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仿真概念模型向组件模型的转换方法研究
军事系统中的模拟仿真技术研究

军事系统中的模拟仿真技术研究第一章模拟仿真技术的定义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模拟仿真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模拟仿真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模拟和仿真实际对象或者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行为,以便进行可靠性分析、设计优化、效果评估等工作的方法和技术。
军事模拟仿真技术是在国防科技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仿真技术,它的目的是通过仿真实现军事决策、训练、装备评估和军事运筹等方面的目标。
军事系统中的模拟仿真技术与其他仿真技术相比,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对模型的真实性、准确性、实时性、稳定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第二章模拟仿真技术在军事系统中的应用2.1 军事训练模拟仿真技术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是其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通过模拟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出多种战场环境和敌我双方作战情况,提供更加真实、高效、安全的军事训练环境,能够大幅减少军事演习的成本,并提高军事训练的效果。
2.2 战略决策模拟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出各种紧急情况,使军队领导者可以在一系列真实的虚拟情况下,进行灵活、高效的军事决策。
模拟仿真技术还可以帮助领导者更加全面地考虑各种战元之间的联系和互动,组织新的作战方案,提高战略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2.3 装备评估模拟仿真技术能够帮助军方对不同装备进行测试评估,并优化省创造新的武器装备。
通过模拟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出各种装备的使用情况,包括其使用寿命、容错性和可靠性等,提高装备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
此外,模拟仿真技术还能帮助提升新式武器的性能,提高对抗的技术水平。
第三章模拟仿真技术在军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3.1 模型真实性不足军事系统包括了多个因素,包括战场环境、武器系统、动态战场等,因此基于现有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系统建模,容易存在模型真实性不足的问题,进而导致模拟结果不准确。
3.2 可行性问题军事仿真系统通常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进行仿真的任务,结果的准确率和实时响应更为需要。
因此,军事仿真系统存在大量的计算指令,会直接影响仿真的速度和效率。
军事仿真训练系统体系架构改进研究

军事仿真训练系统体系架构改进研究刘思培;侯海婷;高天成【摘要】Most of the architecture of military simulation training system is based on the 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there ex⁃ists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less parallel visiting capability、low stability etc. This paper introduces several kinds of impro⁃ving methods by adding visiting control, simulation database visualization and simulation engine visualization etc visualization technologies, talking about the capability improving or optimization difference of the above several methods, and gives a step by step plan for simulation training system improving.%现有军事仿真训练系统多基于传统C/S架构进行体系设计,在大规模战术训练仿真部署时,存在并发访问能力弱、可靠性差等问题。
通过对仿真系统的体系架构进行研究,结合云计算技术提出增加访问控制服务器、仿真数据共享服务器以及仿真引擎虚拟化等改进方式,并通过对比分析,总结了三种方式对仿真训练系统的可扩展性、并发访问性以及数据可靠性等方面能力优化和提升的异同,并提出仿真训练系统传统体系向云计算体系逐步过渡的思路。
【期刊名称】《指挥控制与仿真》【年(卷),期】2016(038)005【总页数】5页(P85-89)【关键词】军事仿真训练系统;体系架构;云计算【作者】刘思培;侯海婷;高天成【作者单位】北方信息控制集团有限公司信息总体部,江苏南京 211153;北方信息控制集团有限公司信息总体部,江苏南京 211153;北方信息控制集团有限公司信息总体部,江苏南京 2111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9军事仿真训练系统是引领军事训练从传统的机械化思维模式向信息化思维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受到总装领导和作战部队欢迎,基于商用视景仿真平台研制一套的“实用、好用、能用”的战术模拟训练系统成为最近两年极为重要的方向[1]。
仿真系统概念模型验证方法的分析与选择

正概念建模 阶段中出现的错误 , 确保 问题 域 的特征 和结果都
全面 而准确地得 到认 可。在 明确 了概念模 型验 证的作用后 . 可以对其定义 如下 :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0 0 0 1 69 4 7 ) 收稿 日期 :0 1 0 — 4 21— 82
摘要 : 概念模型是对真实世界的第 一层次抽 象 , 真系统开 发的基础 。概念模 型的质量对于 提高仿真系统 的质 量有着重 是仿
要的影响 , 而概念模 型验证是 提高概念模 型质量 的重要手段 。在对概念模型验证的定义 、 层次和内容进行 分析的基础上 , 介
绍 了当前主要的 四类概念模型验证方法 , 其分 为专家评 审法 、 将 折衷分析法 、 式化验证方法 和可执行验证方 法, 形 并分析其
Smeh d r n r d c d,w ih w r i i e no t e fl w n u i d :E p r Vai ain Meh d,E lc i A— to swee ito u e h c e e d vd d i t h l i g f rk n s x e l t t o oo o t d o ce t c n lss Me h d,F r l a in V i ain Meh d a d E e u ie Vai ai n Meh d ay i t o omai t a d t to n x c t l t to .F n l z o l o v d o i al h ee t n p o lm f y,te s l ci rb e o o CVV me h d wa t de n s n a ,s ma t n r g t s h c y p o i e t e rf rn ef rc n e t a d l 3I t o ssu id i y t x e n i a d p a ma i ,w ih ma rv d h ee e c o c p u lmo e c c o
军事领域中建模与仿真技术应用探讨

军事领域中建模与仿真技术应用探讨摘要仿真建模技术作为一项战略性、通用性技术,在军事领域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军事信息系统的构建过程中仿真建模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在概述仿真建模技术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在军事领域目前的应用水平,并分析了仿真建模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建模与仿真技术;军事信息化;应用引言近年来仿真建模技术正日益受到世界范围内众多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改善军事能力方面建模与仿真技术发挥了重大作用。
本文首先阐述了仿真建模技术的内涵与原理,并介绍了建模与仿真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發展前景。
1 建模与仿真技术概述仿真建模是利用模型进行试验的一种方式,在科研、设计或是演习中具有很高的经济性与高效性。
仿真建模技术的理论基础是信息技术、控制理论、相似原理以及系统技术等,该技术的应用依靠的是计算机与其他物理效应设备的支持,采用一定的模型,验证实际存在的或是预期实现的系统的可行性。
仿真的过程包括建模、程序设计、试验以及结果分析等,仿真建模具有可控制性、低破坏性、多次重复性、低成本性等优势,在军事领域建模仿真技术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1]。
2 军事领域中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应用现状目前仿真建模技术在军事领域内主要在武器装备和作战两个方面投入了应用,仿真建模技术的实施可以协助作战人员利用模拟器进行接近实际作战场景的训练,从而有效提升人员军事素质与作战本领。
此外,仿真建模技术可以为作战前的战略方案决策提供参考,使行动计划的制定更加周密可靠。
并且该技术可以助力高新技术的研发,促使崭新而科学的作战思想与理念的诞生。
仿真建模技术在军事中的具体应用有如下几方面:2.1 网格军事仿真技术军事网格的构成包括计算机、存储器、数据库、GIS系统以及各类通信基础设施例如光缆、无线电台、通信卫星等,网格的覆盖范围十分广泛,并且可以使各个设备终端无缝连接。
并且具有很高的扩展性与集成性。
将网格技术与仿真技术融合指的是以网格中包含的软硬件设备为基础,仿真过程中所需的建模、制作、集成、实验等活动都借助网格的支持,网格技术凭借优异的性能与稳定的资源整合能力必将在未来军事领域中占据一席重要地位。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军事仿真模型和战斗力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军事仿真模型和战斗力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表现的技术,近年来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军事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其中,军事仿真模型和战斗力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军事仿真模型和战斗力评估方法的相关研究和应用。
一、军事仿真模型的研究与应用1. 综述军事仿真模型军事仿真模型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军事行动进行模拟和重现的手段。
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使得军事仿真模型更加真实和精确。
例如,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模拟真实战场中的智能敌对势力,使得军事演练更加贴近实际情况。
2. 基于人工智能的敌情模拟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被用于敌情模拟,模拟各种不同形态和策略的敌对势力。
通过分析大量的战争历史数据和情报信息,人工智能可以模拟出对手的行为模式和决策方式,从而帮助决策者制定军事战略和战术。
3. 基于人工智能的装备模拟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用于军事装备的模拟和评估。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模拟出各种各样的武器系统和装备的性能及特点。
这样的仿真模型可以为军队提供仿真实验和训练环境,以及评估各种作战装备的性能优势和弱点。
二、战斗力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1. 综述战斗力评估方法战斗力评估是对军队战斗力的量化和评价,是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估模型的建立。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战斗力评估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提供更精准的评估结果。
2. 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处理和分析大量的军事数据,包括作战历史、情报信息和实时数据等。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可以从这些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军事指挥和决策支持。
3. 基于人工智能的作战模拟和评估人工智能可以用于建立作战仿真模型,模拟各种不同的作战情景和战术策略。
通过与军队现有作战力量进行对抗,可以评估军队的实际战斗力水平,发现战术和战略上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作战仿真系统中的模型管理方法

模 型 ,并 给 出应 用 实例 。
1 作 战 仿 真 中 的 模 型
11 作 战 仿 真 中 模 型 的 特 点 . 模 型 是 对 现 实世 界 中对 象 的 一 种 抽 象 或 仿 真 。 作 战 仿 真 中 的模 型 是对 战场 中 各 种 情 况 的描 述 ,具 有 以下 性 质 L : 2 J 1 )可 构 造 性 : 型 一 定 可 以通 过 方 法 与 数 据 构 模
直 观 方 便 地 对 各 个 模 型 进 行 编 辑 修 改 组 合 。 目前 ,
2 )语 义 性 :模 型 具 有 一 定 的 抽 象 形 式 ,但 一 般 都 具 有 语 义 背 景 ,如 导 弹 击 中 飞 机 模 型 就 必 须 作 出 约束性描述等 ; 3 )表 示 多 样 性 :模 型 的 抽 象 形 式 可 以 是 数 学
M eh d o o e a a e n tl i l t n S se to f M dl M n g me t n Ba t S mu ai y tm i e o
装备保障仿真军事概念模型研究

文 献标 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1 7 2 1 ) 20 3— 5 6 30 2 ( 0 1 0 —0 70
V o1 2 N o. .2 2
装 备 保 障 仿 真 军 事 概 念 模 型 研 究
刘 彬 , 米 东 , 杜 晓 明 , 高 鲁
( 械 工 程 学 院 装 备 指 挥 与 管 理 系 , 北 石 家庄 0 0 0 ) 军 河 5 0 3
摘
要 军 事 概 念 模 型 ( layc n e ta mo e, M ) 装 备 保 障 仿 真 mitr o cp u l d lMC 是 i
LI n, M IDon DU a m i g, GA O U Bi g, Xi o n Lu
( p rme to up n mma d a d Ad nita in,t e Ac d my o d a c gn eig,S ja h a g He e 5 0 3,Chn ) De a t n fEq ime tCo n n mi sr t o h a e fOr n n e En ie rn hi z u n b i 0 0 i 0 ia
Ab ta t M iia y c c p ua s r c lt r on e t Imod l( CM )i n i e M s a mpo t ntr s a c o t nti q p nts p— r a e e r h c n e n e ui me u p tsm ulto or i a i n,f ma iia y c nc pt a o e a omo e c m mun c to n ola o a i n b — or lm lt r o e u lm d lm y pr t o i a in a d c l b r to e t e lt r x r sa i we n miia y e pe t nd s mul to e hno o s s a in t c l git .Fis ,t c s iy o t y ng t e miia y c n— r t he ne e st fs ud i h lt r o c p u lmod lofe i e t a e qu pme t s pp t sm u a i n i t t d The n u or i l to s s a e . n,t e de i ii n o q i h fn to f e u pme up or nts p t
军事装备虚拟仿真系统研究

军事装备虚拟仿真系统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军事装备虚拟仿真系统已经逐渐成为了军事领域的一项重要装备。
这种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将真实装备的各种参数、模型和性能进行数字化处理,在虚拟场景下进行模拟,以达到预测、测试、评估、训练等目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军事装备虚拟仿真系统的研究。
1. 概述军事装备虚拟仿真系统是一种涵盖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仿真、虚拟现实等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主要用于模拟和预测各种战争环境下各种情况下战斗力和火力的表现。
其主要优点包括:(1)提高装备的测试效率和质量。
虚拟仿真系统可以将真实装备在虚拟环境下进行测试,避免了现实测试中的一些难以控制、危险等风险。
(2)提高装备的研发效率和质量。
利用虚拟仿真系统进行装备研发,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快速验证和优化方案,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
(3)提高装备的培训效率和质量。
使用虚拟仿真系统进行培训,可以将实际环境中的一些危险和风险排除,使得培训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提高。
2. 军事装备虚拟仿真系统的实现军事装备虚拟仿真系统的实现是非常复杂的,需要完整的系统架构和多个技术的综合应用。
其主要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图形学技术。
计算机图形学技术主要用于将真实装备的外部形态、动作和行为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计算机图形学的方法生成3D模型和场景。
(2)计算机仿真技术。
计算机仿真技术主要用于将真实装备的参数、模型和性能进行数字化处理,构建虚拟环境,并模拟真实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如光照、气候、颜色等。
(3)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主要用于让用户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体验和交互,包括头盔、手套、鞋子等。
(4)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
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主要用于将虚拟环境中的信息和真实环境中的感官信息进行融合,以实现用户对虚拟环境的沉浸式体验。
(5)智能化技术。
智能化技术主要用于模拟智能化装备和对抗目标,增加战术性和随机性。
3. 军事装备虚拟仿真系统的应用军事装备虚拟仿真系统在军事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装备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卷 第1期 2008年1月1671-1819(2008)1-0257-06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Science T echno l ogy and Eng i neeri ng V o.l 8 N o .1 Jan .20082008 Sc.i T ech .Engng.军事仿真概念模型向组件模型的转换方法研究李 燃 余 滨*段采宇 袁志民(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长沙410073)摘 要 作战过程涉及内容繁多,把静态的军事仿真概念模型转化为可重用性较高的仿真模型,对作战过程仿真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提出了军事仿真概念模型向组件模型的转换方法。
首先,对军事仿真概念模型和组件模型进行阐述并给出了形式化定义;其次,给出了军事仿真概念模型向组件模型的转换框架以及实现流程;最后,通过城市防空这个实例验证了军事仿真概念模型向组件模型转换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军事仿真概念模型 组件模型 转换方法中图法分类号 TP399 E9; 文献标志码A2007年9月19日收到第一作者简介:李 燃(1982 ),男,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军事需求工程。
E-m ai:l li ran88@sohu .co m 。
*通信作者简介:余 滨(1957 ),男,江苏南京市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军事运筹学、C3I 理论和军事需求工程。
针对具体作战过程的仿真具有无破坏性、可重复性以及经济性等优点,这些都是真实作战、军事演习所不具有的。
仿真作战过程,需要对作战过程任务空间进行抽象,建立军事仿真概念模型[1]。
军事仿真概念模型起着从现实世界到仿真模型的桥梁作用,可以促进军事人员和仿真技术人员的沟通与协作,提高仿真的正确性、重用性和互操作性[2]。
但是,军事仿真概念模型仅仅是对作战过程任务空间的第一次抽象,建立军事仿真概念模型是不够的,需要把军事仿真概念模型实现为可执行的仿真模型。
组件模型具有可重用性[3 5],可以作为一种可重用的仿真模型,同时它也是一种可执行模型,把军事仿真概念模型转换为组件模型进行仿真[6]可以简化作战过程仿真的复杂性。
为此,提出了军事仿真概念模型向可重用的组件模型转换方法,通过模型转换得到了可执行的仿真模型。
1 军事仿真概念模型军事仿真概念模型是一种独立于具体仿真实现的表示,是对作战过程中的实体、动作以及交互等要素的抽象描述,主要包括:实体元模型、动作元模型和交互元模型。
1.1 实体元模型在作战过程描述中,实体通常指作战实体,它既可以是作战单位,也可以是武器装备系统。
实体元模型可以表示为如下的五元组:ENM::=<ENS ,EFS,EPS ,E AS ,E IS>。
ENS 名称段,包括实体的名称、类名和编号;EFS 功能段,用来说明实体的用途;EPS 属性段,包括实体主要组成、性能等;EAS 动作段,包括实体执行动作的名称以及类型;E IS 信息段,包括输入信息名称、输出信息名称以及信息说明。
以122mm 火箭炮为例的实体元模型描述如下表1所示。
1.2 动作元模型动作是由实体执行的,描述动作要强调实体执行动作必备的功能需求。
动作元模型可以表示为如下的九元组:ANM::=<ANS ,ATS ,AES ,AFS ,AAS ,ASS ,AOS,ACS,ADS>。
ANS 名称段,包括动作名称和动作编号等;ATS 类型段,说明动作类型的名称;表1 实体元模型描述示例名称段名称:122mm火箭炮类名:射击类武器实体编号:XXX功能段射击大面积暴露目标属性段主要组成:XXX性能:射速:4/18 20s最大射程:3070m动作段动作名称:搜索、瞄准、发射动作类型:XXX信息段输入信息名称:目标的方位信息输出信息名称:炮弹发射信息信息说明:XXXAES 执行实体段,描述执行实体的名称和编号;AFS 功能需求段,描述动作执行要具备的实体功能;AAS 作用对象段,描述动作作用对象的信息;ASS 触发段,定义动作的触发条件,描述执行动作时的输入信息;AOS 结果段,定义动作的输出结果,描述动作执行后的输出信息;ACS 控制段,说明动作的执行规则和时序;ADS 注释段,说明执行动作最低的需求条件,主要包括:信息需求、环境需求以及动作说明等。
以伏击为例的动作元模型描述如表2所示。
表2 动作元模型描述示例名称段名称:伏击;编号:XXX类型段复杂作业实体段XXX营、XXX武器装备等功能需求段压制、打击等功能作用对象段敌方XXX连触发段触发条件:伏击开始命令结果段输出结果:俘获XXX控制段执行伏击动作要在XXX动作结束后进行,伏击结束后开始执行XXX动作注释段信息需求:知道敌方行进的路线和时间环境需求:XXX;兵力需求:XXX1.3 交互元模型交互主要是以动作为中心的信息交互,包括前交互和后交互。
交互元模型可以表示为如下的六元组:I N M=::<I N S,I T S,I CS,I A S,II S,I DS>。
I N S 名称段,包括前、后交互的名称和编号;I T S 类型段,说明前、后交互的类型;I CS 内容段,包括前、后交互信息的名称、类型以及信息的说明等;I A S 动作段,包括前、后交互涉及的动作名称和类型;IIS 接口段,描述与动作直接相关的输入接口与输出接口,负责控制交互信息的流动;I D S 说明段,主要用于对交互进行描述。
以信息处理动作为中心的交互元模型描述如表3所示。
表3 交互元模型描述示例名称段前交互名称:XXX编号:XXX后交互名称:XXX编号:XXX类型段传输内容段前交互信息的名称:敌方情况后交互信息的名称:火力分配方案前交互信息的类型:图片信息后交互信息的类型:文字信息前交互信息的说明:XXX后交互信息的说明:XXX动作段前交互动作的名称: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后交互动作的名称:信息处理和导弹发射前交互动作的类型:XXX后交互动作的类型:XXX接口段输入接口:敌方信息的输入端口输出接口:处理信息的输出端口说明段XXX作战指挥系统自动对来袭导弹进行探测、识别、威胁判断、跟踪。
经过信息处理给出火力分配方案,并把火力分配方案传输给作战指挥系统指挥防空导弹的实时发射2 组件模型组件模型的形式化定义如下:组件模型C::=<R,I,F,Re>。
R是组件模型内部的实体对象集(Reality Ob-ject),也可以是一类实体的抽象(实体类对象);258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8卷I是组件模型与组件模型外界交换数据的接口(I nterface),包含输入接口I i和输出接口I o;F是组件模型内部功能实现体(Function Rea l-i zation),主要由功能实现函数来完成;Re表示对组件模型的说明(Re m ar k)。
其中组件模型接口用来描述接口运行的方法和对接口的说明,负责接受外部输入信息,负责发送输出信息,输出组件模型的功能;实体对象负责处理输入的信息,并将处理结果输出,它主要描述实体对象类的公私有属性;功能实现体用来描述组件内部功能实现函数结构;组件说明主要包括组件模型定义功能部分的说明以及约束条件,如实现功能的说明、使用环境等。
3 军事仿真概念模型向组件模型的转换框架及实现流程在给出军事仿真概念模型向组件模型的转换框架之前,首先对军事仿真概念模型和组件模型的结构进行比较,如表4所示。
表4 军事仿真概念模型和组件模型结构比较军事仿真概念模型组件模型备注实体元模型:实体作为载体参与动作,强调本身的属性实体对象:组件调用的基类,类的组成是实体属性参数的集成实体对象的结构体部分和实体元模型中的结构相对应交互元模型:强调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和交互的信息接口主要配置输入属性参数和输出属性参数组件接口与交互元模型接口主要是属性参数部分相对应动作元模型:强调执行动作必备的功能属性功能实现体:功能函数的结构体和属性配置的过程执行动作必备的功能与功能实现体相对应模型说明:强调模型约束条件以及属性说明组件说明:组件的注释说明以及模型约束条件模型的约束条件以及说明部分相对应*注:军事仿真概念模型说明也可以认为是军事仿真概念模型约束,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军事仿真概念模型的直接结构组成,是军事仿真概念模型的附加说明,引在这里是由于转换到组件说明的需要。
在军事仿真概念模型和组件模型结构比较的基础上,给出军事仿真概念模型向组件模型的转换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转换框架图由军事仿真概念模型向组件模型的转换框架可以确定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此基础上,给出军事仿真概念模型向组件模型转换的实现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实现流程图军事仿真概念模型向组件模型的实现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从组件库中调用实体组件模型根据实体元模型中实体的结构、属性参数,对实体对象对应配置,由实体对象来构建所需要的实体组件框架。
可复用组件库向用户声明自己所能提供的组件模型框架,而在仿真过程中可向可复用组件库提供自己所需要组件模型的数据,由匹配机制和匹配方法负责在可复用组件模型库提供数据2591期李 燃,等:军事仿真概念模型向组件模型的转换方法研究和使用组件模型所需数据之间匹配。
(2)实现组件模型的接口结构根据交互元模型和组件模型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配置组件接口的函数结构。
交互元模型的输入接口对应组件模型的输入接口。
对于具体的组件而言,还应包括使用交互元模型输入接口信息对组件接口参数化配置的过程。
交互元模型的输出接口对应组件模型的输出接口。
它的输出接口可能输出一种信息流,或者控制流,也可能仅包含实体状态发生了转移而改变了部分属性,对应到输出接口的信息输出,并且输出接口也包含了组件的定义部分,对于具体组件模型而言,定义了组件模型体现出来的功能。
(3)组件模型功能函数的实现动作元模型强调执行动作必备的功能。
组件模型功能实现体通过内部的功能函数来实现,功能函数的操作和变化的依据来自于动作元模型中的参数设置。
根据动作的参数描述来设置实现体的主函数参数,按照功能实现过程将其分为三类:Start F unc -ti o n 设置功能函数启动的有关参数;Process Functi o n 设置过程函数操作参数;Out F uncti o n 设置功能输出函数参数。
功能函数实现部分一般组成形式是:FunctionRealiz ati on() //实现体主函数{ StartFunction() //调用功能启动函数 { //设置参数}P rocess Functi on()//调用过程操作函数 {//设置参数 }OutFuncti on()//调用功能输出函数 {//设置参数 }}(4)组件模型说明的配置把军事仿真概念模型说明对应到组件说明,形成解释说明组件模型的信息以及模型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