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1单元1.2文化与经济、政治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必修三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三教案【篇一: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 文化生活》全教案和说课稿】目录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 ....................................................................................................... .. (3)说课步骤及其几点注意事项 ....................................................................................................... .. (7)教师资格考试说课要求和主要内容 ....................................................................................................... .. (8)教师面试说课应注意事项 ....................................................................................................... (9)如何上好一堂政治优质课 ....................................................................................................... . (11)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 . (13)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 (13)体味文化教学设计 ....................................................................................................... . (13)体味文化教案二 ....................................................................................................... .. (19)体味文化说课稿 ....................................................................................................... .. (22)《文化与经济、政治》参考教案一 ....................................................................................................... .. (23)《文化与经济、政治》参考教案二 ....................................................................................................... .. (30)文化与经济、政治说课稿 ....................................................................................................... . (32)文化与经济政治说课实录 ....................................................................................................... . (39)《文化对人的影响》 .................................................................................................... . (43)《感受文化影响》说课稿 ....................................................................................................... (43)感受文化影响说课稿二 ....................................................................................................... .. (45)感受文化影响教案 ....................................................................................................... . (50)文化塑造人生教学设计 ....................................................................................................... (52)文化塑造人生教案二 ....................................................................................................... (56)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 ....................................................................................................... . (63)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教案 ....................................................................................................... . (63)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教案二 ....................................................................................................... (68)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说课稿 ....................................................................................................... (70)“本地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状况调查”活动 ....................................................................................................... (74)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 .. (79)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 . (79)《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说课稿 ....................................................................................................... . (8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说课稿二 ....................................................................................................... (83)《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 (88)《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设计 ....................................................................................................... (90)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说课稿 ....................................................................................................... . (9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说课稿二 ....................................................................................................... (99)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 . (105)传统文化的继承说课稿 ....................................................................................................... . (106)传统文化的继承说课稿二 ....................................................................................................... .. (109)传统文化的继承说课稿三 ....................................................................................................... .. (114)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 .. (121)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参考教案一 ....................................................................................................... (125)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参考教案二 ....................................................................................................... (127)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说课稿 ....................................................................................................... .. (129)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说课稿二 ....................................................................................................... . (136)第五课文化创新 ....................................................................................................... .. (140)《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说课稿二 ....................................................................................................... .. (143)文化创新的源泉与作用教学设计 ....................................................................................................... .. (149)《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 . (153)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 (156)《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二 ....................................................................................................... .. (159)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 ..................................................................................................... . (161)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 教案 ....................................................................................................... . (161)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 说课教案 ....................................................................................................... .. (16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 . (168)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 (168)《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说课实录 ....................................................................................................... (168)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说课稿 ....................................................................................................... . (179)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说课稿二 ....................................................................................................... (18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参考教案 ....................................................................................................... (184)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 (187)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 ....................................................................................................... . (191)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实录 ....................................................................................................... (192)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 .. (198)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 .. (198)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说课稿 ....................................................................................................... . (207)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 .. (210)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案二 ....................................................................................................... . (216)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一 ....................................................................................................... .. (218)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二 ....................................................................................................... .. (220)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说课稿 ....................................................................................................... .. (225)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说课实录 ....................................................................................................... . (227)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 . (232)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教案 ....................................................................................................... . (233)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教案二 (241)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 (243)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 . (243)《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说课稿一 ....................................................................................................... (243)《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说课稿二 ....................................................................................................... (248)《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说课稿三 ....................................................................................................... (253)《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设计 ....................................................................................................... (257)《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案二 ....................................................................................................... .. (260)《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案 ....................................................................................................... (263)《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案二 ....................................................................................................... .. (266)《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说课稿 ....................................................................................................... .. (268)《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说课二 ....................................................................................................... .. (271)《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说课实录 ....................................................................................................... . (275)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 (280)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教学设计一 ....................................................................................................... . (282)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教学设计二 ....................................................................................................... . (285)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说课教案 ....................................................................................................... . (287)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说课实录 ....................................................................................................... . (2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参考教案 ....................................................................................................... .. (298)《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说课实录二 ....................................................................................................... . (307)第十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 . (31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说课稿 ....................................................................................................... .. (31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说课实录 ....................................................................................................... . (316)《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案 ....................................................................................................... (322)《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说课稿 ....................................................................................................... (325)《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说课二 ....................................................................................................... (329)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说课实录 ....................................................................................................... .. (330)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说课三 ....................................................................................................... (335)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参考教案一 ....................................................................................................... .. 338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参考教案二 ....................................................................................................... .. 341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参考教案三 ....................................................................................................... .. 344综合探究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 . (350)综合探究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说课稿 (350)综合探究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教案 ....................................................................................................... . (355)说课基本要素简短介绍 ....................................................................................................... ...................................................... 357 教师资格面试知识(大全) ...................................................................................................... . (359)教育教学技能测试内容 ....................................................................................................... .............................................. 359 说课的程序 ....................................................................................................... .................................................................. 359 关于对认定教师资格人员基本素质面试和试讲进行考察等有关问题的说明.............................................................. 361 试讲十要点 ....................................................................................................... .................................................................. 363 教师面试自我介绍范文 ....................................................................................................... .............................................. 363 教师应聘面试注意事项 ....................................................................................................... .............................................. 364 教师招聘面试题集锦(班主任篇) .................................................................................................... ............................. 365 特岗教师招聘面试面试题及答案 ....................................................................................................... .............................. 366 资格认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表 ....................................................................................................... .............. 369 教育教学技能测试内容 ....................................................................................................... .............................................. 370 教育教学技能测试评分表 ....................................................................................................... (371)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1第单元第 .个框题。
高中政治课时作业2文化与经济政治(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课时分层作业二文化与经济、政治(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2019·遵义高二检测)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精神文化生产日益走上社会经济生活的舞台,在思想文化和经济生活两个方面都构成国家和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这一事实说明( )A.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B.文化产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唯一标志D.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解析】选A。
材料强调文化形成国家和社会的“核心竞争力”,说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A符合题意;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错误;C错在“唯一”;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D错误。
【补偿训练】(2019·青岛高二检测)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
“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是因为 ( )A.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B.文化能够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C.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因素D.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解析】选B。
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
经济力和科技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A说法错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重视文艺的作用,重视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B说法正确;经济是文化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因素,C说法错误;不同性质的文化所起的作用不同,优秀的文化起促进作用,而落后的文化起阻碍作用,D说法错误。
2.山东省从深处挖掘齐鲁文化的丰富内涵,创意策划的“好客山东”文化旅游品牌叫响全国。
它以突出的地域特征、浓郁的文化底蕴、庞大的产业规模,成为山东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新亮点,推动全省旅游业跨越发展。
上述事实说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B.文化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点C.创新齐鲁文化的实质是突出区域特征D.充分发挥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解析】选A。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与经济、政治》精品导学案

高级中学政治导学案班级组别姓名评价使用时间:10/9/3 主备人:参与人:学案序号:02学习课题:文化与经济、政治学习目标: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感受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加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提高学生归纳、分析能力,提高参与文化生活的能力。
引导学生参与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
学习重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学习难点: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一.自主预习(预习时间:30分钟)(一)具体方法与要求:自主阅读课本P9-11内容,把握双基,完成知识填空;根据课本的探究活动以及提供的情境,进行合作探究,初步理解课本内容。
(二)把握双基[整体感知]1、概括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讨论一下,能否找出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2、时至今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愈发呈现出什么特点?具体是怎么表现的?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起什么作用,如何提升文化竞争力?[微观把握]一、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在的基础上1、经济、政治和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其中,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
一定的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
2、掀开历史的画卷,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与、之分。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不同,对的作用也不同。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3、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文化有其自身的和相对的。
4、一定的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式,而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产生。
社会生产方式,包括和两个方面。
二.展示风采(一)温故知新1、文化的内涵2、文化的作用(二)热点聚焦感悟生活材料一:《时代》周刊说,在开幕式表演中,1.5万名中国演员用完美无瑕的表演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精华。
高中必修三政治教案

高中必修三政治教案【篇一: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全套教案(表格版)】【篇二: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塑造人生》精品教案】课题: 文化塑造人生● 教学内容分析【课标要求】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比较少,主要是通过丰富的材料,让学生体验优秀的文化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 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二)能力目标教育学生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精神生活。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学生情况分析高二的学生感性认识的能力已达到一定的水平,理性思考的能力正在形成中,本课知识贴近生活,且前一个框题的学习为本框相关难点知识做了铺垫,所以由学生课前自学、搜集资料,进行简单分析,是学生能够做到的。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共享,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教学过程:复习回顾:1.文化的含义2.文化的特点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4.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5.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表现、特点小试牛刀: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答案要点:(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肯定了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合理的成分。
(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并不是消极被动,毫无目的。
只有积极参与健康的文化活动才能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
所以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过渡: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文化殿堂,感受文化力量。
情境导入:(1)总有一首诗、一篇文章、一部文学作品让你爱不释手,回味无穷。
(2)总有一部电影、电视剧曾催人泪下、感人肺腑。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2文化与经济、政治优质教案+导学案课时合集(含预习案习题及答案)

【教学设计】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一、教材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分析: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生产力;文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及对公民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的作;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二)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三)情感、态度、值观目标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三、教学重点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1、自学探究。
以课本的简单提示为线索,深入探究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探究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集体讨论。
针对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探讨我国应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竞争力;讨沦为更好地应对文化竞争,作为中学生目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六、课前准备1、材料搜集与整理2、导学案的印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文化以及文化的作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文化、经济、政治三者的关系,我们来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探究活动一: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
(1)你能对上述活动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吗?(2)也许有些内容难以归类.你的理由是什么?(3)你和你的家人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能够从中感受到文化的作用吗?探究提示:(1)经济活动包括:到银行贷款买房或承包一片林地、开一家小餐馆。
最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 第二框 文化塑造人生

-19-
第二框 文化塑造人生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知识脉络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互动探究 解惑提高 典例剖析
审题
审设问
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 途径。
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个表现: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三
3.说出培养健全人格的途径,认同 个表现。
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2-
第二框 文化塑造人生
一、丰富精神世界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知识脉络
-3-
第二框 文化塑造人生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知识脉络
-15-
第二框 文化塑造人生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知识脉络
互动探究 解惑提高 典例剖析
提示:(1)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文明(或文化)素养,促进国家经济、政 治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国力。
(2)示例:设立“全民读书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加快文化 精品工程建设,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书籍;加强图书馆、文化中心 建设,方便全民读书。(要求:对政府提出有利于全民阅读的可行的 建议)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知识脉络
互动探究 解惑提高 典例剖析
(2)重要原因: ①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 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逐步培养出来的。 所以说文化塑造人生充分体现了人们既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 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并深刻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特别是影响到人们的实践 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影响到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的形成。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教案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考点一文化的内涵、特点与形式1.理清——文化的含义(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外延: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3)形式①从静态角度看,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②从动态角度看,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人们进行精神性的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4)图示法直观把握文化的内涵、外延与形式2.把握——文化的特点考点二文化的作用1.认识——文化的实质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相互影响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2)相互交融(1)地位、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2)应对措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4.辨清——文化的作用【真题回顾】(2018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19)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
“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部编版(2019)必修三教案:第一单元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哥的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进行一步步的探索的。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过渡:这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的艰苦奋斗,那么什么时候中国人民开始“富起来”了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探究三:家庭的变化是时代的缩影,山东省一个农民从1982年开始记录家庭账本,1982年12月账本记录的是面条酱油豆腐油条瓜子等食品,这一年他家总收入836.54元总支出574.90元结余261.64元,30多年过去了,他家消费支出一年比一年多,日子越过越红火。
肉蛋蔬菜的消费额明显增长,还增加了彩电冰箱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手机摩托车汽车等项目支出,账本显示,2018年,他家的结余是1982年的200多倍,小小的账本折射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生活的变化。
阅读材料,说说这个家庭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中国社会的发展,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改革开放过渡: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那么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什么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问题:那些事件见证了改革开放呢?出示幻灯片:问题:改革开放的实践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文化与经济、政治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2)感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和作用;(3)了解当地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的状况。
2.能力目标:(1)学生通过展示各种文化活动以及直接参与文化生活,对当地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状况的数据调查,提高自己的分析材料的能力、综合比较的能力、实践参与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对不同性质的文化现象进行比较鉴别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文化竞争的意识;(2)增强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
预习检测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①。
2.文化影响的双重作用: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②。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④,成为当今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⑤的重要因素。
2.提高文化竞争力: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⑥,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四、选择题1.2014年福建省将教育优先发展放在重要的地位,安排75.37亿元支持教育事业综合发展。
教育发展需要财政支持说明( )。
A.经济发展了,文化才能发展B.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C.增加教育支出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D.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法制意识逐渐增强,但也有人仍然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眼光来看待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问题。
这说明( )。
A.人的观念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C.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D.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趋势加强3.福建省首个大型山水实景剧《印象大红袍》的演出,改变以往“登山观景、泛舟漂流”的传统旅游方式,增加了全新文化旅游项目,吸引游客蜂拥而至,再次推动了武夷山旅游经济的发展。
这表明( )。
①A.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②B.高雅的文化产品一定会取得较好的市场效益③C.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④D.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下列现象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A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②B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③C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④D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成了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5.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软实力”竞争,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潮流。
这是因为( )。
A.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B.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C.在当今世界,文化是一个国家竞争力强弱大小的决定性因素D.文化的斗争是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知识拓展1.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1)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政治、文化;在政治和文化的关系中,政治决定文化。
对此,不能把它们的关系简单地理解为链条式的传递关系——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决定文化:经济决定政治和文化。
一方面,经济是基础,为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奠定物质条件,政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归根结底要受到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一定的社会文化反映着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经济和政治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2)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3)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能把这种影响作用简单地理解为促进作用,因为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不同。
(4)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主要表现在:文化与民主政治相互交融,人的文化素质影响政治文明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是怎样的?(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经济、政治交融的程度越来越高,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3)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而且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国外敌对势力把我国当作意识形态的主要对手,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以实现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因此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4)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重难点探究一、2014年5月19日,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闭幕。
本届文博会交易额爆发式增长一方面得益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于本届文博会采取多种措施强化交易功能,多管齐下推动参展商、采购商达成实质性交易。
本届深圳文博会颁奖大会意在激励企业、机构更加注重产品的创意性和文化内涵,继续加强文化创意的投入,充实产品的文化内涵,在产品的艺术性和质量上下功夫,从而打造出一批文化产业品牌企业,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
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材料的认识。
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追求。
但是,在当今世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价值文化等领域在内的“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某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猜忌明显加重,“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周边国家也有一定的市场。
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当堂检测1.在广东梅州举行的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以“融汇世界的客家展示客家的世界”为主题,将节会办成了“三会一季”,即客家文化艺术作品展示会、客商产品展销会、幸福导向型产业招商引资盛会和世界客都旅游欢乐季。
这表明( )。
A.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主导B.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C.经济发展才能带来文化繁荣,文化繁荣必将促进经济发展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2.不同时代的着装向我们表达了( )。
A.文化是对一定经济、政治的正确反映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C.不同时代的经济政治活动孕育了不同的文化D.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3.在我国早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封建文化中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农村人的生活。
这说明( )。
A.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无关C.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4.有人说:苹果电子引领了世界潮流,它不仅仅是一件产品,更是一种信仰。
这句话表明( )。
①A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物质产品附着文化的内容②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并促进经济的发展③C经济与文化密不可分,呈现双向运动④D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5.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政府要大力推动美国电影走向世界,因为好莱坞的电影走到哪里就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里。
”这告诉我们( )。
A.文化产业已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B.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各区域文化丧失自身特色C.我们要在对外开放中警惕文化入侵,加强文化安全D.应加快推动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参考答案知识体系梳理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③文化生产力④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⑤综合国力竞争⑥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预习检测1.B2.B3.C4.B5.B重点难点探究一、(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举办深圳文博会对于振兴民族文化,推动中华民族早日实现伟大复兴,促进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本届文博会交易额爆发式增长一方面得益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于本届文博会采取多种措施强化交易功能,多管齐下推动参展商、采购商达成实质性交易。
这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体现。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党和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使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在于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二、(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2)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只有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解决好软实力不足的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推动我国经济等各方面发展,实现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