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学
香料学第四章醇类香料

二、硼酸酯纯化法
1.反应式:B(OH)3 + 3 ROH 苯
苯
B(OR)3 + 3 H2O 硼酸酯
2.纯化工艺
(高沸点)
B(OH)3 + 3 ROH
粗醇 硼酸 苯
回流脱水
苯
蒸蒸馏除馏苯
有机 杂质
减压蒸馏
有机
杂质
水
加热水解
冷却
过滤
减压蒸馏
纯醇
回收 硼酸
11
三、邻苯二甲酸酯纯化法
1.反应式:
O C
H( R') R C C H3
OH
2、烯烃硼氢化-氧化(反马氏加成)
C C + (BH3)2
(乙硼烷)
适于制伯醇、环烷醇。
( C C )3B
H2O2 NaOH
C C + B(OH)3
OH
3、烯烃氧汞化-脱汞的加水反应(马氏加成)
RCH CH2
Hg(OAc)2 H2O
RCH CH2 NaBH4 OH HgOAc
c.由月桂烯合成
脱氢芳樟醇
Cl
OH
H2O
月桂烯
氯代月桂烯
26
3.香茅醇(Citronellol)
又名:香草醇,学名:3,7-二甲基-6-辛烯-1-醇
C H2 OH
用 途
用途最多,用量最大之 一。合成香叶酯、香茅 醇等。
用途较多
用途广泛
20
香叶醇、芳樟醇、香芳醇是日用和食用香精中最重要的无环萜醇类
化合物。环萜醇中重要的是(-)-薄荷脑和α -松油醇。 1.香叶醇(Geraniol)
C H2 OH
学名:2-反-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
香料学第十二章酯类香料

制法 路线1:以间苯二酚为原料 路线2:以3-氧代-6-壬烯酸乙酯为原料
二氢茉莉酮酸甲酯:以环戊二烯或环戊酮为原料。
凤梨醛、草莓醛、覆盆子醛
1. “凤梨醛” (“十九醛”、己酸烯丙酯) C9H16O2 CH3(CH2)4COOCH2CH=CH2 菠萝-水果香气。 FEMA No. 2032,FDA 日用、食用。
性质 的花香-药草香,有甜而持久的 莉香韵,又带有清鲜兰惠雅香。
大花茉莉净油样的花香。
能透发、颇持久,但不及茉莉酮
酸甲酯。
安全 FEMA No:3410 认为可以安全 FEMA No:3408,认为可以安全
性 外用,是新型香料。
外用,是新型香料。
用途
高级茉莉香精,茉莉及晚香玉香基,配制人造茉莉净油。
协调剂,食用。 苯乙酸苯乙酯:无色液体;玫瑰、蜂蜜样香气;日用定香剂、
食用。
3.桂酸酯类 桂酸:具有杏子甜酸气味。 桂酸甲酯:无色浅黄色晶体;草莓样果香和膏香;日用、食品
用、酒用。 桂酸乙酯:无色油状晶体;蜜香水果香;日用、食品用、酒用。 桂酸苄酯:白色浅黄色晶体;类似苏合香膏香气;定香剂、食
用、酒用。 桂酸苯乙酯:白色晶体;玫瑰样膏香;定香剂、食用、酒用。
二.分类
1. 脂肪酸-脂肪醇酯: (1)饱和酸酯:一般具有果香。 乙酸戊酯:梨香;丁酸丁酯:菠萝香。
(2)不饱和酸酯:一般具有青香、花香。
O
庚炔羧酸甲酯(C5H11 C C C OCH3 ):青香;
O
辛炔羧酸甲酯( C6H13 C C C OCH3 ):青香。
2.脂肪酸-芳醇酯: 乙酸苄酯。
3.脂肪酸-萜醇酯 甲酸香叶酯(
用途:炔酸类香气最青的一种,是不可缺少的新鲜叶青气香 料,可用它来代替紫兰叶油。日用、食用。
香料大全

香料大全香料大全01、八角(大料、大茴香)八角又称茴香、八角茴香、大料和大茴香。
是八角树的果实,学名叫八角茴香,为常用调料。
八角能除肉中臭气,使之重新添香,故又名茴香。
八角是我国的特产,盛产于广东、广西等地。
颜色紫褐,呈八角,形状似星,有甜味和强烈的芳香气味,香气来自其中的挥发性的茴香醛。
八角果实与种子可作调料,还可入药。
具强烈香味,有驱虫、温中理气、健胃止呕、祛寒、兴奋神经等功效。
除作调味品外,八角还可供工业上作香水、牙膏、香皂、化妆品等的原料,也可用在医药上,作驱风剂及兴奋剂。
其性温,味辛。
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寒呕逆、寒疝腹痛、肾虚腰痛、干湿脚气等症。
★八角使用小百科★①八角主要用于煮、炸、卤、酱及烧等烹调加工中,常在制作牛肉、兔肉的菜肴中加入,可除腥膻等异味,增添芳香气味,并可调剂口味,增进食欲。
②炖肉时,肉下锅就放入八角,它的香味可充分水解溶入肉内,使肉味更加醇香。
③做上汤白菜时,可在白菜中加入盐、八角同煮,最后放些香油,这样做出的菜有浓郁的荤菜味。
④在腌鸡蛋、鸭蛋、香椿、香菜时,放入八角则会别具风味。
食疗作用:八角性温,味甘辛。
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
★温馨提示★①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适宜痉挛疼痛者、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食用;②不适宜阴虚火旺者食用。
特别提醒:①八角基本都是八只角(偶有9只角的),六只角的是假八角,有毒,勿食。
②某些八角表面出现亮晶晶的东西,那种八角是硫磺熏干的,一种结晶体。
自然干八角颜色较暗淡,香味自然,口感纯正。
注意:市面上很多八角都是经过硫磺熏制上颜色,所以本站建议八角做菜前用开水煮3-5分钟,去掉苦味,去掉硫磺,还能增加香味。
八角买回后需要通风保存,否则起霜(变白非发霉),如果这样,可以撒一些白酒,捂一天就没有了!02、白扣(白豆蔻、白蔻仁)姜科草本植物白豆蔻的成熟果实。
产于越南、泰国、老挝等地,我国产于云南、广东、广西。
秋季采收,晒干生用,用时捣碎。
香料学第七章醛类香料

9. Sommelet反应
CH2X (CH2)6N4
CH2 . C6H12N4 X H2O
CH2 NH2 -H2
CH NH H2O
CHO
+ NH3
10. 达成斯反应(DerZens)
R'
O
R C O + Cl CH2 C OC2H5 C2H5ONa
R'
O
R C CH C OC2H5 O
NaOH 水解
存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安息香、香茅油、马铃薯、秘 鲁香脂、丁子香油、香子兰的荚。
用途:最重要的食品增香剂之一,大量用于食品香精,用量 0.2~20000mg/kg。食品、烟酒中应用广泛,香子兰、巧 克力、太妃香型中必不可少。
日用:作为粉底香料,几乎用于所有香型。例如:紫罗 兰、草兰、葵花、玫瑰、茉莉等。易变色、白色产品中 慎用。
24
制备:香兰素的合成路线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条路线: (1)以丁香酚为原料。 (2)以黄樟油素为原料。 (3)以木质素(造纸废液)为原料。 (4)以愈创木酚为原料。
25
除以上方法之外,还有下面的合成路线:
OH CH COOH
OC H3 OH
+ OCHCOOH
愈创木酚
乙醛酸
缩合
OC H3 OH
扁桃酸
CH2 CH CHO CH3
又名:兔耳草醛,p-异丙基-α-甲基苯丙醛
性状:无色至淡黄色液体,强烈的仙客来花香香气、新鲜
水果风味。
安全性:FEMA No:2743,FDA,CE。
存在:未见报道。
应用:仙客来醛是特殊花香香调香精的重要成分,尤其是
仙客来香型香精;因其新鲜花香的香韵,在许多花
香料学第十四章

§14.1 概述
一、定义:含有O、S、N等杂原子的环状化合物。如:
O (呋喃类)、 S
N N
N
S (噻唑类)、 H
N
N (吡嗪类)、
(噻吩类)、
N H
(咪唑类)、 O
N
H (吲哚类)、
N
(吡咯类)、
O
(γ-吡喃类)、 N
N (喹啉类)
(噁唑类)、 (吡啶类)、
二、特点
1. 杂环香料化合物多数存在于天然香料和食品中。 在食品中检出40多种香料化合物,其中杂环有1000种以上。 在食品中检出的吡嗪类化合物已经超过100种。 炒咖啡中:171/370;黑面包中:34/92。
N HO
3614
N CHO H
代表物:2-乙酰基吡咯 ( 2-Acetylpyrrol )
N
H
O
存在:食醋、草果、面包、牛肉、可可、咖啡、炒花生、
大豆、蘑菇、酱油、烧鸡、茶等。
香气:焙烤香气、类似吲哚的较弱香气,有谷物、鱼的香 气。
安全性:FEMA No. 3202。
用途:食用香精、烟用香精。在饮料、冰激凌、糖果等中 用量~50ppm。
安全性:FEMA No. 3188、COE 4173。
用途:主要用于各种肉味香精,特别适于牛肉汁和烤肉香 精,在贝类和烤坚果香精中应用非常广泛。
制法:以2-甲基呋喃为原料
+ CH3OH 甲氧基化 CH3O
O
O CH3 C SH
哌啶
O
CHO 环化
S
H+
O
OCH3 H2O
O
O
S C CH3 水解 OH-
1. 1,5-二羰基化合物环化
香料学习教程.pptx

草莓水果香 用于草莓、樱桃、葡萄、茉莉、橙花等香精。
第75页/共123页
10、丁酰乳酸丁酯
(butyl butyryllactate)
O第14页/共123页来自4、硫、氮化合物O
C
OC H3
N H2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 (来自茉莉、橙花)
第15页/共123页
O C CH3 N H
N S
C H3 C H2C H C H3
•2-乙酰吡咯 (来自茶叶)
•2-异丁基噻唑 (来自蕃茄)
第16页/共123页
三、烃及卤化物香料
1、萜类香料
1)月桂烯(Myrcene)、柠檬烯(Limonene)、 蒎烯(Pinene,及体)。 这三者见植物天然香料。 其中月桂烯有香脂香气;柠檬烯有柠檬香气; -蒎烯有樟脑香,-蒎烯有松木香气。
第8页/共123页
2、植物天然香料
1)萜类化合物 萜烃
月桂烯
柠檬烯 第9页/共12-3蒎页 烯
-蒎烯
萜醇
C H2OH
OH
C H2OH
OH
香叶醇
香茅醇
芳樟醇
第10页/共123页
薄荷醇
萜醛
CHO
香叶醛 (反柠檬醛)
CHO
CHO
香茅醛
甜橙醛
第11页/共123页
萜酮
O
O O
薄荷酮
樟脑
第12页/共123页
有坚果香,用于果香型如菠萝、 坚果等食用香精中。
OC2H5 OC2H5
第55页/共123页
苯乙醛二甲缩醛
(phenylacetaldehyde dimethyl acetal)
OCH3 CH2
OCH3
香料学

1、天然香料:来源于自然界的香料。
通常为含有多种成分的混合物,分为动物性天然香料和植物性天然香料两类。
2、动物性天然香料:得自某些动物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种类较少,常见的有麝香、灵猫香、海狸香、龙涎香、麝鼠香五种。
3、植物性天然香料:以芳香植物的花、枝、叶、草、根、皮、茎、籽或果等为原料,用水蒸气蒸馏法、浸提法、压榨法、吸收法等方法生产出来的精油、浸膏、酊剂、香脂、香树脂、净油等,种类较多。
4、单离香料: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从天然香料中分离出来的单体香料化合物。
如:由薄荷油重结晶制薄荷醇(薄荷脑);由山苍子油精馏得粗柠檬醛、再用NaHSO3纯化,制得精制柠檬醛。
单离香料性质与合成香料相同,但因来源于天然香料,故价格比合成香料高很多。
5、合成香料:采用化学方法合成的香料化合物。
目前已有5000多种。
6、天然等同香味物质(天然香料等同体、拟天然香料):用化学方法合成的、与天然食品香味成分结构相同的合成香料。
FEMA允许使用在天然食品中存在的所有食品香味成分。
7、天然级香料:采用天然动植物原料(或由天然动植物原料通过物理或发酵的方法得到的有机化工原料)为原料,用化学方法合成的香料化合物。
其分子中各种元素都来源于天然动植物原料,同位素比例不变。
天然级香料在一些发达国家在使用上视同天然香料。
8、阈值:与空白相比,能够闻到香气或尝到香味的最低浓度。
阈值越低,香势越强。
一般用mg/kg、μg/kg等单位表示。
9、评香:用感官检验的方法,对香料、香精或加香产品的香气、香味进行对比、鉴定。
评香要求:(1)合适的场所:通风、冷暖合适、安静、周围无异味源(2)适当的年龄结构和男女比例(3)精力集中(4)样品有代表性(5)样品要有合适的浓度(6)要使用辨香纸或玻璃棒等合适工具评香。
perfume 香料;香水;香精fragrance 日用香料;芳香、香气、香味flavor (flavour) 食用香料;香味;风味;滋味spice 调味品;辛香料odor (odour) 气味;香气aroma 香气、香味、芳香taste 味道essence 香精;精油perfume compound 香精process flavoring 反应食用香精base,perfume base 香基essential oil 精油天然香料常见产品形式:1.精油(Essential oil):亦称挥发油或芳香油,是从芳香性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挥发油油状液体,是植物性天然香料的主要品种 2.浸膏(Concrete):是一种含有精油及植物蜡等,呈膏状的香料制品,是植物性天然香料的主要品种之一。
香料学第十五章含氮、含硫类香料

CN
(3) 肉桂腈(Cinnamonitrile)
CH CH CN
分子式:C9H7N
性
质
:
无
色
晶
体或
nD
无
色
粘
性
液
体
,
m.p.
23.5~24℃ , b.p.135~135.5℃/
17mbar, 251.6001,对碱稳定。
香气:反式肉桂腈具有辛香、淡花香。
安全性:安全外用。
用途:调配皂用及洗涤剂用香精。
O
S C CH3 (硫代乙酸糠酯,3162)
O
SC H3 O
O
(硫代糠酸甲酯,3011)
O
(硫代乙酸丙酯,3385)
CH3 C S CH2CH2CH3
4.含硫杂环
(二(2-噻吩基)二硫化物,3323)
S SS S
N (2-乙酰基噻唑, 3328)
S O
O
(四氢噻吩酮)
(N 三甲基噻唑,3324)
S
用途:皂用及洗涤剂用香精。 制备:
CH3 CH2CH2C O
NC CH2COOH
吡啶
CH3 CH2CH2C CHCN
参考文献:DE/AS 2256483(1972),CA 85:123642y(1976) 。
§15.2 含硫类香料化合物
一. 特点
1. 含硫香料化合物是许多食品的微量香成分,特别是肉类、洋葱、大蒜、 韭菜、咖啡等食品。
分子式:C10H15N
结构式:(
CN
香叶腈)、(
CN 橙花腈)
存在:未见报道。 性质:几乎无色-浅黄色油状液体,在弱碱介质稳定,不导致变色。类
似鲜柠檬的香气。 安全性:不作食用;RIFM。 用途:用于香皂香精较为适宜,用量可达10%。用于果香型、花香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幽雅的花香气。
安全:FDA:121.1164,CE,FEMA No:2617。 用途:主要用于食用香精,食品中用量一般为1~30ppm。少量日用。 合成方法:(1)由月桂酸加氢还原(催化剂:Ni、Pt、Pd、CuSO4)
CH3 (CH2 )10COO H H2 Catalyst CH3 (CH2 )10CH 2OH
18
2.茴香醇(Anisyl alcohol)
又名大茴香醇,学名对甲氧基苯甲醇。 存在:茴香籽油,香子兰豆。 性状:无色至浅黄色液体,茴香青甜香气。
CH2 OH
OCH 3
安全:FDA:121.1164,FEMA No:2099、CE。
用途:日用香精和食用香精。 制备: (1)(大)茴香醛还原
CHO Ni CH2 OH H2 OCH 3
Na, 加压, 100。 C 2hr CH3CH2C CNa
O CH2OH
Lindler [H] H2
CH2OH
16
二.芳香族醇
1. 苯乙醇(phenethyl alcohol)
CH2 CH2O H
发现:玫瑰油3%、橙花油、依兰-依兰、风信子油、香叶油、水仙油、 茶叶、烟草等。 性状:无色液体,温和的玫瑰香气,先微苦后甜的桃子样味道。 安全:FDA:121.1164,FEMA No:2858。 用途:经常使用,用量很大的香料,是玫瑰香精的主香剂,也用于其它 花香型(丁香、依兰 -依兰、铃兰、风信子、橙花)香精。因其对碱 稳定,故更适用于皂用香精。在食用及烟用香精中用途也很广泛。 制备:苯乙醇的合成方法很多,目前工业上比较重要的合成方法有两条。 (1)以苯和环氧乙烷为原料(Friedel-Crafts反应)
玫瑰-香叶香气 70 多种精油中 d- 东非香叶油 80%, l- 保加利亚玫瑰油 50%, l-体比 d-体香气更柔和
存 250 多种精油中。 在 玫瑰草油 80%
应 瑰系列香精主香剂啊大 玫瑰系列香精主香剂 用 用途最多,用量最大之 用 一。合成香叶酯、香茅 途 醇等。
用途较多
用途广泛
20
香叶醇、芳樟醇、香芳醇是日用和食用香精中最重要的无环萜醇类 化合物。环萜醇中重要的是(-)-薄荷脑和α -松油醇。 1.香叶醇(Geraniol) 学名:2-反-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 存在:几乎存在于所有含萜精油中,在 250 多种植物精油中发现有香叶 醇存在。如:玫瑰、茉莉、金合欢、香紫苏、晚香玉、依兰 - 依兰、薰
17
CH2 CH2O AlCl2 CH2 CH2 O
CH2 CH2O AlCl2 H2O
AlCl3
HCl
CH2 CH2O H Al(O H)Cl2
采用低温及过量的苯,可大大避免副产物如1,2-二苯乙烷的形成。 提纯:硼酸酯法。 (2)以苯乙烯为原料
CH CH2 NaBr NaClO3 CH CH2 OH Br NaOH CH CH2 O CH2CH2OH H2/Ni 低温
对碱稳定,可用于肥皂及洗涤剂的加香。
食用香精。
25
制备:(1)单离法:芳樟油(国内)、玫瑰木油、芫荽油等。 (2)合成法 a.由α -蒎烯制备
1.反应式:
CaCl2 + n ROH
苯
(ROH)n CaCl2 结晶醇
H2O
n ROH
2.纯化过程
粗醇
水
无水 CaCl2 溶剂
回流
冷却
分滤 离 过
加热水解
分 分层 离 水相
减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纯醇
10
二、硼酸酯纯化法
1.反应式:B(OH) 2.纯化工艺
3
+ 3 ROH 苯
B(OR)3 + 3 H2O 硼酸酯 (高沸点)
3 3
金属钠 + 醇:Na + C2H5OH、Na + C4H9OH (3) 醛分子间氧化还原(Cannizzaro反应,适用于无α-H的醛)
CHO + HCHO NaOH CH2OH + HCOONa
CHO
NaOH
CH2OH +
COONa
6
2.氢化锂铝法 (1).还原特点 a. 对醛、酮、酸、酯、硝基化合物、腈均有很高的还原效率,产率高。 b. 对化合物中的碳-碳不饱和键不产生影响。
CH2 OH
衣草、鸢尾、黄樟、桔叶、柠檬、香柠檬、橙子、玫瑰草油( 80% )等。
性状:无色液体,特有的类似玫瑰的花香。 安全:FEMA No:2507,FDA,CE。
21
用途: 日用香料中使用量最多萜类化合物之一,是玫瑰系列香精的主香剂。 在食用香精中使用很小量(0.8~11ppm)的香叶醇以加强柑桔香韵。 生产香叶酯、香茅醇及柠檬醛的重要中间体。 制备: (1)单离法 香叶醇可以从香茅油(40%)和玫瑰草油(90%)中单离而得,后 者质量较好。 玫瑰草油 减压分馏 粗香叶醇 CaCl2精制 香叶醇
(2).还原反应 羧酸最难还原,但用LiAlH4可还原为醇。
3. 硼氢化钠法 a. 对醛、酮还原特别有效,对酸、酯等不能还原。
b. C-C不饱和键一般不被还原。
c. 可在水存在下还原。
O CH3 CH2 C CH3 NaBH4 H2O 87% OH CH3 CH2CH CH3
7
五. 环氧化合物还原 异构体比例随还原剂不同而变化。
24
2.芳樟醇(Linalool)
又名:里哪醇、沉香醇 学名: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 发现:存在于200多种植物精油中
OH
性状:无色液体,铃兰花香-木香香气,合成品比天然品更纯净更清 鲜。
安全:FEMA No:2636,FDA,CE。 用途:应用极广,主要用于花香型香精,也用于果香型、木香型中。
OH
合成香料纯度
芳樟油单离芳樟醇 分馏(精馏) 物理方法: 提纯方法 无水CaCl2、MgCl2法 化学方法: 硼酸酯法 邻苯二甲酸酯法 一般采用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相结合进行醇类香料的纯化。
9
香茅油单离香茅醇 冻析法:薄荷油单离薄荷脑
OH
CH2OH
一、无水CaCl2、MgCl2纯化法(适用于不溶于水的醇)
OCH 3
(2)茴香醛 + 甲醛(Cannizzaro反应)
CHO CH2 OH HCHO OCH 3 OCH 3 HCO ON a
19
三. 萜醇: 香叶醇、芳樟醇、香茅醇
名 称 结 构 式 香 气 香叶醇
CH2 OH
芳樟醇
OH
香茅醇
CH2 OH
玫瑰花香
铃兰花香-木香 200 多种精油中。 l-芳樟油 80%, d-芫荽籽油 70%, d,l-巴西玫瑰木油 85% 花香、果香、木香型香精
RCH CH2 Hg(OAc)2 H2O RCH CH2 OH HgOAc NaBH4 RCH CH3 OH
3
二.卤代烃水解
CH3 Cl2,hv CH2Cl NaOH CH2OH
适用于不能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的卤代烃。
三.格氏试剂和醛酮加成
格氏试剂与醛酮加成是制备醇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OMgX
δ + δ
6. 品种多,占合成香料品种的 20 %以上,国产的约 100 种。在自然界广 泛存在。
1
二. 分类
脂肪 饱和醇 族醇 不饱和醇 芳香 醇 如: 如:3-辛醇、月桂醇 如:叶醇(顺-3-己烯醇) (青香)
CH 2CH 2OH
CH 2 O H
CH OH CH 3
、
CH 2OH
(肉桂醇)、
(苏合香醇)
安全:FDA:121.1164,FEMA No:3581。 用途:食用和日用香精,如用于熏衣草香精之中能赋于蘑菇型香气。 合成方法:由3-辛酮加氢制得
O + Na + C2H5OH OH + NaOC2H5
14
2.月桂醇(Lauryl alcohol)
结构式:CH3(CH2)10CH2OH 发现:白柠檬油中。 性状:室温下为无色液体,低于20℃为晶体,浓时脂肪气味,稀释后具
COOH COONa
稀NaOH 水解 COONa
+ ROH
12
2.纯化过程
粗醇
有机 杂质
邻苯二 甲酸酐
回流酯化
冷却
通NH3
分层分离 有机
苯
杂质
洗涤沉淀
干燥
皂化
分离 分 层
减压蒸馏
纯醇
水相
13
§4.4
醇类香料代表物
一.脂肪醇
1. 3-辛醇(3-Octanol) 发现:薄荷、薰衣草、食用伞菌。
性状:无色液体,甜香的、浓的坚果和药草似的气味,蘑菇壤香。
第四章 醇类香料
§4.1 概述
一.特点
1.饱和脂肪伯醇,香气较弱,一般用作合成醛类及酯类香料的原料。 2.二元醇、多元醇香气极弱或无味,一般不用作香料,但经常用作某些 香料的溶剂。 如:丙二醇、甘油:日用香精中的溶剂。 3.带有支链及不饱和的一元醇,一般具有花香、青香。 4.萜醇和芳香醇,常用香料。 5.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用途广,常用作日用及食用香料。
CH O CH2 LiAlH4 CH OH (90%) (10%) CH3 CH2 CH2OH
CH O
CH2
LiAlH4-AlCl3
CH OH
CH3 (5%)
CH2
CH2OH (95%)
六. 芳烃+环氧乙烷
β -芳基取代的乙醇
CH2CH2OH
+ O
AlCl3
8
§4.3
醇类香料的一般提纯方法
质量 香气稳定 提纯
醇 萜醇 类 如: 香 料 脂环 醇 如: 杂环 醇 如: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