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6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共24页文档
第一单元 第五课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24页PPT

画面二: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 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 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 响曲。
画面三: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 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画面四: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 神经错落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 关注着宇宙间的行星运动规律。
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 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 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 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 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
请思考:以上反映我国明朝在经济领域出现什么变化?
在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第五课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一、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
1、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况:
①时间与地区:明朝中期江南地区(苏杭、松江) ②部门:丝织业、棉纺织业。 ③原因:◆基础:农业、手工业发达;
◆根本:社会生产力提高和商品经济繁荣。
倭寇的侵 扰
材料二:自今以后,各该督抚镇,著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 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指郑 成功等抗清势力) 贸易者,或地方官察出,或被人告发,即将 贸易之人,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物入官。本犯家产, 尽给告发之人。
——《清世祖实录》卷102
对付东南沿海 的抗清斗争
养蚕图
施复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 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 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 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 绸,成为机户。施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机户。
考点16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共24页PPT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考点16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

中唐以来,重农抑商的政策有了某种松动。朝廷 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 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空前活跃,国家财政收 入也从商业税收中得到了很大的补充。但统治者 认为商品交换不能够创造新的财富,对商业发展 并不采取鼓励政策,还经常以各种方式对商人进 行盘剥,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以至于影响 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
[2014·福建卷] 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 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 运以为常”。 据此,判断有误的是( )
A.商品经济繁荣 B.长途贩运发达
C.区域经济发展 D.抑商政策改变
D [解析] 本题以乾隆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切入 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 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关东”应该指的是现在的 辽东一带。从材料描述的现象判断,A项正确;从 辽东到上海,路途遥远,B项正确;原先辽东的经 济相对落后,到乾隆时期,大量农产品南运,表 明这一地区经济快速发展,C项正确;重农抑商政 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项基本政策,从未改变过,
二、“海禁”及“闭关政策”
1、明代的“海禁”
⑴原因:由于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 危及明朝统治,明朝实行海禁;根本原因是自然 经济占统治地位。
⑵内容:明代的海禁,只禁止中国民间私人出海 贸易,不禁止官方朝贡贸易,不过这种海外贸易 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如郑和下西洋。明代 的海禁从明初延续到嘉靖年间,倭患肃清以后, 就重新开放海禁,准许民间与各国进行贸易。
考点16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和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
中国古代主要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的含义:是中国历史上主张 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即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 农为“本”,商业被称为“末”业。从商鞅变法 时首次正式提出,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推行,此后 历代封建王朝大都执行这项政策。
中国古代史经济部分基础知识专题(四)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主要是指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下的小商品经济(也叫一般的商品经济),它既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又与自然经济在本质上相互对立。
在自然经济下,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限制,另一方面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断地瓦解自然经济,促使封建制度逐渐解体。
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从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生产关系。
它的实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的形成。
从宏观上来看,本专题内容主要分为两大块,即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
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从微观上来看,商业发展、城市发展、货币演变和资本主义萌芽是本专题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概况历史时期发展概况商朝商朝重视商业,商民善于经商,所以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商朝都城已经成为繁华的商业都市,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之称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各地的土特产品相互交流。
在中原市场上可以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匹,东方的鱼盐和西方的皮革。
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如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楚国的郢等,都聚集着许多人口魏晋南北朝由于社会战乱,商业一度萎缩,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北魏以后,北方商品经济有所恢复,与之相比,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隋唐商业繁荣。
政府在市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
市中有邸店和柜坊。
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这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
那时的店铺不能任意扩大铺面、摊位。
市的买卖时间也有限定,仍有日中为市的古风。
唐朝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
在广大的农村,包括偏远的地区,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经商的人增多:有不少家财万贯、邸店遍布海内的大商人,更多的是中等商人和小商贩,由于唐朝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还有不少胡商遍布各大都会。
资本主义缓慢发展

2、归纳明清两代“重农抑商”的具体表现 归纳明清两代“重农抑商” 明清统治者沿袭“重本轻末”的治国理财思想。 ① 明清统治者沿袭“重本轻末”的治国理财思想。 明清两代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独占专利, ② 明清两代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独占专利,限制 了民营商业范围。 了民营商业范围。 ③ 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④ 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⑤ 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二、“重农抑商”政策 重农抑商”
1、“重农抑商”政策及目的 、 重农抑商” (1)含义: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 )含义: 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它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 后来的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 法,后来的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 (2)目的: )目的: 直接目的是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是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直接目的是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是巩固封建统治, 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是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 必然产物 。 (3)评价: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早期起到巩固封建制度的 )评价: 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作用日益增加, 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作用日益增加,不仅 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而且强化了自然经济, 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而且强化了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 解。
2、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的继续发展 、 (1)表现:手工工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表现: 分工更细 雇工数量更多 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 :(阅读 历史纵横讨论) (2)原因:(阅读 )原因:(阅读P23历史纵横讨论) 历史纵横讨论 A、清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继续发展,为资 清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继续发展, 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提供了基础, 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提供了基础,特别是手工业 分工更细,促进了区域分工和专业城镇的发展。 分工更细,促进了区域分工和专业城镇的发展。 清初统治者放宽了对手工业的限制。 B、清初统治者放宽了对手工业的限制。 3、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评价 P23 、
【高中历史】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看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ppt

材料一:天下已平,高祖(刘邦)乃命贾人(商人)不得 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 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平准书》 歧视商人,并以重税压制
材料二:据统计,明前期官营手工业占用的工匠达到30万 人,加上为官营手工业服务的民夫共约180万人。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 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我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从
看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 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 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 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 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说过:“导致中国 落后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的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 取得的成就本身。”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
根本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 (土地资源)也,贵其志(思想修养)也。民农则朴,朴则 易用(驱使),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行为稳 定),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精力)专一。 ——《吕氏春秋》
影响
积极影响(古代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 ①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 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 ②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控制农民,保障国家安全, 进而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 消极影响(古代社会的后期起消极作用为主) 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 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它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一个伟大的民族并不会因为数千 年光辉历史的重负就变得苍老!只要 他有能力有勇气保持对自己的信心, 保持自己历来具有的伟大本能,这个 民族就能永远年轻! ——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
人教课标版 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看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优秀ppt课件 (1)

1793年,英国人马嘎尔尼访华,乾隆帝要他行双膝下 跪之礼。马嘎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提出了条件:将来中 国派使者到伦敦去的时候,也必须向英王行跪拜礼,或是 中国派人向他所带来的英王的画像行跪拜答礼。最终他以 单膝下跪的形式朝见了乾隆帝。乾隆帝很不高兴,接见以 后,就要他离京回国,拒绝了英国通商要求。
——张乃和《16世纪英国早期重商主义特征的历 史考察》
材料一:天下已平,高祖(刘邦)乃命贾人(商人)不得 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 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平准书》 歧视商人,并以重税压制
材料二:据统计,明前期官营手工业占用的工匠达到30万 人,加上为官营手工业服务的民夫共约180万人。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 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一个伟大的民族并不会因为数千 年光辉历史的重负就变得苍老!只要 他有能力有勇气保持对自己的信心, 保持自己历来具有的伟大本能,这个 民族就能永远年轻! ——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得快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缓慢发展的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缓慢发展的原因1.从经济层面看,缺资金(资金流向土地)、缺政策(国家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缺市场(国内自然经济、农民贫困、市场狭小、国际市场封闭);2.从政治层面看,封建专制政府对工商业的诸多限制和征收重税,如关卡林立等。
3.从思想文化层面看,传统儒家思想重义轻利,读书做官考科举方是正业,受工商业是末业的守旧观念的制约等;4.从科技层面看,传统科技趋于停滞,缺乏科技创新动力;5.从对外政策看,主要是闭关政策错失了和西方交流的机遇,加剧了自身的衰退。
对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土地政策的认识1.建国前:历次调整的主要依据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变化,从根本上看,都是为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服务的。
实践证明,民主革命时期不同阶段的土地政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
2.建国后:历次调整主要是为经济建设服务,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的。
有成功,也遇到过挫折。
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1.转移的过程:(1)从春秋战国到两汉,经济重心在北方,其中关中地区一度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2)从魏晋时期开始,江南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3)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4)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经济重心彻底转移到了南方;(5)明清时期,江淅一带成为全国最为发达的地区。
2.转移的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则相对安定;(2)北方农民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3)南方统治者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重视发展生产;(4)都城南迁,政治中心南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的开发;(5)南方自然环境优越,海上交通便利。
、三次工业革命及其以世界经济近代化的推动作用1.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经济近代化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18世纪末扩展到欧美各国,19世纪70年代完成。
生产技术的革新,大机器的蒸汽机的使用,工作制度的推行,空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