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常见意象_整理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一)树木类1、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象征坚贞、高洁的品格。
2、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深为隐居者所爱。
3、杨柳:谐音“留”,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
4、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5、芭蕉:是离情别绪、孤独忧愁的象征。
6、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7、怀桔:指孝顺双亲。
(二)花草类1、黄叶:常给人凄凉孤独之感。
2、采薇:借指隐居生活,表现坚守节操。
3、红豆:相思豆,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4、小草、野草:坚韧不拔,比喻愁情绵绵无绝,草枯草荣,让人珍惜时间,哀叹人生苦短。
5、落花:代表生命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
6、菊花:傲霜之花,比喻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象征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7、梅花:表现不怕打击和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比喻诗人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8、荷、莲:表现高洁、清高、洁身自好的品格。
莲子:怜子,借以表达爱情。
(三)鸟兽类1、杜鹃(子规):是凄凉、哀伤的象征。
2、燕子: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入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
表现春天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表现世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亡国家破的感慨和悲愤。
代人传书,诉离情之苦。
3、鹧鸪:叫声像“行不得哥哥”,勾起游子旅人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4、蝉、寒蝉:只喝树汁,不食人间烟火,比喻人品高洁。
秋蝉,是悲凉的同义词。
5、鸿雁: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愁思。
鸿雁传书。
6、双鲤:代指书信。
7、青鸟:传书的信使。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及特点20个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及特点20个一、月。
月在古诗中是一个极为常见的意象。
特点就是它常常代表着思念之情。
你想啊,晚上月亮一出来,那柔和的光洒在大地上,离家在外的人就容易触景生情。
比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这么简单地一抬头一低头,对故乡的思念就全在里头了。
月亮不管是在天涯海角,大家看到的都是同一个月亮,所以它就像是一条思念的纽带,连接着远方的亲人和故乡。
二、柳。
柳的特点是和离别有关。
因为“柳”和“留”谐音嘛。
古人在送别朋友的时候,就经常折柳相赠。
像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那青青的柳色就在眼前,可朋友马上就要走了,这柳就像是挽留朋友的一种无声的语言,充满了离别的愁绪。
三、雁。
雁是一种候鸟,它的特点是常常象征着游子的思乡之情或者传递书信。
大雁每年都会按时迁徙,它们在天空中排成整齐的队列,飞向远方。
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看到大雁,就会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像大雁一样回到家乡呢。
而且传说大雁能传书,像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盼着大雁能带来远方的消息,那种盼望中又有着思念和孤独的感觉。
四、菊。
菊的特点是高洁、隐逸。
菊花在秋天开放,当别的花都凋谢的时候,它却傲然挺立。
所以古代那些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士们就特别喜欢菊花。
陶渊明那可是菊的头号粉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东篱下采着菊花,看着远处的南山,那是一种多么闲适自在、超凡脱俗的境界啊。
五、梅。
梅的特点是坚韧、耐寒,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冬天那么冷,梅花却能在冰天雪地里盛开,这是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
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梅花独自在墙角开放,不畏严寒,而且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就像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即使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坚守自己的操守。
六、松。
松象征着长寿、坚韧不拔。
松树四季常青,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它都屹立不倒。
在古诗里,那些想要表达坚定的意志或者对长寿的祝福的时候,就会用到松这个意象。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1、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2、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高洁脱俗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全新经典版)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1.春天的意象:春天常常象征新生、希望和生机,常用的意象有春花、春雨、春风、燕子归来等。
2.秋天的意象:秋天常常象征成熟、收获和离别,常用的意象有秋叶、秋风、菊花、丰收等。
3.水的意象:水常常象征着柔情、洁净和流动,常用的意象有江河、湖泊、流水、涓涓溪流等。
4.山的意象:山常常象征着高峰、坚强和壮丽,常用的意象有高山、峰顶、云雾、巍峨等。
5.月的意象:月常常象征着明亮、清冷和寂静,常用的意象有明月、月光、月色、皓月等。
6.花的意象:花常常象征美丽、绚烂和短暂,常用的意象有花朵、花瓣、花香、花开等。
7.鸟的意象:鸟常常象征自由、轻盈和欢乐,常用的意象有鸿雁、燕子、黄鹂、百鸟齐鸣等。
8.星的意象:星常常象征远方、神秘和永恒,常用的意象有星光、星辰、星空、星河等。
9.雪的意象:雪常常象征纯洁、寒冷和静寂,常用的意象有雪花、雪地、飘雪、银装素裹等。
10.风的意象:风常常象征自由、温柔和变幻,常用的意象有微风、和风、狂风、风吹草动等。
这些意象在古诗词中经常被使用,通过运用这些意象,诗人可以
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古诗词中常见的100个意象(全新经典版)

古诗词中常见的100个意象1.春江水:代表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2.秋叶:象征秋天、变化和离别。
3.星辰:代表夜晚的美丽和辽阔无边的天空。
4.云彩:象征变幻多姿的事物和人们的遐想。
5.山峰:代表高远、坚定和人生的巅峰。
6.清风:象征着清新、宜人和快乐的心情。
7.白雪:代表纯洁、美丽和寒冷的冬季。
8.绿草:象征茂盛、希望和生命的力量。
9.碧水:代表湖泊、河流和清澈见底的水域。
10.金色:象征富有、荣耀和辉煌。
11.红霞:代表日出和夕阳的美丽光芒。
12.红梅:象征坚韧不拔、傲雪欺霜的精神。
13.黄河:代表中国的母亲河和丰收的象征。
14.雨露:象征滋润、恩泽和希望。
15.雁阵:代表群鸟南飞和离别的景象。
16.松树:象征坚贞、长寿和不畏风雨。
17.飞燕:代表快速、自由和高贵的形象。
18.玉露:象征宝贵、清凉和独特的美。
19.高楼:代表壮丽、气派和人们的理想。
20.桃花:象征美丽、爱情和温柔的形象。
21.蝶舞:代表自由、欢乐和生命的轻盈。
22.霜雪:象征严寒、冰冷和岁月的沉淀。
23.渔舟:代表宁静、悠闲和人们的生活。
24.钟声:象征时光流逝和人们的思念。
25.月光:代表浪漫、宁静和悠远的意境。
26.梅花:象征坚强、不屈和寒冷中的美。
27.风筝:代表自由、激情和人们的梦想。
28.朝霞:代表早晨的美丽和希望的曙光。
29.烟雨:象征迷蒙、幽静和诗意的雨景。
30.蓝天:代表晴朗、明亮和无限的广阔空间。
31.风车:象征旋转、活力和勤劳的形象。
32.清泉:代表清澈、纯净和甘甜的水源。
33.古道:象征悠久、历史和传统的路径。
34.燕子:代表迁徙、回归和喜悦的飞鸟。
35.金秋:象征丰收、成熟和秋日的金黄。
36.翠竹:代表青翠、挺拔和清雅的植物。
37.天鹅:象征高贵、纯洁和优雅的水鸟。
38.诗人:代表才华、感性和对美的追求。
39.青山:象征永恒、安宁和山水的壮丽。
40.晚霞:代表傍晚的美景和天空的绚丽色彩。
41.红尘:象征尘世、繁忙和人世间的纷扰。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整理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整理
1. 植物意象!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枫叶,那可是秋天的代表呀。
植物可太常见啦,什么梅兰竹菊,各有各的美好寓意,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2. 动物意象也不少哇!“两个黄鹂鸣翠柳”里的黄鹂多可爱呀,能给诗增添很多活泼的感觉呢。
动物总能传达各种不同的情绪和氛围哟!
3. 天文气象意象也很牛呢!“月落乌啼霜满天”,月亮在这里营造出一种静谧又有些忧伤的氛围呀。
这类意象能让诗的意境更独特嘞!
4. 器物意象也别小瞧呀!“醉里挑灯看剑”,这灯和剑瞬间就让人感受到一种豪迈之气。
它们能让诗歌更有故事感诶!
5. 地理意象多有意思呀!“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那磅礴的气势一下子就出来了。
它们可是能给诗增添宏大的背景哦!
6. 人物意象可重要啦!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让我们对那种闲适的生活充满向往呢。
这些人物能赋予诗歌灵魂呀!
7. 颜色意象也很绝呀!“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鲜明的颜色让画面感超强的。
能让诗更加生动形象嘞!
8. 场景意象也不能忘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大漠的场景多壮观呀。
它们就是诗歌的大背景呀!
我觉得这些古代诗歌中的意象真的是超级丰富又超级有趣,它们让诗歌变得更加多姿多彩,让人沉醉其中呀!。
古代诗歌常考100个意象

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集锦第一种:按类别归纳一、写景咏物诗常用意象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zhě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野渡常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
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渔舟表现一种恬静幽美的景象。
王维的《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鸳鸯表现自然界一派生机、和谐宁静的景象。
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桃花表现充满着蓬勃生机的春天景象。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山表现赏心悦目的绚丽景色。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蝴蝶表现一种宁静安谧的生活环境。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早莺表现一种融和骀荡的春意。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草木常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烂柯喻离家时间之长。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西风表现思念与离乡之愁。
李璟《山花子》: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夕阳表现对年华易老的慨叹。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彩袖表现对心上人的一种爱恋、珍惜之情。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锦瑟表现一种美好的往事或青春年华。
贺铸《青玉案》: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蝉常用来表现品行的高洁。
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梅花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松柏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用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竹子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
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表现君子的品德修养。
语文古词诗中常见的意象

语文古词诗中常见的意象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1一、植物类(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扬花。
1、芳草:(1)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3、梅花: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 《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
《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竹:苍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挠。
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柳”的意象(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7、黍离: 《诗经·黍离》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
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8、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文化含义及理解(第一编)(一)树木类1.松柏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2.竹子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
3.杨柳“柳”谐音“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
将别情用柳化成形象语句的是柳永,他在《雨霖铃》中写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以杨柳岸配合晓风、残月等意象,把自己与情人分别的凄惨之意描绘得淋漓尽致。
4.梧桐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5.芭蕉“芭蕉”和“梧桐”的意象差不多,都是离情别绪孤独忧愁的象征。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二)花草类1.红叶传情之物。
朱淑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
”据唐人范摅《云溪友议》:相传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
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
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如高明《二郎神·秋怀》:“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诗句上分明永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
”2.黄叶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常给人凄凉孤独之感,故古典诗歌中黄叶常常指凋零或美人迟暮之意。
刘长卿《酬李穆见寄》:“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温庭筠《送人东归》:“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3.采薇借指隐居生活。
《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
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4.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清人朱彝尊《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
”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
5.落花“落花”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诗人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
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唐诗人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菊花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7.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表现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8.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莲子”即“怜子”,“清如水”象征爱情的纯洁。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晋《子夜歌》:“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9.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素来是纯洁、清高的象征。
南北朝萧衍的《子夜四时歌》“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此首以莲藕为喻,写女子希望和情人深结同心,永远相爱。
(三)鸟兽类1.杜鹃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子规鸟即杜鹃鸟。
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2.燕子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
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寓情之丰富,非其他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如欧阳修《采桑子》:“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殊《破阵子》:“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等。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如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如唐代郭绍兰《寄夫》:“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
”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
3.鹧鸪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4.寒蝉寒蝉(秋蝉)到了生命的终点,叫声嘶鸣,是悲凉的同义词。
宋人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头,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5.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
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
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6.双鲤代指书信。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凤箫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
云山万重,寸心千里。
”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外,烟波浩淼,音信全无。
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写的也是睹物(双鲤鱼)思人。
7.青鸟青鸟是传书的信使。
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先被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
南唐中主李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8.沙鸥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
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
陆游《秋思》“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山醉亦休。
”同样含有飘零之意。
9.乌鸦乌鸦因形象不美,叫声难听,常用以描写荒凉之景,表凄清之情;也指“小人、俗客、庸夫”。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李白《乌栖曲》:“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陈英《山坡羊》:“晨鸡初叫,昏鸦争噪,哪个不去红尘闹。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10. 黄莺黄莺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杜牧用黄莺歌唱写出江南美丽的春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用黄莺鸣啼、燕子轻飞来说明春天的来到。
(四)自然现象1.残阳夕阳残照,能引起无穷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感慨万千。
诗人笔下的夕阳(包括斜阳、残阳等)多给人以失落凄凉、漂泊沧桑之感。
李商隐的《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古人常用“夕阳”发思古之幽情。
《三国演义》开篇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李白的《忆秦娥》词末“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都以“夕阳”写怀古,充满历史沧桑感。
2.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
宋刘克庄《泌园春·和吴尚书叔永》:“笑是非浮论,白衣苍狗,文章定价,秋月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