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5混凝土配合比标准解析

合集下载

C5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5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5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要求强度C55,坍落度180mm ,泵送混凝土。

路途距离:40分钟可到达。

泵送高度初估﹤50m (此项作用选石子最大粒径)、入泵坍落度要求180㎜。

二、设计目的①拌合物的工作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坍落度及经时损失;粘聚性、保水性合格。

②硬化后在规定龄期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③耐久性符合设计要求。

④尽可能经济。

三、原材料质量要求四、实验室提供历来C40及以上混凝土强度标准差2011年6月以来C40HB(泵送)28天抗压强度统计:46.5、54.5、47.82011年6月以来C45 HB(泵送)28天抗压强度统计:51.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规定: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宜根据同类混凝土统计资料计算确定,计算时,强度试件组数不应少于25组。

故我们只能按无统计资料情况处理。

五、设计原理 1、混凝土强度准备采用以下三种措施: ①掺缓凝高效减水剂 水灰比对混凝土配制的影响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关键因素是水灰比。

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但塌落度就越小。

塌落度小的混凝土不能满足施工泵送要求,这是一个矛盾对立的二方面。

水灰比由计算配合比强度要求初定,然后通过试配调整。

本设计属大流动性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大于等于160mm ),采取加入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措施来获得,减水率应≧20%。

高性能减水剂对混凝土的作用前面提到,既要保证强度,又要保证流动性,必须掺高性能减水剂。

减水剂作用原理:减水剂掺入到水泥浆体系后,由于A C 3水化速度最快,吸附量又大,因此A C 3首先吸附了大量减水剂。

A C 3含量高的水泥与A C 3含量低的水泥相比,在相同减水剂、相同参量条件下,吸附减水剂的量就多,必然影响到水泥浆体系中其他矿物质(S C 3、S C 2、AF C 4等)所需分散剂的数量,因而,显示出混凝土的流动性差。

为此,对于A C 3含量高的水泥需适当增加减水剂的掺量,使流动性得到改善。

C55现浇梁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书.doc

C55现浇梁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书.doc

C55预制T型箱梁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 设计依据1.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GB/T14902-2003预拌混凝土3. GB8076-2008 混凝土外加剂二. 设计说明1.采用符合GB175-2007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采用符合JGJ52-2006标准的中粗砂。

3.采用符合JGJ52-2006标准的粒径5-20mm的级配碎石。

4.坍落度根据预拌要求及运输情况出机时取170±10mm。

5.采用符合GB8076-2008标准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6.水灰比宜在0.3-0.4之间。

7.考虑预拌混凝土拌制和结构物设计自身特点要求,砂率宜在35-40%之间。

8.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按GB50080-2002标准进行检测,力学性能按GB50081-2003进行检测。

9.立方体抗压强度系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 mm立方体试件,在28天龄期,用标准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

三、试验所用仪器设备及试验环境:试验过程中所进行各项试验项目用的仪器设备精度、规格、标准性等均符合规范要求,且均通过江西省计量测试所检定合格;水泥试件、砼试件进行标养,温度及环境均符合要求。

(见附表)四、材料的选用:1、水泥:选用海螺P.O52.5 级水泥,依据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GB/175—2007要求,详见下表:表12、细骨料:选用中粗河砂,依据JGJ52-2006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详见下表:3、粗骨料:选用5—20mm 连续级配碎石,依据JTJ52-2006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详见下表:5、外加剂:浙江江山虎强混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生产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型号:(HQ-PC808),符合GB8076-2008标准要求,其各项指标性能详见厂家说明书及外委试验报告,掺量为胶结总量的1.25% 。

五、配合比的设计与计算:依据JGJ55-2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结合工地实际情况对C55预制箱梁砼配合比行设计与计算,具体过程如下: 1、计算配制28天抗压强度值:f cu.o =f cu.k +1.645×σ=55+1.645×5=63.2Mpa2、计算f ce 值:r c ×f ce,g =1×52.5=52.5Mpa(注:r c为水泥富余系数)3、根据粗集料的类型,计算水灰比:α×f ce0.46×52.5f cu.o+αa×αb×f ce63.2+0.46×0.07×52.50.37W/C===取水灰比为0.33,且水灰比在 0.3-0.4 之间,满足JGJ55-2000表4.0.4要求。

C55混凝土配合比标准

C55混凝土配合比标准

根据所得基准配合比,试拌25L用量,试验结果为:
C55 普通 双掺 出机温度(℃) 21 22 坍落度(mm) 220 220 扩展度(mm) 530 600 实测容量(kg/m3) 2528 2533
两种混凝土配合比和易性良好,工作性良好,未出现泌水、离析现象。
四、配合比设计
7、调整配合比 普通配合比根据基准配合比水灰上下调整0.02,砂率1%,其结果如下:
四、配合比设计
双掺配合比根据基准配合比水胶比上下调整0.01,砂率1%,其结果如下:
C55 基准 调整 1 调整 2 水泥 372 387 360 粉煤灰 73 75 70 矿粉 73 75 70 砂 735 709 761 石 1102 1109 1094 外加剂 6.22 6.44 6.00 水 145 145 145
普通配合比:每m3水泥用量:mc=147/0.30=490㎏/m3
双掺配合比:每m3水泥用量:mc=145/0.28=518㎏/m3 设定粉煤灰和矿粉的掺量同为胶凝材料用量的14%,可得双掺配合 比混凝土水泥用量为372㎏/m3,粉煤灰和矿粉用量同为73㎏/m3。
四、配合比设计
5、外加剂用量的确定
拌合物性能结果如下:
C55 基准 调整 1 调整 2 出机温度(℃) 22 22 23 坍落度(mm) 220 205 220 扩展度(mm) 600 400 590 实测容重(kg/m3) 2533 2520 2526
实测容重与设计容重的偏差没有超过设计容重的2%,故不进行每方用量修正。
五、C55混凝土碱含量及氯离子含量汇总表
C55
基准 调整 1 调整 2
水泥
490 459 525
粉煤灰
0 0 0

C55混凝土主要参数指标

C55混凝土主要参数指标

4.3.7.1 0#块浇筑采用C55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主要参数性能如下
(1) 混凝土原材料
①水泥:P.O 52.5水泥,具体参数见下表:
表4-3-1 水泥参数表
②河砂:中砂,具体参数见下表:
表4-3-2 河砂参数表
③碎石:4.75-9.5mm:9.5-19.5mm=30%:70%组成级配。

具体参数见下表:
表4-3-3 粗集料参数
④外加剂:高性能缓凝型减水剂
表4-3-4 减水剂参数表
(2)施工配合比见下表
表4-3-5 施工配合比表
(3)水泥水化热试验
根据施工配合比进行水泥水化热试验,试验结果见下表,并据此计算混凝土绝热温升值。

表4-3-6 水泥水化热表
表4-3-7 混凝土抗拉强度
)1()(t tk tk e f t f γ--=
式中:f tk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取2.01MPa 。

4-3-8 混凝土各龄期抗拉强度统计表
抗裂计算
)(/)()(t t f t tk σημ≥
式中:η——掺合料对混凝土抗拉强度影响系数,η=η1*η2,η取值见下表:
表4-3-9 掺合料对混凝土抗拉强度影响系数
其中抗裂安全系数取值
1.15。

表4-3-10 混凝土各龄期抗裂计算统计表
混凝土抗裂满足规范要求。

C55轨道板混凝土配合比

C55轨道板混凝土配合比

一、配制强度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混凝土配制强度按下式确定
f= ,cu k f+1.645 =55+1.645×5.5=64.0MPa
cu
,0
二、原材料选择
1、胶凝材料用量
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不允许超过480 kg,但是为
了满足
R>48 MPa,给予配合比以较大强度保证率,
16h
我们选择胶凝材料总量470—480 kg进行试验。

2、二级石子掺量比例的选择
CRTSⅡ型轨道板制造工艺要求石子按两级级配分掺。

为了找到最佳掺配比例,达到最小空隙率,进行掺配分析研究。

结果是5-10 mm与10-20 mm的比例为4:6时,石子的堆积密度最大。

混合料符合5—20mm连续级配的要求。

3、矿物掺合料
采用复合型矿物掺合料,掺加10%
4、水泥
P.O52.5水泥
5、外加剂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6、细骨料
细度模数为2,9的河沙
7、粗骨料
最大公称直径为20mm的碎石
三、配合比应用
m水泥:m掺和料:m砂子:m碎石:m水:m外加剂=430:48:680:1 157:133:6.4。

C5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5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5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要求强度C55,坍落度180mm,泵送混凝土。

路途距离:40分钟可到达。

泵送高度初估﹤50m(此项作用选石子最大粒径)、入泵坍落度要求180㎜。

二、设计目的①拌合物的工作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坍落度及经时损失;粘聚性、保水性合格。

②硬化后在规定龄期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③耐久性符合设计要求。

④尽可能经济。

三、原材料质量要求要求组织合格原材料,严把材料关。

不然,成本高,风险很大。

1、减水剂--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本设计属大流动性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大于等于160mm),采取加入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措施来获得,减水率应≧20%。

与外加剂供应厂商联系,了解该厂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掺量1.6~1.8%,与华润水泥相容性好。

2、严格控制粉煤灰质量当前,搅拌站使用的粉煤灰属磨灰,应按【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范】执行,该规范要求Ⅱ级粉煤灰七天活性指数≧75%,28天活性指数≧85%。

鉴于试验室检测结果,进场粉煤灰的活性指数偏低,60%左右。

因此尽量要求购活性较高,需水比较小,且质量稳定的粉煤灰。

由于市场粉煤灰供应紧张,现降低规范标准,向供应商提出,粉煤灰最低要求,活性指数≧70%,需水比按二级粉煤灰要求。

试验室要对粉煤灰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

3、采用P042.5R水泥水泥的其他要求: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控制标准定为:最好25以下,27以下的可以接受。

对所用水泥进行对比试验,选初凝时间相对迟一点的。

4、细骨料的选择河砂。

符合二区级配,理想细度模数为2.5~2.9,可规定≧2.3,中砂。

其通过0.315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应少于15%。

其余要求按国家规范。

现需做料场砂的筛分试验,以判断料场砂能否用作C5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材料。

5、粗骨料:花岗岩,选采石场时,做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要求立方体抗压强度≧85Mpa 。

生产控制压碎指标≦13%。

粗集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宜符合表中规定。

C55混凝土主要参数指标

C55混凝土主要参数指标

4.3.7.1 0#块浇筑采用C55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主要参数性能如下
(1) 混凝土原材料
①水泥:P.O 52.5水泥,具体参数见下表:
表4-3-1 水泥参数表
②河砂:中砂,具体参数见下表:
表4-3-2 河砂参数表
③碎石:4.75-9.5mm:9.5-19.5mm=30%:70%组成级配。

具体参数见下表:
表4-3-3 粗集料参数
④外加剂:高性能缓凝型减水剂
表4-3-4 减水剂参数表
(2)施工配合比见下表
表4-3-5 施工配合比表
(3)水泥水化热试验
根据施工配合比进行水泥水化热试验,试验结果见下表,并据此计算混凝土绝热温升值。

表4-3-6 水泥水化热表
表4-3-7 混凝土抗拉强度
)1()(t tk tk e f t f γ--=
式中:f tk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取2.01MPa 。

4-3-8 混凝土各龄期抗拉强度统计表
抗裂计算
)(/)()(t t f t tk σημ≥
式中:η——掺合料对混凝土抗拉强度影响系数,η=η1*η2,η取值见下表:
表4-3-9 掺合料对混凝土抗拉强度影响系数
其中抗裂安全系数取值
1.15。

表4-3-10 混凝土各龄期抗裂计算统计表
混凝土抗裂满足规范要求。

C55混凝土配合比解析

C55混凝土配合比解析

考虑到JTJ041-200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配制高强度混凝土所 用水灰(胶)比宜控制在0.24-0.38范围内;最后确定普通混凝土配合 比水灰比为0.30,双掺混凝土配合比水胶比为0.28。
四、配合比设计
3、用水量的确定
从JGJ55-2000表4.0.1-2中选取每m3混凝土的用水量mwo=187㎏,已 知减水剂的减水率为21.4%,普通配合比每m3混凝土实际用水量为: mw = 187×(1-21.4%)=147㎏/m3 考虑到双掺配合比中加入的掺合料能够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对混 凝土坍落度产生了影响,每m3混凝土实际用水量调整到145㎏/m3。 4、每m3混凝土水泥用量及掺合料的确定
比表面积 383kg/m3 3天抗折 6.1MPa
标准稠度 27.0% 3天抗压 32.8MPa
初凝时间 159min 28天抗折 8.8MPa
终凝时间 214min 28天抗压 61.2MPa
碱含量 0.46% 安定性 2.5
氯离子含量 0.009%
三、原材料选用情况
2、砂: 黄河砂Ⅱ区中砂
细度模数
普通配合比:每m3水泥用量:mc=147/0.30=490㎏/m3
双掺配合比:每m3水泥用量:mc=145/0.28=518㎏/m3 设定粉煤灰和矿粉的掺量同为胶凝材料用量的14%,可得双掺配合 比混凝土水泥用量为372㎏/m3,粉煤灰和矿粉用量同为73㎏/m3。
四、配合比设计
5、外加剂用量的确定
堆积密度
表观密度
含泥量
泥块含量
碱集料反应
2.7
1.595g/cm3Fra bibliotek2.616g/cm3
0.6%
0.3%
0.0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方砼原材料用量情况 水泥 配合比 粉煤灰 矿粉 砂 石 外加剂 水 总碱含量 氯离子含量 (%) (%)
xx
Xx公司
Xx公司
黄河砂
Xx采石场 5-20mm连续 级配 1102 1109 1094 1155 1155 1152
Xx公司 聚羧酸 减水剂 6.22 6.44 6.00 6.37 5.97 6.83
比表面积 383kg/m3 3天抗折 6.1MPa
标准稠度 27.0% 3天抗压 32.8MPa
初凝时间 159min 28天抗折 8.8MPa
终凝时间 214min 28天抗压 61.2MPa
碱含量 0.46% 安定性 2.5
氯离子含量 0.009%
三、原材料选用情况
2、砂: 黄河砂Ⅱ区中砂
细度模数
考虑到JTJ041-200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配制高强度混凝土所 用水灰(胶)比宜控制在0.24-0.38范围内;最后确定普通混凝土配合 比水灰比为0.30,双掺混凝土配合比水胶比为0.28。
四、配合比设计
3、用水量的确定
从JGJ55-2000表4.0.1-2中选取每m3混凝土的用水量mwo=187㎏,已 知减水剂的减水率为21.4%,普通配合比每m3混凝土实际用水量为: mw = 187×(1-21.4%)=147㎏/m3 考虑到双掺配合比中加入的掺合料能够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对混 凝土坍落度产生了影响,每m3混凝土实际用水量调整到145㎏/m3。 4、每m3混凝土水泥用量及掺合料的确定
1.83 2.87
0.19 0.19 0.017 0.37 22 205 400 2520 537
5d 57.6 105 54.2 4.24 119
25L用量
45L用量
9.68 17.73 27.73 8.33 19.40 1.88 1.88 0.1610 3.63
17.42 31.91 49.91 14.99 34.92 3.38 3.38 0.2898 6.53 360 761 1094 328 766 70 70 6.00 145
六、xx高速公路C55配合比(表一)
配 比 砼强 水灰 水胶 砂率 水泥 类 度 比 比 型 372 39 0.28 40 1 基准 25L用量 45L用量 37 0.27 39 C55 双 调整1 掺 9.30 18.38 27.55 8.28 19.28 1.83 1.83 0.1555 3.63 16.74 33.08 49.59 14.90 34.70 3.29 3.29 0.2799 6.53 387 1 709 1109 333 776 75 75 6.44 145 1.98 2.96 0.20 0.20 0.017 0.39 22 220 600 2533 518 7d 59.8 109 58.2 4.11 116 28d 75.2 137 3d 53.6 97 4.59 129 0 5d 56.7 103 54.0 3.90 110 砂 石 粉煤 5-10 10-20 矿粉 外加剂 灰 331 771 73 73 6.22 强度 弹模 强度 强度 出机 坍落扩展 实测 胶凝 水 百分 轴心 弹模 百分 温度 度 度 容重 材料 龄期 强度 率 强度 值 率 145 3d 54.6 99 0 735 1102
堆积密度
表观密度
含泥量
泥块含量
碱集料反应
2.7
1.595g/cm3
2.616g/cm3
0.6%
0.3%
0.060%
三、原材料选用情况
3、碎石: xx采石场生产的5-10mm、10-20mm单粒级碎石,按3:7比例掺配成5-20m m连续级配
压碎指标值 7.7% 母材强度 114.6MPa 针片状含量 2.1% 碱集料反应 0.031% 含泥量 0.2% 泥块含量 0.0% 堆积密度 1.560g/cm3 表观密度 2.818g/cm3
7、水: xx当地饮用水。
总含盐量 0.0003mg/mm3 PH值 7.0 碱含量 14.76mg/L 氯离子含量 9.60mg/L
四、配合比设计
1、配制强度
fcu,o≥fcu,k+1.645σ=55+1.645×6= 64.9 MPa
式中:f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四、配合比设计
双掺配合比根据基准配合比水胶比上下调整0.01,砂率1%,其结果如下:
C55 基准 调整 1 调整 2 水泥 372 387 360 粉煤灰 73 75 70 矿粉 73 75 70 砂 735 709 761 石 1102 1109 1094 外加剂 6.22 6.44 6.00 水 145 145 145
每m3混凝土砂用量708㎏/m3,每m3混凝土石用量1155㎏/m3。
双掺混凝土配合比假定容重为2500㎏/m3,可得: 每m3混凝土砂用量735㎏/m3,每m3混凝土石用量1102㎏/m3。
四、配合比设计
最后确定普通配合比及双掺配合比基准配合比每方用量如下: 单位:(㎏/m3)
C55 普通 双掺 水泥 490 372 粉煤灰 0 73 矿粉 0 73 砂 708 735 石 1155 1102 外加剂 6.37 6.22 水 147 145
9.00 19.03 27.35 8.20 19.15 1.75 1.75 0.1500 3.63
45L用量
16.20 34.25 49.23 14.76 34.47 3.15 3.15 0.2700 6.53
28d 75.9 138
4.77 134
六、xx高速公路C55配合比(表二)
配 比 砼强 水灰 水胶 砂率 水泥 类 度 比 比 型 490 30 0.30 38 1 基准 25L用量 45L用量 12.25 17.70 28.88 8.68 20.20 0.00 0.00 0.1593 3.68 22.05 31.86 51.98 15.62 36.36 0.00 0.00 0.2867 6.62 459 32 0.32 39 C55 普 调整1 通 1 25L用量 45L用量 1.61 2.52 0.00 0.00 0.013 0.32 22 205 520 2531 459 11.48 18.48 28.88 8.68 20.20 0.00 0.00 0.1493 3.68 20.66 33.26 51.98 15.62 36.36 0.00 0.00 0.2687 6.62 525 28 0.28 37 1 调整2 25L用量 45L用量 13.13 16.90 28.80 8.65 20.15 0.00 0.00 0.1708 3.68 23.63 30.42 51.84 15.57 36.27 0.00 0.00 0.3074 6.62 1.29 2.19 0.00 0.00 0.013 0.28 24 210 540 2520 525 7d 66.9 122 50.5 4.06 114 28d 81.4 148 4.15 117 5d 66.5 121 51.0 3.99 112 676 1152 346 806 0 0 6.83 147 7d 67.2 122 46.3 3.86 109 28d 69.5 126 3d 56.5 103 4.32 122 0 5d 62.8 114 43.3 3.63 102 739 1155 347 808 0 0 5.97 147 1.44 2.36 0.00 0.00 0.013 0.30 21 220 530 2528 490 7d 66.5 121 48.0 4.15 117 28d 75.3 137 3d 58.3 106 4.32 122 0 5d 58.6 107 46.4 3.89 110 砂 石 粉煤 5-10 10-20 矿粉 外加剂 灰 347 808 0 0 6.37 强度 弹模 强度 强度 出机 坍落 扩展 实测 胶凝 水 百分 轴心 弹模 百分 温度 度 度 容重 材料 龄期 强度 率 强度 值 率 147 3d 56.6 103 0
355m2/Kg
105%
1.34%
58.3%
90.4%
0.91%
0.034%
三、原材料选用情况
6、外加剂: xx公司生产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减水率 21.4% 泌水率比 67.5% 碱含量 0.62% 氯离子含量 0.058% 凝结时间差 -22min 7d抗压强度比 133% 28d抗压强度比 126%
根据所得基准配合比,试拌25L用量,试验结果为:
C55 普通 双掺 出机温度(℃) 21 22 坍落度(mm) 220 220 扩展度(mm) 530 600 实测容量(kg/m3) 2528 2533
两种混凝土配合比和易性良好,工作性良好,未出现泌水、离析现象。
四、配合比设计
7、调整配合比 普通配合比根据基准配合比水灰上下调整0.02,砂率1%,其结果如下: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
砼强度等级 σ 低于20 4.0 20-35 5.0 高于35 6.0
四、配合比设计
2、水灰比及水胶比的确定
W /C aa f ce f cu,o aa ab f ce
0.46 52.5 0.36 64.9 0.46 0.07 52.5
普通配合比外加剂每m3用量为水泥总量的1.3%,得6.37㎏/m3; 双掺配合比外加剂每m3用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1.2%,得6.22㎏/m3。 符合高效减水剂的掺量宜为胶结料的0.5%—1.8%的要求。 6、考虑泵送难度及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确定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砂率为38%, 双掺混凝土配合比砂率为4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假定容重为2500㎏/m3,可得:
三、原材料选用情况
4、掺合料1: Xx公司生产的C类Ⅰ级粉煤灰
细度 需水量比 烧失率 28d活性指数 安定性 碱含量 氯离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