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盐
奇妙的盐科学教案大班

奇妙的盐科学教案大班《奇妙的盐科学教案(大班)》一、教学目标让大班的小朋友们初步了解盐的特性和用途,通过有趣的实验感受盐的奇妙之处,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小朋友们认识盐的特点和作用。
难点:如何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引导小朋友们理解盐的科学知识。
三、教学准备盐、水、杯子、鸡蛋、勺子等实验材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嘿,小朋友们!今天呀,老师要带你们进入一个超级奇妙的盐的世界哦!你们准备好和我一起去探索了吗?(小朋友们齐声回答:准备好啦!)(二)认识盐来,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呀?(拿出盐)对啦,这就是我们平常吃的盐哦!盐呀,白白的,细细的,摸起来还有点沙沙的感觉呢。
(三)盐的实验1. 盐水浮力实验我们把盐放到水里,搅一搅,哇,水变成盐水啦!现在我们把鸡蛋放到盐水里,看看会发生什么呢?(小朋友们惊奇地发现鸡蛋浮起来了)哈哈,是不是很神奇呀!这就是盐的魔力哦。
2. 盐的溶解实验我们再来做个小实验,把盐放到水里,看看盐会怎么样呢?(小朋友们看着盐慢慢溶解)呀,盐消失啦,跑到水里去啦!(四)盐的用途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盐都有什么用吗?我们做饭的时候要放盐,盐可以让食物变得更美味哦!而且呀,盐还可以用来消毒呢。
(五)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了盐的奇妙世界,知道了盐的好多特点和用途。
小朋友们,科学是不是很有趣呀!以后我们还要一起发现更多好玩的科学秘密哦!五、教学延伸让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盐的实验,分享在幼儿园学到的盐的知识。
哎呀呀,这堂关于盐的科学课是不是超级有趣呀!希望小朋友们以后都能像今天这样,对科学充满好奇和探索的热情哦!这样的教案,小朋友们肯定会喜欢得不得了,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的魅力。
怎么样,还不错吧!。
大班科学活动课教案:奇妙的盐

大班科学活动优质课教案:奇妙的盐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盐的名称、特点和用途,知道盐在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操作的能力,学会用盐进行简单的实验和创作。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盐的名称和特点:介绍食盐、碳酸钠等不同种类的盐,让幼儿观察盐的颗粒大小、颜色等特征。
2. 盐的用途:讲解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调味、防腐、融雪等。
3. 盐的实验:进行盐的溶解、结晶等实验,让幼儿直观地感受盐的性质。
4. 盐的艺术:利用盐进行创意画和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审美和动手能力。
5. 盐的环保:教育幼儿关注盐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提倡节约用盐。
三、教学方法1. 实物观察:让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盐,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实验操作:引导幼儿参与盐的溶解、结晶等实验,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3. 创意活动:鼓励幼儿利用盐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小组讨论: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发现和心得,培养幼儿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盐的实物、实验材料、创意材料等。
2. 环境:宽敞的操作空间,便于幼儿进行实验和创作。
3. 经验:让幼儿提前了解盐的基本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谜语、歌曲等方式引出盐的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认识盐:让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盐,说出它们的特点。
3. 盐的实验:进行盐的溶解、结晶等实验,让幼儿直观地感受盐的性质。
4. 盐的用途:讲解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调味、防腐、融雪等。
5. 盐的艺术:利用盐进行创意画和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审美和动手能力。
6. 总结: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强调节约用盐的重要性。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盐,了解盐的用途,并拍摄照片或绘制简笔画,下次活动分享。
大班科学奇妙的盐教案

大班科学奇妙的盐教案教案一:奇妙的盐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发现盐溶解于水会增加水的浮力的现象。
2、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杯子若干,盐,小苏打,白醋,搅拌棒,土豆片活动过程:自由探索1、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个土豆),我把它切成了土豆片,现在我要把土豆片放到水里去,你们猜猜会怎样?2、把土豆片放到水里会怎样呢?我们来试一试。
3、我这还有三杯水,我又要把土豆放到水里去,这回会怎样呢?(幼儿回答教师验证)引导发现:1、为什么这个杯子里的土豆片会浮起来呢?2、老师帮你们准备了一些东西,看看是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3、你们每人拿一个杯子,先放土豆片,再放盒子里的东西,记住绿颜色标签的杯子里只能放绿颜色盒子里的东西,红颜色标签杯子里只能放红颜色盒子里的东西,蓝颜色标签杯子里只能放蓝颜色盒子里的东西。
看看土豆怎样了?4、不管你的土豆片有没有浮起来,我们来听听你在实验的时候都发现了什么?5、现在请你们再拿两个不同颜色标签的杯子,想个办法让土豆片浮起来,每个杯子里只能放一样东西,要不你们就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土豆片浮起来了。
6、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为什么他们也放了盐,可是土豆还是没有浮起来?他放了很多盐,土豆片才能浮起来,你们再去试试。
教案二:奇妙的盐活动目标:1、通过亲自观察、比较、品尝、实验,让幼儿认识盐的颜色、形状、味道等,初步了解盐是怎么来的。
2、在游戏中发现盐溶解在水里会增加水的浮力,同等地水盐越多浮力越大。
3、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对科学现象产生兴趣,萌发初步的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1、小塑料盘子3个、大的透明玻璃碗两只、同样大小的葡萄两颗2、小勺子、一次性杯子、筷子、同样大的葡萄数量与幼儿人数等同3、每位幼儿四小包盐,每包盐均为6克。
4、记录单、记号笔5、盐的制造过程的视频,“死海”的图片资料活动过程:一、观察盐,认识盐的颜色、形状、味道1、教师出示装有盐的盘子,请幼儿观察。
《奇妙的盐》教案

《奇妙的盐》教案《奇妙的盐》教案(精选8篇)《奇妙的盐》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水里加盐会让物体浮起来的现象。
2、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杯子若干,盐、小苏打、明矾、勺子、土豆片活动过程:一、问题引入,引起兴趣。
1、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个土豆),我把它切成了土豆片,现在我要把土豆片放到水里去,你们猜猜会怎样?2、把土豆片放到水里会怎样呢?我来试一试。
3、我这还有三杯水,我又要把土豆放到水里去,这回会怎样呢?(幼儿回答教师验证)为什么这个杯子里的土豆片会浮起来呢?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老师在这三个杯子里分别加了一些东西,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桌子上蓝、绿、橙三个盆里的东西,那到底是哪个盆里的东西会帮助土豆浮起来呢,下面请小朋友自己动手试一试。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老师巡视观察1、提出操作要求:你们每人拿一个杯子,先放土豆片,再放盆子里的东西,记住绿颜色标签的杯子里只能放绿颜色盆子里的东西,红颜色标签杯子里只能放红颜色盆子里的东西,蓝颜色标签杯子里只能放蓝颜色盆子里的东西.看看土豆怎样了?2、操作后谈话:你的土豆怎么样了?浮起来了吗?你发现了什么?3、现在请你们再拿两个不同颜色标签的杯子,想个办法让土豆片浮起来,每个杯子里只能放一样东西,要不你们就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土豆片浮起来了.三、幼儿再次操作,教师指导操作后谈话:你的土豆浮起来了吗?是哪个盆里的东西让它浮起来的?那你们现在知道老师开始时的三个杯子里哪一只也加了这个盆里的东西?四、揭示谜底,小朋友通过两次实验,发现了(X)颜色盆里的东西能让土豆浮起来,这个盆里的奇妙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来端起来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是什么?(盐)对了,这个奇妙的东西就是平时妈妈做菜用的盐,小小盐巴真奇妙,除了做菜调味还可以让沉在水底的土豆浮起来,它还有什么其他本领呢?我们下次再来玩一玩,找一找,好吗?教学反思:1、材料的准备可更加科学性与严谨性。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盐水》教案三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盐水》教案三篇教案一活动名称:奇妙的盐水活动类型:科学活动适用年龄:幼儿园大班教案主题: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幼儿了解盐水的特性和变化,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兴趣。
教学目标:1. 了解盐水是由盐和水组成的,并掌握盐水的特性。
2. 观察盐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并对溶解现象有初步认识。
3. 观察盐水溶液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变化,培养幼儿的实验探究兴趣。
教学准备:盐、水杯、搅拌棒、塑料勺子、温水、冷水、放大镜、温度计、透明容器、白纸、黑色墨水。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先与幼儿一起观察盐和水,并引导幼儿思考“你们知道盐水是什么吗?”2. 提问: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了解盐水的特性,“你们能说出盐水的特点吗?”观察盐在水中溶解:3. 实践操作:将盐加入透明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并使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4. 观察描述:引导幼儿观察盐在水中的变化,“你们看到了什么?”5. 引导思考: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盐在水中消失的原因,“为什么盐会溶解在水中?”观察盐水的加热和冷却变化:6. 实践操作:将一杯盐水置于温水中加热,另一杯盐水放置于冷水中冷却。
7. 观察描述:引导幼儿观察盐水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变化,例如溶解度的变化、水的温度变化等。
8. 探究讨论:帮助幼儿总结观察结果,“为什么盐水在加热后溶解度增加,在冷却后溶解度减少呢?”实践探究的延伸:9. 拓展实验: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做一个延伸实验,将盐水涂在白纸上,然后用黑色墨水滴在上面,观察墨水是否会扩散并解释原因。
总结回顾:10. 总结:引导幼儿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总结,“我们今天通过实验了解到了盐水的特性和变化,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呢?”11. 回顾目标:对比教学目标,帮助幼儿回顾所达成的目标。
教案二活动名称:奇妙的盐水活动类型:科学活动适用年龄:幼儿园大班教案主题: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幼儿了解盐水的特性和变化,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兴趣。
大班科学活动课教案:奇妙的盐

大班科学活动优质课教案:奇妙的盐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了解盐的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盐、糖、水、杯子、勺子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科学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出示盐和糖,让幼儿观察、比较,引发幼儿对盐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 探索盐的溶解: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观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让幼儿亲手操作,感受实验的乐趣。
3. 讨论盐的特性: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盐在水中的溶解现象,让幼儿说出盐的特点。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引导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盐,了解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环境创设:教师引导幼儿在科学区创设关于盐的主题展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五、活动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盐的认知程度和实验操作能力。
2. 教师通过与幼儿的互动交流,了解幼儿对活动内容的掌握情况,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3. 家长反馈:教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盐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家园共育。
六、活动步骤:1. 准备阶段:教师将盐、糖、水、杯子、勺子等实验材料摆放好,并确保幼儿能够清楚地看到实验过程。
2. 实验阶段:教师向幼儿解释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引导幼儿亲自进行实验,观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3. 讨论阶段:实验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让幼儿说出盐的特点和溶解过程。
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教师通过展示盐和糖,让幼儿观察、比较,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实验法:教师引导幼儿亲手进行实验,观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培养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
3. 讨论法: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大班科学活动课教案:奇妙的盐

大班科学活动优质课教案:奇妙的盐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盐的特性,知道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盐、糖、胡椒粉、透明容器、实验工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科学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盐,引导幼儿观察、闻味,激发幼儿对盐的兴趣。
2. 探究盐的特性: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观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探讨盐的溶解性与水的温度、盐的颗粒大小等因素的关系。
3. 盐的用途: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让幼儿了解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如烹饪、融化冰块等。
4. 小组实验: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调料(糖、胡椒粉)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与盐进行对比。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结果,让幼儿谈谈自己对盐的认知和感受。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调查生活中盐的其他用途,拍摄照片或绘制图片,在下一次活动中分享。
2. 环境创设:教师与幼儿一起在科学角设置关于盐的主题展示,展示幼儿的实验成果和家庭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关于盐的调查和应用情况。
3. 活动记录: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对盐的认知和感悟。
六、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盐、水、杯子、搅拌棒、色素、温度计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科学活动室,实验用品摆放整齐。
七、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出示盐,引发幼儿对盐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盐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探究盐的溶解:教师演示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引导幼儿观察盐在水中的变化,探讨盐的溶解性与水温度的关系。
3. 盐的溶解实验: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温度水中盐的溶解情况,记录实验结果。
4. 盐的溶解与色素:教师向幼儿展示在盐水中加入色素的变化,让幼儿观察并讨论现象。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盐水》教案三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盐水》教案三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盐水》教案三篇(一)活动目标:1.在实验中发现盐溶于水后会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浮力越大。
2.乐于探索科学现象,体验与同伴交流、合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1.杯子、大小土豆块、勺子、筷子、盒子若干。
2.盐、味精、糖。
3.大、小记录单、勾线笔。
4.“死海”图片。
(三)活动过程:1.激发兴趣,引出活动内容:(1)激发幼儿的探索*教师出示一块土豆块,这是一块土豆,如果我把它放到水里,会沉下去还是浮起来?(沉)那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它不沉下去,浮在上面呢?(2)教师演示师:我有魔法的,我不用xx说的方法,也不用xx说的,我只要跟它说一声让它浮起来,它就会浮起来了,信不信?出示两只注满水的杯中(一杯是自来水,一杯是盐水)师先故意将土豆放在自来水中,土豆沉于杯底,再将土豆放于另一杯盐水中,土豆浮于水面。
师:咦,真奇怪,土豆片为什么在这个杯子中会沉下去,而在另一个杯子中会浮起来呢?(幼儿猜可能是放了东西)师:那到底是什么东西使土豆块浮起来呢?2.小组合作,操作探索实验一:盐能增加水的浮力(1):说明实验规则:出示盐、糖、味精师:这儿有3样东西(出示3杯东西),教师逐一介绍:红—盐,黄-糖,绿-味精。
在这三种东西里有一种能够使土豆块浮起来,请你们来做小科学家,分组合作实行实验。
先把碗里的盐、糖、味精分别倒进和它们相同标记的三个杯子中,再用相同标记的筷子搅拌到它们完全溶解(全部溶化)后,再放入土豆块。
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现象?然后请每组的组长把你们组观察到的现象用喜欢的图画或符号记录在这张记录表上。
比如沉下去能够用(↓)浮起来用(↑)(2)师解释记录单:(幼儿记录单)(3):幼儿实行实验,师巡视,发现问题。
(4):汇总幼儿实验情况:哪组愿意先来说说你们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师将幼儿的实验结果统计在大记录表上师生共同总结:从刚才的实验结果能够看出水中放了糖、味精和盐,但糖和味精都没能使土豆块浮起来;只有盐溶解在水中才能让土豆块浮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盐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盐
【活动目标】
1.认识盐的颜色、形状、味道等,初步了解盐是怎么来的。
2.发现盐溶解在水里会增加水的浮力,同等的水盐越多浮力越大。
3.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所看到的现象。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小勺子、一次性杯子、筷子、同样大的葡萄数量与幼儿人数等同。
2.每桌幼儿一盘的盐。
3.记录单、记号笔。
4.盐的制造过程的视频,“死海”的图片资料。
经验准备:科学小实验的常规要求。
【活动过程】
一、观察盐,认识盐的颜色、形状、味道。
1.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你猜,这是什么?
2.提问:尝尝看。
你们刚才尝过了,盐是什么味。
盐是什么颜色的?盐看起来像什么?盐是什么形状的?
3.小结:盐是白颜色的,像糖、像雪。
细看盐是小颗粒状。
盐的味道是咸的。
二、初步了解盐从哪里来。
(一)以谈话形式激发幼儿讨论:盐从哪里来。
教师:那你知道盐是从哪里来的吗?
(二)请幼儿观看海水制盐的视频。
(三)组织幼儿讨论:盐是怎么来的。
(四)教师总结海水制造盐的原理:海水很咸,它含有大量的盐。
海水蒸发变干后会分离出盐来,所以人们便用海水来制盐,我们平时吃的盐大都是海盐。
(五)盐的其他来源(图片)。
师:世界上的盐除了海水制的盐外,还有天然盐矿和盐湖,那是很多很多年以前的大海被晒干后变的。
三、玩盐的游戏,发现盐溶解在水里会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浮力越大。
(一)教师示范操作,让幼儿观察发现盐会溶解,了解盐水有浮力。
?
(二)幼儿操作活动。
?
1.教师过渡语:那是不是加了盐,物体就能浮起来呢??
2.那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呆会自己去试一试。
在桌子上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杯水,要求每次加入一勺盐,用筷子充分搅拌,放入葡萄,看看结果怎样?并把它记录在纸上。
记住:试一次记一次。
没有浮起来打叉。
浮起来就打钩,葡萄浮起来后实验就结束。
?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
4.交流分享。
?
(1)师引导:为什么加了一勺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两勺盐,葡萄能浮起来
呢??
(2)教师小结:当水喝一包盐,浮力很小,没有力量托起葡萄,加入两包盐,这样当水喝足了盐,才有一定的力量托起葡萄,让葡萄浮起来。
说明盐越多浮力越
大。
?
(3)还有哪一组的愿意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发现?
教师引导:刚才你们介绍了你们的发现,老师有了一个疑惑:为什么第一组只要加两包盐,葡萄就能浮起来,而第二组要加三包盐,第三组要加四包盐呢?
(4)引导幼儿发现,水有多有少。
师:请每组派一名代表把你的水杯拿到前面来,你们都发现什么了吗?
师:噢?水的多少和加的盐也有关系吗?到底是什么关系??
(5)教师小结:原来水越多,需要喝的盐也就越多。
只有让水喝足了盐才有力量托起葡萄,让它浮起来。
?
(三)观看录象,拓展幼儿对盐的浮力的了解。
?
1.师:除了葡萄能浮起来,我们的人能不能浮起来?告诉你们,其实我们的人也可以浮起来,相信吗?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录象。
?
师小结:原来这不是普通的大海,而是死海,它的含盐量比我们普通的海水要高6、7倍,浮力很大,难怪我们人都可以躺在上面了。
四、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交流发现盐的用处。
教师:盐神秘又奇妙还很有趣,那你们知道盐有什么作用呢?
师小结:盐的作用很大,盐是什么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剂,也能用来腌制食物还能清洁污渍。
我们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一下盐的其他用途,下次上课告诉老师和其他小伙伴好吗?
【活动延伸】
科学区:将盐、勺子、葡萄、蛋等操作材料投放在科学区继续供幼儿操作,观察发现盐水浮力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