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论文

合集下载

学校体育中运动伤害原因与预防对策论文

学校体育中运动伤害原因与预防对策论文

学校体育中运动伤害原因与预防对策论文学校体育中运动伤害原因与预防对策论文2001年,开始课程改革,即我们常说的“新课改”,体育新课改中,提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更强调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

但是,新课改后的教材要求中,对于动作技术技能的要求并不高,更着重于学生的参与,即“动起来”就好。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1、以我校2013-2014学年初一至初三,三个年级,十二个班。

全校共仅2人因身体的先天原因不能参加体育活动。

2、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

在查阅学校体育相关规定,学习相关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部分学生进行调研,最大限度对学生在运动中的伤害事故进行原因、过程、治疗、恢复等相关咨询,剖析学校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的根本。

二、调查结果1、体育运动损伤发生的次数。

全校一个学年中,在体育活动中发生的运动损伤共计42人次,体育教师当堂解决未记录的`约20人次,假期中训练与比赛时发生的运动损伤8人次。

2、损伤程度。

一学年中最严重的损伤为骨折,共2起;最多的为轻度挫伤,共21人次。

三、分析1、损伤原因。

(1)思想上不重视:麻痹大意———如过度兴奋、思想不集中等;缺乏预防意识——如对地形、器材、人员等没有提前的意识,导致遇事惊惶失措,发生损伤。

(2)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

主要发生在自主活动及专项训练中,经常存在的有以下几种情形:活动量过小,肌肉韧带伸展性不够;活动量过大,疲劳过早出现;活动内容安排不适合专项运动特点;活动时间或与正式比赛训练间隔不合理。

(3)技术动作错误。

由于对老师讲解不专心,或身体协调能力无法跟上老师教学的节奏,以及思想不集中等,导致练习中技术动作违反了人体结构功能特点和运动力学原理。

这是初次参加运动训练的人和学习新动作时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

(4)运动负荷(尤其是局部负担量)过大。

由于一个班的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各方面的差异,在集体练习中统一的运动负荷,超过了部分运动者所能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尤其是局部负担过大,引起局部细微损伤的积累而导致劳损。

运动损伤的预防研究论文

运动损伤的预防研究论文

运动损伤的预防研究论文运动损伤的预防研究论文摘要:文章从运动损伤的起因及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原则、有效措施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探讨。

对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校运动训练和各种各样体育竞赛的组织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运动损伤;有效措施;安全健康前言本人从事体育工作多年来,发现校园里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或各种比赛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和运动员出现了多例运动损伤,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健康,也给体育教学、群众性体育活动和比赛的开展造成不良影响。

特别是在近几年里,全国几例大学生在运动会中赛跑比赛时发生猝死的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极大地引起了教育部门领导的高度关注,更引起了学校体育教师对此问题的重视与研究。

一、运动创伤的起因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伤害事故,运动损伤的例子在教学中屡见不鲜。

其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思想上不够重视;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技术上的错误动作;运动负荷过大;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组织方法不当;运动粗野或违反规则;场地设备有问题;集体活动中的冲撞、推绊、击打等;以及不良气象的影响等。

根据以上诸多原因,常见的运动损伤有挫伤、肌肉损伤、关节韧带损伤、滑囊炎、腱鞘炎、骨骺损伤、髌骨劳损、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脑震荡、关节脱臼、骨折等。

在各种体育教学与运动中,这些都充分说明高校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运动中预防伤害事故是责无旁贷的。

二、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开展体育运动,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振奋民族精神,促进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高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如果高校体育在运动中不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不遵循体育运动中的基本原则,不采取积极有效地预防措施,就有可能经常发生各类运动中的伤害事故,轻者影响学生学习,重者可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对个人、家庭带来不应有的伤害和损失,甚至妨碍学校体育运动地正常开展和学生运动术水平的提高,?并造成学生不良的心理影响。

论文一 田径之运动损伤

论文一 田径之运动损伤

中学生中田径训练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摘要如果在体育运但是,促进身体健康有序发展。

体育运动的目的是增强体质,就可能发生运动不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动中不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损伤,导致不能参加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妨碍运动成绩的提高。

对学生而言,损伤会影响其健康、学习和生活。

田径运动;损伤;预防关键词:前言以田径运动为主题的体育活动变随着我国体育运动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开展,得越来越多、田径训练过程中发生的运动损伤现象也就与此同时,越来越丰富。

影响其正也给学生们带来了心理压力,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健康,变得十分普遍,如何有效防因此,还给其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便。

常的体育训练和活动,止和减少田径运动中的伤害事故的发生就变得异常重要。

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二、运动损伤的形成原因 1 、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够运动员和体育运动教练、体育教师、运动损伤发生往往与体育组织的领导、“运动损伤不过是他们错误地认为参加者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有关。

“预防运动损,“要锻炼,要提高成绩,伤病是难免的”,些小伤小病,关系不大”伤是医务人员的事,与己无关”等等。

在上诉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在田径训练过在发生损伤以后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能及时对运动员进行安全教育,程中,又不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同时学生缺乏必要的运动损伤方面的知识,不能合理地进行他人保护或自我保护,致使运动损伤时有发生。

、准备活动不当2由于在各项活动中,动作的结构、强度、速度、节奏及用力方法不同,因而准备活动的内容、形式、强度也有区别,如短跑、跳跃等一些强度大的项目,需则有关部位的肌肉会如不认真做准备活动,要有关肌肉能承担很大强度的负荷,会造成运动量过大时,因而造成损伤。

由于活动不充分而承受不住强大的负荷,身体机能下降,尤其是局部负担过重产生过度疲劳,是造成损伤的重要原因。

、身体素质差或技术上的错误田径项目对练习者的力量、速度、耐力和灵3敏等素质要求很高。

运动损伤论文

运动损伤论文

运动损伤论文第一篇:运动损伤论文大学生运动损伤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在高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中,大学生运动损伤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体育教学和锻炼的效果,而且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威胁。

随着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入,提高大学生对运动损伤的认识,减少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对培养大学生科学健身意识,全面增进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大学生运动损伤的部位、种类、项目特点以及损伤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提出预防大学生运动损伤的有效措施,为大学生进行科学健身,更好地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指在体育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发生,不仅影响正常的教学和锻炼效果,同时给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造成不必要的创伤。

通过对运动损伤特点的分析,使学生掌握较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正确锻炼身体的方法,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因此,帮助大学生消除运动损伤带来的心理恐惧,掌握合理的运动负荷, 对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是体育运动中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1 大学生运动损伤的现状分析1.1 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时间特点 1.2 大学生运动损伤的部位特点 1.3 大学生运动损伤的种类特点 1.4 大学生运动损伤的项目特点 1.5 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2 大学生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了解大学生运动损伤的时间、部位、种类、项目特点以及损伤原因,其目的是为了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更好地预防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 2.1 重视大学生的运动安全卫生教育在体育运动锻炼中,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体育卫生知识,不懂得基本的运动锻炼原则,如不遵守循序渐进的锻炼原则,对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的必要性认识不足等等,造成运动安全意识淡薄,从而引发运动损伤的发生。

因此,为减少和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运动安全卫生教育,加强科学健身与预防运动损伤措施的教育,提高大学生运动安全意识。

2.2 根据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进行预防根据运动损伤发生的时间特点,加强对课外体序。

运动损伤论文

运动损伤论文

运动损伤论文运动损伤是指在运动过程中,身体组织、器官或系统受到损害的情况。

这种损伤可能会导致疼痛、功能障碍甚至长期残疾。

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对运动损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发表了很多相关的论文。

以下是一些与运动损伤相关的论文的例子:1. "Sports injuries and their preven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y Finch C. (2018)这篇论文系统地回顾了运动损伤的研究,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研究发现,适度的监管和策略可有效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2. "Risk factors for sports injuries: a systematic review" by Emery CA, et al. (2018)这篇论文系统地回顾了运动损伤的风险因素,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性别、年龄、运动类型和技能水平都是影响运动损伤发生的重要因素。

3. "Sports injuries and illnesses during the Olympic Games 2008" by Engebretsen L, et al. (2009)这篇论文研究了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运动损伤和疾病情况。

研究发现,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为扭伤和拉伤,最常见的疾病为感冒和呼吸道感染。

4. "Prevention of non-contact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ies in sports" by Hewett TE, et al. (2005)这篇论文重点研究了如何预防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

研究发现,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和技术培训可以有效降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风险。

5. "Exercise-induced muscle damage and adaptation: immunological aspects" by Peake JM, et al. (2005)这篇论文探讨了运动诱导的肌肉损伤和适应的免疫学方面。

运动损伤论文

运动损伤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在对篮球运动中造成损伤的成因进行初步分析, 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以避免或减少在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发生, 保证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促进篮球这项运动在高校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篮球运动;运动损伤1 前言随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校的全面实施, 大学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觉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之中。

同时,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更多的被重视起来。

篮球运动是两队相互对抗, 竞争激烈的球类运动项目之一, 深受学生的喜爱。

然而, 篮球运动的对抗性较强, 在篮球教学、比赛、课外活动中往往出现一些擦、搓伤, 及其他更严重的损伤, 从而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为此, 本文对我校学生在篮球运动中造成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通过分析运动损伤的原因, 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这对于减少运动损伤, 完成教学训练和比赛, 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积极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楚雄师范学院45名学生2.2研究方法2.1.1问卷调查法对我院学生发放问卷45份,内容涉及受伤部位和原因。

回收45份, 回收率100%2.1.2访谈调查法对学生进行走访, 了解学生有关运动损伤的情况。

2.1.3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有关运动损伤和预防措施的资料和文献, 对查阅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

3 损伤调查及分析3.1运动损伤的种类表1:运动损伤的种类挫伤擦伤扭伤拉伤脱位其他受伤次数 9 13 6 4 2 5% 23.08% 33.33% 15.38% 10.25% 5.12% 12.82% 从表中可以看出, 损伤居前三位的是挫伤、擦伤和扭伤。

其中擦伤最多, 篮球运动是身体接触和对抗性非常强的运动项目,特别是防守中锋的队员,极易遭遇皮肤擦伤,裂伤运动损伤。

擦伤占总数的%擦伤部位在小腿、手臂肘、膝处较多。

其次是挫伤占损伤总数的, 以急性软组织损伤为主, 在腿、手指上较为常见。

篮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论文

篮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论文

篮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论文篮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论文(一)客观因素导致的运动损伤场地原因:篮球运动是一项速度、力量、灵活性、协调性结合的运动,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包括了各种跑、跳、急停、转身以及一些高难度的空中对抗等,在如今高强度地激烈的比赛中,篮球运动员的奔跑速度可以直接影响一个球队的胜负。

所以,在运动员高速跑动的过程中场地的因素也是造成运动员受伤的一个重要因素。

比如场地太滑或者运动员的篮球鞋的摩擦力太小,再加上对手防守压力,很容易导致运动员跌倒,造成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比如脚踝扭伤、膝盖擦伤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运动员在篮球训练或者比赛时的发挥。

尤其是在激烈的对抗比赛中,运动员的突然加速、急停、转身是往往会由于场地或者鞋子的因素而跌倒受伤,轻者则是皮肉之苦,严重者还会伤及骨骼从而影响继续比赛。

(二)主观因素1准备活动不足导致的运动损伤准备活动对任何一名运动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肢体的各种运动来进一步提高运动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提高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活动水平,使机体能够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从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如果运动员不做准备活动或者准备活动不充分就参加激烈的运动或者篮球比赛,常常就会造成一些比如脚踝扭伤、肌肉拉伤、腰部损伤、肩关节拉伤等不同程度运动损伤。

从而可见它的作用。

所以,篮球运动员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活动的情况下进行剧烈的训练活动或者比赛会极易造成运动损伤。

这也从侧面告诫我们的篮球运动员以及广大的篮球爱好者一定要在活动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从而来减轻或者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身体伤害。

2基本技术不够完善导致的运动损伤篮球运动除了具备最起码的身体素质以外,篮球本身基本技术的基本功也必须扎实。

比如最最基本的传接球来说,如果基本功不扎实,对基本技术不能深入了解,动作粗枝大叶,再加上比赛激烈,防守队员的严密防守,运动员也会造成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最常见的如戳手指、漏接球伤到面部、抢篮板球落地不稳崴脚等运动损伤。

大学生运动损伤现状及防治措施论文

大学生运动损伤现状及防治措施论文

大学生运动损伤现状及防治措施论文大学生运动损伤现状及防治措施论文1.运动损伤的概述所谓运动损伤是指因进行体育活动及运动引起的损伤,是运动性伤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损伤的发生与身体素质、运动技术、运动项目、运动训练水平和运动环境等息息相关 .现如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高校体育运动项目不断增加,大学生可以参加的运动项目越来越多,导致运动损伤在高校体育活动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出现有其自身发生的规律,即不同的运动项目有其特有的损伤好发部位及多发病。

运动损伤包括的内容很广,例如皮肤擦伤、挫伤、韧带拉伤、肌腱撕脱断裂、肌肉拉伤、软骨损伤、骨折、骨裂、内脏器官损伤、脑震荡等。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研究群体,具有以下特征:年轻、精力充沛、参与运动的机会多、运动负荷大且较激烈、运动损伤保护意识差、损伤处理知识欠缺。

所以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损伤是较为常见的,损伤种类多,发生频率高。

本研究对大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运动项目以及损伤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大学生进行科学健身、更好地预防运动损伤提供科学的指导。

2.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2.1 运动损伤部位分析经过对大学生运动损伤的研究分析,以及笔者对长沙市四所大学在校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运动损伤在课余比赛中居多,课外活动次之,教学和训练相对较少,分析其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课余比赛和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相对薄弱,学生的活动时间比较自由、松散,大多数不做准备活动就开始大强度的比赛和运动,非常容易受伤。

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引起的损伤占28% .第二,学生课余比赛和课外活动是将教学课中所学到的技术和掌握的运动技能进行了综合实践,有一定的'运动量和强度,如果技术动作不熟练,技能分化不完全就出现了错误动作,错误的动作是不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的,造成局部肢体负荷过大或动作幅度超出身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在各类运动损伤中,人体躯干的损伤概率相比四肢较低,四肢运动损伤形成的原因在于各类运动中,人的四肢运动频率和碰触概率是最高的,因此四肢损伤概率相对高一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商丘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羽毛球运动损伤原因的调查及探究姓名:吴慧慧系别:体育学院专业:体育教育学号:090811160指导教师:李萍2013年1月15日目录前言 (1)1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2.1 文献资料法 (1)1.2.2 问卷调查法 (1)1.2.3 座谈法 (1)1.2.4 统计分析法 (1)2 研究特征与原因分析 (1)2.1运动损伤发生的时段 (2)2.2 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 (2)2.3 损伤原因分析 (2)2.4 结论与处方建议 (3)3结论 (3)参考文献 (4)致谢 (4)附录: (5)商丘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羽毛球运动损伤原因的调查及探究摘要羽毛球属于技能主导类的隔网对抗性运动项目。

由于羽毛球运动需要较强的爆发力和灵活性,比赛节奏比较快,是运动损伤多发的体育项目之一。

就体育专业学生羽毛球运动损伤作调查统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旨在为羽毛球教学和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运动处方;羽毛球;运动损伤A Test and Analysis on the Sports Prescriptions to the Damnification ofbadminton SportsAbstractNet confrontational sports badminton skills are the dominant class. Because badminton requires strong explosive force and flexibility, the pace of the game faster, is one of the sports injury and sports. The badminton sports professional students sports injury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s, analysis of its causes, and set in motion the prescriptive, aiming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badminton teaching and training.Key wordssports prescription;badminton;sports damnification前言羽毛球运动是一项相互进行击球对抗的球类体育运动项目,无论是进行有规则的羽毛球比赛或是作为一般性的健身活动 都要在场地上不停地进行脚步移动、跳跃、转体、挥拍,合理地运用各种击球技术和步法将球在场上往返对击 从而增大了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 加快了锻炼者全身血液循环 增强了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有助于强生健体,提高免疫力,缓解疲劳。

通过体羽毛球教学和训练,能发展学生的柔韧、灵敏、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培养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是培养陶冶情趣增强生活情趣的有效手段,因而深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尤其是羽毛球运动赋予人的精神、气质和心理品质,是新时期大学生工作、学习和生活不竭的动力。

但由于羽毛球运动项目的不确定性和瞬息万变性,比赛无时限和快速爆发力,在准确的时间和空间里对肌肉用力和感觉要求比较高,所以羽毛球运动很容易发生损伤。

若在羽毛球教学和训练中不重视预防保健,将会直接影响教学和训练效果,还会使学生的身体受到伤害。

因此,从体育保健学、学校卫生学的角度探讨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及规律,并制定针对性的、合理有效的运动处方,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运动处方是根据参加健身活动者的体质和健康情况(运动测验、心血管功能及其他健康指标),以处方的形式确定运动的种类、时间、强度、频率和运动中的注意事项,用来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科学进行身体锻炼,是体育活动者进行身体活动的指导性条款。

本文就我系2010级和2009级本科班发生过运动伤病的90名学生进行调查统计,找出该项目常见运动伤病的种类、发生部位、场合和原因,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以期更好地完成教学和训练任务,全面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 研究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商丘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010级、2009级学生随机抽取受过伤的同学90名。

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大量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为研究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根据本研究的目的拟订问卷,然后通过随机抽样方法对商丘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大一(2010级)、大二(2008级)的9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共计90份,回收问卷84份,去除无效问卷2份,问卷有效率达91.11%。

1.2.3座谈法在调查期间对近18位有因羽毛球练习而受伤的学生进行实地访问,对被调查者的一些更深层问题做出提问。

访问学院老师,进一步了解学校羽毛球运动损伤的状况。

1.2.4统计分析法对问卷的调查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2 损伤特征及原因分析综合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出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不同时段、发生损伤的部位及损伤产生的原因。

(见表1)表1 损伤发生的时段损伤时段损伤人数百分比(%) 训练28 34.15教学26 31.71课外活动20 24.39表演或比赛 6 7.32 其他 2 2.44合计82 1002.1 运动损伤发生的时段从表1可看出,34.15%的运动损伤发生在训练时段。

训练是把教学中所学的技术,通过反复练习和强化来进一步掌握和巩固,可能是初学或掌握不牢固的技术动作,这就势必对动作练习有一定负荷量和强度的要求,如果身体素质差、技术没掌握、发力时机不准确,都可能引发运动损伤。

在临场比赛时,有的学生心理素质不稳定,精神过于紧张以致“失手”而受伤;有的学生存有侥幸心理,渴望临场发挥状态完美,心理上不注重运动规则,导致临场心里紧张发挥失常而受伤。

2.2 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从表2可知,运动损伤发生在体操运动中,排在最靠前的是踝关节和肩关节,这与羽毛球运动特有的运用关节的位置和技术动作有直接联系。

从解剖结构看,踝关节、肩关节的关节囊松弛,韧带薄弱,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不足,是最易发生运动损伤部位。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具有承受人体重量,完成启动、蹬伸、改变动作方向等功能。

部分学生由于助跑、起跳、用力蹬伸等技术动作不合理,将极大的压力施加于膝关节上,动作用力和解剖结构相矛盾,使骨关节、韧带的负荷过重,从而导致膝关节损伤。

表2 损伤发生的部位损伤部位损伤人数百分比(%)踝关节18 21.95肩关节16 19.51膝关节13 15.85前臂或肘12 14.63 大腿8 9.76腰部7 8.54手腕 6 7.32其他 2 2.44合计82 1002.3 损伤原因分析从表3可知,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局部负荷过大、技术动作错误、自我保护意识差、表3损伤原因统计表损伤原因损伤人数百分比(%) 局部负荷过大18 21.95技术上的错误17 20.73 自我保护意思淡薄14 17.07 身体素质差11 13.41 准备活动不充分9 10.98 思想麻痹8 9.76场地器材 3 3.66 其他 2 2.44合计82 100身体素质差。

从最近几年高招扩大招生和生源的体育基础看,这些学生进行训练的时间不长,运动水平不高,身体素质、基本技能素质较差,对动作技术的掌握不熟练,体育教学常规意识比较贫乏,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等,这些都是造成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特别是在进行比较激烈的比赛时和大负荷的训练时,由于完成该动作关键环节的肌群或关节力量、爆发力及柔韧性不足,导致在技术动作练习时发生运动损伤。

机体疲劳,局部负荷过大是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占21.95% )。

一次或一段时期连续做大运动负荷的训练,引起大脑皮层抑制过程破坏,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精确度、共济能力均显著下降,警觉性、注意力减退,使肌肉的性能下降,引起疲劳的积累,此时最易受伤。

2.4 预防运动损伤应采取的措施综上所述,剖析了羽毛球教学与训练发生运动损伤的主客观原因,要求体育工作者,高度重视运动保健工作,预防为主,有针对性地严密教学组织,学和训练方法,最大限度降低损伤率,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对于学生在运动中受伤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并给出少许建议。

2.4.1 学生缺乏体育保健知识,对运动损伤的预防不够重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潜在因素所以要加强运动损伤的预防教育,加强《体育保健学》、《运动训练学》等课程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基础理论课对教学和训练有直接的帮助意义,建议在一年级就开设这些理论课程,使学生掌握体育卫生知识以及急性运动损伤的一般处理方法和措施,学以致用。

2.4.2 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不充分导致运动损伤的占10.98%。

而在调查过程中统计的数据来看,76.86%的学生都不会在练习前进行专门的热身活动。

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在于克服人体生理惰性,使肌肉及内脏器官积极动员起来,调动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使人体迅速进入良好的运动状态。

在进行准备活动时,既要使躯干、肢体的大肌肉群和关节充分活动开,同时也要注意各个小关节的活动。

除肌肉的主动运动外,还要做好被动肌肉拉长的活动,以提高其柔韧性和灵活性,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2.4.3 练习中加强自我监督,根据身体特点及时调整运动量,避免疲惫状态而致伤科学合理的运动量是提高运动成绩的一条重要原则,因此在教学和训练中,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和运动技术,科学地增加运动量,并适当间隔休息,这对于消除疲劳,防止运动损伤有积极意义。

2.4.4 提高身体素质水平,加强薄弱关节处肌肉和韧带的练习羽毛球运动技术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特别是力量素质,如腹肌、上肢肌肉力量。

因此在教学和训练中应加强身体素质练习,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好技术动作奠定坚实基础。

2.4.5 场地器材问题由场地器材问题造成损伤的占3.66%。

体育器械短缺、场地器材维修不及时,体育教学与训练环境较差,都给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带来了更大的可能性。

因此,应加强在运动前对场地器材等方面的要求与检查,把场地、器械的管理工作纳入正常教学计划,专人负责,经常检修,维护场地的有效使用,并不断提高场地器材的管理水平,为教学和训练服务。

2.4.6 重视训练或比赛后的放松、整理,使机体工作能力及时得到恢复羽毛球练习时肌肉产生的乳酸多,身体疲劳度大,尤其是局部用力和受力较大的部位,因此必须重视放松和整理活动,如倒立、按摩、物理疗法、休息等。

训练后的整理活动能有效地消除运动性疲劳,使学生轻松进入下次训练课。

2.4.7 加强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调查的过程中学生对羽毛球练习时的心理重视程度不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