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西藏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藏族消费经济水平的影响因素和提升措施

藏族消费经济水平的影响因素和提升措施一、藏族消费经济水平的影响因素1.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藏族分布区域面积较大,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复杂,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消费习惯等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到该族群的消费经济水平。
2.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随着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也会相应提升,因此这些因素也会对藏族消费经济水平产生重要影响。
3.旅游业的发展:藏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当地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并带动了一定程度的消费经济水平提升。
4.政策和制度的支持:各级政府积极推出支持藏族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为提升当地消费经济水平提供了保障。
5.服务水平和消费信心:消费者对服务水平和消费信心的提升,会促进消费需求的增加和消费经济水平的提升。
二、藏族消费经济水平的提升措施1.提升教育水平:加大对藏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投入,提升藏族人民的教育程度,为其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2.优化消费环境:建设更加完善的商业服务设施,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信心,为消费水平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3.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当地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消费者对本地产品的信心和认同,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消费经济水平提升。
4.积极发展旅游业: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细化旅游产品内容,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当地消费经济水平提供支持。
5.加强政策支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当地经济,提升藏族地区整体经济水平及消费经济水平。
三、案例分析1.拥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拉萨,是西藏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之一。
拉萨的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商贸业的繁荣,进而对当地消费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2.“藏羊牧场”项目是一家以现代综合型藏羊养殖为主的品牌。
项目凭借其高品质、绿色安全、科技创新、特色定制的经营理念及发展战略,成功带动了当地消费水平的提升。
3.昌都市政府通过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链条,让昌都牦牛肉逐渐走进国内市场。
生产要素对西藏藏药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生产要素对西藏藏药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西藏藏药是中国多民族历史文化和医学医药科学研究的宝贵学术财产,作为草药中的特殊药材,其成分及作用特点独特,深受各方熟知与重视。
近年来,西藏藏药的价值不断提高,西藏藏药产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为西藏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在总结西藏藏药的基础上,从生产要素的角度,对西藏藏药产业经济增长贡献进行实证分析,旨在发掘西藏藏药产业发展过程中有效驱动西藏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因素,为西藏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建议等。
首先,从资金要素看,各级政府和相关金融机构陆续开展多项政策和措施,积极支持加快西藏藏药产业发展。
通过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政策措施,以及投资、担保以及贷款等形式的金融支持,有效促进了西藏藏药产业发展。
在政府金融支持的持续推动下,西藏市场经济结构逐渐完善,藏药企业积极参与各项投资,其产业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提高。
其次,从技术要素看,西藏藏药产业的发展依赖科技的进步,由于缺乏医药科研技术水平落后,因此推进其发展,同时挤压被视为有限资源。
因此,西藏藏药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利用国内外科学技术资源,主动引进技术和设备,完善药品研发及生产体系。
这无疑增强了西藏藏药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提升了西藏藏药产业经济增长能力和效率,有效促进了西藏藏药产业的发展。
此外,从人力要素看,西藏的藏药种植及加工人力资源被视为当地的重要生产要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不断改善培训、就业和财富分配等政策措施,为藏药种植及加工行业提供了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持,极大地扩大了西藏藏药产业的生产和存量,使藏药行业扩大了规模,进一步提高了西藏藏药产业经济增长贡献。
最后,从生态环境要素看,西藏人民长期以来都是藏药行业的主体,以藏药生产和加工维持其经济和生活。
地处高原,西藏拥有营养丰富的土壤,接受到足够的光照,自然条件优越,无可比拟,使西藏成为最适合生产藏药的地区之一,因此不断改善西藏藏药行业的生态环境也成为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同样起着推动西藏藏药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西藏农村居民收入发展趋势的GM(1,1)模型及因素分析

摘 要: 以近 6 西 藏 自治 区农 村居 民人 均收入 为研 究 对 象 , 用灰 色 系统 建 立 了人 均 纯收 入 发展 趋 势 年 应
的 灰  ̄G 1 1 测模 型 , 用关联 度分 析 方法确 定 了反 映农 村居 民不 同收入 来 源 的4项主要 指标 因素 M(,) 预 运 相 对 于 纯 收 入 的 关 联 程 度 。 分 析 得 出 : 未 来 5年 中 西藏 农 村 居 民人 均 收 入 平 均 年 增 长 率 达 到 在
中 国虐 学c 提 2 1 ,60 ) 1 —2 薹 0 02 ( 1: 73 0 3
Chi s rc l a i n eBulei ne eAg i u t lSce c ur ltn
西藏农村居 民收入发展趋 势的 G 1 ) M(, 1 模 型 及 因素 分 析
达 瓦 , 红 旗 达
Ke o lp r a i c m ,atr nls yw r s R lt n l rd , y o r G 1 1moe, e pt i o e fc a i c an oa y s
0概 述
合 理 、 确地 分析 这种 差异 , 准 以及 研 究人均 纯收 入 的发 展趋势, 具有 重 要 的理 论 和 现 实意 义p 。笔 者应 用 灰 色 系 统理 论 , 以近 几年 西 藏 自治 区农 村 居 民人 均 纯 收 入 和 反 映收 入 来源 的主要 统 计 指标 为 样本 , 建立 了西
c p t nc mea d f u o c so c me r m h n lsswek w ha h e a ia ic me i b t u a a ia i o n o rs ur e fi o .F o t e a ay i no t tt e p rc p t n o n Ti e r l n r a e l n r a e a a e o 4.9 r a wil ic e s ta r t f 2 6 5% .Th is a tr af c i he i o fr r la e e i e t s t e f tf co fe tng t nc me o a a r sd n s i he r u r i c me fo t e p ma y i usr , lo d b e ta y n usr n o , n o u tv nc me a d s c n a n o r m h r i r nd t f lwe y t ri r -i d t i c me no pr d c i ei o n e o d r y o y y i d t n o . n usr i c me y
西藏地区经济制度变革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有效 率 的 经 济 组织 和 制 度 安 排 是提 高 要素投入质量和要素效率的关键 ,是西藏
2 、经 济 制度 变革 对 西藏 经 济发 展 的实证 分析
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 。要素投入的数 量和组合状况以及要素的使用效率 ,可以 推动生产的可能性边界的变化 ,引致西藏 经济增长的变化。一股的 ,投入要素的数 量和组合状况 ( 即资本 、劳动 、土地 所 占 比重或份额大 小) ,取 决 于 一 国或 一 个 地 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中各种资源的供 给状况和各要素的相对价格状况 ,西藏的
但是 ,西藏地 区的城市经济并不发达 ,模 仿 内地 通 过 城 市 经 济 的 飞速 发 展 ,通过 城 市 经 济 来带 动 农 村 经 济 的模 式 — — 即 “ 抽 肥 补 瘦 法 ” 在 西 藏 地 区 是 存 在 较 大 难 度 的。但现在西藏地区缩 小城 乡差距的主要 办法正是采用 了利用中央或地方财政实现 抽肥补瘦的财政调节法 ,而这种方法之所 以能够实现 ,完全依靠的是行政命令而不 是资源 的 自然流动 。 资源对于经济的发展有时并不一定能 取 到决 定 性 的 作 用 ,但 如果 能 从 制 度上 保 障 建立 统 一 的 城 乡市场 ( 品市 场 与要 素 产 市场 ) ,实现经济要素 的流动 ,降低城 乡 统 一 市场 的 交 易 成 本 ,实现 城 乡政 治 、 经 济 、文 化 发 展 的 对 接来 推 动 经 济 增长 却 是 可行 的 。
一
年 第
≥ .
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杜青龙 西藏 大学经济与管理 学院 8 00 5 00
撬 | 蕞 00。00 l 0 0|
西 藏 地 区 的 经 济 增 长 与 经 济 制 度 变革 存 在 正
西藏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 西藏 民族学院 a .政法学 院;b .教育学院
要 :近年来 ,西藏依靠投 资拉动 ,尤其是依靠 中央直接投 资,大规模地 发展 了基础 设施 建设。党 的
十七大针对近年来我 国经 济增 长过 于依 靠投 资和 出 口拉动 、消费需求不足 的现状 ,强调 “ 大 国 内需求特 别 扩
是 消费需求” 的观 点 ,西藏经济的发展 也 面临着结构调整和选择 问题。
关 键 词 :西 藏 ;三 大 需 求 ;经 济 增 长 中 图分 类 号 :F17 2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 0 (0 0 0 -0 70 625 9 2 1 )20 1 - 4 - 4
一
、
三 大 需 求 对 经 济 增 长 的相关 理 论
经济增 长是指 一个 区域 内的社 会 总财 富的增 加 ,是宏 观经 济 的主要 目标 之一 。但如 何实 现增 长 ,人 们 的认识 并不 一致 , 现 代 的开放 经济 中 ,一国 ( 在 区域 ) 的经济增 长 主要靠 消费需 求 、投 资需求 和 净 出 口需 求来推 动 。关 于消 费与经 济增 长 ,凯恩 斯认 为 ,形 成 资本 主义 经济 萧条 的根 源是 由于消 费需 求 和投资需 求 所构成 的总需 求不 足 ,以致无 法 实 现充 分 就业 。而 消 费 需 求不 足 是 由 于边 际消 费 倾 向递 减 规 律 ( 随着 收 入 的增 加 ,人 们也 会增加 消 费 ,但 消费 的增 加 小 于 收人 增 加 的 幅度 ) 的作 用 ,人 们不 会 把 增 加 的 收入 全 用来增 加消 费 ,即消费需 求 不足 会抑制 增 长 的观 点 。发展 经济 学家认 为 ,从世界 各 国经 济发 展 和工业 化进 程看 ,投 资率呈现 从低 到 高 、再 从 高到 低并 趋 于 相对 稳 定 的变 动过 程 ,近 似一 条 平 缓 “ u” 型 的 曲线 倒 ( 或称 为 “ 马鞍型 ” 曲线 ) ;消费 率变 动过程 则呈 现 与 投 资率 相 反 的平 缓 的 “ u” 型 曲线 ( 称为 “ 马 或 倒 鞍 型” 曲线 ) 。美 国经 济学家 罗斯 托 16 9 0年在 其 著 名 的 《 济 成长 阶段 》 一 书 中 ,提 出 了经 济增 长 阶段 经 理论 ,首次将 各 国经济增 长过程概 括 为六个 阶段 ,在 经 济增 长 的不 同 阶段 ,消费 、储 蓄 、投 资 与经济增 长 的关 系是不 同的 。而罗斯 托 和钱 纳里 的观点 更多 地考 虑 了发展 中国家 的现 实 ,强 调消费 与经 济增 长是 一种 动态 的阶段性 相互 推进 关 系 。 关于对外 贸易 与经 济增 长 ,重商 主义代 表人 物英 国 的托 马 斯 孟认 为 ,对外 贸 易是 国家致 富 的唯一 手 段 ,是 国家财 富增长 的通 常手 段 ,国 内贸易是 财 富 的相 互转 让 ,对 外 贸易 有 助 于财 富 的增 加 ,并提 出 保证 贸易顺 差采 取 的措 施 和 途径 ,包括 促 进 出 口 ,缩 减 进 口 以及 发 展无 形 贸 易 等 。英 国 学 者 罗伯 特 逊 13 9 7年提 出 “ 对外 贸 易是 经济 增 长发 动 机 ”这 一论 断 ,其 主 要观 点 是 ,认 为后 进 国家 可 以通 过 对外 贸 易 ,特别 是通过 出 口增 加 来拉 动本 国经济 的增 长 。后 美 籍学 者纳 克斯对 西方 国家 国民经济 增长 的原 因进行 了分 析 ,认为对 外 贸易之 所 以可 以成为 经济增 长发 动机 的原 因在 于 ,中心 地 国家 经济 的增 长 使得 对初 级 产 品的需求 增加 ,生 产初 级产 品 的外 围地 国家 就会 受 益于 国 际分 工 ,其初 级产 品 出 口的增 加 ,通过 一定 的转 换过程 ,将 出 口部 门经济 的增 长传 递 到国 内其 他 部 门 ,从 而 引起 国内经济 的增长 。
西藏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西藏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囝王乃霞摘要: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通常被称为“三驾马车”。
“三驾马车”对不同的国家、不同地区和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有所不同。
近年来,西藏依靠投资拉动,尤其是依靠中央直接投资。
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
党的十七大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拉动不足的现状,强调“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西藏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结构调整和选择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西藏近年来内需和外需结构变化以及面临的机遇。
提出当前扩大三大需求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西藏;三大需求;经济增长一、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经济增长是指—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是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之一。
但如何实现增长,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在现代的开放经济中,一国(区域)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来推动。
关于消费与经济增长,凯恩斯认为,形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总需求不足,以致无法实现充分就业。
而消费需求不足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也会增加消费,但消费的增加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的作用,人们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来增加消费。
即消费需求不足会抑制增长的观点。
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看,投资率呈现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并趋于相对稳定的变动过程,近似一条平缓。
倒u”型的曲线(或称为“马鞍型”曲线);消费率变动过程则呈现与投资率相反的平缓的“u”型曲线(或称为。
倒马鞍型”曲线)。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1960年在其著名的<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增长阶段理论,首次将各国经济增长过程概括为六个阶段,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消费、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不同的。
而罗斯托和钱纳里的观点更多地考虑了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强调消费与经济增长是一种动态的阶段性相互推进关系。
西藏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强 了西 藏 比较优 势 的产 品 的竞 争 力 。第 二 阶段 (00— 20 20 年 ) 这个 阶段 投 资 增 长 速 度 高 于 经 济增 长 , 资 的 07 , 投 利用效 率 出现下 降趋势 , 但投 资对经 济增 长的 贡献 与 拉动 依然强 劲 。西 藏经 济 取得 了较 快 的增 长 得 益 于 政策 的倾 斜 与投资力 度 的加大 , 也造成 了西 藏不 同地 区增 长 的差 但
安徽农学通报 , nu . c. ul20 1 ( 1 A hi A SiB l 09,5 1 )
西藏 经 济 增 长 影 响 因素 分 析
张格 杰
( 1东北林业大学 , 黑龙江哈尔滨
陈
红
8 00 ) 60 0
104 2西藏农牧学 院, 50 0; 西藏林芝
摘 要: 从需求角度分析投 资、 消费、 口、 进 出口对 西藏 国 内生产 总值 的动 态影响 , 结果表 明: 费是 西藏经 济增 长的 消
究 方便 修 正 为 0 。
作者简介 : 张格杰( 90一) 男 , 17 , 河南 扶沟人 , 副教授 , 西藏农 牧学院教务处工作。 通讯作者
收稿 日期 :0 9— 5—1 20 0 1
安 徽 农 学 通 报 , h i . c. u120 1 ( 1 An u A SiB l 09,5 1 ) .
距 继续 拉大 。为 了协调 西藏各 地 区发展 , 互 促进 的 区域 相 经济 正成 为西藏 经济社 会新 的增 长特点 和趋 势 。 12 2 消费是促 进 经济 增 长 的动 力 通 过 2 .. 0多 a的社 会 经 济的发 展 , 西藏 消 费也 呈 现 持续 增 长 的态 势 , 终 消 最 费支 出从 18 94年 的 9 6 . 3亿 元增 长到 2 0 0 7年 的 2 10 4 . 8亿
西藏财政支出和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Tibet's Financial Expenditure and the Effects of its Structure on Economic Growth
作者: 陈朴[1];毛阳海[2];王代远[1]
作者机构: [1]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经济战略研究所,西藏拉萨850000;[2]西藏民族学院
财经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出版物刊名: 西藏研究
页码: 90-100页
主题词: 西藏;财政支出;经济增长
摘要:西藏政府的财政支出大致可分为经济建设费用、各项事业费用、行政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等四项。
其中,经济建设费用的结构不尽合理,加之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占,导致了
经济建设费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不大,并制约了西藏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效应作用的
发挥,不过,其中行政管理费用却对西藏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西藏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西藏民族学院代敏华、卢俊、王成摘要:本文分别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和国民收入核算的角度对影响西藏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本文借助《西藏统计年鉴》的数据(数据范围为1985—2009年),通过时间序列的自相关性的去除,建立了西藏产出GDP关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投入和技术进步的C-D生产函数,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西藏经济的增长总体上仍是资本和劳动力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粗放型增长方式,增长质量不高,为此西藏要想大力促进经济的增长,需要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及进行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努力。
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本文通过《西藏统计年鉴2010》的数据(数据范围为1981—2009年),并借助主成分回归的方法去除数据的多重共线性,建立了西藏GDP关于消费、投资和出口的计量经济模型,得出的主要结论为:消费在影响西藏GDP的这三个因素中对GDP的刺激作用最强,投资其次,净出口最弱。
为此,要想保持西藏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西藏政府应进一步制定合理的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结构,加大投资力度,并优化商品出口的结构,大力培养新的出口增长点,提高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关键词:经济增长;C-D生产函数;投入;产出;国民收入核算目录1.引言:问题的提出 (1)2.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 (1)2.1指标的选择与数据说明 (1)2.2模型理论形式的构建 (3)2.3模型的求解及检验 (3)2.3.1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与检验 (3)2.3.2模型序列相关性的去除 (5)2.4对模型结果的分析 (6)3.从国民收入核算的角度分析 (6)3.1指标的选择与数据的描述 (6)3.2模型理论形式的构建 (8)3.3模型的求解及检验 (9)3.3.1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与检验 (9)3.3.2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9)3.3.3模型的主成分回归 (10)3.3.4模型诊断 (11)3.4对模型结果的分析 (12)4.结论与启示 (12)参考文献 (15)附录:文中模型建立所用到R统计软件代码 (16)1.引言:问题的提出繁荣经济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首要任务。
对西藏来说,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西藏的经济实力和增长水平与我国其它省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经济增长比较缓慢。
因此,寻找出制约西藏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增加人民收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在新时期促进西藏经济增长,是深化改革、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体制的关键,是推进小康建设的必经之路。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促进西藏经济增长。
本文以1981~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依据,利用定量研究方法,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和国民收入核算的角度,对西藏经济增长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力图在这些数据中找出西藏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促进西藏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2.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2.1指标的选择与数据说明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西藏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需要产出和投入两个方面的数据,在本文中,选择西藏地区生产总值(GDP)来衡量经济的产出,其增长反映西藏经济的增长状况。
而从理论上讲,推动西藏经济增长的主要投入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资本投入。
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资本对当地经济的增长和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
对于欠发达的地区和国家而言,资本的缺乏是阻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的资本采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观点把资本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进行研究。
物质资本主要是指基础建设、更新改造和房地产投资。
在本文的模型中,为简化计算,用年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来计量物质资本投入。
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身上的技能、知识、素质、学习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的总和,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因素。
为简化计算,本文用文教卫生事业费来计量人力资本的总投入。
(2)劳动力的投入。
从经济增长理论诞生起,经济学家们都把劳动力因素作为经济增长源动力之一,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当前社会劳动力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小了。
但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力又是经济增长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所采用的劳动力投入是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数。
(3)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使经济得以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
在新古典模型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常利用生产函数余值,即所谓“索洛余值”来反映。
以上产出和投入指标的数据均来源于《西藏统计年鉴2010》,数据的范围为1981年至2009年,如表2-1:表2-1 1985-2009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及相关因素的数据数据来源:《西藏统计年鉴2010》、《西藏统计年鉴2007》注:表中2007,2008,2009年的文教卫生费为教育经费。
2.2模型理论形式的构建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 —D 生产函数)理论,可以设tt u t t t Y AK L eλαβ+= (2.2.1) 其中t 为时间序号;Y 代表产出(即GDP );K 代表资本投入;L 代表劳动力投入;t e λ为技术因子,λ取决于技术情况;A 表示除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以外的经济增长的影响要素;u 代表随机误差项。
将(2.2.1)取自然对数,得到:ln ln ln ln t t t t Y A t K L u λαβ=++++ (2.2.2)在C —D 生产函数的基础上,结合上文对影响西藏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所做的定性分析,将资本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个单独的方面来考虑,可以建立如下西藏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ln ln ln ln ln t K t H t t t Y A t K H L u λααβ=+++++ (2.2.3)此处K 代表物质资本投入,L 代表人力资本投入,回归系数K α,H α和β分别代表产出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弹性。
2.3模型的求解及检验2.3.1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与检验为了得到以上理论模型的具体形式,需对相应的回归系数进行估计,以表2-1给出的数据为样本,利用R 统计软件这一工具对样本数据进行OLS 估计,得到以下回归方程:ln 2.86920.07360.2579ln 0.1067ln 0.3575ln t t t t Y t K H L =-++++ (2.3.1) 系数标准差(1.2854)(0.0169) (0..0620) (0.1143) (0.2960)t 检验值: (-2.232) (4.362) (4.159) (0.934) (1.208)标准误S.E=0.05482;判定系数2=R 0.9978;调整的判定系数2=R 0.9974;自由度df =20;F 检验值2297。
从估计的结果看,模型调整的判定系数接近于1,表明模型拟合程度很高;F 检验值2297明显大于临界值0.05(4,20) 2.8661F =,所以方程整体显著(显著性水平为0.05);但由于t 临界值0.025(20) 2.0860t =,大于ln t H 及ln t L 的回归系数t 检验值,表明其回归系数的t 检验没有通过。
考虑到模型采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造成ln t H 及ln t L 的回归系数t 检验不显著的原因很有可能是模型存在自相关性所导致的,为了确定这一点,通过R 软件作出了模型的残差时序图和相邻残差的散点图(如图2-1、图2-2)。
图2-1 残差时序图 图2-2 相邻残差散点图通过图2-1可以看出,当某个残差为正或负,会带动后面多期残差符号与之相同,表明模型存在正自相关性,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图2-2中的散点大部分落在一、三象限而得到印证。
为判断模型序列相关性的阶数,下面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检验进一步对模型进行检验。
设模型存在二阶自相关性,其形式为1122t t t t u u u v ρρ--=++ (2.3.2)其中1ρ和2ρ分别为一阶和二阶自相关系数,t v 为该形式的随机误差项,它满足无自相关性的假定。
将模型(2.3.1)的残差项t e 的数据作为t u 的样本代入(2.3.2)进行回归,其结果如下:120.57880.1488t t t u u u --=- (2.3.3)该模型的判定系数20.2297R =,由于220.05250.2297 5.7433 5.9915(2)nR χ=⨯=<= (2.3.4)根据拉格朗日乘数检验可知,模型(2.3.1)不存在二阶自相关性,即只存在一节自相关性,其形式设为:11t t t u u v ρ-=+ (2.3.5)2.3.2模型序列相关性的去除为去除模型的自相关性,可以利用广义差分法,令1ln ln ln t t t Y Y Y ρ-∆=-,1ln ln ln t t t K K K ρ-∆=- (2.3.6) 1ln ln ln t t t H H H ρ-∆=-,1ln ln ln t t t L L L ρ-∆=- (2.3.7)则理论模型(2.2.3)可以转换为:0ln [(1)]ln ln ln t K t H t t t Y a t t K H L v λρααβ∆=+--+∆+∆+∆+(2.3.8)其中0(1)ln a A ρ=-。
由于t v 满足无自相关性的假定,因此可以通过对此模型进行估计,来得到模型(2.2.3)的回归系数。
而要对模型(2.3.6)进行估计,首先应将自相关系数ρ确定出来,这可以通过模型(2.3.1)的DW 值来确定。
通过R 统计软件,可以得到模型(2.3.1)的DW 值为0.9571,因此DW 0.9571110.521422ρ=-=-= (2.3.9)将(2.3.9)的结果代入(2.3.6)和(2.3.7)便可得到模型(2.3.8)各变量的样本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回归,得到如下结果:ln 4.71440.0536[(1)]0.2579ln t t Y t t K ρ∆=-+--+∆0.1067ln 0.3575ln t t H L +∆+∆ (2.3.10)该模型的t 检验值分别为-4.304,3.241,6.929,4.379,6.062;F 检验值894.5;判定系数20.993R =,调整的判定系数为20.9919R =,标准误S.E=0.06177。
通过上述结果不难看出,上述模型的各项检验均通过,并且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因此模型(2.3.10)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
由此可得:0 4.7144a =-,0.0536λ=,0.2579K α=,0.1067H α=,0.3575β= 再结合ρ的值,可以得到0ln 9.90631a A ρ==--由此可见,理论模型(2.2.3)的具体形式应为ln 9.90630.05360.2579ln 0.1067ln 0.3575ln t t t t Y t K H L =-++++ (2.3.11) 2.4对模型结果的分析根据方程(2.3.11),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1)西藏GDP 对劳动力和物质资本的弹性系数比较高,分别为0.3575和0.2579,表明西藏GDP 的增长对物质资本和劳动力增长的依赖程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