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及答案(完美版)
2021年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1年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一、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①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②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
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③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认真读一读画“”的句子,分别用一个合适的词语表达作者的心情。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2.“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这个句子中的“全年”说明了桂花香的_________________,桂花的香不受季节的束缚,不仅_________的时候香,而且_____________都香。
3.对句子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母亲爱自己的家乡所以她说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
B.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树长得不茂盛,也没有家乡水的浇灌和滋润,所以不如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
C.这句话表达了母亲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4.请描述一下生活中你迫不及待地想做的一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2021年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最新)

2021年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最新)一、阅读课内外片段及资料,完成练习。
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最大速度能够达到44千米每小时。
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来差远了——鸵鸟奔跑的最大速度约72千米每小时。
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鸵鸟应该算是奔跑的世界冠军。
比鸵鸟跑得更快的动物就要数猎豹了。
猎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达110千米每小时。
猎豹才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但是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更快,超过320千米每小时。
这个速度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速度的两到三倍。
它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奔跑时速度都要快。
不过,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度快。
在喷气式飞行的高度,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而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
如果你对着一个以超音速移动的人大喊,他是什么都听不见的。
因为声音根本追不上他。
乘坐喷气式飞机去旅行,速度绝对是够快的了。
但是,如果你想到月球上去,就需要搭乘速度更快的工具了。
对!我们需要一枚火箭。
为了摆脱地心引力,飞到浩瀚的太空中,火箭的速度要比喷气式飞机的速度快得多才行。
火箭的最大速度能达到4万千米每小时,是声速的30多倍。
进入太空之后,即使关掉发动机,火箭仍可以继续前进。
(资料)游隼,一种中型猛兽,主要在空中捕食。
它大多数时候都在空中飞翔巡猎,发现猎物时首先快速升上高空,占领制高点,然后以每秒钟75——100米的速度,近似垂直地从高空俯冲而下。
游隼的俯冲捕猎本领不是天生就会的,它具有自然界罕见的教授雏鸟捕食技巧的行为。
1.文中提到了三种动物,其中陆地上的奔跑冠军是________。
火箭飞到太空中,最大速度能达4万千米每小时,这样设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由“资料衔接”可知,游隼在空中发现猎物后不降速度反升的原因是()A.和猎物比速度B.要占领制高点C.为了空中捕食D.教小游隼本领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说明游隼没有飞机飞行速度快。
2021年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训练(10篇)

2021年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训练(10篇)一、课内阅读。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十里飘香,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里香的。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
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于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1.这个文段选自《_____》。
2.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什么?_____________3.用“”线画出写桂花落下来像下雨一样的句子。
4.一个“浸”字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5.“好香的雨”指的是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太阳(节选)①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②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没有太阳,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③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水蒸气。
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
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关联词。
2.在第②自然段的()内加上标点符号。
3.选文第①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结合实际说说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
2021年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

2021年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一、课外阅读。
威尼斯①威尼斯位于亚得里亚海北部的拉古纳湖中,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个城市,有30多万居民。
②威尼斯素有“水都”之称,水、桥、船构成了威尼斯的三大特色。
③威尼斯全市约有170多条大小不同的弯弯曲曲的河道,两岸是各色的建筑。
河道宽窄不一:大运河最宽,约100米;而最窄的河道,两岸居民可开窗握手。
④威尼斯全城有桥梁400余座。
它们各具风姿,格调不同。
建于1592年的大理石独拱桥——理阿托大桥,建在大运河上,桥上还开设了许多店铺。
文艺复兴时修建的叹息桥,全桥由桥屋覆盖。
涨潮时,水涌入圣马可广场,这里又会出现许多临时的木板桥。
⑤威尼斯的船,实际上是当地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这里的船是各种各样的:集体乘坐的,个人使用的,出租的,游览的,比赛的,应有尽有。
⑥威尼斯的绮丽风光,吸引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
1.用“\”给加点字划去错误的读音。
威尼.(nílǐ)斯涨.(zhàng zhǎng)潮绮.(qǐyǐ)丽应.(yìng yīng)有尽有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画“√”。
(1)素.有:①本色。
②颜色单纯,不艳丽。
③蔬菜瓜果等,与“荤”相对。
④素来,向来,一直以来。
⑤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2)各具风姿.:①容貌。
②姿势、姿态。
(3)绮.丽:①美丽。
②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威尼斯的三大特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威尼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是__________。
4.第4自然段写威尼斯的桥“各具风姿”,是用____方法写的。
文中“‘30多万’‘170多条’‘约100 米’”等是____方法。
A.打比方 B.举例子C.作比较 D.列数字二、阅读课外选段,完成练习。
戴宗问道:“在楼下作闹的是谁?”过卖..道:“便是如常同院长走的那个唤做铁牛李大哥,在地下寻主人家借钱。
2021年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全面)

2021年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全面)一、阅读理解。
松鼠(节选)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
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
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1.松鼠是怎样搭窝的?按下面要求做题。
(1)在文中用“○”圈出描写松鼠搭窝动作的词语。
(2)这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松鼠、的特点。
2.你认为松鼠的窝有什么特点?请找出关键词写在下面。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3.读下面句子,和本段比较一下,体会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松鼠在树上筑巢或利用树洞栖居,巢以树的干枝条及杂物构成,直径约50厘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
古人谈读书。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读好句子,有助于理解意思,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2.古今字义有不同。
“尝”在本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急”在本文中指__________。
3.朱熹通过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
4.读书“三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特别强调_____的重要性,这是因为___________。
5.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出了读书的感想,成语“源头活水”就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中凝缩而来的。
三、课内阅读。
2021年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完整版)

2021年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完整版)一、阅读课文《慈母情深》(节选),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母亲掏衣兜。
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②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③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④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⑤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⑥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⑦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⑧“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⑨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
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⑩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1.你如何理解第②③两段的人物对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④段中的四个“立刻”,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⑤⑥两段是“我”心灵受到震撼后,对妈妈的认识、理解和自我感受。
你从中能读出“我"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是如何理解妈妈的责备和数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课文《慈母情深》选段,完成练习。
2021年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及答案(完整版)

2021年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及答案(完整版)一、课内阅读。
松鼠(节选)语段一: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语段二:松鼠体形细长,体长17~26厘米。
尾长15~21厘米,体重300~400克。
1.阅读上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的填空。
(1)上面两个语段内容是相同的,都在说明__________。
但两个语段的语言风格却不同:语段一________________,语段二________________。
(2)语段一的描述主要突出了松鼠外形____________的特点;语段二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写出了松鼠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请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语言风格,介绍一种动物、植物或事物的外形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得地面寸草不生。
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其实..,太阳高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文段中的“___________”一词与加点词“其实”意思相近。
2.第一自然段开头引用了一个传说,这个传说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作者引用这个传说开头的作用是(_________)(多选)A.引出本文说明的对象。
2021年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带答案)

2021年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带答案)一、阅读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公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选文第二自然段的结构是()A.总分B.总分总C.分总2.本篇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列强不但摧毁我们的建筑、毁灭我们的文物,更是霸占我们的土地,闻一多在《七子之歌》中提到的被列强霸占的土地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读课内选段,回答问题。
猎人海力布(节选)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打猎方便极了。
他把宝石含在嘴里,能听懂飞禽走兽的语言,能知道哪座山上有哪些动物。
从此以后,他每次打猎回来,分给大家的猎物更多了。
这样过了几年。
有一天,他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鸟在议论着什么。
仔细一听,那只带头的鸟说:“咱们赶快飞到别处去吧!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水淹没,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
他急忙地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
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
相信我的话吧,赶快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及答案(完美版)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diǎn diàn)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lán nán)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fú fó)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我会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依次写在横线上。
2.本文是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来描写圆明园的,其中________方面写得最详细。
3.假期里,几个朋友讨论去哪里旅游供选择的景点有平湖秋月、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你建议去哪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
忆读书(节选)①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②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
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③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
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④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
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⑤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
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
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⑥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
⑦《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
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故事中的三个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第②-⑦段主要写了作者三个时间段读书的情况,表示这三个时间段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⑥段,作者对《水浒传》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对《荡寇志》的评价是__________。
4.文章结尾作者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这句话包含三层意思:“读书好”指________,“多读书”指___________,“读好书”指_____________。
5.我们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课内片断,完成练习。
《少年中国说》(节选)①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②红目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③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
2.选出下列画线字的正确解释。
(1)干将发硎,有作其芒(_______) A.光芒 B.锋芒 C.茫茫(2)天戴其苍,地履其黄(_______) A.领土 B.鞋子 C.踩、踏3.将下列表象征关系的句子用直线连接起来。
(1)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A.象征少年中国突然崛起(2)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B.象征中国的巨大声威(3)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C.象征中国的巨大前程(4)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D.象征中国的进步不可限量4.选文第②自然段写了很多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事物来形容自己心目中的“少年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内阅读。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面。
赵王胆怯,不敢去。
但蔺相如和大将军廉颇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
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境上,作好了抵御秦军的准备。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面。
秦王要赵王鼓瑟。
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
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
”秦王很生气,拒绝了。
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
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蔺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
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蔺相加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国的大臣不甘心,继续发难,但蔺相如毫不示弱,直到会面结束,秦王也没占到使宜。
秦王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1.秦王约赵王渑池会面,赵王为什么胆怯?两相如和廉颇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渑池会上,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赵王到渑池会面秦王这件事上,廉颇起到了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4个字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阅读这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课内选段,回答问题。
松鼠(节选)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太想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足够()。
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
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
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1.本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A.松鼠的食物B.松鼠窝的形状C.松鼠的窝D.松鼠的外形2.“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权的地方”一句中,“通常”一词______(可以不可以)去掉,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加点的“搬、放、编扎、挤、踏”等词有什么特点?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依序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宽阔坚实既舒适又安全B.宽敞结实既舒畅又安全C.宽阔结实既舒畅又安全D.宽敞坚实既舒适又安全5.说说文段可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阅读理解。
鸟的天堂(节选)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
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乌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文中“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写了鸟的_________,“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了鸟的________。
2.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____________,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_____________3.作者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是因为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________(时间),他看到了________,却没见到________;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________(时间),他看到了________,所以作者才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七、古文阅读古人谈读书(节选)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选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告诉我们读书一要有志气(志向):二要有________,三要有________,这三方面是缺一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