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3节 课时3 物质的量浓度 精品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共84张PPT)
合集下载
物质的量浓度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

3. 物质的量浓度
二、物质的量浓度
1. 定义: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2. 符号:CB
常用单位:mol/L 或 mol·L-1
V为溶液体积而非溶质体积
4. 变式:nB = CB ·V
二、物质的量浓度
理解应用:
① 2 mol/L NaOH溶液的含义是什么? ② 将1 mol NaCl溶解在1 L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 为1 mol/L? ③ 将53.0 g的Na2CO3配成500 mL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是多少? ④ 从1 L 1 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100 mL溶液,取出的溶液中NaCl的 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三、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判断: ① 主要取决于离子浓度 1 mol/L NaCl 和2 mol/L NaCl
1 mol/L NaCl 和1 mol/L MgCl2
② 离子所带电荷数
1 mol/L NaCl 和1 mol/L MgSO4
③ 离子种类
1 mol/L MgCl2和1 mol/L CaCl2
② 若两溶液等体积混合: Ⅰ. 若溶质的密度小于1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小 如氨水、乙醇,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Ⅱ. 若溶质的密度大于1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大
如硫酸,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三、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① 2X %的硫酸与4X %的硫酸等质量混合后的溶液的质量分数
( A ) 忽略体积变化。
浓度为18 mol/L的浓硫酸与水以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C ) 忽略体积变化
二、物质的量浓度
1. 定义: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2. 符号:CB
常用单位:mol/L 或 mol·L-1
V为溶液体积而非溶质体积
4. 变式:nB = CB ·V
二、物质的量浓度
理解应用:
① 2 mol/L NaOH溶液的含义是什么? ② 将1 mol NaCl溶解在1 L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 为1 mol/L? ③ 将53.0 g的Na2CO3配成500 mL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是多少? ④ 从1 L 1 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100 mL溶液,取出的溶液中NaCl的 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三、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判断: ① 主要取决于离子浓度 1 mol/L NaCl 和2 mol/L NaCl
1 mol/L NaCl 和1 mol/L MgCl2
② 离子所带电荷数
1 mol/L NaCl 和1 mol/L MgSO4
③ 离子种类
1 mol/L MgCl2和1 mol/L CaCl2
② 若两溶液等体积混合: Ⅰ. 若溶质的密度小于1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小 如氨水、乙醇,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Ⅱ. 若溶质的密度大于1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大
如硫酸,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三、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① 2X %的硫酸与4X %的硫酸等质量混合后的溶液的质量分数
( A ) 忽略体积变化。
浓度为18 mol/L的浓硫酸与水以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C ) 忽略体积变化
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第3课时物质的量浓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微思考 1.知识点二中配制NaCl溶液所需的NaCl的质量是怎样算出来的?
提示 n=cV=1.00 mol/L×0.1 L=0.1 mol。 m=n·M=0.1 mol×58.5 g/mol=5.85 g 又因托盘天平最小量程为0.1 g,故托盘天平称取的质量为5.9 g。
2.若改为用1 mol·L-1的盐酸配制100 mL 0.1 mol·L-1的HCl呢?
知识点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初中我们常用上图中的方法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那么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溶液如何配制?请完成下列知识点:
1.主要仪器 (1)天平:使用电子天平或___托__盘___天平。 (2)容量瓶: 固体用天平量取,液体用量筒量取
温度
容积
(3)其他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3.将3 mol·L-1的NaCl溶液稀释到原来的3倍,稀释后的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提示 1 mol·L-1。
1.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四种类型” (1)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c=Vn。 (2)溶液稀释的有关计算: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和质量都保持不变。 c(浓)·V(浓)=c(稀)·V(稀) m(浓)·w(浓)=m(稀)·w(稀) (3)溶液混合(溶质相同)的计算: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不变。 c1·V1+c2·V2=c(混)·V(混) m1·w1+m2·w2=m(混)·w(混)
(4)定容。 ①当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 cm时改用__胶__头__滴__管____滴加蒸馏水。 ②定容标准为: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5)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 (6)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 提醒:配制溶液时注意选择合适的容量瓶,如:配制230 mL、1 mol/L NaCl溶液, 就应该选择250 mL的容量瓶,那么称量NaCl的质量就是14.6 g,在这里还要注意有 效数字的问题,因为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
2.3.3 物质的量浓度(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 mol/L K2SO4溶液的说 法正确的是( C )
A.1 000 mL水中所含K+、SO总数为0.3 NA B.500 mL溶液中有0.1 NA个K+ C.1 L溶液中K+的浓度为0.4 mol/L D.1 L溶液中SO42-的浓度是0.4 mol/L
(B )
A.0.3 mol·L-1
B.0.8 mol·L-1
C.0.4 mol·L-1
D.0.5 mol·L-1
第3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
Thanks 谢谢观看
/
L)
课堂检测
1. 20 ℃时饱和NaCl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温度低于20 ℃时,饱和NaCl溶液的浓度小于c mol·L-1 B.此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100% C.20 ℃时,密度小于ρ g·cm-3的Na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20 ℃时,饱和NaCl溶液的溶解度S= g
除特殊说明体积可相加,其它用
V溶液
m溶液
溶液
溶质B可以是单质、化合物,也可以是分子、离子及其特定组合
思考与讨论
1. 以下几种溶液中,哪种溶液里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1) 从1L 2mol/LNaCl溶液取出一半。 √ (2) 将2molNaCl固体溶于1L的水中。 × (3) 将2molNaCl固体溶于水,形成1L溶液。 √ (4) 将80g的NaOH固体溶于1L水中。 ×
3. 100 mL0.5 mol/LMgCl2 溶液和 200 mL1 mol/LNaCl 溶液混合后
(忽略体积变化),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1第二章第三节物质的量第三课时精品课件

( x)
(3)若从1L 1 mol/L的NaOH溶液中取出20mL,
则取出的NaOH溶液c=1mol/L;( √ )
(4)同体积
、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不同溶液中,含溶 5
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 )
注意:1L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水的体积。
如:1mol/LMgCl2溶液中,
MgCl2 = Mg2++ 2Cl-
0.6
(4)2L 0.5mol/L的NaCl溶液
0.5
7
容量瓶简介:
①容量瓶 形状:细颈,梨形,平底的玻璃瓶; 构造:瓶上标有容积,温度,颈部标有刻度线;
②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加水 倒立 瓶塞旋转180o
观察 倒立
观察
③不能在其中溶解(有吸热或放热现象),不能将热的溶 液倒入,会影响体积的准确性。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线,能否补充 水?
不能。因为是部分溶液在润湿容 量瓶瓶口磨砂处有所损失所致。
16
(8)装瓶
容量瓶中不能存放溶液, 因此要把配制好的溶液 转移到试剂瓶中,贴好标 签,注明溶液的名称和浓 度。
17
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主要仪器
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药匙(固体溶 质使用)、量筒(液体溶质使用)
⑴计算⑵称量(或量取)⑶溶解(冷却)⑷ 转移 ⑸洗涤⑹定容⑺摇匀(8)装瓶
11
(1)计算
n(NaCl)=c(NaCl)×V[(NaCl(aq)]= 1.00mol/L×0.1L=0.1mol
m(NaCl)=n(NaCl)× M(NaCl)= 0.1mol×58.5g/mol= 5.85g
12
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在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 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第2章 第3节 课时3 物质的量浓度 优秀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PPT(共84张)

作
100 mL容量瓶
业
养
玻璃棒
应
用
养
返
成
首
页
·
11
·
·
必
备
知 识
2~3
双
基
自 主
容量瓶
达
标
·
预
习
随
堂
关
检
键
测
能
1~2 cm
力
凹液面
核 心
与刻度线相切
突
课 时
破
分
层
学 科
作
素
业
养
应
用
养
返
成
首
页
·
12
·
·
必
备
知
双
识
基
自
达
主
标
·
预
习
随
堂
关 键 能
检
注意:为了与容量瓶的精度相匹配,称量时应用分__析__天__平__,限 测
堂 检
键
测
能 力
养学生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核
课
心 突 破
2.结合仪器认识容量瓶,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
时 分
层
学 科
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实验探究与科学态度”的核心素养。
作
素
业
养
应
用
养
返
成
首
页
·
3
·
·
必
备 知
体系构建
双
识
基
自
达
主
标
·
预
习
高中化学 第2节 第3课时物质的量浓度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三、物质的量浓度
【问题3】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定义
相似处
c(溶质)
w(溶质)
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称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
为B的物质的量浓度
量之比
都是表示溶液中溶质组成的物理量
不 溶质的物理量 同 (及单位) 处 溶液的物理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1.2%,则浓缩后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 量浓度为多少?
答案:0.5 mol/L
【方法】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不变。即
、、、分别是稀释前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 、、、分别为稀释前后溶液的质量和质量分数。)
三、物质的量浓度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问题6】
如何配制100 mL 1.00 mol/L的NaCl溶液? 答案:(1)操作步骤①计算:所需NaCl固体的质量为5.85 g;②称量 :准确称量NaCl固体;③溶解:将称量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然 后用适量蒸馏水溶解,该步操作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④冷 却:将烧杯中的溶液冷却至室温;⑤转移: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 棒缓缓注入100 mL容量瓶中;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 ~3次,并将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中;⑥振荡:用手轻轻摇动容量瓶 ,使溶液混合均匀;⑦定容:把蒸馏水沿着玻璃棒缓缓注入容量瓶 中,当液面距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 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 水至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视线要保持水平)。⑧摇匀:盖 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及单位)
计算式
物质的量n (摩尔/mol) 质量m (克/g)(千克/kg)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第3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

_________。
(2)实验步骤(以配制100 mL 1.00 mol·L-1的NaCl溶液为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质的量浓度是 1 mol·L-1。×( ) (2)将25 g CuSO4·5H2O溶解在1 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 浓度为0.1 mol·L-1。×( ) (3)把1 mol NH3通入水中得到1 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 (4)将固体在烧杯中溶解,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三节 物质的量 第3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
(含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课程解读
1.定义:单位体积的溶液里___所__含__溶__质__B_的__物__质__的__量____,也称 为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2.符号为__c_B__,常用单位为____m_o_l_/L__(或__m__o_l_·L__-_1_) _。 3.系物:质_的__量_c_B(_n=_B_)nV、_B_物__质__的。量浓度(cB)、溶液的体积(V)之间的关
2.从100 mL 0.5 mol·L-1的某溶液中取出10 mL溶液,取出溶液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答:0.5 mol·L-1。溶液一旦配好,它的物质的量浓度就不再 改变。从中取出部分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3.某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1,表示的含义是 什么? 答:1 L该NaOH溶液中所含NaOH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讨论】 1.在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中,“V”是溶液的体积还是溶剂
的体积?“B”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答:①“V”指溶液体积而非溶剂体积。②“B”表示溶液中的 任意溶质,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及一些特定的组合; 含结晶水的化合物溶于水时,其溶质不是指结晶水合物,如 将CuSO4·5H2O溶解在水中,溶质为CuSO4。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共30张ppt)

c=Vn= 1
000×V1/+222.42V.4×M=221400000+ρVMV
1 000ρ
w=mm溶溶质液×100%=1 000×22V1.4+×2M2V.4×M×100%
= 22
40M0+V MV×100%
2、浓度与质量分数关系
c 1000
M
c 1000 S (饱和溶液)
M (100 S )
医院体检单
(一)物质的量浓度
1. 定义: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叫做
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CB
2.表达式:
cB =
nB
V液
nB = cB • V液 V液= nB / cB
3.单位:mol/L 或 mol/m3。
注意:(1)V液---溶液体积,不是溶剂体积。
(2)同一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所取 溶液体积无关。
注:w——质量分数
S——溶解度(100g溶剂中最多能溶解溶质 的质量)
例题:某市售浓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 为 1.84g/cm3,计算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由:c(H
2
SO4
)
1000[H
2SO4 (aq)] M (H 2 SO4
(H)2S来自4)10001.84g L1 98% 98g mol 1
式存在)m g,这种溶液中含SO42-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 C )
A、 m mol L1 B、 m mol L1 C、 m mol L1 D、 2m mol L1
27V
54V
18V
27V
例2、气体溶质溶于水中制得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在标准状况下,1 L水中溶解某气体V L,所得溶液密度 为ρ g·cm-3,则c和w的表达式分别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
破
分
层
学 科
作
素
业
养
应
用
养
返
成
首
页
·
15
·
·
必
备
知
双
识
基
自 主
用 18.4 mol·L-1 的浓硫酸配制 100 mL 1.84 mol·L-1
达 标
·
预
习 的稀硫酸,需要该浓硫酸的体积为多少?列式计算。
随 堂
关
检
键
测
能
力 核
[答案] 18.4 mol·L-1·V(浓)=1.84 mol·L-1×0.1 L
课
心
突 破
V(浓)=0.01 L=10 mL
时 分
层
学 科
作
素
业
养
应
用
养
返
成
首
页
·
16
·
·
必
备
知
双
识
基
自
达
主
标
·
预
习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随 堂
关
检
键 能
(1)将 25 g CuSO4·5H2O 溶解在 1 L 水中,所得溶液的
测
力
核 心
物质的量浓度为 0.1 mol·L-1。
1
·
·
必 备 知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双
识
基
自 主 预
——钠和氯
·
达 标
习
随
堂
关 键
第三节 物质的量
检 测
能
力
核 心
课时3 物质的量浓度
突
课 时
破
分
层
学 科
作
素
业
养
应
用
养
返
成
首
页
·
2
·
·
必
备
知
识
发展目标
双 基
自
达
主 预
1.通过对比和演绎等思维活动,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列出物质的量
·
标
习
随
关 浓度,并理解其含义和进行物质的量为核心的相互推导计算。培
突
( )课 时
破
(2)从 500 mL 0.5 mol·L-1 的 NaCl 溶液中取出 50 mL 溶液,其中
分 层
学
科 素 养
NaCl 为浓度为 0.05 mol·L-1。
作
(
)业
应
用
养
返
成
首
页
·
17
·
·
必
备
知 识
(3)0.1 mol·L-1 的 Ca(NO3)2 溶液中 NO- 3 的浓度为 0.2 mol·L-1。
课
心
突 破
[提示] 偏大。
时 分
层
学 科
作
素
业
养
应
用
养
返
成
首
页
·
14
·
·
必
备
知
双
识
基
自
达
主
标
·
预
习
随
关
三、稀释定律
堂 检
键
测
能 力
浓溶液稀释时,溶液浓度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式为_c_(浓__溶__液__)·_V_(_浓_
核
课
心 突
_溶__液__)=__c_(_稀__溶__液_)_·_V_(_稀_溶__液__)____。
素
业
养
应
用
养
返
成
首
页
·
8
·
·
必
备
知 识
自
(1)98 g H2SO4 溶于 1 L 水中配成溶液即得到 1 mol·L-1
双 基
达
主
预 习
的 H2SO4 溶液,这句话正确吗?为什么?
·
标 随
堂
关
检
键 能
[提示] 不正确。单位体积溶液强调的是溶液的体积。将 98 g 测
力
核 心 突
H2SO4(即 1 mol)溶于 1 L 水后所得溶液体积不是 1 L,故 H2SO4 的物
备
知
双
识
基
自 主 预
将 20 g NaOH 投入 100 g H2O 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
达 标
·
习
随
关 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吗?为什么?
堂 检
键
测
能
力
核 心 突 破
[提示] 不是,应为1002+0 20×100%≈16.7%
课 时 分
层
学 科
作
素
业
养
应
用
养
返
成
首
页
·
7
·
·
必
备
知
双
识
基
自
达
主 预 习
心 突
时
破
分
层
学 科
作
素
业
养
应
用
养
返
成
首
页
·
·
·
·
必 备 知 识
自 主 预 习
关 键
必 知 能 备 识 力
核 心 突 破
学 科 素 养
应 用 养 成
4
双 基 达 标
·
随
堂
自
主
预
习
检 测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5
·
·
必
备
知
双
识
基
自
达
主
标
·
预
习
一、物质的量浓度
随
堂
关
检
键 能
1.溶质的质量分数
测
力
核 心 突 破
双 基
自
达
主 预 习
(
)标 随
·
堂
关
(4)容量瓶可以配制任意体积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 ) 检
键
测
能
力
(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若液面超过刻度线,应立
核
课
心
突 破
即用胶头滴管吸出多的部分。
时
( )分
层
学 科 素
堂 检
键
测
能 力
养学生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核
课
心 突 破
2.结合仪器认识容量瓶,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
时 分
层
学 科
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实验探究与科学态度”的核心素养。
作
素
业
养
应
用
养
返
成
首
页
·
3
·
·
必
备 知
体系构建
双
识
基
自
达
主
标
·
预
习
随
堂
关
检
键
测
能
力
核
课
学 科 素 养
(1)定义:溶液中的_溶_质__质量与溶__液__质量之比。
课
(2)定义式:w= mm溶溶质液×100% 。
时 分 层 作
(3)20%的 NaCl 溶液可表示_1_0_0_g_N__a_C_l_溶__液_中__含__有__N_a_C__l _2_0_g_。 业
应
用
养
返
成
首
页
·
6
·
·
必
力
核 心
于学校实际,可暂用托盘天平代替。
突
课 时
破
分
层
学 科
作
素
业
养
应
用
养
返
成
首
页
·
13
·
·
必
备
知 识
(1)配制时为什么要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2~3 次?
双 基
自
达
主
标
预 习
[提示] 保证称量的溶质完全转移至容量瓶中。
·
随
堂
关
检
键
测
能 力
(2)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最后所配溶液的体积有什么偏差?
核
能
力 核
[提示] 2 mol·L-1;0.2 mol。
课
心 突
时
破
分
层
学 科
作
素
业
养
应
用
养
返
成
首
页
·
10
·
·
必 备 知
二、配制 100 mL 1.00 mol·L-1 氯化钠溶液
双
识 自
0.1 mol
基 达
主
标
·
预
5.85 g
习
随
堂
关
托盘天平 药匙
检
键
测
能
力
核
课
心 突
玻璃棒 烧杯
时
破
分
层
学 科 素
课 时
破 质的量浓度不是 1 mol·L-1。
分 层
学 科
作
素
业
养
应
用
养
返
成
首
页
·
9
·
·
必
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