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 论语心得 句子
优秀范文:学习于丹《论语》心得体会6篇

优秀范文:学习于丹《论语》心得体会 (2) 优秀范文:学习于丹《论语》心得体会 (2)精选6篇(一)《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和总结,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经典著作。
通过学习于丹的《论语》心得体会,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和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先,孔子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强调个人的修养和家庭的和谐是治理国家和平天下的基础。
只有一个人先修身养性,做到言行一致,守法道德,才能更好地管理家庭和治理国家;而一个家庭和睦、亲密无间,才能培养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这个思想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行为是成就一个人和一个国家的基础。
其次,孔子注重教育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德行和才能的有效途径。
他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造就有道德和智慧的人,而不仅仅是培养一些技能和知识。
他提倡学习而不虚心学习,强调了对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比如要善于思考、善于提问、善于总结等等。
这使我深刻地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仅要追求知识的积累,更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德行和智慧,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此外,孔子还强调了中庸之道和礼仪之讲究。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内外的和谐,既要遵循天理,又要尊重人伦关系。
中庸之道是平衡的,是避免极端和偏激的思维和行为。
而礼仪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使我明白了一个人的做事应该量力而行,不过分追求个人的利益,要以大局为重;同时,更要学会与人相处,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关爱。
最后,通过学习于丹的《论语》心得体会,我认识到孔子思想是深刻的,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
这些思想不仅在古代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我们可以借鉴孔子思想中的优秀品质,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教育、追求中庸之道和礼仪之讲究等,来指导自己的人生和社会发展,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进步。
综上所述,学习于丹的《论语》心得体会使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白了孔子思想的智慧和其对人生的思考,这些都对我今后的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于丹论语感悟摘录

于丹《论语》感悟摘录孝敬之道1.百善孝为先。
2.孝为行,敬为心。
3.父母付出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对子女的提携。
4.在为一个道理而争吵的过程中,道理本身是什么,不重要;但是表达方式,很重要。
5.其实,往往就是自己最亲的人,就成了自己情绪的垃圾桶,有的时候还会受伤。
6.你最亲的人是最伤不得的。
7.孝顺,孝顺,顺者为孝。
8.真正的爱父母,就要包容和尊敬他所有的习惯。
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0.真正的孝敬,更重要的是弘扬父母之志。
1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2.这世上,有一种至深的悲怆,叫子欲养而亲不待。
智慧之道1.真正的智慧,是你拥有对人心的判断力。
2.其实,大智慧跟小聪明的区别,有时候是彰显在一种态度上。
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智慧最大的境界,在于自己心中通彻的透悟,而最终成就生命的欢欣。
学习之道1.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2.选择知识的标准:只有真实的、善意的、重要的信息,才是值得我们耗费生命去学习的;也只有这样的学习,才能对我们的生命有所提升。
3.一个人,如果张开耳目,会发现处处皆是学问。
4.不耻下问。
5.真正的学习,是用自己的主体学习生命中最匮乏的经验。
6.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朝张载)7.学以致用8.真正的学以致用,就是把知识落在实处。
9.美好的品德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获得定位与制衡。
诚信之道1.以诚待人,言而有信。
2.信誉是你行走于世最基础的保障。
3.信誉对于每个人来讲,是一张无形的通行证。
4.债务有凭,良知无价。
5.人品的高下,诚信是一块试金石。
6.心有诚意,口则必有信语;口有信语,身则必有慎行。
7.恒常之心,是对自己的诚意,也是对别人的信誉。
8.守信,就是完成一份诚意的建立。
9.自尊者人尊之,自敬者人敬之,自信者人信之。
10.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于丹《论语》心得

于丹《论语》心得于丹论语心得体会篇一于丹的“《论语》心得”是本学期我校规定的必读书目之一,全文是用七大部分来解读《论语》的,分别是“天地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及“人生之道”。
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体悟经典的普适智慧。
同时为她的这种崇高的境界而感动。
同时让我们领略到有这样一种智慧,那就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对自己工作和朋友的理智看待。
人生不得意事常八九。
那么如果人生有了缺憾之事,如果我们遭遇不得意之时,我们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呢?两千多年前的论语对于我们当今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能有什么启示呢?书中令我印象较深的是《于丹〈论语〉心得之二——心灵之道》。
“每个人一生中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
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意思是说:“一个人能够听你讲道理但是你没去跟他讲,就叫“失人”,你就把这个人错过了,不好相反,假如这个人根本就不可理喻而你偏和他讲道理,那就要“失言”,也不好。
所以这就是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想做一个别人愿意和自己交流,也可以和他人交流的人,最关键的是我们要有个敞亮的心怀。
这种心境和胸怀,既可以弥补先天的遗憾,也可以弥补后天的过失;同时能使自己有定力,有真正的勇敢,使自己生命饱满、充盈,让自己有一种大欢欣,让自己的人生有最大的效率,让自己的每天进行着新鲜的轮回,并且把这些新鲜的养分疏导给他人。
于丹教授同时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你就会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看待这些事实的态度。
于丹论语心得精华版

于丹《论语心得》精华2011-07-10 小康邮箱于丹《论语心得》之精华于丹于丹《论语心得》之精华之一1、快乐秘诀。
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然在提高,但是许多人却越来越不满了。
因为他看到周围总还有乍富的阶层,总还有让自己感到不平衡的事物。
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到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在《论语》中,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
子贡曾经问老师:“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假如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向富人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敖其凌人。
这怎么样?老实说,这很不错。
但还不够。
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叫做“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更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也不会因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
一个人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又能在贫贱中保持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
这样一种儒家思想传统传承下来,是我们历史上又出现了很多内心富足的君子。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就是其中之一。
陶渊明曾经当过83天的彭泽令,那是一个很小的官,而一件小事便让他弃官回家。
有人告诉他,上级派人检查工作,您应当“束带见之”。
就如同今天,你要穿正装,扎领带,去见领导。
陶渊明说,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就是说,他不愿意为了保住这点做官的“工资”而向人低三下四。
于是把佩印留下,自己回家了。
回家的时候,他把自己的心情写进了《归去来兮辞》。
他说:“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为独悲。
”我的身体已经成了心灵的主人,无非是为了吃得好一点,住得好一点,就不得不向人低三下四、阿谀奉承,我的心灵受了多大委屈啊!他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吾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于是就回归到自己田园。
安贫乐道,在现代人眼中颇有些不思进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竞争面前,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收入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
于丹的经典语录、于丹论语心得语录

精心整理
于丹的经典语录、于丹论语心得语录
★过分的苛责,不如宽容的力量更恒久。
★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的,安贫乐道的朋友。
★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
★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
★真正的英雄是能够为自己的心做主的人。
★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
★“无为而无不为”才是大境界。
★把恩恩怨怨看小了去,把自主的灵魂放到无限大。
★感到心理失衡是因为世界在动,而你不动。
★同样的道理,感悟却有高下之分。
★人最难认知的是自己的心。
★只有自己的心清楚了,才能去善待他人。
★不要因为世俗的标准而远离了自己的赤子之心。
★在生命之中每个人可以以不同的形态活下去。
★思想的传承远远胜于一个生命。
★对生命的解读要问问自己——我要怎么样的决断。
★在生死的态度上,儒道殊途同归的那就是,让生命获得价值。
★还有比生死更重要的事情。
★宽容一点,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做一个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化解生活中的遗憾。
★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灾害。
★勇敢有时候是理性制约下的一种镇定和自信。
★多思、多想、多看;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于丹论语心得感悟篇一古人云:“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可见《论语》这本书在中国古代的地位。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无意中的言行变成了世人的楷模,《论语》于是问世并名动天下。
打开《论语》,像是走进了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来到了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
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的谋略,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是由于此原因了。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
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的孔子,一个诲人不倦的孔子。
我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自己敞开心扉,说无愧于天,无愧于地,不用察言观色。
子曰:“君子周而不必,小人比而不周。
”现在一想可不是吗!君子在品德上团结人,而秦桧之类的小人,以钱取人,用荣华富贵来团结人,所以朋友可能会勾结的很多。
孔子讲究孝道。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今天的人们眼中却在褪色。
因此对我们来说重提孝道是非常必要的。
当我们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时,我们才会有一颗感恩的心。
父母给予了自己生命并把自己精心养育成人,期间父母付出的何止是金钱与精力,更多的是浓浓的爱心以及无私的爱。
孔子说:“事父母能竭其力”。
即为父母要竭尽自己的所能。
此句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强调为人子女要孝顺父母,而这是考察一个人品德好坏的一个重要依据。
现在的我们习惯于依靠父母,索取多,奉献少。
这看在古人的眼里,应该是大逆不道吧。
另一层含义是指孝敬父母要凭自己的真实能力,如为此而触犯法律,则会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
为父母提供充足的物质并不是孝的根本,按照父母的教诲行事做人,才是真正的孝。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
也许孔子的一些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吻合,但对于这部影响了中国文化几千年的经书,是非常有必要一读的。
读《论语》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与人相处,读《论语》可以学会求知的方法,读《论语》更能体会与人相处的道理,做人的哲学。
于丹论语心得

于丹论语心得于丹论语心得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
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于丹论语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于丹论语心得1★过分的苛责,不如宽容的力量更恒久。
★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的,安贫乐道的朋友。
★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
★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
★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
★眼界的高低、境界的大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大眼光,就会抓住我们眼前的每一个机遇。
★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
★真正的英雄是能够为自己的心做主的人。
★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
★无为而无不为才是大境界。
★把恩恩怨怨看小了去,把自主的灵魂放到无限大。
★人能够看清目的和方向是不容易的。
★只有用心才能从细节里获得知识和感悟。
★冠军永远跑在掌声之前。
★留一份寂寞给生命,让生命可以开阔。
★经历和悟性决定你的眼界。
★人格理想的支点:依于仁,游于艺。
★感到心理失衡是因为世界在动,而你不动。
于丹论语心得2寒假里断断续续地读完了《于丹心得》,于丹认为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
她说的没错?孔子让我感到温暖,他就像一位有着温暖大手的长者。
读着这本书,就像和这位老人并肩走上了一段旅程,他引领我欣赏沿路的风景,朴素平和地述说他的智慧,拨开我的疑惑,给予我前行的力量。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像一杯茗茶,清香、甘醇;也像一块温润的玉,优雅、谦和。
他闪着柔和的光芒,照亮我的世界,使我的世界静了下来,慢了下来,沉淀了下来,让我放慢了匆忙急促的脚步,慢慢发现了世界的美丽,呼吸纯净的空气,跳出自己的舞步。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说的真好:“我们心灵所需要的快乐生活!”现在的我们总是被各种各样的事物诱惑,总是迷失于别人的眼中,别人的世界里。
于丹论语心得经典语录精选

于丹论语心得经典语录精选于丹读完论语有很多经典的心得语录,一起来看看吧!!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于丹论语心得经典语录,希望你喜欢。
于丹论语心得语录1) 成长是内心在历练中逐渐强大,所谓人生的归位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力量。
——于丹2) 厚道,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的很多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
——于丹3) 要学会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融入自己的生命。
要一边学,一边想,一边应用。
——于丹4) 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于丹5) 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他生命中的光荣与隐痛,真正的好朋友不要轻易去触及他的隐痛。
——于丹6) 内心有一种在理性制约下的自信与镇定,这是因为他有着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
——于丹7) 《圣经》上说世界上最追不回来的有三件事:射出去的箭,说出的话和失去的机会。
——于丹8) 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于丹9) 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重要。
——于丹10) 你想要做一个别人愿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最关键是的你要有一个敞亮的心怀。
——于丹于丹论语心得经典语录精选1)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于丹2) 你千万不能要求对方必须如何如何,每一个个体都是值得尊重的,朋友之间尤其要保留这种尊重。
——于丹3) 如果你的心灵很敞亮,很仁厚,你有一种坦率和勇敢,那么你有可能收获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于丹4) 先要把我们生命中能够把握的东西尽可能掌握,先不要超越自己年龄去考虑那些遥不可及的事情。
——于丹5)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没有分寸,没有尺度的事情都会做到过犹不及,与朋友相处同样要注意分寸。
——于丹6) 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
——于丹7)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丹论语心得经典句子(个人篇)
1、《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2、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3、人对自然万物,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
4、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5、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而我们还是老在那儿想,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它呢?然后就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伤害。
6、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
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7、一个人的自信来自于他内心的淡定与坦然。
8、要做到内心的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
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重要。
9、做一个勇敢的人,用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遗憾。
10、内心有一种在理性制约下的自信与镇定,这是因为他有着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
11、当一个不幸降临了,最好的办法是让它过去,这样你才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的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12、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13、看到朋友做的不对的事情,你要真心地劝告,善意地引导,如果他实在不听就算了,别再说了,不要自取其辱。
14、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
15、在其位,要谋其政,先把自己那个岗位做好,先不要操心别人的事。
16、慎言,就是说话要小心,不要说自己做不到的事。
17、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
18、能理解和尊重每一个人观点的合理性同时又能坚持自己的的观点。
19、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这是为人处世很重要的一点。
要想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懂礼节。
20、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
21、我们要想交到好朋友,第一要有仁爱之心,愿与人亲近,有结交朋友的意愿。
第二要有辨别能力。
我们应结交那些可以完善自己品德,提高自身修养,丰富你的内涵的人。
22、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他生命中的光荣与隐痛,真正的好朋友不要轻易去触及他的隐痛。
23、你千万不能要求对方必须如何如何,每一个个体都是值得尊重的,朋友之间尤其要保留这种尊重。
24、要学会用减法生活。
你的心灵如果被所得堆满,最后就会累于得。
25、一个人志向至关重要,决定他一生的发展方向。
26、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
27、成功的职业,不一定是你心中的理想。
28、要学会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融入自己的生命。
29、恒心与定力--心理的依据与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