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物理选择题归类:图象类
2021年新课标Ⅱ物理高考试题(含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
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A .一直不做功 B .一直做正功 C .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 D .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15.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α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He Th U 42234902389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α粒子的动能B .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α粒子的动量大小C .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粒子所经历的时间D .衰变后α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16.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32-B .63 C .33 D .2317.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
一小物块以速度v 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A .g162vB .g82vC .g42v D .g22v 18.如图,虚线所示的圆形区域内存在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P 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
大量相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经过P 点,在纸面内沿不同方向射入磁场。
若粒子射入速率为v 1,这些粒子在磁场边界的出射点分布在六分之一圆周上;若粒子射入速率为v 2,相应的出射点分布在三分之一圆周上。
不计重力及带电粒子之间 的相互作用。
2021年新高考辽宁物理高考真题文档版(含答案)

(2)已知液体密度ρ=8.0×102kg/m3,小球体积V=5.0×10-10m3、质量m=4.0×10-6kg,结合h-t图像可得k=_________kg/s(浮力不能忽略,取重力加速度g=9.8m/s2)。
(3)若再用一个体积相同、密度较大的球,重复上述实验,所得h-t图像也是一条直线,则该直线可能是图(b)中的__________虚线。
12.(8分)
某同学将一量程为250μA的微安表改装成量程为1.5V的电压表。先将电阻箱R1与该微安表串联进行改装,然后选用合适的电源E、滑动变阻器R2、定值电阻R3、开关S和标准电压表对改装后的电表进行检测,设计电路如图所示。
(1)微安表铭牌标示内阻为0.8kΩ,据此计算R1的阻值应为_________kΩ。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并将R1调为该阻值。
C.频率小,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
D.频率大,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
5.如图所示,N匝正方形闭合金属线圈abcd边长为L,线圈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着与磁场垂直且与线圈共面的轴OO′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ab边距轴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A. B.
C. D.
6.等量异号点电荷固定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分布如图所示,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势线。将同一负电荷先后置于a、b两点,电势能分别为Epa和Epb,电荷所受电场力大小分别为Fa和Fb,则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935年5月,红军为突破“围剿”决定强渡大渡河。首支共产党员突击队冒着枪林弹雨依托仅有的一条小木船坚决强突。若河面宽300m,水流速度3m/s,木船相对静水速度1m/s,则突击队渡河所需的最短时间为
2021届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1.3物体运动的x-t、v-t图象分析

例 2 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道上行驶,它们运动的位移 x 随时间 t 变化的 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象与 t 轴相切于 10 s 处。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的初速度为零 B.乙车的初位置在 x0=60 m 处 C.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1.6 m/s2 D.5 s 时两车相遇,此时甲车速度较大
②在 t 轴上方围成的面积表示正位移,在 t 轴下方围成的面积表示负位移 如上图(1)合位移为正,(2)合位移为零,(3)合位移为负。
(2)如果 v-t 图为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果为曲线,则表 示物体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当 v-t 图为直线时,直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 度,如果斜率为正,则加速度为正,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如果斜率为负, 则加速度为负,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当 v-t 图为曲线时,曲线上任一点的 切线斜率为该时刻的瞬时加速度。
(3)如果 v-t 图在 t 轴上方和下方均有图像,则表示速度既有为正的部分又 有为负的部分(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事先已经为速度选好了正方向)
如右图,该物体的运动过程为(选定向右为正):物体以 向右 10m/s 的初速度,-5 m/s2 的加速度(负号表示加速度方 向向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到 A 时刻减速到零,然后再以 -5 m/s2 的加速度向左做匀加速运动,到 B 时刻速度加速到 10m/s(方向向左),再向左做匀速运动,做了 2s 的匀速运动后物体再以 5 m/s2 的 加速度向左做减速运动,运动到 D 时刻速度减为零,再向右以 5 m/s2 的加速度 做加速运动,运动到 E 时刻速度再度达到 10m/s 方向(向右)
学点生睛踊 :跃信2发息言筛:选3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
新高考2021届高考物理小题必练24电磁感应中的图象与电路问题

(1)电磁感应的图像;(2)电磁感应与电路问题。
例1.(2019·全国卷I·20)空间存在一方向与纸面垂直、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匀强磁场,其边界如图(a)中虚线MN 所示。
一硬质细导线的电阻率为ρ、横截面积为S ,将该导线做成半径为r 的圆环固定在纸面内,圆心O 在MN 上。
t =0时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如图(a)所示;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
则在t =0到t =t 1的时间间隔内( )A .圆环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始终不变B .圆环中的感应电流始终沿顺时针方向C .圆环中的感应电流大小为B 0rS4t 0ρD .圆环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B 0πr 24t 0【答案】BC【解析】第一过程从①移动②的过程中,左边导体棒切割产生的电流方向是顺时针,右边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根据楞次定律可知在0~t 0时间内,磁感应强度减小,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圆环所受安培力水平向左,在t 0~t 1时间内,磁感应强度反向增大,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圆环所受安培力水平向右,所以选项A 错误,B 正确;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E =ΔΦΔt =12πr 2·B 0t 0=B 0πr 22t 0,根据电阻定律可得R =ρ2πr S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I =E R =B 0rS 4t 0ρ,所以选项C 正确,D 错误。
例2.(2020·山东卷·12)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和第二像限分别存在磁感应强小题必练24:电磁感应中的图象与电路问题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垂直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磁场,图中虚线方格为等大正方形。
一位于Oxy 平面内的刚性导体框abcde 在外力作用下以恒定速度沿y 轴正方向运动(不发生转动)。
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4 s 末bc 边刚好进入磁场。
在此过程中,导体框内感应电流的大小为I , ab 边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F ab ,二者与时间t 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BC【解析】因为4 s 末bc 边刚好进入磁场,可知线框的速度每秒运动一个方格,故在0~1 s 内只有ae 边切割磁场,设方格边长为L ,根据E 1=2BLv ,11E I R=,可知电流恒定;2 s 末时线框在第二像限长度最长,此时有E 2=3BLv ,22E I R=,可知I 2=32I 1,2~4 s 线框有一部分进入第一像限,电流减小,在4s 末同理可得I 3=12I 1,综上分析可知A 错误,B 正确;根据F ab =BIL ab ,可知在0~1 s 内ab 边所受的安培力线性增加;1 s 末安培力为F ab =BI 1L ,在2 s 末可得安培力为F ab ′=B ×32I 1×2L ,所以有F ab ′=3F ab ;由图像可知C 正确,D 错误。
2021年新高考广东省高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21年新高考广东省考试试题(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科学家发现银河系中存在大量的放射性同位素铝26,铝26的半衰期为72万年,其衰变方程为26261312Al Mg 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 是氦核B. Y 是质子C. 再经过72万年,现有的铝26衰变一半D. 再经过144万年,现有的铝26全部衰变【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B .根据核反应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该核反应是2626013121Al Mg e →+即Y 是正电子,选项AB 错误;CD .因72万年是一个半衰期,可知再过72万年,现有的铝26衰变一半;再过144万年,即两个半衰期,现有的铝26衰变四分之三,选项C 正确,D 错误;故选C 。
2. 2021年4月,我国自主研发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并入轨运行,若核心舱绕地球的运行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引力常量,由下列物理量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A. 核心舱的质量和绕地半径B. 核心舱的质量和绕地周期C. 核心舱的绕地角速度和绕地周期D. 核心舱的绕地线速度和绕地半径【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核心舱做圆周运动向心力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可得222224Mm v πG m m ωr m r r r T=== 可得2232324v r r r M G G GTωπ=== 可知已知核心舱的质量和绕地半径、已知核心舱的质量和绕地周期以及已知核心舱的角速度和绕地周期,都不能求解地球的质量;若已知核心舱的绕地线速度和绕地半径可求解地球的质量。
故选D 。
3. 唐代《来耜经》记载了曲辕犁相对直辕犁的优势之一是起土省力,设牛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 通过耕索分别拉两种犁,F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αβ<,如图所示,忽略耕索质量,耕地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耕索对曲辕犁拉力的水平分力比对直辕犁的大B. 耕索对曲辕犁拉力的竖直分力比对直辕犁的大C. 曲辕犁匀速前进时,耕索对犁的拉力小于犁对耕索的拉力D. 直辕犁加速前进时,耕索对犁的拉力大于犁对耕索的拉力【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将拉力F 正交分解如下图所示则在x 方向可得出F x曲=F sinαF x直=F sinβ在y方向可得出F y曲=F cosαF y直=F cosβ由题知α < β则sinα < sinβcosα > cosβ则可得到F x曲< F x直F y曲> F y直A错误、B正确;CD.耕索对犁的拉力与犁对耕索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无论是加速还是匀速,则CD错误。
2021年新高考浙江物理选考真题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21年新高考浙江物理选考真题试卷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据《自然》杂志2021年5月17日报道,中国科学家在稻城“拉索”基地(如图)探测到迄今为止最高能量的γ射线,能量值为151.4010eV ⨯,即()A .151.4010V ⨯B .42.2410C -⨯ C .42.2410W -⨯D .42.2410J -⨯2.用高速摄影机拍摄的四张照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甲图中猫在地板上行走的速度时,猫可视为质点 B .研究乙图中水珠形状形成的原因时,旋转球可视为质点 C .研究丙图中飞翔鸟儿能否停在树桩上时,鸟儿可视为质点D .研究丁图中马术运动员和马能否跨越障碍物时,马可视为质点3.如图所示,在火箭发射塔周围有钢铁制成的四座高塔,高塔的功能最有可能的是() A .探测发射台周围风力的大小 B .发射与航天器联系的电磁波C .预防雷电击中待发射的火箭D .测量火箭发射过程的速度和加速度4.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器在成功着陆火星表面的过程中,经大气层290s 的减速,速度从34.910m/s ⨯减为24.610m/s ⨯;打开降落伞后,经过90s 速度进一步减为21.010m/s ⨯;与降落伞分离,打开发动机减速后处于悬停状态;经过对着陆点的探测后平稳着陆.若打开降落伞至分离前的运动可视为竖直向下运动,则着陆器()A .打开降落伞前,只受到气体阻力的作用B .打开降落伞至分离前,受到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C .打开降落伞至分离前,只受到浮力和气体阻力的作用D .悬停状态中,发动机喷火的反作用力与气体阻力是平衡力5.如图所示,虚线是正弦交流电的图像,实线是另一交流电的图像,它们的周期T 和最大值mU 相同,则实线所对应的交流电的有效值U 满足()A ./2m U U = B.2mU =C.2mU >D.2m U <6.某书中有如图所示的图,用来表示横截面是“<”形导体右侧的电场线和等势面,其中a 、b 是同一条实线上的两点,c 是另一条实线上的一点,d 是导体尖角右侧表面附近的一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线表示电场线B .离d 点最近的导体表面电荷密度最大C .“<”形导体右侧表面附近电场强度方向均相同D .电荷从a 点到c 点再到b 点电场力做功一定为零7.质量为m 的小明坐在秋千上摆动到最高点时的照片如图所示,对该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秋千对小明的作用力小于mg B .秋千对小明的作用力大于mgC .小明的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为零D .小明的加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为零8.大功率微波对人和其他生物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实验表明,当人体单位面积接收的微波功率达到2250W/m 时会引起神经混乱,达到31000W/m 时会引起心肺功能衰竭.现有一微波武器,其发射功率7310W P =⨯.若发射的微波可视为球面波,则引起神经混乱和心肺功能衰竭的有效攻击的最远距离约为()A .100m 25mB .100m 50mC .200m 100mD .200m 50m9.将一端固定在墙上的轻质绳在中点位置分叉成相同的两股细绳,它们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离分叉点相同长度处用左、右手在身体两侧分别握住直细绳的一端,同时用相同频率和振幅上下持续振动,产生的横波以相同的速率沿细绳传播.因开始振动时的情况不同,分别得到了如图甲和乙所示的波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两手开始振动时的方向并不相回B .甲图中绳子的分叉点是振动减弱的位置C .乙图中绳子分叉点右侧始终见不到明显的波形D .乙图只表示细绳上两列波刚传到分叉点时的波形10.空间站在地球外层的稀薄大气中绕行,因气体阻力的影响,轨道高度会发生变化.空间站安装有发动机,可对轨道进行修正.图中给出了国际空间站在期间离地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则空间站() A .绕地运行速度约为2.0km/s B .绕地运行速度约为8.0km/sC .在4月份绕行的任意两小时内机械能可视为守恒D .在5月份绕行的任意两小时内机械能可视为守恒11.中国制造的某一型号泵车如图所示,表中列出了其部分技术参数.已知混凝土密度为332.410kg/m ⨯,假设泵车的泵送系统以3150m /h 的输送量给30m 高处输送混凝土,则每小时泵送系统对混凝土做的功至少为()A .71.0810J ⨯B .75.0410J ⨯C .81.0810J ⨯D .82.7210J ⨯12.用激光笔照射透明塑料制成的光盘边缘时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入射点O 和两出射点P 、Q 恰好位于光盘边缘等间隔的三点处,空气中的四条细光束分别为入射光束a 、反射光束b 、出射光束c 和d .已知光束a 和b 间的夹角为90︒,则() A .光盘材的折射率2n =B .光在光盘内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三分之二C .光束b 、c 和d 的强度之和等于光束a 的强度D .光束c 的强度小于O 点处折射光束OP 的强度13.已知普朗克常量346.6310J s h -=⨯⋅,电子的质量为319.1110kg -⨯,一个电子和一滴直径约为4um 的油滴具有相同动能,则电子与油滴的德布罗意波长之比的数量级为() A .810- B .610 C .810 D .1610二、选择题Ⅱ(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对四个核反应方程(1)238234492902U Th He→+;(2)234234090911Th Pa e-→+;(3)1441717281N He O H+→+;(4)2341112017.6H H He n M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2)式核反应没有释放能量B .(1)(2)(3)式均是原子核衰变方程C .(3)式是人类第一次实现原子核转变的方程D .利用激光引发可控的(4)式核聚变是正在尝试的技术之一15.如图所示,有两根用超导材料制成的长直平行细导线a 、b ,分别通以80A 和100A 流向相同的电流,两导线构成的平面内有一点p ,到两导线的距离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导线受到的安培力125b aF F =B .导线所受的安培力可以用F ILB =计算C .移走导线b 前后,p 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改变D .在离两导线平面有一定距离的有限空间内,不存在磁感应强度为零的位置16.肥皂膜的干涉条纹如图所示,条纹间距上面宽、下面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肥皂膜最高和最低点的截面一定不是梯形B .肥皂膜上的条纹是前后表面反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C .肥皂膜从形成到破裂,条纹的宽度和间距不会发生变化D .将肥皂膜外金属环左侧的把柄向上转动90︒,条纹也会跟着转动90︒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5分) 17.(7分)(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小王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让重物从静止开始下落,打出一条清晰的纸带,其中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O 点是打下的第一个点,A 、B 、C 和D 为另外4个连续打下的点,①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对体积和形状相同的重物,实验时选择密度大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Hz ,重物质量为200g ,当地重力加速度29.80m/s g =,则从O 点到C 点,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的绝对值P E ∆=_______J 、C 点的动能KC E =_______J (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比较KCE 与PE ∆的大小,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单选).A .工作电压偏高B .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力C .接通电源前释放了纸带 (2)图3所示是“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的装置.实验中①观察到较模糊的干涉条纹,要使条纹变得清晰,值得尝试的是__________(单选).A .旋转测量头B .增大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C .调节拨杆使单缝与双缝平行 ②要增大观察到的条纹间距,正确的做法是______(单选)A .减小单缝与光源间的距离B .减小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C .增大透镜与单缝间的距离D .增大双缝与测量头间的距离 18.(7分)小李在实验室测量一电阻R 、的阻值.(1)因电表内阻未知,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判定电流表该内接还是外接.正确连线后,合上开关S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至合适位置.单刀双掷开关K 掷到1,电压表的读数1 1.65VU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其读数1I _______A ;将K 掷到2,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21175V,033AU I ==...由此可知应采用电流表__________(填“内”或“外”)接法.(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李进一步尝试用其它方法进行实验:①器材写连线如图3所示,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②先将单刀双掷开关掷到左边,记录电流春读数,再将单刀双掷开关挪到右边,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读数与前一次尽量相同,电阻箱的示数如图3所示.则待测电阻x R =_____Ω.此方法______(填“有”或“无”)明显的实验误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9分)机动车礼让行人是一种文明行为.如图所示,质量31.010kg m =⨯的汽车以136km/h V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距离斑马线20m S =处,驾驶员发现小朋友排着长6m l =的队伍从斑马线一端开始通过,立即利车,最终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汽车在刹车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且忽略驾驶员反应时间.(1)求开始刹车到汽车停止所用的时间和所受阻力的大小; (2)若路面宽6m L =,小朋友行走的速度00.5m/sV =,求汽车在斑马线前等待小朋友全部通过所需的时间;(3)假设驾驶员以254m/hV =超速行驶,在距离斑马线20m s =处立即刹车,求汽车到斑马线时的速度.20.(12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高0.4m H =的水平台面,台面上竖直放置倾角37θ=︒的粗糙直轨道AB 、水平光滑直轨道BC 、四分之一圆周光滑细圆管道CD 和半圆形光滑轨道DEF ,它们平滑连接,其中管道CD 的半径0.1m r =、圆心在1O 点,轨道DEF 的半径0.2m R =、圆心在2O 点,1O 、D 、2O 和F 点均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小滑块从轨道AB 上距台面高为h 的P 点静止下滑,与静止在轨道BC 上等质量的小球发生弹性碰撞,碰后小球经管道CD 、轨道DEF 从F 点竖直向下运动,与正下方固定在直杆上的三棱柱G 碰撞,碰后速度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与碰前相同,最终落在地面上Q 点,已知小滑块与轨道AB 间的动摩擦因数112μ=,sin370.6︒=,cos370.8︒=.(1)若小滑块的初始高度0.9m h =,求小滑块到达点时速度BV 的大小;(2)若小球能完成整个运动过程,求h 的最小值minh ;(3)若小球恰好能过最高点E ,且三棱柱G 的位置上下可调,求落地点Q 与F 点的水平距离X 的最大值maxX .21.(10分)一种探测气体放电过程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充满氖气(Ne )的电离室中有两电极与长直导线连接,并通过两水平长导线与高压电源相连.在与长直导线垂直的平面内,以导线为对称轴安装一个用阻值010R =Ω的细导线绕制、匝数3510N =⨯的圆环形螺线管,细导线的始末两端c 、d 与阻值90R =Ω的电阻连接.螺线管的横截面是半径21.010m a -=⨯的圆,其中心与长直导线的距离0.1m r =.气体被电离后在长直导线回路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电流I ,其I t -图像如图乙所示.为便于计算,螺线管内各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可视为kIB r =,其中7210T m/A k -=⨯⋅.(1)求30~6.010s -⨯内通过长直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Q ; (2)求33.010s -⨯时,通过螺线管某一匝线圈的磁通量Φ;(3)若规定c R d →→为电流的正方向,在不考虑线圈自感的情况下,通过计算,在答题纸上画出通过电阻R 的R i t-图像;(4)若规定c R d →→为电流的正方向,考虑线圈自感,在答题纸上定性画出通过电阻R 的R i t-图像.22.10分)如图甲所示,空间站上某种离子推进器由离子源、间距为d 的中间有小孔的两平行金属板M 、N 和边长为L 的立方体构成,其后端面P 为喷口.以金属板N 的中心O 为坐标原点,垂直立方体侧面和金属板建立x 、y 和z 坐标轴.M 、N 板之间存在场强为E 、方向沿z 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立方体内存在磁场,其磁感应强度沿z 方向的分量始终为零,沿x 和y 方向的分量Bx 和By 随时间周期性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图中B 可调.氙离子(2Xe +)束从离子源小孔S 射出,沿z 方向匀速运动到M 板,经电场加速进入磁场区域,最后从端面P 射出,测得离子经电场加速后在金属板N 中心点O 处相对推进器的速度为.已知单个离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2e ,忽略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且射出的离子总质量远小于推进器的质量. (1)求离子从小孔S 射出时相对推进器的速度大小V , (2)不考虑在磁场突变时运动的离子,调节0B 的值,使得从小孔S 射出的离子均能从喷口后端面P 射出,求B 的取值范围;(3)设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远小于磁场变化周期T ,单位时间从端面P 射出的离子数为n,且05B eL =.求图乙中0t 时刻离子束对推进器作用力沿z 轴方向的分力.物理试题参考作案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D 2.A 3.C 4.B 5.D 6.D 7.A 8.B 9.C 10.D 11.C 12.D 13.C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4.CD 15.BCD 16.AB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5分17.(1)①阻力与重力之比更小(或其它合理解释)②0.542-0.50 0.570-0.590 ③C (2)①C ②D18.(1)0.33-0.34 外 (2)①见右图 ②5 有电阻箱的最小分度与待测电阻比较接近(或其它合理解释)19.(1)1s t v =14st =11v a t =f F ma = (2)20l t v L+=2120s t t t =-=(3)2222v a v s -=/s v =20.(1)小滑块在AB 轨道上运动 (2)小滑块与小球碰撞后速度互换 小球沿CDEF 轨道运动 (3)小球从E 点到Q 点的运动 21.(1312231ΔΔΔQ I t I r I t =++0.5C Q =(2)2ΦkIBS a rπ==⨯8Φ 6.2810Wb -=⨯ (3)2ΔΦΔΔΔNk a I E N t r t π==⨯30 3.1410ARE i R R -==⨯+(4)21.(1)22001122qEd mv mv =-2004v eEdv m =-(2)当磁场仅有沿x 方向的分量取最大值时,离子从喷口P 的下边缘中点射出当磁场在x 和y 方向的分量同取最大值时,离子从喷口P 边缘交点射出2222222L R L R ⎛⎫-+= ⎪⎝⎭B 的取值范围:0~3mv eL(3)030542R L qB ==3cos 5θ=0ΔΔ0F t n tmv =-0F F nmv =-=-'135F nmv '=-.。
(新高考)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运动图像的理解和应用 作业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力与直线运动专项练习(2)运动图像的理解和应用1.水平地面上某平板车正在做直线运动,0t=时将质量为m的物块无初速度地放在平板车上,控制平板车的运动使平板车的v 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10m/s,则物块运动的v t-图像为( )平板车足够长,g取2A. B.C. D.2.在某个恶劣天气中,能见度很低,甲、乙两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同向行驶,甲在前、乙在后.某时刻两车司机同时听到前方有事故发生的警笛声,同时开始刹车.两辆车刹车时的v 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t=时两车的速度均为8 m/sB.24sC.若两车发生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辆车的间距一定等于48 mD.若两车发生碰撞,则可能是在刹车24 s以后的某时刻相撞3.A B、两物体同时同地从静止开始运动,其运动的v t-图像如图所示。
关于它们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物体B 在直线上做往返运动B.物体A 做加速度增大的曲线运动C.A B 、两物体在0~1 s 运动过程中距离越来越近D.B 物体在第1 s 内、第2 s 内、第3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3:24.甲、乙两车并排停在斑马线处礼让行人,在行人经过斑马线后,甲、乙两车同时启动并沿平直公路同向行驶,其v t 图线分别为图中直线a 和曲线b ,由图可知( )A.0t 时刻两车并排行驶B.0t 时刻乙车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C.在0~0t 时间内,乙车的加速度越来越小D.在0~0t 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为02v 5.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物体在0~0t 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小于0012v t B.图乙中,物体的加速度为22m/sC.图丙中,阴影面积表示1t ~2t 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变化量D.图丁中,3s t =时物体的速度为25 m/s6.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在0t =时刻两车正好相遇,在之后一段时间0~2t 内两车的速度–时间图像(v t -图像)如图所示,则在0~2t 这段时间内有关两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辆车运动方向相反B.在1t 时刻甲、乙两车再次相遇C.乙车在0~2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122v v + D.在1t ~2t 时间内乙车在甲车前方 7.甲、乙两车沿同一直线运动,其中甲车以6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置x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3s t =时,甲、乙图线的斜率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最初的一段时间内,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B.3s t =时,乙车的位置坐标为9m -C.乙车经过原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5D.10s t =时,两车相遇8.A 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同时运动,甲图是A 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乙图是B 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过程中,A B 、两物体相遇一次B.运动过程中,A B 、两物体相遇两次C.A B 、两物体最远距离是20 mD.6 s 内,A 物体的平均速度是B 物体的平均速度的两倍9.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2021年高考物理真题试卷(江苏卷)带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物理真题试卷(江苏卷)一、选择题1.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 cm,在4 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 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 40 m/NB. 40 N/mC. 200 m/ND. 200 N/m【答案】 D【考点】弹力【解析】【解答】由题意知弹簧的弹力为4N时,弹簧伸长2cm,根据胡克定律F=kx,代入可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 N/m,所以A、B、C错误;D正确。
【分析】由题确定出弹簧的弹力和伸长的长度,根据胡克定律求解弹簧的劲度系数.本题考查胡克定律的基本应用,关键要知道公式F=kx中,x是弹簧伸长的长度或缩短的长度,不是弹簧的长度.该题还应特别注意单位.2.有A,B两小球,B的质量为A的两倍。
现将它们以相同速率沿同一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图中①为A的运动轨迹,则B的运动轨迹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A【考点】斜抛运动【解析】【解答】由题意知A、B两球抛出的初速度相同,虽然质量不同,但牛顿第二定律知,两球运动的加速度相同,所以运动的轨迹相同,故A正确;B、C、D错误。
【分析】明确抛体运动的轨迹取决于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明确加速度均为重力加速度,即可分析小球B的运动轨迹.本题考查对抛体运动的掌握,要注意明确质量不同的物体在空中加速度是相同的,而影响物体运动的关键因素在于加速度,与质量无关.3.一金属容器置于绝缘板上,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容器中,容器内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
容器内表面为等势面,A,B为容器内表面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B. 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内表面的低C. 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该处内表面垂直D. 将检验电荷从A点沿不同路径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不同【答案】C【考点】电势差、电势、电势能【解析】【解答】由图知B处的电场线比A处密集,所以B点的电场强度比A点的大,故A错误;根据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可知,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内表面的高,所以B错误;电场线的方向与等势面垂直,故C正确;由于A、B在同一等势面上,将检验电荷从A点沿不同路径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都为零,所以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9.(多选)如图所示为汽车的加速度和车速的倒数 1/v 的关系图象。若汽车质量为 2×103kg, 它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且行驶中阻力恒定,最大车速为 30m/s,则
A.质点在 0~5 s 内的位移为 5 m B.质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10~12 s 内的加速度最大 C.质点在 10 s 末离出发点最远 D.质点在 8~1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4 m/s 答案
3
3.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 0~0.4s 时间内的 v-t 图像如图所示。若仅在两 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 t1 分别为:
A.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 B.物体运动的位移为 13 m C.物体在前 3 m 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为 3 m/s2 D.x=9 m 时,物体的速度为 3 2 m/s 答案 ACD
4.多选)在一静止点电荷的电场中,任一点的电势 与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 r 的关系如图所 示。电场中四个点 a、b、c 和 d 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 Ea 、 Eb 、 Ec 和 Ed 。点 a 到点电荷的 距离 ra 与点 a 的电势a ,已在图中用坐标( ra ,a )标出,其余类推。现将一带正电的试
A.物体的初速率 v0=3 m/s 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 C.当某次θ=30°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沿斜面下滑 D.取不同的倾角θ,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 x 的最小值 x=1.44 m 答案 BD
1
3.(多选)质量为 1 kg 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一水平外力 F 的作用下运动,如 图甲所示,外力 F 和物体克服摩擦力 f 做的功与物体位移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1.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甲车和乙车,其位移—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和曲线所示,图中 t1 对应 x1,则:
A.t1 到 t3 时间内,乙车的运动方向始终不变 B.在 t1 时刻,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C.t1 到 t2 时间内,某一时刻两车的速度相同 D.t1 到 t2 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答案 D 2.如图所示为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21)新高考物理选择题归类:图象类 (一)“特殊点”类
1.某一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 AB 段(曲线)所示,关于导体的电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 点的电阻为 12 Ω B.B 点的电阻为 40 Ω C.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 1 Ω D.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 9 Ω 答案 B 2.(多选)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 x 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 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 v0 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θ,实验测得 x 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 取 10 m/s2,根据图象可求出:
6.如图甲,质量为 1kg 的小物块以初速度 v0=11m/s 从θ=53°固定斜面底端先后两次滑上斜 面,第一次对小物块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 F,第二次无恒力 F,图乙中的两条线段 a、b 分别表示存在恒力 F 和无恒力 F 时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的 v-t 图线,不考虑空气阻力, g=10m/s2,(cos53°=0.6,sin53°=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匀加速所需时间为 5s B.汽车所受阻力为 2×103N C.汽车在车速为 15m/s 时,功率为 6×104W D.汽车在车速为 20m/s 时,加速度为 1m/s2 答案 A B C
探电荷由 a 点依次经 b、c 点移动到 d 点,在相邻两点间移动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分
别为Wab 、Wbc 和Wcd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Ea : Eb = 4 :1 B. Ec : Ed = 2 :1 C.Wab :Wbc = 3 :1 D.Wbc :Wcd = 1: 3
答案 AC
2
(二)“斜率”类
势 和电场强度 E 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A 8.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其连线中垂线上有 A、B、C 的小物块从 C 点静止释放,其运动的 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 其中 B 点处为整条图线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图中标出了该切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和 0.30s 3
B.3 和 0.30s
C. 1 和 0.28s 3
D.3 和 0.28s 答案 B
4.一质点沿 x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 x -t 图象如图所示,则: t
A. 质点做匀速 直线运动,速度为 0.5 m/s B.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0.5 m/s2 C. 质点在 1 s 末速度为 2 m/s D. 质点在第 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 2 m 答案 C
A. 恒力 F 大小为 21N B.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6 C. 有恒力 F 时,小物块在上升过程机械能的减少量较小 D. 有恒力 F 时,小物块在上升过程产生的热量较少 答案 C
5
7.如图(a)所示,AB 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若有一电子以某一初速度并且仅在电场力 的作用下,沿 AB 由点 A 运动到点 B,其速度图像如图(b)所示.下列关于 A、B 两点的电
4
5.如图甲,一维坐标系中有一质量为 m=2kg 的物块静置于 x 轴上的某位置(图中未画出), t=0 时刻,物块在外力作用下沿 x 轴开始运动,如图乙为其位置坐标和速率平方关系图象的 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为 1m/s2 B.t=4s 时物块位于 x=4m 处 C.t =4s 时物块的速率为 2m/s D.在 0~4s 时间内物块所受合外力做功为 2J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