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部落》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文学部落》教学设计

《文学部落》教学设计

《文学部落》教学设计第一篇:《文学部落》教学设计《文学部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活动的三个板块均围绕一个核心目标,即指导学生搭建一个文学交流的平台,建设一个发布成果的园地,引导学生为初中三年的文学阅读做好计划,同时尝试进行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学情分析】一学期的学习后,七年级学生初步了解到各种文体的不同表现形式,有一定的阅读感悟与兴趣,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同时具备了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

但学生没有详细的阅读计划,没有系统的读书方法,也没有指向明确的活动导引。

同时,学生的创作热情也在课业繁重的学习生活中被压制。

【教学目标】1.自主创建班刊,合理分工。

通过班刊展示各文学小组的活动成果。

2.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进而提升学生文学创作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自主创建班刊,合理分工。

通过班刊展示各文学小组的活动成果。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升学生文学创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一)课前为班刊起一个名字。

(二)全班在课前选出四个最受欢迎的刊名。

【设计意图】让全体同学参与到班刊创建中来,激发学生热情。

二、导入环节引:为了起一个有意蕴的刊名,可以海阔天空任凭想象吗? 学生明确杂志名称要有深意,同时显示刊物内容。

三、活动环节(一)小试牛刀猜“意林”杂志名称的含义(二)舌战群儒刊名入选的四位同学演讲。

全班当堂投票,选出班刊名字。

【设计意图】1.全班参与,从刊名意义和杂志内容两方面综合考量,为班刊起名。

2.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3.体会语言表达的感染力。

(三)栏目确立1.小组讨论班刊可以确定的固定栏目。

2.全班投票选出四个版块作为班刊固定栏目。

(四)明确分工1.课前,班长联合学委草拟编辑部分工表。

2.学生们根据自身能力报名班级编辑部。

3.课后同学选出主编,成立两个编辑部。

4.制定虚拟稿酬方案。

【设计意图】1.明确编辑小组的制度。

2.激发学生创作热情,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文学部落》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文学社团的概念和活动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这让我感到很欣慰。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授课过程中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关于文学社团的基本概念和活动意义的讲解,虽然我尽力通过案例分析进行解释,但感觉学生们对这些内容的理解还是有些肤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通过组织一些文学社团的实际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
-编写具有特色的文学社团活动方案,提高写作能力。
-了解我国著名文学家及其作品,激发阅读兴趣。
举例解释:
-在学习文学社团的基本构成和活动时,重点讲解文学社的组织结构、活动类型及其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作用。
-在新词新句的学习中,强调词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如通过例句展示“编排”在文学社团刊物制作中的使用。
-新词新句的准确运用,特别是对于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运用。
-口语表达中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学生在表达时可能出现的思维跳跃或表达不清的问题。
-在编写文学社团活动方案时,如何将创意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避免方案过于理想化或不切实际。
-对著名文学家作品的深入理解,如何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去欣赏和分析作品。
举例解释:
-在讲解文学社团活动意义时,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些活动不仅仅是兴趣小组,而是能够提升词新句的掌握,难点在于学生如何能在实际语境中准确使用这些词汇,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编写小短文等活动来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口语交际难点可以通过设置话题讨论、辩论等形式,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在课程总结环节,我意识到学生们对于文学社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有所困惑。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实际案例的分享,让学生们看到文学社团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阅读、朗诵文学作品,体会文学的精神魅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重难点)2.了解文学社团,激发学生鉴赏文学、以文会友的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当你顺利学完中学语文课本的几个单元后,你是否被文学的魅力所深深打动?在广袤的文学世界里,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情感使人着迷,令人陶醉。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之《文学部落》。

让我们进行一次关于文学的探究活动,叩响文学的大门,展翅翱翔于文学的广阔天地之中。

活动一:感受文学的魅力1.解读名言,了解文学内涵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

——(法)福楼拜我压根儿对文学没什么认识,不知道什么是文学,自己想自己写。

说实在文学的认识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没有什么标准,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标准。

——王朔2.共读诗歌,思考文学意义《人,诗意的栖居》作者:德国古典浪漫派诗歌的先驱荷尔德林如果人生纯属辛劳,人就会仰天而问:难道我所求太多以至无法生存?是的。

只要良善和纯真尚与人心相伴,人就会欣喜地拿神性来度测自己。

神莫测而不可知?神湛若青天?我宁愿相信后者。

神本是人的尺规。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这块大地之上。

3.听读故事,感受文学价值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叶嘉莹她一生中的大多数时候确实无处可逃。

1945年,中国进入全面抗战第八年。

敌寇占领下的北平,人们吃又酸又臭的混合面,穿打补丁的旧衣裳。

师生在课堂上用诗句相互慰勉。

顾随在课堂上将雪莱《西风颂》里的诗句“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改写成中文诗句“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

”叶嘉莹模仿顾随的风格,用这两句诗写成了一阕《踏莎行》。

她要把“自己亲自体会到的古典诗歌里边美好、高洁的世界”告诉年轻人,她希望能把这扇门打开,让大家能走进去,把不懂诗的人接到里面来。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文学部落》精品教案教学设计2篇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文学部落》精品教案教学设计2篇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文学部落》精品教案教学设计2篇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尝试进行文学创作,初步了解文学鉴赏的一般方法,学会做摘录式读书笔记。

2.组建自己的文学兴趣小组,搭建进行文学交流的平台,尝试进行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培养学生组织策划的能力。

3.通过查找、阅读、交流、编写、合作等形式,培养自主阅读、主动探求的习惯和互助合作精神,激发学生文学阅读与创作的兴趣。

4.搜集整理学习成果,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利用文学角、校园网络和刊物展示成果,交流分享文学带给我们的诗意与美。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搭建进行文学交流的平台,建设一个发布成果的园地,尝试进行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教学难点:拟定自己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自主阅读、主动探索,互助合作,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交流分享。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式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活动目标由学生根据个人情况自主设计,活动过程由学生组织策划。

2.自主阅读、搜集资料中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过程中进行师生、生生和自我评价。

3.任务驱动激发学生文学阅读和创作兴趣,引导鼓励合作探究,交流分享,丰富人生体验,提高审美品位。

四、教学过程(一)成立文学兴趣小组1.教师明确本次活动的学习任务:向学生介绍本次综合性学习中需阅读、理解和搜集的资料,活动的目的,学习的程序。

(1)师生共同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包括前言、后记,查找有关作者资料以及本部作品的相关评价。

老师要关注同主题、同作家和同时期的相关作品,以及与教材内容的关联。

(2)通过活动,能够结合选材、构思、人物、主题或语言等方面,初步了解文学鉴赏的一般方法,学会做摘录式读书笔记,并且尝试进行剧本、诗歌、对联、评论、仿写、续写等多种样式的文学创作。

(3)学习中由个体自主阅读到分组创作交流,丰富阅读体验,拓展阅读思维。

人教 7 上 语文: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

人教 7 上  语文: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总体构思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活动前指导,活动中帮助,组织好活动结果的展示,其他事情放手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设计采风计划,进行采风实践和成果展示,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社会交际能力、搜集整理写作素材的能力。

⊙过程设计【教法学法】作为第二课堂开展的活动,应该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体,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

【教学流程】(一)活动前指导1、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每组十人左右,由学生民主推举出小组长,由小组决定文学采风的地点和形式。

下面推荐几种形式:(1)景点采风法:如果学校附近有旅游景点,可在景点设免费茶水供应点,询问游客所知道的俚语、传说、民间歌谣等等,因为旅游的人一般都有空闲时间,而且来自不同的地区,这样就可以从他们那里比较容易收集到更为广泛地域的资料。

还可以向当地导游询问有关景点的传说或者神化故事。

(2)农村采风法:即深入某农村,寻找比较有空闲的老人,询问他们知道的民歌、民谣、传说、谚语、歇后语等等。

一般来说,年岁较大的人都有比较丰富的阅历,而且比较乐意和年轻人交流,所以这种方法一般可以收集到很多有价值的资料。

(3)亲族采风法:每个学生都可以面向自己熟悉的人进行一次文学采风活动,向自己家中的长辈,收集有关家族的传说、故事,当然,还可以收集他们所熟知的俚语、歇后语等。

(4)工厂采风法:如果当地有比较大的外来人口聚居地,比如工厂、集市等,可以选择一个比较空闲的时间段,去调查来自不同地区的民歌、传说等。

(5)民族采风法:如果当地有少数民族聚居,可以去了解少数民族的传说、民歌等。

我国绝大多数民族都有很多动人的民间故事、民歌等,只要有耐心,一定可以收集到比较满意的资料。

2、根据小组决定的地点和形式,决定出去进行活动的时间,比较远的地方,须利用假期,就近的场所,可以利用双休日。

3、小组长写好具体活动的计划,计划内容要包括活动的地点、时间、方式、分工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备好录音机、照相机等设施,如果去较远地点,还要注意带好行李。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思辨,了解栏目设置的总体要求;2、通过小组合作,绘制思维导图确定专栏的主要内容,感知名著的魅力。

3、能理解一本完整的刊物需要包含的各个板块要素,合作设计一份详细的班刊策划书,做好创建班刊的前期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学习了文化部落的综合性学习,万向初中710班的同学筹划创设自己的班刊,遇到了一些困难,希望同学们帮忙解决。

二、牛刀初试,设计刊名1、通过课件展示班刊编辑部收到的刊名投稿,请同学读一读,想一想,选择其中最喜欢的刊名,并说明理由。

迎曦励行逐梦少年足迹我们青葵朝露野雏菊(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2、通过分析探究刊名的共性,总结出刊名取名时应注意的要求。

参考:简洁明了,朗朗上口;具有文学性(有诗意);内涵丰富(有象征意味);积极向上,符合中学生形象;创新创意等3、教师小结,明确并展示刊名评价标准表,可视情况自评、互评。

三、眼观六路,设置栏目1、出示适合设置在班刊中的栏目名称,2、给出“时事热评”和“幽你一默”两个栏目的取舍问题,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引导学生对栏目设置标准加以思考。

出示具体内容(PPT显示)3、教师小结:一份好的刊物,既要有广度,又有深度;既有可读性,又兼顾趣味性。

4、出示栏目设置评价表四、合作探讨,优化内容1、设置情境,在规定情境中,深入探讨“名著推介”栏目。

2、关于《朝花夕拾》中的“成长”小组自选任务,合作探究,并以思维导图呈现探究成果,并由一位同学分享展示。

A、鲁迅的童年趣事B、纷呈的人物形象C、穿越时空的对话学生小组合作,教师逐一引导。

学生展示成果,教师点评3、教师小结五、完善细节,班刊初成1、班刊初具雏形,但仍需完善各个细节,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刊物阅读体验中去思考。

参考:封面卷首语目录编委成员插图呈现方式多样化(纸质、电子)宣传途径六、课堂总结,班刊创建的意义不仅是文学上的提升,更是一次学科的实践检验。

我们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实践。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案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文学部落》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阅读书籍时,是否曾经想象过自己成为故事中的角色?”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文学作品的魅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然而,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讲授过程中,我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导致部分难点讲解不够透彻。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跟上课程的进度。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显得不够自信,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个问题,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勇敢发言,并给予积极评价,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同时,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今后,我将继续关注这部分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写作练习和成果展示,让学生们有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他们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同时,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自我提升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优秀作品的欣赏能力有所提高,这对于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大有裨益。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游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选择写作角度、如何安排文章结构等。
2.实践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创作一篇简短的游记片段。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游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写作技巧。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游记创作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文学部落》教学设计

《文学部落》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体会文章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法。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句(比喻、拟人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自我反思,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句(比喻、拟人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品读法四、教具: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导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大千世界,一草一木总关情。

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

如:荷花、梅花……2、查一查,问一问,读一读。

检查预习情况2、文本解读及语言品析思考: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批注。

找出你最喜欢的描写紫藤萝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角度提示:修辞,用词,情感。

(学生思考3~5分钟,然后进行回答)(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明确: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不仅形象地表现了花之繁盛,也隐含了生命的绵延长远。

(2)“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明确:“流动”“欢笑”“生长”等动词的使用,将花瀑拟人化,使静态变为动态,写出了花的生机与活力,如盛装少女欢歌笑语。

(3)“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明确:运用拟人手法,以动态写花的静态,生动地写出花开的繁盛。

(4)“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明确:用“帆”与“舱”比喻花朵的外形,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

比作笑容且用“忍俊不禁”拟花朵含苞欲放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花朵美丽妖媚的特征,更显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日期
月日
课型
综合性学习
授课教师
朱艳红
教学课题
文学部落
总课时:2
第2课时




1.组织读书写作交流会,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2.布置文学角,创立班刊,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丰富学生人生体验,提高学生审美品位。
教学重点
1.组织读书写作交流会,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3.指导编辑部设置班刊的栏目。
4.发布征稿启事。
5.编辑部文字组对来稿进行审核、修改,确定稿件。
6.图画组、文字组、设计组共同商量排版。2.文学角的设计要简洁、美观、大方,展示墙与书架要相协调,充分体现文学角的特色,使其成为教室中的一个小亮点,为教室增添一份雅致,给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
学生活动三:创立班刊
2.布置文学角,创立班刊,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丰富学生人生体验,提高学生审美品位。
教学方法
讲授法、指导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二、新授
指导活动三:创立班刊
1.确定刊名,刊名要有诗意。
2.组建编辑部,成立编辑委员会,有明确的分工,具体负责班刊组稿编辑任务。
班刊要体现出班级特色、内容积极向上,成为凝聚班级精神、带动班级进步的重要纽带。
班刊可以以手抄报的形式呈现、也可以拉来赞助,以印刷品的形式呈现,还可以利用软件、做成电子杂志的形式。
2.班刊编辑部根据具体需要设立图画组、设计组、文学组、宣传组、综合组等编辑小组,全班同学自愿报名参加其一。编辑部按策划书分配任务,各小组各司其职,分工协作。
3.各文学兴趣小组负责提供班刊的素材,主要由小组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成果组成,如小组活动报道、原创文学作品、读书感想、活动心得体会等。
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丰富学生人生体验,提高学生审美品位。




活动一读书写作交流会
活动二布置文学角
活动三创立班刊




1.全班推选出四五名同学组成班刊编辑部,由编辑部向全班同学征集班刊的名称,确定班刊形式、栏目设置等。编辑部整理、归纳同学们的建议,拟出一份班刊策划书、确定班刊的整体框架。
活动要求:班刊首先要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刊名。要文雅,富有文学气质。如《芳草地》《百草园》《绿芽》。
精心设计班刊的各个板块。在收录各兴趣小组的原创作品之外,不妨增加一个《班级新闻》栏目,定期发布班级重要新闻;还可以设计类似《美图欣赏》《笑话幽默》之类的休闲板块,增加班刊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