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共47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共47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归纳
总结
山地的形成
山地的形成
山地的形成
✓ 褶皱山 ✓ 断块山 ✓ 火山 ✓ 板块构造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 运输方式的选择 ✓ 运输线路和分布 ✓ 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
读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层剖面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出露地表的各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
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
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
C
A
B
M
N
一 山地的形成
1.褶皱山 背斜与向斜
• 形态 • 岩层新老关系 • 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 岩石破碎,易受侵蚀
向斜槽部受压力 岩石坚硬,不易侵蚀
一 山地的形成
1.褶皱山 背斜与向斜
• 形态 • 岩层新老关系 • 地貌
一 山地的形成
1.褶皱山 应用
背斜
修隧道 找石油、天然气等


向斜
3.影响山区运输线路布局的因素 影响因素:修建成本、施工与运营安全、工程难度等。 选线原则
• 尽量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 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 • 尽量少过河,少架桥; • 尽量多经过居民点。
即时演练
2014年12月,蒙(自)河(口)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下图示意蒙河铁路及铁路 线上的马英河大桥。完成1→2题。 1.影响蒙河铁路建设的障碍条件主要是 A.气候条件 B.地形条件 C.水文条件 D.资金条件 2.蒙河铁路有些路段采用图中的高架桥的方式,其主要目的是 A.保护生态 B.节约耕地 C.减小起伏 D.降低造价
A.① B.② C.③ D.④
5.图中a、b、c、d四地,最可能储藏地下水的是
A.A
B.b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二、补笔记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2019/7/17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17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课 后复习30分钟。
编后语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一、释疑难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例如,下图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判读时要注意提取三大信息:① 地质构造的类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地质构造形成的先后顺序;③岩层分布与地壳 运动的关系。
【例题】 下图为“某处地层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所在 地层的成岩作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本章总结(共25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本章总结(共25张PPT)

学科间综合
(2004文综全国) 右图中等高线的等高 距为1000米。读图, 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叙述图示区域地形的突出特征。
提示:
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2)简要说明形成该区域地形特征的内外 力作用。
提示:
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 板块强烈挤压,地壳不断隆升;外力作用主 要表现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流水的侵 蚀和切割作用。
(2005上海)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形成至今,虽然 “身体”在不断“长大”,但在上海的经济地位 却一直“长不大”。截止2004年底,崇明农业人 口占全县人口75%以上,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 贫困人口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1/3。
崇明开发总体规划提出,崇明作为国务院确 定的上海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空间。到2020年将 建设成森林花园岛、旅游度假岛、生态住区岛, 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战略 示范作用的“生态岛区”。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本章知识结构
地表形态的塑造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地壳物质循环
山岳的形成 河流地貌的发育 对聚落的影响
本章教学目标
1.获得地表形态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知 识;
2.了解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3.学会分析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 4.认识地形形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 影响。
(3)简述M河的水文特征。 提示:
水量丰富,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4)在开发利用M河时,应如何协调开 发和环境的关系?
提示:
开发利用主要表现为开发其水能资源和生 态环境资源;开发水能时要注意防止水土流失 和保持原有的生态平衡。
(5)图示区域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 录的有__三__江__并__流_____和_丽__江__古__城_____。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共59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共59张)

流 ①冲刷坡面, ① 搬 运 侵 蚀 ①山前形成冲积
水 形成沟谷,例 后的产物 扇②河流中下游
作 如造成黄土高 ②流速降低, 形成冲积平原和 用 原千沟万壑的 泥沙逐渐沉 河口三角洲
地貌②瀑布、 积 峡谷是最强烈
的表现
风 风蚀沟谷、风 ①搬走地表 ①风沙堆积,形
力 蚀洼地 、戈壁、沙尘、碎屑 成沙丘、沙垄
冰碛丘陵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1、岩石的成因分类
(1)岩浆岩:分侵入岩(花岗岩)和喷 出岩(玄武岩), 喷出岩多形成气孔
(2)沉积岩:分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有 层理构造、有化石 (3)变质岩:分大理岩、板岩,有片理结构
(化石) 变质作用
? ?
循环过程
岩浆--岩石--岩浆
沉积岩
变质岩
在沙质海岸,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速度逐渐减慢, 会将大量的沙子堆积在海岸地带,形成沙滩。
在高纬或高山地区,冰川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侵
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往往形成冰斗和角峰和 U型谷。
冰斗
角峰
"U"型谷
角峰——冰川侵蚀作用
高山冰川向下运动时,把地表物质刨掉并带走,下降到一定高度
时,冰川融化,因此携带的大小石块被散落到原地,形成了图中 的景观。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与基拉伟厄火山大爆发

内力作用中 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地壳 运动方 岩层变化 地表形态 举例 相互关系 运动 向
水 平 运 动
平行于地 球表面
岩层发生 绵长的断 水平位移、裂带或巨 弯曲变形 大的褶皱
山脉
喜马拉
雅山脉、
东非大
裂谷、 大西洋
同时存在、
相互作用、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件-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件-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后 沉积。由此判断,图甲中沿A 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 ) 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
(4)根据图甲,判断沿C 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5.图中d农业区和c城区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 A.瀑布、河漫滩平原 B.冲积扇、三角洲 C.三角洲、冲积平原 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
6.下列关于图中铁路、农业区、城区的布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处位于山前地带,土层厚、水源丰,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B.b处附近处于河流沿岸低地,地势平坦,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C.c处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附近,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利于城市的 发展壮大 D.与公路建设相比,铁路投资少、技术要求低,故图示区域的交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处地质构造类型是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
读下“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图4-2-9)”,回答下列问题:
图4-2-9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是:A_____ 、B_______、C______。 (2)在地貌上,A处表现为______,其成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地貌上,B处表现为______,其成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国,与图中D地地质构造相同的地区典型的有(举两例) _______;
与E地地质构造相同的地区典型的有(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
5.读“某地地质和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的地貌是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2)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判断 依据是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课件

谢 谢!
7 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B. 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8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两岸的峭壁是河流_侵__蚀_作用 的结果,按能量来源属外__力_作用。
(2)河流把上游的泥沙带到中下游平 坦低洼的地区,营造出_河__口__三__角_洲_ 和__冲_积__平__原___等地貌形态,此作 用过程包括_流_水__侵__蚀__作__用_和__堆__积__作_。用 (3)图示河段蕴藏着丰富的 _水__能_______资源可供开发利用。
风化示意图
4、外力作用的关系: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固结成岩
瀑布
峡谷
流水侵蚀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黄土高原的沟壑
地 貌
海水侵蚀地貌
风蚀洼地
风蚀蘑菇
风力侵蚀作用 ——雅丹地貌
风蚀城堡
风蚀柱
角峰——冰川侵蚀作用
刃脊
角峰
冰斗
U型谷
冰川侵蚀地貌
冲积平原 冲积B扇
长江三角洲
流水堆积作用
风力堆积地貌
4 冲积扇常常形成于( )。 A 河源地带 B 滨海地带 C 山麓地带 D 河流中下游
5 下列地貌的形成与流水侵蚀作用有关的是( )。
A.长江三峡
B.戈壁和裸岩荒漠
C.河口三角洲
D. 沙丘、沙垄
6 下列地貌与其成因的搭配,错误的是( )。 A.峡谷——流水侵蚀 B. 冲积扇——流水沉积 C. 沙丘——流水沉积 D. 风蚀洼地——风力侵蚀
大兴安岭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件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共87张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件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共87张PPT)优质课件

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出一大段时间让自己隐退一下,即使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
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赛。如果把困难看作对自己的诅咒,就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所以,困难不可怕,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与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
大约4000万年前,喜马 拉雅山开始隆起,当时它的 年平均上升速度只有0.05厘 米。20世纪最后30年,喜马 拉雅山的年平均上升速度达 到了最大,也只有5厘米。
1960年,基拉韦厄火 山大爆发,熔岩流从高处 奔腾而下,注入大海,迅 速在海边填造了一块约两 平方千米的新陆地。
1、下列地表形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C )
A.珠穆朗玛峰的角峰B.珠江三角洲地形平坦
C.安第斯山脉
D.沙漠中的新月形沙丘
2、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叙述,
正确的是( )D
A.黄土
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是风力堆积形成的
B.长江三峡是冰川侵蚀形成
C.日本富士山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1) 由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___B___图,该地形 名称叫_风_蚀_蘑__菇_。 (2)由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__A____图,该地形 名称叫__峡__谷__。 (3)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形是__C____图,该地形
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等灵感的降临。你可不要这样。如果有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
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所以,这次犯错,是为了下次接受挑战后,要尽量放松。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你可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ppt考点解析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ppt考点解析课件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 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 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 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 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
2、褶皱山: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世界上的许多高大 山脉都是褶皱山,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落 基山脉等。
断块山
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所 能承受的程度,岩体受力断裂,并且两侧岩体沿断裂面有明显 的错动、位移。 2、断层地貌:水平位移,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 近派生出若干地貌;垂直位移,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东非大裂谷),岩体相对上升形成山 岭或高地。 3、断块山:断层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的山岭或高地(规模 大小不等)例如,华山、庐山、泰山。 4、研究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的意义:对找矿、找水、工 程建设等有很大的帮助。背斜——含石油、天然气;向斜—— 储存地下水(自流水盆地);断层带:隧道工程要采取工程措 施加固;水库大坝应避开断层,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 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
公路方案 河流
村镇 山地
d
(1)山岳有多种类型,除火山外,北部山地可能还有 褶皱山 、 断块山 等。它
们的形成与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 (2)计划修建a村到b村镇的公路,在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② ,
其理由是 C (选择填空)。
A.线路①距离短,修建公路工程量小
B.线路①路途短,经济效益高
会考原题(春季)
20.我国西北重镇兰州,城市形态及铁路分布大致都呈东西带 状分布,造成这种布局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D A.矿产资源的分布 B.交通运输的需要 C.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会考原题(夏季)
16. 兰州城市形态呈东西带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B A.交通运输的需要 B.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C.矿产资源的分布 D.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图7
基本形态,褶皱构造可形成 B
A.宽大的裂谷 B.高大的山脉和谷地
C.断块山地 D.火山
2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成因是 C
A.风力侵蚀搬运作用
B.风力搬运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搬运作用
D.流水搬运堆积作用
34.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图13),回答下列问题。(10分)
a




b
c
图13
C.线路②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 D.线路②工程量大,成本高 (3)d城市坐落在 平原 (地形区)上。修建b村镇到d城的公路,较合理的方案
是 bc--cd (b--c--d) 。 (4)a与b两地相比,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 b ,其原因是 位于平原 。 (5)河流Ⅰ的上游以 侵蚀 作用为主,下游以 堆积 作用为主。
5、山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 和 原因是这里地势 ,土壤 ,水资源
上,形成 。
状分布,
6、 是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原因是土壤 ,水资源 ,
河网
,有便捷的 航运和 运输,更适宜聚落的发展。
常形成沿 聚落带和沿 聚落带。
考试说明要求:
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如寒潮、沙尘暴、地震等),简述 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5. 主要由图中M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是 A
A.长江三角洲
B.东非大裂谷
C.喜玛拉雅山
D.维苏威火山
图1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考试说明要求:
1、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2、说出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3、分析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4、举出具体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外部形 态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山区地表起伏 增加了重力作用,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
动,使地表结构遭破坏。
给人民生命财产 造成巨大损失
给人民生命财产 造成巨大损失
模块样题
19.与图7中代号对应正确的是 D A.①—背斜,④—地垒 B.①—地堑,③—地堑 C.②—断层,④—地垒 D.①—向斜,③—背斜
20.地壳运动改变着地球表面的
2、 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发育初期或河流上游地区, 河谷横剖面呈“ ”字形;河流发育成熟期或河流下游地区,河 谷横剖面呈 形。
3、
是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它由
(发育于 )、
(发育于
)、
(形成于
)组成。
4、高原地区由于地势 ,气候 ,聚落多位于 成 状分布,原因是这里气候 ,土壤 ,水资源
,形 。
6、岩石圈的三大岩石分别是



7、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请在下图中注出岩石的类型。
B
A
C
变质岩
模块样题
16.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成“世界屋脊”的作用是D
A.外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风力堆积作用 D.内力作用
读“四种地貌景观图”(图6),回答17~18题。
17.四种地貌景观形成中,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是 D
D.流水沉积(堆积) D.海平面下降
图1
8. 关于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的正确叙述是 D A. 岩浆(沉积作用)沉积岩(重熔再生)变质岩 B. 岩浆岩(变质作用)变质岩(沉积作用)沉积岩 C. 变质岩(重熔再生)岩浆(变质作用)岩浆岩 D. 沉积岩(变质作用)变质岩(重熔再生)岩浆
会考原题(夏季)
4.关于地壳物质循环的正确表述是 B A. 甲——重熔再生 B. 乙——变质作用 C. 丙——沉积作用 D. 丁——冷却凝固
地质灾害
原因
危害
地震 火山喷发
与地质构造有关,是板块相互碰撞产生。
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 壳中喷出。
危害和影响最大 的地质灾害给人民生Biblioteka 财产 造成巨大损失滑坡 泥石流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 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山区地表起 伏增加了重力作用,人类不合理的经济
活动,使地表结构遭破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四种地貌景观形成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C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图6

会考原题(春季)
5.形成该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B A.物理风化 B.风力侵蚀 C.流水搬运 6.导致珠穆朗玛峰抬升的是 C A.岩浆活动 B.变质作用 C.地壳运动
5、褶皱山举例:

6、断层指岩体沿 面发生明显的 。
7、断块山举例:

8、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 为主,其次才是
岳地区通常人们会把线路地址选在

。山 。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考试说明要求:
举出具体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外部 形态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主要知识点:
1、河流地貌分为 地貌和 地貌,它们的形成与 作用有关。
主要知识点:
1、山岳的类型有



2、褶皱是指在地壳运动的强大的 作用下,岩层发生 ,
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褶皱的基本单位是
,其有两种基
本形态 和 。
3、比较背斜和向斜
褶曲基本形态 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
地貌
背斜
一般:

地形倒置:

向斜
一般:

地形倒置:

4、判断图中甲、乙两处是背斜还是向斜?
乙 甲
,其中
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2、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 运动和 运 动。水平运动常在地表形成 和 ;垂直运动引起 和
。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 运动为主, 运 动为辅。
3、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 四种方式。
,主要表现为 、 、 、
4、侵蚀地貌举例:
;堆积地貌举例:

5、在地表形态的塑造中, 和 是同时起作用的,其中 作 用奠定地形的基本格局,起主导作用。
高中地理必修1会考复习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考试说明要求:
1、说出岩石的分类。
2、说明三大类岩石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3、分析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
4、说明流水、风、冰川等所产生的外力作用及 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主要知识点: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
,主要表现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