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gis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mapgis课程设计

mapgis课程设计

mapgis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MapGIS软件的基本功能与操作流程;2. 掌握地图数据采集、编辑、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方法;3. 学会使用MapGIS进行简单的空间数据可视化与地图制作。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操作MapGIS软件,完成地图数据的导入与导出;2. 学会运用MapGIS进行地理信息数据的查询、统计与分析;3. 培养学生运用MapGIS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2. 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地理信息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技术的入门课程,结合MapGIS软件进行教学,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对计算机操作有一定的了解,具备基本的地理知识,对GIS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任务驱动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掌握MapGIS软件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MapGIS软件概述- 软件安装与界面认识- 基本功能介绍:数据采集、编辑、处理、分析与可视化2. 地图数据采集与编辑- 数据来源与格式介绍- 坐标系与投影变换- 空间数据采集与编辑操作:点、线、面要素绘制与修改3. 地图数据处理与分析- 属性数据管理:字段添加、编辑与删除- 空间分析: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 地图查询与统计:条件查询、空间查询与属性统计4. 地图制作与输出- 地图布局与设计:图例、标注、比例尺设置- 地图可视化:符号化、色彩配置- 地图输出:导出为图片、打印等格式5. 实践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运用MapGIS解决地理问题- 团队合作,进行项目实施与成果展示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基于 MAPGIS 的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设计

基于 MAPGIS 的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设计

基于 MAPGIS 的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设计黄耀裔;苏建云;杨琳珩【摘要】根据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特点,利用 MAPGIS 软件设计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项目,给出了每个实验设计的主要内容及使用到的MAPGIS 软件功能,并对其中的地理信息空间分析实验作了详细说明。

该实验设计将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信息系统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courses using MAPGIS software design,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course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project gives the main content of each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the use to which MAP-GIS software features,and one of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patial analysis experiments explained in detail.This experimental design will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master the practical ability to learn the us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software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期刊名称】《实验科学与技术》【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4页(P66-69)【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MAPGIS 软件;实验设计【作者】黄耀裔;苏建云;杨琳珩【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423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一门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等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

mapgis地质制图课课程设计

mapgis地质制图课课程设计

mapgis地质制图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MapGIS地质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熟练操作MapGIS软件进行地质图件的编制。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了解地质制图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MapGIS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了解地质图件的种类和编制要求。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操作MapGIS软件,进行数据的输入、编辑、处理和输出,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地质图件的编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地质制图在地质勘查和科研中的重要性,培养对地质制图工作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MapGIS地质制图的基本原理、MapGIS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地质图件的编制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MapGIS地质制图的基本原理:介绍地质制图的概念、作用和基本要求,讲解地质图件的种类和编制方法。

2.MapGIS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MapGIS软件的启动和退出,介绍软件界面及主要功能模块,讲解数据的输入、编辑、处理和输出的方法。

3.地质图件的编制方法: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地质图件的编制步骤和方法,包括坐标转换、数据处理、图元绘制、图件组合和输出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教师讲解MapGIS地质制图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掌握地质制图的知识点。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地质图件的编制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学生动手操作MapGIS软件,进行地质图件的编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MapGIS地质制图教程》作为主要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地质制图知识。

mapgis课程设计

mapgis课程设计

目录目录 (1)一、概述 (2)1.课程设的计意义和目的 (2)2.《土地信息系统》的简介 (2)3.课程设计环境 (2)二、课程设计思路 (3)三、课程设计步骤 (3)1. 编制河南省行政区图 (3)1.1 数据转换 (3)1.2 新建工程 (4)1.3 新建图例板 (4)1.4 矢量化 (6)1.5 建立空间拓朴数据文件 (6)1.6 编辑区属性 (8)2. 编制I-49-72-(6)图 (8)2.1 数据转换 (8)2.2 校正I-49-72-(6)图 (9)2.3 新建工程 (10)2.4 矢量化 (11)2.5 建立空间拓朴数据文件 (11)2.6 编辑区(线)属性结构 (12)2.7 输出属性 (12)2.8 联接属性 (13)2.9 耕地自给状况 (13)四、课程设计结果 (13)五、课程设计心得 (14)参考文献 (15)一、概述1.课程设的计意义和目的《土地信息系统》实习是在学习了《土地信息系统》课程基础上,并结合有关软件具体操作实践环节进行的。

通过实习,使我们加深所学的土地信息系统基本原理与方法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并能更好的掌握其方法,在实践中完成土地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立,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2.《土地信息系统》的简介土地信息系统能系统地获取一个区域内所有与土地有关的重要特征数据,并作为法律、管理和经济的基础。

也就是说,土地信息系统就是把土地资源各要素的特性、权属及其空间分布等数据信息,存储在计算机中,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实现土地信息的采集、修改、更新、删除、统计、评价、分析研究、预测和其他应用的技术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按数据特征和软硬件配套系统的不同,可分为统计型和空间型两种。

统计型土地信息系统的信息源是各种统计数据,不涉及图形和国家信息的存贮。

空间型土地信息系统的信息源包括图形、图像、文字、字符、数字等,它不仅可以对图像进行数据存贮、处理和分析,也可以对字符、数字进行同样工作。

mapgis课程设计

mapgis课程设计

mapgis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MapGIS软件的基本功能与操作界面,掌握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概念。

2. 学习使用MapGIS进行地图数据采集、编辑、处理与分析,理解地图投影与坐标系统。

3. 掌握利用MapGIS进行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包括地图制作与空间分析。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操作MapGIS软件,进行基础地图的创建与编辑。

2. 学会使用MapGIS进行空间查询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最短路径分析、缓冲区分析等。

3. 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数据敏感度,具备基础的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地理知识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完成项目任务。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使其认识到地理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使学生掌握GIS的基本操作与分析技能。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与计算机操作能力,但需进一步培养其对GIS系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要求:教学中应注重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掌握GIS技术。

同时,强调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评估应侧重于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与成果展示。

二、教学内容1. MapGIS基础操作与界面认识:介绍MapGIS软件的操作界面,学习基础工具的使用,包括地图的打开、关闭、缩放、漫游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 地理信息系统与MapGIS简介2. 地图数据采集与编辑:教授如何进行地图数据采集、编辑与保存,掌握图层的基本操作。

教材章节:第二章 地图数据采集与编辑3. 地图投影与坐标系统:学习地图投影的分类及特点,理解坐标系统的基本概念。

教材章节:第三章 地图投影与坐标系统4. 空间数据可视化与地图制作:教授如何对空间数据进行可视化表达,包括地图符号、注记与布局设置。

GIS课程设计内容

GIS课程设计内容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学时: 2周学分数: 2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实习是在完成地理信息系统的课堂教学后进行的,旨在加深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为后续GIS软件设计课程及GIS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要求
通过上机操作,要求学生在MAPGIS或ARCGIS基础软件的基础上掌握GIS的主要输入和输出设备的使用方法,地理数据的输入、编辑、存储、空间分析和输出方法,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学生做到:
1根据题目要求,制定方案;
2 学会查阅相关资料和使用软件帮助;
3 学会编写实习报告。

三、课程设计内容
数据输入(扫描输入),数据处理(图形编辑、系统库编辑、误差校正、投影变换等),数据管理(图形库管理、属性库管理),空间分析(查询检索、属性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图形输出,数据转换接口。

四、成绩评定
成绩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成绩,占60%;第二部分是编写报告成绩,占40%。

五、课程设计程序及时间分配(第六学期完成)。

地学计算机制图(MAPGis)实验课指导书

地学计算机制图(MAPGis)实验课指导书

地学计算机制图(MAPGis)实验课指导书目录实验一 MAPGIS软件安装和运行环境配置及数据格式转换························································实验二图框生成·····························································································································实验三栅格图像校正·····················································································································实验四地质图矢量化——点图元编辑·························································································实验四矢量化——线图元编辑······································································································实验四地质图矢量化——区图元编辑·························································································实验五拓扑造区·····························································································································实验六数据导入·····························································································································实验七图形剪裁·························································································································实验八误差校正·····························································································································实验九地图投影及其变换·············································································································实验十 MAPGIS地图库建立与管理································································································实验一 MAPGIS软件安装和运行环境配置及数据格式转换一、实验目的1. 熟悉MAPGIS的基本功能和软件安装的基本步骤;2. 掌握MAPGIS工作环境配置方法和步骤。

Mapgis教案

Mapgis教案

五、 MAPGIS的常用文件类型 的常用文件类型
WT:点文件 WL:线文件 WP:区文件 MPJ:工程文件 MPB:拼版文件 CLN: 工程图例文件 DET:高程数据明码文件(ASCII码) TIN:三角剖分文件(二进制) GRD:规则网数据文件(二进制) WAT:明码格式点文件 WAL:明码格式线文件 WAP:明码格式区文件 CLP:裁剪工程文件 PNT:误差校正控制点文件 RBM:内部栅格数据文件 TIF:扫描光栅文件 NV?:分色光栅文件 DIC:层名字典文件 DXF:AutoCAD文件 VCT:矢量字库文件 LIB:系统库文件
F4键(高程递加):这个功能是供进行高程线矢量化时,为各条 线的高程属性进行赋值时使用的。在设置了高程矢量化参数后, 每按一次F4键,当前高程值就递加一个增量。 F5键(放大屏幕):以当前光标为中心放大屏幕内容。 F6键(移动屏幕):以当前光标为中心移动屏幕。 F7键(缩小屏幕):以当前光标为中心缩小屏幕内容。 F8键(加点):用来控制在矢量跟踪过程中需要加点的操作。按 一次F8键,就在当前光标处加一点。 F9键(退点):用来控制在矢量跟踪过程中需要退点的操作, 每按一次F9键,就退一点。有时在手动跟踪过程中,由于注释 等的影响,使跟踪发生错误,这时通过按F9键,进行退点操作, 消去跟踪错误的点,再通过手动加点跟踪,即可解决。 F11键(改向):用来控制在矢量跟踪过程中改变跟踪方向的操 作。按一次F11键,就转到矢量线的另一端进行跟踪。 F12键(抓线头):在矢量化一条线开始或结束时,可用F12功 能键来捕捉需相连接的线头。
二、图形处理-输入编辑步骤 图形处理 输入编辑步骤
主要步骤为: 1、将图件进件进行扫描,成灰度、或彩色、或二值。有 必要时进行图像校正,为了显示速度可存RBM格式(图象 镶嵌模块) 2、建立相应的工作目录,即建立自已的工作文件夹。如 2 mapgis 学习 3、将扫描的图像拷入到工作文件夹中, 4、将系统库(相当于\mapgis65\slib 文件夹)拷到工作文 件夹中。 5、进行读图分析,看分几层。如水系层(河流、水库、 泉等),交通层(铁路、公路、小路、航空线等),断层 层(各种断层),地层层(地层界线,地层区,地层注记 等),矿产层(各种矿产符号及注解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目录 (1)一、概述 (2)1.课程设的计意义和目的 (2)2.《土地信息系统》的简介 (2)3.课程设计环境 (2)二、课程设计思路 (3)三、课程设计步骤 (3)1. 编制河南省行政区图 (3)1.1 数据转换 (3)1.2 新建工程 (4)1.3 新建图例板 (4)1.4 矢量化 (6)1.5 建立空间拓朴数据文件 (6)1.6 编辑区属性 (8)2. 编制I-49-72-(6)图 (8)2.1 数据转换 (8)2.2 校正I-49-72-(6)图 (9)2.3 新建工程 (10)2.4 矢量化 (11)2.5 建立空间拓朴数据文件 (11)2.6 编辑区(线)属性结构 (12)2.7 输出属性 (12)2.8 联接属性 (13)2.9 耕地自给状况 (13)四、课程设计结果 (13)五、课程设计心得 (14)参考文献 (15)一、概述1.课程设的计意义和目的《土地信息系统》实习是在学习了《土地信息系统》课程基础上,并结合有关软件具体操作实践环节进行的。

通过实习,使我们加深所学的土地信息系统基本原理与方法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并能更好的掌握其方法,在实践中完成土地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立,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2.《土地信息系统》的简介土地信息系统能系统地获取一个区域内所有与土地有关的重要特征数据,并作为法律、管理和经济的基础。

也就是说,土地信息系统就是把土地资源各要素的特性、权属及其空间分布等数据信息,存储在计算机中,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实现土地信息的采集、修改、更新、删除、统计、评价、分析研究、预测和其他应用的技术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按数据特征和软硬件配套系统的不同,可分为统计型和空间型两种。

统计型土地信息系统的信息源是各种统计数据,不涉及图形和国家信息的存贮。

空间型土地信息系统的信息源包括图形、图像、文字、字符、数字等,它不仅可以对图像进行数据存贮、处理和分析,也可以对字符、数字进行同样工作。

土地信息系统是国家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动态检测的前提,也是保证科学管理的前提,它是高科技成果在土地管理上的成功运用。

3.课程设计环境在计算机上使用MAPGIS6.7软件进行设计。

二、课程设计思路三、课程设计步骤1. 编制河南省行政区图1.1 数据转换首先打开mapgis主菜单的图形处理里的图像分析,在弹出的misproc60窗口的文件下拉菜单中单击数据输入。

在转换数据类型里选择JPEG文件(*.jpg),然后添加文件,选择河南省行政区图.jpg,单击转换。

1.2 新建工程首先打开mapgis主菜单的图形处理里的输入编辑,单击,新建工程。

在左边的控制台中单击右键,→新建点,线文件:注记.wt,河流.wl,铁路.wl,行政界线.wl,在控制台右键,单击保存工程。

点,线文件,工程均保存在河南省行政图文件夹内。

1.3 新建图例板在控制台上右键,单击新建图例板。

各参数如下:图例类型为线类型:农村道路(线型 2,线颜色 169,线宽 0.25,图层号 1)村界(线型 26,线颜色 1,线宽 0.15,图层号 2)乡界(线型 6,线颜色 1,线宽 0.25,图层号 3)省界(线型 4,线颜色 1,线宽 0.35,图层号 4)地类界线(线型 1,线颜色 895,线宽 0.10,图层号 5)县界(线型 3,线颜色 1,线宽 0.35,图层号 6)地市界线(线型 5,线颜色 1,线宽 0.25,图层号 7)公路(线型 1,线颜色 169,线宽 0.4,图层号 8)沟渠(线型 1,线颜色 64,线宽 0.25,图层号 9)铁路(线型 14,线颜色 1,线宽 0.3,图层号 10)图例类型为点类型:指北针(子图号 268,高度 115,宽度 115,颜色 1,图层号 11)注示(注释高度 2.5,宽度 2.5,汉字字体 2,颜色 1,图层号 12)权属拐点(子图号 19,高度 18,宽度 18,颜色 1,图层号 14)市县拐点(子图号 184,高度 12,宽度 12,颜色 1,图层号 13)以上的参数定义好之后,点击“确定”按钮确认,系统会提示保存图例文件,文件名为图例板。

然后在控制台上右键点击关联图例文件,然后在弹出的窗口中,单击修改图例文件,选择我们之前保存的图例版.CLN,打开,然后确定。

在控制台上单击右键,打开图例版。

1.4 矢量化矢量化下拉菜单中点击装入光栅文件,选择河南省图.msi。

首先把行政界线文件设为当前可编辑,矢量化河南省省界。

将图放大到最适宜的大小,在打开的图例板中点击省界,然后点击输入线快捷按钮,确定。

开始矢量化(封闭线时按住ctrl键,然后点击右键)。

矢量化地市界,在图例板中点击地市界线,然后点击输入线的快捷按钮,确定。

矢量过的界线不需要重复矢量,把鼠标指着矢量过的界线,然后按F12,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靠近线,把线封闭,即可。

河流和铁路矢量化过程同上,但必须把对应的文件设为当前可编辑。

把注记设为当前可编辑,然后矢量化点。

点击图例版的权属拐点,然后点击输入点图元快捷按钮,确定。

在图上对应的地方,单击左键即可。

市县拐点,指北针矢量方法同上。

注示类点,在对应的地方单击左键,然后输入文字,数字,即可。

1.5 建立空间拓朴数据文件把行政界线设为当前可编辑,然后清除光栅文件。

在“T其他”下拉菜单里进行以下操作:[自动剪断线] →[清除微短线] 选择无用的微短线删除→[清除线重叠坐标] →[自动线结点平差]→[线拓扑查错] 将出错的,不封闭的线进行封闭→[线转弧段] 在弹出的窗口里,选择正确的存放位置,保存名为图斑→在控制台右键添加项目,装入转换后的弧段文件,设为当前可编辑→[拓扑重建]。

1.6 编辑区属性在区编辑下拉菜单里的修改属性中单击修改区属性结构,属性结构编辑:班级、学号、姓名、权属名称,单击OK,保存。

在对应的区域输入相应的数据。

2.编制I-49-72-(6)图2.1 数据转换首先打开mapgis主菜单的图形处理里的图像分析,在弹出的misproc60窗口的文件下拉菜单中单击数据输入。

在转换数据类型里选择JPEG文件(*.jpg),然后添加文件,选择I-49-72-(6).jpg,单击转换。

2.2 校正I-49-72-(6)图在主菜单的实用服务中,单击投影变换。

在弹出的窗口里,下拉菜单系列标准图框中选择生成1:1万图框。

在起点纬度和起点经度中输入I-49-72-(6)图中左下角的数据,起点纬度:341730,起点经度:1134845,网间间距:1 KM,图框模式:高斯坐标实线公里网。

点击图框文件名,选择I-49-72-(6)文件夹保存,文件名为图框。

点击椭圆参数,选择标准椭球:“1:北京54、克拉索夫斯基[1940]椭球”,确定。

弹出窗口中,勾选图幅名称,输入I49 G 041094,取消选择:将左下角平移为原点,旋转图框底边水平。

在下拉文件菜单中,保存文件,选择图框.WL,图框.WT,确定。

→→打开主菜单图像处理中的影像分析,在弹出窗口的文件下拉菜单中点击打开影像,打开之前转换后的I-49-72-(6).msi。

在下拉菜单镶嵌融合→打开参照文件,将之前做的图框.wl,图框.wt打开→删除所有控制点→添加控制点,在I-49-72-(6)针,出现十字光标,选择图的十字点点击,然后按空格键,图上便出现黄色的十字线,之后在图框对应的点以同样的方式选择,选择后按空格键,出现窗口,提示是否将当前控制点添加至文件,选择“是(Y)”。

其余三个点以同样的方式选择,四个点选择完毕后,下拉菜单镶嵌融合→校正预览→影像校正,弹出的另存为窗口,保存文件名为I-49-72-(6)jz.msi,文件选择保存在I-49-72-(6)文件夹中,点击确认,弹出的变换参数设置窗口,直接点击确定。

校正完毕。

(可以选择更多的控制点,使图像校正的更加准确。

)2.3 新建工程首先打开mapgis主菜单的图形处理里的输入编辑,新建工程。

在左边的控制台中单击右键,新建点,线,区文件:标记.wt,河流.wl,铁路.wl,行政界线.wl,地类界线.wl,农村道路.wl,公路.wl,在控制台右键,单击保存工程。

点,线,区文件,工程均保存在I-49-72-(6)文件夹内。

在控制台上右键添加项目,把图框wl,图框wt添加进工程。

2.4 矢量化装入之前校正后的I-49-72-(6)zj.msi光栅文件。

首先把行政界线文件设为当前可编辑,矢量化县界(乡界,村界)。

将图放大到最适宜的大小,在打开的图例板中点击县界(乡界,村界),然后点击输入线快捷按钮,确定。

开始矢量化(封闭线时按住ctrl键,然后点击右键)。

矢量过的界线不需要重复矢量,把鼠标指着矢量过的界线,然后按F12,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靠近线,把线封闭,即可。

河流,农村道路,公路和地类界线矢量化过程同上,但必须把对应的文件设为当前可编辑。

把注记设为当前可编辑,然后矢量化点。

点击图例版的权属拐点,然后点击输入点图元快捷按钮,确定。

在图上对应的地方,单击左键即可。

市县拐点,指北针矢量方法同上。

注示类点,在对应的地方单击左键,然后输入文字,数字,即可。

2.5 建立空间拓朴数据文件在控制台上,选中行政界线,地类界线,右键单击“合并所选项”→保存为→文件名→在I-49-72-(6)文件夹中保存,文件名为弧段→确定→合并→确定→退出。

然后右键关闭选中的文件,把弧段设为当前可编辑,然后清除光栅文件。

在“T其他”下拉菜单里进行以下操作:[自动剪断线] →[清除微短线] 选择无用的微短线删除→[清除线重叠坐标] →[自动线结点平差]→[线拓扑查错] 将出错的,不封闭的线进行封闭→[线转弧段] 在弹出的窗口里,选择正确的存放位置,保存名为图斑→在控制台右键添加项目,装入转换后的弧段文件,设为当前可编辑→[拓扑重建]。

2.6 编辑区(线)属性结构在区(线)编辑下拉菜单里的修改属性中单击修改区(线)属性结构,属性结构编辑:权属名称,地类码,单击OK,保存。

在对应的区域(线段)输入相应的数据。

2.7 输出属性在属性库管理模块中打开要转出属性的“图斑”区文件,(检查是否缺漏)在下拉菜单属性中点击“输出属性”→输出类型:数据库表格→数据源:dBase→输出文件,在指定文件夹存放,文件名为输出→确定。

将输出的属性表在excel中打开,在excel中增加字段:班级、学号、姓名、人口、人均耕地、耕地自给情况。

填入数据,保存。

2.8 联接属性启动“属性库管理”模块,在属性下拉菜单中单击连接属性。

连接文件为I-49-72-(6)文件中的图斑,被连接文件为输出.dbf,连接的关键字段为权属名称,连接字段中,将面积,周长,ID取消选中,然后点击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