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大班科学课教案:神奇的水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水》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水》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水的特点,发现水的神奇之处。
2.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二、活动准备:1. 每人一个透明杯子、一张白纸、一支记号笔。
2. 实验材料:碘酒、糖、盐、清水。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桌面上的透明杯子和实验材料,引导幼儿说出水的特点。
2. 实验一:神奇的水线(1)邀请幼儿在白纸上画一条水线,用透明杯子倒水,观察水在白纸上流动的过程。
(2)引导幼儿发现水在白纸上流动时,水线会逐渐消失。
3. 实验二:碘酒与水的神奇变化(1)邀请幼儿将少量碘酒滴入透明杯子中的水中。
(2)观察碘酒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引导幼儿发现碘酒与水混合后,颜色会发生变化。
4. 实验三:糖与水的神奇变化(1)邀请幼儿将少量糖放入透明杯子中的水中。
(2)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引导幼儿发现糖与水混合后,水的味道会发生变化。
5. 实验四:盐与水的神奇变化(1)邀请幼儿将少量盐放入透明杯子中的水中。
(2)观察盐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引导幼儿发现盐与水混合后,水的味道会发生变化。
6. 总结与反思:邀请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引导幼儿总结水的神奇之处。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活动,与幼儿一起探索水的神奇变化。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水的神奇变化”展示区,让幼儿继续观察和探索。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水的神奇变化的认识。
2.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听取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六、活动内容:1. 进一步探索水的性质,如透明度、表面张力等。
2. 进行水的过滤实验,了解过滤的原理。
3. 学习水的循环过程,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水的性质和实验现象。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水》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水》一、活动目标:1. 了解水的特性,发现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哪些变化。
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 教具:透明容器、清水、各种颜料、滴管、实验记录表。
2. 材料:画纸、画笔、棉花、冰块、热水。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透明容器中的清水,引导幼儿说出水的特点。
2. 实验一:水的变色1) 向透明容器中滴入颜料,观察水颜色的变化。
2) 邀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
3. 实验二:水的过滤1) 将画纸放在容器上方,用滴管滴入颜料水,观察画纸上的颜色变化。
2) 邀请幼儿讨论:为什么画纸上会出现颜色?4. 实验三:水的凝固与融化1) 在容器中放入冰块,观察水的凝固过程。
2) 取出冰块,观察水的融化过程。
3) 邀请幼儿描述实验现象,并用词语“凝固”、“融化”表达。
5. 实验四:水的蒸发1) 在容器中倒入热水,观察水的蒸发过程。
2) 邀请幼儿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四、活动总结:1. 回顾本次活动的实验,引导幼儿总结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哪些变化。
2. 强调实验过程中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表达。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在家中进行有关水的科学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环境创设:在班级自然角设立“水的秘密”展示区,展示幼儿作品的实验过程。
3.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设置“水的神奇”探究角,提供相关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
六、活动目标:1. 加深理解水的性质,如透明性、流动性、溶解性等。
2.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水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七、活动准备:1. 教具:两个透明容器、清水、盐、糖、食用油、实验记录表。
2. 材料:小勺、滴管、搅拌棒、棉花。
八、活动过程:1. 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幼儿关于水的性质。
2. 实验五:水的溶解性1) 在一个透明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盐,观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水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水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水的特性,发现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哪些变化。
2. 通过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水的欲望。
二、活动准备:1. 每个幼儿准备一个透明塑料杯、一瓶水、一块橡皮泥。
2.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水的故事、图片等教学材料。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讲述一个关于水的故事,引发幼儿对水的兴趣。
2. 观察水的特性: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水的颜色、透明度、流动性等特征。
3. 实验一:漂浮实验(1)教师向幼儿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幼儿将橡皮泥放在塑料杯上,将塑料杯放入水中,观察橡皮泥的漂浮现象。
(3)教师提问:为什么橡皮泥能漂浮在水面上?4. 实验二:溶解实验(1)教师向幼儿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幼儿将一些盐放入塑料杯中,加入水,观察盐的溶解过程。
(3)教师提问:为什么盐能溶解在水中?5. 分享与交流: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探究活动,共同探讨水的奥秘。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一些关于水的主题墙饰,引导幼儿持续关注水的话题。
3. 区域活动:教师在科学区投放一些关于水的实验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
五、活动反思: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对整个活动的组织情况进行反思,分析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水的认识程度,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活动准备:1. 每个幼儿准备一双雨靴、一个小水桶、一把铲子。
2. 教师准备一片泥地或者沙地,以及一个积水池。
3.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水循环的图片、视频等教学材料。
七、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讲述一个关于水循环的故事,引发幼儿对水循环的兴趣。
2. 观察水循环: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积水池中的水,引导幼儿发现水会流动、蒸发等现象。
[最新]大班科学神奇的水教案6篇
![[最新]大班科学神奇的水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fab52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4.png)
[最新]大班科学神奇的水教案6篇怎样的老师才能够培养出怎样的学生。
教学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教案也可以用于老师之间相互分享教学心得,形容良好的教师之间的友谊。
一篇好的教案包括哪些要素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大班科学神奇的水教案”,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大班科学神奇的水教案(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蚕一生的主要成长阶段及其外形特征,知道蚕的食物是桑叶。
2、了解蚕的多种用途,知道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3、激发幼儿对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课件、蚕宝宝生长过程图片活动过程:一、提问导入,引出主题。
观看图片,提问:1、小蝌蚪长大后,变成了什么?2、你们觉得它们长的像吗?3、有没有其他小动物也是这样,小时候一个样,长大后又是一个样?二、幼儿欣赏图片、观察回答问题:1、你们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的?2、小时候像什么?长大后又变成了什么?3、幼儿再次欣赏图片,教师讲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三、蚕宝宝的食物--桑叶教师:你们知道蚕宝宝吃什么吗?是不是每种树叶都吃呢?蚕宝宝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它到底要吃什么呢?(蚕宝宝是吃桑叶长大的)四、蚕的作用大1、蚕对我们的生活有用处吗?我们养它是做什么的呢?2、幼儿欣赏图片--蚕丝织物3、小朋友们真能干,知道那么多。
那蚕除了蚕丝有用,还有其他什么作用吗?(蚕的作用可大了,除了蚕丝可以做成舒适的衣服、被子之外,蚕蛹还是一种营养很丰富的食物呢)五、幼儿操作,给蚕宝宝生长过程排序,教师巡回指导。
六、教师布置任务,活动结束。
大班科学神奇的水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指纹的秘密,了解指纹的三种类型。
2、树立科学的观点,知道指纹的作用。
3、培养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幼儿)父母和自己的指纹图(教师)各种指纹图和有关指纹的资料、双胞胎照片、报纸一张、《黑猫警长》动画片片段三、活动过程1、观看动画片片段,引发幼儿兴趣⑴老师今天请来了一位大家都熟悉的朋友(出示黑猫警长的头像)黑猫警长正在调查一宗特大的盗窃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⑵观看片段,黑猫警长他们找到了罪犯留下的痕迹⑶出示幻灯片:指纹图片这就是罪犯留下的印迹?是什么?(指纹,并将汉字贴于黑板)对,黑猫警长就是通过指纹找到罪犯的。
幼儿园大班教案《神奇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神奇的水》含反思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水的属性和作用2.帮助幼儿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水的变化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好奇心4.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学内容1.水的属性和作用的简单介绍2.观察、互动和实验环节教学步骤第一步:课前热身(5分钟)老师与孩子们打招呼,并简单介绍今天的主题是“神奇的水”。
第二步:文本或影片引入(5分钟)通过简单的文字或影片,介绍水的属性和作用,例如,水可以流动,可以打湿物体,可以滋润植物等等。
第三步:互动环节(15分钟)老师向幼儿展示几个不同的杯子和容器,让幼儿们说说自己的看法,为什么不同的杯子或容器里的水看起来不同。
然后,让幼儿对比观察透明杯子里的水和彩色杯子里的水的颜色和形状是否相同,并给出自己的观察结果。
第四步:实验环节(30分钟)接着,进行实验环节,让孩子们进行简单的水实验。
老师可以先展示一些实验,例如,水的密度实验、水的变化等,引导孩子们进行实验探究。
例如,在水中加入色素看颜色的变化,同时滴一些油,看油滴变化的有趣过程。
孩子们可以自己操作实验,老师提醒和引导。
第五步:反思(5分钟)教学完成后,老师让孩子们反思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和做的实验,了解孩子们对水的认识和性质的观察和理解。
第六步:课堂延伸(10分钟)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孩子们进行生活实际应用,例如,洗手、洗衣、喝水等等,了解水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强调水的节约和珍惜。
反思本节课上,孩子们对主题充满了好奇心,并表现出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导孩子们自己探究,让孩子们更加主动参与实践,体验实验的乐趣,培养了探究性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本节课也增强了孩子们的认知和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是一堂寓教于乐的活动。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探索如何使幼儿更加主动和出彩。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的水》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的水》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形状、流动性等。
2.探究水的化学变化,包括水的凝固、蒸发、溶解等。
3.了解水的重要性及水的循环。
4.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活动材料:清水、食盐、蓝色食用色素、透明塑料瓶、冰块等。
2.展示材料:有关水的图片、课件、小视频等。
3.布置教室:教室要保持清洁,台面整洁,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操作空间。
三、教学过程及反思3.1 导入与热身让学生自由发挥,画出他们心目中的水。
引导学生讨论画出的水的颜色、形状、流动性等。
引人注意到水的物理性质,同时让学生体会科学也可以很有趣。
反思:本节课程的导入相对轻松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感。
3.2 实验探究3.2.1 “神奇”的水实验材料:蓝色食用色素、透明塑料瓶实验步骤:1.在透明塑料瓶中加入适量清水,加入蓝色食用色素,轻轻摇晃,观察水的颜色变化。
2.再加入适量食盐,轻轻摇晃,观察水的颜色变化。
实验表现:水的变化效应让学生感到惊奇,充分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水的物理性质和水和其他物质的反应。
反思:实验让学生学以致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
3.2.2 探究水的凝固实验材料:冰块实验步骤:1.将冰块放置在透明塑料瓶中,观察冰块的变化。
2.将瓶子放置在室温下,观察冰块的变化。
实验表现: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物质的变化,引导他们体验物质的冻结,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反思:实验过程生动有趣,学生可以在亲身体验中掌握物质的变化规律。
3.3 知识巩固通过学生回归实验,总结归纳水的物理性质、水的化学变化和水的重要性及循环等知识。
同时展示有关水的图片、课件、小视频等,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入了解水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反思:学生在回归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对已学知识进行整合和总结,巩固知识,这个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大班神奇的水教案(优秀17篇)

大班神奇的水教案(优秀17篇)大班教案奇妙的水1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浓度和水之间的关系,对科学现象感兴趣。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教师:红色的饱和糖水、透明水。
幼儿:抹布人一块第一次操作:普通红色水、透明水(每人一份)第二次操作:普通红色水、透明水(每人一份)、糖(每组一份)勺子(每人一个)第三次操作:@红色的饱和糖水(每组一份)@糖(每组一份)勺子(每人一个)普通的红色水、透明的水(每人一份)活动过程:一、教师表演魔术,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导入,幼儿猜测。
教师:今天谢老师要给小朋友表演一个魔术,请你看看,老师手里有什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把手里的红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2、教师实验。
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慢慢的将红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能不能变成两层?二、幼儿尝试探索实验。
1、试一试。
教师:小朋友,那么你们想做这样神奇的水吗?现在请你们用桌上的水来试一试,看看你们能不能做出这样奇妙的水来。
2、讨论:教师:小朋友,你们成功了吗?教师:为什么你们没有成功呢?(想一想,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三、出示神秘的添加物“糖”,幼儿再次进行探索。
1、出示糖。
教师:因为老师的水里加了一种的东西,而你们的水里没有,是什么呢?(糖)教师:老师的水里加了糖,可是你们看到糖了吗?糖去哪了?总结:糖都溶解在了水里,所以我们看不见。
2、幼儿进行探索实验。
教师:这一次请小朋友用桌子上的材料再来试一试吧!3、讨论。
教师:孩子们,这次你成功了吗?@成功了。
你是怎么做的?(和大家分享成功的方法)@没有成功。
为什么加了糖还是没有成功?(幼儿讨论)总结:放很多很多的糖。
四、出示红色的饱和糖水。
幼儿进行探索。
1、出示饱和的红色水,幼儿观察讨论。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水》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水》一、活动目标:1. 了解水的特性,知道水在生活中的作用。
2. 通过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 每个孩子准备一个透明杯子、一瓶水、一张纸、一根吸管。
2.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水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水杯,引导幼儿观察水的特点,引出活动主题。
2. 探究水的特性:a.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如加热、冷藏、加糖等。
b. 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总结水的特性。
3. 水的用途:a. 教师展示水的用途图片,如饮用水、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等。
b. 幼儿讨论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4. 创意实验:a. 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吸管、纸张等材料,进行创意实验,探索水的趣味性。
b. 幼儿展示自己的实验作品,分享实验过程和心得。
5. 总结与反思:a.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活动过程,总结水的特性和用途。
b. 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一个关于水的家庭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增加关于水的元素,如张贴水的用途图片、展示水生动植物等。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2.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其创意和表现力。
3. 家长反馈孩子在家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六、活动六:水的溶解性1. 活动目标:b. 通过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c.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活动准备:a. 每个孩子准备一个透明杯子、一瓶水、一些盐、一些糖。
b.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溶解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活动过程:a. 导入:教师出示水杯,引导幼儿观察水的特点,引出活动主题。
b. 探究水的溶解性:i.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观察盐和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教案:神奇的水
教材分析
教材本身来源于幼儿生活,或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所熟悉所关注的周围事物。
此活动鼓励孩子大胆实践,敢于尝试新办法。
在此基础上,注重了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等方面的渗透和培养。
学情分析
大班孩子已经能够有意识地关注自己身边的周围事物,而且对身边发生的事物产生了探究欲望,也有了一定的主见。
他们善于观察和思考,还能产生一些与别人不一样的想法。
因此,在此活动中,让孩子动手操作,仔细观察,鼓励孩子想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方法,再把自己的想法做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教师力求通过设置一定的情景,为他们提供一些蕴含教育目标的适合他们的材料,让孩子自主参与,积极探索,通过体验过程,交流经验达到教育目标。
鼓励孩子从多种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尝试用多种办法解决问题。
教法
本次活动采取了谈话法、游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实验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学法
本次活动引导幼儿采取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进行学习。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的设计注重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努力探究问题的能力。
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勇于探索,用不同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的基本特征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2、乐于参与科学实验,体验科学实验与合作的乐趣
3、能通过实验发现水的其它特征。
活动重点:了解水无色、无味、透明的特征(突破策略:使幼儿通过比较、观察的方法来发现水的基本特征)
活动难点:通过实验发现水的其它特征(突破策略:教师提供实验材料,引导幼儿分区玩水,同时教师对幼儿进行指导,在让幼儿自己进行总结)
活动准备:
两半瓶水(盖上粘有颜料)、四大杯水、一杯黑醋、方糖若干、凹槽管、泡沫、石头
活动过程:
*激趣导入――魔法变变变
·幼儿观察水,师将准备好的有颜料的水瓶拿出来用力摇晃使水变色
询问:
1,老师手中是什么?
2,水现在变成了什么颜色?神奇吗?
*认识水
·师拿出一杯醋和一杯水供幼儿观察,并询问幼儿其不同之处(请幼儿来闻一闻,尝一尝)
·幼儿总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玩水体验,找出水的其他特征
·幼儿分组入实验区进行实验
实验一区:幼儿用槽管进行实验
实验二区:幼儿用方糖进行实验
实验三区:幼儿用泡沫纸和石头进行实验
·请幼儿总结玩水中发现的水的其他特征
幼儿一:发现水可以流动
幼儿二:发现水可以溶解糖
幼儿三:发现水有浮力
*生活中的水
·讨论发现生活中水的作用
·如何在生活中合理用水(出示生活中浪费水和节约用水的图片供幼儿判断)
活动总结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活动延伸:请幼儿去活动区继续玩水体验玩水的乐趣。
活动反思:在进行实验活动中部分幼儿没有进行动手操作,幼儿之间没有很好的合作意识,而我并没有进行干涉。
这致使部分幼儿做些无关于实验的事,而幼儿也没有直接得到结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提升幼儿间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