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紫藤萝瀑布课堂实录与反思 (2)

紫藤萝瀑布课堂实录与反思 (2)

《紫藤萝瀑布》课堂实录(出示一组紫藤萝的图片)师:大家来说说你对紫藤萝的印象。

生:(七嘴八舌)师:当代女作家宗璞又看到了怎样的一副紫藤萝画面呢?生:(从文中2---6节去找出相关词句,并概括紫藤萝特点)师:看来这是一株生机盎然的、有旺盛生命力、争强好胜的、有着芳香的紫藤萝。

(过渡句:文章就仅写了这么一株藤萝吗?)生:不是,还写了十多年前家门外的紫藤萝。

师:那是一株怎样的藤萝呢?生:稀落、伶仃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一株藤萝呢?提示一下,注意时间。

生:时代的动荡、生活的腐化。

师:对了(结合文化大革命谈),看来花盛花零还更时代有关。

作者眼前的这株藤萝之所以能开得盛,是因为赶上新时代、新生活。

(过渡句:作者看着眼前盛开的藤萝花,想到什么了吗?)生:(读第7节内容)师:好,作者说“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

”知道是怎么回事吗?猜猜看。

生:可能是她的亲人遭到了不幸。

师:说得对。

“亲人”是谁呢?作者有一个小她三岁的弟弟。

“不幸”又是指什么?生:死了?师:“焦虑”是着急忧虑的意思。

“死了”还有什么可“焦虑”的?生:明白了。

作者的弟弟得了重病。

师:重到什么程度?生:治不好。

师:你怎么知道?生:悲痛。

能治好就不用悲痛。

但是还活着,什么时候会死去象谜一样,看着亲人慢慢走向死亡,却又无可奈何,所以很焦虑。

师:你看,不是答得很好吗?作者的弟弟得了癌症,死于1982年10月,这篇文章写于当年5月。

然后读宗璞的《哭小弟》,了解背景。

弟弟病危,人们常常会悲痛欲绝,而作者就一味沉浸在悲痛中吗?作者性格如何?生:(齐答:坚强——)师:(过渡:作者由花想到人,还想到什么?)生:生命。

(齐读第10节内容)师:怎么理解这段话的意思?生:花和人都会遇到不幸。

但人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所以不要太在意。

生:生命像紫藤萝一样由无数个故事组成,每个都是组成灿人生的一部分。

师:联系保尔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文章写的是一株藤萝,题目改成“一株紫藤萝”好吗?生:不好。

《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3

《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3

《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3《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3紫藤萝瀑布第一课时导入:出示图片,干枯的麦苗和青青的麦苗.下了几天连绵的春雨,大家有什么感受?这样寒冷的春雨对麦苗来说却是不可多得的甘霖,那些原本干枯的麦苗又重现了生命的绿色,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另一种生命的色彩,生命植物?(紫藤萝).好,文章写的是紫藤萝,为什么题目叫紫藤萝瀑布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自由朗读课文,并划下你认为重要的字词.预备字词:迸溅,挑逗,忍俊不禁,伫立,伶仃,盘虬卧龙. 为什么呢是瀑布,可以联系迸溅一词.跳动,晶莹剔透.瀑布有落差,所以会有水花溅出来,显示了水的流动,壮阔,有生命力.这瀑布美不美?美.好,接下来,我们找出自己觉得最美的段落,读读品品紫藤萝美在哪里?示例”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不见其终极.”运用了比喻,把整片垂下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写出了它的茂盛.其他准备语句”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运用了比拟,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写出了花的神态,赋予了动态美,给我们以生机勃勃的感受.第二课时导入:解决课后练习3.上节课我们想到了作者全家刚走过文革的阴影,弟弟又突患绝症.焦虑时刻折磨着她.此时作者面对茂盛如瀑的藤萝又感受到了什么?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在这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中,作者又感悟到了什么?(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写下自己的感悟,小组讨论.1,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在作者笔下,那个时代的花都是稀落的,伶仃的,察言观色的.”我”也遭遇了巨大的不幸,但是生命是不可战胜的,美是不可战胜的,我们该对生活又信心.“...慢装着生命的酒酿.”酒酿是江米经过发酵酝酿形成的,挫折好比人生的发酵剂,只要运用的好,生活将会变得甜美.张满了帆运用形象的比喻,将盛开的花瓣比喻成长满了帆即将航行.寓含了生命要启航要流动的寓意.它是万花丛中的一朵......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奋发努力,社会才会多姿多彩,生命的长河才会奔流不息.此时紫藤萝瀑布不仅在作者眼前流淌,更在作者心里流淌,作者得到了人生的积极感悟.你现在能理解作者为什么在最后又加快了脚步吗?作者凝望盛开的藤萝,心中悲痛和焦虑被驱逐,感悟到生命的永恒,顽强和美好.以乐观的精神投入到生活中去.好,我们就在作者的感悟中把文章齐读一遍.让我们总结一下本文的写作特点.1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写出了紫藤萝的美景.2善于运用联想,饱含感情的将自己的感悟融入所写的景物中.好,下面我们就仿照本文的写作手法写一段话,写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样事物,150字左右.1运用一种或多种修辞手法.2适当运用联想.3能寄托一些自己的寓意更好.结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多一分紫藤萝的坚韧,勇敢,接受青春的磨砺吧!。

_紫藤萝瀑布_教学实录_崔彦茹[1]

_紫藤萝瀑布_教学实录_崔彦茹[1]

现实,昨天、今天与明天等。
此生生不息,昨日的不幸已经过 推荐阅读宗璞的《丁香结》,体会从
请大家看一个例子。
去,为什么不用一颗积极的心为今 微小的生命中提炼出来的那充盈
(幻灯展示。)
天的幸福去努力呢?
其间的强大与伟力。
我听到花说,生命长河如此生
师:积极的心态,为明天去努
我们交流的时间非常短暂,但
生不息,昨天已流逝,无法更改,何 力。
花。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枝干比喻成盘 作者的赞美之情。那么怎样做到有
师:她说是赞美之情,说得很 虬卧龙,说明藤萝长得很粗壮;把 感情地朗读呢?我们一起看这个片
好。还有补充吗?
紫藤萝花比喻成紫色的瀑布,遮住 段,自己试一试,感觉一下哪些词
生2:课文中间部分: “它依傍 了枝干,来表现花的多。
能表现花的繁茂和作者的赞叹。
你们的才华和努力给我留下了深
不用一颗乐观、进取的心把握今天
师(总结):从同学的发言中我 刻印象。你们的美丽将在我的心中
呢?
能感受到,我们从花开的声音中听 永远定格。谢谢大家。这节课我们
师:你听到了花在说什么?请 出了乐观的生活态度。我想,这就 就上到这里。下课。
美文还需美教
筅崔彦茹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文质兼 美的散文。在文中,作者由紫藤萝 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到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 幸,都不足畏惧,人生应该豁达、乐 观,奋发、进取,从而唤起学生对生 命的关爱。我在备课之初,就明确 了要在听说读写的基础上,使教学 设计有层次感,让学生的体验逐层 深化,最终达到美文还需美教的追 求。
评价一下。
谁发现了?
命感悟是: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
班长:我认为还是女生读得更

《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师:而且紫色和银光相互映衬,色彩对比很强 烈,给人以绚烂之感,而迸溅的水花呢,又有一种动 感,使画面更显得生动活泼。它还以水花进一步比喻 紫藤萝花颜色浅淡的部分,展现颜色深浅的变化,再 借助阳光,就写出了紫藤萝花俏皮的情态。
生:这个句子里的“挑逗” 一词也用得非常巧妙, 在作者眼里,紫藤萝花有了生命和情感。
师:瀑布的比喻不仅在第2段,还很巧妙地贯穿 了全文,同学们的火眼金睛有没有发现?
生:在“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 嫩最小的花苞里”这个句子中“沉淀” 一词,也是与 水流相关的表达。这个算吗?
师:”沉淀”,像水滴垂落汇聚之形,如同生命之 源的汇聚与皈依,在最嫩的花苞里存储最多的生命 力,我觉得应该算作是瀑布流动美的表达。
迸(bQng)溅 挑(tido)逗 嚷嚷(rdngrang)
一组极富韵味的四字词:
仙露琼(qiong )浆 蜂围蝶阵 盘虬(qid)卧龙
三、 体物:一盛一衰,赏物析法
活动一:配哪幅图?
问题一:这三幅紫藤萝照片,从形、色、态等角 度来说,哪一幅更符合宗璞所见?
生:我觉得第二幅符合,因为它体现了紫藤萝的 繁盛和浓密,有瀑布之感。第一幅太稀疏,第三幅颜 色不太符合。
生:“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
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这个句子也是与瀑布相关 的。“帆”“舱”这两个喻体,既写出了每一朵花的形, 又写出了它的态。
师:光这n还不够明显,文中还有一处与之呼应的 句子,点明了铮丄臣花如“帆"女旷‘舱*',有同学发现了吗?
生:我发现了,是“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 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 上航行”这一句,写出了每一朵花与花瀑的关系,是 万花组成花瀑,是花瀑使万花有了航行的水道。

《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及反思

《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及反思
角色扮演
让学生分别扮演作者和紫藤萝瀑布,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深入体验文本内 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小组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课文主题和关键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引导学生积极 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分享交流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促进彼此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交 融,拓展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采用探究的方法多元化解读文体,学习写状物的方 法,提高观察力和想像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提升自己对人生的理 解与感悟。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时长: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钟
课程安排:导入(5分钟),介绍作者及背景(10分钟),朗读课文并整体感知 (10分钟),问题探究(10分钟),拓展延伸(5分钟),小结作业(5分钟) 。
时代背景
《紫藤萝瀑布》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绝症, 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 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 恒。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能力
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 想感情,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与优美。
过程与方法
提高课堂互动与参与度
设计更多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和分享,提高课堂氛围的活跃度和学生的参与度 。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教学总结
教学目标达成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对《紫藤 萝瀑布》这篇文章的主题、情感 和写作手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有效
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小组讨论相结合 的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 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18.《紫藤萝瀑布》课堂教学实录导入读法介绍师:孩子们,请站起来面向我们的老师,让老师认识一下你们,表达老师对同学们的感谢。

今天是周末,你们放弃休息时间和我们一起来进行教学研讨,老师们很感恩。

师(面向老师):请老师跟我们的同学问个好!同学们也向老师问个好。

(全场热烈的掌声)生:老师好。

师:今天我们学习散文名篇《紫藤萝瀑布》。

题目五个字有两个字特别容易写错,那个小男孩请你上来,拿着粉笔写藤萝的“藤",不许偷看哦。

再来第二个同学,你来写宗璞的“璞”。

打开课堂练习本,每个同学都写写。

(生写)师:好,谢谢。

两个孩子的书写都漂亮,但是我就知道一定会出问题的。

大家看,哪个字出问题了?发现了吗?你来改错。

就写在旁边,把错的圈出来。

写大点,放大,好,谢谢你,你是我们的小老师。

下次不能再错了,“藤"字下面有同学经常写成“马”字,再写一遍,动笔。

(生写)【投影——宗璞的简介】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常用笔名宗璞。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当代作家。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系列长篇《南渡记》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其各类创作都深受瞩目。

师:我们先做点笔记啊,这是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

【投影展示】咏物抒情散文托物寓意借物抒情师:大家把书打开。

这一类的语文专用名词我们经常会遇到,请在题目的旁边旁批“咏物抒情"。

我们经常说“托物寓意”“借物抒情"等等,是一个意思。

人是万物之灵,人要表达对人间万象的情怀,他就要抒发感情,但是直接抒发感情就不够“文学”,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通过“物"把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我”的感受抒发出来。

那么这种文章挺难写的,它的难处在哪里呢?就在于需要把“我"还有“物”还有“情"三者非常好地融为一体。

(师板书“我”“物"“情”三者之间的融入关系)师:一篇借物抒情的好文章啊,用《紫藤萝瀑布》的开头和结尾的说法,就是这样的——【投影展示】初读,不由得让人停住了脚步读完,不觉得让人加快了脚步(生读)师:这就是好文章的魅力。

《紫藤萝瀑布》课堂实录(精选12篇)

《紫藤萝瀑布》课堂实录(精选12篇)

《紫藤萝瀑布》课堂实录(精选12篇)《紫藤萝瀑布》篇1一、导语设计师:同学们,生活中的花鸟虫鱼,你最喜欢哪一种呢?哪一种曾触发你的联想,牵动你的情思?(生畅所欲言)的确,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发现美的眼睛细心观察,并认真体会,那么,山水花木、鸟兽虫鱼等平常之物都会带给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迪。

今天,让我们到一条紫色的瀑布边走走,去感受生命的色彩、倾听生命的歌唱吧。

二、感知课文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哪位同学先展示自己的积累?生1:宗璞(1927~),原名冯钟璞,现代女作家。

她的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

师:吴奇同学回答的真不错,老师也找了一些。

宗璞(1927~),原名冯钟璞,现代女作家,为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之女。

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师:刚才我们谈的是作者,现在哪位同学展示自己的字词积累?生2:字词注音:迸溅(bèng )忍俊不禁(jīn)仙露琼浆(qióng)盘虬卧龙(qiú )词语解释:⑴迸溅:向四外溅⑵繁密:多而密。

⑶稀落:稀稀疏疏,出现的少。

⑷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⑸酒酿:江米酒。

⑹挑逗:逗引,招惹。

⑺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⑻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⑼盘虬卧龙:盘绕横卧着的虬龙。

师:大家说,刘亚莹讲得怎样呀?(生小声回答好)的确好,希望大家以后也和她一样多读多写。

师:《紫藤萝瀑布》是作者受到启示鼓舞之后所作,老师希望大家既能用心去“感受”,又能用耳去“倾听”。

(朗读欣赏,学生认真倾听。

)师:同学们听的多认真,看来大家已沉醉于作者带给我们的意境了。

那我们也来读读课文,把我们的感情读出来,怎么样?大家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一段,看谁读得最好!(学生三分钟准备。

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并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并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感受紫藤萝生命的力量。

3.揣摩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4.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教学过程】一、释题明义入文,感知文章描写的对象师:同学们好!本单元的导语中,编者引用了王国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句话。

今天,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跟随当代作家宗璞的脚步,走进她的《紫藤萝瀑布》,去感受一下紫藤萝被作者“著”上了什么颜色。

首先,请大家说说题目的意思。

生:是指很多很多的紫藤萝花缀在一起,像瀑布一样垂下来。

生: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紫藤萝比喻成瀑布,说明紫藤萝长得茂盛、繁密。

生:“紫藤萝瀑布”这个题目既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盛开的壮观景象。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

那么作者是如何对这“瀑布”进行描写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反思:通过引用单元导语中王国维的名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自然而然地想要知道作者在紫藤萝身上到底“著”了什么色。

让学生对题目进行理解,又为他们后面感受紫藤萝开花的美做了铺垫。

)二、用比较阅读感受紫藤萝生命的力量(分组朗读课文:教师读文章第1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女生齐读文章第2~6自然段,男生齐读文章第7~10自然段。

要求读准字音。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画出描写紫藤萝开花盛景的句子或词语,并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这“瀑布”的。

(学生浏览课文3分钟后,组内交流各自圈画的词语或句子。

交流结束后,学生发言。

)生:“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这句话作者运用了比喻和夸张手法,将一树紫藤萝花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从整体形象上赞美了花的繁盛。

师:谁还能从这句话中读出别的感悟吗?“不見其终极”这句话让你想到了什么?生:不仅形象地表现了花的繁茂,也隐含了生命的绵延长远之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一、导入今天咱们学习一篇美文,一篇写花的美文,同时也是写感悟的美文。

美文呢,是要美读的,今天咱们这节课就叫“美文品读课”。

我们学习内容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感受文章的美,第二个方面是发现文章的美,第三是欣赏文章的美。

二、感受文章的美1、下面咱们进入第一个环节的学习──感受文章的美。

感受美,首先要美读。

读三次,第一次是自由地大声地比较快地朗读,感受文章的内容。

好,我们开始自读课文,出声地阅读。

(学生自由读课文)2、好!老师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你们刚才的朗读:沸沸扬扬,就像小蜜蜂在工作一样。

下面,同学们拿起笔,把这篇文章的每个自然段都标上序号。

我有个要求,标的时候,口中要喃喃自语,“哦,这一段是开头。

”“噢,这是写藤萝乍开。

”像这样自言自语。

(学生开始标序号,并喁喁低语)3、师:标好了吧?标好了,我们再读。

这一次读的方法不同,老师呢,作一个主持人,引导你们读。

现在我们进行课文的重点阅读,老师先读一句作示范,然后你们再齐读。

(1)师:“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出现在我的面前的,是这样流光溢彩、生机勃勃的一树紫藤萝。

请同学们以赞叹的语调,朗读课文的第2段。

(同学们朗读)(2)师:这里的藤萝花是繁密的,生动的,活泼的,它们那么快乐,那么充满活力;那么富有美感。

请同学们用喜爱的语调,朗读课文第6段。

(同学们朗读)(3)师:是啊,这美丽的花象征着生命之可爱,它缓解了“我”心中的悲痛,让我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让我对生命有了美的感悟。

请大家用颇有感叹的语调朗读第10段。

(同学们朗读)(小结)师:读得非常的好!刚才同学们读的是文章的主体内容。

它组成了这样一个格局,就是由实到虚。

由眼前的这一条紫藤萝瀑布,到眼前的每一朵小花,然后到对生活的感悟。

到此,我们已经对课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4、下面再读,要自由地选读,深情地演读课文。

什么叫演读呢?就好像你在为大家朗诵课文。

不要有拖腔,也不要有拖调,要用心朗诵。

听老师读第2段。

(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一段)要像这样来演读。

现在,每人自选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段来朗读。

(学生自由地尝试演读)师:好!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演读一段。

看能不能读出情感,能不能读出对花的喜爱。

(学生朗读,读完后有学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师:读得不错,有那么一种感悟的味道。

三、发现文章的美1、好!下面我们再来发现文章之美。

发现美,就是要我们用眼睛来看,用心来感悟。

自由品读,说说课文美在哪里。

一篇美文,往往从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找到她的美。

一个词,一个比喻.一个句子,一段文字,或者所描述的色彩,或者抒发的感受,都可以来评说。

怎么说呢?用“我读了这个地方,觉得它美,美在……”的句式来说,每个人说一点。

读的的时候,拿起笔来,画一画,写一写。

开始。

(学生默读课文,准备发言)师:(教师巡视)用词之美,造句之美,色彩之美……,等等,都可以说。

好!小组之间交流一下,每个人讲自己的观点。

开始。

(学生交流,气氛热烈)2、师:有哪位同学给大家说说你的感受。

生1:我读了第2段中“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得写得很羡,她把每一朵花最浅淡的颜色比作银光,很有新意。

师:而且紫色和银光相互映衬,色彩对比很强烈,给人以绚烂之感,而迸溅的水花呢,又有一种动感,使画面更显得生动活泼。

好!你来。

生2:我觉得第7自然段写得很美,因为它这一段的感情色彩很浓重。

而且作者非常具体地写了她看花时心里的感受。

师:说得非常好!作者写这一段,实际上有个背景在里面。

作者唯一的弟弟得了癌症去世了,这就是文中为什么提到“生死谜手足情”她很悲痛地看这个花,而花这么明艳,这么美好,又滋润了她的心情。

说得好!见解独特。

好!再来,你说。

生3:我很喜欢第2段的第一句话:“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使人感受到藤萝非常地繁茂,看不到起点,也看不到终点,让人感到很神秘。

师:对!给人一种摄人心魄的气势之美。

是吧?生4:“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这句话写得非常的美。

这句话写得非常的美,这几句话不仅使用了比喻的手法,而且写得像童话,充满了情趣。

师:对!你看这个句子,“从未”,她把这一句放在前面,写得非常有力量,非常有情感。

好!再来!生5:“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这一句写得非常美。

因为它把花瀑比作大条幅,把颜色比作银光和水花。

师:色调很明净,给人以美好的、明净的感觉。

好!你来。

生6:“‘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在嚷嚷”这一节写得很美,它用拟人手法,把藤萝花写活了。

师:对!我们听见了它们的声音,写得很活泼、很生动。

生7:“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这里写得很生动。

也用了拟人的手法。

师:对!很有韵味,三个句子一气呵成。

是吧?好!还有吗?生8:“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这里写的是花苞很饱满,使人觉得花朵很美好。

师:把花朵写得那么饱满,使人更能感受到生命的可爱。

生9:我觉得第3段写得很好。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朵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这里运用拟人,写出了紫藤萝的性格。

师:说得好!而且从全文来看,它和下文形成照应。

生10:第8段也写得很好。

尤其是“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写出了一种朦胧感。

师:啊!你看,朦胧感!从嗅觉的角度来写花,把无形的香气写得有形有色,多么有想象力啊!3、(小结)像这样美妙的地方还有很多,同学们的品读能力非常强,现在老师给大家总结一下,同时也和大家交流一下老师的看法。

我们学习这篇美文,首先要注意课文中的美词,你看,文中的“伫立”,笔直地、安静地站立,写出了赏花时的心态;“繁密”,写花多:“蜂围蝶阵”、“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这都是用得很高雅的词汇。

第二,还有美句。

再看看同学们发现的美句,“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还有,大家一起读一次):紫色的大条幅上……”(生齐读:“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还有描绘花形的。

(生齐读:“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多美啊!还有美段,像由花到人,写出作者的人生感悟的段落。

没有这样的语句,文章就没有情感的深度。

咱们再看,这篇文章美在对盛开的藤萝花的“渲染”──这个词学会──作者用了渲染的笔法,从各个方面来写它的美。

我们还可以发现,美在“紫色”在文中的弥漫。

全篇文章我们读下来,感觉它描述的色彩的基调就紫色的。

那么,这个“紫色”给人以什么样的感觉呢?一种诗意的感觉,就像刚那个同学说的,有一种“朦胧的”、梦幻般的诗意的美。

第三,美在那充满生命力的流动。

注意,作品一开始就写流动,流动,流动……,到结尾还是在流动。

这种花的色彩,花的美,花给人的感受,都在我们面前流动,在作者的心中流动,这种流动着的东西,就给人一种动感,就有力度,同时也能够表达作者心里的感受。

第四,美在对可爱的小花的描绘。

这些句子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第五,美在对曾经有过的那一大株紫藤萝的描写,这就是第8段。

前面写那么美好的花,为什么这里还要写很久以前的、凋零了的紫藤萝?这就是暗示时代的变化。

我们的时代进步了,现在这花才能开得这样美好。

所以这一笔很重要。

还美在对人生感悟的点题段,就是第10段,它给人以深深的感受。

你们看,这篇文章从整体来看,从大的方面来看,有这样一些美点被我们发现了。

那么,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篇文章揭示了一种文章写作的规律。

它首先是写花之美:啊!生命是如此的辉煌灿烂!然后写情之美:生命的喜悦荡漾在我的心头,给我宁静感,给我喜悦感。

然后是立意之美,就是文章的立意出来了:啊!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它是由“物”到“情”到“意”。

所以我们读这样的文章,首先心里就有这样一个轮廓:这类的文章是是由“物”写到自己的“情”再写到它的主旨,它的含义。

因此,这样的文章,就是写景抒情、托物寓意的文章。

好,同学们可以把“写景抒情,托物寄意”这八个字标注在课文的标题处。

4、(延伸)一般地来讲,写“物”的,如写花呀,写船呀,写船帆呀,写松树呀,写白玉兰呀;写鹰呀,它都是有意图的,都是先写“物”,然后再写情感,最后再点题。

因此,咱们学习一篇文章,要知道这一类文章怎么读。

四、欣赏文章的美1、好!咱们“品读──发现课文的美点”就进行到这儿,咱们再来欣赏文章的美。

欣赏美,就要采用特殊的方法。

本来我们刚才的活动也是欣赏美,老师刚刚讲过,花之美,情之美,意之美。

现在请你们用横线画出写花的美句,然后再把作者点题抒情的句子画出来,这样就把一篇长文章浓缩为一篇简短的、200字左右的短文,就把课文中最美好的句子集中起来,成为一篇小小的、我们能够更容易记诵的美文。

好,下面我们就开始画那些句子。

我建议这样画:第一、画出整个紫藤萝瀑布的句子:第二,画出小花的句子:第三,用出表达自己情感的句子;第四,画出点题曲句子。

咱们现在进行的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

(学生开始边默读边画)2、师:现在我们是在进行浓缩课文的工作,很多同学都已经画完,哪个同学先起来说说?好,你说。

生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师:嗯,这是总写藤萝花。

生2:(学生接着念)“还有淡淡的芳香i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师:写感觉。

生3:还有第9段:“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师:嗯,还差一点什么呢?生4:“花好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个小小的紫色花舱,那里装满生命的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师:好!这是点题的地方。

是课文由实到虚的表达。

你还有要说的吗?生5:还有第6自然段:“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

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3、师:嗯,菏泽市写小花的。

你们看:总写藤萝花,写小花,写情感,点主旨。

赞美就把它浓缩成了一篇很漂亮的美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