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原料与产品的管理教材
关于饲料产品质量方面书籍

关于饲料产品质量方面的书籍
一、饲料原料
1.《饲料原料学》
2.《饲料原料手册》
3.《饲料原料及添加剂实用手册》
4.《动物营养与饲料原料》
二、饲料配方
1.《实用饲料配方手册》
2.《猪禽实用饲料配方》
3.《高效安全饲料配方技术》
4.《畜禽营养与饲料配方》
三、饲料加工
1.《饲料加工技术与设备》
2.《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
3.《动物饲料加工技术》
4.《配合饲料加工技术》
四、饲料储存
1.《饲料储存与保管技术》
2.《饲料贮存及保管技术》
3.《动物饲料安全储存技术》
4.《饲料贮存与保管指南》
五、饲料投喂
1.《畜禽合理投喂饲料技术》
2.《动物科学投喂技术手册》
3.《猪禽科学饲养与投喂技术》
4.《高效安全饲养技术》
六、饲料检测
1.《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2.《动物饲料质量检测方法》
3.《饲料化验手册》
4.《配合饲料质量检测方法》
七、饲料安全
1.《动物源性食品中药物残留分析与检测技术》
2.《药物残留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与控制》
3.《畜禽产品药物残留控制与安全性评价》
4.《动物源性食品中化学污染物风险评估与监控》
5.八、饲养环境:
6.《家畜环境卫生学》
7.《动物饲养环境卫生与控制》
8.《畜牧场环境控制与管理》
9.《动物饲养环境与健康》。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原料与产品质量控制课件

每种原料对应有一个接收标准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原料与产品质量控制
10
(二)原料采购与验收
l 7、逐批查验原料的“两证”(行政许可)
供应商(供货者)随货提供的生产企业许可证 明文件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13Βιβλιοθήκη (二)原料采购与验收l 10、原料的进货台账和购货票据
如实记录其采购原料的名称、产地、数量、生 产日期、保质期、许可证明文件编号、质量检 验信息、生产企业名称或者供货者名称及其联 系方式、进货日期、经办人等信息。
有的企业台帐信息不在一个部门:采购、财务、品管 只要信息全也可以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原料与产品质量控制
l 供应商:包括原料生产企业和经销商。
l 产品:添加剂预混合饲料、配合饲料、 浓缩饲料和精料补充料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原料与产品质量控制
4
(一)原料供应商选择与评价
l 1、原料供应商的评价
评价程序包括供应商评价及再评价流程、选择 评价原则、评价标准等内容。
评价流程:先后顺序 内容 责任人 评价频次-定期 评价和随时评价 再评价:至少每年一次 评价原则:合法 质量 信誉 评价标准:指标 加权 评价记录: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原料与产品质量控制
32
(十)产品留样观察
l 25、留样观察 留样观察记录包括产品名称或代号、生产日期 或批号、保质期、观察日期、观察项目、异 常情况处置、观察人等信息。 留样保存时间应当超过产品保质期1个月。
留样室的面积和留样橱的数量、空间,要满足其产 品种类和数量的需要
关于饲料原料的书籍

关于饲料原料的书籍摘要:1.饲料原料的概述2.饲料原料的分类3.饲料原料的选用与配比4.饲料原料的安全与质量控制5.饲料原料的发展趋势与展望正文:饲料原料是饲料加工生产的基础,对于保证饲料品质和动物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饲料原料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饲料原料的概述饲料原料主要包括两大类:天然原料和工业合成原料。
天然原料主要包括谷物、豆类、油脂、蛋白质原料等,来源于植物和动物。
工业合成原料主要包括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通过化学合成或生物技术制备而成。
二、饲料原料的分类饲料原料可以根据来源、化学成分和用途进行分类。
按照来源,可以分为植物性原料、动物性原料和微生物发酵原料;按照化学成分,可以分为蛋白质原料、能量原料、脂肪原料、矿物质原料、维生素原料和氨基酸原料等;按照用途,可以分为主要原料、辅助原料和添加剂。
三、饲料原料的选用与配比饲料原料的选用应根据动物的种类、生长阶段、生产目标和地区资源特点进行。
在选用饲料原料时,需关注其营养成分、物理性状、抗营养因子以及有害物质等方面。
合理搭配各种饲料原料,保证动物所需的营养成分平衡,是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关键。
四、饲料原料的安全与质量控制饲料原料的安全性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动物生产性能和人类食品安全。
因此,在饲料原料的生产、加工、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有害物质、病原微生物和抗营养因子的含量。
此外,还需关注饲料原料的掺假、污染等问题,确保饲料原料的质量和安全。
五、饲料原料的发展趋势与展望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料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未来饲料原料的发展趋势将包括:开发新型饲料资源,如昆虫蛋白、微生物蛋白等;提高饲料原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加强饲料原料的安全性和质量控制,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总之,饲料原料在饲料生产和畜牧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饲料原料知识与品控.ppt

涉及到的饲料原料与品控
鉴别方法:用手指 掐比较费劲,牙齿 咬碎有震牙并有清 脆的声音——水分 在14-15%之间。
涉及到的饲料原料与品控
• 感官检测>化验室检测
• 视觉:观察原料或辅料的形状、粒度、色泽、霉变、虫 蛀、结块或杂质等。
• 嗅觉:通过嗅觉来鉴别原料或辅料具有的特殊气味。 • 味觉:通过舌舔或牙咬来检查原料或辅料的味道、硬度
喂形式的饲料。 如干草类、农作物秸秆等。
饲料原料与分类
• 青绿饲料 • 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上的新鲜饲草以及以放牧形式饲
喂的人工栽培的牧草、草原牧草、块根、块茎、瓜果类 等。
饲料原料与分类
• 青贮饲料 • 以新鲜的天然植物性饲料为原料,在厌氧条件下,
经过以乳酸菌为主的微生物发酵后调制成的饲料。 如玉米青贮、青草青贮等。
玉米山东玉米。
涉及到的饲料原料与品控
• 使用最普遍的饲料原料,形状为牙齿状,略具玉米特有 的甜味,初粉碎后有生谷味道。
涉及到的饲料原料与品控
• 玉米 • 品种、水分、霉变、杂质、成熟度
指标 等级
粗蛋白 容重 质 g/L (干基)
%
不完善粒%
总量
其中生霉 水分% 杂质% 粒
1
≥710 ≥10.0 ≤5.0
饲料编码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8-00-000
划分饲料类别依据(%)
水分
粗纤维
粗蛋白质
<45
≥18
-
≥45
-
-
≥45
-
【学习课件】第十四章配合饲料产品质量管理

ppt课件
12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行政管理归属:
•全国农业部,地方县级以上饲料管理部门。
•明确的主要制度:
一、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品种审定公布制度。 二、饲料、饲料添加剂进口登记制度。 三、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制度。 四、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制度。 五、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记录和产品留样观察制度。 六、标签制度。 七、质量监督抽查制度。 八、法律责任制度。
无视配伍禁忌); • 使用未经许可和登记的药物或饲料添加剂; • 过量添加微量元素;
• 生产过程中的化学物质污染; • 病源性微生物及其毒素的污染; 、 • 养分利用率低或过量供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 转基因饲料原料对人类安全的潜在危险。
ppt课件
6
饲料质量管理的环节
• 1-饲料配方设计的质量管理
32 11.81.6
谯仕彦,2002
DE(%) 12.1~16.2
56 14.61.0 12.0~14.7
38 13.40.7 8.91~10.8
8 9.80.7 10.2~14.2
8 12.01.42
配合饲料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 规范市场、打击不法:
• 质量管理部门和行政执法机构通过监督营造公 平的竞争环境;
ppt课件
10
质量管理方法体系
• 良好生产规范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GMP)
• 该体系要求企业在机构、人员、厂房、设备设 施、卫生、验证、文件、生产管理、质量管理、 产品销售与回收、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自检 等方面都必须制定系统的、规范的规程。
• 我国1988年正式推广,1992年与1998年先后二 次修订,现在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包括兽药企业) 必须执行。
配合饲料质量和安全控制ppt课件

二、饲料原料和成品检验的步骤
(一)饲料原料和成品的采样 1.采样的重要性和原则:单一样本、商业样本、备用样本、
化验样本 2.采样的方法
散装产品、袋装产品、仓储产品、成品出料口 (二)饲料原料和成品的制样 (三)样品的分析
精选课件
3
三、主要指标的检验
(一)饲料原料和成品常规指标的检验
1.感官指标
2.水分
3.粗蛋白质
4.粗脂肪
5.粗纤维
6.粗灰分
7.钙
8.总磷
9.水溶性氯化物
10.混合均匀度
11.成品的粒度
精选课件
4
(二)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测定 1.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2.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3.维生素含量的测定 (三)饲料原料和成品安全指标的检验 1.天然有毒有害物质的检验(异硫氰酸酯、游离棉酚、亚 硝酸盐、恶唑烷硫酮) 2.霉菌与霉菌总数的检验 3.病原菌的检验 4.外源性污染有毒有害物质的检验(砷、铅、汞、氟、镉、 六六六、滴滴涕) 四、饲料原料和成品质量判定
精选课件
9
二、确保饲料安全的措施
(一)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法管理 (二)加强饲料质量监督检验工作 (三)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四)建立技术保障体系 (五)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精选课件
10
第四节 饲料企业ISO9000质量 认证体系
一、ISO9000系列标准的产生和发展
二、相关术语的简介
精选课件
5
第二节 饲料生产质量控制
一、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 (一)原料的采购管理 (二)原料入库管理 (三)饲料仓储管理 二、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一)原料清理的质量控制 主料和副料都应进行清杂除铁处理。 (二)原料粉碎的质量控制 粉料过程主要控制粉碎粒度及均匀性。
《饲料原料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饲料原料》导学案一、先导饲料原料是动物饲料的基础,对于动物的发展发育和健康状况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了解不同种类的饲料原料及其特点,对于合理配制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导学将盘绕饲料原料展开,帮助同砚们深入了解饲料原料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二、进修目标1. 了解饲料原料的分类及特点。
2. 掌握不同种类饲料原料的适用范围和特性。
3. 掌握合理配制饲料的方法和技巧。
三、进修内容1. 饲料原料的分类2. 常见饲料原料及其特点3. 饲料原料的合理搭配四、进修过程1. 饲料原料的分类饲料原料主要分为粗饲料和浓饲料两大类。
粗饲料包括青贮料、干草、秸秆等,主要提供纤维素、半纤维素和粗蛋白质;浓饲料包括谷物、豆粕、鱼粉等,主要提供能量和蛋白质。
2. 常见饲料原料及其特点(1)玉米:主要提供能量,适用于猪、牛等畜禽。
(2)豆粕:富含蛋白质,适用于鸡、鸭等禽类。
(3)鱼粉:富含优质蛋白质和脂肪,适用于水产养殖。
(4)青贮料:富含纤维素,适用于奶牛、羊等反刍动物。
3. 饲料原料的合理搭配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饲料原料,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动物的发展速度和健康状况。
在配制饲料时,需要根据动物的种类、发展阶段和生理状态来选择合适的饲料原料,按比例混合搭配。
五、教室练习1. 玉米和豆粕分别适用于哪些动物?2. 青贮料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 为什么需要合理搭配饲料原料?六、拓展延伸1. 请同砚们自行了解其他常见的饲料原料及其特点。
2. 参观当地的饲料加工厂或养殖场,了解实际生产过程。
七、总结反思通过本次导学,同砚们对饲料原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合理配制饲料的方法和技巧。
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希望同砚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关注动物的饲养保健,提高生产效益。
愿同砚们在探索知识的道路上不息前行,成为有志向、有经受的新时代青年!。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讲义

一
制定四个 技术文件
二
采取一条 控制措施
三
建立两 项制度
五
四
做好十五 项记录
确保生产 设备安全
3.1技术文件
工艺设计文件 生产工艺参数文件
生产操作规程文件 记录文件
3.1.1工艺设计文件
生产工艺流程图
生产工艺流程图 的说明
生产设备清单
预混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斗式提升机
清理筛 永磁筒
旋转分配器
人工投料口
流程图应与实际生产相一致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工艺流程图应体现有二级混合即两台混合机 流程图中的设备编号应与设备明细表中的序号一致 流程图中应体现除尘风网系统
生产工艺流程图的说明
主要是用文字对生产工艺流程图所包括的 工序进行说明,它应反映主要生产步骤、目的、原 理、实施方式、实施效果等内容.
例如配合饲料采用“先粉碎后配料”工艺。 包括原料接收与清理、粉碎、配料、混合、
二、使用设备管理规定
第六条电气机械设备使用前,设备管理人员要与人事部配合,组织操作人员接受操作培训,维修部负责安排技术人员讲解。 第七条使用人员达到会操作,清楚日常保养知识和安全操作知识,熟悉设备性能的程度,维修部签发设备操作证,上岗操作 。 第八条使用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认真遵守交接班制度,准确填写规定的各项运行记录。 第九条维修要指派人员与各部门负责人,经常性地检查设备情况,并列入员工工作考核内容。
保障生产设备、辅助系统(电控系统、蒸汽系统、 空气压缩系统、除尘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等)通过有关部门安全检查
测量设备(计量秤、地磅、压力表等)定期检定或校验
第四章 产品质量控制
建立五项制度 和制定一项 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近年,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发展高效、生 态、节约、循环畜牧业已成为新趋势,这对 饲料行业提出了新要求。
一、产业政策调整,中小企业大量退市
❖ 近些年,随着行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中小企业的盈利空间正在受到全 方位挤压,生存环境日趋严峻。
五、生产过程控制
❖ 企业应制定饲料生产过程控制的规范性书面技术文件,包括生产程序、 工艺参数、操作规程等。
❖ 生产过程中: ❖ (1)防治交叉污染。 ❖ (2)防止外来污染。生产现场要保持良好清洁状态,产品接触的设备
表面应安全、耐腐蚀、耐磨损,避免产品受到玻璃、瓷片、石子、金属 等外来杂物污染。 ❖ (2)配方设计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建立配方的审核、 批准、使用管理程序,对原料的称量、配制和投放过程实施监控。 ❖ (4)对制粒过程中的调质温度、调制水分、感观质量、冷却效果、分 级效果等进行实时监控。 ❖ (5)搞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 (6)饲料标签的设计应符合《饲料标签》(GB10648)的要求,定期对 包装材料、产品标签、批次标识等进行核查。
七、生产形式变化,散装饲料将会
实现快速发展
❖ 我国饲料生产与国际先进水平很接近,也是专业化水平较高 的行业。
❖ 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明确,饲料产品的专业化配送将是未 来发展的方向。在一些发达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专业化的 散装配料车已经普遍应用,我国大陆地区虽然也有这种形式, 但是主要用于肉鸡饲料的配送,很多是在大企业内部使用, 真正商业化经营的并不多。
八、重视食品安全,饲料产品被赋予 新的内涵
❖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多发,其中与饲 料质量有关的问题也时有发生,
❖ 如含有三聚氰胺的牛奶、含有瘦肉精的猪肉 等,这些食品安全问题都出在饲料生产与使 用环节,使得饲料行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受到 社会各界普遍关注。
五、饲料资源短缺,开发非常规饲料 空间较大
❖ 我国是饲料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豆粕生产主要依 靠进口大豆,对进口的依存度达75%左右,鱼粉进 口依存度也在70%以上,饲用玉米用量已超过1.1 亿吨,占国内玉米年产量的64%,玉米供应日趋紧 张。
❖ 从长远来看,随着养殖业和饲料工业持续发展,大 宗饲料原料的供求矛盾将进一步加剧,饲料原料价 格不断上涨、波动更加频繁是必然趋势。
第二章——— 饲料原料与产品的管理
前言
❖ 近年来,饲料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原料掺假事 例也屡见不鲜,掺假造假的手段、方法越来越高明, 物质也越来越复杂,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户对此防 不胜防,给饲料质量和畜禽及水产品安全带来了很 大的隐患。一些大型的饲料企业购置气相、液相等 仪器进行检验,技术要求高、费用大,多数中小企 业难以普及运用。
新时期我国饲料工业发展将实现以下 目标:
❖ 低氮、低磷等环保型饲料产品研发与推广取 得明显进展,饲料产品中矿物质、微量元素 和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更加规范,饲料工业 单位产值能耗稳步下降。
❖ 为此,有关部门正在计划选择一批大型饲料 生产企业,建设蛋白质饲料资源高效利用示 范基地,结合氨基酸平衡技术,开展低豆粕、 低鱼粉、低氮饲料产品的生产和示范推广。
❖ 探讨饲料安全的控制程序,把好原料质量关,加强 生产过程管理,严格检验产品,对有效控制饲料质 量尤为重要和必要。
一、原料的采购标准
❖ 企业首先根据生产计划议定原料采购计划和备选供货商,制 订原料质量企业控制标准和检验项目。
❖ 玉米应重点控制水分、容重、霉粒比例和杂质; ❖ 小麦控制水分、容重;糠麸控制新鲜度和蛋白质成分; ❖ 豆粕重点是粗蛋白质、掺假、蛋白溶解度、尿酶活性; ❖ 棉、菜粕重点是粗蛋白质和掺假; ❖ 鱼粉重点是感观、粗蛋白质、真蛋白质、掺杂、盐分; ❖ 其他动物性饲料重点是感观、粗蛋白质和微生物。
❖ 随着养殖业规模化程度的大幅提升,饲料产品利润 率的下降回归是个客观规律,这个过程将一直延续 到产业的整合基本完成。
三、资本运作加速,社会资源更加集中
❖ 当前我国饲料企业生产规模稳步增加,企业 的竞力显著增强,企业数量明显下降,社会 资源逐步集中在大企业手中。
❖ 2010年,全国共有年产5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 业或企业集团30家,饲料产量占全国总产量 42%。
❖ 目前我国玉米—豆粕型为主的日粮结构,在玉米、 豆粕价格高企和饲料产品利润率下降的形势下,正 受到市场的冲击。
❖ 今后,杂粮、杂粕型日粮将会更多的出现在市场上,目前饲 料行业中普遍应用DDGS(玉米酒糟蛋白)、秸秆发酵养鹅、秸 秆青贮养畜等,就是非常规饲料利用的典型案例。
❖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国秸秆饲用量将增加1000万吨, 饲用秸秆利用率将达到50%,杂粕、糟渣、食品加工副产品 等存量较大的非粮饲料资源优质化处理水平会明显提高。
❖ 二是检测。根据原料的基本属性及某种特殊要求确定检测项 目。
❖ (5)饲养试验
❖对于新的、陌生的饲料原料,包括饲料添 加剂在内,则须进行必要的安全评价,并 检测能反映其属性的营养成分或其它主要 成分。
❖ 要作动物饲养试验。
四、原料的贮存
❖ 原料贮藏前需先进行清除杂志和干燥除水等预处理, 以提高原料贮藏的稳定性。
❖ 装运不同种类的产品时,应对罐体进行彻底清理, 并随罐装车附产品标签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 建立产品销售台账,如实记录出厂销售的饲料产品 的名称、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次、质量检验信 息、购货者名称及其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
八、产品追溯与召回
❖ 企业应建立产品追溯制度,确保从原料采购 到产品销售的所有环节都可进行有效追溯。
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钙、总磷、氯化钠等 项目。 ❖ 还应建立饲料产品留样观察制度。每批产品均应留取样品, 分类有序贮存,明确标识,定期对样品进行观察,留样样品 保存时间应超过产品保质期后至少2个月。
七、产品贮存与运输
❖ 企业对库存的产品要建立定期质量监测制度,必要 时抽样检验。
❖ 产品装车前应对车辆的安全、卫生状况实施检查。 运输散装产品的罐装车应专车专用,保持清洁卫生。
❖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化功能的增强,一些处于行 业引领地位的企业纷纷寻求上市,饲料企业的资本运作也成 为资本市场上值得关注的力量。
❖ 从新希望、通威、中牧、正虹这些老牌的上市饲料企业,到 天邦、大北农、海大、金新农、唐人神、双胞胎等新上市的 饲料企业,其数量处于畜牧行业领先地位。
❖ 随着饲料行业成熟度的提升,其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 产业特点逐渐显现并占据主导,饲料行业已进入资本时代。
❖ 建立产品召回制度,当发现其产品对养殖动 物、人体健康有害或者存在其它安全隐患的, 应按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中相 关规定,启动产品召回程序,通知经营者、 使用者,向企业所在地饲料管理部门报告, 主动召回产品,并对召回产品进行无害化处 理或销毁。
第二章——— 第五节 饲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4)理化检验
❖ 一是取样。所取样本应具有代表性。
❖ 散装材料,可在装卸过程或料垛中由不同几何位置随机取样;
❖ 袋装或箱装原料,用扦样器对角线取样或随机袋取10个样点;
❖ 四分法缩分,根据样本的粒度、均匀性及检测项目取100~ 150g 样本,密封保存(密封性能良好的塑料瓶或磨口玻璃 瓶封存),必要时,应在装瓶前粉碎、过筛。
❖ 原料料贮藏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受高温、高湿、昆虫、 鼠类、鸟类、霉菌及其它微生物的影响,以减少其 损失。
❖ 原料贮藏过程中的损失,既可能是本身理化性状的 变化,亦可能是对动物消化利用率的降低,甚至是 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等。
❖ 原料库应专职管理,分工到人,建立原料库存明细 台帐和定期质量监测制度,必要时抽样检验。
六、产品检验
❖ 企业应依据产品标准实施出厂检验,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应 有检验人员的签字。
❖ 固态维生素预混料需检验感观、粒度、水分、粗灰分等项目。 ❖ 液态维生素预混料需检验感观、pH 值等项目。 ❖ 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需检验感观、粒度、水分、粗灰分等项
目。 ❖ 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需检验感、粒度、水分、
❖ 当前我国饲料行业正处于产业调整期,“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推 进现代饲料产业体系建设。
❖ 按照“提高门槛、减少数量,转变方式、增加效益,加强监管、保证安 全”的原则,将大力发展优质安全高效环保饲料产品;
❖ 鼓励饲料生产企业竞合,建立饲料行业诚信体系,推行生产全过程质量 安全管理制度;
❖ 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强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着力构建安全、优质、 高效的现代饲料产业体系。
❖ 这种经营模式不仅能提高饲料加工、饲养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还可以节省包装成本、人力成本,缩短饲料贮存时间,一定 程度上提高饲料利用率,同时带动设备制造企业发展。
❖ 据悉,今后国家会加大支持饲料行业技术改 造,采用先进生产设备与工艺,降低加工损 耗,提高加工效率,鼓励饲料生产企业推进 “厂场对接”销售模式,推广配合饲料散装 运输和储存技术,降低包装和销售中间环节 费用,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二、原料供应商的选择
❖ 原料供应商最好是生产厂家,或一级经销商 (代理人)。
❖ 供应商应有较高的商业信誉、可靠而稳定的 货源、良好的售后服务质量保证体系、优惠 的付款方式、快捷的物流方式。
❖ 必要时应对其管理、生产设施、运输方式进 行实地考察。
三、原料的接收和验收
❖ (1)查对包装 核实原料名称、品牌、含量、包 装方式、包装完好程度、标签、生产日期、保质期 等。
❖ 可以预期,随着行业的发展,会有更多的饲料企业谋求上市, 企业的社会资源也将更加集中,这有利于行业整体升级。
四、养殖精细管理,专业化水平彰显 企业竞争力
❖ 近年来,养殖规模化精细化趋势拐点的出现, 为行业带来了加速整合的机会,饲料行业联 合、重组、兼并步伐明显加快,伴随散户退 出的规模化养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