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音乐

合集下载

生活中的音乐欣赏推荐

生活中的音乐欣赏推荐

生活中的音乐欣赏推荐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繁忙的工作中还是在休闲的时光中,音乐都有着不同的作用。

对于不同的人群,喜欢的音乐类型也不同。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些我个人喜欢的音乐,并希望能够启发您去发掘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1. 古典音乐无论是在烦躁的工作中还是在闲暇的时光里,古典音乐都是我最爱的一种音乐。

它给我带来的是宁静、悠远和浪漫。

对于古典音乐的欣赏,我们可能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和技巧,只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曲目,然后静静地欣赏就可以了。

-> 推荐作品:《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首交响曲。

贝多芬通过这首乐曲表达出对于人类和平、自由的向往和渴望。

每次听到这首曲子,我都会感到心灵的震撼。

《斯滕卡斯:乐队练习曲》:“乐队练习曲”是一首由16个小曲子组成的集锦。

这首曲子包含了古典音乐的悠远和浪漫,也包含了斯滕卡斯个性鲜明的风格。

这首曲子会带给我一种温暖的感觉,让我感到生活中的美好。

2. 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是大多数人都听过的一种音乐类型。

它的特点就是时尚、充满活力和流行。

流行音乐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力量,一种对于生活的热情和活力。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听一些流行音乐可以让我们感到充满活力和动力。

-> 推荐作品:《Rolling in the Deep》:这首曲子是Adele的代表作品之一。

它的特点就是强烈的节奏和她独特的嗓音。

这首曲子会让我不断的跟随节奏舞动,感到快乐和放松。

《Shape of You》:这是Ed Sheeran的一首著名歌曲。

它的节奏清新明快,唱词简单易懂。

每当我听到这首曲子,总会感到生命中的充实和活力。

3. 古风音乐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日益繁荣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听古风音乐。

它深度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带给我们一种清新、优美和含义深远的感受。

古风音乐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智慧。

-> 推荐作品:《破茧》:这是华语古风音乐的代表作品之一。

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音乐学习项目一 生活中的艺术 音乐 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音乐学习项目一 生活中的艺术 音乐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10分钟)2.教师出示《歌唱祖国》曲谱,学生识读乐谱,观察乐谱中的各种记号,包括速度术语、表情记号、调号、拍号、反复记号、连线等,为演唱做准备。

3.教师弹钢琴伴奏,学生视唱乐谱,注意音准和节奏。

4.教师引导学生填词演唱歌曲,查阅并总结这首歌曲都出现在哪些场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音乐在生活中的运用(15分钟)引导语:生活中的音乐无处不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节日都有适合的音乐陪伴着我们。

那怎么选用这些音乐呢?今天,我们来体验一下配乐师的工作。

请大家根据以下图片表达的内容,为其选配合适的音乐。

(教师展示不同生活场景图片)任务一:学生分组合作,为场景图片配乐。

(1)每组学生负责一个场景,通过网络搜集并选择符合该场景的音乐,并结合音乐要素,如速度、节奏、力度以及音乐风格、音乐情绪等方面说明选择原因。

(2)师生共同探讨并总结:何为合适的音乐?合适的标准是什么?音乐在艺术形式中的运用(15分钟)引导语:音乐不仅会出现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也会出现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

请同学们辨别图片中的五种艺术形式,并选配合适的音乐。

(教师展示艺术形式表演剧照或海报)任务二:学生分组合作,每组选择一种艺术形式并为其配乐,完成后由每组的组长进行分享。

(1)将课前搜集的该艺术形式的这一演出场景的相关资料,作为配乐依据。

(2)根据表演场景讨论配乐的音乐类型、音乐体裁,以及表演者的表演方式等。

(3)以表演场景的相关信息、确定好的音乐类型、音乐体裁、音乐风格等为关键词,通过网络搜集合适的配乐。

任务三:分组讨论音乐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作用,达成共识后由每组的组长总结汇报。

任务四:结合配乐体验,每位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熟悉的艺术形式及其代表作品,并选择其中一个表演场景谈一谈音乐在其中的具体运用。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音乐在生活中的运用。

2.利用周末实地考察生活中不同场合配乐的合适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大班音乐活动《生活中的音乐》教案

大班音乐活动《生活中的音乐》教案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虽然孩子们都积极参与,但有时候讨论的主题偏离了我们想要探讨的核心问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是我引导得不够明确。为了提高讨论效率,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明确地设定讨论主题,并在讨论过程中适时给予引导和纠正。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部分孩子表现得较为内向,不太愿意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团队合作和分享还不够自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鼓励他们,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内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元素,并通过实践操作、游戏互动等方式,逐步引导幼儿克服难点,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创作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生活中的音乐》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的声音可以变成音乐?”比如,你们听过的雨滴声、水流声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生活中音乐的奥秘。
-欣赏生活中的音乐:强调对生活中音乐美的欣赏,包括自然声音、日常生活中的声音等,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
2.教学难点
-感知音乐元素:对于幼儿来说,抽象的音乐元素如节奏和旋律的感知是难点。他们可能难以理解如何从生活中提取这些元素,并运用到音乐创作中。
-例:如何让幼儿理解风声的节奏可以转化为音乐节奏。
-创作音乐表达情感:创作音乐表达情感对幼儿而言是一项挑战,因为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将情感转化为音乐语言。
4.学会欣赏生活中的音乐,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本节课将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发现、创造和欣赏生活中的音乐,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生活中的音乐教案

生活中的音乐教案

生活中的音乐教案生活中的音乐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活中的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活中的音乐教案1教学内容: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教学对象:一年级(上学期)学生教学目标:1.对生活中的声音产生兴趣。

2.能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3.能用声音创编简单的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一、导课师:现在,老师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请听好: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

每位同学开动脑筋仔细、认真地想一想。

(速度放慢的):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会是什么呢?猜到的同学请举手告诉老师!(所有学生一起举手)师:啊!所有的同学都知道?那就一起把答案告诉老师吧!生齐:是耳朵!师:不错,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耳朵。

请同学们告诉老师,耳朵的作用是什么呀?生齐:听声音的。

师:对,耳朵的主要作用就是听辨声音的。

那现在老师就要考考同学们的小耳朵是不是很灵?请一听一好!二、听辨声音(一)教师在黑板上贴上“听一听” 卡片(卡片上有一个卡通儿童在思考)师:现在,老师播放第一组声音,这一组共有两种声音,请同学们仔细听好,这两种分别是什么声音。

师:下面我们来听第1种声音。

1.教师播放CD:钟表的嘀嗒声、报时声。

生l:是钟表走动的声音。

生2:还有报时的声音。

师:对,原来是永不停歇的钟表,在辛勤地工作“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当──”。

师:下面我们来听第2种声音。

(教师播放CD:闹钟的声音)生1:是闹钟在叫!师:啊,原来是可爱的小闹钟在“嘀嘀嘀嘀”地叫我们起床了!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音乐中是怎样表现“钟表”的?教师播放《在钟表店里》音乐片段(播放模仿钟表走动的声音、闹钟的声音片段:三段)。

师:怎么样?音乐好听吗?生:好听!师:作曲家写这首乐曲时,就是根据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钟表声而创作的。

音乐与生活美学: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音乐与生活美学: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音乐与生活美学:日常生活中的音乐在柔和的晨光中,音乐如细雨般悄无声息地浸润着我们的生活。

从闹钟的震动到街道上的喧嚣,再到夜晚静谧的星空下,音乐以其独有的韵律和旋律,织就了一幅幅日常生活的画卷。

清晨,是音乐唤醒了沉睡的世界。

一段轻快的旋律,可能是来自手机的铃声,或是鸟儿清脆的啼鸣,它告诉我们新的一天已经开始。

人们在这样的音乐中起床,洗漱,准备早餐,音乐不仅设定了一天的节奏,也激发了我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出门上班的路上,耳机里传来的是动感的流行歌曲或是悠扬的古典乐章。

音乐像一剂强心针,驱散了通勤的疲惫与压力。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即便是互不相识的乘客,也会因为同一首歌曲而产生某种微妙的联系。

音乐在这里成为了一座桥梁,连接着彼此独立却又相互依存的个体。

工作间隙,一段轻柔的钢琴曲或是清新的民谣,能够让人放松紧绷的神经,恢复精力。

办公室的音乐选择往往反映出这个空间的氛围和文化,它能够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与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傍晚时分,市集和商场里播放的是节奏明快的音乐,它引导顾客在货架间穿梭,刺激着消费欲望。

家庭晚餐时,背景音乐换成了温馨轻松的调子,它让食物更加美味,让交流更加顺畅,营造出和谐的家庭氛围。

夜幕降临,音乐又伴随着我们进入梦乡。

或许是一段轻柔的摇篮曲,或是自然的声响,如潺潺流水、风吹过树梢的声音,它们像是大自然的摇篮曲,抚慰我们的心灵,引领我们进入宁静的夜晚。

音乐与生活美学紧密相连。

它不仅仅是声音的艺术,更是情感和记忆的载体。

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旋律能够唤起我们不同的情绪反应,影响我们的心情和行为。

在日复一日的生活琐事中,音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逃离现实、寻找美好、感受情感深处的方式。

生活中充满了音乐,而音乐也充实了生活。

它既是艺术的展现,也是日常的实践。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音乐,用它来装饰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个性。

音乐无处不在,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是早晨的闹钟,是通勤的伴侣,是工作的背景,是购物的刺激,是晚餐的调味品,更是夜晚的摇篮曲。

《生活中的音乐》优秀教案

《生活中的音乐》优秀教案

《生活中的音乐》优秀教案
目标:
1、感受音乐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式音乐
2、尝试用已有的音乐经验为各生活场景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并进行表演
3、积极参与活动有竞争意识重点:感受音乐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难点:开始学习时幼儿可能会感到学习内容不理解从而失去兴趣解决:
以游戏法贯穿整个活动工具与材料:多媒体、仪式音乐磁带、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磁带、录音机、表演道具
过程:
将幼儿分为男、女两队教师宣布进行对抗赛(每一环节都以问题形式出现)
一、了解仪式音乐
1、听《运动员进行曲》入座:你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介绍仪式音乐)
2、你还知道些音乐是仪式音乐
3、游戏:猜一猜二、游戏(了解背景音乐)错位游戏:感受不同音乐的不同用途
二、为各生活场景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
1、幼儿在阅览室看书
2、新年舞会
3、户外活动
4、新疆帽专卖店。

生活中的音乐作文

生活中的音乐作文

生活中的音乐作文
生活中的音乐。

生活中的音乐是一种美妙的存在,它可以温暖人心,激发内心的情感,让人感
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丰富。

音乐是一种语言,它能够跨越国界和文化,让人们在不同的地方和时间都能够共鸣。

在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

当我们在家中放松的时候,可以听一首轻柔的音乐,让自己的心情得到放松和舒缓。

当我们在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也可以通过音乐来调节自己的状态,让自己更加专注和投入。

在朋友聚会或者社交场合,音乐更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可以增加气氛,让人们更加愉快和放松。

音乐还可以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记忆点。

有些歌曲会让人们回忆起美好的时光,
有些音乐会让人们感受到某种情感,有些曲子会让人们陶醉其中。

无论是欢乐的时刻还是悲伤的时刻,音乐都可以成为人们的陪伴和寄托。

生活中的音乐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音乐都有着独特的风格
和魅力,它们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

通过音乐,人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增进对世界的了解和认识。

总的来说,生活中的音乐是一种美妙的存在,它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
快乐和美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让我们珍惜生活中的音乐,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活中的音乐大班教案

生活中的音乐大班教案

生活中的音乐大班教案主题:生活中的音乐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3.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思考和表达能力;4.通过课堂活动,增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2.音乐与情感表达的关系;3.生活中的音乐表现形式;4.生活中常见的音乐乐器。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探究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1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平时的生活经历,有哪些时刻有音乐的陪伴,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师指导学生思考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例如放松、表达情感、传达信息等。

3.音乐与情感表达的关系(20分钟)教师播放一段悲伤的音乐,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中的情感表达,例如音乐的速度、节奏、音高等对情感的影响。

然后教师播放快乐的音乐,让学生对比两种不同情感的音乐,从而认识到音乐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情感。

4.生活中的音乐表现形式(2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生活中常见的音乐表现形式,例如歌曲、舞蹈、戏剧等。

教师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猜测对应的表现形式,并进行解释。

5.生活中常见的音乐乐器(20分钟)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乐器图片,介绍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然后教师播放乐器演奏的音乐,让学生猜测使用了哪些乐器并进行解释。

6.活动设计(25分钟)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设计一段表演,可以是合奏、独奏、伴奏或者舞蹈。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意,展示乐器的特点和美妙的音乐。

四、教学总结与展望(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学习计划。

鼓励学生多听音乐、多发现生活中的音乐,并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1.整理学习笔记,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音乐在生活中的理解;2.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音乐乐器,并找到它们的图片和介绍;3.欣赏一段自己喜欢的音乐,写下对这段音乐的情感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生活中的音乐,音乐中的大班生活
——浅谈大班幼儿常规活动中的音乐教育
阳光实验幼儿园鲁文刚
提要:
音乐是一门让人默然深思也让人激情澎湃的艺术。

幼儿园中的音乐教育更是一门意义深远、健康向上的音乐艺术。

在幼儿园许多的领域里都离不开音乐,孩子们也特喜欢在各种活动中弹弹唱唱、敲敲打打。

同样也因为如此,在音乐熏陶下的孩子们越来越开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善于表达他们真实的情感。

作为音乐特色教师的我,真的是感同身受。

关键词:
幼儿常规活动音乐教育
正文:
我是一名连任四年大班的老师,大班的孩子在常规方面总让我们老师操心心,因为大班的孩子特别有自己的想法,是幼儿园中最为叛逆的年龄段。

他们对世界万物都有着异常强烈的好奇心,以最为迅猛的速度接受着身边的一切。

但因家长、老师、伙伴以及自身等因素影响,他们对周围的一切事物
都有质疑的时候。

例如区域活动时,老师要求孩子们整队准备户外活动,总有几个孩子舍不得放下手里的玩具,总要磨蹭一段时间方肯排队。

再例如小中班的孩子对于吃什么菜、吃什么零食,他们大多没有
要求,但大班的孩子却特别挑剔,这个不要,那个不喜欢,就算老师再三强调这些食物的营养价值,孩子们也不予理睬。

这就是大班的孩子,你可以说他们可爱、也可以说他们不懂事,但要知道,他们都有着自己所认为的正确的世界观。

连续从教四年大班的我,对他们这群孩子的这些行为早已见惯不惯,在无数次重复又重复的要求声中,孩子们早已习惯左耳进右耳出,但也不能让他们由着性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在偶然的机会里,我发现常规要求中融入音乐的元素,将一些简单的常规口令变成好听的旋律与歌词,孩子们的反应非常明显。

今天我就合大家谈谈音乐教育在大班幼儿常规活动中个人的一些运用及收获。

一、激发热情,常规音乐的元素发掘。

刚刚来到这个班级的时候,孩子们在我面前显得特别活跃,个个个性十足,真的让我亦喜亦忧,喜悦的是孩子们很活泼聪明,忧的是我怎么和这群充满个性而且非常陌生的孩子们来相处。

在琢磨了一段时间后,在某天的一节音乐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音乐创编的内容非常感兴趣,能力较强的孩子能把歌词的内容全部换成生活中的歌词,甚至于有的孩子还注重了压韵,还有部分孩子居然会有自己的音乐旋律。

这些都让我感到惊讶,让我不敢相信孩子们的音乐想像力。

机会总是把握在有心人手中,因为孩子们的能力突出,我就暗自决定要把孩子们对音乐创编的感觉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尤其是运用到日常常规活动中去。

刚开始的时候我先训练孩子们安静下来的旋律,非常简单的一个要求坐好的旋律。

旋律为:“12 34 55 5,54 32 1 。

”歌词内容是,老师:“小朋友们坐坐好。

”幼儿:“我们坐好了。

”旋律刚出现在孩子们的耳边时,孩子们立刻注意力集中到了我的身上,当我指引他们唱出他们应该唱的“我们坐好了!”的内容时,孩子们各个眼睛里发出异常兴奋的光芒,我心也随之兴奋起来,我的兴奋是因为我的第一次尝试受到如此显效的回报,我为孩子们喜欢这旋律而感到分外激动。

在激动的同时我忍不住告诉孩子们:“这个旋律中老师只不过用到了…1、2、3、4、5‟这5个音,这几个音我们以前都学过,老师只是稍微改了下节奏,我们再唱一边,你们听听看是不是这样的。

”孩子们仔细听了一边,“真的是这样!”不觉嘴巴也唱出了这个旋律。

我又说:“既然那么简单,那下次小朋友们就和老师常常玩这个编歌曲的游戏好吗?这次是老师编的,下次你们来编!”孩子们好不犹豫地连连说好。

从那以后,我们大一班的孩子和我一起满怀憧憬地走上了创编音乐的艺术之路。

二、开发潜能,常规音乐的探索创编。

常规活动中许多事情一直让我们大班的几个老师头疼,如吃饭的时候老师盛饭都忙不过来,孩子们却是聊天聊得乐在其中。

整队出教室时,老师在后面再三嘱咐安静,可就有些孩子在老师眼皮底下活跃着。

针对这个情况,我多次告诉自己一定要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

怎么解决?我联想到了我们孩子喜欢的音乐。

我想到了孩子们喜欢受到表扬,那就先编个表扬歌吧。

利用一次语言课的机会,孩子们和我共同讨论了怎么样表扬人。

孩子们各自说出了自己心里想要的表扬语言:“你真棒!”“你表现的真好!”“你的进步真大!”“好样的!”许多好听的表扬语言从孩子们的嘴巴里冒了出来,特别有意思。

最后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编出了这样一首《表扬歌》:“今天的我表现特别好,周围的伙伴都表扬我。

伙伴们说:…你真棒!‟伙伴们说:…你真好!‟伙伴们说:…好样的!‟我说:…伙伴们,你们也一样!‟”特别有意思的说唱的形式,孩子们唱的时候还会在桌子上打节拍呢!但关键还是是把这首《表扬歌》用到实践中去,在运用中我发现午饭时、整队行走时,嚷嚷的吵闹声真的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有趣的说唱声。

这些说唱声还引来了不少其他班和老师的注意呢。

但光会一首肯定不行的,因为再好听的歌曲反复多次后总会引起审美疲劳。

因此,孩子们和我还一起创编了其他的一些关于常规活动的旋律,如:《我的眼睛找朋友》、《吃饭香香身体棒棒》和《我要做合格小学生》等等。

这些歌曲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孩子们一致喜爱,甚至有些能力强点的孩子会在孩子们之间来运用这些旋律,使得那些调皮的孩子俯首称臣,听话得不得了。

就这样,这些音乐元素在班级里火热起来,孩子们唱这些常规歌曲时候的热乎劲让我这个发明者心里也喜滋滋的。

三、贵在创新,常规音乐的持之以恒。

如果生意人所说的“创业容易,守业难。

”是真理,那我们大一班这个音乐特色班也深有体会。

一个学期过去了,我慢慢发现孩子们对班级里的几首常规音乐唱得滚瓜烂熟了,自然而然兴致也慢慢下落了。

我一直在思索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如何让孩子们回到刚开始的那种狂热状态。

最后我发现:我们每次歌唱的方式都是比较枯燥的集体歌唱方式,我们每次歌唱的内容总是那么几件事情,孩子们能不腻烦嘛!我总结出了主要原因:我们的音乐缺乏创新!
又是一节语言课,孩子们和我面对面坐着,我很坦白的说:“你们觉不觉得我们的《表扬歌》有些没劲?我最近越唱越无聊了。

”孩子们真的点头说是。

他们这个态度我心里早有数,所以心里没多大落差。

我又说:“那如果我们来做个好玩的游戏,你们来把里面的歌词全改掉,你们愿意吗?”孩子们此时又兴奋起来,“愿意!愿意!”“不吵闹、不调皮,遵守常规我最行!表扬你!表扬我!大家都是好榜样!”新的《表扬歌》出现了,孩子们的兴致又燃起来了。

从那以后,我们的音乐形式有了大大的改变,常常会创编一些新的旋律和歌曲,不光请孩子们集体唱,我们还会请别的班的孩子来我们班参观,另外每周还举行一次《每周之星》的歌唱比赛呢!在趣味和荣誉的照耀下,孩子们再也没有对常规音乐感到腻烦。

当然,我们班的常规自然也不要我费多大心思啦。

总结:
大班生活中的音乐,音乐中的大班生活。

在探索中,孩子们和我共同扮演了小小音乐家,我们共同发现、我们共同创作。

孩子们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成长着,也在这动听的音乐声中改变着。

如今大一班的孩子们已经升如小学,他们在小学面试时最擅长的才艺就是歌唱哦!这这群孩子满怀祝福的我也将面对下一届大班的孩子,我愿意将这群孩子和我共同创造的音乐财富带给下一届的弟弟妹妹,让这种特殊的音乐在常规教学中散发出更璀璨的光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