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信息流 《生态学》课件
合集下载
教学课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2:29:29
3.能量金字塔
由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 绘制的图形。
说一说 能量金字塔可以说明 什么问题?
①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②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 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③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 个营养级
四.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1.设法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 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过程。
异化作用 :又叫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把
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 中的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过程。
2.光合作用
光能 6CO2 +12H2O 叶绿体 C6H12O6 + 6H2O + 6O2
3.呼吸作用
C6H12O6 + 6H2O + 6O2 酶 6CO2+ 12H2O + 能量 ATP
暂未利用作为化石能源储存起来
6.能量转化:光能光合作用 化学能 呼吸作用 热能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
1.逐级递减: •自身呼吸呼作用吸热能散失 •分解者利1用22.6
•暂未利用
7.5
96.3
能量传递效率181.80%~20%
太阳能
13.5%
20%
未 固 定
生产者 464.6 62.8
293
2.单向12.5流动:
实践意义: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试试看:
猫头鹰
牧草
鼠
蛇
若猫头鹰要增重1kg,则至少需要牧草25kg? 最多需要牧草100k0g?
22:29:29
输入:能量的最终源头:太阳能
能量流动的起点: 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共47张PPT)

呼吸作用以热能散失
兔同化的能量
同化量= 摄入量- 粪便量
狐摄入(流入下
用于自身生长 一个营养级) 发育、繁殖
狐同化
遗体、残骸等
未同化(粪便)
遗体、残骸等
分解者利用
粪便(c) 初级消费者摄入(a)
分
(1)输入某一个营养级的能量: 解
指该营养级生物同化(固
者 利
定)的能量。
用
(f)
初级消费者同化(b)
同化(b)=摄入的能量(a)-粪便中的能量(c)
粪便(c) 初级消费者摄入(a) 呼吸
(2):某一营养级同化能量的去向: 分
解
①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者
初级消费者同化(b)
作用 (d)
散 失
②流入下一营养级 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④未被利用的能量
利 用
遗体 用于生长、发育
(f) 残骸 和繁殖(e)
未
1.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2.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 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该包括( B ) A.通过兔的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B.通过兔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D.流入到狐体内的能量
第一营养级 464.6
62.8
96.3
第二营养级 62.8
12.6
18.8
第三营养级 12.6
0
7.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优秀课件

D 该人每增加1kg体重,理论上约消耗植物:
A.10kg B.28kg C.100kg D.280kg
植物
1/2
植食 动物
1/4
人
小型肉 食动物
1/4
解析: 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 物,1/4来自羊肉,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 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 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 )
热能
分解者分解
未利用的能量(没被吃掉的、或者剩下的部分如草根)
太阳
利 用 的 能 生产者固定 量
的太阳能
未利用的能量(没被吃掉的、 或者剩下的部分如草根) 呼吸散失
遗体、 残枝败叶 分解者 用于生长、 发育、繁殖 初级消费者摄食
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示意图
初级消费者摄入(吃进)的能量能都被利用吗?
兔子的能量都到那里去了?
(4)由图可知,下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 部能量,原因有:
①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量能量被__呼_吸__作__用___利用 ②其次是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 _未__被__下_一__个_营__养_级__利__用__;
③还有少数能量被___分__解_者____利用。
传递效率经典考题(04上海)如果一个人的食物 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 1/4来自羊肉,假如能量传递效率为10%,那么
遗体 残骸
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
呼 吸 (1)自身呼吸消耗 散 (2)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失(3)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定量定时分析
意 图
呼 吸
散失
次级消费者 摄入
(4)未利用
(即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个营养级 和分解者利用,如果以年为单位研究,这一部 分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
A.10kg B.28kg C.100kg D.280kg
植物
1/2
植食 动物
1/4
人
小型肉 食动物
1/4
解析: 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 物,1/4来自羊肉,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 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 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 )
热能
分解者分解
未利用的能量(没被吃掉的、或者剩下的部分如草根)
太阳
利 用 的 能 生产者固定 量
的太阳能
未利用的能量(没被吃掉的、 或者剩下的部分如草根) 呼吸散失
遗体、 残枝败叶 分解者 用于生长、 发育、繁殖 初级消费者摄食
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示意图
初级消费者摄入(吃进)的能量能都被利用吗?
兔子的能量都到那里去了?
(4)由图可知,下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 部能量,原因有:
①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量能量被__呼_吸__作__用___利用 ②其次是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 _未__被__下_一__个_营__养_级__利__用__;
③还有少数能量被___分__解_者____利用。
传递效率经典考题(04上海)如果一个人的食物 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 1/4来自羊肉,假如能量传递效率为10%,那么
遗体 残骸
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
呼 吸 (1)自身呼吸消耗 散 (2)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失(3)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定量定时分析
意 图
呼 吸
散失
次级消费者 摄入
(4)未利用
(即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个营养级 和分解者利用,如果以年为单位研究,这一部 分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
生态学:10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信息流

5、叶绿素测定法●丙酮提取叶绿素●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绿素浓度●每单位叶绿素的光合作用是一定的,通过测定叶绿素的含量计算取样面积的初级生产量第二节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次级生产量的生产过程一、能量收支C=A+FU➢C:动物从外界摄食的能量➢A:被同化能量➢FU:排泄物A=P+R➢P:净次级生产量➢R:呼吸能量二、次级生产量的测定➢用同化量和呼吸量估计生产量(用摄食量扣除粪尿量估计同化量):P=A-R=(C-FU)-RC:动物从外界摄食的能量,A:被同化能量,FU:排泄物,R:呼吸量➢用个体的生长和繁殖后代的生物量表示净生产量:P=Pg+Pr➢异养生态系统:主要依靠其他生态系统所生产的有机物输入来维持的生态系统➢异养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应特别注意其他生态系统的有机物输入6、生态系统模型➢输入➢日光能➢有机物质➢输出➢未利用的日光能➢生物呼吸➢现成有机物质➢自养与异养生态系统第五节生态系统的信息流动信息流:在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成员之间及各个成员的内部都存在着信息交流,彼此间进行着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信息流不仅包含着个体(物种)、种群和群落等不同水平上的信息,而且所有生物的分类阶元及其各部分都有特殊的信息联系。
生物的信息传递、接受和感应特征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信息的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营养信息;行为信息特征: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具有可传扩性、永续性、时效性、分享性与转化性。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和物质流通过个体与个体之间、种群与种群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协调。
动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进行的,决定着生物的取食、居住、社会行为、防护和性行为等一切过程。
取食、居住、防卫。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PPT课件讲义

例5.下图食物网中,若人的体重增加1kg,最少消耗水藻 ____kg,最多消耗水藻_______kg 。
【解析】本题中,最短食物链为水蚤→小鱼→人,传递效率按 20%计算。设最少消耗水藻为x,则x×20%×20%=1,所以 x=25.要求最多消耗就要选择水藻→水蚤→虾→小鱼→大鱼→人, 传递率按10%计算。设最多消耗为y,则y×(10%)5=1, y=105kg。
传递效率为10%~20%.
例1.若某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为24000kJ,则该生态 系统的第四营养级生物最多能获得的能量是( )
A. 24kJ
B. 192kJ
C.96kJ D. 960kJ
【解析】应按照能量传递的最大效率20%计算。 最大值: 24000×20%×20%×20%=192kJ
例2.在一条有5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中,若第五营养级的 生物体重增加1 kg,理论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 物量为( )
【解析】在“小鱼→大鱼→人”的传递途径中,大鱼的生物量至 少为0.5÷20%=2.5kg,小鱼的生物量至少为2.5÷20%= 12.5kg;在“小鱼→人”的传递途径中,小鱼的生物量至少是 0.5÷20%=2.5kg。因此,小鱼的生物量总量至少为 12.5+2.5=15kg。
同理:在“水藻→水蚤→虾→小鱼”的传递过程中,水藻的生 物量至少是15÷2÷20%÷20%÷20%=937.5kg;在“水藻→ 小鱼”的传递过程中,水藻的生物量至少是15÷2÷20%= 37.5kg。因此,水藻的生物量总量至少为937.5+37.5=975kg。 答案:975。
第二营养级 摄入量
粪便 初级消费者摄入
同化量
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同化量=呼吸量+储存量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新PPT课件

能量金字塔
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2种成分。
根据单位时间内各个营 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 绘制成图,可形成一个 金字塔图形
第20页/共61页
金字塔种类:
①能量金字塔
低
D 第四 营养级
第三 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高 能量
第一营养级
第21页/共61页
高
低 营养级
迁移创新: A B C D
X
X10% X1%
X0.1% =1
5 842 424株;
初级消费者(草原动物、昆虫)
708 624只;
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吃昆虫的小鸟)
354 904 只;
三级消费者(肉食动物、吃小鸟的鹰)
3只。
第23页/共61页
特殊情况:
鸟
昆虫
树
数量金字塔
鸟
昆虫
树
能量金字塔
第24页/共61页
③生物量金字塔
浮游动物
浮游 植物
生物量金字塔
第25页/共61页
第1页/共61页
就一个生物个体(如人)而言,能量是如何流动的呢?
是否就是摄入量
能量输入
个体
储能存量在输体出内的能量
(异化作用)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同化作用 : 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 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
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记1
=流入的能量 =得到的能量
第2页/共61页
系 统
过程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的
途径:食物链(网)
能
量 流 动
特点
单向流动 :不可逆,不循环
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ppt课件(自制)45

126.在寒冷中颤抖过的人倍觉太阳的温暖,经历过各种人生烦恼的人,才懂得生命的珍贵。――[怀特曼] 127.一般的伟人总是让身边的人感到渺小;但真正的伟人却能让身边的人认为自己很伟大。――[G.K.Chesteron]
128.医生知道的事如此的少,他们的收费却是如此的高。――[马克吐温] 129.问题不在于:一个人能够轻蔑、藐视或批评什么,而是在于:他能够喜爱、看重以及欣赏什么。――[约翰·鲁斯金]
94.对一个适度工作的人而言,快乐来自于工作,有如花朵结果前拥有彩色的花瓣。――[约翰·拉斯金] 95.没有比时间更容易浪费的,同时没有比时间更珍贵的了,因为没有时间我们几乎无法做任何事。――[威廉·班] 96.人生真正的欢欣,就是在于你自认正在为一个伟大目标运用自己;而不是源于独自发光.自私渺小的忧烦躯壳,只知抱怨世界无法带给你快乐。――[萧伯纳]
91.要及时把握梦想,因为梦想一死,生命就如一只羽翼受创的小鸟,无法飞翔。――[兰斯顿·休斯] 92.生活的艺术较像角力的艺术,而较不像跳舞的艺术;最重要的是:站稳脚步,为无法预见的攻击做准备。――[玛科斯·奥雷利阿斯] 93.在安详静谧的大自然里,确实还有些使人烦恼.怀疑.感到压迫的事。请你看看蔚蓝的天空和闪烁的星星吧!你的心将会平静下来。[约翰·纳森·爱德瓦兹]
三 1、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占 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总量的百分比?
能 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占第二营养级同化 量 能量的百分比? 流 2、流入某个营养级的能量为什么不能百分 动 之百的流向后一个营养级? 的 3、为什么能量不能循环流动?你认为生产 特 者进化到何种程度能量就能循环流动了? 点
能超过_五_个__营_养_级
85.每一年,我都更加相信生命的浪费是在于:我们没有献出爱,我们没有使用力量,我们表现出自私的谨慎,不去冒险,避开痛苦,也失去了快乐。――[约翰·B·塔布] 86.微笑,昂首阔步,作深呼吸,嘴里哼着歌儿。倘使你不会唱歌,吹吹口哨或用鼻子哼一哼也可。如此一来,你想让自己烦恼都不可能。――[戴尔·卡内基]
128.医生知道的事如此的少,他们的收费却是如此的高。――[马克吐温] 129.问题不在于:一个人能够轻蔑、藐视或批评什么,而是在于:他能够喜爱、看重以及欣赏什么。――[约翰·鲁斯金]
94.对一个适度工作的人而言,快乐来自于工作,有如花朵结果前拥有彩色的花瓣。――[约翰·拉斯金] 95.没有比时间更容易浪费的,同时没有比时间更珍贵的了,因为没有时间我们几乎无法做任何事。――[威廉·班] 96.人生真正的欢欣,就是在于你自认正在为一个伟大目标运用自己;而不是源于独自发光.自私渺小的忧烦躯壳,只知抱怨世界无法带给你快乐。――[萧伯纳]
91.要及时把握梦想,因为梦想一死,生命就如一只羽翼受创的小鸟,无法飞翔。――[兰斯顿·休斯] 92.生活的艺术较像角力的艺术,而较不像跳舞的艺术;最重要的是:站稳脚步,为无法预见的攻击做准备。――[玛科斯·奥雷利阿斯] 93.在安详静谧的大自然里,确实还有些使人烦恼.怀疑.感到压迫的事。请你看看蔚蓝的天空和闪烁的星星吧!你的心将会平静下来。[约翰·纳森·爱德瓦兹]
三 1、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占 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总量的百分比?
能 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占第二营养级同化 量 能量的百分比? 流 2、流入某个营养级的能量为什么不能百分 动 之百的流向后一个营养级? 的 3、为什么能量不能循环流动?你认为生产 特 者进化到何种程度能量就能循环流动了? 点
能超过_五_个__营_养_级
85.每一年,我都更加相信生命的浪费是在于:我们没有献出爱,我们没有使用力量,我们表现出自私的谨慎,不去冒险,避开痛苦,也失去了快乐。――[约翰·B·塔布] 86.微笑,昂首阔步,作深呼吸,嘴里哼着歌儿。倘使你不会唱歌,吹吹口哨或用鼻子哼一哼也可。如此一来,你想让自己烦恼都不可能。――[戴尔·卡内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可以称为能流, 因为就我们所见,能量转换是“单向”的, 与物质的循环行为是不同的。
4
二、能量环境
地球外的太阳辐射以2克卡的比率到 达生物圈,但当它通过大气时按指数地衰 减;当它通过云层、水和植被时,太阳辐 射能进一步衰减,而且其能量的光谱分布 状况也有很大的改变。在一个生态系统内2 4小时的热能流比进来的太阳辐射能少了很 多。在生态系统中不同层以及地球表面的 不同季节、不同地点内,总能流的变异是 很大的,因此,有机体的个体分布也相应 地不同。
量的基本资源,温度是影响光合效率的主 要因素,而食草动物的捕食会减少光合作 用生物量。
13
(二)水域生态系统 光是影响水体初级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因
子。美国生态学家J.H.Ryther(1956)提出 预测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公式:
P=(R/k)×C×3.1
式中:P—浮游植物的净初级生产力,g/(m2·d)
包括呼吸消耗在内的全部生产量,称为总 初级生产量(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GP=NP十R 式中:GP—总初级生产量,J/(m2·a)
NP—净初级生产量,J/(m2·a) R—呼吸所消耗的能量,J/(m2·a)
10
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还随群落的 演替而变化。群落演替的早期由于植物 生物量很低,初级生产量不高;随时间 推移,生物量逐渐增加,生产量也提高。
R—相对光合率 k—光强度随水深度而减弱的衰变系数 C—水中的叶绿素含量,g/m3
14
四、 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一)收获量测定法 此法用于陆地生态系统。定期收割植
被,烘干至恒重,然后以每年每平方米的 干物质量来表示。取样测定干物质的热量, 并将生物量换算为J/(m2·a)。为了使结果 更精确,要在整个生长季中多次取样,并 测定各个物种所占的比重。在应用时,有 时只测定植物的地上部分,有时还测地下 根的部分。
15
(二)氧气测定法 此法多用于水生生态系统,即黑白瓶
法。用3个玻璃瓶,其中一个用黑胶布包上, 再包以铅箔。从待测的水体深度取水,保 留一瓶(初始瓶)以测定水中原来溶氧量。 将另一对黑白瓶沉入取水样深度,经过24 h或其他适宜时间,取出进行溶氧测定。根 据初始瓶、黑瓶、白瓶溶氧量,即可求得 净初级生产量、呼吸量、总初级生产量。
5
三、生态系统中的热力学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 生命活动的基础。一切生命活动都伴 随着能量的变化,没有能量的转化, 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能量流动,而热 力学就是研究能量传递规律和能量形 式转换规律的科学。
6
能量在生态系统内的传递和转化 规律服从热力学的两个定律。热力学 第一定律可以表述如下:“在自然界 发生的所有现象中,能量既不能消失 也不能凭空产生,它只能以严格的当 量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 式。”因此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为能 量守恒定律。
7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对能量传递和转化 的一个重要概括,通俗地说就是:在封闭 系统中,一切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改变, 在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过程中,除了一部分 可以继续传递和做功的能量(自由能)外, 总有一部分不能继续传递和做功,而以热 的形式消散,这部分能量使系统的熵和无 序性增加。
8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
11
二、 初级生产的生产效率
表10-2 最适条件下初级生产的效率估计量/(J.m2.d-1) 百分率/%
输入
损失
输入
损失
日光能 可见光 被吸收 光合中 间产物 糖类
2×106 2.6×106
可见光以外 反射
非活性 吸收 不稳定
中间产物
1.6×107 1.3×106
第十章
生态系统的能量 流动与信息流
1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
在生态系统中生命的各种表现都是和能 量转变分不开的。进入地球表层的能量被离 开地球的能量所平衡,生命的本质就是生长、 自我繁殖和物质合成等这些变化的连续。在 生态学中,我们基本上关注的是光和生态系 统的关系以及在生态系统内能量转换的情况。
1
初级 生产 的基 本概
念
2
初级 生产 的生 产效
率
3
初级 生产 量的 限制 因素
4
初级 生产 量的 测定 方法
9
一、 初级生产的基本概念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开始于绿色植物 通过光合作用对太阳能的固定。因为这是生 态系统中第一次能量固定,所以植物所固定 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称为初级生产 量或第一性生产量(primary production)。
19
(六)遥感测定法 遥感是测定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的一
种新技术,可同时测定大范围的陆地区域, 在近代生态学研究中得到推广应用。其中 最著名的包括海岸区彩色扫描仪、先进的 分辨率很高的辐射计、美国专题制图仪或 欧洲斯波特卫星(SPOT)等遥感器,这些仪 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来测定初级生产量。
3.5×106
5.6×106
45.0 40.5
100 55.0 4.50
28.4
12.1
9.1
19.3
净生产量 2.0×106
呼吸消耗
6.7×105
6.8
2.3
约为120 g/(m2.d)
(实测最大值为3%)
注:引自McNaughton 和Wolf,1979。
12
三、 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
(一)陆地生态系统 光、CO2、水和营养物质是初级生产
放入含有自然水体浮游植物的样瓶中,沉 入水中经过短时间培养,滤出浮游植物, 干燥后在计数器中测定放射活性,然后通 过计算,确定光合作用固定的碳量。因为 浮游植物在暗中也能吸收14C, 因此还要用“暗呼吸”作校正。
18
(五)叶绿素测定法 通过薄膜将自然水进行过滤,然后用
丙酮提取,将丙酮提出物在分光光度计中 测量光吸收,再通过计算,化为每m2含叶绿 素多少克。此法最初应用于海洋和其他水 体,较用14C和氧测定方法简便,花的时间 也较少。
16
(三)CO2测定法 用塑料帐将群落的一部分罩住,测定
进入和抽出空气中CO2含量。如黑白瓶方法 比较水中DO那样,本方法也要用暗罩和透 明罩,也可用夜间无光条件下的CO2增加量 来估计呼吸量。测定空气中CO2含量的仪器 是红外气体分析仪,或用经典的KOH吸收法。
17
(四)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 把放射性14C以碳酸盐(14CO32-)的形式,
4
二、能量环境
地球外的太阳辐射以2克卡的比率到 达生物圈,但当它通过大气时按指数地衰 减;当它通过云层、水和植被时,太阳辐 射能进一步衰减,而且其能量的光谱分布 状况也有很大的改变。在一个生态系统内2 4小时的热能流比进来的太阳辐射能少了很 多。在生态系统中不同层以及地球表面的 不同季节、不同地点内,总能流的变异是 很大的,因此,有机体的个体分布也相应 地不同。
量的基本资源,温度是影响光合效率的主 要因素,而食草动物的捕食会减少光合作 用生物量。
13
(二)水域生态系统 光是影响水体初级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因
子。美国生态学家J.H.Ryther(1956)提出 预测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公式:
P=(R/k)×C×3.1
式中:P—浮游植物的净初级生产力,g/(m2·d)
包括呼吸消耗在内的全部生产量,称为总 初级生产量(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GP=NP十R 式中:GP—总初级生产量,J/(m2·a)
NP—净初级生产量,J/(m2·a) R—呼吸所消耗的能量,J/(m2·a)
10
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还随群落的 演替而变化。群落演替的早期由于植物 生物量很低,初级生产量不高;随时间 推移,生物量逐渐增加,生产量也提高。
R—相对光合率 k—光强度随水深度而减弱的衰变系数 C—水中的叶绿素含量,g/m3
14
四、 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一)收获量测定法 此法用于陆地生态系统。定期收割植
被,烘干至恒重,然后以每年每平方米的 干物质量来表示。取样测定干物质的热量, 并将生物量换算为J/(m2·a)。为了使结果 更精确,要在整个生长季中多次取样,并 测定各个物种所占的比重。在应用时,有 时只测定植物的地上部分,有时还测地下 根的部分。
15
(二)氧气测定法 此法多用于水生生态系统,即黑白瓶
法。用3个玻璃瓶,其中一个用黑胶布包上, 再包以铅箔。从待测的水体深度取水,保 留一瓶(初始瓶)以测定水中原来溶氧量。 将另一对黑白瓶沉入取水样深度,经过24 h或其他适宜时间,取出进行溶氧测定。根 据初始瓶、黑瓶、白瓶溶氧量,即可求得 净初级生产量、呼吸量、总初级生产量。
5
三、生态系统中的热力学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 生命活动的基础。一切生命活动都伴 随着能量的变化,没有能量的转化, 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能量流动,而热 力学就是研究能量传递规律和能量形 式转换规律的科学。
6
能量在生态系统内的传递和转化 规律服从热力学的两个定律。热力学 第一定律可以表述如下:“在自然界 发生的所有现象中,能量既不能消失 也不能凭空产生,它只能以严格的当 量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 式。”因此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为能 量守恒定律。
7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对能量传递和转化 的一个重要概括,通俗地说就是:在封闭 系统中,一切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改变, 在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过程中,除了一部分 可以继续传递和做功的能量(自由能)外, 总有一部分不能继续传递和做功,而以热 的形式消散,这部分能量使系统的熵和无 序性增加。
8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
11
二、 初级生产的生产效率
表10-2 最适条件下初级生产的效率估计量/(J.m2.d-1) 百分率/%
输入
损失
输入
损失
日光能 可见光 被吸收 光合中 间产物 糖类
2×106 2.6×106
可见光以外 反射
非活性 吸收 不稳定
中间产物
1.6×107 1.3×106
第十章
生态系统的能量 流动与信息流
1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
在生态系统中生命的各种表现都是和能 量转变分不开的。进入地球表层的能量被离 开地球的能量所平衡,生命的本质就是生长、 自我繁殖和物质合成等这些变化的连续。在 生态学中,我们基本上关注的是光和生态系 统的关系以及在生态系统内能量转换的情况。
1
初级 生产 的基 本概
念
2
初级 生产 的生 产效
率
3
初级 生产 量的 限制 因素
4
初级 生产 量的 测定 方法
9
一、 初级生产的基本概念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开始于绿色植物 通过光合作用对太阳能的固定。因为这是生 态系统中第一次能量固定,所以植物所固定 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称为初级生产 量或第一性生产量(primary production)。
19
(六)遥感测定法 遥感是测定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的一
种新技术,可同时测定大范围的陆地区域, 在近代生态学研究中得到推广应用。其中 最著名的包括海岸区彩色扫描仪、先进的 分辨率很高的辐射计、美国专题制图仪或 欧洲斯波特卫星(SPOT)等遥感器,这些仪 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来测定初级生产量。
3.5×106
5.6×106
45.0 40.5
100 55.0 4.50
28.4
12.1
9.1
19.3
净生产量 2.0×106
呼吸消耗
6.7×105
6.8
2.3
约为120 g/(m2.d)
(实测最大值为3%)
注:引自McNaughton 和Wolf,1979。
12
三、 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
(一)陆地生态系统 光、CO2、水和营养物质是初级生产
放入含有自然水体浮游植物的样瓶中,沉 入水中经过短时间培养,滤出浮游植物, 干燥后在计数器中测定放射活性,然后通 过计算,确定光合作用固定的碳量。因为 浮游植物在暗中也能吸收14C, 因此还要用“暗呼吸”作校正。
18
(五)叶绿素测定法 通过薄膜将自然水进行过滤,然后用
丙酮提取,将丙酮提出物在分光光度计中 测量光吸收,再通过计算,化为每m2含叶绿 素多少克。此法最初应用于海洋和其他水 体,较用14C和氧测定方法简便,花的时间 也较少。
16
(三)CO2测定法 用塑料帐将群落的一部分罩住,测定
进入和抽出空气中CO2含量。如黑白瓶方法 比较水中DO那样,本方法也要用暗罩和透 明罩,也可用夜间无光条件下的CO2增加量 来估计呼吸量。测定空气中CO2含量的仪器 是红外气体分析仪,或用经典的KOH吸收法。
17
(四)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 把放射性14C以碳酸盐(14CO32-)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