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炎症性肠病的护理

炎症性肠病的护理

炎症性肠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观察生命体征,有无并发症。

2、观察大便的颜色、性质、量,有便血时注意生命体征及血常规变化及大便常规。

3、注意进食后有无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

4、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有无腹膜刺激征及里急后重等。

5、注意有无并发症:如穿孔、肠梗阻及大出血。

二、护理措施1、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休息:多数患者营养不良,缓解期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降低消耗。

急性发期或病情严重应卧床休息。

3、饮食:急性发作期应进流质饮食,逐步过渡至质软、易消化、少纤维、富营养,有足够热量的食物。

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忌乳制品。

宜少食多餐,病情严重者应禁食。

4、用药护理:(1)腹痛者可遵医嘱用解痉药,注意药物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2)应用糖皮质激素者不可随意停药或改变剂量,防止反弹。

(3)柳氮磺胺吡啶应在餐后服用。

若灌肠,药物要碾成粉末,防止堵管,肛管插入深度为 10-15 厘米,灌肠完毕,抬高臀部 10 厘米以上,保留时间不少于 1 小时。

5、若行肠镜检查,应做好术前、术后准备的护理。

6、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识别压力源和减轻压力的方法,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其自尊、自立的思想,取得家庭及社会的支持。

三、健康指导要点1、合理休息与活动,劳逸结合。

戒烟酒,合理饮食,避免过硬和粗糙食物。

2、保持情绪稳定,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坚持治疗,不随意停药或更换药物,定期复查。

4、教会患者灌肠的方法。

四、注意事项1、观察腹泻时有无发热,大便是否带血及粘液血便,注意肛周皮肤情况,勤用温水擦洗。

2、慢性腹泻时观察有无消瘦,贫血和营养缺乏,有无电解质紊乱。

3、便血严重时,要注意防止跌倒及坠床的发生。

4、因疾病的病程长,因此要做好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

5、告知患者识别药物不良反应,避免间断用药。

如有不良反应发生及时就诊。

炎症性肠病护理常规

炎症性肠病护理常规

炎症性肠病护理常规炎症性肠病专指病因未明的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

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

一、护理诊断1、疼痛:腹痛与肠道炎症、溃疡有关;肠内容物通过炎症狭窄肠端而引起局部痉挛有关2、排便异常:腹泻与肠道炎症、肠道运动功能失常及继发性吸收不良有关。

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肠道炎症致长期频繁腹泻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腹泻及肠道吸收障碍有关。

5、焦虑与病情反复,迁延不愈有关。

6、知识缺乏缺乏本病有关的防治知识。

二、观察要点1、大便的次数、颜色、性状及量。

2、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

3、注意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

三、护理措施1、按消化内科护理常规2、一般护理①休息和体位:轻者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重者应卧床休息,以减少肠蠕动和肠痉挛。

②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食用质软,易消化,少纤维素、高热量富含营养的食物。

病情严重者应禁食,按医嘱给予静脉高营养,以后根据病情逐步过渡到流质和无渣饮食,避免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忌食牛奶和乳制品。

③需行药物保留灌肠时,宜在临睡前执行,灌肠前排空大小便,取左侧卧位,灌肠后可抬高臀部,反复翻身,保留时间尽可能的长些。

2、症状护理①腹泻:观察腹泻的次数、性质,腹泻伴随症状。

注意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频繁腹泻者应做好肛周的皮肤护理。

②腹痛: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和生命体征的变化。

应用解痉挛剂时,剂量宜小,避免引起中毒性扩张。

③严重发作者应遵医嘱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血制品,以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④需行结肠内窥镜或钡剂灌肠检查时,以低压生理盐水灌肠做好肠道准备,避免压力过高防止肠穿孔。

4、药物治疗护理①嘱病人坚持治疗,熟悉药物不良反应:②氨基水杨酸制剂(柳氮磺吡啶SASP):嘱病人餐后服药和定期复查血象。

③糖皮质激素:注意激素的不良反应,不可随意停药。

炎症性肠病护理ppt课件

炎症性肠病护理ppt课件

·
8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大便常规和培养 (至少三次)
结肠镜检查 钡剂灌肠检查 黏膜病理学检查
·
9
诊断
排除某些疾病
感染性结肠炎、结肠克罗恩病、 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等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钡剂灌肠检查
结肠镜检查 黏膜活检结果
·
10
处理原则
控制炎症 缓解症状
防治并发症
·
24
健康教育
指导病人合理休息与活动 指导病人合理饮食、避免粗膳食纤维 指导病人及家属正确对待疾病、自我观察 嘱病人坚持治疗、定期复查。
·
25
·
26
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 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 CD))
·
3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
4
病理
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
特征:多发性溃疡 弥漫性炎症 结肠上皮的脱落或排出
病变自远段结肠开始逆行向近段发展, 呈连续性分布
·
5
临床表现
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 程度不等的全身症状 肠外表现:关节、皮肤、眼、口、肝胆等 并发症表现
·
6
临床分型
临床类型
初发型 慢性复发型 慢性持续型 急性暴发型
·
7
并发症
中毒性巨结肠 直肠结肠癌变 其它 肠大出血、肠穿孔、肠梗 阻、
肛门直肠周围病变等
内镜 表现
活检
切除 标本
①非连续性或节段性
+
+
+
病变

炎症性肠病护理课件

炎症性肠病护理课件

随访安排
建立有效的随访机制,及 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 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
THANKS
感谢观看
程度和频率。
记录病情
患者应记录每日病情变化,包 括排便次数、便血情况、腹痛 位置和程度等。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 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以及 肠镜检查,以评估病情。
及时反馈
患者如感觉病情加重或出现其 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向医生反
馈。
病情评估标准
01
02
03
疾病活动性评估
通过肠镜检查结果、临床 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指标, 评估疾病的活动性。
免疫抑制剂副作用
感染、出血、肿瘤等,处理方法为及时就医 并调整药物剂量。
糖皮质激素副作用
骨质疏松、血糖升高、血压升高等,处理方 法为控制饮食、监测血糖血压等。
其他药物副作用
根据具体药物不同而异,处理方法一般为停 药或换药。
04
CATALOGUE
炎症性肠病患者病情监测与评估
病情监测方法
观察症状
观察患者是否有腹痛、腹泻、 便血等症状,以及症状的严重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粪便检查)和内镜检查等综合诊断。
02
CATALOGUE
炎症性肠病患者日常护理
饮食护理
总结词:合理饮食对于炎症性肠病患 者的康复至关重要,需注意饮食卫生
、营养均衡和个体化原则。
详细描述
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避免暴饮暴食, 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新 鲜蔬菜、水果、全谷类和优质蛋白质 来源。
疾病严重程度评估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 并发症等情况,评估疾病 的严重程度。

小儿炎症性肠病护理查房PPT

小儿炎症性肠病护理查房PPT
理水平。
确定下一步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和 护理需求,制定 具体的护理计划 和措施
针对患者个体差 异,提供个性化 的护理服务
及时与医生、患 者家属沟通,确 保护理工作的顺 利进行
定期评估护理效 果,及时调整护 理计划,提高护 理质量
THANK YOUFra bibliotek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临床表现
腹泻:小儿炎症性肠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 腹痛:患儿常出现腹部疼痛,部位不定,多为隐痛或钝痛 体重下降:由于长期腹泻和营养吸收不良,患儿体重下降明显 发热:部分患儿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持续时间较短 营养不良:长期腹泻导致营养吸收不良,患儿可能出现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
整理查房资料,总结经验教 训
护理查房内容
患儿基本情况
患儿姓名、年龄、性别、 体重等基本信息
患儿病史、家族史、过敏 史等健康状况
患儿症状、体征、辅助检 查结果等病情信息
患儿治疗方案、护理措施、 康复计划等治疗情况
病史回顾
患儿基本情况介绍
病史及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及病情变化
辅助检查及结果分析
护理评估
患儿一般情况评估: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身高、营养状况等 病情评估:包括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 实验室检查评估:包括血常规、大便常规等检查结果 并发症风险评估:包括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护理问题与措施
腹泻:观察大便次数、性状、量,及时更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腹痛:评估疼痛程度,给予热敷、按摩等缓解疼痛 营养失调:调整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 潜在并发症:预防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

炎症性肠病病人的护理

炎症性肠病病人的护理
包括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以评估病 人的炎症程度和营养状况。
粪便检查
包括粪便常规、隐血试验等,以了解病人的 肠道病变情况。
免疫学检查
如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抗酿 酒酵母抗体(ASCA)等,有助于炎症性肠病 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X线检查
如腹部平片、钡剂灌肠等 ,可显示肠道的狭窄、扩 张、溃疡等病变。
药物副作用的观察与处理
01
消化系统副作用
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可调 整药物剂量或给予对症治疗。
02
免疫系统副作用
如感染、骨髓抑制等,需立即 停药并给予相应治疗。
03
皮肤副作用
如皮疹、瘙痒等,可给予抗过 敏药物或局部外用药物治疗。
04
其他副作用
如头痛、关节痛等,可根据症 状给予相应治疗。在处理药物 副作用时,护士应密切观察患 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 通,确保患者的安全。同时, 护士还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 育,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合理 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以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建 议和干预措施
分析炎症性肠病对病 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炎症性肠病概述
流行病学
炎症性肠病在全球范围内 均有发生,但发病率和患 病率因地域、种族等因素
而异
诊断
通过临床症状、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 查等综合手段进行诊断
01
02
03
04
05
定义
炎症性肠病是一类以肠道 炎症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 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
处理
一旦发生肠穿孔,应立即进行手 术治疗,修补穿孔部位,并清洗 腹腔以防止感染。术后需给予抗 感染治疗。

急性胃肠炎的护理方法

急性胃肠炎的护理方法

急性胃肠炎的护理方法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特征是胃肠道炎症引起的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在急性胃肠炎的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症状,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传染,预防并发症等方面。

下面是急性胃肠炎的护理方法:1. 控制症状:1.1 给予患者充足的休息,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

1.2 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止吐药、止泻药等,以减轻呕吐和腹泻的症状。

2. 水电解质平衡:2.1 患者由于呕吐和腹泻,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需要合理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2.2 给予患者足够的清水或盐水,以防止脱水并维持水分平衡。

2.3 可以给予患者一些含有盐分的食物,如稀盐水、米汤等。

3. 饮食护理:3.1 在病情尚未恢复之前,患者需要忌口或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或高脂肪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3.2 给予患者少量而频繁的饮食,帮助肠胃逐渐恢复功能。

3.3 可以给予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饼干、米粥、面包等,适量添加一些蔬菜和水果,以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

4. 卫生防护:4.1 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交叉感染。

4.2 对于住院患者,可以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以减少传染风险。

5. 并发症预防:5.1 注意检查患者的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5.2 对于重症患者或存在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需要监测并处理并发症。

6. 继续治疗:6.1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6.2 完成医生的治疗计划,如服用抗生素、消炎药等,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总结来说,急性胃肠炎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控制症状、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饮食护理、卫生防护、并发症预防和继续治疗。

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同时,与医生密切合作,及时反馈病情,协同治疗,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肠胃炎怎么护理,这几点一定要注意

肠胃炎怎么护理,这几点一定要注意

肠胃炎怎么护理,这几点一定要注意日常生活中,肠胃炎的出现和饮食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些人经常受到肠胃炎的困扰,那么,肠胃炎究竟是怎么回事?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肠胃炎患者应该如何做好日常护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肠胃炎是什么?肠胃炎是发生在肠道和胃的炎症性改变,主要侵犯胃肠黏膜上皮细胞,会导致黏膜上皮细胞炎症性改变,黏膜局部表现为充血、水肿,还会出现红、肿、热、痛的情况。

肠胃炎包括急性肠胃炎和慢性肠胃炎,急性肠胃炎可以通过患者自身感觉,比如患者的主要症状,或者客观的实验室化验、医学检查,以及影像学,如内镜检查等,帮助诊断。

一般认为慢性肠胃炎主要由急性肠胃炎转变而来的。

急性肠胃炎的致病因素没有完全根除,患急性肠胃炎痊愈后饮食作息依然没有注意等都是慢性肠胃炎发作的原因。

慢性肠胃炎的症状相对于急性来说比较轻微,腹痛的疼痛感较轻、腹泻的频率低、症状类型不全。

所以,慢性肠胃炎的治疗时间会较长,治疗的方案也会复杂一些,需要注意病情的具体突出症状。

2肠胃炎的症状有哪些?肠胃炎主要症状包括腹痛、发热、寒战、肠鸣、呕吐、恶心、上吐下泻、头晕、头痛、胃脘胀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内合并脓、血等不适症状。

发热可以为低热或者高热;腹痛可以为上腹痛或下腹痛、脐周部痛,疼痛性质可以为隐痛、胀痛、剧痛、钝痛、绞痛,主要是由于毒素刺激肠道的神经,引起肠痉挛所致;腹泻可以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或大便性状改变,可以为水样便、粘液便、糊状便、粘液血便、粘液脓血便等。

其中,恶心、呕吐、腹泻等是肠胃炎最常见的症状,主要是胃肠道受到刺激引起的。

部分严重患者甚至会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继发性病症,还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皮肤弹性变差、口渴、尿量减少或无尿以及意识不清、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脱水症状,需要立即去医院就医。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抵抗力不同,引起个体肠胃炎及症状的轻重也会有所不同,上述症状不是每个患者都会出现,建议到医院请专业医生帮助诊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炎症性肠病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了解患者有无家族史、食物过敏及诱发因素。

2.询问患者腹泻的频次及性状。

3.观察患者腹部体征,若发现腹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应注意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等并发症,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

4.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二、护理措施
1.按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活动期间,患者应充分休息,病情严重者应卧床休息,以减轻肠蠕动和肠痉挛。

3.急性发作期进流质饮食,病情好转后宜选择质软、纤维素少、足够热量饮食,避免食用冷饮、水果、多纤维的蔬菜及其他刺激性食物,忌食牛乳和乳制品。

病情严重时应禁食,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

定期测量体重和监测血红蛋白、电解质。

4.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用药不良反应。

5.密切观察患者腹部体征等情况,及时发现肠穿孔、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

6.对于持续便血和腹泻者,应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和完整。

三、健康教育
1.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本病的诱发因素,指导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疾病的发作和加重。

2.指导患者遵医嘱坚持治疗,不要随意更换药物或停药,教会患者识别及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四、出院回访
1.询问患者有无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腹胀等不适。

2.指导患者合理选择饮食,注意劳逸结合。

3.了解患者是否正确遵医嘱服用药物,嘱其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