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二导学案:政治生活2.1

合集下载

绝对原创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复习课导学案带参考答案

绝对原创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复习课导学案带参考答案

高一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基础知识大比拼】------(必答与抢答相结合)1、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2、人民民主的特点3、为什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4、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哪些?5、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有哪些?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有哪些?7、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有哪些?8、民主选举的方式及优缺点【对点练习】1、2012年某市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要求做到“两升一降一保证”,即:保证基层代表和妇女代表的比例比上一届有所上升,党政干部代表比例比上一届有所下降,少数民族代表、归侨代表比例依照法律规定予以保证。

这一要求()A.能确保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能确保各民族在政治经济上的完全平等C.有利于保证代表有较强的政治协商能力D.有利于优化代表结构,体现人民民主的广泛性2、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草案)》。

“尊重和保障人权”被首次写入我国刑事诉讼法,这进一步证明( )A.人民当家作主具有真实性 B.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D.公民的权利得到充分实现3.在我国,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是( )①18周岁以下的公民②文化水平低的公民③信仰宗教而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公民④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A.②③ B.①④C.①③D.②④4、下列活动中体现公民履行政治性义务的是( )①公民通过电子信箱向省教育厅举报学校违规办学行为②大学生赵某报名参军应征入伍③某学生发现某网站展示的中国地图上的领土不完整,要求该网站更正错误④年薪超过12万的郭某主动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5、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作出判决,判处王怀忠死,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这说明()A.任何公民的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B .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C.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和守法上一律平等D.任何公民都要平等地承担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某县某村村民一大早就来到投票站,参加对村民委员会主任的投票。

1.3 政治生活(导学案word)高一政治高效课堂精品导学案与练习(人教版必修2)

1.3 政治生活(导学案word)高一政治高效课堂精品导学案与练习(人教版必修2)

1.3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一:课时任务区二:课前预习区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判断以下观点:参与政治生活就是参政。

答案观点错误。

①参与政治生活是我国公民以各种方式进行政治活动的高度概括,如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等活动,参加政治社团活动等等。

②在我国,参政是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相对的,主要是指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和制定等等,人民政协行使参政议政的职能。

③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范围比参政更广。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民主党派参政都是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体现。

二、请同学们在阅读的基础上完成以下试题:1.政治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

政治生活的内容更多涉及的是()A.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问题B.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问题C.个人合法政治权利的维护问题D.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问题答案:A2.有些同学认为“政治与我无关,参不参与政治生活无所谓”。

这种观点()A.是错误的,因为政治生活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B.是错误的,如果每个人都漠然置之,必然危及国家的生死存亡C.是正确的,因为每个公民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D.是正确的,因为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参与政治生活是以后的事答案:A3.网络议政是近年来“两会”的热词。

通过网络议政参与政治生活,有利于在实践中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通过政治实践,我们可以()①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②提高辨别政治是非的能力③获得所需的全部政治知识④使自己不犯政治性的错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A4.“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这句话的意思是,治理洪水的人要使洪水畅通,管理百姓的人要让百姓表达自己的想法。

“管理者要让百姓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依据是()A.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B.公民具有表达和宣传自己思想见解的自由C.公民的政治自由是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D.民主监督应该成为防止腐败的根本途径答案:B三:课中导学区【情境导入】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导学案-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2.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导学案-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学习目标】1. 理解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树立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资源的观念。

2.知道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

3.阐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说明市场机制的优点。

4.理解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必要性,探究其主要措施。

5. 正确看待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分析仅依靠市场调节产生的不良后果。

【教学重点】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现代市场体系。

【教学难点】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如何建立现代市场体系。

【学习方法】认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完成导学案,注意根据本节重点、难点,提出自己的疑惑的问题,要具体。

切记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提问题,要认真阅读发现问题。

【自主学习】一、市场调节阅读教材P1416页的文字,按要求完成议题一的问题:议题一:为什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在教材中划出)2.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3.阅读教材P15的探究与分享,思考以下问题:结合材料,举例说明商品价格与供给、需求之间的关系,并用曲线图表示这种关系。

(写出)4.结合实例,分析市场如何调节资源?材料:近几年,汽车大量的进入我国家庭,汽车市场十分火爆。

面对庞大的汽车购买力,国外汽车生产企业纷纷涌入我国。

国内汽车生产企业争相扩大生产规模。

许多原本不生产汽车的企业也试图涉足汽车产业。

激烈的竞争迫使各家企业纷纷大幅下调汽车价格,迫使一部分汽车生产者退出汽车生产领域。

问题:材料中关于汽车生产的资源是如何流动的,是谁在发挥作用?(写出)5.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1)在市场经济中,主要通过、、等市场机制引导和调节着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

(2)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在教材中划出)二、市场体系阅读教材P1619页的文字,按要求完成议题二的问题:议题二:为什么要建立高标准的市场体系1.阅读教材P16的探究与分享,思考小刘开办公司需要跟哪些市场打交道?这些市场之间有什么联系?(写出)2.阅读教材P17的探究与分享,思考以下问题(1)这两幅图反映出市场体系建设中存在那些问题?这些问题给资源配置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写出)(2)谈谈如何通过完善市场规则解决上述问题?(写出)三、市场缺陷阅读教材P1921页的文字,按要求完成议题三的问题:议题三:市场配置资源有何局限性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表现(在教材中划出)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1.古典经济学家斯密认为,每个人在追求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

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教案

必修2《政治生活》教案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全课概述本课从学生最熟悉的国家入手,分析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揭示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

让学生懂得人们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同时履行义务。

作为公民,要正确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本课可分为3个框题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三、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新课程学习1.1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国家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教学重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教学难点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本框题是政治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概念、原理有较大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具体材料、数据等辅助学习、理解。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样性质的国家中,我们公民处于什么地位,有哪些政治权利、政治义务,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本课将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利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去揭开国家政治生活的神秘面纱。

(二)进行新课面对新旧社会两次特大洪灾的思考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4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1、从社会制度方面看,两次洪灾发生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中国废除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高中政治必修二导学案 单元一 附答案

高中政治必修二导学案 单元一 附答案

高一政治生活导学案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权利●本单元主题和核心●本单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主观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以及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行为准则和主要方式等。

本单元有关国家性质的内容是全书的统领。

●课程标准规定●3.7引述宪法规定,明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1引述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说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

1.2评述具体事例,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表述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正确态度。

1.3列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和方式,体会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和价值。

1.4列举当前公民参与决策的民主形式;对照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有关制度和法规,理解公民行使民主决策与管理权利的途径和方式。

●学习重点●1.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2.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3. 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的优点及局限性4.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5.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课时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情境启迪)--认识政治生活现象,体会政治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问题思考)--获取解读情境信息,思考和领会蕴含的政治观点(1)列举事例印证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2)谈谈你对“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一论断的理解。

(阅读梳理)--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梳理领会政治观点1.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是什么?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________的产物和表现。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________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________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教案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教案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B、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C、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爱国主义的体现,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D、公民有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2、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这项原则表明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人民民主专政包括对人民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从这两方面论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以及必要的应试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国家意识,珍惜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教材分析
政治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我们将会懂得: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健全民主制度,拓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C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
D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发展人民民主。
结论: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事情。
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1、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导学案(2)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导学案(2)

高一政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导学案【高考说明】1.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的国家性质。

2、把握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

3、理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

4、把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5、明确我国公民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6、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7、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培养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考点扫描】要点1、了解国家的含义及根本属性。

(1)含义:国家是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根本属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注意】国家、民主、政党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例题1】(2010上海卷1)恩格斯把历史上存在过的国家分为三种类型,“在古代是占有奴隶的公民的国家,在中世纪是封建贵族的国家,在我们的时代是资产阶级的国家。

恩格斯划分国家的依据是:()A.国家政权的朝代特征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C.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D.国家政权的职能类型要点2、知道我国的国家性质。

【注意】国家性质这一概念在政治生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决定:政体、我国政府的性质、政府权威的树立、政党制度的性质、我国的外交政策。

【例题2】下列关于国家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国家性质就是指国体②国家性质决定政体的性质③国家的性质决定政党制度的性质④国家性质决定统治阶级的性质⑤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当家作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要点3、把握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点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

【注意】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我国人民民主特点(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3)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新型民主:具有和。

【例题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2.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共18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2.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共18张PPT)
我国选举发生哪些变化?选举方式受到哪些因素制约?
hengzhou NO.11 High School
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
①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 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定。
社会经济制度
物质生活水平
选举方式
国家性质
选民文化水平
②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 况相适应。
局 限 性
会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 不加以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
影响选民的积极性
金钱交易等情况的发生。

用 在极少数的情况下采用 范 (例如国家领导人的产生)

1979以后,在我国绝大多数情况 下采用。
hengzhou NO.11 High School
一、选举方式的选择
1.选举方式 (1)从选民角度看:
hengzhou NO.11 High School
正式候选者
正式候选者
选民
选民代表 选民
hengzhou NO.11 High School
在我国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范围
直接选举范围
国家事务方面: 县及县以下的人 大代表的选举;
社会事务方面: 城市居民委员会 和农村村民委员 会的选举等。
国 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 市 区(县) 镇(乡、街道)
hengzhou NO.11 High School
选举方式的分类
选民 角度
直接 选举
间接 选举
候选人 角度
等额 选举
差额 选举
hengzhou NO.11 High School
直接选举
从选民的角度看
间接选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情调查情境导入】
1.区分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
区分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
2.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①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②选择具体的选举方式还必须要体现,并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

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取与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二、公民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应怎样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 原因:(1)、选民参加选举的和,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
理和,管理和。

(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的重要尺度。

(3)、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的体现。

2. 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就要求:(1)公民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真正代表选出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

(2)应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参与感和责任感。

(3)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参与能力,培养政治素养,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地投出自己的一票。

【问题展示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二
党的十七大报告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自2011年起,全国县乡两级人大将进行新一轮换届选举工作。

此次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是2010年3月选举法修改后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据统计,这次换届选举将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涉及县级政权2000多个、乡级政权3万多个。

阐明“逐步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政治生活依据。

(9分)
【达标训练巩固提升】
A1.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
①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③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
④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⑤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A2.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只在乡镇一级实行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

这因为()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方便,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不高
C、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发展,特别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巨大提高
D、乡镇级的人大代表与公民的关系最为密切,最能代表公民的利益。

A3.下列行为能够体现公民民主选举素质高的是:
A.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随便填选
B.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投出宝贵的一票
C.自己不是候选人,拒绝投票
D. 谁给我钱、谁对我将来有利,就投谁的票
B4.中国农民十分看重村委会产生的程序性问题中能体现民主精神的做法,如:“海选”提名方式,“预选”提名方式,组织公开竞选,设立秘密计票间。

这些形式说明( )
①村民自治制度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②搞好村民自治,重点是建立健全村级民主选举制度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④村级民主选举,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C5.某县进行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时,选民明确提出,不了解的候选人不选,不办实事的候选人不选,不替百姓说话的候选人不选。

这“三不选”表明
A.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生活权利
B.我国的选举制度日益完善
C.选民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
D.人大代表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知识梳理归纳总结】
【预习指导新课链接】
2.2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1)识记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2)通过参与民主决策,在实践中提高自身参与决策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农民是建设
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

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2)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城乡居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消除选举中的城乡差异,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利益,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实现公民政治平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