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全球标准介绍

合集下载

世界主要车企电动车充电接口标准

世界主要车企电动车充电接口标准

世界主要车企电动车充电接口标准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电动汽车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电动车给人们带来了更环保、更经济、更便利的出行方式。

然而,尽管电动汽车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由于不同的车企采用了不同的充电标准,造成了充电乱象,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世界主要车企间的电动车充电接口标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基本情况1.1 目前,世界主要车企的电动车充电接口标准主要有哪些?在全球范围内,美国的SAE J1772、欧洲的CCS(组合充电系统)以及我国的GB/T是主要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标准。

日本还有CHAdeMO(特斯拉汽车用)标准,由于特斯拉公司的特殊定位,该标准主要是用于特斯拉汽车充电。

而我国还在尝试推行自己的国家标准,但由于不断变化的政策和技术标准,目前来看,GB/T标准更具有发展前景。

1.2 不同标准的优缺点是什么?SAE J1772标准充电插座结构较为简单,易于使用和维护,但其最大输出功率相对较低。

而CCS标准则是在SAE J1772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两根直流充电线,使得其最大输出功率和兼容性得到了提升,但充电插座和连接线较为复杂,也增加了使用者的成本。

GB/T标准在设计上充分吸收了欧美标准的优点,具有较高的充电功率和较好的兼容性,但在使用的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

而CHAdeMO标准由于主要用于特斯拉汽车,市场份额较小,使用范围不如前三个标准广泛。

二、主要车企的态度2.1 特斯拉在电动车充电标准方面的立场是什么?特斯拉公司一直坚持采用自家的独立CHAdeMO标准,因此特斯拉车主需要在其它充电站使用电动车充电时,需要使用充电适配器。

2.2 其他主要车企对于电动车充电标准的看法如何?目前,大部分主流车企都倾向于使用CCS标准,因为其在兼容性、充电功率和技术上都更为先进,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但在我国市场,由于政策和市场状况的影响,部分主流车企也在尝试使用GB/T标准。

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标准要求

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标准要求

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标准要求-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充电接口技术要求充电接口是指用于连接活动电缆和电动汽车的充电部件,由充电插座和充电插头两部分构成。

其中,充电插头是在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过程中,与充电插座的结构和电气进行耦合的充电部件,它与活动电缆装配连接或一体化集成组成充电电缆;充电插座是安装在电动汽车或供电设备上用于耦合充电插头的部件。

在电动汽车的产业化过程中,充电接口的标准化至关重要。

充电接口应该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①结构要求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易触及的表面应无毛刺、飞边及类似尖锐边缘;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应有配属的保护盖,这些保护盖与其配属的部件之间应有起固定连接作用的附件装置(如链、绳等),且不使用工具时应不能拆卸。

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的外壳上应标有制造商的名称或商标、产品型号、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等信息。

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的端子应用标志符号加以标注。

充电插座在电动汽车上安装后,其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的标志应易于辨识。

在充电插头的明显区域(如锁紧装置的控制按钮表面)应有不同颜色来表示不同的充电模式。

充电接口应有锁止功能,用于防止充电过程中的意外断开。

在锁止状态下施加2倍的规定插拔力的拔出外力时,连接不应断开,且锁止装置不得损坏。

充电电缆的导线宜采用铜或铜合金材料,导线的横截面积应按表1选择。

表1 充电电缆的导线规格要求充电插头应装配电缆固定部件,使电缆与充电插头连接处受到外力时不会造成对端子的额外受力。

充电接口内置的端子应以足够的接触压力将导线夹紧于金属表面之间,同时不造成导线的损坏。

正确连接充电电缆后,不同极性端子之间或端子与其他金属部件之间不得有意外接触的危险。

充电接口可以使用助力装置,如果使用助力装置,则进行插入和拔出操作时,助力装置的操作力应满足上述条件。

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在未插合且未加防护盖时,其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XXB。

在与保护盖连接后,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的防护等级应分别达到IP54。

新能源汽车充电口标准

新能源汽车充电口标准

新能源汽车充电口标准
新能源汽车充电口标准因地区和类型而异,但全球有一些主要的标准,以确保新能源汽车可以在不同地区和充电设备之间互相兼容。

1、美国SAE J1772标准:
•插头类型:圆形
•电压:120V和240V交流电
•最大电流:16A或32A
•充电功率:3.3 kW或7.7 kW
2、欧洲CCS标准:
•插头类型:带有两个连接器,一个用于交流充电,另一个用于直流快充
•电压:400V至1000V直流电
•最大电流:通常为50A或更高
•充电功率:通常为50 kW,但也有更高功率的充电站,如150 kW 或更高
3、CHAdeMO标准:
•插头类型:圆形
•电压:通常为400V直流电
•最大电流:通常为125A
•充电功率:通常为50 kW,但也有更高功率的充电站,如100 kW
或更高
4、GB/T标准:
•插头类型:带有两个版本,一个用于交流充电,另一个用于直流快充
•电压:通常为220V或400V
•最大电流:通常为32A或更高
•充电功率:取决于电压和电流,通常在3.3 kW至50 kW范围内5、特斯拉标准:
•插头类型:特斯拉独有的插头,但特斯拉提供适配器,以允许连接到其他标准充电设备
•电压:特斯拉超级充电站支持最高250 kW的直流充电。

GBT 18487.1-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一般要求

GBT 18487.1-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一般要求

人或牲畜与因绝缘失效而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的接触。 3.8 充电 charging
调整具有标准电压和频率的交流电源的电流,使 EV 牵引电池达到充电所需求的电压/ 电流数值的全部功能或车载电力设备以可控的方式把电源能量传输到 EV 牵引电池的母线上的 全部功能称为充电。 3.9 充电机 charger
对电池充电时用到的有特定功能的电力转换装置。 3.9.1 Ⅰ充电机 class Ⅰcharger
具备基本绝缘特性的充电机,它的所有外露井可被接触到的导电部分都要接到底盘并 与地相连。 3.9.2 Ⅱ级充电机 class Ⅱcharger
具有双重或/和加强绝缘特性的充电机,为了把车辆底盘接地,它可以提供一个保护性 导体。 3.9.3 非车载充电机 off-board charger
GB )(eqv IEC 60529:1989) GB 4943-1995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idt IEC 60950:1991) GB 5013.1-1997 额定电压 450/750 V 及以下的橡皮绝缘电缆 第 1 部分:一般要 求 (idt IEC 60245-1:1994) GB 5013.2-1997 额定电压 450/750 V 及以下的橡皮绝缘电缆 第 2 部分:试验方 法 (idt IEC 60245-2:1994) GB 5013.3-1997 额定电压 450/750 V 及以下的橡皮绝缘电缆 第 3 部分:耐热硅橡皮 绝缘电缆(idt IEC 60245.3:1994) GB 5013.4-1997 额定电压 450/750 V 及以下的橡皮绝缘电缆 第 1 部分:软线和软电 缆 (idt IEC 60245-4:1994) GB/T 11918-1989 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一般要求(eqv IEC 60309-1:1983) GB 14821.1-1993 建筑物的电气装置电击防护(eqv IEC 60364-4-41 :1992) GB 17627.1-1998 低压电气设备的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一部分:定义和试验要求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安全要求标准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安全要求标准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安全要求标准电动汽车(EV)是一种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电动汽车。

为了确保EV的安全性能,制定了许多标准和规范。

其中,电动汽车传导充电安全要求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安全要求标准是ISO/IEC 61851的一部分,即交流传导充电的标准。

该标准定义了传导式充电系统的功能要求、测试方法和安全要求。

其目的是确保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传导式充电系统是指将交流电能从插座传递到电动汽车的充电装置中。

该系统包括充电插头、电缆、充电控制器和车辆充电端口。

这些部件都需要符合ISO/IEC 61851标准中的安全要求。

首先,充电插头需要符合机械强度和电气性能的要求。

充电插头应具有防止误接以及错误连接的措施,并具有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

在充电插头和电缆之间应采用快速断开装置,以便在出现紧急情况时立即断开充电电源。

其次,电缆应具有防水、抗撕裂和耐磨损的性能,以保证充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电缆应符合IEC 60227标准。

第三,充电控制器是传导充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应具备电气安全性和功能安全性。

充电控制器应有防止过充、过放、过流、过温等故障的保护措施。

充电控制器还应具有通信功能,以便与电动汽车进行通信,实现充电控制和信息交流。

最后,车辆充电端口是充电系统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

车辆充电端口应设有防误插装置,以避免错误连接。

充电端口还应具有恰当的防水、防振和防腐蚀的能力,确保充电系统的长期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之,电动汽车传导充电安全要求标准对于确保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制定和遵守这些标准是电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们应该加强对电动汽车传导充电安全要求标准的研究和实施,以保障电动汽车的安全和可靠性。

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QCT841—2010)

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QCT841—2010)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的术语与定义、技术参数、充电模式、分类及功能定义、结构尺寸、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2010-11-22发布,2011-03-01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费诺精密连接器(深圳)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多思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春明、吴志新、贾俊国、孟祥峰、张建华、李庆、李磊、周光荣、王震坡、姜久春、尹家彤、辛明华、方运舟、刘桂彬、武斌、吴尚洁、左海清。

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Electric vehicle conductive Charge coupler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的术语与定义、技术参数、充电模式、分类及功能定义、结构尺寸、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规定了两种充电接口,一种是为车载充电机提供交流电能的接口,另一种是为电动汽车提供直流电能的接口。

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用的交流额定电压为220V和直流额定电压不超过750V的充电电缆和电动汽车连接侧的传导式充电接口,充电电缆与非车载充电设备或交流供电设备之间的传导式充电接口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部分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56—2007 标准电压(IEC 60038:2002,MOD)GB 2099.1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2099.1—2008,IEC 60884-1:E3.1,MOD)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1P代码)(GB 4208—2008,IEC 60529:2001,E QV)GB/T11918—2001 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IEC6030 9-1 1999,IDT)GB/T18487.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GB/T 18487.1—2001,IEC 618 51-1:2001,EQV)GB/T19596 电动汽车术语GB/T20234—2006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孔通用要求(GB/T20234—2006,eqv IEC 62196-1:2003)QC/T413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3 术语与定义GB/T18487.1、GB/T19596和GB/T20234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GBT 20234.3-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连接装置 第三部分:直流充电接口 宣贯讲义

GBT 20234.3-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连接装置 第三部分:直流充电接口  宣贯讲义
0V~30V 2A
DC 直流电源
750/1000V 80/125/200/250A
750V:125/250A
PE(Protective Earthing) 保护接地
供电设备地线车辆电平台
2011版
750V 125A 250A
CC2(Connection Confirm 2) 充电连接确认2(车辆连接)
——应设置 温度监控装 置; ——应具备 温度监测和 过温保护功 能。
——应具有锁止 功能; ——应安装电子 锁止装置; ——未可靠锁止 时,应停止充电 或不启动充电。
R2 1000
R3 1000
R4 1000
4-直流充电接口—主要技术内容
电子锁应具有锁止位置反馈功能
4-直流充电接口—主要技术内容
宣贯内容
GB/T 20234系列标准的:
1-修订工作简况 2-接口通用要求 3-交流充电接口 4-直流充电接口
4-直流充电接口
GB/T20234.3标准宣贯会
起草单位: 苏州智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宣 贯 人: 周光荣 手 机: 13686427965 日 期: 2016-03-04
4-直流充电接口—主要技术内容
电气连接界面及连接顺序
车辆插头
1-直流电源正DC+
2
2-直流电源负DC-
3-设备地
1
4-充电通讯CAN_H S+
S
4
5-充电通讯CAN_L S-
R2
6-充电连接确认CC1
5
R3
7-充电连接确认CC2
1
8-低压辅助电源正A+
3
9-低压辅助电源负A-
6
电动汽车
车辆插座

电动汽车相关充放电标准简介

电动汽车相关充放电标准简介

充放电相关标准简介
Q/GDW 233-2009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通用要求 Q/GDW 234-2009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电气接口规范
Q/GDW 235-2009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通信协议
国 家 电 网
Q/GDW 236-2009
电动汽车充电站 通用技术要求 电动汽车充电站 相关规范
Q/GDW 236、237、238-2009 Q/GDW 397-2009 Q/GDW 398-2009 Q/GDW 399-2009 Q/GDW 400-2009
电动汽车充放电相关标准简介
陈长健
2011-9-7
目录
电动汽车主要充放电方式 充放电相关标准简介 交流充电过程简介 直流充电过程简介
电动汽车主要充电方式
交流充电
通过交流充电桩与车载充电机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小电流充电,充 电时间5-8小时,速度慢,但充电方便电网负荷小
直流快速充电
电动汽车主要充电方式国内充来自电站建设情况2004年,北京建成了国内首个电动公交客车充电站; 2006年,比亚迪建成深圳电动汽车充电站 2008年,建设了国际上第一个集中式充换电站 2010年,上海规划了电动客车集中式充换电站 经过沟通,两大电网公司已经确立了“换电为主、插充为辅、集 中充电、统一配送”的主要模式,各地也开始大力推进换电站的建设。 目前国内较大规模的充换电站:北京84路充换电站、上海世博 会充换电站、杭州古翠路充换电站。世界最大的电动公交车充换电站 青岛薛家岛充换电站也已经开始试运行 目前国网充换电站的主要工作,交由其控股的许继集团进行,南 网目前正在和美国加州的BP(Better Place)合作建设换电站。BP主要 在以色列开展起电池租赁的换电模式,主要原因:以色列70%的车辆 为公共车辆,方便开展换电工作,乘用车换电方面,BP与雷诺合作 开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全球标准介绍
电动汽车的发展正在推动汽车,电力及能源产业的变革。

在这一新兴产业中,标准化的进程至关重要,比如关于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之间的充电接口标准,就影响了不同车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网之间如何快速,简便的进行电能的补充。

目前全球主要采用的传导式充电接口系统有:
IEC62196-1,2:2012年1月发布,主要被欧洲国家所采用的交流充电标准。

IEC62196-3:目前还在制定过程中,预计2014年制定完成。

主要内容是对直流充电接口的定义。

SAEJ1772:2010年1月发布,是最早实施的充电接口标准,被美国及日本广泛使用。

其5芯的交流充电接口,在IEC62196-2中被定义为type1接口。

CHAdeMO:该协会于2010年3月15日成立,成员单位大多数来自日本,主旨为推进快速充电规格在日本的统一,因此主要被日本车厂所采用。

GB/T,2,3-2011:2011年12月颁布,2012年3月实施,共三部分组成,形式接近于IEC62196-1,2,3。

虽然目前是国标推荐标准,但解决了中国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电网公司,充电接口不统一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对标准进行介绍,下面先列举标准中常用的充电接口术语定义(图1)。

图1 标准中对充电接口各部分的术语定义
供电插座socket-outlet:供电接口中和电源供电线缆或供电设备连接在一起且固定安装的部分。

供电插头plug:供电接口中和充电线缆连接且可以移动的部分。

车辆插座vehicleinlet:车辆接口中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上,并通过电缆和车载充电机或车载动力蓄电池相互连接的部分。

车辆插头vehicleconnector:车辆接口中和充电线缆连接且可以移动的部分。

不同标准的车辆插座界面比较(图2)
图2各国主要充电接口标准的比较
传导式充电采用的方式
在目前的电动汽车传导式电能补给过程中主要采用两种方式:直流充电(DC)和交流充电(AC)。

一般来说由于直流非车载充电机可以产生较高的功率(100kW以上),所以充电时间较短,多用于需要快速充电的场合。

而交流充电一般直接采用民用的220V或110V电压通过车载充电机对电池进行电能补充,由于受到车载充电机体积和散热条件的限制,其功率通常在7kW以下,所以充电时间较长,因
直流充电
由于IEC62196-3直流充电标准还在制定当中,因此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使用的直流充电接口方式也是五花八门。

作为最早实施的日本CHAdeMO形式的直流充电标准,由于受日系车厂电动汽车推广较早的影响,目前在市场中应用最广,在日本,欧洲及北美市场均可以找到采用此接口的直流充电设施服务于日产,三菱等电动车型的使用。

由于采用CAN的通讯协议,因此除了常用的连接确认,充电导引及直流针脚之外还有额外的两根CAN通讯用针脚,所以整个CHAdeMO接口有多达10芯的连接针脚。

在中国市场由于目前直流充电采用的也是CAN的通讯方式,所以充电接口定义和CHAdeMO 非常接近,但外观却有着天壤之别(图5)。

在国标GB/T中定义的充电电压和电流分别是750V和250A,充电功率可以达到150kW以上,相比CHAdeMO目前60kW的功率要高出一倍,所以在连接器设计中考虑到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的影响,结构尺寸有很大的不同,目前主要用于城市纯电动公交大巴的电能补充。

图5GB/T中的直流充电接口
欧洲与北美的直流充电标准目前还在制定过程中,但在IEC62196的定义中type1及type2的接口也是可以用来进行直流充电的,即在小功率(25kW左右)直流充电的时候欧标与美标采用的接口形式同交流充电口(图2),需要注意的是采用直流充电时充电线缆必须满足标称的额定充电电流。

但由于受到本身结构设计的限制,type1及type2接口无法用于大功率直流充电(100kW)。

为了解决未来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问题,德国汽车企业提出了组合式充电接口(Combinedcharging)的概念,并得到了美国车企的响应,因此新的直流充电方式应运而生,菲尼克斯电气作为一家专业的电气接口供应商承担了该产品的设计及标准制定工作(图6左图)。

相比较目前广泛使用的CHAdeMO充电方式,组合式充电接口具有以下的特点:1.充电功率更高(100kW以上),可以大幅缩短停车等待时间。

2.直流和交流车辆插座(vehicleinlet)合二为一(图6右图),减小了车辆插座占用的空间,并降低了成本。

3.兼容现有的交流充电设施。

4.采用电力载波通讯方式(PowerLineCommunication),可扩展性强,便于今后有序充电技术的发展。

5.直流充电只采用5芯连接,降低了充电线缆的成本。

从2012下半年开始将会有一批采用PLC通讯及组合式充电接口的电动汽车上路进行测试,而与之相关的
ISO15118及IEC62196-3标准也在加紧制定中,预计在2014或2015年能够颁布实施。

该标准是否会影响CHAdeMO及GB的直流充电标准,还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不过从系统设计理念来看组合式充电接口会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图6标准正在制定中的交直流组合式充电接口
展望
汽车电气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考虑到目前的电池技术还需要完善,因此传统内燃机仍然会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所以采用内燃机和电池的混合动力技术将是近期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其中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由于对充电基础设施依赖较小,节能效果明显,将会得到较快的发展。

所以针对于PHEV的车型主要采用的是交流慢充的方式,利用夜间的峰谷电进行220V,16A的交流充电,让电池在车辆起步及交通拥堵低速行驶的路况下发挥作用。

大功率的直流充电技术适用于BEV(纯电动)车型的电能快速应急补充,在未来也会有很广泛的应用,由于其电流大电压高,考虑到安全因素和对电网的
影响,不会用于家庭私人充电场合,更多的会出现在有人值守的公共快速充电站中。

新的产业在发展初期,基本都会遇到标准纷繁复杂且互不兼容的情况,电动汽车产业也不例外。

因此全球不同的充电接口标准依然会并存较长的时间,但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人们会越来越多的考虑标准的兼容性问题,即使各国家和地区的充电接口在结构外形上无法形成统一,但涉及到车辆与充电基础设施的通讯方式最终也许会达成一致。

结语
菲尼克斯电气作为电动汽车充电连接器的全球供应商,针对于不同的充电接口标准开发了对应的产品,为行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动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提供可靠安全的充电连接。

作者: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陈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