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自评报告
《VI设计》课程申报精品课程自评报告

《VI设计》课程申报精品课程自评报告VI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理论探讨、市场调查、设计与制作实践,正确理解CIS的整体概念,了解CIS发展的历史,掌握VI设计的内容、原则、方法和技巧,形成较为全面的、与市场要求基本接轨的VI创意、设计与制作能力。
该课程自 1997年开设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不断完善,现已在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教学团队专业实力较为雄厚,理论功底较强兼具实践经验;教材建设方面,目前已经部分使用由课程组老师自编的高职类教材,并且配套的实训类的教材也已经部分编写完成;已经与8间创意、设计、制作类企业(公司)签订了共建院外教学实训基地的合作协议。
根据《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对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VI设计》课程组对本课程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评,一致认为,VI设计课程建设已经见成效,学科发展的方向已经明确,教学平台已经基本搭建完成。
以下是自评结果汇报:一、《VI设计》课程申报院级精品课程的现实意义(一)符合地区经济发展和市场对艺术创意、设计、制作类人才的需要。
随着广州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尤其是广州举办“亚运会"的契机,广州的艺术设计、创意产业在规模和质量上必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对艺术设计、创意人才的需求会逐步增加。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未来三年内本地区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特别是动漫制作技能型人才需求总量4500人以上,另每年约有12000人需要继续培训与考取各类资格证书。
通过申报院级精品课程加强《VI设计》课程的建设,符合地区经济发展和市场对艺术创意、设计、制作类人才的需要。
(二)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和办学理念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要培养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强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掌握和运用。
VI设计是平面类设计从业人员重要的设计项目之一。
是否具备较强的VI设计创意制作能力,是检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高低的标尺之一。
课程自评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课程自评报告(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课程自评报告课程建设自评报告一、课程概述在我国,财务会计通常称为“会计核算”或“会计”。
我国的财务会计,是以《会计法》(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1999年12月第二次修改)为基本法规,而由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制度加以具体规范的。
我院于1981年开设财务会计专业,与当时我国会计管理模式相适应,财务会计课程按行业开设《流通会计》和《工业会计》等课程;1992年,随着会计改革及我校财会专业教育对象的变化,我们首次在普通专科班开设《财务会计》课程。
另外,从一开始我们就注重对各层次财会专业学生的技能训练,在学生毕业实习前组织学生进行会计综合模拟实习。
随着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化,《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的调整并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
目前,《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投资与理财、企业税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他经济类专业也相应地开设了《会计学》、《基础会计》等会计课程。
2004年本课程被确定为渤海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高职学院院、系两级领导都非常重视本课程的建设。
立项以后,高职学院投入了课程建设起步经费5000元,由《财务会计》课程组组织相关教师进行调研活动,组织财务会计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专家参加论证会,明确了会计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对会计知识的需求程度,明确了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确立了本课程教学方向和教学内容,确定了重点课程建设目标。
通过立项,本课程组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并加以实施。
课程组根据项目实施计划,首先修订了理论教学大纲和实训教学大纲;选定了《财务会计》课程的基本教材,并筹备编写出版《财务会计》省级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编写了授课计划、教案、电子课件以及实训教材;建立了试卷库、习题库和资料库;着手构建《财务会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在校园网开始试运行;实行《财务会计》课程的教考分离制度和教学质量学生测评制度。
通过立项、中期检查、结项评估,使本课程建设在比较完备的整体规划和部署下,加大了课程建设力度,取得明显成效。
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自评报告 精品

《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自评报告申报学校:xxxx学院申报级别:xx精品课程课程名称:管理学主讲教师:x x x授课对象:管理类本科专业建设时间:20xx—20xx年申报日期:20xx 年 6 月xx省教育厅目录一《管理学》课程简介 (3)(一)课程历史沿革 (3)(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3)二《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 (4)三《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特色 (5)(一)教育与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条件 (5)(二)教研与科研是带动和促进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 (5)(三)推广运用教研成果和建设网上课堂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内容 (6)(四)着力提高教学质量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 (6)四《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的基本内容 (6)(一)教学队伍建设 (6)(二)教学内容 (9)(三)教学条件 (11)(四)教学效果 (12)五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3)六自评方式与评估结果 (14)七《管理学》课程建设逐项评估分值表 (19)附件一《管理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结题报告二《管理学研究与精品课程建设论文选编》三精品课程建设自编教材之一《管理学》四精品课程建设自编教材之二《管理学案例选编》五《管理学》教案与课件六《管理学》习题集七管理漫画集锦八管理故事集锦九管理学名人名言录十管理游戏集锦十一《管理学》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佐证材料汇编(一、二)十二《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佐证材料汇编十三《管理学》课程教学条件佐证材料汇编十四《管理学》课程教学效果佐证材料汇编十五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网上课堂资料节选(一、二、三)一、《管理学》课程简介(一)课程历史沿革xxxx学院管理学类课程最早的源头,是80年代初期开始的在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和有色金属管理干部学院开设的企业管理干部培训和管理类成人学历教育课程。
随后,两校分别建立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建的“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国际劳工组织安全卫生信息中心中国分中心“中国煤炭职业安全卫生信息中心”和与澳大利亚合作的“中澳管理培训中心”,全面引进介绍西方现代管理科学与安全管理科学。
精品在线课程建设自评报告

精品在线课程建设自评报告
精品在线课程建设自评报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行业的新宠。
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培训机构开始推出精品在线课程。
作为一名在线课程的建设者,我认为应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自评。
以下是我的精品在线课程建设自评报告。
一、课程设计
我所设计的在线课程具有循序渐进、内容丰富、难度适中、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等特点。
在设计课程时,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课程中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我也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求,将课程内容进行了分层,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进行学习。
二、课程开发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我采用了各种工具和软件,如幻灯片、视频、教学平台等,对课程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开发。
同时,我也注重课程的可操作性,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学习,同时也方便了老师的管理和评估。
三、课程实施
在课程实施方面,我注重课堂互动,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
同时,我也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在线讨论、在线测试等,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学习和评估。
四、课程评价
在课程评价方面,我重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通过调查问卷、学生评价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体来说,我认为我所设计和建设的精品在线课程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实现教学目标,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但是,我也认识到这只是一个起点,我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课程建设能力。
院级精品课自 评 报 告

自评报告大学外语部2004年10月6日根据校级精品课建设标准,参照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的范例,大学外语部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授课教案、教学内容与方法、考核方法、教学效果测评和课程资源上网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基本达到校级精品课的要求。
现汇报如下:一、课程建设(一)课程建设目标:通过课程改革与建设,把大学英语建设成体现现代教学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示范性课程。
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四、六级通过率和考研通过率,争取把本门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
(二)课程设置:渤海大学大学英语课程分为两个模块。
第一模块为基础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前四个学期的英语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第二模块为选修课。
通过在第五、六学期为学生开专题选修课,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及语言应用技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也为考研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
(三)教学实施:1.因材施教新生入学后参加大学英语入学摸底考试。
通过测试了解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调动每个人的学习热情及兴趣,使学生的综合英语运用能力都有进一步的提高。
2.教学目标按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推荐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一般指标和较高指标的要求开展教学,力争让学生的四、级通过率和考研通过率逐年提高,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推荐的更高要求方向发展。
3.实施办法本门课程有具体的课程描述和教学大纲,其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求、教学进度、评估方法等。
我们将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授课。
努力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语言技能型课程和文化型课程,满足学生选课的要求,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和人文素养。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综述外语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地积累和总结好的教学经验。
特别是大学英语方面在教学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XXXXX精品课自评报告

XXXXX精品课自评报告第一篇:XXXXX精品课自评报告《XXXXXXXXXX故障维护》精品课程自评报告机电工程系《XXXXXXXXXXXXXX电气故障维护》课程是2011年申报并获批的学院精品课程,在两年的建设期内,按照《XXX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指标(2009年度)》要求,认真进行了建设与完善,对照指标体系,现总结如下:一、教师队伍本课程组的教学团队中的教师师德好,治学严谨,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
与行业企业联系密切,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专业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项目,成效明显,并在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
专任教师全部通过唐山市劳动局组织的考评员培训,均为“双师”素质教师。
兼职教师队伍合理,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实习及课程内容的改变更新。
课题组组织教师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认真学习教育部文件,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职业教育理论学习。
先后听取了多场次的职业教育理论讲座,邀请了国内知名的职业教育专家、学者来院进行现场辅导,如:张治忠专家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赵志群专家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开发”、丁德全教授的“项目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戴士弘的“能力本位,项目化改造—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等。
为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课程组定期安排专任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通过学习企业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保证教师的理论知识也及时得到更新。
今后,在课程的深入建设过程中,教师的企业锻炼还会继续保持。
本指标自评18分。
二、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职业技术技能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主要介绍通用机床中的车床、铣床、磨床和钻床电气故障维护,通过四种机床典型故障的维护,提高学生选择、使用和维护机床电气控制设备的基本技能,锻炼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爱护设备及工具,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文明安全生产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为其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创建精品课程自评报告

创建精品课程自评报告1. 引言创建精品课程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对我所设计并创建的一门课程进行自评。
通过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择以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旨在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升教学质量。
2. 课程内容本课程的主题是《计算机编程基础》,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编程的基本原理、常用编程语言的语法规则和编程实践等方面。
3. 教学方法为了提高课程的学习效果,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我通过理论讲解和实例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编程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际编程实践来巩固知识。
其次,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能力。
另外,我还利用在线教育平台,提供在线课程视频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展课堂学习内容。
4. 教材选择为了确保课程的教学质量,我精选了适合本课程的教材。
我选择了一本综合性较强、内容丰富的教材作为主要教材,并结合其他参考书籍和在线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参考资料。
我还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教材的调整和补充,确保教材与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匹配。
5. 教学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教学效果,我采用了多种评估手段。
首先,我设计了课堂练习和作业,通过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成绩来评估他们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其次,我进行了学生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建议。
另外,我还观察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以及他们在课程结束后的应用能力和继续学习的意愿,来评估课程的实际效果。
6. 改进建议通过对课程的自评,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增加编程实践和项目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加强课程的互动性,增加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更新教材和教学方法,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变化。
分析化学精品课程自我评价

分析化学精品课程自我评价第一篇:分析化学精品课程自我评价分析化学精品课程自我评价一、本课程的主要特色1.师资队伍《分析化学》教学团队的老师们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始终把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作为终身追求的事业,时时刻刻不忘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他们一直以高尚的品德、严谨的作风和渊博的知识指引着学生。
课程负责人李丽清教授,1963年10生,博士。
现任泰山学院化学系主任。
长期从事分析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主讲《分析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等多门专业基础课与主干课程。
以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学观为指导,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效果显著。
曾获获校级中青年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曾被评为泰安市市直学校优秀教师、泰安市先进女职工、泰山学院十佳师德标兵、泰安市劳动模范。
主讲教师陶秀俊教授,1952年12月生,现任化学系主任。
在长期的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先后在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分析化学》、《分析试验室》等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教材、著作4部,完成科研项目4项,有多项成果获省级、市级和学校优秀成果奖。
曾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工作者。
主讲教师季宁宁讲师,1979年1月生,硕士。
2001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于聊城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一直从事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
主讲教师王芬助教,1981年12月生,硕士。
200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西南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2006年6月获得分析化学硕士学位。
一直从事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讲教师程学礼讲师,1975年6月生,硕士。
2002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系,现为化学系教师,担任《仪器分析》、《化学文献》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事化学信息学的研究工作,多次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主讲教师郑泽宝讲师,1980年3月生,硕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自评报告
机械设计课程于2007年在我院开设,自开设以来先后使用了由西北工业大学教研室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四版、第六版、第七版、第八版机械设计教材。
此教材获国家优秀教材奖。
为全国各大高校公认的教材和众多院校使用的教材,也是机制专业考研教材。
自2011年4月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后,课题组的教师们经过不断的努力,在教学文件的编写、教学方法与内容的改革、实践教学、教学条件等方面不断的发展与创新,使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一、教学队伍的建设
课程组的教师的授课水平较好,其中一名老师参加长城学院教学基本功大赛获得第5名的成绩;一名老师参加长城学院教学基本功大赛获得第一名的成绩;一名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实践经验丰富,科研成果显著,具有高级职称。
一定的教学经验。
课题组还配有2名实践教师。
这些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爱岗敬业。
多年来课题组教师不断的进行教学改革,先后发表了多篇论文。
基于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金工实习教学改革研究、关于培养大学生机械创新能力的探讨、影响大学生机械创新能力的调查分析等。
二、教学内容的建设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机械设计教学内容的改革紧跟当今MOOC的发展潮流以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因此在教学课件的设计上,不再以书中章节进行设计,而是以知识点进行课件制作;教学视频不再是2*45分钟时
长,而是以微课形式录制。
这样将机械设计分为75个知识点和75个微视频75个教案。
这样为机械设计向MOOC方向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以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设计。
一是设计有了学生课下学习的微视频;二是翻转案例以及翻转的教具设计。
这样做为下一步机械设计向翻转课堂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条件的建设
1.教学文件的编写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先后制定了07版、09版、13版机械设计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内容的变化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的发展。
撰写了以2学时未单位机械设计教案和以微课为单位的教案;制作了以章节未单位的教学课件和以微课为单位的教学课件;制作了部分以2学时为单位的教学视频和微课视频。
编写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2.实验室的建设
几年来,机制教研室先后建立并完善了机械设计实验室的建设。
能够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实验同时有增加了综合性试验项目,为实验室的开放奠定基础。
除此之外,又建立了机械设计创新实验室,主要用于开放性试验项目和各类机械设计创新大赛。
建校几年来,机制专业先后参加了河北省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取得了一定成绩。
3.教学效果
机械设计的教学效果一直很好,通过近几年的考验专业课程就可以看出,机制专业考取研究生的学生90%以上都是参加的机械设计
课程的专业考试。
从学生考试成绩看,最高分145分,最低分也不低于120分。
可见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