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文化大园观
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

頤和園長廊彩畫故事苏武牧羊汉武帝时,中郎将苏武奉旨出使匈奴。
匈奴单于了解苏武的才能,许高官厚禄要苏武投降,苏武不为所动。
单于杀副使以死相威胁,苏武宁死不屈。
单于折磨他,将他发配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牧羊十九载,苏武手持汉朝符节,不忘汉朝使命。
后来,苏武的朋友,汉朝大将军李陵与匈奴作战被俘投降,来此告诉苏武,他的父亲已死,兄弟被杀,夫人改嫁,武帝年迈,朝政混乱,不如投降的好。
苏武表示宁愿为汉室社稷而死,决不背叛列祖列宗。
李陵无言以对。
后人吧苏武牧羊的经历,填词谱曲,词曲催人泪下,一直演唱到今天。
客至《客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
当代中国人都知道李白、杜甫的名字。
他的这首《客至》写于成都草堂。
某日,老友崔县令路过来访,使杜甫欢喜不尽,感慨之余,写下这首诗。
今收入唐诗三百首里。
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甫隐居成都的生活情景。
《客至》舍南舍外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滴翠亭宝钗戏蝴蝶《红楼梦》中第二十七回故事。
农历四月二十六日是芒种节。
按中国古代风格,要设摆各色礼物,祭祀花神。
大观园中女孩子们一早起来,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等物系在每一棵树上或花上。
众小姐和丫鬟们在园内玩耍,独不见林黛玉。
宝钗便到潇湘馆来找。
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嘘嘘。
风尘三侠公元613年,隋朝危机四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有个叫李靖的人,心怀大志。
一日,他来到大臣杨素府中,被手持红拂的歌女看中。
此女投奔于他,遂结为夫妻,逃往太原。
途中,他们结识一位长着满脸卷曲红胡子的人。
到太原后,虬髯客请李靖夫妇到他家中,并拿出全部珠宝钱财,让李靖助李世民推翻隋炀帝,他到东南方向闯天下去了。
后来,隋灭唐兴,李靖当上了唐朝宰相,东南方向数千里外也传来消息:一人拥有战舰千艘,甲兵十万,做了皇帝。
高中文言文课外阅读大全:39、王茂列传

39、王茂列传(原文)王茂字休连,一字茂先,太原祁人也。
祖深,北中郎司马。
父天生,宋末为列将,克司徒袁粲,以勋历位郡守,封上黄县男。
茂年数岁,为大父深所异,常曰:“此吾家千里驹,成门户者必此儿也。
”及长,好读兵书,究其大指。
性隐不交游,身长八尺,洁白美容仪。
齐武帝布衣时尝见之,叹曰:“王茂先年少堂堂如此,必为公辅。
”后为台郎,累年不调。
亦知齐之将亡,求为边职。
久之,为雍州长史、襄阳太守。
梁武便以王佐许之,事无大小皆询焉。
人或谮茂反,帝弗之信。
谮者骤言之,遣视其甲矟,则虫网焉,乃诛言者。
或云茂与帝不睦,帝诸腹心并劝除之。
而茂少有骁名,帝又惜其用,曰:“将举大事,便害健将,此非上策。
”乃令腹心郑绍叔往候之。
遇其卧,因问疾。
茂曰:“我病可耳。
”绍叔曰:“都下杀害日甚,使君家门涂炭,今欲起义,长史那犹卧。
”茂因掷枕起,即袴褶随绍叔入见。
武帝大喜,下床迎,因结兄弟,被推赤心,遂得尽力。
发雍部,遣茂为前驱。
郢、鲁既平,从武帝东下为军锋。
师次秣陵,东昏遣大将王珍国盛兵朱雀门,众号二十万。
及战,梁武军引却,茂下马单刀直前,外甥韦欣庆勇力绝人,执铁缠矟翼茂而进,故大破之。
茂勋第一,欣庆力也。
建康城平,以茂为护军将军,迁侍中、领军将军。
时东昏妃潘玉儿有国色,武帝将留之,以问茂。
茂曰:“亡齐者此物,留之恐贻外议。
”帝乃出之。
军主田安啓求为妇,玉儿泣曰:“昔者见遇时主,今岂下匹非类。
死而后已,义不受辱。
”及见缢,洁美如生。
舆出,尉吏俱行非礼。
乃以馀妃赐茂,亦潘之亚也。
群盗之烧神兽门,茂率所领应赴,为盗所射。
茂跃马而进,群盗反走。
茂以不能式遏奸盗,自表解职,优诏不许。
加镇军将军,封望蔡县公。
是岁,江州刺史陈伯之叛,茂出为江州刺史,南讨之。
伯之奔魏。
时九江新经军寇,茂务农省役,百姓安之。
四年,魏攻汉中,茂受诏西御,魏乃班师。
历位侍中,中卫将军,太子詹事,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丹阳尹。
时天下无事,武帝方敦文雅,茂心颇怏怏,侍宴醉后,每见言色。
参观阳明文化园的观后感

参观阳明文化园的观后感前几天去参观了阳明文化园,那可真是一场奇妙又涨知识的旅程啊!一进文化园,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气息的古老世界。
阳明先生的雕像高高地矗立在那儿,一脸的睿智和沉静,就好像在默默地给每一个前来参观的人传递他那独特的“心学”思想呢。
沿着园区的小道慢慢走,两边的展板和介绍详细地讲述着阳明先生的一生。
这家伙可真是个传奇人物啊!他年轻的时候就胸怀大志,想在仕途上大展拳脚,可这一路也是磕磕绊绊,遭遇了不少挫折。
不过人家可没被这些困难打倒,反而在困境中悟出了“心即理”“致良知”这些超牛的学说。
我当时就在想,这得是多强大的内心和智慧才能做到啊。
就像我们平常人,遇到一点小麻烦可能就开始抱怨或者放弃了,和阳明先生一比,真是弱爆了。
走到阳明先生讲学的地方,我仿佛能看到他当年站在那儿,滔滔不绝地给弟子们讲述他的心得。
那场面肯定超级震撼,周围的人都被他的思想所吸引,眼睛里满是对知识的渴望。
我就在想,要是我能穿越回去当他的弟子,是不是也能变得聪明绝顶呢?说不定还能像武侠小说里一样,学到绝世武功,只不过这个“武功”是能在精神世界里大杀四方的思想利器。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看到了很多小朋友跟着爸爸妈妈一起。
这可真好,阳明文化从小就开始熏陶。
我听到一个小朋友问他爸爸:“爸爸,阳明先生为什么这么厉害呀?”他爸爸回答得可认真了:“因为阳明先生懂得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真理,懂得分辨是非对错,而且他很勇敢地去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东西。
”小朋友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那模样简直太可爱了。
这也让我意识到,这种文化传承真的很重要,就像一颗种子,种在小朋友们的心里,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整个参观下来,我感觉自己像是被阳明先生的智慧洗了一遍脑。
以前总觉得那些古老的哲学思想离自己很远,很枯燥难懂。
但是在文化园里,通过那些生动的展示和讲解,我突然觉得阳明心学其实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比如我们平常做决定的时候,要是能按照“致良知”的方法,听从内心的声音,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说不定就能少走很多弯路呢。
修文阳明文化园观后感

修文阳明文化园观后感前几天去了修文阳明文化园,那可真是一趟超有意思的旅程呢。
刚到文化园门口,就感觉一股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那种感觉就像是突然走进了一个装满智慧宝藏的大仓库,心里满是期待。
走进园子里,首先看到的是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
建筑风格很独特,飞檐翘角的,看起来特别有韵味。
这些建筑静静地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王阳明先生当年的故事。
我一边走一边想,当年王阳明先生是不是就在这些屋檐下思考他那些伟大的哲学思想呢?说到王阳明先生,那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在文化园里,通过那些介绍和展示,我对他的“心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之前只知道他很有名,但是对“心学”的具体内容就一知半解。
在这里,我就像个小学生一样,一点一点地去探究。
他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听起来好像很玄乎,但仔细琢磨起来,却又觉得特别实在。
比如说“知行合一”,这不就是告诉我们知道了就得去做嘛。
就像我们平时想减肥,光知道吃多了会胖可不行,得行动起来,少吃多动,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呢。
文化园里还有很多和王阳明先生有关的雕塑。
那些雕塑栩栩如生,把王阳明先生各个时期的形象都刻画得很生动。
我站在雕塑前,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就好像能感受到他内心的那种力量。
这种力量穿越了几百年的时光,还能让我们这些现代人受到鼓舞,真的很神奇。
再走走,就到了阳明洞。
这个洞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但是当你知道王阳明先生曾经在这里悟道,就觉得这个洞变得不一般了。
我走进洞里,里面有点阴凉,四周的石壁看起来很粗糙,但是在我眼里却好像充满了神秘的气息。
我在想,在这个小小的洞里,王阳明先生得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悟出那么深刻的道理啊。
这就好比是一个超级英雄的秘密基地,只不过这里诞生的不是超能力,而是改变人们思想的伟大智慧。
在整个参观的过程中,我还看到很多家长带着小朋友来。
这让我觉得特别好,小朋友们就像小海绵一样,在这里吸收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
我想,等这些小朋友长大了,他们一定会对王阳明先生的思想有更深的理解,并且把这些智慧运用到生活中去。
修文阳明文化园观后感

修文阳明文化园观后感你知道吗?我去了修文阳明文化园,那可真是一场特别的体验。
一走进文化园,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的神秘世界。
整个园区的建筑风格古色古香,透着一股宁静致远的气息。
那些亭台楼阁、回廊小径,仿佛都在默默诉说着王阳明先生的传奇故事。
我先是到了阳明先生的故居,看着那一间间简单却充满韵味的屋子,心里就在想,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物,就曾经在这样的地方生活、思考。
我站在屋子里,好像能看到阳明先生在烛光下读书、写字,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世界里。
他的那些惊世骇俗的哲学理念,说不定就是在这个小天地里慢慢萌芽的呢。
接着来到了展示厅,哇,这里面的资料可真丰富啊!从阳明先生的生平事迹,到他的学说理论,都展示得清清楚楚。
我才知道,阳明先生的一生那可真是跌宕起伏,经历了好多挫折,但他就像一颗顽强的种子,不管遇到多少石头压着,都能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他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这两个理念,真的是让我反复琢磨。
以前觉得这些东西很玄乎,但是在文化园里看了那么多的解释和例子,好像突然就有点开窍了。
“知行合一”嘛,不就是说知道了就要去做,不能光嘴巴上说得好听。
就像我老是说要减肥,但是一看到美食就把这事儿抛到九霄云外了,这可不行,这就不是“知行合一”。
文化园里还有很大的广场和花园,风景美极了。
我走在花园里,看到那些花花草草,就觉得它们好像也受到了阳明文化的熏陶。
在这里,连空气都似乎弥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我看到有不少游客像我一样,在慢慢游览的过程中,脸上都带着一种若有所思的表情。
我想大家可能都在思考阳明先生的思想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吧。
不过呢,这里也有一点点小缺点。
有些展示的文字啊,对于像我这样不太懂文言文的人来说,有点太晦涩难懂了。
要是能多一些通俗易懂的解释就更好了。
总的来说,这次修文阳明文化园之行就像是给我的大脑来了一次精神洗礼。
我感觉自己像是带着一颗空空的脑袋进去,出来的时候脑袋里装满了对阳明先生的崇敬和对他学说的新理解。
参观阳明文化园的观后感

参观阳明文化园的观后感前几天去了阳明文化园,那可真是一场特别的体验。
一进园,就感觉像是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智慧和宁静的世界。
整个文化园的建筑古色古香,那些飞檐斗拱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王阳明先生的传奇故事。
沿着小路走,周围的花草树木好像都沾染上了文化的气息。
我在想,说不定它们每天听着阳明先生的故事,都变得更有灵气了呢。
我看到介绍王阳明生平事迹的展板,真的是越看越佩服这个古人。
他小时候就立志做圣贤,这志向可真够大的,我小时候的志向还停留在多吃几块糖呢。
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这两个理念,我之前只是在书上看过,但是到了这里,感觉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就好比你在网上看一道美食的做法,觉得自己会了,可真正到厨房做的时候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
“知行合一”就是告诉你,知道了就得去做,做的时候才会真正明白。
而“致良知”呢,就像是内心的一个小指南针,指引着我们做正确的事儿。
走到阳明先生讲学的地方,我仿佛能看到他站在那里,滔滔不绝地给弟子们传授知识。
那时候的学生肯定很幸福,能直接听这么伟大的人讲课。
我就脑补了一下,如果我是他的弟子,会不会因为听不懂被先生敲脑袋呢?哈哈。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看到好多年轻人在那里认真地做笔记、拍照。
这让我觉得阳明文化真的很有魅力,这么多年过去了,还能吸引这么多人来学习和探究。
这就像一种无形的力量,把大家都聚到这儿。
从阳明文化园出来后,我感觉自己好像被充了电一样。
心里有了一种莫名的动力,就想着以后做事得更遵循自己的良知,不能光说不做。
而且,这一趟参观也让我觉得传统文化真的是一座宝藏,有太多值得我们挖掘的东西了。
下次再有这样的文化之旅,我肯定还会积极参加的,说不定还能变得更聪明呢,哈哈。
北京各区县景点大全

海淀颐和园旅游区简介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
园内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占地290.8公顷,其中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颐和园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典雅的园林艺术、精美的历史文物,成为闻名世界的皇家园林。
地址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咨询电话 62881144 票价 8元,通票33元鹫峰森林公园简介座落于海淀区北安河境内,距颐和园18公里。
山峦上的两座山峰好似一只振翅欲飞的鹫鸟,故称鹫峰。
它不仅以蜿蜒曲折、直达鹫峰山顶的盘山古道和雄奇秀丽的景色吸引众多游客,而且更以那丰富的植物资源所构成的自然风光闻名。
地址海淀区北安河乡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交通路线从颐和园乘346路北安河乡北口,西行800米即到。
乘火车可从石景山、苹果园地铁处乘京郊旅游列车直达。
咨询电话 62455816,62455821,62459209 票价成人8元,学生4元紫竹院公园简介以竹造景的山水园林,公园内有各类竹子100多个品种,近百万株。
公园始建于明代,清朝乾隆皇帝赐名为“紫竹禅院”,紫竹院由此得名。
地址海淀区白石桥路45号交通路线乘114、300、323、334、374、374支、811、814、817路紫竹院下车,334、347、360、360支路三虎桥或白石桥路南口下车,320、904路北京图书馆下车南行。
咨询电话 68420055 票价 2元圆明园旅游区简介座落在北京的西北部,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是清朝鼎盛时期兴建的帝王御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350公顷。
它是我国建筑、园林艺术的杰作,被誉为“万园之园”。
地址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交通路线 331、333、365、375支、801、810颐和园专线圆明圆下车。
咨询电话 62543673 票价 10元,通票20元凤凰岭风景区简介位于海淀区西山农场境内,占地面积973公顷。
它以奇山、泉瀑及宗教人文古迹而著称,森林覆盖率达90%,空气纯度为市区5倍。
修文阳明文化园讲解词

修文阳明文化园讲解词小朋友们,大朋友们,今天我要带你们走进一个超级厉害的地方——修文阳明文化园!一走进这个文化园,就好像走进了一个神秘的知识宝库。
你们看那高大的牌坊,是不是像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在站岗?沿着青石铺成的小路往里走,一路上绿树成荫,微风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好像在跟我们打招呼:“欢迎你们来这里探索哟!”来到王阳明先生的雕像前,哇!他那坚定的眼神,仿佛在告诉我们:“孩子们,要努力追求真理啊!”你们说,他是不是特别有气势?这就好比我们在课堂上遇到难题时,老师那鼓励的目光,让我们瞬间有了勇气去挑战困难。
再往前走,就是王阳明先生讲学的地方啦。
想象一下,当年他在这里,给学生们传授知识,那场面该有多热闹啊!大家都争着发言,就像我们在教室里抢着回答老师的问题一样。
“嘿,你们知道吗?王阳明先生的思想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很多人的心灵!”一位导游姐姐对游客们说道。
我凑过去好奇地问:“姐姐,为什么这么说呀?”导游姐姐笑着回答:“因为他的思想让人们明白了要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答案,要有良知,要有行动呀!”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想着:这可真深奥,我得好好琢磨琢磨。
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面展示王阳明先生生平事迹的墙。
上面的图画和文字,就像一部精彩的电影,讲述着他的故事。
“哎呀,王阳明先生经历了这么多挫折,还能坚持自己的理想,真了不起!”一个小朋友不禁感叹道。
可不是嘛!他就像一棵在狂风中依然挺立的大树,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会倒下。
逛完了整个文化园,我深深地被王阳明先生的精神所打动。
他的智慧和勇气,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探索真理的大门。
我觉得呀,我们都应该向王阳明先生学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不退缩,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小朋友们,你们说对不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临高王佐故居淘尽沙铄化蛹成蝶——“黑马”旅游景区“王佐文化大园观”侧记2012-11-04 19:34:00来源: 香港成报网核心提示:王佐文化大观园(原名透滩村)位于临高县城东面10公里处,距离海口60公里,从西线高速公路博厚出入口(建设中)南进约300米,是爱国诗人王佐的故乡。
王佐文化大观园(原名透滩村)位于临高县城东面10公里处,距离海口60公里,从西线高速公路博厚出入口(建设中)南进约300米,是爱国诗人王佐的故乡。
2008年被评为“海南省十大文化名村”;2011年入选“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9月,经海南省委宣传部批准,命名为“王佐文化大观园”并列入海南省首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基地。
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村“乡村文明时尚,村民热情大方,文化底蕴深厚,环境古朴优雅”,是不可多得的多元化的文化旅游景区。
据史料记载,透滩村始建于南宋开禧元年(1205),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曾吸引明朝的代宗和清朝的乾隆关注并御旨建设,名气较大的古迹有:礼魁坊、王佐公祠、王佐墓、慈训堂、节孝坊、透滩西桥等;欣赏价值较高的景观有:东皋古木、南涧云泉、西渚寒滩、北林烟树、大蘋洲、小蘋洲、聚景园、幽景塘等;影响力较大的民俗有:王佐诞辰记念日、耕耘节、元宵节、军坡节等,德高望重的王亣俊老书记告诉记者,最近几年,海南省农垦总局、国营红华农场、临高县委对透滩村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十分重视,先后投入保护开发经费三百多万元,“礼魁坊”、“慈训堂”等各项古迹及文化室、村庄道路等硬件设施均有较大副度的改观。
为了更加贴近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目标,经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拟以“王佐文化”为核心,对各文物古迹和名胜景点进行一次全方位,高质量的保护和开发,具体为:一、保护开发建设目标以古迹、景点和民俗为基础,加大保护和开发力度,把“王佐文化大观园”建成一个山川秀美、生态平衡、文化气息浓郁、民谷风情独特的集文化游、生态游、乡村游和休闲度假、会议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国际旅游景区。
二、景区规划“王佐文化大观园”土地总面积8400多亩,其中文物古迹,名胜风景分布范围3800多亩,土地形状差不多是一个长方形,主要有如下几个方块:1、老村,约1000亩,是文物古迹最多最密的一个地段。
计划村中居民适当调整,腾出足够的空间,以便对各文物古迹和名胜风景加以保护修缮并进行相关的开发建设。
2、幽景塘,约150亩,在村庄的正前方(南方)。
计划提高水位(水坝是现成的)至2.5米,既可以养鱼增收、美化景观,还可以灌溉上游更多的缺水的农田和坡地。
3、两个小岛,一个在村庄的正对面(距村前大道100米),约50亩,是景点“大蘋洲”的载体(策划中);一个在村庄的东南方(左前方),约30亩,是景点“小蘋洲”的载体(策划中)。
4、南涧云泉,位于幽景塘东面和南面的坡地,约1000亩。
计划建一批独具明代风格的休闲文化长廊和可以用于会议中心、培训中心和休闲度假的宾馆、酒店等。
5、北林烟树,位于村庄北部,是坡地,约1000亩,南北长1200米,北端距博厚高速公路出入口约300米。
计划接高速公路出入口开一条六车道的大路(长1500米)直线通至老村的主景区。
大路两边,种上各种各样的名贵花草树木;之后是一批风格各异的具有明代特色的农家乐酒家、旅舍、茶馆、演艺广场等。
三、实施步骤1、整体规划和设计;2、老村住户调整和搬迁;3、旧房拆迁及地面附作物如青苗的处理等;4、道路的布局和修建;5、各景点的保护修缮及相关建设;6、各有关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四、资金筹措方式上级支持、招商、银行贷款等同时并举。
据了解,保护和开发工作紧锣密鼓、齐头并进。
目前,重心是招商和整体规划、设计。
相关链接》》》一、传统民俗1、“王佐诞辰”纪念日王佐出生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5月15日),正德七年(1512年)逝世于家乡,享年85岁。
为了弘扬王佐的爱国主义精神,每逢五月十五日,全村家家户户邀请亲朋好友,杀鸡宰羊举行奉祀。
男女老少,敲起自制的特色鼓腔,并请八音队、舞狮队,抬举王佐公的塑像全村巡游,热闹非凡。
2、“耕耘节”每年正月初二,全村男女老少穿上新衣新鞋,以锣鼓声为号令,开展有趣的两项节日活动。
第一项,以巷街为单位,每家选出一位男性代表,准备一把犁一头牛,选好一块坡地,择好时辰开张耕地,额求身体健康,风调雨顺,丰产丰收。
第二项,以家庭主妇为主,听候锣鼓号令,携儿带女,每人手奉善、香、竹、炮等礼品,集会在慈母堂前,列队向唐母神位进香,全员跪拜奉祀,念念有词:“唐母教子有方,王佐功名成就,额求唐母恩泽子孙,勤奋读书,识礼称贤”。
这样的活动,教化一代又一代的家庭妇女,要以唐母为榜样,认真教育子女。
还有元宵节、端午节、军坡节等,方式各异,但都特别的隆重、热烈。
二、古迹礼魁坊1、“礼魁坊” 建于明朝景泰6年,特别为王佐而立。
王佐,字汝学,号桐乡,历任广东高州、福建邵武、江西临江三郡同知,晚年致仕归乡,卒于正德七年“1512年”,享年85岁,据“琼州府志”记载,王佐以弱冠领正统丁卯年(1447年)乡试中解元,次年乡荐赴京应礼部试,本房阅卷官员评卷为第一等,被异者所黜,后继续在京师国子监读书,每试第一,誉延阁老,为了表彰这位才华横溢的国子生,景泰6年(1455年),代宗敕令监察御史彭烈,广东按察司检事陈廉,琼州府通判米盈,临高知县杨护等到透滩村为学冠“两监”才子王佐建竖“礼魁坊”,以昭示后人。
王佐公祠王佐牌位2、“王佐公祠” 祠址位于透滩村前,建于隆庆七年,占地6亩,公祠有二进六殿,殿内木制结构,殿外两侧有走廊,红墙绿瓦,院内奇花异木,环境优雅美丽。
王佐公祠历经沧桑,在“文化大革命”中惨遭浩劫。
一九八三年,党中央颁布了重点保护历史文物政策,临高县趁这股东风,成立王佐研究会,并出版了《王佐<鸡肋集>》校注本。
为发扬光大王佐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文化,村民于一九九O年集资八万元重建,当年落成。
王佐墓3、“王佐墓” 一九八四年列入临高县第一批文物保护遗产。
该墓原葬在临高城东北那鹊地,像“海瑞公墓”一样凸地而起。
一九三八年迁回透滩村东大洲,搬迁时动用20多部牛车运回。
时遭日本占侵海南,由于人心慌乱,未能完成修膳,搬迁回来的墓基材料大部分遗失。
现在的王佐墓,是一九三八年重新安葬的,与原貌相去甚远。
慈训堂4、“慈训堂” 明朝成化年间为王佐母亲唐朝选而立,堂址位于透滩村前,座北向南,堂舍共有五间,四面围墙。
据“临高县志”记载,建堂者是时任临高县县令梁俭。
梁俭是王佐在国子监读书时的同窗好友,到临高上任后,亲临透滩村拜访王佐的母亲,聆听唐母对王佐的教诲趣事。
得知王佐七岁丧父,唐母对王佐慈而严,儿子一息学,便气不进食。
王佐遵母训,勤奋苦学,天资聪颖,过目成诵,自少负笈从游,拜唐舟,丘浚为师,很快成为“两庵的得意门生”。
王佐不辜负唐母期望和恩师教育培养,于1447年参加乡试,弱冠以礼经魁乡省。
由于中举论礼文章卓著,被祭酒吴节、司业阎禹锡所赏识,推荐到国子监深造。
国子监先生曾在诸生面前称“王佐此子可教”。
后试南宫五策,条条答对无遗,本房欲置魁选,为忌者所黜。
大学士李贤翼其大用,深为器重,至成化初授职高州府同知。
梁俭县令听罢唐母的叙说,非常感动,认为王佐能成为栋梁之材,应归功于唐母教子有方。
为纪念和弘扬唐母的功德,奉献资金建造堂舍,手笔赠匾“慈训堂”。
透滩石桥5、“透滩石桥” 建桥者是南宋时期透滩村人王良选,南宋胡铨的学生,临高县南宋第一批中举人(同榜有王良选、戴定实,世称为临高“两俊”)。
王良选中举后,任广西玉林州司户三军,世称岭南秀士,晚年致仕回村,看到村民行路不便而建设石桥。
王良选的重孙明代爱国诗人王佐致仕回乡后,来到石桥上看到桥边朴素别致的美景,即兴赋回文诗一首:“浓阴爱好西桥过,影午交枝几树榕。
钟秀地形山叠叠,斗声滩势水重重。
”透滩石桥是临高县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石桥。
一九八四年已被列入临高县第一批文物保护遗产。
节孝坊6、“节孝坊” 清乾隆年间,为了纪念王俊极妻子符氏而立。
符氏二十三岁丧夫,生有二子,长子王一圣,次子王一贤,符氏历经磨难,送两个儿子进国子监读书,长子王一圣中恩贡,次子一贤中拨贡,以忠义孝节誉满京城,为了旌表和弘扬优良传统美德,乾隆御旨敕令大子少保亲临透滩村建坊表彰,以昭示来者,已于一九八四年列入临高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以上六处遗产中,最值得称颂的是核心人物王佐,他是明代卓有成就的学者、文学家,与丘浚、海瑞、张岳菘齐名,被称为“海南四大才子”。
王佐自少至老勤奋笃学,尤以诗文而著名,世称为“吟绝”,一生耽怀书史,手不择卷,著书立说颇丰,被载入中国名人词典。
诗集《鸡肋集》饮誉国内外。
历朝历代均予以很高的评价。
明进士礼部侍郎丘浚说:“所有从学者,尤以王桐乡为最。
”明国子监祭酒吴节说:“王佐此子可教。
”明进士侍郎唐胄说:“其词之平易温雅,气之光明隽伟,当比拟于古诸大家。
”明进士琼州副使胡荣说:“佐博学多识,见道精审,故诗词温厚和平,文气光明正大,当比唐宋诸大家。
”日本作家小叶四淳说:“海南人士中,就诗文而论,以王佐为先。
”诗人田汉说:“王桐乡,为民请命之事,爱国惠民之诗,当堪弘扬。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岭南诗社社长、原海南省委书记许士杰说:“不趋权势未矜骄,嗜读诗书志贯宵。
鸡肋自谦多意味,关怀民瘼永心焦。
”现代作家郭沫若称他为“爱国诗人” 。
三、名胜景点俗话说:“临高县有三大名村,古柏明堂伴康嵯,若论水口不过滩”,意思是透滩村的风水别致而有深意!她座北向南,依山傍水,房前屋后,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有“三滩九曲”、“桐乡夏荫”等美称。
村前村后,古木参天,气势磅礴。
诗人王佐致仕回乡,吟有八首田园诗。
这八处“田园”,被后人公认为透滩村的“八景”。
景一、东皋古木村东边半里许,有宗人种一棵大树以庙灵石者,至今犹存。
王佐触生情,吟诗日:“老树三百年,郁郁含风雨,巨虫穴其心,对此伤南渡”。
景二、大蘋洲位于村庄的南面,水田平阔而肥沃。
王佐诗曰:“光风泛洲渚,草暖花乱开,归田无别业,此是种花台”。
景三、小蘋洲王佐诗曰:“小小一芳洲,白蘋花自炫,知心采蘋者,安得常相见”。
景四、南涧云泉即涧水流经大小频洲的景象。
王佐诗曰:“野涧近芳洲,寒泉绕石流,时看云出石,相对隐人幽”。
景五、聚景园在桐乡书院左花木皆海外异种中洲所不致者景水而趣足。
王佐诗曰:“鹏鷃适所适,自觉世界宽,花柳满乾坤,只在眉睫间”。
景六、西渚塞滩涧源出东皋经蘋洲之南流而西下即透滩。
王佐诗曰:“寒泉下触石,淙淙聒昏晓,野田分上流,昨夜水声小。
”景七、北林烟树在村庄的北边。
王佐诗曰:“北林无别景,早晚笼烟树,时闻出鸟声,亦足幽人趣。
”景八、幽景塘王佐诗曰:“山迥泉脉细,地衍水痕平,好景不须多,会意心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