大国,也是一个资源消费大国。

但是,我国大部分资源的人均消费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就更低。

如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但人均石油消费量约为世界人均消费水平的31%,不足美国人均消费量的1/18和日本的1/11;我国虽然是世界钢第一消费大国,但是,人均消费量仅为世界人均消费量的88%,不足日本1/5;作为世界铝第二大消费国,我国人均消费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67%,不足美国人均消费的13%;作为世界第一大铜消费国,人均铜消费量仅为世界的59%,不足美国人均消费量的14%。

正是因为人口巨大,虽然人均消费不高,总消费量依然可观。

下面重点对石油(含天然气)、铁、铜、钾盐等资源的消费情况进行分析。

监察G104班1010240414
周清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