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用于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应用论文

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应用与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宫腔镜检查结果。
结果 107例宫腔镜检查者宫腔未见异常37例,子宫内膜息肉27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22例,子宫内膜癌1例,子宫粘膜下肌瘤9例,不全流产2例,宫腔粘连2例,子宫内膜炎1例,宫腔节育器异常6例(其中节育器嵌顿5例,宫内双节育器1例)。
结论造成异常子宫出血原因较多,目前主要病因还是宫内良性病变为主,由于宫腔镜可以直视子宫腔形态、内膜、输卵管开口及子宫颈管等,及时明确宫内病变的部位、外观、及范围,从而减少了漏诊率,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和治疗效果。
故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临床效果好,值得应用。
[关键词] 宫腔镜;异常子宫出血[中图分类号] r711.5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357-01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居住我院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患者。
年龄26-68岁,平均41.3岁;出血时间2天-3月,平均12.6天;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包括月经频发,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减少,淋漓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绝经后阴道流血。
检查时间选择在月经后3-5天,不规则出血及绝经后出血尽量选择在出血停止或出血较少时进行。
1.2 方法采用德国wisap宫腔镜检查系统,5%gs作为膨宫液(糖尿病患者采用ns或20%甘露醇注射液作为膨宫液)。
流量250ml/min,压力100-110mmhg。
术前常规行白带检查及血常规,血凝,心电图,阴道彩超。
术中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并心电监护。
宫腔镜缓慢进入,由远及近观察宫腔整体形态,依次检查子宫前壁,左宫角,左输卵管口,后壁,右宫角,右输卵管口,及子宫底,缓慢退镜观察宫颈管。
检查完毕后行宫内膜或宫内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
宫腔镜手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

宫腔镜手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摘要】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宫腔镜手术作为治疗这一疾病的有效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和临床价值。
本文从宫腔镜手术在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其优势与局限性、临床效果评价、护理措施以及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通过对宫腔镜手术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发现它不仅能够有效治疗异常子宫出血,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宫腔镜手术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手术、临床价值、治疗、效果、护理措施、并发症、生活质量、重要性、评价。
1. 引言1.1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表现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是指在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出现子宫出血不规律或增多的情况,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出血量增多或频繁:正常月经周期的出血量通常在80毫升以内,如果出现月经量增多、频繁的情况,可能是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表现。
2. 出血时间延长:正常月经周期为3-7天,如果月经时间延长超过7天,甚至出现持续性阴道出血,需要警惕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可能。
4. 伴有症状: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可能会伴有腹痛、腰酸、乳腺胀痛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贫血症状如乏力、头晕等。
以上是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对于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的女性,及时就医并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1.2 宫腔镜手术的定义和介绍宫腔镜手术是一种通过宫腔镜器械在子宫腔内进行操作的微创手术技术。
宫腔镜手术的主要特点是无需开腹,通过自然孔道或小切口进入子宫腔,减少对患者身体的伤害和疼痛,恢复快速,并发症少。
宫腔镜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或全麻下进行,患者在手术中处于清醒状态,能够感受到操作过程,但不会感到明显疼痛。
宫腔镜技术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802020年第4卷第23期2020 V ol.4 No.23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诊疗技术/Diagnostic Technique宫腔镜技术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应洁瑜,张金花(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 苏州 215300)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技术在异常子宫出血(AUB )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疑似AUB 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所有患者均接受宫腔镜检查与阴道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为诊断金标准,对比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
结果 宫腔镜检查的阳性检出率(88.18%)高于阴道超声检查(60.00%)(P <0.05);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符合率分别为93.55%、90.48%、83.33%、93.33%,均高于阴道超声检查的74.19%、61.90%、41.67%、40.00%(均P <0.05);宫腔镜检查的总符合率为88.79%,高于阴道超声检查的59.81%(P <0.05);宫腔镜检查AUB 的灵敏度、准确率分别为88.79%、87.27%,均高于阴道超声检查AUB 的59.81%、59.09%(均P <0.05)。
结论 相比于阴道超声检查,采用宫腔镜检查AUB 的诊断效能较好,可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并有效判断疾病出血病因,诊断价值较高。
关键词:异常子宫出血 ; 宫腔镜技术 ; 阴道超声 ; 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718.2020.23.0080.03作者简介:应洁瑜,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妇产科临床。
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AUB )指月经过多或正常月经周期所产生的子宫出血,若长期存在而未得到及时治疗,可引发贫血,甚至危及生命安全,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
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宫腔镜检查结果分析

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宫腔镜检查结果分析曾涛钟立新赵欣柳娜周艳梅(宜春市中医院,江西宜春336000)【摘要】目的探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宫腔镜检查的结果。
方法选取2017年2月—12月宜春市中医院就诊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81例,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及宫腔镜检查。
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这两种检查手段在异常子宫出血检查中的诊断价值。
结果经手术确诊,81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子宫内膜癌5例,子宫肌瘤21例,子宫内膜息肉15例,胚胎残留12例,子宫内膜炎10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18例。
宫腔镜检查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胚胎残留、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的检出率均高于阴道彩超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炎的检出率较阴道超声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使用宫腔镜检查对不同病灶的检出情况较阴道超声高,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关键词】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果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721(2021)07-1035-02DOI:10.19435/j.1672-1721.2021.07.074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常发疾病,指的是月经周期频率、经期时间、经期出血量中一项或多项不符合正常标准的子宫腔出血异常状况[1,2]。
异常子宫出血大多是因为子宫内膜病变所致,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不同病灶类型治疗方式大不相同。
既往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一般是通过病史问询、妇科检查、刮宫诊断等判断病灶类型,误诊率较高。
阴道彩超能有效观测子宫内膜病变的血流动力学情况,逐渐用于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诊断中。
宫腔镜可在直视下查看子宫内膜生理及病理变化,观测宫腔内出血位置情况,且能较精准地进行病理取材。
本研究将两种检查方式用于异常子宫出血的检查中,并对比分析其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12月宜春市中医院就诊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81例,年龄22~50岁,平均年龄(35.83±5.56)岁。
宫腔镜检查80 例异常子宫出血临床分析

宫腔镜检查80 例异常子宫出血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性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对2013 年9月1日至2014 年9月1 日之间就诊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共80例,使用宫腔镜检查宫内情况,同时取病理检查。
结果宫腔镜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及粘膜下子宫肌瘤共48 例,占60%,术中同时取子宫内膜进行病理学检查, 病理结果为子宫内膜息肉28例, 占35%。
结论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 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相比B超更加优越。
但宫腔镜检查不能取代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关键词】宫腔镜异常子宫出血子宫内膜【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1-0111-02宫腔镜是近代妇科新兴的微创内镜技术之一。
妇科门诊病人中异常子宫出血占有较大在比例,虽然大多数病情不严重,但常常病程较长, 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活。
随着我院内窥镜治疗妇科疾病技术日渐成熟,异常子宫出血的宫腔镜检查逐渐增多。
我院门诊对80 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实施宫腔镜检查,同时取子宫内膜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宫腔镜检查及病理检查提高了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9月1日在本院妇科门诊因为异常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患者80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9月1日就诊于我院的患者。
症状主要为月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周期不规则阴道流血、经期间出血、绝经后出血等。
排除阴道宫颈因素所致异常出血,诊断为异常子宫出血。
检查前均行B超检查,血常规检查,心电图检查。
术中如有需要随时请B 超医生联合检查。
年龄23~70岁, 平均年龄46 岁。
无盆腔急性炎症且阴道出血少时,随时对患者行宫腔镜检查。
1.2 宫腔镜检查应用日本奥林巴斯持续灌流式宫腔镜检查镜(45mm硬镜)、冷光源、液体膨宫机、电脑成像系统。
宫腔镜手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

宫腔镜手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女性生活压力的增加,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已成为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常见问题。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是指在绝经前后出现的不规则或过多的子宫出血,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痛苦。
传统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和介入手术治疗存在效果不佳或复发率高的缺点。
本文旨在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并促进宫腔镜手术在该领域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
具体目的包括:1. 评估宫腔镜手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手术治疗对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 探讨宫腔镜手术在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优势和局限性,比较其与传统手术及药物治疗的差异。
3. 研究宫腔镜手术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及临床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和参考。
通过这些研究目的的实现,我们将更全面地了解宫腔镜手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该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1.3 研究意义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促进技术进步:宫腔镜手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需要高超的操作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借助宫腔镜手术不断完善和发展,有利于推动妇科微创手术技术的进步,提高手术治疗水平。
3.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宫腔镜手术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快速有效地缓解症状,减少患者痛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研究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宫腔镜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2. 正文2.1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特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的情况,通常在绝经前5年内发生。
其临床特点主要包括月经不规律、持续时间延长、周期缩短等。
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周建玲;杜春喜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9(0)27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共青城新市医院2016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46例,采用电脑盲选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
对照组实施普通刮宫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宫颈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安全性较高。
【总页数】2页(P137-138)
【作者】周建玲;杜春喜
【作者单位】共青新市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3.4
【相关文献】
1.对比分析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2.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3.宫腔镜下刮宫术与
传统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4.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5.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尚秋艳【摘要】目的:观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治疗的12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将其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63例.观察组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照组行宫腔镜刮宫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复发率及并发症等.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2.06%)高于对照组(7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用于异常子宫出血治疗中切除病灶效果理想,术后并发症少,临床应用安全性、有效性高.【期刊名称】《淮海医药》【年(卷),期】2019(037)002【总页数】3页(P142-144)【关键词】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电切术;宫腔镜刮宫术;治疗结果【作者】尚秋艳【作者单位】河南省太康县人民医院妇产科,46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52异常子宫出血作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多是指除正常月经周期外,伴有月经量增加、月经出血时间延长、不定期子宫出血等症状,对女性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威胁较大[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息肉、妇科良性肿瘤等为诱发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同时其发生与子宫内膜癌、白血病间具有一定的关联[2-3]。
目前手术疗法作为异常子宫出血治疗中常用手段,近年来,随着宫腔镜技术日益发展,其已被广泛用于该病的诊治中[4-5]。
鉴于此,本资料将观察宫腔镜电切术、刮宫术在异常子宫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12月我院治疗的12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将其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63例,患者在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内容后于知情同意书上签字,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本次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腔镜用于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其期间本院收治的128例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运用宫腔镜进行刮宫或肿物电切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在20~40 min之间,平均时间为28.9 min;术中出血量18~45 ml,平均32.7 ml;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阴道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流出时间为1~9 d,平均3.7 d,无需特殊处理;术后无子宫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宫腔镜在对异常子宫出血做检查和诊断的同时给予刮宫或切除治疗,并能达到边切割边止血的效果,具有术前诊断明确、术中出血量少、操作目标准确,对患者损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较轻,恢复较快,并且不影响卵巢的功能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宫腔镜;异常子宫出血;治疗效果;评价
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由子宫肌瘤、子宫息肉、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癌、子宫腺肌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多种疾病引起,病因复杂[1],临床诊断和治疗是本病的难点,极易造成误诊和误治。
随着宫腔镜的广泛使用,因其可视、诊断明确、损伤小、术中出血少等优点,已成为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首选方法[2]。
笔者以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其期间本院收治的128例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宫腔镜用于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现总结和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其期间本院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128例,年龄35~54岁,平均42.8岁;均已婚;排除了妊娠、血液病、宫内节育器等引起的子宫异常;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频繁、经量多、经期延长或紊乱、出血不规则等;术前B超初步检查和诊断可发现宫腔内有异常回声。
1.2 治疗方法
仪器选择:超声仪由美国提供的HDI 4000型超声仪,宫腔镜选用日本Olympus公司的连续灌注式宫腔镜。
术前先通过B超了解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和盆腔情况,给予初步检查和诊断,排除禁忌证。
于月经干净后3~7 d内进行手术治疗,若子宫持续不规则出血,可在出血停止或出血较少时进行。
术前排空膀胱,避免术中脏器损伤,取截石位,给予1%的两侧宫颈内注射普鲁卡因进行阻滞麻醉,常规消毒,先用宫颈钳持宫颈的前后唇观察宫颈的情况,随后扩张宫颈至7.5号,患者体位取头低臀高位,往子宫内注入少量液体,使子宫充盈、扩大手术视野,置入宫腔镜,边置入边转动镜体,对子宫进行探查后采取刮宫和电切治疗。
子宫检查的顺序为宫底、输卵管子宫内开口、子宫侧壁、宫颈,另外注意观察宫腔内内膜增生情况、肌瘤大小、形态、色泽、息肉大小、有无充血及出血
等,发现可疑情况,立即取活检送往病理学活检。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评价治疗效果。
2 结果
患者的手术时间在20~40 min之间,平均时间为28.9 min;术中出血量在18~45 m之间,平均出血量为32.7 ml;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阴道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流出时间为1~9 d,平均3.7 d,无需特殊处理;治愈率为100%,术后无子宫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子宫异常出血是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可由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妊娠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子宫息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宫内节育器等多种子宫性原因引起,同时也可由紫癜等全身性血液疾病有关[3]。
并且如不及时给予处理,则会因长期失血导致贫血、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如异常出血发生在绝经期或绝经后,应注意是否是恶性病变。
异常子宫出血病因复杂,极易引起误诊及误治,仅仅通过病史、妇科及B超检查缺乏特异性,难以做出明确诊断[4]。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宫腔镜技术在妇科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原理是:利用连续灌流和电视放大图象对操作环境进行显示,使术者可在直视下观察整个宫腔的情况,辨别宫腔内生理或病理变化,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尤其对于微小的子宫内膜息肉以及微小肌瘤,宫腔镜能够对其病变部位、形态特征进行直观检查和诊断,怀疑恶性病变者可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治疗有效率[5]。
宫腔镜手术对于宫腔良性疾病反复诊刮及药物治疗无效者尤其适用,宫腔镜下刮宫术和电切术为非开放性手术,具有切口小、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避免了子宫切除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减少了手术伤害;几乎所有宫腔内良性病变均通过宫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并且疗效确切,复发率较低,有学者将宫腔镜电切割术作为治疗直径小于5 cm的子宫肌瘤的金标准。
本文研究也表明,宫腔镜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的治愈率可达100%。
综上所述,宫腔镜在对异常子宫出血做检查和诊断的同时给予刮宫或切除治疗,并能达到边切割边止血的效果,具有术前诊断明确、术中出血量少、操作目标准确,对患者损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较轻,恢复较快,并且不影响卵巢的功能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国梅,李红娟.宫腔镜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148例分析.中外医疗,2011,(25):12-14.
[2]郝建民.宫腔镜诊断治疗异常子宫出血318例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
健,2011,26(27):4282-4283.
[3]夏恩兰.妇科内镜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1-83.
[4]刘燕.宫腔镜诊断和治疗异常子宫出血130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10(8):6947-6948.
[5]徐明娟.宫腔镜检查术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上海医学,2003,26(7):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