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政治第一节课课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师参考资料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师参考资料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师参考资料第一单元我是一个中国公民第一课时我是中国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作为中国公民的基本身份和责任。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国家认同感。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履行公民义务。

教学内容:1. 中国公民的定义和特征2.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3.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4. 热爱祖国,为国家做贡献教学方法:1. 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自己作为中国人的感受和经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3. 小组活动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热爱祖国,为国家做贡献。

第二课时我们都有家庭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关爱家庭成员。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庭价值观,增强家庭责任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家庭成员沟通,处理家庭问题。

教学内容:1. 家庭的功能和作用2.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责任3. 家庭价值观的培养4. 与家庭成员的有效沟通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法:让学生模拟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学会处理家庭问题。

2.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家庭价值观的培养和家庭责任的分担。

3. 分享法:让学生分享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感人故事。

第二单元遵守规则第三课时遵守校规校纪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校规校纪的重要性,学会自觉遵守。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观念,维护校园秩序。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共同创建和谐校园。

教学内容:1. 校规校纪的作用和意义2. 学生应遵守的校规校纪3. 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的方法和技巧4. 参与学校管理,共同创建和谐校园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遵守校规校纪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自觉遵守校规校纪。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学校管理人员,参与学校管理。

第四课时遵守社会规则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会自觉遵守。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公共道德观念,维护社会秩序。

初中政治思政第一课教案

初中政治思政第一课教案

初中政治思政第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理解我国的发展战略,认识到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历史使命。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理解我国的发展战略,认识到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历史使命。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我国的发展战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我国发展成就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战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历史使命。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国发展成就的认识,以及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和担当。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的发展战略,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和使命。

5.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6.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反思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和使命,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的收获,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五、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设备、视频资料等。

六、教学建议1. 注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3. 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政治课堂上得到有效的教育和启发。

5.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一课《中学时代——中学序曲》说课稿2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一课《中学时代——中学序曲》说课稿2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一课《中学时代——中学序曲》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中学时代——中学序曲》这一课,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第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认识到中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季节,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与修养的好时期。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积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尽快适应中学生活的节奏,学会融入班集体,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 学情分析面对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他们对中学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困惑和压力。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但对于如何适应中学生活,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引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知道中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季节,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与修养的好时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中学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融入班集体,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知道中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季节,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与修养的好时期。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学时代的重要性,如何激发学生对中学生活的热爱,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展示中学时代的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学时代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一政治第一课教案

初一政治第一课教案

初一政治第一课教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一单元第1课1.中学序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学在学习环境、校园环境、学习任务、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新特点、新要求。

(2)懂得在中学时代会有更多的喜悦和收获,每个人必须做好认真的准备。

(3)知道梦想是我们人生的方向标,而实现梦想则需要我们的努力和坚持。

能力目标(1)主动与同学沟通,相互帮助,友好相处,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2)拥有梦想,做好准备,付诸行动,提高克服困难的决心以及实现人生目标的信心和内在动力。

(3)通过“探究与分享”“阅读感悟”等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处理信息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体味角色变化的意味。

(2)通过系列活动感受中学时代对自己成长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珍惜新的起点,对自己有新的目标和新的期待,勇敢地做更好的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把握机遇不断成长难点:中学时代对我们成长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学过程】新学校,新同学有人说,中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

有人说,中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十字路口。

有人说,中学生依然是懵懂的孩子;我们说, 中学生正在长大成人。

有人说,中学时代离职业选择还很遥远;我们说,中学时代要早早立志。

我们的中学生活会怎样度过?是平淡无奇,抑或精彩纷呈?我们跃跃欲试。

中学,我们来了!新课导入1.播放歌曲《中学时代》。

2.同学们,我们步入了中学时代,也就意味着我们的中学生活已经开始。

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中学时代更加精彩、更加阳光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第一课第1课时《中学序曲》。

课堂探究模块一:新的起点活动一:踏进中学的大门,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你发现了哪些新鲜事、感人事请大胆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展示图片活动二:教师:下面请大家用不同的词语,和同学分享你对中学生活的初步感受。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一课2课时 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一课2课时 教案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第1课时中学序曲【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体味角色变化的意味。

2.感受成长的连续性,体会不同人生阶段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3.珍惜新生活,发展新自我,确立新目标,开始新行动。

二、知识目标1.探寻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2.懂得中学生活对个人一生的重要性。

3.知道中学生活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

三、能力目标提高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理解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2.认识中学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二、教学难点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视频:开学教师提问:同学们是否像视频中的小孩一样,不愿意开学?学生回答:是、不是教师总结:(引出课题)欢迎同学们步入充满幸福美好、求知探索的中学时代。

【板书】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一框中学序曲二、讲授新课【课堂活动】角色扮演:小学生与中学生的对话(PPT)请两组同学(四位),分别扮演小学生和中学生,进行即兴采访:1.上了中学,你觉得长大没有?答: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到了新的学校,结识了新的同学,参加了更多的活动,需要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

2.你对中学生活有哪些期待?答:期待学校环境优美,期待老师和蔼可亲,期待结交更多的朋友,期待学校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总结:我们来到了新的地点。

【板书】一、新的起点【探究分享】(PPT)探究一:请用不同的词语,和同学分享你对中学生活的初步感受。

答:一方面表现为喜悦、好奇、欣喜、激动、期待,另一方面表现为害怕、不安、孤独、担忧、迷茫。

探究二:步入校园,同学们看见了什么?答:明亮宽敞的大门、漂亮的操场、连接的红色教学楼、院士墙、树木、花草探究三:开学以来,我在学校里经历了许多新鲜事:我和同学参观了校史馆,语文老师给我们开列了一长串课外阅读书目,地理课上我第一次尝试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天空,班主任让我们自己组织选举班委、制定班规和班训、设计班徽,布告栏里贴满了社团招募新成员的启事……1.你在校园里还有哪些发现?答:课程表上课程多了,校园内的花革数日种类繁多,科技实验楼内功能室多种多样,校园活动丰富多彩。

【2022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第一课时 中学序曲 教学设计

【2022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第一课时 中学序曲 教学设计

【2022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第一课时中学序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本课是第一册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主题是“中学序曲”。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学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既有挑战也有机遇,需要积极面对,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中学阶段,对于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有陌生感,同时也有好奇心。

他们在小学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但面对中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还需要进一步适应和提高。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以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中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学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2.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新的学习环境,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适应和提高。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树立自信,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中学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挑战与机遇并存。

2.培养学生积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调整心态,努力提高。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树立自信,明确学习目标。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体验中学生活,感受挑战与机遇。

2.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互相启发。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第一册。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

3.案例材料:收集一些典型的中学生活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学生活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中学环境的变化。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引发他们对中学生活的思考。

初一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

初一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

初一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国家”的概念;
2. 理解“政治”的概念;
3. 了解政治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国家”的概念;
2. 理解“政治”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1. 掌握政治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政治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
1. 板书准备:
(1) 国家:国家是一个有统一政权的民族共同体,具有一定的领土、民族、政体、法律体系和社会制度等特征。

(2) 政治:政治是指对社会制度、社会关系和社会发展的组织、规划、实施和管理。

2. 启发式教学:
(1) 老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给出自己的解读,激发学生的
思维,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2) 老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思考政治的含义,引导学生思
考政治的定义。

3. 教学练习:
(1) 老师出示一些政治术语,让学生自学,并归纳总结,检验
学生的学习成果。

(2) 老师出示一些政治新闻,让学生分析,激发学生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

4. 小结: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很有意义,学生掌握了政治的基本概念,并且能够根据政治新闻分析,培养了学生的政治思维。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一课《中学序曲》教学设计5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一课《中学序曲》教学设计5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一课《中学序曲》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本课《中学序曲》是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中学生活的新起点和面对新挑战时的态度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中学时代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积极适应新环境,勇于面对新挑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中学,面临着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他们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明确中学阶段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2.培养学生积极适应新环境,勇于面对新挑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与同学、老师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明确中学阶段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2.难点:培养学生积极适应新环境,勇于面对新挑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中学生活。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教材、课件、案例等。

2.设计好课堂活动和讨论题目。

3.准备好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中学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中学时代的认识和期待。

2.呈现(10分钟)介绍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明确中学阶段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适应新环境,面对新挑战。

每个小组提出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并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提出的方法和建议,进行总结和提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5.拓展(10分钟)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政治第一节课课教学内容
一、认识老师,认识同学
师生自我介绍
二、中学思想品德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异同。

1、内容不同。

小学把“五爱”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

初中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心理健康与道德,二是法律常识,三是我国的国情知识。

2、教材各有特点:小学低年级多用童话、故事、儿歌,看图讲故事,或是寓意等形式。

小学中年级阅文型课文为主了。

小学高年级文学内容更多了,结合故事充分地阐述道理,情理结合。

初中更多的知识性,是非观念,以知识阐述为主。

3、要求不同:
小学不作为主科
中学作为主科,列入到大考范围,也是初三毕业升高中考试的主科之一。

4、学习方法不同:
小学只要在课堂上听就可以了。

中学要预习,要识记(背)、要讨论,要写练习和作业。

相同之处:都对自己的思想品行有教育作用,通过学习帮助我们成为符合道德规范,适应社会要求的人。

三:学习思想品德的重要意义:
1、思想品德是一门着重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以指导学生行为的课程,如
果一人的品行差,修养差,品味低,谁都不喜欢。

2、从初中政治教学内容来说,初一主要学的是心理方面的知识,这在充满竞争的时代,对解除人们的心
理负担,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绝对是有益的。

初二学的法律知识,在依法治国的中国,学法懂法,守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很实用的。

初三学的国情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人,了解中国国情,为将来投身于祖国建设打好思想基础是很有必要的。

3、万事德为先,没有良好的思想素质的科学家,可能成为恐怖分子,没有良好心理素质的高大军人,可
能是一名战场上的懦夫,不懂法律知识的人,容易成为罪犯。

4、哲学使人思辨,政治使人聪明。

(不容易上当受骗,不易违法)。

四,怎么样学好政治?
1、多读多记(识记,笔记)
2、多思考、多讨论
3、认真写(写练习、写作业)
4、学会先记大的知识结构,再记小的具体问题。

5、背答案时,要懂得先记主杆,再记枝叶。

6、做选择题时,排除法不失为一个成功率较高的方法。

7、课前预习,课中认真思考,课后复习,是学好每一课的不二法门。

8、初中的思想品德是一门可以在你日常生活中适用的科目,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