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标题考点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知识要点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知识要点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知识要点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知识要点一、记叙文的“六要素”和小说“三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小说的三要素则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二、记叙文的线索和作用。

记叙文的线索是文章始终的脉络,是文章的纲。

线索的分类包括人线、事线、地线、时线、物线和情线。

线索的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并推动情节发展。

寻找线索的方法包括查看文章标题、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三、记叙的顺序和作用。

记叙文的顺序包括顺叙、倒叙和插叙。

XXX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使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楚,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最的片段提前叙述,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使情节波澜起伏,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

插叙在叙述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原先的叙述,插入一部分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内容,对情节起补充作用,使情节更完整,可以丰富、衬托人物形象,突出中心,内容更充实。

四、记叙的人称及其作用。

记叙文的人称包括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和第二人称。

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但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

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情、场景等,不受任何限制,用“他”或“他们”(直接姓名xxx),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写起来比较自由开阔。

第二人称以“你或你们”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有亲切感,便于抒发强烈的情感。

五、记叙文主旨的归纳。

记叙文的主旨是蕴涵在所记叙的人、事之中的,所以准确归纳记叙文中心意思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

主旨的归纳的具体方法是抓住文中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语句,抓住开头、结尾段中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用适当的词语连贯起来。

文章主要讲述了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描写分类及作用。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文学类小说阅读备考指南与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文学类小说阅读备考指南与答题技巧

考情特点备考方向1.近年高考全国卷一改小说一统天下的局面,2021两套全国卷是小说、散文各一篇。

2020年全国卷Ⅲ考查了散文《记忆里的光》,2020年新高考Ⅰ卷考查了散文《建水记》。

考查文体的变化体现新课标重视多方面培养审美鉴赏能力的教育思想和新高考全面综合考查学科素养的命题理念。

2.文本选材突出人性美与时代性主题。

2021全国甲卷《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突显个人命运和时代命运的结合;2021全国乙卷《秦琼卖马》则突显人性之美;2020年全国卷Ⅱ《书匠(节选)》是弘扬工匠精神的主题;2020年新高考Ⅰ卷《建水记》是传承历史文化的主题;2019年全国卷Ⅱ《小步舞》是映射工业化进程中精神家园丧失的主题。

选材的主题,契合时代精神,体现新课标和新高考重视“立德树人”的理念。

3.设题既注重常规性又兼顾灵活性。

2021全国乙卷的小说两道简答题,一道考查情节的设计意图,一道考查人物心理,都是常规题型,难度也适中。

2021全国甲卷的散文两道简答题,一道考查信息的筛选,一道考查中心句的作用,都是常规题型,但“普希金的临终遗言是理解本文的钥匙”的说法简明而生动,体现了命题的灵活性。

灵活性另一方面是不拘常规,因文设题,个性化命题。

如2020年全国卷Ⅰ《越野滑雪》第9题根据文本特点考查海明威创作的“冰山理论”。

1.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要以小说、散文为主,兼顾戏剧、诗歌。

这既是为了应对国家命题中心“反套路”的命题理念,也是为了培养考生真正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

2.因文学类文本考查点侧重文体特征,故本专题分小说、散文来备考。

3.读懂是解答问题的关键,因此,应以读懂文本为切入点,以必备文体知识为突破口,以教材为关联点,以高考真题为能力训练点来进行层进式备考。

如何读懂小说一、掌握文体特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构成了小说的基本面貌。

1.人物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标题的含意,高考语文对点专练新题系列

标题的含意,高考语文对点专练新题系列

【标题含义题目真题展示 】
5.小说的标题“桃花蝴蝶”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4分) 6 .“ 迷 失 在 雪 中 的 城 市 ” 作 为 标 题 , 有 什 么 含 义 ? 请 结 合 文 本 简 要 分 析 。 (4分) 7.小说的标题“留白”,有哪些含义?(6分) 8.作者张者曾说“树,不仅仅是遮荫那么简单”,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标 题“山前该有一棵树”中“该”字的理解。(6分)
2022备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高频考点解读
标题的含意
【标题含义题目新解读】
对于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而言,新高考题型变化的重点是反 套路,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所以,标题作用的常 规题有了新的命题方式:标题的含义,或与标题相关的核心词语的含义。
从2022届多地联考试题来看,标题含义类题目出现概率明显高于标题作用 类题目。标题作用类题目是套路题,标题含义类题目虽然也有套路,但是套路 中有反套路,命题形式有创新,难度较高。由标题的含义,拓展到标题中核心 词语的含义。含义的理解,是基于文本的深层阅读与理解,是对文本内容、思 想、主题深度解读。
标题的作用经典试题1
【河北省省级联测2022届高三第一次考试】 作品:《深造》 作者:白龙涛
【经典试题】 【河北省省级联测2022届高三第一次考试】
深造
白龙涛
义盛泰,虞城最大的百货行。老板任蕴清有件宝物,是努尔哈赤戴过的一枚鹿骨
扳指。上海双线胶鞋厂老板朱友航用五万双胶鞋来换,任蕴清眼皮未抬:“祖传之物,
表面含义、文本背后反语的深层含义以及作品的主旨义与社会义。
【标题含意真题答案展示】 (感受真题,也是一种观摩和学习。)
示例1:小说中处处充满战争的“野蛮”与残酷,却以“文明”为题,请简要 分析“文明”与“野蛮”的内蕴。(4 分)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高考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之标题复习教案(完美整理版)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高考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之标题复习教案(完美整理版)

高考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之标题复习教案未1024 1412高考文学类小说阅读之标题教案汪春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明确高考文学类小说阅读的考点;掌握小说阅读中标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实战演练,运用模式解题;熟练掌握小说类标题的答题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小说标题作出准确而全面的探究。

教学重点:掌握小说阅读中标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熟练掌握小说类标题的答题模式。

教学难点:掌握小说阅读中标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教学手段:PPT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一、考纲解读文学类作品阅读要求能‚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落实到小说阅读中的‚重要词语‛是指对营造典型环境、展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中心思想等起重要作用的词语。

而对小说标题内涵与作用的解读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也是高考小说阅读的命题热点之一。

二、分析高考真题,探究命题形式(一)【高考真题回眸】1.(2014浙江卷) 《魔盒》15.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5分)2.(2014辽宁卷)《洗澡》(4)‚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

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

(8分)3.(2014年安徽卷)13.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6分)4.(2014年陕西卷)《保护人》(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8分)5.(2014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 16.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

(6分)6.(2014山东卷)《审丑》22.‚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6分)7.(2014全国新课标卷)《血的故事》(4)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分析标题的作用+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分析标题的作用+课件
第四层:再次阐述:乐器与人的链接
制定您的工作计划
到现在我还有一种看法,吹奏时,曲谱固然重要,但吹奏者的心境与情绪以及周围的环境,都是不可分的。黄昏后,村里的“自乐班”在广场上演奏时,那情景,那气氛,表面上很混乱,尘土飞扬,还免不了有孩子们的哭闹声,可是一旦演奏起来,杂乱的一切都融和了。“自乐班”的人大都是从口外回来的,年纪都不小了,他们受够了苦,需要解闷,当他们在一起合奏的时候,似乎忘掉了一切。所有的曲调都是很苍凉的,在苍茫之中,他们的心像雁群一般飞越过寒冷的冬天,飞越过苦难的人生。如果我对音乐有一点素养的话,主要就是从这些充满了热汗味和烟尘气的场合感受来的。 童年时半夜醒来,常听到沉郁的驼铃声在空旷的夜里一声声地响着,回想起来,我觉得那是一种生命的音乐,一种长途跋涉的沉缓而坚毅的节奏。拉骆驼的老汉和一匹匹骆驼需要这苍凉而庄重的乐音伴随着。 我在童年少年时期受到的音乐熏陶,使我形成了对乡土音乐的迷恋,也使我这一辈子都无法背离深入骨髓的乡土气,也影响了我的诗的气质。这也就是所有故乡的性格吧!(取材于牛汉的同名散文)
乐器本身:物品本身(最浅层)
第二层:乐器与“我”“父亲”
制定您的工作计划
例题引入
箫,只属于我父亲个人,他只为自己吹,不要听众。笙和管子,父亲经常吹,不是独自吹,是跟村里的“自乐班”的人一块儿,总是在黄昏以后吹。深秋农闲以后,他们几乎天天在村里的广场上吹奏,全村人都能听到。演奏的声音,如当空月亮,照遍了每个角落。父亲有两船笙,一船是黄铜的,从我能记事时起,它就摆在父亲的桌上,竖立的竹管如张开的翅膀,我觉得它很好看,知道它能发出奇异的声音,就更对它生出崇敬的感情。我十岁以后,父亲置买了一船白铜的,他特别珍爱这白铜的。父亲用白铜的笙吹,我得到他的允许,怀抱着黄铜的笙坐在一边学着吹。父亲在家里偶然对我说过几句:指头按眼,不能按得太死,声音都憋死了,音调要像呼吸那么自然才好,呼吸是随曲调的命脉而呼吸。我从父亲吹笙前严肃的准备动作和神情,开始向他学习,他瘦削的双手端着笙座,嘴唇跟笙的嘴一旦接触,笙跟他的生命就形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整体:没有笙,就没有父亲;没有父亲,也就没有笙。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备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标题的作用)基础练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备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标题的作用)基础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标题的作用)基础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巴塘的礼物汤成难①下一站是巴塘,这是川藏交界的县城,过了巴塘,便进入西藏。

傍晚的太阳仍然辣辣的,照得道路一阵发白,两侧没什么植被,只有稀疏的紫红色荆棘,荆棘后面竟有些毛色灰黑的山羊。

几座低矮的平房,由石头垒成,散发出颓败气息。

②突然,货车一个急刹,车头猛地往前一挫。

他摇开窗,伸出脖子,冲外面大吼一声。

拦车的是个老太,跑到路中央来了,显然没有太多经验。

老太也被吓到了,哆嗦着举起手上的东西向他示意。

她编了两条细长辫子,在脑后会成一根,脸呈酱紫色,竹节一样粗糙的手抱着一件绿色毛衣。

她要他帮忙将毛衣捎给她拉萨的儿子——这是他从她含混杂乱的发音里捕捉到的。

拉萨、茶馆、吉尔(也有可能叫加尔),除此,什么也没听懂,也不想听懂,因为他不愿帮忙。

他已习惯不与人说话,舌头由于长期没有音节的敲击而变得笨拙迟钝。

但她并没让开,执拗地挡着车头。

③此时,那件绿色毛衣正躺在座椅上。

毛衣是用旧毛线织成的,大概又添了年份,颜色有些灰暗,倒像是秋天的牧场,草色有颓败的萎黄。

毛衣很小,极短,针法也不好,坑坑洼洼,一处居然有个蚕豆大的洞,可能是织漏了。

胸口处织了一朵花。

他把毛衣撑开,从里边掉下一张纸片,巴掌大小,上面写了一行歪歪扭扭的字。

他凑到窗口看,是地址和人名,字太丑了,像小学生写的。

他把纸条揉成一团,刚要扔出去,觉得不好玩,便摸出打火机,将纸条点燃,看着火苗将那些字一一吞没。

④到邦达镇时,他还故意将毛衣落到面馆,可又被老板娘送出来塞回给他。

再次上车后,毛衣就正式和抹布为伍了。

在后来的行驶中,他常拿它抹挡风玻璃上的水珠,擦仪表盘上的灰尘。

过亚口的“九十九道拐”的时候,车子化油器被沙子堵住了,他用那件毛衣摁住化油器进气口,增加吸力来疏通油道和进气管;遇上暴风雨,从“通麦坟场”死里逃生后,顺手抄起擦汗的也是那件毛衣;风从窗缝里灌进来,原本摊在膝盖上的抹布毛衣又自然地被掖在了胸前,身体立即感到丝丝缕缕的温度;玻璃摇不到顶了,他急中生智,将毛衣塞在缝里,顿时暖和多了。

高中语文高考小说文本阅读答题指导(题目主题类+环境语言类)

高中语文高考小说文本阅读答题指导(题目主题类+环境语言类)

高考语文小说文本阅读答题指导第一部分题目主题类【高考预测】2023年语文高考,关于小说的题目和主题的试题依然可以在客观的选择题和主观的简答题里出现,直接考查题目或者主题的可能性极小,所以客观题读懂选项,主观题读懂题干,在复习的过程中将小说的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语言、形象、结构、环境、表达技巧和文本特征要有一套整体的体系。

确定答题的思路,结合文本作相应的阐释。

【应试技巧】(一)小说主题意蕴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二)挖掘小说主题意蕴,可从以下几方面:从作者背景看、从人物特征看、从情节发展看、从语言情感色彩看、从整体倾向看。

(三)小说主题意蕴阅读突破点①整体阅读,宏观感受,把握作品思想内容。

②注意标题和体裁。

标题是文章的高度概括,有时就是小说线索,必须关注。

③抓关键性语句。

作品中主要人物的语言、行动,以及作者的评述、诠释的一些关键语句。

抓住“文眼”就把握了探究的方向,所以小说中一些内涵丰富的语句,如意蕴丰富的哲理句、意味深长的双关句、生动可感的修辞句、观点鲜明的议论抒情句以及结构上起到重要作用的语句。

④注紧扣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⑤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典型的社会环境描写)和作家的相关状况,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知人论世可以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⑥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尤其情节的突转,人物与人物的对比,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等手法。

(四)常见题型1.用自己的话概括小说主题。

(或)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

2.结合小说主题,谈谈你对某句话的理解或看法。

3.结合某某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

4.读了全文,小说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5.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整理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整理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小说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的。

考点1 把握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小说中展示人物思想性格、表现人物间关系的一系列事件的发展过程。

其主要作用是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从而表现主题思想。

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是: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题型1 概括故事情节“概括梳理故事情节”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梳理情节,并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情节,一般与分析情节作用结合起来考查。

(1)按照情节的基本结构来梳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按照小说线索来梳理:线索——串联故事情节的东西(3)抓住场面来梳理:场面——人物活动的场所方法突破分析概括小说情节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

即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判断题目是考查梳理情节,还是考查以分析情节为基础,概括人物的心理、态度等的变化,从而确定答题的方向。

第二步,依内容,理层次。

即根据小说文本的具体内容,或抓线索,或抓场面,或抓中心事件,划分段落,理清层次结构。

第三步,巧概括,规范答。

通过梳理文章层次,抓住每层的关键词句,提炼组合,规范概括。

题型2 分析情节的作用小说的情节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内容上为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服务;二是结构上呼应标题、设置悬念、照应文段、埋下伏笔、为后面的情节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等。

一般有两种考查方式:一是分析小说中不同情节的作用,二是分析小说中典型细节或反复出现的情节的作用。

特殊情节的作用:(1)小说开头的作用:<1>设疑(悬念)式开头:这类开头,主要是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

其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作用为:①引起读者的思考。

②引出下文的情节。

③突出人物形象。

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式开头:作用为: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高考真题:2020年全国卷3: 9. 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 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① “记忆里的光”,指火车头上“光芒闪烁的图标”, 即镰刀锤头,是本文的核心意象;②围绕这一核心按照 时间顺序,安排了“我”少年、青年、中年的人生片段, 每一片段都同“镰刀和锤头”相关。③以“全科人”的 身份表达出“我”对“镰刀锤头”的深厚感情,呼应题 目,升华主题。
2011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 16.请结合全文谈谈
“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6分) 2011山东卷《审丑》22.“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 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2016年全国2卷(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 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 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2016年全国乙(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4.主题方面:是否含蓄或形象的揭示主旨,是否对主题 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奠定感情基调。
5.手法技巧:标题是否运用了手法技巧(比喻、拟人、象 征、对比、讽刺、双关)。
6.结构上:看标题是否照应文章的某部分(尤其是首尾部 分)、或统领全文、贯穿全文等作用。
7.对读者的作用:标题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是否意 蕴深厚,耐人寻味,引发读者思考。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标题考点
一、小说的标题 二、散文的标题(重点)
一、小说标题的命题形式:含义、作用、手法
1. “××”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 谈你的理解。【探究标题意蕴】 2. “××”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有主题思想,结构艺 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 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探讨标题作用】 3 把标题“××”改为“××”,你认为是否合适,谈 谈你的观点和理由。【分析是否可以换标题】 4.标题是如何统摄全文的?(手法)
①表层含义:指月的移动变化轨迹; ②深层含义一:指孩子们寻月的足迹以及追寻 美好事物的经历; ③深层含义二:指月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的美好 体验与感悟。
小说常见的拟题方法
《套中人》
交代主要人物形象及其特征
《宝玉挨打》
概括小说主要事件
《荷花淀》
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渲染环境氛围
《项链》
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
2.“战争”这个题目是一个画龙点睛之笔,文章中看似没有正面 描写战争,但其实处处在说战争,两人是因为战争相识、相恋到 最后的永别。控诉了战争的残酷,讴歌了人性的美好。使小说的 主题得到深化,
3.在艺术手法上,题目“战争”是一个饱含象征寓意的 词汇,战争代表着残酷和毁灭,无论多么美好的事物, 在它面前都会毁于一旦,这也预示着两人不得善终的结 局。 4.在情感表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因为“战争”,才 使得俩人的性格表现充满矛盾,既防备又坦诚,既克制 又浓烈,也从而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的立体和丰满。 5. 在表现效果上,做到了跟前后文的呼应,给读者留 下了想象和回味的空间。尤其是最后作者突然挂断的电 话,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对两人恋情的无限惋惜之情。
问题:小说以“命根子”为题,有何用意?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探究。
①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命根子”究竟 指什么? ②作为文章隐藏的线索,贯串全文。父亲多次从城市偷 跑回来,其实都是离不开他视为“命根子”的庄稼。使 小说情节更加巧妙,内容更严谨。 ③运用“借喻”方式,形象生动地表达出父亲对庄稼的 情感, 突出了庄稼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④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呼吁我们要重视农民、农村、农 业的发展,(读者)同时引发读者深思。
三、考点分析 (一)标题含义、意蕴
指向意义
①文中具体的意思(表层含义) ②与主题相关的意思(深层含义)
双关比喻象征意义
③对揭示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等作用 ④ 关联手法技巧
真题示例
2016年全国(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锄作为一种农具(表层含义),象征六安爷的人生 和精神(深层含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以问题为题,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
《变色龙》
运用手法,生动形象,意蕴丰富
(二)小说标题作用
1.人物方面: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主要人物形象服务 ,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点明主要人物)
2.情节方面:标题是否是小说的线索,概括故事情节, 是否暗示情节的发展或铺开情节,呼应细节。
3.环境方面:标题是否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 ,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感情基调。
• 锄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深层含义); • 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深层含义); • 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表层含义),蕴含着六安爷
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揭示 主题)
(3)小说以“绣枕”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 要分析。(6分)
(6分)①刺绣是旧时代女子在闺房里常作的活计,以 “绣枕”作为女子的标志;(表层义与语境指代义) ②以“绣枕”为意象,含蓄地写出了女子对爱情、婚姻 的憧憬;(引申义) ③绣垫的不幸遭遇,正是大小姐不幸命运的象征,也是 旧时代无数女子不幸命运的象征。(象征义)
③象征着具有规划性,能维系秩序稳定的社会 制度等抽象事物。
练习1: 结合全文,说说题目中的“书香”包含哪几层 含义。P315 ①书籍里蕴藏的植物的气息,散发的墨和纸张 的气味; ②书籍中美好的内容读书过程中读者的思考;
③书中蕴涵的作者对时代的关注以及强烈的社 会责任感
练习2(P318) 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月迹”的丰富含义。
什么是意蕴?
意蕴就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 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某种主旨, 揭示的某种现状, 表现的人生某种道理, 蕴含的某种哲理, 给人的某种启示等等。
教辅上的练习:(P319) 结合全文,分析标题中的“岸”意蕴。
①岸的静止与不变标志着可靠、依赖(或“岸 是静止的一种存在,是不变的标志,可靠,可 信赖。”) ②指沉默稳固中富有持久的美感。
8.语言上:①富有诗意、清新雅致②幽默诙谐、富有讽刺 意味③一语双关,平中见奇……
(2016高考全国2卷)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 “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观点。(8分)
【答案】合适。
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俩人都是因为战争背井离乡,孤身一 人,才拿起的电话,从而有了后面的层层推进,看似在意料之外 又在情理之中的故事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