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实验一__相对密度

合集下载

相对密度测量实验

相对密度测量实验

相对密度测量实验相对密度是物质相对于水的密度比值,也称为比重。

相对密度测量实验是物理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以了解不同物质的密度特性,进而推断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相对密度测量实验的原理、步骤和实验器材,并探讨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实验原理:相对密度的测量是基于物质的密度特性。

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符号ρ表示。

相对密度则是物质相对于水的密度比值,即相对密度=物质密度/水密度。

由于水的密度在常温下为1克/立方厘米,因此相对密度也可以表示为物质的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实验所需的器材包括实验台、砝码、弹簧测力计、容量瓶、水槽等。

2. 测量物质的质量:首先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质的质量,记录下质量数值。

3. 测量物质的体积:将容量瓶装满水,记录下水的初始体积。

然后将物质放入容量瓶中,再次记录水的体积。

两次体积的差值即为物质的体积。

4. 计算相对密度: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质的密度,并与水的密度进行比较,得出物质的相对密度。

实验器材:1. 实验台:用于支撑实验器材和进行实验操作。

2. 砝码:用于称量物质的质量。

3. 弹簧测力计:用于测量物质的质量。

4. 容量瓶:用于测量物质的体积。

5. 水槽:用于装水和进行测量。

实验问题及解决方法:1. 实验误差: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称量误差、读数误差等,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解决方法是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2. 实验装置漏水:容量瓶存在漏水情况会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

解决方法是检查容量瓶是否有破损,确保密封性良好。

3. 实验环境影响:实验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解决方法是在稳定的实验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

通过相对密度测量实验,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物质的密度特性,进而推断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准确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避免实验误差的影响。

同时,及时发现并解决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土的三项基本物理性指标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土的三项基本物理性指标是指土粒比重ds 、土的含水量w 和密度ρ,一般由实验室直接测定其数值。

在测定这三个基本指标后,可以换算出其余各个指标。

二、实验原理和方法 1.土粒相对密度ds土粒质量与同体积的4℃时纯水的质量比,称为土粒比重(无量纲),亦称土粒相对密度,即式中 ρs ——土粒密度,即土粒单位体积的质量,g/cm 3;ρw1——4℃时纯水的密度,等于1g/cm 3或1t/ m 3。

一般情况下,土粒相对密度在数值上就等于土粒密度,11ds w ss w s V m ρρρ==但两者的含义不同。

土粒比重决定于土的矿物成分,一般无机矿物颗粒的比重为2.6~2.8;有机质为2.4~2.5;泥炭为1.5~1.8。

土粒(一般无机矿物颗粒)的比重变化幅度很小。

土粒比重可在试验室内用比重瓶法测定。

通常也可按经验数值选用,一般土粒土粒相对密度参考值见下表。

土粒相对密度参考值2.土的含水量w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称为土的含水量,用百分数表示,即%100⨯=swm m ω含水量w 是标志土含水程度(湿度)的一个重要物理指标。

天然土层的含水量变化范围很大,它与土的种类、埋藏条件及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等有关。

土的含水量通常采用“烘干法”测定。

从含水量的定义可知,实验的关键是怎样测得一块土中所含水份质量以及颗粒质量。

所谓烘干法便是为此设计的一种实验方法。

先称小块原状土样的湿土质量,然后置于烘箱内维持100~105℃烘至恒重,再称干土质量,湿、干土质量之差与干土质量的比值,就是土的含水量。

计算公式为:%1000221⨯--=m m m m ω 式中: W ——含水量(%) m 1——盒加湿土质量(g ) m 2——盒加干土质量(g )m 0——铝盒的质量(g ),按盒号查表可得,由实验室提供。

3.土的密度ρ土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土的密度,g/cm 3。

在天然含水量情况下的密度称为天然密度,即Vm =ρ 测定密度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土体内部结构的密实情况。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目录一、密度试验 (1)二、含水量试验 (3)三、液限试验 (5)四、塑限试验 (8)五、压缩试验 (10)六、抗剪强度试验 (15)七、击实试验 (21)1一、 密度试验土的密度是指土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一)试验目的测定土的密度,以了解土的疏密和干湿状态,供换算土的其它物理性质指标和工程设计,以及控制施工质量之用。

这里指的密度是湿密度ρ,其它还有干密度ρ'、饱和密度sat ρ等。

(二)试验方法与适用范围一般粘性土,宜采用环刀法;易破碎,难以切削的土,可采用蜡封法;对于砂土与砂砾土,可用现场的灌砂法或灌水法。

(三)环刀法密度试验1、仪器设备(1)环刀(内径6.18cm ,面积30cm 2,高20mm ,壁厚1.5mm ); (2)天平(感量为0.1g ,称量为500~1000g ); (3)其他:修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

2、操作步骤(1)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人工制备所需要状态的扰动土样,其直径和高度大于环刀尺寸,修平两端放在玻璃板上。

(2)称量环刀质量。

(3)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油,并将其刃口向下放在试样上。

(4)用修土刀削去部分环刀外缘土样,并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修,至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

(5)用修土刀仔细削平两端余土,注意刮平时不得使土样扰动或压密。

(6)擦净环刀外壁,称量环刀加土的质量,准确至0.1g 。

3、计算按下式计算土的密度:Vm m m V m 00)(-+==ρ 式中:ρ——土的密度,(g/cm 3);0m ——环刀质量,(g );2)(0m m ——环刀加土的质量,(g ); V ——环刀容积,(cm 3)。

计算至0.01g/cm 3,同一土样,需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平行差不得大于0.03g/cm 3。

4、试验记录密度试验 (环刀法)工程编号: 试验者: 钻孔编号: 计算者:5、思考题(1)若两次测定的值有较大误差,试分析其原因。

(2)测定土密度还有其它什么方法?适用于什么情况?3二、含水量试验土的含水量(率)是土在105~110℃下烘到恒重时所失去的水分质量与达到恒量的干土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砂的相对密度试验数据

砂的相对密度试验数据

砂的相对密度试验数据
砂的相对密度试验数据报告如下:
实验材料:砂。

试验方法与原理:
- 最大孔隙比:取代表性的烘干或充分风干试样约700g,用手搓揉或用圆木棍在橡皮板上碾散,并拌和均匀。

将锥形塞杆自漏斗下口穿入,并向上提起。

使锥体堵住漏斗管口一并放入体积1000ml的量筒中使其下端与筒底接触。

称取试样700g,均匀倒入漏斗中将漏斗与塞杆同时提高然后下放塞杆使锥体略离开管口,管口应经常保持高出砂面约1-2cm,使试样缓缓且均匀分布地落入量筒中。

试样全部落入量筒后,取出漏斗与锥形塞,用砂面拂平器将砂面拂平,勿使量筒振动,然后测读砂样体积,估读至5ml。

用手掌或橡皮板堵住量筒口,将量筒倒转,后缓慢地转回原来位置,如此重复几次,记下体积的最大值,估读至5ml。

取上述两种方法测得的较大体积值,计算最大孔隙比。

- 最小孔隙比:取代表性的试样约4kg,分3次倒入容器进行振击。

先取上述试样600-800g,倒入容器内,用振动叉以每分钟各150-200次的速度敲打容器两侧,并在同一时间内用击锤于试样表面每分钟锤击30-60次,直至砂样体积不变为止。

(一般击5-10min)。

敲打时要用足够的力量使试样处于振动状态,锤击时,粗砂可用较少击数,细砂应用较多击数。

进行后2次的装样、振动和锤击,第3次装样时应先在容器口上安装套环。

最后1次振毕,取下套环,用修土刀齐容器顶面削去多余试样,称容器内试样质量,准确至g,并记录试样体积,计算其最小孔。

土力学重点

土力学重点

1、相对密度: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与同体积4C时纯水质量之比。

2、塑性指数:液限与塑限之差3、基地附加应力:由建筑物荷载引起的应力增量。

4、弹性模量: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瞬时压缩的应力应变模量。

5、变形模量: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单轴受压时的应力与应变之比。

6、固结度:地基在荷载作用下,经历时间t的固结沉降量与其最终沉降量之比。

7、土的固结:指的是在荷载或其它作用下,土体孔隙中水分逐渐被排出,体积压缩,密度增大的现象。

8、应力路径:土中应力传递的有效路径。

9、侧磨阻力:桩侧摩阻力是桩截面对桩周围相对位移的函数。

10、负摩阻力:当桩周围土层相对于桩侧向下移时,桩侧摩阻力方向向下,称为负摩阻力。

11、群桩效应:桩端处压力比单桩时大得多,桩端以下压缩土层的厚度也比单桩要深,此时群桩中各桩的工作状态与单桩明显不同,其承载力小于各单桩承载力之和,沉降量大雨单桩各自的沉降量。

1、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建筑结构条件与场地环境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基冻融条件。

2、最优含水量:在一定的压实功能下,使土最容易受压,并能打到最大密度时的含水量。

3、土的结构:单粒结构,蜂窝结构,絮凝结构。

4、地基的破坏形态: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冲剪破坏。

5、极限平衡状态:当土体中某点在任一平面上的剪应力等于土的抗剪强度时的状态。

6、土的抗剪强度:指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

7、朗金土压力依据:通过研究弹性半空间体内的应力状态,根据图的极限平衡条件而得到的土压力计算方法。

假定挡土墙墙背竖直光滑,填土面水平。

8、库伦土压力依据:根据墙后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并形成一滑动楔体时,从楔体得静力平衡条件得出的土压力计算理论,假设:墙后填土是理想的散粒体;滑动破裂面为通过墙踵的平面。

9、太沙基—维固结理论假定:土中的渗流只沿竖向发生,而且渗流服从达面定律;相对于土的孔隙,土中水喝土颗粒都是不可压缩的;土是完全饱和的,土的体积压缩量同土空隙中排出的水量相等,而压缩变形的速率取决于土中水的渗流速率。

土力学总结

土力学总结

土力学气2.2.3指标的换算质量m体积V=ewρw11ωωρρρs s s s V m d ==ms=ρ%100%100⨯-=⨯=s m m m ωωa w s ws V V V m m V m+++==ρ土力学2.2.3指标的换算【例】某土样经试验测得体积为100cm 3,湿土质量为187g ,烘干后,干土质量为167g 。

若土粒的相对密度G s 为2.66,求该土样的含水量ω、密度ρ、重度γ、干重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系岩土教研室土力学2.3.2粘性土的物理状态指标2.液性指数液性指数I L 是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土力学2.3.2粘性土的物理状态指标【例】从某地基取原状土样,测得土的液限w L =47%,塑限w p =18%,天然含水量w =40%,问土的液性指数,土力学2.3.3粘性土的活动度、灵敏度和触变性【例】某砂土试样,试验测定土粒相对密度G s =2.7,含水量ω=9.43%,天然密度ρ=1.66g/cm 3。

已知单位体积的砂样最密实状态时称得干砂质量m =1.62kg ,最疏松状态时称得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系岩土教研室土力学2.4无粘性土的密实度无粘性土指碎石类土和砂土.土的密实度指单位体积土中固体颗粒的含量。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系岩土教研室土力学2.4无粘性土的密实度2.4.2无粘性土密实度划分的其他方法(1)孔隙比e(TJ7-74) 优点:简单方便土力学2.4无粘性土的密实度2.4.2无粘性土密实度划分的其他方法(2)砂土密实度按标准贯入击数N划分(GB5007-2002)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系岩土教研室土力学ΔhP A γP 3.2.1渗流的基本概念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系岩土教研室土力学3.2.2土的层流渗透定律层流:即相邻两个水分子运动的轨迹相互平行而不混流。

达西定律:在层流条件下,土中水渗流速度与能量(水头)损失之间的关系的渗流规律Δh 1h 2达西根据实验发现,单位时间内的渗土力学kiv =达西定律砂土的渗透速度与水力梯度呈线性关系密实的粘土,需要克v=ki v3.2.2土的层流渗透定律v土力学4.2.3地下水升降时的土中自重应力天然地面天然地面⎭⎫e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系岩土教研室土力学7.2土的抗剪强度理论7.2.2 莫尔—库伦强度理论及极限平衡条件 土体内一点处不同方位的截面上应力的集合(剪应力τ和法向应力σ)σ3σ3σ1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系岩土教研室土力学7.2土的抗剪强度理论7.2.2 莫尔—库伦强度理论及极限平衡条件莫尔应力圆方程()()23122312121⎥⎦⎤⎢⎣⎡-=+⎥⎦⎤⎢⎣⎡+-σστσσσ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系岩土教研室土力学7.2土的抗剪强度理论7.2.2 莫尔—库伦强度理论及极限平衡条件土的极限平衡条件τ强度线土力学7.2土的抗剪强度理论7.2.2 莫尔—库伦强度理论及极限平衡条件σ1Aτ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系岩土教研室土力学7.2土的抗剪强度理论7.2.2 莫尔—库伦强度理论及极限平衡条件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破坏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αf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系岩土教研室土力学7.2土的抗剪强度理论【例】地基中某一单元土体上的大主应力为430kPa ,小主应力为200kPa 。

土力学密度实验报告分析

土力学密度实验报告分析

土力学密度实验报告分析实验介绍:此次实验是土力学中的密度实验,通过实验得到含水量和干密度,进一步求得湿密度和相对密度。

实验步骤如下:首先,取一块容器放入一个干净的搅拌棒,并以精密秤将搅拌棒重量记录下来;其次,将取代为试验样品的一块土壤用干燥后的海绵擦拭干净,然后放在容器里,并以精密秤将样品重量记录下来;再次,向样品中逐步加入蒸馏水,并在每次加水后用搅拌棒均匀搅拌,同时记录加水的重量,并使样品的室温达到稳定,最后记录称量后的总重量。

实验采取的是常规试验法,实验设备准确,实验过程可靠。

接下来是实验结果的分析。

结果分析:在实验中,我们记录了土样重量、搅拌棒重量和加水的重量,并用公式计算出了湿密度和相对密度,计算结果如下:|编号 | m1(g) | m2(g) | m3(g) | V(cm^3)| H2O (g)| 均质量(g/cm^3)| 干密度(g/cm^3)| 湿密度(g/cm^3)| 相对密度 ||--|--|--|--|--|--|--|--|--|--||1|73.58|45.43| 28.15| 49.05| 23.40| 1.498| 1.230| 1.605| 1.304||2|83.43|55.05| 28.38| 49.11| 22.13| 1.704| 1.309| 1.836| 1.401||3|76.06|47.12| 28.94| 49.08| 22.82| 1.552| 1.272| 1.645| 1.337||4|93.69|64.86| 28.83| 49.10| 18.97| 2.146| 1.390| 2.002| 1.542||5|83.05|54.80| 28.25| 49.05| 21.25| 1.702| 1.306| 1.820| 1.397|经过湿密度和相对密度的计算,我们可以发现,五组数据的相对密度都在1.3以上,与土的普遍相对密度相近。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加水后底部的土壤表面出现了许多气泡,这表明土的孔隙率较大,这也是相对密度较低的原因之一。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液限及塑限试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该试验使学生掌握液、塑限的测定方法,对土的性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够用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给粘性土定名、判断土的状态。

二、实验类型该实验属于验证型三、实验原理及说明同一种粘性土随含水量的不同,分别处于固态、半固态、可塑状态及流动状态,其界限含水量分别为缩限、塑限和液限。

根据土的液限、塑限和天然含水率可求出粘性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它对粘性土的分类及工程性质的评价有重要意义。

四、实验仪器五、实验内容和步骤(一)液限试验1.取风干土样300g左右,研碎并过0.5mm筛,将土样放进皿中加水,调成糊状。

用湿布盖好湿润约一昼夜。

2.视土样干湿程度将湿润约一昼夜土样加少量的水(在未加水前须留出50g的土样作塑限),充分搅拌均匀,取少量调好的土放在调土刀上,把圆锥擦净,在锥尖涂薄凡士林一层,把圆锥放在土上,当锥尖与土面恰好接触时,轻轻放手,使锥在自重作用下沉入土中,图1锥式液限仪如锥的沉入深度不及或超过10mm刻度,说明皿中的土稍干或稍湿,相应地决定是否要加水或不加水或继续搅拌(注意每次用锥试验土的液限时,需去掉粘有凡士林的土),反复试验,当锥尖沉入深度接近刻度时,再将土装入杯中进行正式试验。

3.将试好的土样,分层装入杯中,边装边压,勿使土样内存有孔与气泡,用调土刀将杯中土沿杯口刮平。

4.取圆锥放在土上使锥尖位于试杯土样表面中心,把锥徐徐放下,锥尖与土面恰好接触时,轻轻放手,让锥自由沉入土中,经过10秒后,观察锥体沉入深度。

5.在10秒后沉入深度小于刻度或大于刻度时,均需把土样从杯中取出(注意应把凡士林油的部分除去)放回皿中,加水继续调拌或不加水调拌,按步骤3、4重新试验,当锥的入土深度恰好为10mm 时,取出锥体并把有凡士林油的土样部分去掉,从锥孔周围取约10g 土样,测定它的含水量。

6.重复5的步骤,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误差不得超过2%。

(二)塑限试验1.将土样用手掌搓成椭圆球状,放在毛玻璃板上滚搓,滚搓时用手掌施以微弱而均匀的压力,土条的长度不应超过手掌宽度,不允许土条产生中空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相对密度、密度、含水量测定A 、实验目的测定土的相对密度、密度和含水量,以了解土的疏密、干湿状态和含水情供计算土的其它物理指标和设计以及控制施工质量之用。

B 、实验要求1、由实验室提供一份扰动土样,要求学生测定该上样的含水量、密度和该土 的相对密度;2、根据实验结果要求学生确定该土的孔隙比(e )、孔隙率(n )、饱和度(r S )、干土密度(d ρ)及饱和土密度(sat ρ)等物理指标;3、参观原状土样。

C 、实验方法一、相对密度实验(又称比重实验)土粒的相对密度是土在100℃—105℃下烘至恒重时土粒的密度与同体积4℃时纯水密度的比值。

(一)实验目的测定土的相对密度(比重),为计算土的孔隙比、饱和度以及为其它土的物理力学实验(如颗粒分析的比重计法实验、压缩实验等)提供必需的数据。

(二)实验方法相对密度实验的方法取决于试样的粒度大小和土中是否含有水溶盐,如果水中不含水溶盐时,可采用比重瓶和纯水煮沸排气法。

土中含有水溶盐时,要用比重瓶和中性液体真空排气法。

粒径都大于5mm 时则可采用缸吸筒法或体积排水法。

本实验采用比重瓶和纯水煮沸排气法。

(三)仪器设备1、比重瓶:容量100毫升:2、天平:称量200克,感量0.001克;3、恒量水槽:灵敏度±1℃;4、电热砂浴(或可调电热器);5、孔径5mm 土样筛、烘箱、研钵、漏斗、盛土器、纯水、蒸馏水发生器等。

(四)实验步骤 1、试样制备将风干或烘干之试样约100克放在研钵中研碎,使全部通过孔径为5mm 的筛,如试样中不含大于5mm 的土粒,则不要过筛。

将已筛过的试样在100℃—105℃下恒重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备用。

(此项工作由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完成)2、将烘干土约15克,用漏斗装入烘干了的比重瓶内并称其质量,得瓶加上的质量m l ,准确至O.001克。

3、将已装入干土的比重瓶注纯水至瓶的一半处。

4、摇动比重瓶,使土粒初步分散,然后将比重瓶放在电热砂浴上煮沸(注意将瓶塞取下)。

煮沸时要注意调节砂浴温度,避免瓶内悬液溅出。

煮沸时间从开始沸腾时算起,砂土和粉土不小于30分钟,粉质粘土和粘土不小于1小时。

本次实验因时间关系,煮沸时间由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5、将比重瓶从砂浴上取下,注入纯水至近满,然后放比重瓶于恒温水槽内,待瓶内悬液温度稳定后(与水槽内的水温相同),测记水温(T),准确至0.5℃(注:本实验室槽内水温控制在20℃)。

6、轻轻插上瓶塞,使多余水分从瓶塞的毛细管上溢出(溢出的水必须是不含土粒的清水)。

取出比重瓶,擦干比重瓶外部水分,称瓶加水加土的总质量(4m )准确至0.001克。

(五)计算按下式计算相对密度:Cw wT m m m m ds ︒⋅-+=44300ρρ式中:0m — 干土质量,210m m m -=(克); 1m —瓶加土质量,克;2m —瓶质量(根据瓶号可查实验室表格得到),克; (六)有关问题的说明1、煮沸的作用是破坏试样中尚存的团粒和封闭的孔隙,排出空气以达到使土粒分散的目的。

在规定的时间内,为防止带土粒的悬液从瓶中冲出,必须随时守候观察,当发现有可能冲出时,除可调节砂浴温度外,必要时可用滴管滴入数滴冷纯水,使稍微降温。

2、比重瓶的计算容积是指比重瓶从瓶塞顶部毛细管管口,以下部分的空间容积,因此无论称量3m 或4m 时,瓶中水面都必须与瓶塞毛细管管口子齐。

3、每组作两次测定,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2,取其算术平均值,以两位小数表示。

二、密度实验(环刀法)土的密度是指天然状态下单位土体积内湿土的质量。

(一)实验目的测定土的密度,以了解土的疏密和干湿状态。

供换算土的其它物理性质指标和工程设计以及控制施工质量之用。

这里所指的密度是湿密度ρ、除此之外还有干密度d ρ、饱和密度sat ρ和浮密度ρ'。

(二)实验方法密度的测定,对一般粘性土采用环刀法,如试样易碎或难以切削成有规则的形状时可采用蜡封法、水银排开法、灌砂法等。

本实验采用环刀法。

(三)仪器设备1、环刀:内径60—80mm ,高20mm ,壁厚1.5—2.0mm ;2、天平:称量500克—1000克,感量0.1克;3、直口切土刀、凡士林等。

(四)实验步骤1、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人工制备所需要的扰动土样,其直径和高度应大于环刀的尺寸,用抹刀整平其上下两端,将环刀内壁涂一薄层甘油,刀口向下放在土样整平的面上。

2、用抹刀将土样上部修削成略大于环刀口径的土柱,然后将环刀垂直均匀下压,边压边削,至土样伸出环刀上口为止,削去环刀两端余土并修平土面使与环刀口平齐。

3、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加土的质量(1m ),准确至0.1克。

4、记录1m 、环刀号码以及由实验室提供的环刀质量(2m )和环刀体积(V )。

(五)计算密度 按下式计算土的密度:Vm m 21-=ρ 式中: ρ—土的密度,又称湿密度,克/厘米3;1m —环刀加土的质量,克; 2m —环刀的质量,克;V 一环刀体积,厘米’(2m 和V 可根据环刀号查实验室的表格得到)。

(六)有关问题的说明1、用环刀切试样时,环刀应垂直均匀下压,防止环刀内试样结构被扰动。

2、夏天室温很高,为防止称质量时试样中的水分被蒸发,影响实验结果,宜用两玻璃片善住环刀上、下口称取质量,但计算时必须扣除玻璃片的质量。

每组做两次平行测定,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3克/厘米’,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三、含水量实验(烘干法)土的含水量(也称土的湿度)是土在温度100—105℃下烘至恒重时失去的水分质量与达到恒重后干土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一)实验目的测定土的含水量,以了解土的含水情况,是计算土的孔隙比、液性指数、饱和度和其它物理力学性质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指标。

(二)实验方法测定含水量的方法很多,其区别是土样干燥的方法不同,常用的有以下三种:1、烘干法:在室内将湿土放入烘箱内,在100—105℃的温度下烘干,要求有机质含量<10%的土,一般均用此法求含水量。

2、酒精燃烧法:将酒精倒入土中,燃烧使其水分蒸发。

此方法一般在野外现场测试,它的特点是速度快。

3、砂炒干法:砂土中含结合水少,可以放在铝锅中炒干,使其完全干燥,求出其含水量。

以上三种方法中,在实验室条件下,我们均采用第一种方法测定,其余二种方法在此不做实验,请同学们自己领会。

以下用第一种方法(烘干法)测定含水量。

(三)仪器设备1、烘箱:恒温烘箱;2、分析天平:感量0.01克;3、干燥器(用装有无水氯化钙干燥剂的玻璃干燥缸);4、烘土盒:又叫称量盒,每个烘土盒的质量都已称量,并登记备查。

(四)实验步骤1、选取有代表性的试样约15—30克(砂土或不均匀土应不少于50克),放入烘土盒内,并立即盖好盒盖,称烘土盒和湿土质·量(m1),准确至0.01克。

记录m1、烘土盒号码、烘土盒质量m3(由实验室提供)。

2、打开烘土盒盖,放入电烘箱中在温度100—105℃下烘至恒重。

(烘干时间一般自温度达到100—105℃算起不少于6小时)。

然后取出烘土盒,加盖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3、从干燥器中取出烘土盒,称烘土盒加烘干土的质量(m2),准确至0.01克,并将此质量记入表格内。

4、实验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 (五)计算含水量 按下式计算含水量%100(%)3221⨯--=m m m m ω(计算至0.1%)式中:)(21m m -—试样中所含水的质量; )(32m m -—试样土颗粒的质量; (六)有关问题的说明1、含水量实验用的土应在打开土样包装后立即取用,以免水分改变,影响结果。

2、本实验须平行测定,每组以两次试样测定含水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成果。

但两次试验的平行差值不得大于下列规定:3、烘土盒中的湿试样质量称取以后由实验室负责烘干,同学们在24小时后抽时间来实验室称于试样的质量。

D 、指示和建议1、本次实验项目较多,事先必须做好预习。

2、建议从相对密度测定开始做,利用煮沸及放在恒温水槽内定温的时间做含水量和密度测定,必须善于安排王作,抓紧时间,同时要注意保证实验质量。

3、实验数据须当时立即直接填入表格,注意不要漏记仪器号码及其它必要数据。

4、计算及填写实验结果时,注意必要的位数和单位。

计算时要画三相草图,尽可能在图上将数值填入,不要死代公式。

E 、预习问题1、密度、相对密度、含水量、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干土密度及饱和土密度的定义是什么?2、什么时候必须测定土的密度、相对密度和含水量?实验结果有什么用处?3、解释求相对密度的公式:Cw wT m m m m ds ︒⋅-+=44300ρρ4、相对密度测定中煮沸的目的何在?放入恒温水槽的目的何在?应该特别注意做好哪些步骤,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实验报告一一、实验记录(一)相对密度实验(比重瓶煮沸法)工程名称 实验者 实验日期 校核者纯水密度wT ρ=(二)密度实验(环刀法)工程名称 实验者实验日期 校核者(三)含水量实验(烘干法)工程名称实验者实验日期校核者二、计算三相草图(附计算数据)孔隙比=e孔隙率=nS饱和度=rρ干土密度=dρ饱和土密度=sa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