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下独立基础设计说明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柱下独立基础,是为单个柱子设置的、不与其他基础相连的钢筋混凝土基础。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1、计算基础上的轴力、弯矩、剪力,根据地勘报告,基础的耐久性要求,按规范要求来确定持力层及基础埋置深度;
2、根据地勘持力层承载能力值fak,修正成fa,计算基础底面积;重要工程还要做变形计算,满足规范要求;
3、根据拟定的地基净反力计算基础的抗弯、抗剪、抗冲切,确定基础每阶高度,配筋;
4、当持力层下卧软弱层时,还要验算下卧的承载能力;
5、最后,你画出的设计图必须满足规范的构造要求。
以上这些工作,就是独立基础设计。
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基础常采用方行、圆柱形和多边形等形式的独立式基础,这类基础称为独立式基础.也称单独基础,是整个或局部结构物下的无筋或配筋基础.一般是指结构柱基,高烟囱,水塔基础等的形式.
独立基础分:阶形基础、坡形基础、杯形基础3种。
独立基础的特点一,一般只坐落在一个十字轴线交点上,有时也跟其它条形基础相连,但是截面尺寸和配筋不尽相同。
独立基础如果坐落在几个轴线交点上承载几个独立柱,叫做共用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的特点二,基础之内的纵横两方向配筋都是受力钢筋,且长方向的一般布置在下面。
长宽比在3倍以内且底面积在20 m2以内的为独立基础(独立桩承台)。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说明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柱下独立基础设计专业:建工班级:建工0903 学生: 邓炜坤学号: 0912080319指导教师:周友香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教务部制2011年 12 月 1 日引言“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重要的专业课程。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设计”是“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着手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主要为了巩固与运用基础概念与基础知识、掌握方法以及培养各种能力等诸多方面。
作为建筑类院校专业课的一种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师教学计划中德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各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步骤;是学生巩固并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一种比较好的手段;也是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提高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必经之路。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1.巩固与运用理论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2.培养学生使用各种规及查阅手册和资料能力3.培养学生概念设计的能力4.熟悉设计步骤与相关的设计容5.学会设计计算方法6培养学生图子表达能力7.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8.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录一、设计资料二、独立基础设计1、选择基础材料2、选择基础埋置深度3、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4、初步选择基底尺寸5、验算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6、软弱下卧层的验算7、计算基底净反力8、验算基础高度9、基础高度(采用阶梯形基础)10、地基变形验算11、变阶处抗冲切验算12、配筋计算13、基础配筋大详图14、确定A、B两轴柱子基础底面尺寸15、A、B两轴持力层地基承载力验算16、设计图纸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一、设计资料3号题○B轴柱底荷载:○1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F K=1720KN,M K=150KN·m,V K=66KN。
○2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F=2250KN,M=195KN·m,V=86KN。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柱下的独立基础是为单个柱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不与其他基础连接。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1.计算基础的轴向力,弯矩和剪力。
根据地质调查报告和地基的耐久性要求,根据规范要求确定地基的承载层和埋深。
2.根据地质勘探承压层的承载力值FAK,将其修改为FA,以计算基础底面积;3.根据拟议的基础净反应,计算基础的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和抗冲剪强度,并确定基础每一步的高度和配筋;4.当承压层位于薄弱层时,应检查其下承压层的承载力。
5.最后,您绘制的设计必须符合规范的构造要求。
XXXXXX年级:XXXXXXXX姓:XXX指导员:XXXXXX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名称学生编号开课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栏1下的主题独立基础设计桥梁工程中的基础形式,在工程中被广泛使用。
为了系统地掌握这种基础的设计方法,应通过课程设计全面掌握栏下独立基础的设计内容和步骤以及主要的检查计算内容和方法,了解现行规范的有关规定。
用于铁路桥涵的路基和基础设计(TB 10002.5-2005),并且最初具有独立设计此类基础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1.基本资料:地质资料及上部荷载:柱下独立基础,柱断面600mm×400mm。
考虑主荷载和附加荷载时,地基的竖向荷载为FK = 800KN,弯矩为250kN·M。
基础土的剖面如图1所示。
基础土的特殊力学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
1.表1地基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序号土层名称底埋深度(m)容重γ(KN / m3)含水量ω(%)空隙率e压缩模量的基本承载力[σ0 ](kPa)<1>杂土2.51627.80.814.560 <2>粉质粘土15.01838.80.67.5280图1地面质量剖面图2.设计方案建议采用刚性基础或柔性基础作为基础设计。
①采用刚性基础,尝试确定基础的埋深,并设计刚性基础。
②采用柔性基础,高度为0.8m,基础埋深与基础尺寸相同。
尝试设计柔性基础(检查基础高度,检查抗弯性和加固性)。
浅论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浅论柱下独立基础设计1 引言在基础工程设计中,我们常见的浅基础有筏基①,条基,以及独立基础等。
在地质条件及各方面均允许的情况下,考虑到基坑开挖的土方量,混凝土用量②(包括基础工程材料的运输),基础本身的用钢量,人工费用等,一般来说,采用独立基础的造价要低廉许多,因此,在中、低层建筑中,独立基础较为常见。
本文所要阐述的是扩展基础系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通常简称为柱下独基(不含无筋扩展系基础③)。
2 设计基本原则(1)扩展基础系属于柔性基础,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2)基础底面积应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当轴心荷载作用时,荷载效应组合作用下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Pk应不大于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详见《地规》④公式5.2.1-1);当偏心荷载作用时,除Pk≤fa外,尚应使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小于或等于1.2倍的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详见《地规》公式5.2.1-2)。
(3)基底配筋可按板抗弯计算。
(4)应验算柱与基础交接处以及基础变阶处受冲切和剪切的承载力,之后有详细论述。
(5)当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柱的混凝士强度等级时,应验算柱下基础顶面局部受压承载力,现在少数小高层民用建筑采用柱下独基时多为十一层以下,柱强度等级大多不超过C40,粗约估算轴力N=I.3×6.5×6.5×13×l1=7854.27kN,基础多采用C25,按常见的1米3短肢剪力墙估算顶面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局部荷载设计值F1=7854.27kN。
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A1=390000mm。
基础在柱下局部受压时的计算底面积按下列公式计算:Ab=(1300+600)(300+600)=1 7lO000mm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强度提高系数由此可见,采用柱下独基常见的小高层,当跨度不超过6.5m时,基础采用C25是能够满足局部受压要求的,建议计算时无需再作柱下基础顶面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设计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设计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是由柱状钢筋混凝土结构和设置在柱的底部的钢筋混凝土基
础组成的。
它可以承受较大的轴力或弯矩,是结构支撑点的基础设计。
它具有可靠、有效、主体相对独立等特点,可以将建筑物施工模式和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1.基础深度: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深度一般取决于结构的基础承载力与地基的
基础稳定性,在一般情况下,基础深度至少应该大于地表至基础底部的深度,至少需要
1.5m以上。
2.基础宽度:根据结构的上部荷载分布和基础的受力特性,设置柱下独立基础的宽度
应该满足规范要求,一般以实际结构宽度为基准,当柱距不定时,应采取比较大的宽度,
增大柱距,让柱子在基础中能够有较好的布置。
3.转换块:在独立基础外围,为了能够正确的引入结构的上部荷载,必须设置转换块,以将上部载荷转移到基础中,并且将转换块固定,防止基础移动。
4.连接器:独立基础内应设置能够将结构上部力引入到基础下的连接器。
一般是由按
照图纸要求预先养护过的钢筋和符合要求的异形混凝土制成,连接器应该均匀分布,以确
定荷载的变化差异。
5.基础强度检测:施工完成后,应通过室内、室外检测来验证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
础的强度。
主要包括换向块和连接器强度检测,以确保其实际应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总之,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是根据上部结构荷载及基础地基受力特性,经过精心
设计和施工而成,它可以将建筑施工模式、施工效率及工程安全系数得到极大的提高。
只
有深刻理解各项设计要求,立足实际情况,以科学的态度结合设计思想,才能保证柱下钢
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柱下独立基础计算说明书

柱下独立基础计算说明书由于部分资料不全,一些参数采用经验和查询相似案例估算,整个基础采用保守计算,设计成柱下独立无筋扩展基础(C25混凝土)。
经对比水深线,得土层表面高程72,常水位高程75.65m ,柱顶高程75.75m ,挡土墙基底高程70.70m 。
柱下独立基础要求低于挡土墙基础1m 左右,故按低于1m 计算得独立基础基底高程为69.70m 。
柱截面尺寸:500mm × 400mm柱、肋、翼缘均采用C25砼人群荷载: 2/0.3m kN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a f 240kPa独立基础间距4m每个基础受载荷区域面积 4m × 2.5m = 102m站桥截面面积计算截面尺寸S = ( 300 + 400 )* 1000 + 500 * 400= 9000002mm土表层上方柱长:75.75-72.0=3.75m基础埋深:d = 72.0-69.70=2.3m基础上方结构自重1N = (0.9*0.4+0.4*0.5*3.75+0.4*0.5*1.8*2)*263/m kN =47.58kN(取48KN)上部人荷载:2N = 3kN/2m * 102m =30kN受载荷区域内水重:3N = 3.65*2.5*4*1*10=365kNN=48+30+365=443kN剪力Q=0.8kN/m * 4m = 3.2kN弯矩 M=12.5 + 2 = 14.5kN (取15kN )先按照中心荷载作用计算基础底面积1A1A 28.23.2*20240443=-=-≥d f N G a γ2m 式中 G γ——基础及其台阶上填土的平均重度,通常采用3/20m kN考虑偏心荷载不利影响保守计算加大基础底面积20%A=1.21A =2.742m根据桥布置及相关要求,基础选择2500x2000的无筋扩展基础设计,面积为5平方米.进行验算计算基础及台阶上的土重kN dA G G 23020*5*3.2===γ计算基底抵抗矩32226/5.2*26/*m b l W ===计算基底边缘最大、最小应力 kPa W Q M A G N p 1.14422.3*2.11552304432.1max =+++=+++=kPa W Q M A G N p 2.12522.3*2.11552304432.1min =+-+=+-+= 验算基础底面应力kPa f kPa p p a 2407.1342/)2.1251.144(2/)(min max =<=+=+,安全kPa kPa f kPa p a 288240*2.12.16.134max ==<=,满足要求根据查“无筋扩展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得基础的刚性角∂的宽高比tan ∂=1:1.50。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柱下独⽴基础设计柱下独⽴基础扩展基础系包括⽆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和有筋扩展基础(柔性基础),有筋扩展基础指柱下钢筋混凝⼟独⽴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条形基础,本节课主要讲柱下独⽴基础。
独基设计前,应先按基础设计思路,先根据结构特点和勘察报告确定要分析的内容,⼆、确定基底⾯积1.按《地基规范》5.2.1条及5.2.2条U n R e gi s t er ed预估基础⾯积时,对于柱底弯矩不⼤的柱,⼀般情况下可按⽅形,对于某⽅向弯矩较⼤的柱,基础形状可选长⽅形,长宽⽐例根据弯矩⼤⼩进⾏调整,原则为⾯积最接近按轴⼼⼒确定的值。
单柱独⽴基础(⾮联合基础)长宽⽐不宜⼤于2,不应⼤于3。
有时,基础距离较近容易碰撞,此时也可设计成长⽅形基础,此时也应控制基础长宽⽐不宜⼤于2,不应⼤于3。
当需要考虑抗震时,还应按《抗规》4.2.2~4.2.4条进⾏抗震复核。
注意当基础需要计算变形时,基础底⾯积有可能由相邻基础变形差要求决定。
三.确定基础⾼度按《地基规范》第8.2.7条即当基础短边宽度 b>b c +2h 0时,基础最⼩计算⾼度由冲切控制;当 b≤b c +2h 0时,基础最⼩计算⾼度由剪切控制。
Un Re gi st er ed1. 独基冲切计算Un Re gi st er ed2. 独基受剪承载⼒计算Un Re gi st er ed3. 决定独基⾼度的其他构造要求除按冲切或受剪确定独基计算⾼度外,还应满⾜两项构造要求,具体如下:⼀为独基的宽⾼⽐不应⼤于2.5,⼆为独基⾼度不应⼩于 (20d+60)mm。
详见《地基规范》第8.2.2-3条及第8.2.11条。
四.配筋计算Un Re g i st er ed五.局压计算当基础的混凝⼟强度等级⼩于柱的混凝⼟强度等级时,应验算柱下基础顶⾯的局压受压承载⼒。
局压验算见混凝⼟规范。
U n R e gi st er ed六.构造Un Re gi st er edU n R e g i s t er ed基础间拉梁的设置,见《抗规》第6.1.11条:拉梁的作⽤:加强整体性,调节不均匀沉降,⾸层层⾼较⾼时减⼩柱计算长度,消除薄弱层。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设计独立基础是建筑结构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
它起着分担和传递柱子及上部结构荷载的作用,同时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介绍独立基础设计的重要性和背景信息。
独立基础是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特别适用于柱子形式不规则、上部结构荷载较大的建筑。
独立基础的设计需要考虑土壤的性质和承载能力,结构的荷载和变形要求,以及合适的钢筋混凝土设计原则。
在设计独立基础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包括基础的形状、尺寸和深度。
还需要进行合理的荷载计算,考虑结构的重量、使用荷载和风荷载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进行土壤的承载力计算和沉降分析,确保独立基础的稳定和安全。
独立基础设计的目标是在满足结构的要求和性能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材料和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设计过程中还需要遵循国家相关的建设规范和标准,确保设计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探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设计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独立基础设计。
填写参考文献]本文档旨在解释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包括荷载计算、地基条件评估和设计要求等。
1.荷载计算确定荷载类型: 需要考虑到直接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类型,如垂直荷载、水平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确定荷载类型: 需要考虑到直接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类型,如垂直荷载、水平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荷载计算: 根据建筑结构的设计荷载和基础的位置、形状、尺寸等参数,进行荷载计算以确定基础所需承载的荷载大小。
荷载计算: 根据建筑结构的设计荷载和基础的位置、形状、尺寸等参数,进行荷载计算以确定基础所需承载的荷载大小。
荷载计算: 根据建筑结构的设计荷载和基础的位置、形状、尺寸等参数,进行荷载计算以确定基础所需承载的荷载大小。
荷载计算: 根据建筑结构的设计荷载和基础的位置、形状、尺寸等参数,进行荷载计算以确定基础所需承载的荷载大小。
2.地基条件评估2.地基条件评估地质勘探和调查: 进行地质勘探和调查,了解地基的物理性质、地下水位、土壤类型等重要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柱下独立基础设计专业:建工班级:建工0903 学生: 邓炜坤学号: 0912080319指导教师:周友香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教务部制2011年 12 月 1 日引言“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重要的专业课程。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设计”是“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着手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主要为了巩固与运用基础概念与基础知识、掌握方法以及培养各种能力等诸多方面。
作为建筑类院校专业课的一种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师教学计划中德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各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步骤;是学生巩固并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一种比较好的手段;也是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提高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必经之路。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1.巩固与运用理论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2.培养学生使用各种规及查阅手册和资料能力3.培养学生概念设计的能力4.熟悉设计步骤与相关的设计容5.学会设计计算方法6培养学生图子表达能力7.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8.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录一、设计资料二、独立基础设计1、选择基础材料2、选择基础埋置深度3、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4、初步选择基底尺寸5、验算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6、软弱下卧层的验算7、计算基底净反力8、验算基础高度9、基础高度(采用阶梯形基础)10、地基变形验算11、变阶处抗冲切验算12、配筋计算13、基础配筋大详图14、确定A、B两轴柱子基础底面尺寸15、A、B两轴持力层地基承载力验算16、设计图纸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一、设计资料3号题○B轴柱底荷载:○1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F K=1720KN,M K=150KN·m,V K=66KN。
○2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F=2250KN,M=195KN·m,V=86KN。
持力层选用○4号土层,承载力特征值f ak=240kPa,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外高差450mm。
二、独立基础设计1.选择基础材料基础采用C25混凝土,HPB235级钢筋,预估基础高度0.8m。
2.选择基础埋置深度根据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和工程地质资料选取。
①号土层:杂填土,层厚约0.5m,含部分建筑垃圾。
②号土层:粉质粘土,层厚1.2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30kPa。
③号土层:粘土,层厚1.5m,稍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80kPa。
④号土层:细砂,层厚3.0m,中密,承载力特征值f ak=240kPa。
⑤号土层:强风化砂质泥岩,很厚,中密,承载力特征值f ak=300kPa。
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1.5m。
取基础地面高时最好至持力层下0.5m,本设计取○4号土层为持力层,所以考虑取室外地坪到基础地面为0.5+1.2+1.5+0.5=3.7m。
由此得到基础剖面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基础剖面简图3.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根据细沙e=0.62,查表得b η=2.0,d η=3.0。
基地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7.35.0115.14.92.010-201205.018⨯+⨯+⨯+⨯+⨯=)(m γ=13.683m KN 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 a (先不考虑对基础宽度修正)为ak a f f =+m γηd (d-0.5)=240+3.0×13.68×(3.7-0.5)=371.33KPa上式d 按室外地面算起。
4.初步选择基础尺寸取柱底荷载标准值:F K =1720KN ,M K =150KN·m ,V K =66KN 。
计算基础和回填土G K 时的基础埋置深度为 d=)15.47.3(21+=3.925m 基础底面积为A 0=246.520725.1102.233.3711720m d f F G a k =⨯-⨯-=-γ 由于偏心不大,基础底面积按20%增大,即A=1.2A 0=1.2×5.46=6.56m 2初步选定基础地面面积272.64.28.2m lb A =⨯==,且b =2.4m<3m 不需要再对f a 进行修正。
5.验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基础和回填土重为KN dA G G k 32.39056.6)20725.1105.2(=⨯⨯+⨯==γ偏心距为m G F M e k k k k 096.032.21108.20232.39017208.066150==+⨯+=+=<m l 47.06= min k p >0,满足要求。
基地最大压力:kPa l e A G F P k k k k 95.387)8.2096.061(56.632.3901720)61(max =⨯++=++=<1.2f a (=445.60kPa)所以,最后确定基础底面长2.8m ,宽2.4m 。
6.计算基地净反力取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F=2250KN ,M=195KN·m ,V=86KN 。
净偏心距为22508.0861950⨯+==N M e n =0.12m 基础边缘处的最大和最小净反力为kPa kPa n n n l e lb F P 82.42177.2470max min )8.212.061(8.22250)61(=⨯±=±=7.基础高度(采用阶梯型基础)柱边基础截面抗冲切验算(如下图)冲切验算简图(柱下冲切)冲切验算简图(变阶处冲切)l=2.8m ,b=2.4m ,m a m b a c c t 5.0,5.0===。
初步选定基础高度h=800mm ,分两个台阶,每个台阶均为400mm 。
0h =800-(40+10)=750mm (有垫层),则m h a a t b 25.15.020=+=+=<b=2.4m取m a b 2=.因此,可得mm a a a b t m 1250220005002=+=+= 因偏心受压,n p 取max n p =421.87kPa ,所以冲切力为KNh b b b h a l P Fl c c n 12.388])75.025.024.2(4.2)75.025.028.2[(87.421])22()22[(2200max =---⨯--=-----= 抗冲切力为=07.0h a f m t hp β0.7×1×1.25×103×1.25×0.75=820.31KN >323.44KN 满足要求。
8.变阶处抗冲切验算由于有m b a t 2.11==,m a 4.11=,mm h 3505040001=-=所以9.135.022.1201=⨯+=+=h a a t b <b=2.4m取m a b 9.1=。
因此,可得m a a a b t m 55.129.12.12=+=+=冲切力为 KNh b b b h a l P Fl n 06.329])35.022.124.2(4.2)35.024.128.2[(87.421])22()22[(220101max =---⨯--=-----= 抗冲切力为KN h a f m t hp 69.47435.155.11025.117.07.030=⨯⨯⨯⨯⨯=β>329.06KN满足要求。
9.配筋计算选用HPB235级钢筋,2210mm N fy =。
(1)基础长边方向。
对于Ⅰ-Ⅰ截面(柱边),柱边净反力为kPa p p la l p p n n c n nI 36.35059.10277.247)77.24787.421(6.55.08.277.247)(2min max min =+=-⨯++=-++= 悬臂部分净反力平均值为kPa p p nI n 12.386)36.35087.421(21)(21max =+=+ 弯矩为m KN b b a l P P M c c nI n I ⋅=⨯⨯=+-+=07.4513.53.22412.386)2())(2(24122max2601.31827502109.01007.4519.0mm h f M A y I sI =⨯⨯⨯== 对于截面Ⅲ-Ⅲ(变阶处),有kPa p p la l p n n n 66.4481.1746.54.18.277.247)(2p min max 1min nIII =⨯++=-++= m KN b b a l P P M nIII n III ⋅=⨯⨯⨯+=+-+=08.2230.64.122487.42166.448)2())(2(2412121max 26018.15733502109.01008.2239.0mm h f M A y III sI =⨯⨯⨯== 比较sI A 和sIII A ,应按sI A 配筋,实际配16φ16135As=3217.6mm 2>3182.1mm 2(2)按基础短边方向。
因为该基础受单向偏心荷载作用,所以,在基础短边方向的基底反力可按均匀分布计算,取kPap p p n n n 82.334)77.24787.421(21)(21min max =+=+=对于Ⅰ-Ⅰ截面(柱边)弯矩为m KN a l b b p M c c n II ⋅=+⨯-=+-=21.307)5.06.5()5.14.2(2482.334)2()(2422 2603.21677502109.01021.3079.0mm h f M A y II sII =⨯⨯⨯==对于ⅠV-ⅠV 截面(变阶处) 弯矩为m KN a l b b p M nIV ⋅=+⨯-=+-=62.140)4.16.5()2.14.2(2482.334)2()(24212126018.21253502109.01062.1409.0mm h f M A y IV sIV=⨯⨯⨯== 比较sII A 和sIV A ,应按sII A 配筋,实际配11φ16200As=2212.1mm 2>2167.3mm 210.基础配筋大样图 基础配筋大样图如下图所示11.确定○A 、○C 轴柱子基础底面尺寸由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得:3号题○A 、○C 两柱子基底荷载分别如下。
○A 轴:F K =1090KN ,M K =190KN·m ,V K =62KN 。
○C 轴:F K =1:312KN ,M K =242KN·m ,V K =57KN 。
由前面计算得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kPa f a 33.371=,计算基础和回填土重k G 时的基础埋深d=3.925m ,○A 轴基础底面积为2046.320725.1102.233.3711090m df F A G a k=⨯-⨯-=-=γ 基础底面积按20%增大,即2015.446.32.12.1m A A =⨯==初步选定基础地面面积为28.40.24.2m lb A =⨯==(大于4.15m 2),且b <3m ,不需要再对a f 进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