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教案

合集下载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5.1《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5.1《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5.1《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5.1《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主要介绍了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对前面学习的平均数和方差概念的拓展和应用,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这部分内容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均数和方差的基本概念,也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总体平均数和方差的估计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方法。

2.学会使用样本数据来估计总体平均数和方差。

3.提高学生对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方法。

2.难点:如何使用样本数据来估计总体平均数和方差。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方法。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

2.准备计算器,以便学生进行数据计算。

3.准备教学课件,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出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讲解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用样本数据来估计总体平均数和方差。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计算器进行数据计算,练习如何用样本数据来估计总体平均数和方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方法的重要性。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5.1 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5.1 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5.1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是统计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概念,掌握估计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样本数据对总体数据进行估计。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概念,然后介绍了估计的方法,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对统计学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概念以及估计的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概念。

2.掌握估计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样本数据对总体数据进行估计。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概念。

2.估计的方法及其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引入: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概念。

2.讲解与练习: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估计的方法。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出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概念,例如:“某班级有30名学生,他们的身高分别为160cm、165cm、170cm等,请问这个班级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如何估计这个班级所有学生的身高?”2.呈现(10分钟)讲解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概念,并通过PPT展示相关的定义和公式。

同时,给出估计的方法,例如:“通过抽取一部分样本数据,计算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然后用样本数据估计总体数据。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例,运用估计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讲解实例中的关键步骤,让学生再次巩固估计的方法。

九年级数学上册 5.1 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教案1 (新版)湘教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 5.1 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教案1 (新版)湘教版

5.1 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1.理解并掌握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概念. 2.掌握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基本计算.(重点,难点) 一、情境导入要从两名田径运动员中选择一名代表我市参加省里的田径比赛.为了使选拔公平,每位运动员都进行了多次测试,结果两名运动员的测试结果的平均数是相同的.那么怎样确定派谁去参赛更好?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类型一】利用样本平均数估算总体数量“立定跳远”是我市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项目之一.测试时,记录下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然后按照评分标准转化为相应的分数,满分10分.其中男生立定跳远的评分标准如下:(注:成绩栏里的每个范围,含最低值,不含最高值)某校九年级有480名男生参加立定跳远测试,现从中随机抽取10名男生测试成绩(单位:米)如下:1.962.38 2.56 2.04 2.342.17 2.602.26 1.87 2.32请完成下列问题:(1)求这10名男生立定跳远成绩的平均数;(2)如果将9分以上定为“优秀”,请你估计这480名男生中得优秀的人数.解析:(1)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x =x 1+x 2+…+x n n 计算即可:(2)根据图表得出优秀的人数,再用优秀的人数除以抽查的总人数求出频率,最后乘以480,即可得出答案. 解:(1)根据题意得:x =110(1.96+2.38+2.56+2.04+2.34+2.17+2.60+2.26+1.87+2.32)=2.25(米);(2)因为抽查的10名男生中得分(9分)(含9分)以上有6人,所以有480×610=288人;答:该校480名男生中得到优秀的人数是288人.方法总结:此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和平均数,用到的知识点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x =x 1+x 2+…+x nn,频率=频数÷总数,用样本估计整体数量,用总体容量×样本的百分比即可.【类型二】利用样本平均数估算总体水平某农科所培育了两种玉米良种,在一样大小的甲、乙两块实验地里种植实验,一段时间后,从甲,乙两块实验地中各抽取10株,分别测得它们的株高如下(单位:cm ):甲:25,41,40,37,22,14,19,39,42,21;乙:27,16,44,27,44,16,40,40,分16,40.哪块实验地的玉米苗长得高一些?解析:对甲、乙两块实验地的玉米苗的平均株高进行比较后作出判断.解:x甲=110(25+41+40+37+22+14+19+39+42+21)=110×300=30(cm),x乙=110(27+16+44+27+44+16+40+40+16+40)=110×310=31(cm),∵x甲<x乙,∴乙实验地里的玉米苗长得较高.方法总结: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样本平均数的理解和应用,用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平均数,要注意所选取的样本应为简单随机样本.探究点二: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小李和小林练习射箭,射完10箭后两人的成绩如图所示,通常新手的成绩不太稳定.根据图中信息,估计这两个人中新手是W.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李的成绩波动较大,估计小李是新手,故填小李.方法总结: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样本方差概念的理解和解读图表的能力,要能够从图表提供的数据中发现规律.方差反映了数据的稳定程度,其值越小,数据越稳定.三、板书设计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错误!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就生活实例展开联想,直观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过程中,适时引入新知识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新的数学方法,开拓思维,进一步提升学生认知能力.。

5.1 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 教学设计

5.1 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   教学设计

5.1 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使学生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能够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推测,能与同学实行交流,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2.明确当样本容量越大时,对总体的估计越准确3.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样本,利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对总体做出合理的估计和推测.教学重点体会统计思想,并会用样本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平均数和方差.教学难点用样本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平均数和方差.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某农科院在某地区选择了自然条件相同的两个试验区,在种植面积相同的条件下,用相同的管理技术试种了两个品种的水稻,如何确定哪个品种的水稻在该地区更有推广价值呢?有同学说,能够在两个试验区分别检查一下这两种水稻,那么具体要怎样检查呢?这个问题看似很庞大,但如果找到好的方法,也很容易解决.我们能够在本节课的最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二、探究活动11.教材P141的议一议.阅读并分析下面三个方面的问题:(1)上述的调查烦琐吗?(2)上述调查的对象多不多?(3)如果你去实行具体调查,从你自己的角度出发,你认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较好?2.学生讨论:用哪种方案解决此问题较好?归纳: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对样本实行分析,然后利用样本的数据去推断总体的各种情况较好,这样能够节约时间,减少投入.推广:因为简单随机样本客观地反映了实际情况,能够代表总体,所以我们能够用简单随机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与方差.三、探究活动2例1 [教材P143例]一台机床生产一种直径为40 mm的圆柱形零件,在正常生产时,生产的零件的直径的方差应不超过0.01.如果超过0.01,则机床应检修调整.下表是某日8:30-9:30及10:00-11:00两个时段中各随机抽取10个零件量出的直径的数值(单位:mm)试判断在这两个时段内机床生产是否正常.讲评策略:对于例题,先让学生分析题意,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让各小组互相协助完成,最后各小组在指定位置展示,教师点评.四、应用提升1.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应用例2某校七年级共320名学生参加数学测试,随机抽取5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其中15名学生成绩达到优秀,估计该校七年级学生在这次数学测试中达到优秀的大约有()A.50人B.64人C.90人D.96人2.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的应用例3为从甲、乙、丙三名射击运动员中选一人参加全运会,教练把他们的10次比赛成绩做了统计:平均成绩均为9.3环,方差分别是s2甲=1.22,s2乙=1.68,s2丙=0.44,应该选________参加全运会.。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5.1 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5.1 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

第5章用样本推断总体5.1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1.学会正确、合理地取样,懂得随机抽样的合理性.(重点)2.能利用样本的平均数与方差,对总体所含有的个体做出合理的估计和推测.(难点)阅读教材P141~144,完成下面的内容:(一)知识探究1.在总体中抽取样本,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去推断________的情况,这就是统计的基本思想.2.用样本平均数、方差去估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再对事件发展做出决断、预测.归纳:统计的基本思想:用样本的平均数、样本方差分别去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总体方差.用样本去估计总体时要注意:(1)抽取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2)样本容量要足够大.(二)自学反馈为估计一个月家中使用管道煤气的开支情况,小强从15日起,连续八天每天晚上记录了家中的煤气表显示的读数,如下表(注:煤气表上先后两次显示的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使用煤气的数量,单位:m3):日期15日16日17日18日19日20日21日22日煤气表显示读数(单位:m3)22.0922.9224.1724.9925.9527.0827.9129.04如果每立方煤气2.2元,请你估计小强家一个月(按30天计)使用管道煤气的费用是多少元(精确到0.1元).活动1小组讨论例1某农科院在某地区选择了自然条件相同的两个试验区,用相同的管理技术试种甲、乙两个品种的水稻各100亩.如何确定哪个品种的水稻在该地区更有推广价值呢?种类每亩水稻的产量/kg甲865885886876893885870905890895乙870875884885886888882890895896解:可以求出,这10亩甲、乙品种的水稻的平均产量分别为:x甲=110(865+885+886+876+893+885+870+905+890+895)=885(kg),x乙=110(870+875+884+885+886+888+882+890+895+896)=885.1(kg).利用计算器,可得出这10亩甲、乙品种水稻产量的方差分别为129.6,59.09.由于59.09<129.6,即s2乙<s 2甲.所以,在该地区种植乙种水稻更有推广价值.例2一台机床生产一种直径为40mm的圆柱形零件,在正常生产时,生产的零件的直径的方差应不超过0.01.如果超过0.01,则机床应检修调整.下表是某日8:30~9:30及10:00~11:00两个时段中各随机抽取10个零件量出的直径的数值(单位:mm):8:30~9:4039.840.140.239.840.140.240.239.839.8 3010:00~404039.94039.940.24040.14039.9 11:00试判断在这两个时段内机床生产是否正常.解:在8:30~9:30这段时间内生产的零件上,随机抽取的10个零件的直径的平均数x1、方差s21分别为:x1=(40+39.8×4+40.1×2+40.2×3)÷10=40(mm).s21=(40-40)2+(39.8-40)2×4+(40.1-40)2×2+(40.2-40)2×3=0.03.10在10:00~11:00这段时间内生产的零件上,随机抽取的10个零件的直径的平均数x2、方差s22分别为:x2=(40×5+39.9×3+40.2+40.1)÷10=40(mm).s22=(40-40)2×5+(39.9-40)2×3+(40.2-40)2×2+(40.1-40)2=0.008.10由于随机抽取的8:30~9:30这段时间内生产的10个零件的直径和方差为0.03,远远超过0.01的界限,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在这段时间内该机床生产不正常.类似地,我们可以推断在10:00~11:00这段时间内该机床生产正常.易错提示:注意方差是没有单位的.活动2跟踪训练1.从鱼塘打捞草鱼240尾,从中任选9尾,称得每尾的质量分别是1.5,1.6,1.4,1.6,1.2,1.7,1.8,1.3,1.4(单位:kg),依此估计这240尾草鱼的平均质量大约是()A.1.2kg B.1.3kgC.1.5kg D.1.6kg2.为了解甲、乙两人的射击水平,随机让甲、乙两人各射击5次,命中的环数如下:甲:79879乙:78988计算得甲、乙两人5次射击命中环数的平均数都是8环,甲命中环数的方差为0.8,乙命中环数的方差为0.4,由此可知()A.甲比乙的成绩稳定。

总体平均值与方差的估计

总体平均值与方差的估计

《总体平均值与方差的估计》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⑴使用计算器计算样本平均数和方差;⑵掌握用样本特征数估计总体的思想方法;⑶理解样本估计总体的合理性,总体期望值对样本的代表性的要求.能力目标:⑴培养学生搜集,分析,计算和整理数据的能力;⑵培养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应涌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领会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教学重点用样本平均数和方差去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教学难点用样本平均数和方差去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的合理性.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问题一:收获季节从湖中打一网鱼,共M 条,做上记号后再放入湖里,数天后再打一网鱼共n 条,其中K 条有记号.估计湖中有鱼大约 条?问题二:选拔人才要从甲乙丙三名选手中挑选一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参考5次平时成绩: 甲:86 85 90 85 84乙:70 95 85 83 97丙:75 78 72 74 76请你分析数据,作出选拔决定.二.新课总体期望值的估计1.总体期望值(又称为总体平均数)描述了一个总体的平均水平;2.对于很多总体来说,它的平均值不易求得,通常用容易求得的样本平均数对它进行估计.而且常用两个样本平均数的大小去近似地比较相应两总体的平均数大小;3.样本平均数的符号表达:)(121n x x x nx +++=方差估计:样本方差:])()()[(1222212x x x x x x n s n -++-+-= 样本标准差:])()()[(122221x x x x x x ns n -++-+-= 方差和标准差是描述一个样本和总体的波动大小的特征数.计算器使用:某工厂研制甲、乙两种电灯泡,从两种电灯泡中各抽取了20只进行寿命试验,得到如下数据(单位:小时):灯泡甲:1610 1590 1540 1650 1450 1650 1570 1630 1690 1720 1580 1620 1500 1700 1530 1670 1520 1690 1600 1590灯泡乙:1670 1610 1550 1490 1430 1610 1530 1430 1410 1580 1520 1440 1500 1510 1540 1400 1420 1530 1520 1510根据上述两个样本,你准备选哪种灯泡?请说明理由!四.课堂练习1.全年级的学生的语文成绩中任意抽取了20名学生的成绩如下表(单位:分): 60 90 85 75 65 70 80 90 95 80 85 95 75 70 85 80 85 65 90 85求全年级的学生的语文考试平均成绩的估计值.2.甲乙两个总体中各抽取了一个样本:甲:900 920 900 850 910 920乙:890 960 950 850 860 890根据上述样本,哪个总体的波动较小?3.甲、乙两台机器同时制造某种零件,抽查了15天中这两台机器制造该零件的数量,结果如下:机器甲:151 150 141 143 135 131 141 142 150 142 144 137 134 140 134机器乙:147146148155157149146148146149146148158147147试问:哪台机器的日均产量较高?哪台产量更稳定?比一比谁能更快得出结论!南湖渔场在2004年底投放了大量鱼苗,经过一年喂养,现在要了解湖中养殖鱼的情况,如每条鱼的平均重量,南湖中鱼的总条数?请你拟定统计方案?本课小结一个思想:“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两种方法:平均值估计和方差估计.三个习惯:合作、探究、应用.。

《总体平均值与方差的估计》教案

《总体平均值与方差的估计》教案

《总体平均值与方差的估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总体平均值和方差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样本数据估计总体数据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总体平均值的估计:利用样本平均值估计总体平均值,了解估计误差的概念。

2. 方差的估计:利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了解方差的性质和意义。

3. 估计方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产品质量检测、数据预测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总体平均值和方差的估计方法,估计误差的概念。

2. 教学难点:方差的计算,利用样本数据估计总体数据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等。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计算器、实际数据案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总体平均值和方差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总体平均值和方差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估计误差的概念,阐述方差的性质和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利用样本数据估计总体数据的方法。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总体平均值和方差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对估计方法的应用能力。

2. 练习题解答:检查学生课堂练习的解答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反思教学手段:评估教学手段的运用情况,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等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51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

(教案)51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5.1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教学目标:1、掌握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2、掌握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3、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探讨,掌握简单随机样本在大多数情况下,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能反响总体相应的情况.教学重点:样本平均数、方差估计总体平均数、方差的综合应用.教学难点:体会统计思想,并会用样本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平均数和方差.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我们学校要从两名短跑速度较快的同学中选拔一名去参加市里的比赛,为了使选拔公平,每名同学都进行10次测试,结果两名同学测试的结果的平均数是相同的,那么,派谁去参加比赛更好呢二、新课学习1、我们在研究某个总体时,一般用数据表示总体中每个个体的某种数量特性,所有这些数据组成一个总体,而样本那么是从总体中抽取的局部数据,因此,样本蕴含着总体的许多信息,这使我们有可能通过样本的某些特性去推断总体的相应特性.2、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然后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去推断总体的情况,这是统计的根本思想,用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分别去估计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就是这一思想的表达,实践和理论都说明:对于简单的随机样本,在大多数情况下,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这种估计是合理的.3、探究思考一:〔1〕如何估计某城市所有家庭一年内平均丢弃的塑料袋个数?〔2〕在检查甲、乙两种棉花的纤维长度时,如何估计哪种棉花的纤维长度比较整齐?【归纳结论】由于简单随机样本客观地反映了实际情况,能够代表总体,因此我们可以用简单随机样本的平均数与方差分别去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与方差.4、探究二:某农科院在某地区选择了自然条件相同的两个试验区,用相同的管理技术试种甲、乙两个品种的水稻各100亩.如何确定哪个品种的水稻在该地区更有推广价值呢?为了选择适宜的稻种,我们需要关心这两种水稻的平均产量及产量的稳定性〔即方差〕,于是,待水稻成熟后,各自从这100亩水稻随机抽取10亩水稻,记录它们的亩产量〔样本〕,数据如下表所示:我们可以求出这10亩甲、乙品种的水稻的平均产量.因此,我们可以用这个产量来估计这两种水稻大面积种植后的平均产量.我们还可以计算出这10亩甲、乙品种的水稻的方差,从而利用这两个方差来估计.这两种水稻大面积种植后的稳定性〔即方差〕,从而得出哪种水稻值得推广.5、通过上面的探究,怎样用样本去估计总体,才能使估计更加合理?【归纳结论】①抽取的样本要具有随机性;②样本容量要足够大.6、思考:如何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归纳结论】方差能够反映一组数据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的大小.方差越大,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越差.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的具体方法为:①计算样本平均数;②计算样本方差;③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7、新知运用〔1〕、见教材P143例题.〔2〕2022年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集中测试工程包括体能(耐力)类工程和速度(跳跃、力量、技能)类工程.体能类工程从游泳和中长跑中任选一项,速度类工程从立定跳远、50米跑等6项中任选一项.某校九年级共有200名女生在速度类工程中选择了立定跳远,现从这200名女生中随机抽取10名女生进行测试,下面是她们测试结果的条形图.(另附:九年级女生立定跳远的计分标准) 九年级女生立定跳远计分标准:(注:不到上限,那么按下限计分,总分值10分)(1)求这10名女生在本次测试中,立定跳远距离的极差,立定跳远得分的众数和平均数;(2)请你估计该校选择立定跳远的200名女生得总分值的人数.三、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今天我们学会了方差能够反映一组数据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的大小.方差越大,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越差.四、当堂检测:1、做课本P144第1、2题2、〔拓展提高〕某校要从甲、乙两名跳远运发动中挑选一人参加一项校际比赛,抽查了两人在最近10次选拔赛中的表现,他们的成绩〔单位:cm〕如下:你认为该派谁参加?五、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
【教学目标】:
通过实例,使学生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能够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推测,能与同学进行交流,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根据有关问题查找资料或调查,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能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从而对总体有个体有个合理的估计和推测。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问题:2010年北京的空气质量情况如何?请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该年的30天,记录并统计这30天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求出这30天的平均空气污染指数,据此估计北京2010年全年的平均空气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状况。

请同学们查询中国环境保护网,网址是
二、新课
师生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定如下表中的30天,通过上网得知北京在这30天的空气污染指数及质量级别,如下表所示:
这30个空气污染指数的平均数为107,据此估计该城市2010年的平均空气污染指数为107,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轻微污染。

讨论: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流,算一算自己选取的样本的污染指数为多少?根据样本的空气污染指数的平均数,估计这个城市的空气质量。

2、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合理性
下面是老师抽取的样本的空气质量级别、所占天数及比例的统计图和该城市2010年全年的相应数据的统计图,同学们可以通过比较两张统计图,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合理性。

经比较可以发现,虽然从样本获得的数据与总体的不完全一致,但这样的误差还是可以接受的,是一个较好的估计。

练习:同学们根据自己所抽取的样本绘制统计图,并和2010年全年的相应数据的统计图进行比较,想一想用你所抽取的样本估计总体是否合理?
显然,由于各位同学所抽取的样本的不同,样本的污染指数不同。

但是,正如我们前面已经看到的,随着样本容量(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个数)的增加,由样本得出的平均数往往会更接近总体的平均数,数学家已经证明随机抽样方法是科学而可靠的. 对于估计总体特性这类问题,数学上的一般做法是给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一个估计值的范围,将来同学们会学习到有关的数学知识。

3、加权平均数的求法
问题1:在计算20个男同学平均身高时,小华先将所有数据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如下表所示:
然后,他这样计算这20个学生的平均身高:
小华这样计算平均数可以吗?为什么?
问题2:假设你们年级共有四个班级,各班的男同学人数和平均身高如下表所示.
小强这样计算全年级男同学的平均身高:
4
7.1608.1603.1622.161+++ 小强这样计算平均数可以吗?为什么?
练习:在一个班的40学生中,14岁的有5人,15岁的有30人,16岁的有4人,17岁的有1人,求这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

三、小结
用样本估计总体时,样本容量越大,样本对总体的估计也就越精确。

相应地,搜集、整理、计算数据的工作量也就越大,随机抽样是经过数学证明了的可靠的方法,它对于估计总体特征是很有帮助的。

四、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