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精

合集下载

大气环境规划

大气环境规划

弄清问题
确定环境目标
建立源与目标关 系
方案实施
确定优化方案
选择方法建立模 型
大气环境规划类型
• 大气污染物排放与控制是相互联系而又相互独立的两个阶段,在进行大气环 境规划时,应将他们合并一起考虑,才可能以最小的费用获得最大的效益。
• 因此,可将大气环境规划分为两类,即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和大气污染控制规 划。这两类规划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大气环境规划全过程。
二、大气环境规划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大气环境规划应包括多方面的内容: 大气环境评价 大气环境规划目标 大气环境功能区的划分
• 大气环境评价:大气环境现状评价是一个环境系统工程,一般应包括以下内 容:区域污染源调查和评价、区域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及数据分析和区域大气 环境现状评价。
• 大气环境规划目标:大气环境规划目标主要包括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和大气环 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
• 减少污染物排放量:⑴采取合理的能源政策⑵集中供热⑶实施清洁生产⑷控 制移动源的排放
• 利用大气自净能力: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发生稀释扩散、沉降和衰减现象使 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能力称为大气自净能力。利用大气自净能力的方法有污染 源的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划分及增加烟筒高度。
• 植物绿化:绿色植物除了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外还可以吸收有害气体,粉 尘、
•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 大气环境规划的组成 • 大气环境规划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 目的:为了平衡协调某一区域的大气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以达到 大气环境系统功能的最优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大气环境系统组成部分的功能 。
• 大气环境主要内容概括

•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大气环境功能区是因其区域社会功能不同而对环境保 护提出不同要求的地区。

(环境管理)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管理)环境功能区划

1总论1.1环境功能区划1.1.1环境空气功能区划根据大连市政府发布的《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的通知》大政办发[2005]42号文件,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1.1.2声环境功能区划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是经辽宁省政府批准建设的开发区,目前长兴岛地区还未作环境噪声功能区划。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类别划分原则,工业区执行3类标准。

本项目所在区域已被确定为工业区,因此应属三类噪声功能区。

1.2评价标准1.2.1环境质量标准(1)空气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根据《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的通知》(大政办发[2005]42号)文件,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内,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特征污染物铅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规定铅日均值为0.0007mg/m3。

(2)噪声现状评价标准声环境质量评价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昼间65dB (A),夜间55dB(A)。

1.2.2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燃气锅炉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Ⅱ时段二类区标准;厂区其它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新污染源二级标准。

饮食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

(2)污水排放标准本项目厂区的废水经初步处理后,排放至长兴岛南部污水处理厂处理。

本项目污水排放标准执行《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表2排入污水处理厂的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3)噪声排放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标准》(GB12348-2008)的3类标准。

(4)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辽宁省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DB21-777-9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08年第1号。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和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和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许多国家都积极推行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以期增进读者对大气环境保护的理解。

一、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大气环境功能区划是指将特定区域内的大气环境按功能特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针对不同区域制定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

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国际上,后被引入中国,并在中国污染防治工作中得以广泛应用。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的划分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1. 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气候和气象条件会直接影响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传输,因此需要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以便制定适宜的防治措施。

2. 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和类型,因此需要根据区域内的产业状况,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 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功能需求:保护生态环境是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功能需求,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并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是指为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和保护而采取的各项措施和政策。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大气污染物监测:建立完善的大气污染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大气环境质量,及时掌握大气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 优化工业结构:倡导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减少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提高产业生产的环保水平。

3. 推广清洁能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

4. 加强大气污染源排放治理:对工业企业、汽车尾气等大气污染源进行治理,限定排放标准,加大对违法排放行为的处罚力度。

5.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举办大气环境保护主题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引导人们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第六章 区域大气环境规划与管理

第六章 区域大气环境规划与管理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大气污染物排放子系统

大气污染物排放子系统主要包括点源、 面源和线源。
污染物的排放直接影响大气环境质量, 进而影响城市生态子系统。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3.大气污染控制子系统
首先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尽可能通过采
实行严格的目标定量考核1责任制中要明确规定责任内容和指标的记分数2所有考核指标应明确定义规定考核对象范围打分标准及扣分标准等3规定因特殊情况需要表东责任书内容活指标时的申报审批办法4规定考核的次数与频率明确规定奖罚措施5企业环保考核要与企业职工的奖金挂钩行政和管理部门的环保考核应与政绩考核结合起来6结合区域捏各市具体情况确定是够需要制定大气环境规划管理细则或环境目标责任制管理办法及细则等7规划的考核英语真个区域环保管理工作项协调并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四区域大气环境规划实施中的管理措施1
规划期内可能增加的新的能源形式和转换过程。 其中各能流的效率系数和排污系数应充分考虑到各
规划期内的科技进步的因素并与费用相对应,与详 细规划参数相协调。

在能流优化分析中,常用的数学规划方法有多目标线性 规划和目标规划的方法。
利用这些方法除可直接得到城市优化的能流规划方
案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建立起目标间的相互关系, 为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第一节
1. 2.
区域大气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础
区域大气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内容和类型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流利用分析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第一节 区域大气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础

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功能区划
功能区执行环境噪声质量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位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
功能区
范围
执行地表 水环境质 量标准
Ⅰ类区
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Ⅰ类
Ⅱ类区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 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Ⅱ类
Ⅲ类区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 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Ⅲ类
Ⅳ类区
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7.2 乡村声环境功能的确定
乡村区域一般不划分声环境功能区,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按以下要求确定乡村区域适用的声环境质量要求:
a)位于乡村的康复疗养区执行0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b)村庄原则上执行1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工业活动较多的村庄以及有交通干
线经过的村庄(指执行4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以外的地区)可局部或全部执 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c)集镇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d)独立于村庄、集镇之外的工业、仓储集中区执行3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e)位于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参考GB/T 15190 第8.3条规定)内的噪声敏 感建筑物执行4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功能区。
注明: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
功能区
范围
执行环 境噪声 质量标

0类区 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区域

大气环境规划

大气环境规划

第三节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二、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的计算方法
(一)A—P值法计算控制区域允许排放总量 1.A值法 2.A—P值法
(二)反推法计算控制区域允许排放总量 1.高架源允许排放量的计算 2.面源允许排放量的计算 3.高架源和面源的环境目标确定
第三节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三、总量负荷分配原则
1.对于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地区,控制区一定要包括全部大气环境质量超标 区,以及对超标区影响比较大的全部污染源。非超标区根据未来城市规划、经 济发展适当地将一些重要的污染源和新的规划区包括在内。
2.对于大气污染尚不严重,但是存在着孤立的超标区或估计不久会成为严重污 染的区域,总量控制区的划定要包括其中。如果仅仅要求对城市中某一源密集 区进行总量控制则可以将该源密集区及它的可能污染区划为控制区。
第二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组成
一、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三)大气环境评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常规监测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2.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布点原则 (2)布点方法 (3)监测时间和频率 3.大气环境现状评价 单项质量指数法
第二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组成
二、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一)目的、原则 (二)方法
1.确定评价因子 2.单因子分级评分标淮的确定 3.单因子权重的确定 4.单因子综合分级评分标准的确定 5.评价结果的最终确定
第二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组成
三、大气环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测
首先应确定主要大气污染物,以及影响排污量增长的主要因素;然后预测 排污量增长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这就需要确定描述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 井建立或选择能够表达这种关系的数学模型。
环境规划
大气环境规划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惠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方案

惠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方案

惠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方案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为配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实施,并更合理地运用环境管理手段持续改善惠州市的环境空气质量,以达到落实惠州市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发展策略的长远目标,在结合惠州市的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制定《惠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方案》(以下简称“本区划”)。

二、本区划适用范围为惠州市行政区域,包括惠城区、惠阳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博罗县、惠东县和龙门县。

经调查,惠州市的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如表1所示。

表1惠州市的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所属行政区保护目标类别等级惠城区墩子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市级古寨水源林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莲塘布水源林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大石坑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西湖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惠阳区金桔市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市级白云嶂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黄巢嶂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大坑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白面石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惠东县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省级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省级惠东红树林市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市级坪天嶂市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市级十二崆县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南木桥县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虎竹嶂县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白马山县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博罗县象头山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太平山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省级黄山洞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市级罗浮山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罗浮山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龙门县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省级所属行政区保护目标类别等级杨坑洞市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市级寨头水库水源林市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市级合仔县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黄草坪县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三、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1996)以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本区划对惠州市进行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和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的划分,一类与二类功能区之间设置不小于300米的缓冲带,不设置环境空气质量三类功能区,功能区划分示意图如图1所示,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的范围信息如表1所示。

大气环境规划

大气环境规划
因此 q q1 CsuHi / L VECs / L
• Cs为污染物年平均浓度的标准限值(mg/m3 )
• VE为通风量 (m2/s) VE u Hi
• 把L用城市等效直径代替: x 2 s /
• S—总量控制区面积(km2)
一般把总量控制周期T取为1年。整个城市的 排放量Qa (104t/a) :
Qaki Si Qak S
• 所以:
Qaki ACki
Si S
• 因此
Aki ACki
• 式中: Aki----第i功能区某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系数,104t·a-1·km-1;
各功能区污染物排放总量
Qaki Aki
Si S
n
S Si i 1
• Qaki----第i功能区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 104t;
• S----总量控制区总面积,km2; • Si----第i功能区面积,km2; • Aki----第i功能区某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系数,
104t·a-1·km-1。
所以:
Qa ACs S
全区域以及各功能区某种大气污染 物排放总量:
n
Qak Qaki i 1
• 式总中 量: 限Q值a,k--1--0总4t;量控制区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 • Q10a4kit-;---第i功能区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 • n----功能区总数; • i----总量控制区内各功能分区的编号; • a----总量下标; • k----某种污染物下标。
• q1—通风稀释作用;由区域的实际条件决定 (地理地形、气象条件、浓度控制目标)
• q2 —污染物沉积等迁移清除过程; • q3 —化学转化作用。
2.国标A值法计算公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