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教案

合集下载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模版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模版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模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数控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使学生掌握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编程方法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数控技术应用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

(2)掌握数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功能。

(3)熟悉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步骤和规范。

(4)了解数控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故障诊断。

2.技能目标:(1)能够熟练使用数控编程软件进行编程。

(2)具备数控设备的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加工任务。

(3)掌握数控设备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控技术基本概念:数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2.数控系统:数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功能。

3.数控编程: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步骤和规范。

4.数控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数控设备的操作方法、维护保养和故障诊断。

5.数控技术应用案例:分析数控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案例,加深学生对数控技术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包括:1.讲授法:讲解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编程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数控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数控设备,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数控技术教材作为主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数控技术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生动展示数控技术的相关内容。

4.实验设备:配置完善的数控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第一章:数控技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 了解数控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数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测量系统、数控编程等。

3. 数控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制造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数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

2. 互动:提问学生了解数控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1. PPT课件:介绍数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

2. 视频素材:展示数控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实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控技术定义和发展历程的掌握。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题目,加深学生对数控系统基本组成的理解。

第二章:数控装置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装置的分类和功能。

2. 掌握数控装置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系统。

3. 熟悉数控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数控装置的分类:通用型数控装置、专用型数控装置。

2. 数控装置的功能:控制功能、编程功能、仿真功能等。

3. 数控装置的硬件结构:输入/输出接口、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等。

4. 数控装置的软件系统:数控系统软件、数控编程软件等。

5. 数控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数控装置的分类、功能和硬件结构。

2. 实操:演示数控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四、教学资源1. PPT课件:介绍数控装置的分类、功能和硬件结构。

2. 实操设备:供学生实际操作数控装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控装置分类和功能的掌握。

2. 实操报告:评估学生在实操过程中的表现。

第三章:伺服系统一、教学目标1. 了解伺服系统的分类和功能。

2. 掌握伺服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系统。

3. 熟悉伺服系统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二、教学内容1. 伺服系统的分类:模拟伺服系统、数字伺服系统。

数控技术课程教案

数控技术课程教案

数控技术课程教案河北工程学院《数控技术》教案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数控技术学时:46学时学分:3学分开课学期:第七学期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等教材:《机床数字控制》(第一版)廖效果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授课对象:机电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本科工业设计、材料成型与控制本科授课教师:机械制造系魏效玲,薛会民,刘洵,柴保明,吴炳胜第一节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论一、教学目的掌握数字控制和数控机床等基本概念、组成及分类,了解数字控制原理及数控机床的加工特点,了解数控技术的产生背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教学时间:2课时三、内容数控与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念、加工过程、特点、主要技术指标、组成与分类,加工的适应性、数控技术的发展、十五目标及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四、教学方法介绍基本概念,讲授数字控制原理,分析数控机床的组成,根据以上讲述内容再归纳数控机床的加工特点,借助简图和表格等形式配合内容讲解。

结合数控技术的发展将课程前沿问题介绍给学生。

对编程基本知识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然后再讲解。

四、作业1、数控机床、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2、数控机床的特点、组成、各部分作用、分类3、数控机床的加工原理、使用范围4、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5、什么是点位控制、直线控制、轮廓控制数控机床?6、按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数控机床分哪几类?7、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哪些?8、如何提高数控机床的精度、速度和可靠性9、.CNC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第二节内容第二章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一、教学目的1.学习数控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

2.介绍程序编制的代码及格式二、教学时间:2课时三、内容与进度利用多媒体直观的教学形式,介绍程序编制的基本概念、手工编程的内容和步骤,数控加工的工艺分析和数控加工方法,程序编制的代码及程序格式。

四、教学方法根据已加工好的零件,在具体加工过程中如何根据其加工图纸来编写其加工程序,数控机床如何根据加工程序加工来说明手工程序编制的内容和方法。

数控技术上课教案模板范文

数控技术上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数控技术授课班级:XX班授课教师:XX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数控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和操作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树立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数控技术的概念及发展历程2.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和操作方法3. 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教学难点:1. 数控编程的应用2. 数控机床的操作技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数控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提问:同学们对数控技术有哪些了解?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讲授1. 数控技术的概念及发展历程a. 数控技术的定义b. 数控技术的发展历程c. 数控技术的应用领域2.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和操作方法a. 数控机床的组成b. 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c. 数控机床的维护与保养3. 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a. 数控编程的概念b. 数控编程的步骤c. 数控编程软件的使用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个数控加工案例,分析案例中的关键技术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案例中的关键技术。

3.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四、实践操作1. 教师演示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步骤。

2. 学生分组进行数控机床的操作练习。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

六、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了解数控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

2. 查阅资料,了解数控编程的相关知识。

3. 完成数控机床操作练习,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数控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在实际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数控机床的操作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实践练习。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数控技术及应用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3. 了解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

4. 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1. 数控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3. 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

4. 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控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

2. 演示法:演示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

3.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数控机床。

教学准备:1. 教室内的计算机和投影仪,用于演示和讲解。

2. 数控机床,用于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数控技术的应用场景。

2. 教师简要介绍数控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环节二:讲解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15分钟)1. 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2. 教师讲解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环节三: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15分钟)1. 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

2. 教师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

环节四:讲解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10分钟)1. 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

2. 教师讲解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

环节五: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亲自动手操作数控机床。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二、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课堂讲授评价、实践操作评价评价内容:1. 学生对数控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对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三、课后作业作业要求:2. 内容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和感受,做到言之有物。

四、课程回顾与预告回顾内容: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数控技术及应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

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案设计

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案设计

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原理及主要加工方法。

o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流程,包括工艺分析、刀具选择、切削参数设定等。

o学会使用常见的数控编程语言(如G代码)进行简单零件的编程。

2.能力目标:o能够根据零件图纸独立制定数控加工工艺方案。

o熟练运用数控编程软件,编写并调试数控加工程序。

o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解决数控加工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培养学生的细心、严谨的工作态度,强调安全第一的原则。

o激发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鼓励创新思维和持续学习的习惯。

o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重点: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刀具选择与切削参数设置、G代码编程基础。

-难点: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G代码的高效编写与调试。

教学内容安排:1.数控加工基础概述2.数控加工工艺制定3.刀具选择与切削参数4.G代码编程基础5.实例分析与编程练习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如数控加工原理、G代码指令等。

-讨论法:小组讨论数控加工工艺方案,促进思维碰撞。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零件的加工案例,加深理解。

-实验法: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实际操作,验证编程效果。

-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网络教学: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如数控编程软件教程,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四、教学资源-教材:《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专业教材。

-教具:数控机床模型、刀具展示板。

-实验器材:数控机床、测量工具、编程软件(如MasterCAM、SolidWorks CAM)。

-多媒体资源:课件、教学视频、在线编程平台。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小组讨论:每组分配明确任务,确保每位成员参与讨论,定期轮换小组长,提升组织协调能力。

-课堂纪律:制定课堂规则,如手机静音、按时到课,采用积分制管理,激励学生遵守纪律。

-激励措施:设立优秀小组奖、编程能手奖等,通过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第一章:数控技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 了解数控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数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数控装置、伺服系统、编程装置等。

3. 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开环控制、闭环控制等。

4. 数控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机械加工、模具制造、航空航天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数控技术的应用场景。

2.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数控系统的组成。

3. 利用仿真软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数控系统的组成结构图。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数控系统实物展示。

3. 数控系统仿真软件。

第二章:数控编程基础一、教学目标:1. 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熟悉数控编程的常用指令。

3. 了解数控编程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程序结构、编程方法等。

2. 数控编程的常用指令:G代码、M代码、参数编程等。

3. 数控编程的规则和注意事项:程序编制的基本规则、安全操作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数控编程的实际应用。

2.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熟悉数控编程的常用指令。

3. 利用仿真软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控编程的操作过程。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数控编程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让学生编写简单的数控程序。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数控编程仿真软件。

3. 数控编程实例教材。

第三章:数控加工工艺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工艺特点。

2. 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参数的选取方法。

3. 熟悉数控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数控加工的基本工艺特点: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等。

数控技术 李斌、李曦 教案

数控技术 李斌、李曦 教案

数控技术李斌、李曦教案教师:李斌、李曦。

一、课程概述。

1. 课程目标。

同学们,咱们这数控技术课啊,那可老重要了。

咱的目标就是让大家从对数控技术两眼一抹黑,到能熟练掌握数控编程、操作数控设备,还能解决一些常见的数控加工问题。

就像把你们从啥都不懂的小菜鸟,变成数控领域的小能手。

2. 课程意义。

你们想想,现在制造业这么发达,数控技术就像是制造业的魔法棒。

它能让加工更精确、效率更高。

学好了这门课,以后不管是在高大上的航空航天制造,还是日常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你们都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这就好比给你们一把金钥匙,能打开好多扇就业和发展的大门呢。

二、教学内容。

(一)数控技术基础知识。

1. 数控技术的概念。

咱先说说啥是数控技术。

简单来讲,数控技术就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

这就像是给机器设备装上了一个超级大脑,你给它下指令,它就乖乖按照你的要求干活。

比如说,你想让机床加工一个复杂形状的零件,以前靠人工可费劲了,现在有了数控技术,就轻松多了。

2. 数控系统的组成。

数控系统就像一个大家庭,有好多成员呢。

有控制器,这就相当于家庭里的家长,指挥着整个系统的运行;还有伺服系统,就像勤劳的小助手,负责把控制器的命令转化为实际的动作;再加上检测装置,它就像个小监督员,时刻盯着系统的运行情况,有啥不对就赶紧报告。

同学们得把这些成员的作用都搞清楚,它们可是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的。

(二)数控编程基础。

1. 编程坐标系。

编程坐标系就像是数控加工世界里的地图。

咱们要先确定一个原点,然后根据这个原点来确定各个点的位置。

就像咱们在地图上找地方一样,有了坐标系,机床才能知道要在哪里加工。

比如说,你要在一个零件上钻个孔,你就得告诉机床这个孔在坐标系里的哪个位置,不然机床可就懵圈了。

2. 基本编程指令。

这部分是重点中的重点啊,同学们。

像G指令和M指令,它们就像是数控编程的密码。

G指令主要是控制机床的运动方式,比如说直线运动、圆弧运动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数控技术课程


课程编号:
教师姓名:
专业班级:
开课时间:
教案填写要求
1.一门课程的教案应包括三个层面的设计:
(1)课程内容、教学基本要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设计等,主要解决本门课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2)各章节内容、教学方法、要求设计等,主要解决各章节教什么,怎么教;
(3)一次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求设计等,主要解决一次课教什么、怎么教。

2.一次课的教案内容原则上应包括本次课的教学目的、教材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方面。

其中教学目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围绕的中心和力求达到的目标。

教材分析则要找出本次课的重、难点及关键,并确立突出重点、克服难点、抓住关键的方案;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体,要按引入新课、讲授、总结与巩固三方面详细设计;教学后记是教案执行情况的经验总结,目的在于改进和调整教案,为下一轮课讲授设计更加良好的教学方案。

学院教案首页
学院教案续页
计算机数控系统的组成
)采用计算机数控装置的数控系统称为CNC。

学院教案首页
学院教案续页
3.全闭环控制数控系统:位置检测装置安装在机床工作台上,调试时,其系统
2、各部分的功能
1)输入装置: 完成程序,参数等信息的输入
MDI
信息载体
2)输出装置: 完成打印,穿孔显示等
总结与巩固(小结、考核知识点、作业等)
1.总结装置硬件结构的特点和分类。

2.分析两种典型数控系统的硬件结构。

3.课后作业:P36 5
学院教案首页
学院教案续页
中断是指终止现行程序转去执行另一程序。

待另一程序处理完毕后、再继续执行原程序,
多重中断:按中断的级别排队。

实时:是指在确定的有限时间里对外部产生的随机事件作出响应。

并完成响应和处理。

三、典型数控软件的工作过程:见中断优先级
(1)开机后,系统首先进入初始化程序。

进行硬、软件初始状态的设置。

随后
三.工作原理
1、指示光栅与标尺光栅刻度等宽。

2、平行装配,且无摩擦
3、两尺条纹之间有一定夹角
.鉴相与倍频
总结与巩固(小结、考核知识点、作业等)
1.光栅的工作原理。

2.光栅的应用。

3.作业:P59 3
信号: A/B/C
相差90度用于计数及方向判别;C用于回参考点通过倍频电路来提高分辨率
总结与巩固(小结、考核知识点、作业等)
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输出信号
光电编码器的应用。

作业:P59 4
学院教案首页
学院教案续页
学院教案首页
学院教案续页
学院教案首页
学院教案续页
总结与巩固(小结、考核知识点、作业等)
学院教案首页
学院教案续页
第I象限直线插补轨迹第I象限逆圆插补轨迹
2. 数据采样插补法
采用小段直线逼近给定轨迹,插补输出的是下一个插补周期内各轴要运动的距离,故可达到很高的速度,其中计算机通常包含在伺服控制环内。

用于以交直流伺服电机为驱动装置的闭环/半闭环数控系统。

学院教案首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