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致用:”致用”指人类从实用的、功利的观点看待自然。
2.比德:所谓“比德”,就是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的自然审美观。
3.畅神:所谓“畅神”,指自然景物本身的美可以使欣赏着心旷神怡,精神为之一畅。
4.澄怀观道:就是澄清心中一切已有之见,在心无旁骛的情况下,观照“宇宙里最幽深最炫远却又弥沦万物的生命本体。
”5.移情:所谓“移情”,就是我们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物身上,于是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
6.情感:情感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7.想象:形象是在原有的表象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表象的分化、重组和运动,创造新形象的心理活动。
8.联想:联想是由知觉的一种事物想起另一种事物,或者由想起的另一种事物再想起第三种事物的心理活动。
9.联想分为:1)接近联想:2)类似联想:3)对比联想。
10.通感:又称联觉,指美感活动中视觉、听觉和其他各种感觉,即触觉、嗅觉、味觉可以相互沟通。
它是美的对象所引起的一种感觉能够和其他感觉相联系,从而产生感觉的转移、转化和渗透的一种心理现象。
11.趣味:直接含义指味觉,由此有机体从饮食中体验到愉快或不愉快,从而在饮食时判定方向。
非生理含以上的趣味概念有时说明人们对某些对象、生活方式和事业不由自主的眷恋和爱好。
12.科学美:是一种反映美,是人类在探索、发现自然规律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或形式。
13.科学美表现在对称、和谐、简洁三个性质中。
简答题1.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美的认识是怎样的?柏:1)美的理式具有永恒性;2)美的理式具有绝对性;美的理式具有先验性和单一性。
亚:1)美产生于大小和秩序;2)美产生于一定的尺度,不能及也不能过。
2.对自然美的欣赏我国经历那三种阶段?1)第一阶段:在人类发展初期,致用的自然审美观不仅适用于我国,而且适用于欧洲。
2)第二阶段:我国比较成熟的比德的作自然审美观,形成于春秋时代。
“比德”是儒家学说的表现,是将儒家思想核心中的“仁政”“礼教”的部分渗透到山水审美中来。
名词解释

一:稽留热:指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摄氏度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摄氏度。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等。
二:间歇热:骤起寒战高热39摄氏度以上,持续数小时,又骤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如此反复发作。
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三:回归热:指体温骤升达39摄氏度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降至正常水平。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交替一次。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四: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
包括大量咯血、血痰或痰中带血。
五:端坐呼吸:急性左心衰时呼吸困难的特点为活动时出现或加重,休息时减轻或缓解;仰卧加重,座位减轻。
病情较重的患者,被迫取半坐位或端坐位呼吸。
主要是因为活动时加重心脏的负荷,机体耗养量增加;坐位时下半身回心血量减少,减轻肺淤血的程度,同时膈肌位置低,膈肌活动增大,肺活量可增加11%~30%六: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急性左心衰竭发作时的表现:患者于熟睡中突然胸闷、憋气惊醒、被迫坐起、伴有咳嗽,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减轻、缓解,重者呈高度气喘、面色青紫、大汗淋漓,呼吸有哮鸣音,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底有较多湿性罗音,心率增快、有奔马律。
此种呼吸困难又称“心源性哮喘”,常见于高心病、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炎、心肌病。
七:三凹征:见于喉部疾病、气管疾病、外压性狭窄等原因引起的喉、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阻塞。
其特点是吸气费力、显著困难,重者由于呼吸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大,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称“三凹征”,常常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
八:发绀:亦称紫绀,主要由于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或血液中含有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所导致的皮肤黏膜弥漫性青紫现象。
发绀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丰富的末梢部位,如舌、口唇、鼻尖、颊部和指甲床处表现较为明显。
名 词 解 释 大 全

名词解释大全爱憎分明:喜爱什么,憎恨什么,界限十分清楚明白。
安然无恙:恙,疾病,也指灾祸.平平安安地没有遭遇任何损害.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只能事与愿违.跋山涉水:形容旅途上艰辛劳苦.百看不厌:班门弄斧:比喻在内行面前卖弄本事.搬弄是非: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从中挑拨,制造纠纷.变本加厉:原意是指变得比原来更深一层.后指变得比原来更严重.变幻莫测:变幻,没有规则地改变.该词指变化奇特,不可预测.别具匠心:匠心,高明而巧妙的构思.该词指具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地位\辈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不可救药:药,治疗.该词比喻人或事物已经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不可思议:思议,想象,理解.该词指对事物\情况\言行等难以想象,不能理解.不能自已:已,停止.该词指不能控制住感情.不屈不挠:屈挠,弯曲,比喻屈服.该词指在压迫或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不速之客:速,邀请.该词指没有受到邀请而自己来得客人.不屑置辩:不言而喻:喻,明白.该词指不用说什么就能明白.不约而同:原意是事先没有约定而一齐前来回合.后指没有事先商量约定而彼此的看法或言行相同.不折不扣:折\扣,商品照标价减去十分之几,叫几折或几扣.该词指丝毫未打折扣.形容完全十足,没有减少或走样.畅所欲言:畅,尽情\痛快.该词指痛痛快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如游龙.形容车马来来往往的热闹景象.称心如意:称,适合.如,符合.该词指完全合乎心意.承前启后:承,接续.启,开创.该词指承接前代的,开创以后的.多用于事业\学术等领域.诚心诚意:诚,真实\诚恳.该词指真挚诚恳.触景生情:触,触动.该词指被眼前景物所触动而产生了某种感情.触目惊心:触目,目光接触到的.该词指看到的情况,引起内心震惊..穿凿附会:穿凿,勉强进行解释。
附会,将毫无关系的事物生硬地联系在一起。
该词指在论争中勉强解释、生硬联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1. 爱情:指人与人之间互相喜爱、关心、尊重和亲密交往的感情。
2. 安全:指人的生命、财产和身体得到保护,没有受到威胁和危险的状态。
3. 环境:指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周围条件,包括大气、水、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社会、文化等人为因素。
4. 教育: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培养人的知识、能力、品德和态度的过程。
5. 人权:指人类共有的、不可分割的自由和权益。
6. 政府:指治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组织机构,负责管理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秩序和提供公共服务。
7.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艺术作品等的综合体。
8. 健康:指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况,即没有疾病和痛苦,身心正常运转的状态。
9. 知识:指人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所掌握的有关事物的信息和技能。
10. 消费:指人们购买和使用商品和服务的行为。
11. 媒体:指传播信息和传播意见的工具和机构,如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12. 建筑:指为人类活动而建造的房屋、公共设施和工程。
13. 交通:指人和物在不同地点之间流动的方式和工具,如道路、铁路、航空、海运等。
14. 科技:指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体,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
15. 文学:指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意境的艺术形式。
16. 历史: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人物和事物的纪录和研究。
17. 经济:指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一系列活动。
18. 政治:指社会组织和管理权力的活动和制度。
19. 心理:指人的思维、情感、意识等心理过程和状态。
20. 卫生:指人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的措施和活动。
21. 军事:指国家用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武装力量和战争活动。
22. 农业:指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家畜的生产活动。
23. 玩具:指供儿童玩耍和学习的物品。
24. 电影:指用电影摄影技术制作的艺术作品。
25. 社会:指人类的群体组织和关系,以及人们在其中生活和互动的活动。
名词的名词解释

名词的名词解释在语言学中,名词是指用来表示人、事物、地方、抽象概念等的词语。
它是一类基本的词汇类别,用于命名、指代和描述。
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名词,其中不乏一些比较特殊且容易令人困惑的名词。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词语。
一、抱负(Aspiration)抱负是指个人或集体对于自己未来发展的欲望、追求或理想。
它与人们的动机、期望和价值观紧密相关。
抱负不仅指个人对于个人成就的追求,也可以是对社会进步、改变或贡献的渴望。
与目标相似,抱负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努力,推动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二、激情(Passion)激情是指对于某个事物或领域的兴趣、热情和投入。
它不同于简单的喜好或爱好,而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动力。
激情使人们投身于自己所热爱的工作、艺术、运动等活动中,追求持续的成长和竞争优势。
三、创新(Innovation)创新是指通过引入新的思想、方法或产品,创造新的价值和改善现有状况。
它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创新可以体现在科学技术、商业模式、产品设计等多个领域,具有跨学科和综合性质。
创新不仅需要创造力和创业精神,还需要良好的团队合作和市场适应力。
四、包容(Inclusivity)包容是指在社会、文化和组织中接纳和尊重各种不同的个体和群体。
它包括了尊重多样性、消除歧视和创造公平机会的理念。
包容性社会能够促进社会凝聚力和和谐发展。
包容不仅是个人的心态和行为,也是一种公共政策和社会文明的表现。
五、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前提下,不破坏自然环境和资源,保障后代子孙的发展需求。
该概念最早在1987年的布鲁特兰特委员会报告中提出,被全球普遍认同。
可持续发展涵盖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旨在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的统一。
六、创业(Entrepreneurship)创业是指个体或集体通过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产品或服务,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过程。
名词解释的意思是

名词解释的意思是名词解释的意思是通过定义和解释来阐明特定名词的含义。
这是一种常见的语言技巧,用于确切地传达特定概念或事物的定义。
名词解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学术研究、教育、语言学等。
在学术研究领域,名词解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对于任何研究项目,准确定义概念和术语是确保研究结果可靠性和可再复制性的基础。
通过对名词进行解释,研究人员可以清晰地定义其研究范围、目的和结果,从而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研究内容。
在教育领域,名词解释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通过名词解释来帮助学生理解新概念和术语。
因为学生们通常对新的概念缺乏直观的理解,名词解释使得抽象概念变得更具体和易于理解。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名词解释在语言学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语言学家通过对名词进行解释来研究和分类不同的语言现象。
他们探索词汇的含义和使用方式,分析一种语言中名词的语法和语义特征,从而深入了解语言的本质和结构。
除了学术领域,名词解释在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在我们与他人沟通时,确保对特定概念有共同的理解非常重要。
名词解释帮助我们避免误解和歧义,促进有效的交流。
特别是在跨文化交流中,名词解释可以帮助人们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建立共同的理解和认知。
然而,名词解释并非没有挑战。
有时候,一个名词的含义可能不够明确或容易引起争议。
这就需要对名词进行更深入的解释和探索。
在某些情况下,一个名词的解释也可能因为不同领域的背景和专业知识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名词解释时,我们必须谨慎行事,确保准确和明确地传达所要表达的含义。
总之,名词解释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技巧,用于明确传达特定名词的含义。
无论是在学术研究、教育、语言学还是日常生活中,名词解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名词解释,我们可以准确地定义概念和术语,促进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对特定目标的理解和认知。
名词解释是什么意思

名词解释是什么意思
名词,英文是Noun,简称n。
,是词类的一种,属于实词,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名词同时也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
名词格的种类:英语名词有三个格,即主格、宾格和所有格。
其中个体名词表示某类人或东西中的个体,如girl(女孩)等;集体名词表示若干个个体组成的集合体,如audience(观众,听众)等;物质名词表示无法分为个体的实物,如water水等;抽象名词表示动作、状态、品质、感情等抽象概念,如work(工作),happiness幸福等。
名词根据其可数性,可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
名词解释

遗传(heredity):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
变异(variation):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染色体(chromosome):指细胞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聚缩而呈现为一定数目和形态的复合结构。
有丝分裂(mitosis ):又称间接分裂,是高等植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包含细胞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
减数分裂(meiosis ):又称成熟分裂,是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
由于形成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比性母细胞减少一半,因此称为减数分裂。
联会(synapsis):减数分裂偶线期开始出现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即联会。
姊妹染色单体(sister chromatid):二价体中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互称为姊妹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他们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性状(character):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单位性状(unit character):把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这些分开来的性状称为单位性状。
相对性状(contrasting character)等位基因(allele):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位点相同,控制着同一性状的基因。
测交(test cross):是指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体间的杂交。
基因型(genotype):也称遗传型,生物体全部遗传物质的组成,是性状发育的内因。
表现型(phenotype):生物体在基因型的控制下,加上环境条件的影响所表现性状的总和。
染色单体(Chromatid)又称染色分体,是染色体的一部分。
在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过程中,复制了的染色体中的两条子染色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non-sister chromatid):两个同源染色体中由不同着丝点相连的染色单体,就叫非姐妹染色单体。
着丝粒(centromere):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被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微处理器:即中央处理器CPU,它是把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器件总称。
2.单片机(单片微型计算机):把CPU、存储器、I/O接口、振荡器电路、定时器/计数器等构成计算机的主要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构成一台具有一定功能的计算机,就称为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
3.程序计数器:程序计数器PC是一个不可寻址的16位专用寄存器(不属于特殊功能寄存器),用来存放下一条指令的地址,具有自动加1的功能。
4.数据指针:数据指针DPTR是一个16位的寄存器,可分为两个8位的寄存器DPH、DPL,常用作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的地址寄存器,也可寻址64K字节程序存储器的固定数据、表格等单元。
5.累加器:运算时的暂存寄存器,用于提供操作数和存放运算结果。
它是应用最频繁的寄存器,由于在结构上与内部总线相连,所以一般信息的传送和交换均需通过累加器A。
6.程序状态字:程序状态字PSW是一个8位寄存器,寄存当前指令执行后的状态,为下条或以后的指令执行提供状态条件。
它的重要特点是可以编程。
7.堆栈:堆栈是一组编有地址的特殊存储单元,数据遵循先进后出的存取原则。
栈顶地址用栈指针SP指示。
8.软件堆栈:通过软件唉内部RAM中定义一个区域作为堆栈(即由软件对SP设置初值),称软件堆栈。
9.振荡周期(晶振周期):振荡电路产生的脉冲信号的周期,是最小的时序单位。
10.时钟周期:把2个振荡周期称为S状态,即时钟周期。
1个时钟周期=2个振荡周期。
11.机器周期: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
1个机器周期=12个振荡周期。
12.指令周期: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全部时间称为指令周期。
MCS-51单片机的指令周期一般需要1、2、4个机器周期。
13.地址/数据分时复用总线:是指P0口用作扩展时,先输出低8位地址至地址锁存器,而后再由P0口输入指令代码,在时间上是分开的。
14.准双向并行I/O口:当用作通用I/O口,且先执行输出操作,而后要由输出变为输入操作时,必须在输入操作前再执行一次输出“1”操作(即先将口置成1),然后执行输入操作才会正确,这就是准双向的含义。
15.冻结运行方式:它是节电运行方式的一种,在冻结运行方式时,振荡器继续工作,中断系统、串行口、定时器电路继续由时钟所驱动,但时钟信号不送往CPU,即CPU处于冻结状态。
16.掉电保持运行方式:它是节电运行方式的一种,在掉电保持运行方式时,振荡器被停止工作,但片内RAM和特殊功能寄存器内容被保存,由后备电源继续供电。
17.时序:在统一的时钟信号的控制下,指令执行的过程。
18.总线:连接各部件的公共信息线称为总线。
总线分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19.随即存取存储器(RAM):又称读/写存储器,它可对任意存储单元按需要随时读出或写入,且工作速度快。
20.只读存储器(ROM):ROM固化后的信息在工作时是不可改变的,只能从中读出信息,一般用来存放固定的程序和数据。
21.地址码:代表每个存储单元的号码称为地址码。
22.指令地址:存放指令代码的地址称为指令地址。
23.操作数地址:存放数据的地址称为操作数地址。
24.寻址:寻找操作数的地址称为寻址。
25.寻址方式:寻找操作数地址的方法称为寻址方式。
26.立即寻址: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27.直接寻址: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地址的寻址方式。
28.寄存器寻址:被寻址的寄存器中的内容就是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29.寄存器间接寻址:寄存器内容为操作数地址的寻址方式。
30.变址间接寻址:将指令中指定的变址寄存器和基址寄存器的内容相加形成操作数地址的寻址方式。
31.相对寻址:以PC的当前值为基准,加上指令中给出的相对偏移量(rel)形成的有效转移地址,这种寻址方式称为相对寻址。
32.位寻址:以位为单元进行寻址的方式。
33.布尔处理器:即位处理器,它包含有位累加器Cy、位寻址寄存器、位寻址I/O口、位寻址内部RAM、位寻址指令系统、程序存储器等,组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功能很强的位处理器。
34.指令:指令是机器能直接识别和接受,并指挥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
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组成。
操作码表明指令要执行的动作性质,即“做什么”,操作数说明参与操作的数据和数据存放的地址,即“对谁做”。
35.目标程序:由机器码编制的计算机能识别和执行的程序称为目标程序(目的程序)。
36.汇编程序:用汇编语言编写的能实现某些功能的程序称为汇编程序。
37.机器语言: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
38.汇编语言:一种面向机器的用助记符表示的程序设计语言。
39.高级语言:面向过程并能独立于计算机硬件结构的通用程序设计语言。
40.溢出:表示运算结果超出了数值所允许的范围。
41.中断:由计算机内部或外部某种紧急事件引起并向主机发出请求处理的信号,主机在允许情况下响应请求,暂停正在执行的程序,保存好“断点”处的现场,转去执行中断处理程序,处理完后自动返回到原断点处,继续执行原程序,这一处理过程就称为“中断”。
42.中断现场:指转入中断程序前,原主程序中某些存储单元的信息,如Acc、B、PSW等的信息,由PUSH和POP完成保护及恢复的工作。
43.中断现场保护和恢复:为了能使中断处理完后正确返回到被中断的原程序的断点处继续往下执行,必须将断点处的现场压进堆栈保护。
待执行完中断处理程序,恢复现场,返回原断点继续执行原程序。
这一过程就称为中断现场保护和恢复。
44.中断源:引起并发出中断请求的源头(如某设备或事件)称为中断源。
45.查询中断:是中断通过软件逐个查询各中断源的中断请求标志的方式,其查询顺序反映出各中断源的优先顺序。
46.向量中断:以硬件为基础,为每个中断源直接提供对应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47.中断入口地址:由系统统一分配给五个中断源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该地址不可由用户自己设定。
48.可编程的:是指通过软件可实现对相关系统功能的设置与控制。
(或者:可由用户通过指令对SFR的各位进行编程来实现相关的功能。
)49.可屏蔽中断:即通过软件对片内特殊功能寄存器IE的设置,实现对各中断源中断请求的开放(允许)或屏蔽(禁止)的控制。
50.断点:程序正常运行时被中断请求信号打断的地方称为断点。
51.全双工串行通信:即用两根通信线各自连接发送/接收端,由两个单向线组成双向传输。
(或者:指在任何时候均可实现接收、发送的双向传输通信方式。
)52.波特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位信息量。
(或者:每秒钟接收或发送数据的位数。
)1波特=1位/秒(1bps)。
53.溢出率:单位时间(秒)内定时器/计数器1回0溢出的次数。
54.伪指令:又称汇编程序控制译码指令,属说明性的汇编指令。
汇编时不产生及其指令代码,不影响程序的执行,仅产生供汇编用的某些命令,在汇编时执行某些特殊的操作。
55.汇编语言源程序:用汇编语言编写的能够实现某些功能的指令集合。
56.汇编:将源程序翻译成计算机能够识别并执行的机器语言的过程称为汇编。
57.流程图:用来展现总体设计思路和程序流向的图形称为流程图。
58.干扰:把单片机应用系统所不需要的,影响其正常可靠工作的信号称为噪声,又称干扰。
59.干扰源:凡能产生一定能量、足以影响系统及其周围电路正常工作的媒体称为干扰源。
60.指令冗余:在编程时应尽量多选用单字节指令,并在关键的部位人为地插入一些单字节的NOP空操作指令,或将有效单字节指令重复书写,这就是指令冗余。
61.软件陷阱:就是用一段引导程序,强行将捕获的跑飞程序引导到一个指定地址,执行一段专门对程序出错进行处理的程序,然后转入指定的入口执行正常的运行程序。
62.系统复位:使CPU进入初始状态,从(PC)=0000H地址开始执行程序的过程称为系统复位。
(系统复位有硬件复位和软件复位两种方法。
)63.线性选择法:是将空余的地址总线中的某一根地址线作为选择某一片存储器或某一功能部件接口芯片的片选信号线的方法。
64.地址译码法:是将有限的地址线通过译码器译码转换后扩展连接更多功能部器件的方法。
65.地址总线:传送地址信号的总线。
66.数据总线:传送数据信号的总线。
67.控制总线:传送控制信号的总线。
68.算法: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69.开发系统:具备完整、齐全的开发、调试手段的专门的计算机系统成为开发系统。
70.仿真:将开发器的单片机的40线引脚信号通过扁平线和接插件与应用系统的单片机的引脚相连,使单片机应用系统与开发器合用同一台单片机,在开发器上通过仿真头调试应用系统时,就像使用应用系统中真的单片机一样,并不感觉到这种“替代”,这就是所谓的“仿真”。
71. RS-232C:这是美国电子工业协会正式公布的串行总线标准,也是目前最常用的串行接口标准,用来实现与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
72. EPROM:紫外线可擦除、电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73. EEPROM:电可擦除、电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74.中央处理单元:即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它是把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器件总称。
75.SRAM:即静态随即存储器,用触发器作为存储单元存放1 和0,存取速度快,只要不掉电即可持续保持内容不变。
一般静态RAM 的集成度较低,成本较高。
76. DRAM:即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只能将数据保持很短的时间,DRAM使用电容存储,为了保存数据,所以必须隔一段时间刷新(refresh)一次,如果存储单元没有被刷新,存储的信息就会丢失。
76.存储器编址:为每个存储单元编写地址码就称为存储器编址。
77.串行通信:数据的各位一位一位顺序传输的通行方式。
78.并行通信:数据的所有位同时传输的通信方式。
79.同步串行通信:发送和接收数据时时钟需始终保持严格同步的串行通信方式。
80.异步串行通信:不需要同步字符,也不要求保持数据流的连续性,只需要按照规定的帧格式传送的串行通行方式。
81.(信息)帧:帧是异步通信中数据传送的一个表示单位。
一帧信息由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
82.单工:只有一根通信线,只允许按照一个固定的方向传送的通信方式。
83.半双工:只用一根通信线,可以用于接收或发送,但不能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送的通信方式。
84.全双工:用两根单向的通信线组成的双向传送的通信方式。
85.A/D转换:将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转换成离散的数字量。
86.D/A转换:将计算机处理的数字量转换成连续变化的模拟量。
87.采样:所谓采样就是采集模拟信号的样本。
88.SFR:即特殊功能寄存器,是MCS-51单片机中各功能部件对应的寄存器,用于存放相应功能部件的控制命令、状态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