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课程编码制订人制订日期修订人修订日期审定组(人)审定日期《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学分:1学时:20(讲课学时:6 验学时:0 课内实践学时:14 )适用专业:电子、通信类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课程任务: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使学生将模拟电子技术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巩固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同时培养独立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电路设计、分析等环节使学生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方法,为今后从事本专业的应用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前导课程:《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后续课程:电子信息类专业课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初步掌握一般电子线路分析和设计方法。
2.培养一定的自学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和加深对模拟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
4.掌握普通电子电路的制作流程。
5.掌握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
6.逐步树立严肃认真、谨慎仔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条件硬件条件:模拟电子技术电路实训室软件条件:模拟电子技术仿真软件五、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章序授课主题主要内容教学要求学时1 课程设计理论教学1.课题选择与方案介绍。
2.方案论证。
1.掌握一般模拟2.电子技术基本方法。
6实践项目1.课题选择与方案介绍2.方案论证3.具体电路设计、计算电路参数4.绘制总体电路初稿5.在实验箱上安装、调试6.印制电路板制作7.电路装焊及调整8.电路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9.画出电原理图和电路装配图、编写元器件明细表10.设计报告书编写11.验收与答辩要求有设计方案和使用说明书14学时合计(20)理论教学 6实践教学14六、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课程设计占总成绩的 50% 。
平时表现、作业和回答问题各占 10% ;平时项目制作占 20% 。
模拟电子线路第三版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线路第三版课程设计课程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和实现模拟电子线路电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加深对于基础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
通过该课程设计,学生应能够熟悉模拟电子线路的基本实现方法,对于模拟电子线路的主要参数、特性和信号处理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学生还应能够通过该课程设计提高自身的创新和设计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电路理论知识该部分将介绍模拟电子线路设计所需的基本电路理论知识,包括电路元件、电路定理、电路分析方法、放大器、滤波器等内容。
第二部分:电路设计该部分将介绍模拟电子线路的具体设计流程,包括电路设计思想、设计步骤、电路模拟、电路测试与调试等内容。
具体实践中,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课程安排,自行选择一个基础的模拟电子线路进行设计和制作,并完成相应的电路模拟和测试工作。
第三部分:电路性能测试与分析该部分将介绍模拟电子线路性能测试和分析的相关内容,包括电路参数测试、性能测试方法、电路参数分析等。
学生将通过对所设计电路的测试与分析,对电路的性能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评价,掌握电路调试和优化的技巧。
课程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自行完成一个模拟电子线路的设计和制作,并在学期末进行完整的电路展示与论文撰写。
具体要求如下:1.学生需要自行选择一个基础的模拟电子线路进行设计与制作,根据实验需求拓展相应的专业知识,充分熟悉所选电路的特点和应用;2.学生需要完成电路设计、电路模拟、电路制作和调试等全过程,熟悉常用电路设计和验证工具;3.学生需要撰写全面的电路设计报告和课程论文,论文应包含电路设计的详细过程、所用材料和性能指标、电路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等;4.学生需要在学期末进行全面的电路展示,展示包括电路测试结果、性能指标与实现过程等。
参考书目1.电子电路基础(第九版),英文原版(基尔霍夫等著)2.模拟电子线路设计,原书第4版(王琳琳,崔恕,张洪新著)3.电路电子技术基础,高职院校版(赵堃著)课程时间安排本课程共分为15周,每周2学时,主要课程内容和时间安排如下:周次课程内容课时安排1 课程概述、基础电路理论知识介绍 22~4 电路设计流程、电路模拟、实验设计 65~7 实验制作、测试与调试、数据收集 68~10 电路性能参数测试与分析 611~13 电路调试与优化方法介绍 614~15 论文撰写与电路展示准备 4评分标准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电路设计报告 30%2.课程论文 30%3.电路展示与答辩 40%。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模拟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原理与功能;2. 学会分析简单的模拟电子电路,了解其工作原理与性能特点;3. 掌握模拟电子线路的设计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正确搭建和调试模拟电子线路;2. 培养学生运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模拟电子线路设计与分析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2.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增强自信心;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中阶段,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动手能力强,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操作,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理论知识学习:- 电子元器件原理与功能,包括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 模拟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如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 电路分析方法,如等效电路、交流分析、直流分析等。
对应教材章节:第一章至第四章。
2. 实践操作:- 电路搭建与调试,以教材中的典型电路为例,进行实际操作;- 电路仿真软件应用,如Multisim、Proteus等,进行电路设计与分析;- 课程设计任务,分组进行模拟电子线路设计与展示。
对应教材章节:第五章、第六章。
3. 研讨与拓展:- 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课堂讨论,深入理解电路原理;- 分析实际应用案例,了解模拟电子线路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模拟电子电路及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电路及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一、学科背景模拟电子电路及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是电路原理和电子技术的关键知识点,广泛应用于模拟电子电路、系统和控制等领域。
本课程主要研究线性电路、非线性电路、反馈电路和振荡器等内容,以及相关技术应用。
二、课程设计目标该课程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大量实验操作及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设计和分析电路,掌握模拟电子电路在电子、通信等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有以下内容:1. 线性电路实验研究和了解理想电子元器件、电路分析方法以及电路设计思想;通过电阻、电容与电感等元器件的组合实现模拟电子电路基础。
2. 非线性电路实验深入理解二极管、齐纳二极管和场效应管等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学习非线性电路基本特性,并利用非线性电路实现基本信号处理和调节电路。
3. 反馈电路实验详解反馈电路的组成及其类型,引导学生认识到反馈对电路性能的调节和提高,通过实验获得简单的反馈电路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掌握反馈电路的应用和设计。
4. 振荡器实验深入理解振荡器的产生原理和定义,了解振荡器的基本特点和各种结构形式,实验学习振荡器电路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
四、课程设计考核考核方式包括实验内容、报告撰写及答辩,具体考核内容如下:1. 实验内容学生需要按时完成每个实验项目,实验过程需要记录实验现象、处理数据和数据分析等。
2. 报告撰写学生应按照课程设计要求,撰写完整、清晰、简明的实验报告,报告中需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3. 答辩课程设计答辩是对学生实验能力以及课程学习成果的综合考核,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对实验进行演示以及对设计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口头答辩和讲解。
五、结语模拟电子电路及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理论课到实践课的转化,非常重要和必要。
期望通过该课程设计,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激发创造力和提升开发能力。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11级电信工及电信科]PPT教学课件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11级电信工及电信科]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89883cf705cc175427091e.png)
料,设计出系统(电路)组成方案。要求明确各
模块作用、原理及各功能模块的联接。
2、电路原理设计
设计系统方案中各功能模块的原理电
路应满足 ①指标要求 ②器件、条件要求。
3、电路实物制作
利用面包板,连接导线,集成电路及
电子元、器件,将所设计的电路制作成实物。
4、电路指标调试
利用市电,稳压电源,信号源给所制
作的电路提供工作条件;利用示波器,毫伏表,
万用表对电路进行测试。
▪ 设计参考书:《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四版)
2020/12/10
罗杰 谢自美 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9
日期 星期
7. 15 一 7. 16 二 7. 17 三 7. 18 四 7.19 五
2020/12/10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6
设计任务
▪ 规定题目2 测量放大器
设计指标
⑴差模增益AVD=100~ 1000;可调。 ⑵通频带:fL≤30Hz,fH ≥3kHz ⑶最大输出电压:±10V ⑷增益的非线性误差≤5% ⑸差模输入电阻≥2MΩ(由电路设计保证)
条件:利用通用运放芯片 μA741、μA747、LM324
进行电路设计,采用双入单出的线路。
2、地点:实验楼③ 电信工1班413室 电信工2班413室 电信科1班307室 电信科2班307室
时间:上午 8:10~12:00,下午 2:00 ~5:50。
3、请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保持实验场地清洁。
4、课程设计结束后由各班班长组织还工具、器件; 打扫卫生及收齐课程设计报告交实验室。
2020/12/10
时间安排
内容
布置题目;分组领器件;搜集资料。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1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1)课程设计的目的 (1)课程设计的作用 (1)2 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1)设计任务: (1)软件介绍: (2)3 差分放大电路Multisim仿真 (2)差分放大电路模型的成立 (2)差分放大电路理论分析及计算 (3)差分放大电路仿真结果分析 (5)4 硅管稳压电路Multisim仿真 (6)硅管稳压电路模型的成立 (6)硅管稳压电路理论分析及计算 (6)硅管稳压电路仿真结果分析 (7)5 矩形波发生电路Multisim仿真 (8)矩形波发生电路模型的成立 (8)矩形波发生电路理论分析及计算 (9)矩形波发生电路仿真结果分析 (10)6 求和电路Multisim仿真 (11)求和电路模型的成立 (11)求和电路理论分析及计算 (11)求和电路仿真结果分析 (12)7 设计总结和体会 (12)8 参考文献 (12)1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一个课题或项目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融入实践,即能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够在实践中熟悉不足。
了解并把握Multisim软件,并能熟练的利用其进行仿真。
课程设计的作用一、有利于基础知识的明白得二、有利于逻辑思维的锻炼3、有利于与其他学科的整合4、有利于治学态度的培育。
2 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2.1设计任务:一、差分放大电路Multisim仿真二、直流电源Multisim仿真3、振荡电路Multisim仿真4、运算电路Multisim仿真软件介绍:Multisim是加拿大图像交互技术公司(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igics简称IIT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
它包括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硕的仿真分析能力。
工程师们能够利用Multisim交互式地搭建电路原理图,并对电路行为进行仿真。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背景模拟电子线路是电子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大家掌握模拟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路,加深对模拟电子技术的了解,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电路设计的理解。
实验目的本次课程设计的实验目的是设计一个电路,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设计来完成。
实验内容实验基本原材料:•单片机:STC12C5202AD•调速马达:Mini N20 DC 电机•舵机:MG996R•LED 灯:各色 LED 灯(红、黄、绿、蓝)•电压表:用以测试电压•电流表:用以测试电流•电阻(9 个)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
制定实验计划,掌握所需基本材料使用方法及基本电路图,准备好所需要的工具设备。
2.初步设计。
在根据实验目的,参考题目所给提示信息之后,请根据课程要求,在知识储备的基础之上,对所需电子线路做出初步设计。
3.电路实现。
根据初步设计,在实验配套材料的基础上选定器件,搭建所需的电路。
4.测试与检验.将电路连接在一起,进行短路和开路的检测,之后进行电机的速度测试以及舵机的扭矩测试,检验全电路的工作情况。
5.调试与优化。
在全电路工作稳定后,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电路优化,使得电路更加美观、稳定。
当电路出现问题时,需要进行调试,找到问题的具体位置并解决问题。
6.电路扩展。
在电路基础基础上考虑进行扩展,如增加 LED 灯的数量或者增加显示器等。
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主要使用了单片机控制调速马达和舵机的旋转,通过可逆电压控制电机的转动速度,达到起动、停止、加速、减速等效果;通过舵机来控制窗户的开启角度,达到带有控制因素的人性化设计。
此设计符合了深度学习控制的思想,并且对我有较大的帮助。
总结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团队深入学习了模拟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路,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路设计的理解。
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调整电路,使它更加稳定,更好地实现我们的预期效果。
本次课程设计不仅完成了实验目标,也增强了我们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丰富了我们的科技生活。
电子线路仿真课程设计

电子线路仿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线路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了解仿真原理;2. 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电子元件、电路图的基本知识;3. 引导学生掌握常见电子线路的设计、搭建与仿真分析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线路仿真软件进行自主设计、搭建和调试电路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电子线路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电子技术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线路设计与仿真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线路基础知识,对电子线路仿真软件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线路仿真软件介绍:使学生熟悉仿真软件的界面、功能和基本操作方法,包括软件的安装与启动、电路图的绘制、元件库的调用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子线路仿真概述2. 电子元件识别与使用:介绍常见电子元件的符号、特性及使用方法,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 常用电子元件3. 电路图的绘制与仿真:学习电路图的绘制方法,运用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包括静态工作点分析、交流分析、瞬态分析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路图的绘制与仿真4. 基本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学习放大电路的原理,掌握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并进行仿真验证。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 放大电路分析与设计5. 滤波器设计与仿真:学习滤波器的原理,设计不同类型的滤波器,并通过仿真验证其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根据通信、电子、电测等专业教学培养计划要求,在必修完《模拟电子线路》课程后,应该必修《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课。
其目的是针对本课程所学的内容进行的综合训练,使学生深入理解已学的有关模拟电子线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综合应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的课程设计、生产实践、毕业设计等环节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设计的先修课程为:《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与要求1函数信号发生器2•串联直流稳压电源3.放大器的设计以上题目仅供参考,任课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布置,也可根据学生情况自拟题目,以巩固所学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启发学生创造力为目的。
三、课程设计教学的基本要求1教学基本要求①教师应事先准备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以及设计所需要的规范和有关资料,在理论设计阶段安排答疑时间,指导学生。
②为加深学生对设计要求的理解,可安排学生查阅一些现有的设计资料。
2.培养要求①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培养学生查阅资料、选取设计方案的能力,培养学生模拟电路理论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验、调试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③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3.时间安排四、课程设计考核1.每位学生上交一份课程设计报告;2.随机抽取20%以上的学生对设计内容质疑;3.根据课程设计报告、质疑成绩、课程设计中的表现,由指导教师按5级记分制评定成绩。
五、主要参考资料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一.概述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设计、安装调试及写出设计总结报告等。
理论设计包括选择总体方案、设计单元电路、选择元器件及计算参数等步骤,是课程设计的关键环节。
安装与调试是把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通过安装与调试,进一步完善电路,使之达到课题所要求的性能指标,使理论设计转变为实际产品。
课程设计的最后要求写出设计总结报告,把理论实际的内容、组装调试的过程及性能指标的测试结果进行全面的总结,把实践内容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二.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是:选择总体方案设计单元电路选择元器件计算参数画出总体电路图进行组装和调试等由于电子电路种类繁多,千差万别,设计方法和步骤也因情况不同而各异,因而上述设计步骤需要交叉进行,有时甚至会出现反复。
因此在设计时。
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1.总体方案的选择设计电路的第一步就是选择总体方案。
所谓总体方案是根据所提出的任务、要求和性能指标,用具有一定功能的若干单元电路组成一个整体,来实现各项功能,满足设计题目提出的要求和指标。
由于符合要求的总体方案往往不止一个,应当针对任务、要求和条件,查阅有关资料,以广开思路,提出若干不同的方案,然后仔细分析每个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加以比较,从中取优。
在选择过程中,常用框图表示各种方案的基本原理。
框图一般不必画的太详细,只要说明基本原理就可以了,但有些关键部分一定要画清楚,必要时尚需画出具体电路来加以分析。
2 .单元电路的设计在确定了总体方案、画出详细框图之后,即可进行单元电路设计。
设计单元电路的一般方法和步骤:1 )根据设计要求和已选定的总体方案的原理图,确定对单元电路的设计要求,必要时应详细拟定主要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
2)拟订出各单元电路的要求后,应全面检查一遍,确定无误后方可按一定顺序分别设计各单元电路。
3)选择单元电路的结构形式。
一般情况下,应查阅有关资料,以丰富知识、开阔界面,从而找到合适的电路。
如确定找不到性能指标完全满足要求的电路时,也可选用与设计要求比较接近的电路,然后调整电路参数。
3.画出总电路图设计好各单元电路以后,应画出总电路图。
总电路图是进行实验和印制电路板设计制作的主要依据,也是进行生产、调试、维修的依据,因此画好一张总电路图非常重要。
画总电路图一般应注意信号的流向,尽量把总电路图画在同一张图样上,电路图中所有的连线都要表示清楚,电路图中的中大规模集成电路,通常用框形表示,若集成电路器件的管脚较多,多余的管脚应作适当处理。
如果电路比较复杂,设计者经验不足,有些问题在画出总体电路之前难以解决。
可以先画出总电路图的草图,调整好布局和连线之后,再画出正式的总电路图。
4.元器件的选择电子电路的设计就是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并把它们最好地组合起来。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经常遇到选择元器件的问题,不仅在设计单元电路和总体电路及计算参数时要考虑选哪些元件合适,而且在提出方案、分析和比较方案的优缺点时,有时也需要考虑用哪些元器件以及它们的性能价格比如何等。
选择元器件必须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根据具体问题和方案,需要哪些元器件,每个元器件应具有哪些功能和性能指标;第二,有哪些元器件实验室有,哪些在市场上能买到,性能如何,价格如何?体积多大。
电子元件种类繁多,新产品不断出现,这就需要经常关心元器件的信息和新动向,多查资料。
1)一般优先选用集成电路2)选用集成电路时,注意以下几点:①应熟悉集成电路的品种和几种典型产品的型号、性能、价格等,以便在设计时能提出较好的方案,较快地设计出单元电路和总电路。
②选择集成运放,应尽量选择“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委员会提出的优选集成电路系列”(集成运放)中的产品。
5.计算参数在电子电路的设计过程中,常常需要计算一些参数。
例如,在设计积分电路时,不仅要求出电阻值和电容值,而且还要估算出集成运放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差模输入电阻、转换速率、输入偏置电流、输入失调电压和输入失调电流及温漂,才能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元器件。
至于计算参数的具体方法, 主要在与正确运用在“模拟电子线路”课程中已经学过的分析方法,搞清电路原理,灵活运用计算公式。
对于一般情况,计算参数应注意以下几点:1)各元器件的工作电压、电流、频率和功耗等应在允许的范围内,并留有适当裕量,以保证电路在规定的条件下,能正常工作,达到所要求的性能指标。
2)对于环境温度、交流电网电压等工作条件,计算参数时应按最不利的情况考虑。
3)涉及元器件的极限参数(例如整流桥的耐压)时,必须留有足够的裕量,一般1.5倍左右考虑。
4)电阻值尽可能选在1M Q范围内,最大一般不应超过10 M Q,其数值应在常用电阻标称值系列之内,并根据具体情况正确选择电阻的品种。
5)非电解电容尽可能在100pF〜0.1卩F范围内选择,其数值应在常用电容器标称值系列之内,并根据具体情况正确选择电容的品种。
6)在保证电路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设法降低成本,减少器件品种,减小元器件的功耗和体积,为安装调试创造有利条件。
7)应把计算确定的各参数值标在电路图的恰当位置。
设计一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目的通过该设计,要求掌握各种波形发生电路的设计方法,学习如何将各单 元电路组合起来完成实际要求的模拟函数信号源设计。
二.函数信号发生器及其主要技术指标1 •通用模拟函数信号发生器在测量技术、计算技术、自动控制、遥测遥控等领域中,广泛采用各种 类型的信号发生器,常用的信号有正弦波、矩形波(方波)、三角波和锯齿 波,尤其在小信号的输出上经常使用模拟式函数信号发生器。
图1是一种市售的通用模拟式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结构, 其工作原理是以三角波产生电路为基础经二极管所构成的正弦波整型电路产生正弦波,同时经由比较器的比较产生方波。
2 •设计题目及技术指标1)正弦波、三角波及方波函数发生器a.功能:三路信号可同时输出,且信号连续可调b.技术指标:频率范围:1 k 〜10k Hz 正弦波: U p p =6v 三角波:U pp =5 v 方波:U pp =14v2)矩形波、锯齿波函数发生器频率范围:1 k 〜5k Hz图1通用模拟函数信号发生器矩形波:U pp=6v,占空比为50%〜90%锯齿波:U pp=5v,斜率连续可调3)自拟4.方案选择方案一:框图如图2图2此方案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振荡原理和波形转换原理产生各种不同波形的函数发生器。
方案二:见图1所示通用模拟式函数信号发生器图3方案三:自选四、设计报告要求1•按题目要求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选择元器件的型号、标称值和额定值,并计算参数。
2 .组装、调试设计电路,拟定设计步骤测试设计指标,若测试结果不满足设计指标,需重新调整电路参数,使之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3.写出设计、安装、调试、测试指标全过程的设计报告。
4 .总结完成该设计题目的体会。
五、设计仪器万用表晶体管毫伏表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设计二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通过该设计加深理解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的实际意义,学会 对具体电路的设计方法,器件选择,安装调试及指标测试,达到提高工程实 践能力的目的。
电路组成直流稳压电源的框图如图 4所示,由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和稳压四 个环节组成。
三•设计题目及技术指标1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1)设计要求稳压电路要加有放大环节以改善稳定性 输出电压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 要加有保护电路2)技术指标输入交流电压输出直流电压 输出电流 稳压系数2 .小型晶体管收音机用稳压电源 技术指标输入交流电压输出直流电压 输出电流 输出纹波电压四•设计内容及要求1 •按题目要求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选择元器件的型号、标称值和额定 值,并计算参数。
2. 组装、调试设计电路,拟定设计步骤,测试设计指标,若测试结果不满足设计指标,需重新调整电路参数,使之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3. 写出设计、安装、调试、测试指标全过程的设计报告。
220v V o =9 〜15v l o w 300mA220v V o =4.5 〜6v l o < 20mA4 •总结完成该设计题目的体会。
五、设计仪器万用表晶体管毫伏表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设计三放大器的设计•设计目的通过该设计掌握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会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总体方案,设计具体单元电路及各器件的选择、安装调试及指标测试,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二•设计要求及技术指标设计要求:设计一精密放大电路系统,系统的输入信号为双端差模小信号,输出为单端输出,电路需抑制高频干扰和噪声,需有调零系统。
性能指标:A v=70 〜120f o=2OHz万案一建议选用运算放大器,并采用多级放大电路和有源低通滤波电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设计电路框图如图5所示。
万案自拟四.设计内容及要求1•按题目要求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选择元器件的型号、标称值和额定值,并计算参数。
2.组装、调试单元设计电路,拟定设计步骤测试设计指标,若测试结果不满足设计指标,需重新调整电路参数,使之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3.写出设计、安装、调试、测试指标全过程的设计报告。
4 .总结完成该设计题目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