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理综化学含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理综化学含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理综化学含答案

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B : 11C:12N : 140: 16S: 32CI: 35.5Cu: 64Sn:119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常见古诗文记载化学知识

A《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的能量低于水,冰变为水属于吸热反应

B《泉州府志》:兀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坦忽坏,

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泥土具有吸附作用,能将红糖变白糖

C《天工开物》:凡研硝(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

生,祸不可测。

性质不稳定,撞击易爆炸

D《本草纲目》:釆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原水淋汁,久

则凝淀如石(石碱),浣衣发面。

石碱具有碱性,遇酸产生气体

进程中常见机器的车轮”组件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②(扭曲烷)③(富勒烯)④(金刚烷)

A. ①③互为同系物

B. ①②③④均属于

9?实验室按如下装置测定纯碱(含少量NaC1)的纯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样品足ftBa(0Hj2溶液碱石灰

② ③ ④

A. 滴人盐酸前,应将装置中含有CO2的空气排尽

B. 装置①、④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装置③

C.①④的一氯代物均为三种

D.②④互为同分异构体

空气—*

C. 必须在装置②、③间添加盛有饱和NaHC0 3溶液的洗气瓶

D. 反应结束时,应再通入空气将装置②中C02转移到装置③中

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W同主族且W原子核电荷数等于X原

子核电荷数的2倍,Y、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X、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中

一定正确的是

A. X的原子半径比Y的原子半径大

B. X形成的氢化物分子中不含非极性键

C. 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酸

D. Y单质与水反应,水可能作氧化剂也可能作还原剂

11?如下图所示,装置(I)是一种可充电电池,装置(n)为惰性电极的电解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OOwL 0.4 mol/L CuSO^MFSt

(ID

A. 闭合开关K时,电极B为负极,且电极反应式为:2Br二2e - =Br

B. 装置(I)放电时,总反应为:2Na2S2+Br2=Na2S4+2NaBr

C. 装置⑴充电时,Na+从左到右通过阳离子交换膜

D. 该装置电路中有O.lmole通过时,电极X上析出 3.2gCu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

向一定浓度CuSO4溶液中通人H2S气体

出现黑色沉淀H2S酸性比H2SO4强

B常温下,相同铝片分别投入足量稀、浓硫

酸中

浓硫酸中铝片先溶解

完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C2mL0.1mol「MgCl2溶液中滴加2滴1mol

L-1NaOH 溶液,再滴加2滴0.1mol L-1FeCl3

溶液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

生成红褐色沉淀

Ksp[Mg(OH) 2]>|Ksp[Fe(OH) 3]

D向2mL2%CuSO 4溶液中加入几滴

1%NaOH溶液,振荡后加入几滴有机物

X溶液,加热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X不可冃匕是匍萄糖

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稀释相同倍数时:c(A - )>c(B)- B 水的电离程度:b=c>a

C 溶液中离子总物质的量:b>c>a D.溶液中离子总浓度:a>b>c

26. (14分)无水四氯化锡

(SnCl 4)常用作有机合成的氯化催化剂。实验室可用熔融的锡

(熔点231.9C )与

C 2反应制备SnCl 4,装置如下图所示。

g

,扇体

L

■—xJ

A

②SnC 4在空气中极易水解生成 SnO 2 XH 2O 。 回答下列问题:

(1) 导管a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 ,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

13?常温下,将pH 均为3,体积均为 V 的HA 和HB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

V , pH 随 1g —的

V o

物质 颜色、状态 熔点/C 沸点/C Sn CI 2

无色晶体 246 652 Sn CI 4

无色液体

—33

114

富度计、[秤水』

关■水

D

已知:①SnCI 24

(2) 当观察到装置F液面上方出现_____________ 现象时才开始点燃酒精灯,待锡熔化后适当增大氯气流量,继续加热。此时继续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3)

若上述装置中缺少装置 C(其它均相同),则D 处具支试管中发生的主要副反应化

学方程式为 (4)

若制得产品中含有少量 __________ CI 2,则可采用下列 (填字母)措施加以除去。

A.加入NaOH 萃取分液

B.加入足量锡再加热蒸馏

C.

加入碘化钾冷凝过滤 D.加人饱和食盐水萃取

⑸可用碘量法测定最后产品的纯度,发生如下反应:

Sn 2++l 2=S n 4++2l 「准确称取该样品

mg 放于

锥形瓶中,用少量浓盐酸溶解,再加水稀释,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

O.lmol L -1碘标准溶液滴定至终

点,消耗标准液 20.00mL ,则产品中SnCI 2的含量为 _______________ (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即使此法 测定的操作均正确,但测得的 Sn CI 4含量仍高于实际含量,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

表示)。 27.

(14分)二氧化铈(CeO 2)是一种重要的稀

土化合物。以氟碳铈矿 (主要含CeCO 3F)为原料制备 CeO 2

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i.Ce 4+能与F 结合成[CeFx ](4-e)+,也能与SO 42-结合成[CeSO 4]2+;

ii ?在硫酸体系中Ce 4+能被萃取剂[(HA) 2]萃取,而Ce 3+不能 iii.常温下,Ce2(CO2)3饱和溶液浓度为1.0 >10-6mol L -1。

回答下列问题:

(1) 氧化焙烧”过程中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利用率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写出2 种即可)。

(2) 写出 氧化焙烧”产物Ce 2与稀H 2SO 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 。

⑶ 萃取"时存在反应:Ce 4++ n(HA) 2^=^ Ce(H 2n-4A 2n )+4H +。 D 表示Ce 4+分别在有机层中与水层中存

在形式的浓度之比心豐/)。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在起始料液中加入不同量的

以改变水层中的c(SO 2-), D 随起始料液中c(SO 42-)增大而减小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4) 浸渣经处理可得 Ce(BF4)3,加入KCI 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Ce(BF 4)3(s)+ 3K +(aq) ——-3KBF 4(s)+ Ce 3+(aq)。

若一定温度时,Ce(BF 4)3、KBF 4的K sp 分别为a 、b ,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_________ (用a 、b 表

示)。

(5) 反萃取”中加H2O2的主要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在反萃取”后所得水层中加入

1.0mol L--1 的 NH 4HCO 3溶液,产生 Ce 2(CO 3)3沉淀,当 Ce 3+沉淀完全时[c(Ce 3+)=1 >10-5moI L -1],溶液 中 c(CO 32-)约为 ______________ 。

(6) CeO 2是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关键成分,它能在还原气氛中供氧,在氧化气氛中耗氧。在尾气消 除过程中发生着 CeO 2 ——-CeO 2(1-x)+xO 2? (0 < x < 0的循环。写出CeO 2消除CO 尾气的化学方程式: 28.

(15分)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排放出的 NO x 、SO 2等,是形成雾霾的

稀醜酸 萃取剂 H’SOyHQ

NH^HCOh

埶碳 铺矿

I 侵岀、过湖--顷蓋取

浸渣

水层

有机层

水层(音(尹)卜一 g

Na 2SO 4

主要物质,其综合治理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I. NO x的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g)和CO(g)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2NO(g)+2CO(g) -__ N2(g)+2CO2(g) △ H。

(1) 已知:CO 燃烧热的△ H i= - 283.0kJ md-1,

N2(g)+O2(g) ^=±2NO(g) △ H2=+180.5kJ md-1,则△ H= ___________________ 。

(2) 某研究小组探究催化剂对CO、NO转化的影响。将NO和CO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的催化

剂进行反应,相同时间内测量逸出气体中NO含量,从而确定尾气脱氮率(脱氮率即NO的转化率),

结果如下图所示。

A脫鹽率圧

100 200 300 400 500 温度/弋

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A. 两种催化剂均能降低活化能,但△ H不变

B. 相同条件下,改变压强对脱氮率没有影响

C. 曲线n中的催化剂适用于450 C左右脱氧30

D. 曲线n中催化剂脱氧率比曲线I中的高20

②若低于200C,图中曲线I脱氧率随温度升高而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a点是

否为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脱氧率,并说明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 。

n .SO2的综合利用

⑶某研究小组对反应NO2+SO2^^SO3+NO △ H<0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

中,使用

某种催化剂,改变原料气配比[n O(NO2): no(SO2)]进行多组实验(各次实验的温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测定NO2的平衡转化率[a(NO 2)]。部分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读小说就是为了读故事?故事与叙事是不同的,叙事才更接近小说的本质。正如托马斯·曼所说,小说家既要通晓现实,也要通晓魔力。故事所描述的是一种现实,而叙事则是一种语言的魔力。应该说,从先锋小说发起叙事革命开始,小说写作就不仅是再现经验,讲述故事,它还是一种形式的建构,语言的创造。写作再也不是简单的“讲故事”了,只有建构起了自己的叙事方式的作家,才称得上是一个有创造性的作家。可是,这个经过多年探索所形成的写作难度上的共识,开始被文学界悄悄地遗忘。更多的人,只是躺在现成的叙事成果里享受别人的探索所留下的碎片,或者回到传统的叙事道路上来;故事在重新获得小说的核心地位的同时,叙事革命也面临着停顿。 这种停顿,表明艺术惰性在生长,写作和阅读耐心在日渐丧失。讲述一个有趣而好看的故事,成了多数作家潜在的写作愿望。然而,文学一旦丧失了语言冒险的乐趣,只单纯地去满足读者对趣味的追逐,它还是真正的文学吗?说到底,文学的独特价值,许多时候正是体现在语言的冒险、叙事的探索上,这样往往能开辟出一条回归文学自性的道路。可是,在这样一个喧嚣、躁动的时代,有谁愿意去做那些寂寞的叙事探索? 短篇小说艺术在近年的荒芜,或许作为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另一个旁证。以前的作家,常常将一个长篇的材料写成短篇,现在恰恰相反。如今,长篇小说盛行,短篇小说则已退到文学的边缘,核心的原因还是故事与叙事之间的较量。长篇小说的主题词是故事和冲突,读者对长篇的毛病是容易原谅的,篇幅长了,漏洞难免会有,但只要故事精彩,就能让人记住。对短篇,要求就要严

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调研性检测数学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调研性检测试题 数学理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i 是虚数单位,则 21i i =-( ) A .1i -+ B .1i + C .1i - D .1i -- 2.已知集合{} ,x A y y e x R ==∈,{} 260B x R x x =∈--≤,则A B ?=( ) A .()0,2 B .(]0,3 C .[]2,3- D .[]2,3 3.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S 的值为( ) A .9 B .19 C .33 D .51 4.双曲线22 221x y a b -=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210x y +-=垂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1 5.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72 B .144 C. 216 D .105+6. 在ABC ?中,角,,A B C 对应的边分别为,,a b c ,60,4,C a b c =?==,则ABC ?的面积为( ) A 7. 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252340380x y x y x y +≥?? -+≥??--≥? ,则2z x y =-的最小值是( ) A .0 B .4 C. 5 D .6 8. 已知函数()sin 6f x x πω? ?=+ ?? ?的图象向右平移3π个单位后,所得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则ω的最小正值为( ) A .1 B .2 C. 3 D .4 9.用数字0,1,2,3,4组成没有重复数字且大于3000的四位数,这样的四位数有( ) A .250个 B .249个 C. 48个 D .24个 10.函数()1x x y e e x x -? ?=-- ?? ?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D .

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缺答案

届高三化学统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Be:9 C:12 N:14 O:16 Cl:35.5 Na:23 Mg:24 Al:27 S:32 Ca:40 Fe:56 Cu:64 Zn:65 Ba:137 Co:59 Ag:108 1.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主要应用了物质熔沸点的差异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分解反应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物理变化 D.钢铁制品和铜制品既能发生吸氧腐蚀又能发生析氢腐蚀 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氨气,产生沉淀 B.除去FeCl2中少量的FeBr2,加入少量氯水,再加四氯化碳萃取分液 C.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KNO3固体,铜粉溶解 D.向AlCl3溶液中滴加1mol/L NaOH溶液10ml,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1mol/L NaHSO4溶液 10ml,沉淀恰好消失 3.如表所示,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陈述Ⅰ陈述Ⅱ判断 A NaHCO3可用于治疗胃病NaHCO3可与盐酸反应Ⅰ对,Ⅱ对,无 B 向滴有酚酞的水溶液中加入 Na2O2变红色 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Ⅰ对,Ⅱ错,无 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Ⅰ对,Ⅱ对,有 D Na2O2可为航天员供氧Na2O2能与CO2和H2O反应生成O2Ⅰ对,Ⅱ对,有 ①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Cl-、Na+、MnO-4、SO2-4 ②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K+、Na+、Cl-、NO-3 ③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中:Fe2+、Mg2+、NO-3、Cl- ④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可得到澄清溶液:K+、Ba2+、HCO-3、Cl- ⑤c(H+)

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文言文翻译)

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基本是在作为一个框架的“中国”内部展开,是对这个框架内部的个人或群体的书写,而此框架本身并未成为作家们自觉描写的对象。“中国”可以表现为人,可以表现为山川大地,可以表现为辽阔的疆土,也可以表现为悠久的历史。但综合来看,对于“中国”的书写表现出发散性的特点,“中国”基本并未作为一个融贯的理念,更很少作为一个文明体得到呈现。 当下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被命名为“新时代”,这一命名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而作为创造新文明之主体的“中国”,将越来越鲜明地成为一个意蕴深远的理论概念,成为我们向远方眺望的基本视野。由这种视野出发的新时代文学,也将具有越来越鲜明的纵深感,并最终在客观上将自身发展成为表现新时代之本质性和整体性的史诗。 “新时代”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这并不是说当中国进入新时代后,就化解了所有的矛盾和问题,以一种文明的完成时态而存在。新时代对新文明的创造是一个正在展开的过程,这个未有穷期的动态过程包含一种内在的张力,即它一方面在本质上表现为批判、推动现有文明进程的创造性和超越性,另一方面又在具体的现实问题上表现出一系列矛盾。 立足于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来展开文学世界,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传统,也是当下文学的基本特点。臵身于社会矛盾的漩涡中,将自己的笔投向现实问题的更深处,揭示复杂的人性和丰富的痛苦,这应该是作家的底线,也是作家良知的根本体现。直面矛盾,直面现实,从文学内部思考同时代的重大问题,也正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传统。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内容的转化会带来文学题材和美学形态的变化,比如乡土文学和都市文学的消长、生态文学和科幻文学的涌现等等。但是,“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写出国人的灵魂”,这些由鲁迅所高扬的伟大的现实主义精神,仍将是新时代作家不可忘记的创作指南。而且随着人民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更普遍更深入的要求的提出,也由于生产力不充分尤其是不平衡的状况的存在,社会矛盾给人的内心刻下的印痕更为深隐也是可能的。这就更要求新时代的作家继续“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 “新时代”给当下文学所带来的挑战还表现在作家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去触及乃至包含“新时代”所具有的文明史意义这一议题。而当我们意识到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新文明的担纲者只能是“中国”这一综合性的主体的时候,则问题又转化为新时代的作家如何崔自己的

合肥市2017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合肥市2017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8424”西瓜于1984年在新疆培育成功。1987年上海引种该品种,并于2005年开始在沿海围垦滩涂种植。近年来,上海“8424”西瓜戴上了电子标签,消费者用手机可以查询西瓜的产地、施肥、采摘时间等信息。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与上海相比,新疆种植“8424”西瓜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 关照充足 B. 热量充足 C. 土壤肥沃 D. 水源丰富 2. 沿海滩涂能够种植“8424”西瓜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 交通 B. 市场 C. 政策 D. 科技 3. 给上海“8424”西瓜戴上电子标签可以 ①延长西瓜的产业链条②鼓励瓜农发展绿色农业 ③降低西瓜的生产成本④扩大西瓜的品牌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宣纸易保存,不易褪色,被誉为“纸中之王”,青檀树树皮和沙田稻稻草是制造宣纸的重要原料。2009年,宣纸制作技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图示意皖南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a)和原料晾晒场景观(图b)。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沙田稻最可能种植在图a中的地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 宣纸不易褪色得益于原料的晾晒,图b原料晾晒场景观最可能出现在图a中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6. 青檀树皮晾晒是宣纸制作的重要工序,图b晾晒场铺垫卵石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宣纸原

料受到 A. 炙烤 B. 冻害 C. 雨淋 D. 浸泡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 A. 偏东风 B. 偏南风 C. 偏西风 D. 偏北风 8. 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 A. 风速快 B. 植被多 C. 坡度缓 D. 降水多 9. 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 ) ①营造常绿阔叶林②风蚀坑内设置沙障 ③控制越野自驾游④种植耐旱农作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标准木是指在森林调查中选测的有代表性的树木。下图示意2006—2007年西藏某地(29°N,94°E)云杉林标准生物量垂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18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调研性检测数学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调研性检测 数学理试题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i 是虚数单位,则 21i i =-( ) A .1i -+ B .1i + C .1i - D .1i -- 2.已知集合{} ,x A y y e x R ==∈,{} 260B x R x x =∈--≤,则A B ?=( ) A .()0,2 B .(]0,3 C .[]2,3- D .[]2,3 3.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S 的值为( ) A .9 B .19 C .33 D .51 4.双曲线22 221x y a b -=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210x y +-=垂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D 1 5.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72 B .144 C. 216 D .105+ 6. 在ABC ?中,角,,A B C 对应的边分别为,,a b c ,60,4,C a b c =?==ABC ?的面积为( ) A 7. 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252340380x y x y x y +≥?? -+≥??--≥? ,则2z x y =-的最小值是( ) A .0 B .4 C. 5 D .6 8. 已知函数()sin 6f x x πω? ?=+ ?? ?的图象向右平移3π个单位后,所得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则ω的最小正值 为( ) A .1 B .2 C. 3 D .4 9.用数字0,1,2,3,4组成没有重复数字且大于3000的四位数,这样的四位数有( ) A .250个 B .249个 C. 48个 D .24个 10.函数()1x x y e e x x -? ?=-- ?? ?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D . 11.已知0a b >>,则41 a a b a b + + +-的最小值为( )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2.10 7.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5.6 L CCl4含有的分子数为0. 25 N A B.标准状况下,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22.4 L O2,转移4N A个电子 C.标准状况下,22.4 L任意比的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均为N A D.常温常压下,53.0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2N A 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硫化亚铁放入稀硝酸中 S2- + 2 H+ = H2S ↑ B.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 Fe3+ + Cu = Cu2+ + Fe2+ C.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 AlO2- + H+ +H2O = Al(OH)3↓ 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HCO3- + H+ = CO2↑ + H2O 9.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有大量Al3+的溶液中 NH4+ 、Na+ 、Cl-、 OH—— B.在c(H+)=0.1mol/L的溶液中 Na+、 K+、I-、 NO3- C.pH=12的溶液中 Na+、K+、CO32-、Cl- D.在含大量HCO3-的溶液中 K+、Al3+、SO42-、Cl- 10.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中含有Br-,从海水中提取Br2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C.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 D.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1.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A.硅 B.硫 C.铜 D.铁 12.两份体积相同的某植物营养液配方如下,有关两份营养液成分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成分 含量编号KCl K2SO4 ZnSO4 ZnCl2 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 O2+ H2O + NaOH或HCl

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汽车甲和乙在同一公路上做直线运动,下图是它们运动过程中的v t -图像,二者在1 t 和2 t 时刻的速度分别为1v 和 2 v ,则在 1 t 和2 t 时间内( ) A.乙运动的加速度不断增大 B.甲与乙间距离越来越大 C.乙的平均速度12 2 v v v =+ D. 1 t 时刻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2.一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水平力F 作用下,经时间t 、通过位移L 后,动量变为p 、动能变为k E 。若上述过程中F 不变,物体的质量变为2 m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时间2t ,物体动量变为2p B.经过位移2L ,物体动量变为2p C.经过时间2t ,物体动能变为 4k E D.经过位移2L ,物体动能变为 4k E 3.2016年11月14日“超级月亮”现身合肥市夜空,某时刻月亮看起来比平常大14%、亮度提高了30%,这是因为月球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到近地点的缘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时月球的速度最小 B.此时月球的加速度最大 C.月球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做负功 D.月球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月球的机械能减小 4.如图所示,绷紧的长为6m 的水平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以恒定速率12/v m s =运行。一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台面滑上传送带,其速度大小为 2 5/m s v =。若小物块 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0.2μ=,重力 加速度2 10/g m 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物块在传送带上先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然后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若传送带的速度为1/m s ,小物块将从传送带左端滑出 C.若传送带的速度为5/m s ,小物块将以5/m s 的速度从传送带右端滑出 D.若小物块的速度为4/m s ,小物块将以4/m s 的速度从传送带右端滑出 5.如图所示,电荷量相等的两个电荷1 Q 和2 Q ,两者连线及中垂线上分别有A 点和B 点,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两者是同种电荷,则A 点的电势一定高于B 点的电势 B.若两者是同种电荷,则A 点的场强一定大于B 点的场强 C.若两者是异种电荷,则A 点的电势一定高于B 点的电势 D.若两者是异种电荷,则A 点的场强一定大于B 点的场强

安徽省合肥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调研性检测英语试题含答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分,满分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ft? A. £. B. £. C. £ 答案是C。 1.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hotel. B. In a clinic. C. In a classroom. 2. When will the concert start? A. At 7:40. B. At 7:50. C. At 8:00. 3. What is the woman probably doing? A. Driving her friend home. B. Visiting the man’s office. C. Looking for a new house. 4.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Doing exercise. B. Choosing a gym. C. Taking a PE exam. 5. What does the man expect o do with his TV? A. Have it fixed for free. B. Return it to the store. C. Change it for a new one.

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三模数学(理科)试题

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数学试题(理科)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复数2i 1i z = +(i 为虚数单位),则z = A.3 B.2 C.3 D.2 2.已知集合{220A x R x x =∈-≥,{}2210B x R x x =∈--=,则()C R A B = A.? B.12?? -???? C.{}1 D. 1 12??-????, 3.已知椭圆22 22:1y x E a b +=(0a b >>)经过点A () 5 0, ,()0 3B ,,则椭圆E 的离心率为 A.23 B.5 C.49 D.5 9 4.已知111 2 3 23α? ?∈-??? ?,,,,,若()f x x α=为奇函数,且在()0 +∞, 上单调递增,则实数α的值是 A.-1,3 B.13,3 C.-1,13,3 D. 13,1 2 ,3 5.若l m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为平面,且l α⊥,则“//m α”是“m l ⊥”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已知()()*12n x n N -∈展开式中3x 的系数为80-,则展开式中所有项 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 A.64 B.32 C.1 D.1- 7.已知非零实数a b ,满足a a b b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33a b > B.22a b > C.11 a b < D.1122 log log a b < 8.运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s 值为10-,则判断框的条件应该 是 A.3?k < B.4?k < C.5?k < D.6?k < 9.若正项等比数列{}n a 满足()2*12n n n a a n N +=∈,则65a a -的值是 A.2 B.162- C.2 D.162 10.如图,给7条线段的5个端点涂色,要求同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不能同色,现有4种不同的颜色可供选择,则不同的涂色方法种数有 A.24 B.48 C.96 D.120 11.我国古代《九章算术》将上下两面为平行矩形的六面体称为刍童.如图所示为一个刍童的三视图,其中正视图及侧视图均为等腰梯形,两底的长分别为2和4,高为2,则该刍童的表面积为 A.125 B.40 C.16123+ D.16125+ 12.已知函数()22f x x x a =---有零点12x x ,,函数 ()2(1)2g x x a x =-+-有零点34x x ,,且3142x x x x <<<,则实数a 的取 值围是 A.924??-- ???, B.9 04?? - ??? , C.(-2,0) D.()1 +∞,

最新合肥市2018届高三调研性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合肥市2018届高三调研性检测 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满分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6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7-10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甲、乙两个物体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 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s 时,甲在乙前方 B.t=2s 时,甲、乙相遇 C.t=4s 时,乙的加速度方向开始改变 D.0-6s 内,甲、乙平均速度相同 2、如图所示,两物块A 和B 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物块B 在水平外力F 作用下沿粗糙水平地面向右运动,同时物块A 匀速上升,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 的速度逐渐增大 B.绳对B 的拉力逐渐减小 C.地面对B 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D.地面对B 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3、在引力场中可以用类似于电场强度的一个物理量来描述引力场 的强弱.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 常量为G.下列能描述地球表面高2R 处引力强弱的表达式是( ) 24.R GM A 29.R GM B 2.g C 3.g D 4、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副线圈接有两个相同的灯泡L1和L2.R 为定值 电阻. S 处于断开状态。若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则S 闭合 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增大 B.原线圈中的电流减小 C.灯泡L1变亮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

5、一电子以初速度v0,垂直于场强方向射入平行板电容器,射出电容器时的速度为 。若上述过程中电子的初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电子重力不计,则电子射出电容器时的速度为( ) A. 05v B. 022v C. 03v D. 052v 6、木块A 、B 、C 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B 和C 之间用一轻质弹簧相连接,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给A 一初速度,使其沿B 、C 连线向B 运动,随后与B 相碰并粘合在一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与B 碰撞过程,二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A 与B 碰撞过程,二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A 与B 一起压缩弹簧的过程,A 、B 、C 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D.A 与B 一起压缩弹簧的过程,A 、B 、C 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8、如图所示,电路中R1和R2均为可变电阻,平行板电容器C 的极板水平放置.闭合开关S,电路达到稳定时,一带电油滴恰好悬浮在两板之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仅增大的R1阻值,油滴仍然静止 B.仅增大R2的阻值,油滴向上运动 C.增大两板间的距离,油滴仍然静止 D.断开开关S,油滴将向下运动 9、 某个电子以某一速度射入一电场或磁场,电子重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射入电场中,电子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若射入电场中,电子可能做做匀速圆周运动 C.若射入匀强磁场中,电子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若射入匀强磁场中,电子可能做做匀速圆周运动 10、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 的光滑半圆轨道与粗糙水平面平滑连接,水平 面上放置一轻弹簧,其右端固定,左端被质量为m 的小物块压缩至P 点(弹簧左端与 小物块末连接),P 点与圆弧最低点A 的距离为R.现将小物块由P 点静止释放,此后 它恰能到达圆弧最高点C.已知物块与弹簧分离的位置在AP 之间,物块和水平面间 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为g.则有关上述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对物块做的功为3mgR B.在最高点物块与轨道间有相互作用力 C.物块在B 点对轨道的作用大小为3mg D.在PA 段物块机械能减少了0.5mgR

2020高三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xx届高三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化学试题 命题:赵家鹏审校:李成刚 第Ⅰ卷(选择题共64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He—4,C—12,N—14,O—16,Na—23,Mg—24,Al—27,Si—28,S—32,Cl—35.5,K—39,Ca—40,Fe—56,Cu—64,Br—8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0g NaHSO4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数为0.3N A B.a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aN A/32 C.标准状况下,22.4 L H2S和S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 A D.常温常压下,28 g CO和N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 A 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a g H2和b g He 的体积之比等于a: 2b B.同温同压下,a g NO和b g C2H6的密度之比等于a:b C.同温同体积下,a molO2和b mol O3的压强之比为2:3 D.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8.5的H2和N2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之比为3: 1 3、在20℃时,将10 g摩尔质量为M(A)(g/mol)的A物质投入90g 水中,刚好完全溶解,形成的溶液为饱和溶液(假设溶液的密度为1g/mL),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0℃时,A的溶解度一定是100/9g B.20℃时,A的溶解度可能是10g C.形成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为10% D.形成的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为100/M(A) mol/L 4、下列有关实验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产生大量白雾,剧烈放热。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剧烈放热。C.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加水溶解后可得绿色溶液。 D.用洁净的铂丝沾取碳酸钾粉末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可观察到明亮的紫色火焰。 5、下列溶液中能用来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①澄清的石灰水②氢硫酸③氯水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⑤氯化钡溶液⑥品红溶液A.①④⑤⑥B.②③④⑥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⑥ 6、关于砷元素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砷很难与氢气发生化合反应B.砷的含氧酸有H3AsO4和H3AsO3 C.砷的氢化物有AsH3和AsH5D.砷的常见化合价有-3,+3,+5 7、将充有20mLN2和NO2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反应完毕后,试管内残留气体为10mL,则原混合气体中N2和NO2的体积比是

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

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S:32Cl:35.5Cu:64Sn:119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下列与古诗文记载对应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常见古诗文记载化学知识 A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的能量低于水,冰变为水属于吸热反 应 泥土具有吸附作用,能将红糖变白糖B 《泉州府志》: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 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性质不稳定,撞击易爆炸 C 《天工开物》:凡研硝(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 生,祸不可测。 D 《本草纲目》:釆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原水淋汁, 石碱具有碱性,遇酸产生气体久则凝淀如石(石碱),浣衣发面。 8欧美三位科学家因“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研究而荣获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纳米分子机器研究进程中常见机器的“车轮”组件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互为同系物 B.①②③④均属于烃 C.①④的一氯代物均为三种 D.②④互为同分异构体 9.实验室按如下装置测定纯碱(含少量NaC1)的纯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滴人盐酸前,应将装置中含有CO2的空气排尽 B.装置①、④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装置③

C.必须在装置②、③间添加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D.反应结束时,应再通入空气将装置②中CO2转移到装置③中 10.短周期主族元素Ⅹ、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Ⅹ、W同主族且W原子核电荷数等于X原子核电荷数的2倍,Y、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Ⅹ、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Ⅹ的原子半径比Y的原子半径大 B.Ⅹ形成的氢化物分子中不含非极性键 C.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酸 D.Y单质与水反应,水可能作氧化剂也可能作还原剂 11.如下图所示,装置(I)是一种可充电电池,装置(Ⅱ)为惰性电极的电解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K时,电极B为负极,且电极反应式为:2Brˉ-2eˉ=Br2 B.装置(I)放电时,总反应为:2Na2S2+Br2=Na2S4+2NaBr C.装置(I)充电时,Na+从左到右通过阳离子交换膜 D.该装置电路中有0.1moleˉ通过时,电极Ⅹ上析出3.2gCu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 向一定浓度CuSO4溶液中通人H2S气 体 出现黑色沉淀H2S酸性比H2SO4强 B 常温下,相同铝片分别投入足量稀、浓 硫酸中浓硫酸中铝片先溶 解完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 大 C 2mL0.1mol·L-1MgCl2溶液中滴加2滴 1mol·L-1NaOH溶液,再滴加2滴 0.1mol·L-1FeCl3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 生成红褐色沉淀 Ksp[Mg(OH)2]>|Ksp[Fe(OH)3] D 向2mL2%CuSO4溶液中加入几滴 1%NaOH溶液,振荡后加入几滴有机物 Ⅹ溶液,加热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Ⅹ不可能是葡萄糖

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含答案)word版

安徽省合肥市2017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数学试题(理科)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选择题用答题卡的考生,答第1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试题科目用 2B 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用答题卡的考生,在答第I 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选择题栏中;不用答题卡的考生,在答第I 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填在答题卷相应的选择题栏上。 3.答第Ⅱ卷时,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点、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卷相应的位 置;答题时,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不要在试题卷上答题。 4.考试结束,监考人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I 、Ⅱ卷不收回。 第Ⅰ卷(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0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5(3)2i Z i i = -+-在复平面内的对应点位于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集合2 {1,0,4},A N =-≤∈集合B={x|x -2x-30,x }, 全集为U ,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 A .{4} B .{4,—1} C .{4,5} D .{—1,0} 3.下列命题: ①,x ?∈R 不等式2 243x x x +>-成立; ②若2log log 22x x +≥ ,则x>1; ③命题“00,c c a b c a b >><>若且则”的逆否命题; ④若命题p: 2 ,11x x ?∈+≥R ,命题q :2 ,210x x x ?∈--≤R ,则命题p q ∧?是真命题.其中真命题只有 (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云南省2021年高三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云南省2021年高三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 (2016高二下·广州期末) 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B . 生物柴油属于油脂 C . 该反应属于酯化反应 D . 生物柴油的氧化反应是吸热反应 2. (2分) (2017高一上·武汉期中) 设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0.9g水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B . 常温常压下,0.2 NA个NH3分子的质量为3.4g C . 14.0g由C2H4和C3H6组成的混合气体原子总数为3NA D . 1 mol Na变为Na+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NA 3. (2分)在无色透明的强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 Na+、MnO4-、K+、NO3- SO32- B . Na+、S2-、SO32-、H+、NO3- C . Na+、S2-、OH-、K+、Cl-

D . HCO3-、H+、Na+、Ca2+ SO32- 4. (2分) (2018高一上·东城期末) 向A、B、C和D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分别进行表中的操作,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现象结论 A ①滴加稀HNO3 ②滴加B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原溶液一定含SO42- B滴加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原溶液一定含CO32- C ①滴加稀HCl ②滴加AgN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原溶液一定含Cl- D ①滴加KCSN溶液 ②滴加氯水 无明显现象 溶液呈红色 原溶液一定含Fe2+ A . A B . B C . C D . D 5. (2分) (2017高一下·郑州期中)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p、q、r、s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常压下r为液体,其余均为无色气体,m的摩尔质量为p的2倍,n是元素Y的单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无色气体,p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q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上述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原子半径:X<Y<Z B . 非金属性:X>Y>Z

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杭州市临安区境内多山,盛产山核桃。2007年前,临安区白牛村因大量村民外出务工成为“空心村”。2007年.白牛村村民开始利用互联网销售山核桃。此后,白牛村逐渐成为以加工和销售山核桃而闻名的电商村,物流、包装等相关产业也向该村集聚。如今,白牛村成为全国美丽乡村的典范。据此完成1-3题。 1. 2007年前,白牛村成为“空心村”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A.文化因素 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政策因素 2. 2007年后,物流、包装等相关产业向白牛村集聚的直接原因是该村 A.农产品特色鲜明 B.自然环境优美 C.劳动力充足廉价 D.电子商务发展 3.发展电子商务对白牛村的积极影响有 ①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②优化当地人口结构 ③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④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杞柳为多年生落叶灌木,喜生长在河漫滩和沟渠边的深厚沙壤土中。安徽省霍邱县适宜种植杞柳,当地人自周朝以来就使用杞柳枝条编制生产、生活用品。2008年,柳编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霍邱县柳编产业发展迅速,但杞柳种植面积却有所下降。下图为淮河流域(局部)地理事物分布图。据此完成4-6题。 4.霍邱县适宜杞柳种植的自然条件主要有 A.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B.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 C.山地丘陵广布,地形崎岖 D.河滩众多,土壤深厚肥沃

5.历史上对图示区域杞柳种植有利的地理事件有 A.淮河流域人口外迁 B.黄河泛滥经正阳关夺淮人海 C.长江流域多次大旱 D.全球气候冷暖干湿不断交替 6.近年来,霍邱县杞柳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④淮河上游水利治理工程成效显著②运输费用上升,柳编产业效益下降 ③城市化造成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④柳编工艺失传,柳编制品质量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安平桥是修建于南宋时期的跨海石桥,位于福建省安海镇和水头镇之间的淤泥质海湾上。该桥桥墩采用“睡木沉基”的方法修建,即先由人工平整河床底部,然后将捆扎的条木沉入淤泥作为基底,基底之上再用花岗石垒筑成不同形状的桥墩。水流急的航道采用单边或双边船形桥墩,水流缓的浅滩采用方形桥墩。古代,安平桥不仅沟通了安海湾东西两岸的交通,桥面还被作为码头,促进了当地商贸的发展。下图为南宋时期安平桥位置示意图及安平桥景观图。据此完成7-9题。 7.安平桥采用“睡木沉基”方法修建桥墩的最适宜月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8.安平桥在水流急的航道处采用船形桥墩主要是为了 A.减少桥底的泥沙淤积 B.减少水流对桥墩的冲击 C.提高上游枯水期水位 D.减少潮汐对河水的顶托 9.与在桥两端的海岸建设码头相比,南宋时期利用安平桥桥面作为码头的原因是 A.桥梁坚固,便于马车通行 B.海湾宽阔,便于躲避台风 C.桥面平整,利于货物堆放 D.桥下水深,利于船只停泊 开花植物百分比是指正在开花的植物种类占可开花植物种类的百分比。下图示意北半

2020届 安徽省合肥市 高三7月调研性检测(零模)物理试题(解析版)

合肥市2020届高三调硏性检测 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 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第II卷时,必须使用0. 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 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 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第I卷(满分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一7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8—10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以下有关两车在t1~t2时间内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车的位移相同 B. 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C. 两车的速度均逐渐增大 D. 两车的加速度均逐渐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 v t-图象中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大小表示位移,可知在12 t t: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的位移,故A错误; B. 根据 s v t =可知在 12 t t: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 C. 由v t-图象可知两车的速度均逐渐增大,故C正确;

t t:时间内,甲车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乙车的加D. v t 图象斜率的绝对值代表加速度的大小,在12 速度大小逐渐增大,故D错误。 2.电磁炉具有升温快、效率高、体积小、安全性好等优点。关于电磁炉加热食物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磁炉是通过面板发热来加热食物的 B. 电磁炉是通过锅底部产生的涡流发热来加热食物的 C. 只要是环保、绝缘材料做成的锅具均可以加热食物 D. 线圈中通入足够大的恒定电流也能加热食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器烹饪器具;使用时,加热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周围便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感线大部分通过金属锅底(铁锅),在锅底中产生大量的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所以电磁炉发热部分需要用铁锅产生涡流来加热; A. 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 与分析相符,故B正确; C.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 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3.在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中,人类带着地球流浪至木星附近时,上演了地球的生死存亡之战。木星是 太阳系内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早期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其中“木卫三”离木星表面的高度约为h,它绕木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约为T。已知木星的半径约为R,引力常量为G,则由上述数据可以估算出 A. 木星的质量 B. “木卫三”的质量 C. “木卫三”的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