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汽车和日本汽车发动机技术比较
国外GDI发动机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

国外GDl发动机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汽油缸内直接喷射式(GD I )发动机,是上世纪90年代末国外内燃机研究与开发中最引人注目的发动机。
专家们认为,GDl发动机的出现使汽车发动机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它将在21世纪取代传统的汽油机和柴油机而成为轿车最理想的动力装置。
1总体发展动向传统的汽油发动机,是将燃油喷射到进气管中,与空气混合后再进入气缸内燃烧。
而GD I发动机的工作特点是,将燃油直接喷入气缸,利用缸内气流和活塞表面的燃料雾化效果达到燃烧的目的。
据有关资料介绍,GDl发动机在工作的均匀性及全负荷下的性能方面都有极佳的表现,而且使汽油机的冷车工作不稳定性问题也有了显著的改善。
此外,GDl发动机还有实现分层燃烧的特点,可使燃油经济性大大提高。
G D I发动机与一般汽油发动机的主要区别在于汽油喷射的位置,目前一般汽油发动机上所用的汽油电控喷射系统,是将汽油喷入进气歧管或进气管道上,与空气混合成混合气后再通过进气门进入气缸燃烧室内被点燃作功;而GD I缸内喷注式汽油发动机顾名思义是在气缸内喷注汽油,它将喷油嘴安装在燃烧室内,将汽油直接喷注在气缸燃烧室内,空气则通过进气门进入燃烧室与汽油混合成混合气被点燃作功,这种形式与直喷式柴油机相似,因此有人认为,GDl汽油发动机是将柴油机的形式移植到汽油机上的一种创举。
缸内喷注的关键在于产生与传统发动机不同的缸内气流运动状态,通过技术手段使喷射入气缸的汽油与空气形成一种多层次的旋转涡流。
因此GDl采用了立式吸气口、弯曲顶面活塞、高压旋转喷射器等三种技术手段。
目前,各国的汽车公司都在大力开发和采用这种技术先进、性能优异的产品。
日本三菱汽车公司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自1996年8月率先向市场投放第一台 GDl发动机以来,三菱公司先后又开发出了多种不同类型的GDl发动机,即 2.4L四缸机、3. OL六缸机和3. 5L六缸机,它们己分别装用于四种中、大型轿车投放市场。
近年来,该公司又推出多种GDl新机型:4. 5L的V8机、L 5L的直列四缸机和O. 66L的直列三缸机。
转子发动机

转子发动机简介转子发动机(rotary engine)又称米勒循环发动机,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一种结构新颖的内燃机,由德国人菲加士·汪克尔(Wankel)博士发明。
与往复式活塞发动机的活塞做直线运动不同,转子发动机采用三角转子的旋转运动来控制燃气压缩和排放,将转子的旋转运动直接转化为曲轴的功率输出。
转子发动机的功率范围大体在几十到几千马力,被广泛应用到导弹、无人机、汽车、坦克的动力装置上。
工作原理转子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与活塞式发动机相同,工作循环过程都是由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4个行程组成。
但是转子发动机取消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子的旋转运动直接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作功密度。
在转子发动机上,三角形转子被安置在缸体中,转子的3个顶点紧贴发动机缸体内壁。
缸体内部空间被分成3个工作室,这些工作室随着转子的转动,在缸体的不同位置完成进气、压缩、作功(燃烧)和排气4个过程。
三角形转子的轨道由安装在转子中心孔内侧的内齿圈和安装在偏心轴上的外齿轮所组成的相位齿轮机构所确定,内齿圈和外齿轮齿数比为3∶2。
由于这一齿数比,转子和轴之间的转速比被限定为1∶3。
螺旋桨组件安装在偏心轴的输出端上,转子转动带动偏心轴以3倍于转子的转速输出功率。
和偏心轴相比,转子有较长的转动周期,偏心轴转动3圈、转子转动1圈。
当发动机转速为3000转/分时,转子的速度只有1000转/分。
技术特点汪克尔型转子发动机与往复式活塞发动机、小涡喷涡扇发动机相比,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零件少。
转子发动机的运动部件很少,仅有转子、主轴而没有往复运动件、进排气阀及其他旋转机构。
它与同功率活塞发动机相比,重量只有后者的50%~70%,体积小30%~50%,零件总数少20%~40%,其中运动件的数量少40%~60%。
(2)体积小、重量轻、功重比高。
转子发动机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相当于同功率活塞发动机的2/3,也小于同功率的小涡喷涡扇发动机。
国内外客车对比分析

国内外客车的对比分析中国客车经过近几年的迅猛发展,现在到了关键时刻。
有人不仅对国内市场寄予厚望,对国外市场也寄予厚望。
这些愿望能否实现?还有很多不定因素,需要业内外人士的客观分析,也需要客车公司的不懈努力。
本文将分析国内外客车的主要差异,为客车用户提供选择参考,为中国客车发展提出建议。
1 我国客车概况1.1 国产客车的发展我国1956年生产了第一台国产车——解放CA10 载货车,1980年开始利用EQ140主要总成开发了JT663真正意义的国产大客车,该车型由扬州亚星客车公司生产,因此,在将近二十年时间里亚星客车一直占据国内客车行业领头羊位置。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1988年开始注重技术引进及国际采购,并在2000~2002年以XMQ6115为代表的旅游客车确立了其客车行业的霸主地位。
宇通客车公司在1993年开发了ZK6980WD卧铺客车,并于1997年采用UD底盘打造ZK6112H/HW高速客车,由此更进一步提高了在客运行业的地位,于2003~2004年夺得客车行业第一把交椅。
1.2 国外品牌的介入与此同时,中国从1982年开始引进客车技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合资建厂,生产高档豪华客车。
到目前为止,约有7家客车公司引进国外技术,16家采用国外车身技术合资生产客车整车,2家采用国外底盘技术合资生产高档客车底盘。
只引进车身的公司在发展中遇到了困难,车身、底盘技术一起引进的公司有些发展很好,有些水土不服,但只引进底盘技术的东风日产柴公司和猛狮汽车有限公司发展都很好。
这充分说明了底盘技术在客车上的重要性。
介入中国客车的国家有德国、日本、瑞典、西班牙、韩国、美国,其中德国和日本的公司最多。
这几个国家代表着国际先进水平,但其侧重点不同,一般分为欧系、美系、日系技术(韩国属于日系技术),由于美国的客车市场利润很低,基本放弃了参与客车的国际竞争,实际上,中国高档客车之争就是欧系和日系的技术之争。
此外,介入中国的客车零部件公司也逐渐多起来,在上海国际客车展上,参展的外资公司多起来了,参观的外国人也多起来了,中国的客车大舞台热闹起来了。
日本车、美国车和德国车大比较

日本车、美国车和德国车大比较日本车、美国车和德国车在许多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以下是对这三种车型的全面比较:一、性能和操控在性能和操控方面,德国车通常被认为是最出色的。
德国汽车制造商如宝马、奔驰等专注于研发高性能、高质量的汽车,尤其在发动机技术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
德国车的加速性能和操控稳定性都非常出色,而且通常采用先进的悬挂系统和精密的驾驶辅助系统。
日本车在性能和操控方面也表现出色,但相对于德国车来说,它们更注重经济性和舒适性。
日本车的发动机技术同样先进,但在调校上更注重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此外,日本车在悬挂系统和驾驶辅助系统方面也具有较高的水平,但通常更注重日常驾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美国车在性能和操控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在SUV和皮卡等车型上。
美国车通常具有强大的动力和出色的悬挂系统,使得它们在公路行驶和越野行驶中都有不错的表现。
然而,美国车的油耗普遍较高,这也是它们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所面临的一个挑战。
二、安全性能在安全性能方面,德国车通常具有较高的安全标准。
德国汽车制造商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视车辆的安全性能,采用了许多先进的安全技术,如预碰撞安全系统、车道偏离警示系统等。
日本车在安全性能方面也表现出色,但与德国车不同的是,它们更注重被动安全性能,如车辆的结构强度、座椅安全带等。
日本车在主动安全技术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但相对于德国车来说,它们的投入和研发力度略逊一筹。
美国车在安全性能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在大型SUV和皮卡等车型上。
美国车通常具有较高的车身强度和耐撞性能,而且通常配备较齐全的安全配置。
然而,美国车的安全标准相对于德国车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三、经济性在经济性方面,日本车通常具有较高的优势。
日本车在制造成本和材料质量方面具有较高的控制能力,而且通常采用经济实用的设计理念。
因此,日本车在价格上通常比德国车和美国车更具竞争力。
德国车在制造成本方面也相对较高,但通常通过高附加值的技术和优秀的品质来提高车辆的价值。
中国和德国的汽车工业有什么区别?

中国和德国的汽车工业有什么区别?汽车工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领域之一。
作为德国和中国两个汽车强国,在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技术创新、市场规模等方面有哪些不同呢?以下将针对这些方面进一步展开探讨。
一、历史沿革德国的汽车工业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汽车产业处于初创阶段,研发技术相对落后。
到20世纪初期,德国汽车工业开始崛起,以奔驰、宝马等品牌为代表,逐渐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佼佼者之一。
而中国的汽车工业则相对较晚,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崛起,主要以合资品牌为主,近年来才逐渐走向自主品牌发展。
二、技术创新自主技术研发是汽车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
德国在汽车技术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在柴油发动机、智能驾驶、车联网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而中国在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欠缺,大部分企业仍然依赖国外引进技术和合作。
三、市场规模德国汽车工业的队伍不大,但市场份额和品牌价值却极高。
德国品牌的技术实力和产品品质一直是世界顶尖的,因此在高端市场领域的占有率很高。
而中国汽车工业人口基数较大,市场规模具有潜在优势。
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一直相对较低。
四、品牌文化德国汽车品牌的历史溯源深远,拥有悠久的传统和品牌文化,这使得其品牌价值和口碑一直都处于高水平。
而中国汽车品牌相对缺乏传统和文化沉淀,品牌价值和文化内涵亟待提升。
五、环保理念在全球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环保成为了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
德国汽车工业一直致力于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特别是在柴油污染治理、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做出了很多积极尝试和创新。
而中国汽车行业在环保方面还有一些瓶颈和限制,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总之,德国和中国的汽车工业在不同的方面具备了不同的优势。
未来,两国的汽车工业可以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环保理念等方面加强交流和合作,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成果。
国内外汽车发动机技术比较论文1

摘要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为汽车提供动力,密切关系着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平顺性。
可以说,发动机的所有结构都是为能量转换服务的。
发动机伴随着汽车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在设计、制造、工艺还是在性能、控制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其基本原理仍然没有改变。
文章从三个方面对论题展开论述,第一个方面是说明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史,第二部分是国内外汽车发动机的技术比较,第三部分是对汽车发动机的问题与展望。
这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时代,那些发动机的设计者们,不断地将最前沿的科技融入到发动机的设计制造当中,把发动机变成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使发动机的性能达到近乎完善的程度。
各世界著名汽车厂商也将发动机的性能作为竞争亮点,更加注重能源消耗、尾气排放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方面,从而使人们在悠闲地享受汽车文化的同时,也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关键词:发动机、技术比较、改进建议目录1汽车发动机技术现状 (3)1.1新材料的使用 (3)1.2燃烧模式的变革 (3)1.3燃料的多样化 (4)1.4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 (4)2国内外汽车发动机技术特点比较 (6)2.1国外发动机技术特点 (6)2.2国内发动机的技术特点 (7)3问题与展望 (8)参考文献 (9)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汽车发动机技术现状进入21世纪,汽车内燃机并未因其他车用动力的竞争(如电力)而成为“夕阳工业”,相反,技术进步使得车用四行程内燃机仍保持主体地位。
1.1新材料的使用高强度、低密度材料的使用,如铝与加强纤维、陶瓷材料、塑料、碳素纤维等,使内燃机不断轻量化。
与传统铸铁缸体相比,采用铝合金材料铸造的气缸体,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质量显著减轻,导热性能有所提高,满足了现代汽车发动机的性能要求。
高转速发动机和低转速发动机

高转速发动机和低转速发动机(技术帖)网络上经常出现所谓高转速发动机还是低转速发动机好的争论,说发动机低转速好的一方强调其扭矩大加速性好的优点,而鼓吹高转速发动机好的一方以一级方程式赛车为例,反问为什么最高级的运动车用高转速发动机,而在争论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拿不到台面的原因:到底是德国发动机好还是日本发动机好,因为一般的民用发动机来说,德国厂家广泛采用的涡轮增压强调低速大扭矩,而日本的可变气门发动机一般在扭矩方面比不上德国发动机,但是在功率标注上并不差于德国发动机。
所以,说低转大扭矩发动机好的一般自然被认为是德粉,而强调高转速又被划分到日粉行列中去了。
我们这个帖子不是研究日粉德粉,而是希望创造一个讨论技术的好环境,让大家畅所欲言,探讨为什么采用涡轮增压和高转速两条不同路线。
下面,首先向大家问一个问题:汽车变速箱的作用是什么?1.在较大范围内改变汽车行驶速度的大小和汽车驱动轮上扭矩的大小。
2.实现倒车行驶3.实现空档首先让我们来算一算,民用发动机的转速应当为多少合适:一般地,轿车的轮胎直径是600多毫米左右,拿日产的祺达来说,其轮胎直径是621毫米,这样,其轮胎周长是:3.14*0.621=1.94米,如果以祺达的行驶时速100公里/小时来计算,那么其轮子的转速为:100*1000米/60分钟/1.94米=859转/分钟!!!祺达开到200公里的时速(这不可能,我们只是说明个道理!),轮子的转速也就在1700转/分钟左右。
300公里时速轮子的转速也就是2600多转/分钟,我们一般都不能开到那么快,而且轮子直径一般都大于621毫米!所以,车开100多公里/小时的时候,车轮子的转速一般也就是1000转/分不到。
我们一般的发动机最高转速都标称6500转左右,大大超过了这个数值,问题出来了,既然已经计算过了:一般用车时候,车轮子的转速很少超过1000转/分,那么发动机做到一两千转/分钟不就行了吗,为啥一定要高转速发动机?这就引出了另外一个概念:扭矩。
汽车发动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发动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汽车生产量的增加,人们对汽车的舒适度和安全度的需求也日益提升。
即使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发展得很快,但是汽车行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驱动下,中国发动机市场近年来也出现了强劲的改变。
近年来,全球石油资源的使用日益紧张,人们开始研究发动机的替代燃料。
天然气和甲醇等新产品被广泛使用,并在发动机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汽车厂商和专业发动机制造商都开始着手研究这方面的内容。
因此,为了了解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过程,本文论文结合汽车发动机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当前汽车发动机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发展现状;发展趋势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汽车产量的日益增长以及能源供应日益紧张,减少汽车燃料消耗是当前汽车工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我国出台了对各种轿车的油耗法规,另外,在当前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排放。
因此在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开发中,性能先进、稳定、良好的发动机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汽车质量的关键措施提升重点集中在优良的汽车发动机方面。
现如今,受到经济因素与其他各因素的功用影响,汽车与发动机的发明已经开始逐渐朝着低能耗的方向发展。
高效能、低排放发动机将成为主流。
因此,节能环保发动机将有可能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1.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性汽车的组件有很多,比如橡胶制成的轮胎、方向盘、座位、汽车外壳。
除了我们一眼就能看到的外部配置外,汽车内部设置的机动化配置还有很多。
电池、油箱、发动机等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配置。
其中汽车发动机对汽车来说相当于人类对心脏的重要性。
没有心脏的人不能生存,同样没有汽车发动机的车也不能开,甚至不能叫车。
私家车、货车、专业赛车等汽车发动机将像心脏一样存在。
汽车发动机性能决定了汽车的性能、价钱和寿命。
对专业赛车手来说,他们会在好汽车发动机上花费很多精力和金钱。
只有良好的汽车发动机性能才能保证他们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在汽车发动机性能上超过其他对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汽车和日本汽车发
动机技术比较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转德国汽车和日本汽车发动机技术比较一结构上德系发动机复杂而日系发动机简介如果你打开大众汽车发动机盖看看发动机冷却水管多么的乱车主不明白连修理工都搞不清。
各个部件布置的乱。
再反观日本汽车发动机外围简单维修方便。
二发动机设计的侧重点德国车发动机侧重于动力性能而目本车发动机侧重于油耗经济性能。
大众的增压发动机缸内直喷FSI发动机及集成缸内直喷和涡轮增压的TSI发动机匀以动力强劲着称。
他们的动力表现比自己排量大升和升以上的发动机相抗衡。
而日系发动机不管是本田着名的I-VTEC发动机还是丰田着名的VVT-I发动机其最显着的优势就是节油性而且这几年来围绕其一系列的技术改进都在于如何减少油耗。
一句话德系车的发动机以发掘动力为第一要义日系发动机以挖掘发动机的经济性为首要任务。
侧重点各有不同。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就是说德系车发动机一点经济性都没有日系车一点动力性能都没有我只是在说它们各自的最大特点如果一味地咬文嚼字和钻牛角尖就没有意义了。
三发动机动力的表现德国车发动机发力点比较靠后日系车发动机发力点靠后。
一般来说德系车的发动机的发力点比较靠后因此它的动力特点表现在后半程也就是说动力表现的线性较好持续加速能力较强。
缺点是起步阶段有迟滞现象这与发动机的高转速发力特点有关。
而日系车的发动机其发力点相对靠前动力释放较快也就是说低转速发力的特征明显。
由此体现出来的特点就是起步快油门反应灵敏中低速阶段爆发力较强短距离冲刺能力出众。
缺点是发动机的后程动力表现不尽如人意随着转速的拉高动力表现反而出现疲软往往表现出在100公里时速以后加速乏力的现象。
打个比方德系车发动机象个中长跑选手起跑的时候还没缓过神来有点慢悠悠的但一旦拉开架势越跑后劲越足速度越快。
而日系车的发动机更像一个短跑选手启动快爆发力强在100米、200米甚至800米都表现得非常优秀但是距离一旦拉长它的耐力性就表现出不足了。
一句话德系车发动机的特点是起跑慢耐力好而日系车的特点是起跑快耐力差。
这样的例子其实相当多。
无论是凯美瑞还是雅阁在与
迈腾的实际测试表现中都体现出这样的特点。
在0-60公里的加速时凯美瑞和雅阁稍占上风而在0-100公里的加速时迈腾优势开始显现。
如果时速超过100公里那么凯美瑞、雅阁与迈腾的差距就会立即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