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854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河南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100)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着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系统专业知识和较高理论素养,具备必要实践技能的综合性理论研究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热爱祖国、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创造性研究精神,熟悉本学科发展现状及动态,学有所长,能够胜任中国文学、语言学各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努力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不断拓宽学术视野。
3、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熟练的听、读、译的能力。
能够直接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较好使用外文信息进行科研工作。
二、研究方向050101文艺学深入探究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重要的发生发展规律。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文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有比较透彻的理解,形成比较全面、系统的看法。
并能根据自己的文学理论观念,对不同的文学理论观点进行分析、评判、吸收和运用。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通过对汉语及其辅助性工具汉字从微观到宏观、从共时到历时的不同角度的研究,了解它们在各个历史阶段的面貌,总结其中的发展演变规律,探究它们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
在继承中国传统语言训诂学的基础上,吸收国外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汉语和汉字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的独立学科,目的是通过对汉语和汉字从微观到宏观、从共时到历时的不同角度的研究,了解它们在各个历史阶段的面貌,总结其中的发展演变规律。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优良的传统,丰富的内涵,民族的苦难与辉煌熔铸其里,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渗透其中。
本方向立足于作家作品、文学思潮和流派等的分析,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各时期发展规律及其创作成就。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的发生和发展与近现代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休戚相关。
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可以追寻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的艰难历程,帮助人们反思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在特殊的审美感受中得到启迪和鼓舞。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历年真题

考试科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科目代码:829考试时间:月日(注: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一、名词解释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2、语文综合性学习3、语文课程理念4、语文素养5、创造型阅读6、对话二、简答题1、阅读技能训练的内容包括哪些?2、如何理解作文的开放性与自由表达?3、将听说整合为口语交际的意义?4、语文说课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三、论述题1、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应避免的问题。
2、谈谈你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课程标准》提出的“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与完整”这句话的理解和看法。
3、在语文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背景下如何看待“接受学习”?考试科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科目代码:829考试时间:月日(注: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一、概念解释1.语文课程2.语文素养3.语文课程性质4.语文课程资源5.语文课程评价二、要点回答1.为什么说“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2.为什么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3.为什么说“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三、问题论述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对这段表述你是怎样理解的?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专业招生目录及参考书

复试:746专业主科 加试:①747视唱练 耳 ②748复调
复试:881思想政治 教育学原理 加试:①760伦理学 ②761中国现当代史 复试:758中国化马 克思主义 加试:①760伦理学 ②761中国现当代史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参考书: 1、《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十二所重点 师范合编 2、《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道俊、郭文安 3、《当代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儒 德、陈琦 4、《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培青 5、《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式颖 6、《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 娜
(专业学位)
②204英语二
技能综合(含素描和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③333教育综合
色彩)
④869美术教育基础理 加试:①735艺术概
论
论
②664中外美术史
014音乐舞蹈学院 复试科目746专业主科,具体要求见参
045111学科教学(音乐) (专业学位)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018马克思主义学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1思政教学论
位)
②204英语二
加试:①715教育哲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③333教育综合
学
④859学前教育原理 ②716教育心理学
047101教育经济与管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复试:713教育经济
01教育经济学
②201英语一
学
02教育管理学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 加试:①715教育哲
03教育法律与政策
综合
学
②716教育心理学
复试:507数学分析 与高等代数 加试:①505概率论 ②504常微分方程 复试:507数学分析 与高等代数 加试:①505概率论 ②504常微分方程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聊城大学考研试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聊城大学考研试题第一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聊城大学考研试题一、解释语文课程语文教材三维目标学习方式语文素养二、简答你对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语文教学设计有什么要求?朗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三、论述为什么说“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为什么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四、案例评价,对某一教学设计进行全面评价,不少于1200字河南师范大学一、解释题教学论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六艺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二、简答题我国古代写作教学的主要经验有哪些?我国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实施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式三、教学应变题一位教师在上《孤独之旅》一课时借助了多媒体的形式,上课期间,超链接出了问题,老师忙于调整课件而冷落了学生。
一位学生站起来愤愤地说:“老师,你不是一个好老师,难道离开课件,你就不会上课了吗?”这位老师一时蒙了,张口结舌,不知如何是好,课堂顿时骚动起来〃〃〃如果你是这位教师,你会如何处理?说说你的理由。
四、论述题钟启泉说:“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不具有生成性;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
从生命的角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要求:根据上面一段话,从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论文。
一、解释题课程论语文六书六经二、简答题简述古代语文教学的问题和弊端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和五个领域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三、教学应变题语文课上进行“一分钟演讲”活动,同学们都很紧张,没人愿“打头炮”,老师只好点名。
那位被点名的同学犹豫片刻,鼓起勇气站了起来,却听“砰”的一声,他把邻桌的一瓶宣传色碰到了地上。
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他尴尬地楞在那里〃〃〃看到这种局面,如果你是这位教师,你会怎样做?说说你的理由。
四、论述题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著名教育教布鲁纳也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修业年限、授予学位、最低学分要求050101 汉语言文学 3-7年文学学士 160学分二、专业介绍和特点该专业现为省级特色专业,是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最早设立的专业,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中国语文系。
1985年复建,现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设有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
“中国现当代文学”为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省级精品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为校级优秀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省级优秀课程。
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中学语文教师,为其成为中等教育的骨干教师和优秀的教育管理人才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其他有关部门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该专业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设施,资料室藏书5万册,期刊310种,建有多媒体教室,拥有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成套的音像资料。
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术交流广泛。
先后聘请《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徐放,著名语言学家张静、王宁、戴庆厦、陈绂,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詹福瑞、莫砺峰,现代文学研究专家王富仁、刘增杰等为兼职教授,著名作家二月河、刘震云、张承志、周大新等先后来院讲学。
该专业已为国家培养了上万名各类毕业生,他们能力强、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近年来,毕业生考研率在30%左右,就业率在全省本科院校中名列前茅。
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四、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859学前教育原理[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859学前教育原理[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bef3280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7e.png)
目 录2013年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855学前教育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4年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855学前教育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5年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859学前教育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859学前教育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8年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859学前教育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3年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855学前教育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试卷编号:B卷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科目代号,%纹&称奏船蛊福用专业或方向:.(必须在■题纸上答题,在试卷上杳题无效,答题纸可'向监考老师索要)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学前公共教育2.教学效能感3.保教结合4.幼儿园的物质环境5.凡童观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简述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和基本途径.N试分析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结构。
3.活动区刨设应避循哪些原则?4.游戏活动中怎样做到因人施教?5.幼儿园教学活动有哪凡神类型?各宜有什么特点?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M分)1.试分析大班幼儿班级生活的年龄特点,教师该如何对大班幼儿的班级生活进行指导?2.试分析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的课程方案,结合我国幼儿改革实轿,谈谈该课程方案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四、案例分析(每小题25分,共50)1,在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其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靖结合实际说说你如何理解“宝宝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2,从对某幼凡同大、中班幼儿的调杳来看,中班8。
%的幼凡、大班就蚌的幼儿都喜欢老师始终面带笑容。
这种情绪时时感染着幼儿'使幼儿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心情放松,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与信任感。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师幼关系的理解,井分析如何建立良好的师幼美系,第1页英1页2014年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855学前教育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E图•新多2014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与名称,855学前教育原理适用专业或方向:学前教育(专业学位)专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试题编号:A卷(必须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无效,答题纸用向监考老师索要)、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学前教育价值取向2.幼儿园教学3.幼儿园课程4.隐观念5,保教结合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简述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2.简述托幼机构与家庭合作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803数学教育学[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803数学教育学[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92b197a202020740bf1e9b32.png)
2010 年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901 数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1 年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901 数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2 年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802 数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3.中学数学教学教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三、解答题(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1.设函数 y loga (x b) (a 0 , a 1) 的图像过两点(-2,0)和(0,1),求 a,b 的值。
2.求
x
1 x
4
展开式中的常数项。
3.已知椭圆 C 的焦点 F1(2 2,0) 和 F2 (2 2, 0) ,长轴长为 6,设直线 y=x+2 交椭圆于 A、B 两点,
2013 年河南师范大学 802 数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不完整)
2014 年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802 数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一、填空题(每题 5 分,共 40 分) 1.高中数学课程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______。
2.数学课型有新授课、复习课、______。 3.在数学证明中,如果推理方向是从已知到求证,这种思考方法叫做______。
3.我国的数学教学具有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传统,在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 革中,如何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14 分)
2015 年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803 数学教育学[专业硕士息科学学院 803 数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目录
2010 年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901 数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4 2011 年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901 数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6 2012 年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802 数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9 2013 年河南师范大学 802 数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不完整)..............................................................11 2014 年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802 数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12 2015 年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803 数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14 2017 年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803 数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16 2018 年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803 数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18
2020年河南师范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大全

②504常微分方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复试:①507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
②204英语二
②专业技能测试
③333教育综合
加试:①505概率论
④803数学教育学
②504常微分方程
同时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复试:501微分几何
②201英语一
或502近世代数
③611数学分析
或503实变函数
④801高等代数
③632基础日语
④832日语写作与翻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复试:565法语综合测试
②240日语或241俄语
不招同等学力
或243德语或244英语
③633基础法语
④833法语综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复试:558英汉互译
②211翻译硕士英语
加试:①561综合英语
③357英语翻译基础
②563英汉翻译与写作
④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同时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或562综合日语 ②563英汉翻译与写作 或564日汉翻译与写作
复试:556英美文学(方向01-02) 555英语语言学(方向03-11)
加试:①561综合英语 ②563英汉翻译与写作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复试:557日语综合测试
②241俄语或242法语
加试:①562综合日语
或243德语或244英语
②564日汉翻译与写作
复试:624细胞生物学 加试:①625生物化学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②824遗传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复试:①624细胞生物学
②204英语二
②专业技能测试(说课)
③333教育综合 ④819生物教学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针对两篇《背影》的教案案例,分析教学目标中包含了哪些因素,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四、论述题 给出孙绍振老师的关于文本分析的文章段落,谈谈对中学语文教育文本分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019 年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854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四书 2.语文课程标准 3.说课 4.口语交际教学 5.课程资源 二、简答题 1.古代写作教学的经验。 2.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3.作文命题应注意的问题。 三、教育应变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