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

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是指通过定期检查、维护和管理,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性措施,延长道路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道路的性能和安全性,确保道路的畅通和舒适性。
道路路面是指城市道路的最上层结构,它直接承受车辆轮胎和行人的荷载作用,并受到车辆密度、车辆种类和天气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
定期进行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至关重要。
定期巡查是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重要环节。
道路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巡查计划,定期对道路路面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路面存在的问题。
巡查的内容包括路面平整度、路面损坏情况、破损处的大小和位置等。
通过巡查,可以及时发现路面存在的问题,确定需要进行养护和修复的地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维护和保养是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核心内容。
根据巡查的结果,道路管理部门应该制定维护和保养计划,包括对路面进行清扫、洗刷、清除积水等。
还应该及时修复和补充路面上的破损处,包括填补裂缝、修复坑洼和修复路面表面等。
还应该对路面进行定期涂刷和标线,提高路面的可见性和安全性。
道路管理部门还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措施来预防道路路面的损坏。
可以采用优质的路面材料和技术,提高路面的抗压、抗冲击和耐久性能;可以通过增加排水设施,改善路面排水条件,防止积水对路面的侵蚀;可以采用路面加固技术,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可以加强对超重货车的限制和检查,减少车辆对路面的损害等。
道路管理部门还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普及道路路面保养的知识和技巧,提高公众对道路保养的认识和参与度。
还可以借助新媒体和技术手段,向公众提供路况信息和保养建议,引导公众文明出行,减少对道路路面的破坏。
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

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市政道路的养护工作也愈发重要。
市政道路的路面是承载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因此其养护工作对于保障交通安全、提高道路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性养护是指在道路损坏之前对路面进行维护,通过对路面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减少道路养护成本,提高道路使用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就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管理单位提供参考,提高道路养护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
一、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1. 提高道路使用寿命预防性养护能够及时发现路面破损、裂缝和其他问题,通过及时修复和维护,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道路重建和修复的频率,降低养护成本。
2. 保障交通安全良好的路面能够提高车辆的行驶舒适度,减少车辆磨损和事故的发生,保障交通安全。
3. 提高道路使用质量预防性养护能够提升道路的使用质量,改善驾驶环境,提高通行效率,提升市民对道路的满意度。
4. 减少养护成本预防性养护能够通过及时维护,减少路面损坏程度,从而减少养护成本和维修费用。
5. 保障城市形象良好的市政道路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预防性养护的内容1. 定期巡查通过定期巡查,发现路面破损、裂缝等问题,及时进行记录和处理,防止问题扩大。
2. 维护养护对于路面的维护养护工作,包括路面清扫、道路标线维护等工作。
3. 技术研发加强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研发,提高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 环境保护在养护工作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确保养护工作不对环境造成影响。
5. 宣传教育加强市政道路养护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市民对养护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度。
三、预防性养护的实施1. 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市政道路的养护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加强对养护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2. 技术设备加强对路面养护技术设备的投入和更新,提高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 专业人才加强对市政道路养护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

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市政道路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随着城市交通量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道路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其养护工作也日益重要。
其中,路面预防性养护是市政道路养护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预防性养护的概念预防性养护是指在道路正常使用期内,对路面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反复强化,以保证道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同时减少后期维修和更换的成本。
预防性养护的核心思想是“预防为主,治理为辅”,即通过加强日常养护,及时修补路面的微观裂缝和破损部位,保持路面的平整度和防水性能,从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1. 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定期进行预防性养护,可以及早发现并及时处理道路上出现的裂缝、坑洞等问题,使道路始终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2. 减少养护成本:定期进行预防性养护,在道路出现大面积的破损前进行小面积修补,可以减少后期的维修和更换成本,降低养护费用。
3. 保障道路平稳通畅:定期进行预防性养护,可以保持道路平整度,避免路面凹凸不平、坑洞等问题影响车辆行驶和行人行走的平稳性和安全性,保障道路的通畅。
4. 提升城市形象:定期进行预防性养护,可以使道路始终处于良好状态,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三、路面预防性养护具体措施1. 定期巡查检验:对市政道路的路面、排水设施、交通标志、照明设施等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2. 及时修补:对路面出现的微观裂缝和破损部位进行及时修补,防止其进一步扩大,避免局部问题发展成为大面积问题。
3. 预防保养:对路面进行定期保养和防水处理,延缓路面老化,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
4. 拓宽超载限制:加强超载车辆的管理,对长期超载车辆进行罚款和拖车处理,防止超载车辆对道路的破坏。
四、结语路面预防性养护是市政道路养护的重要环节,它的实施可以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减少养护成本,保障道路平稳通畅,提升城市形象。
为了最大化地发挥预防性养护的作用,必须加强日常巡查,实现“早发现、早处理”,推行科学的养护管理体制,并注重养护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不断提高养护效率和质量。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探讨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探讨公路沥青路面是现代交通运输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之一,而其养护工作对于保障公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至关重要。
在日常养护工作中,预防性养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延长路面使用年限,减少维修成本,提升路面的性能和质量。
本文将从预防性养护的目的、方法和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预防性养护的目的预防性养护是指在公路沥青路面出现问题之前,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和延缓路面的老化和损坏,以保障公路的安全和稳定。
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 延长路面使用年限。
预防性养护可以及时发现路面问题,及时处理,从而可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养护成本。
2. 减少维修成本。
通过定期的预防性养护,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路面问题,降低后期的维修成本,减少交通中断的时间,提高使用效率。
3. 提升路面性能和质量。
定期的预防性养护可以保持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提高路面的抗压、抗滑和抗老化能力,提升路面的性能和质量。
4. 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
通过预防性养护,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路面问题,减少因路面问题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保障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预防性养护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期检测、维护保养、修补和加固等措施。
1. 定期检测。
定期对公路沥青路面进行检测,包括路面平整度、裂缝、坑洼、翘边等问题的检测,及时发现并记录路面问题的情况。
2. 维护保养。
根据检测结果制定养护计划,包括清扫、保洁、消除积水、防止杂草生长等维护保养工作,保持路面的清洁和干燥,减少外界因素对路面的侵蚀。
3. 修补。
及时对路面的裂缝、坑洼、翘边等问题进行修补,采用合适的修补材料和方法,保持路面的平整度和水密性。
4. 加固。
针对路面老化、破损和变形等问题,采取加固措施,包括路面改扩建、加铺设置路基等,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预防性养护措施的实施可以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良好效果:。
路面预防性养护实施方案

路面预防性养护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路面是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之一,其良好的状态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和效率。
然而,受到车辆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路面往往会出现裂缝、坑洞、起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因此,为了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路面的抗损能力,预防性养护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施方案1. 定期检查路面预防性养护的第一步是定期检查路面的状况。
通过专业的设备和技术,对路面进行全面的检测,包括裂缝、坑洞、沉陷等问题的发现和定位。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路面问题,为后续的养护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及时修补在定期检查的基础上,对发现的裂缝、坑洞等问题进行及时的修补。
采用高质量的路面材料,结合专业的施工技术,对路面进行局部的修复,防止问题的进一步扩大,保持路面的平整和完好。
3. 表层养护除了局部的修补,还需要对整体的路面进行表层养护。
采用路面封层、喷洒沥青、铺设沥青混凝土等方式,对路面进行保护和加固,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抗损能力。
这样可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养护的频率和成本。
4. 管理维护路面预防性养护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维护制度。
包括路面养护的计划安排、养护的资金投入、养护的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提高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障路面的良好状态。
5. 宣传教育最后,对路面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进行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途径,向驾驶员和社会公众普及路面养护知识,提高大家对路面养护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只有形成全社会的共识,才能更好地推动路面养护工作的开展。
三、结语路面预防性养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措施,才能保障路面的良好状态,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和效率。
希望各级交通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共同努力,为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浅述

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浅述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增加,如何进行高速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已成为工程技术人员所关心的问题之一。
高速公路在建成后由于受到交通量迅速增长、重型交通、行驶渠化及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路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早期破坏,进而导致养护任务艰巨[1]。
公路网路面的养护,关系到国家高速公路网巨额国有财产的安全及投资效益,关系到高速公路效率的发挥、人们的安全便利出行、和谐交通的建设和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高速公路的养护应以主动养护、动态养护为发展目标,才能促进高速公路的健康发展。
预防性养护是科学养路的具体体现,对高等级公路实行预防性养护,努力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对全面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减少养护成本和费用、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有着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2]。
预防性养护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已经引起我国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必将成为我国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的发展方向。
1路面预防性养护与传统养护的比较1.1预防性养护的定义所谓预防性养护,主要是指在不增加路面承载力的基础上,对于结构相对完好的路面或者附属设施有计划地实施各类养护措施,从而实现保养路面、防止损坏、改进路面功能等目的。
路面预防性养护是一种在路面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采取的对现有道路系统进行有计划的、基于费用-效益的养护策略。
作为道路养护的新理念,公路养护部门应当在路面病害的发生初期就对其加以养护,从而让道路病害不至于向更深一步的方向发展,实现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升公路质量,降低公路寿命成本的成效。
预防性养护在没有提高路面结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起到了延迟路面损坏、维持或改善路面现有通车条件的作用。
它能减少水分进入路面结构内部破坏路基,保证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减缓道路的破坏速度,修复路面非荷载性破坏,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1.2预防性养护与传统养护的比较路面养护可以分为两种:预防性养护和纠正性养护,即传统的养护方法。
预防性养护和传统意义上的道路养护的即坏即修的原则完全不同,其最大特点在于注重预防性。
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浅谈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摘要:本文对路面养护中出现的裂缝,根据病害从轻到重的特性分别采用对粘缝、密封胶灌缝、热沥青封裂、稀浆封层进行处置,并对这些养护措施各自的适用性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路面养护粘缝密封胶灌缝热沥青封裂稀浆封层路面养护以路面现状指数pci为指标,将养护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当pci处于75~95范围内,路况优异,只有少量的裂缝出现,且小于3mm。
为尽可能保持良好路况,防止水的渗透使裂缝扩大,可采取一些简单的密封措施。
当pci指数在60— 75范围内时,路况良好,此时是实施早期预防性维护的最有效时期。
当pci处于50—60之间,路况已面临恶化,并出现表层以下的损坏,路况已无法通过实施路表维护措施来得到改善,此时应采取必要的裂缝密封和坑槽修补作为应急性措施,可使路况维持在一种可使用的状态,直到大规模的翻新改造。
pci指数下降到25—50时,路面破损严重,已无法继续使用,需要实施结构翻新,重铺面层。
正因为这样,我们不仅要在第一阶段采取一些必要的密封措施,也要做好第二阶段的早期预防性维护。
如此可大大减少坑槽的形成和裂缝的进一步发展。
密封后的路面坑槽和裂缝出现扩展的仅为1%,而未加密封的路面则可达75%到80%,有效的密封可延长道路寿命4年或更长。
轻度裂缝的处理——贴缝带粘贴轻度裂缝一般指与行车方向基本平行的纵裂和垂直的横裂,主要出现在预防性养护第一阶段,裂缝宽度﹤3mm,宜采用自粘贴缝带进行处理。
要求在天气晴朗,路面干燥时施工,其施工流程比较简单:第一步:清理裂缝:使用刷子、吹风机对路面裂缝周围进行清理,不能有泥土或其它污物存在,在贴贴缝带的地方表面要平整。
第二步:烘烤、粘贴:根据裂缝长度裁下贴缝带,揭下隔离膜,用喷枪烘烤粘接面后立即顺缝粘贴。
第三步:跟踪粘贴:如遇不规则的裂缝,可用剪刀将贴缝带切断,按裂缝的走向跟踪粘贴。
但在贴缝带的结合处,要形成80-100mm 的重叠。
用滚筒用力碾压将贴缝带烫贴至路面,以确保贴缝带同路面结合为一体。
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

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的建设和养护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在城市交通网络中,道路作为最基础的交通设施,其安全和舒适性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
市政道路的路面预防性养护显得尤为重要。
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是指对市政道路路面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平整度,减少路面的损坏和维修成本,保障道路的安全和畅通。
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的核心目标是保持路面的良好状态,减少路面的老化和破损,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保障交通安全。
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主要内容包括定期清洁、定期检查、及时修补、适时更新等方面。
定期清洁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基础工作。
定期清洁可以有效清除道路上的积水、污泥、尘土等杂物,减少路面的污染和腐蚀,保持路面的清洁和干燥,减少路面的老化和破损。
定期清洁还可以减少路面上的滑倒和事故,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定期清洁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首要任务,也是保障道路安全的基础。
定期检查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关键环节。
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路面的裂缝、坑洞、龟裂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修补和处理,防止问题的扩大和加剧。
定期检查可以掌握路面的状况,了解路面的损坏和老化程度,为路面的维护和保养提供准确的数据和参考。
定期检查是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保障道路安全的基本保障。
及时修补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手段。
及时修补可以有效消除路面的裂缝、坑洞、龟裂等问题,防止问题的继续扩大和加剧,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保持路面的平整和舒适,提高交通的安全性。
及时修补是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道路安全的重要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摘要: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是整个道路养护工作的重重之重,本文以路面现状指数PCI为指标,将路面状况分为四个阶段,并对四个阶段中出现裂缝的预防性处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我国公路进行预防性养护提供了方法,在减少翻修次数、降低路面维修费用、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路面养护路面裂缝粘缝密封胶灌缝热沥青封裂稀浆封层
路面是公路服务功能的集中体现部位,公路的使用寿命及服务质量与路面的状况息息相关。
因此,路面养护是整个道路养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基本原则是“以路面为中心,加强全面养护”。
我国多数干线公路为沥青类路面,由于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振动小、噪音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适宜于分期修建等特点,获得了广泛应用。
任何道路都有其生命周期。
不同阶段的路面有不同的维修、养护需求。
由于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及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路面质量会随着使用时间发生变化。
加强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对于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保证公路通行能力、减少公路养护资金的投入都具有重要意义。
路面养护以路面现状指数PCI为指标,当PCI处于75~95范围内,路况优异,只有少量的裂缝出现且小于3mm,为防止水的渗透
使裂缝扩大,可采取一些简单的密封措施。
当PCI指数在60~75范围内时,路况良好,此时是实施早期预防性维护的最有效时期。
当PCI 处于50~60之间,路况已无法通过实施路表维护措施来得到改善,需采取必要的裂缝密封和坑槽修补作为应急性措施,可使路况维持在一种可使用的状态,直到大规模的翻新改造。
PCI下降到25—50时,路面已无法继续使用,需要实施结构翻新,重铺面层。
因此,我们不仅要在第一阶段采取一些必要的密封措施,也要做好第二阶段的文章,实施早期预防性维护。
实施密封后的路面坑槽和裂缝出现扩展的仅为1%,而未加密封的路面则可达75%到80%,有效的密封可延长道路寿命4年或更长。
1 轻度裂缝的处理——贴缝带粘贴
轻度裂缝指与行车方向基本平行纵裂和基本垂直的横裂,主要出现在路面建成的早期,宜采用自粘贴缝带进行处理。
要求在天气晴朗,路面干燥时施工,其施工流程如下:
(1)清理裂缝:对路面裂缝周围进行清理,确保贴缝带的地方表面平整。
(2)烘烤、粘贴:根据裂缝长度裁下贴缝带,揭下隔离膜,用喷枪烘烤粘接面后立即顺缝粘贴。
(3)跟踪粘贴:如遇不规则的裂缝,可用剪刀将贴缝带切断,
按裂缝的走向跟踪粘贴。
但在贴缝带的结合处,要形成80-100mm的重叠。
用滚筒用力碾压将贴缝带烫贴至路面,以确保贴缝带同路面结合为一体。
(4)碾压:贴好后,用滚筒碾压两遍,以确保贴缝带同路面结合良好,不能有气泡,皱褶。
2 中度裂缝的处理——密封胶灌缝
在路面养护工作的第二阶段,灌缝施工流程相对粘缝较复杂,具体如下:
(1)割缝:首先划出路面病害裂缝的准确位置,以保证切割位置的准确性,然后开始割缝。
割缝深度2~2.5cm,,宽度1.5cm。
(2)清理:用吹风机沿割缝槽纵向清理,确保割缝槽内无灰尘及小颗粒。
割缝槽外两侧各0.5m内也要用吹风机清理干净,以防边侧灰尘在有风或过车情况下再次进入槽内影响灌缝质量。
(3)烤缝:用喷枪对槽缝进行烘烤,待烘烤槽缝边沿沥青熔化,保证灌缝胶与原路面的粘结。
(4)灌缝:灌缝人员在灌缝胶温度达到施工要求后,将灌缝胶均匀灌入槽内,保证灌缝料不缺不溢,外形美观。
(5)保养:灌缝10分钟后人工进行细沙的撒放,目的是预防缝
内灌缝料对车辆轮胎的粘结,确保灌缝效果的长久性。
3 大面积龟网裂——擦热沥青封裂
在路面建成的中期,对出现大面积龟裂、网裂的路面,宜采用擦热沥青封裂工艺。
具体施工方案如下:
(1)对石料进行过筛,筛除石粉及过小石子。
(2)确定擦油范围,用墨斗打线,再沿墨线粘贴胶带,把不规则裂缝、龟裂圈中,要求线框方正,纵向平行路中线,横向垂直路中线。
(3)清洁路面。
对线框中的路面进行清洁,铲除粘附的泥土等污物,用钢刷刷干净,再用机动喷雾器吹净,尤其是吹净路面裂缝中的杂物。
(4)擦油。
把熬好的沥青(加温到160度)用专用工具浇洒到路面上。
四把擦子随即趁热把沥青迅速擦开,二人负责擦边线,二人负责在线内擦。
要求:把油刮匀,不允许有油少、油多现象。
沥青擦完后随即把胶带撕下。
4 裂缝的全面处理——稀浆封层
对裂缝较严重,并伴有路面老化、松散、车辙、磨光等病害的,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进行预防性养护,可有效修复路面,减小原路
面的透水性、提高摩擦系数,提高路面的平整度,防水性和抗滑性,具有施工快、造价低、用途广、能耗低、污染少等优点,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但稀浆封层相对较薄,在路面结构体系中,只能作为表面保护层和磨耗层,而不起承重作用。
为确保稀浆封层的质量,原路面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原路面及其基层是承重层,应能承受荷载的作用,在重复荷载作用下不会产生残余变形,也不允许产生剪切和弯拉破坏。
(2)良好的整体稳定性。
原路面的整体水稳性和热稳性良好,是保证施工后路面稳定性的基础。
因为,稀浆封层施工后,对路面的稳定性改善很小,且稀浆封层几乎不具有结构抗应变能力。
(3)表面平整、密实、清洁。
稀浆封层只起调整表面平整度的作用,当原路面表面不平整时,由于稀浆封层本身的厚度和施工方法所限,希望仅通过它就能达到相当高的平整度是不可能的,同样原路面的清洁程度,是关系稀浆封层能否与原路面粘接在一起的重要因素。
5 预防性养护措施的对比
由于预防性养护对路面病害的控制,尤其降低了裂缝导致的结构性水损害,并且增加了沥青层的厚度,而且没有产生对基层和路基的不利扰动,对结构稳定有所帮助,整个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得到了延
长。
经济效益是工程项目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
经过对十几年预防性养护工作的经验来看,粘缝带适合路面建成初期,路面病害较少,且以纵横裂为主时使用,其主要优点在于不会对路面造成任何的结构性破坏,而且施工技术简单,作为施工材料的粘缝带便于携带及施工,在处治路面轻度裂缝处治中作为首选。
裂缝进一步发展时灌缝会被提上日程,总体来说,灌缝虽然能够封堵裂缝,但开槽会对路面造成二次破坏,日后部分灌缝材料脱落会使裂缝透水更加严重。
擦热沥青封裂龟网裂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从经济效益上讲其主要材料热沥青和小石子都是施工中常见的价格适中的材料,从施工工艺上讲,其不会对路面造成任何的结构性破坏,在路面预防性养护中被广泛认可。
结语
道路预防性养护就是在合理的时间,采用适宜的技术对合适的公路实施正确的维护,它能及时修复路面的微小病害,降低路面严重破损的产生,以达到减少翻修次数、降低路面维修费用、延长道路使用寿命,达到保持路面服务状态的目的。
因此,实施路面预防性养护管理是我国公路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