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的风格及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1]

合集下载

景观设计大师介绍及作品分析

景观设计大师介绍及作品分析
1俞孔坚俞孔坚20121210目录目录俞孔坚生平简介俞孔坚生平简介设计思想探析设计思想探析经典作品分析经典作品分析大师简介大师简介生平生平1987年获得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硕士学位1995年获得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19951997年任职于美国swa集团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设计师大师简介大师简介主要作品主要作品广东中山岐江公园广东中山岐江公园浙江台州黄岩永宁公园秦皇岛汤河公园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天津桥园上海世博后滩公园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思想探析设计思想探析北林时期北
• 作为学者,俞孔坚明确定义景观设计学的核心和责任:土 地的设计,协调人跟土地的关系;应该放弃小农式园林的 包袱,承担起整个人类生态系统设计的重任。具体包括以 下领域:1.居住社区规划设计。2.城市设计。3.城乡与区 域景观与生态规划。4.自然与文化保护地规划设计。5.旅 游地规划。同时,俞孔坚对中国传统园林文化进行了反思: 景观设计源于我们的生存艺术,但却长期被上层文化忽略, 使人误以为造园就是景观设计的全部内涵,认为只有精雕 细琢的园林才是古典园林的精髓,忽视了平常人的体验。 于是俞孔坚提出“白话景观”和“大脚美学”的概念,让 景观回归到平常,尊重平常人的生活,重新认识土地。
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 群力湿地公园:将面临消失的湿地转化为雨洪公园,一 方面解决城市雨洪的排放和滞留,同时利用城市雨洪, 恢复湿地系统,营造出具有多种生态服务的城市生态基 础设施。该项目荣获2012ASLA杰出设计奖。
• 设计面临的难题:
• 此湿地系统处于城市中央,已被孤立,怎样才能让其可持 续发展? • 怎样设计才能为城市提供一个多样化的生态系统? • 最经济可行的办法?

经典园林景观2欧洲园林景观作品

经典园林景观2欧洲园林景观作品
53
2)严谨的轴线关系 通过运用笛卡尔的数学方法和透视原理,以宫殿的 中轴线作为全园的主轴线,然后以不同形式的纵横轴线 和若干条放射状轴线,将整个园林划分成若干区域。园 内道路、树木、水池、亭台、花圃、喷泉等均呈几何图 形,有统一的主轴、次轴,构筑整齐划一、均衡匀称, 体现出浓厚的人工修凿痕迹。 3)水景的运用 十字形人工大运河是整个宫苑中最壮丽的部分,它 是为了解决排水而设计的,也是全园水景用水的蓄水池, 同时延长了花园中轴的透视线。运河纵向长1650米,宽 度为62米,横向长1013米,供路易十四在水上游玩。此 外,还运用了水池、喷泉、湖、瀑布等其他水景。
63
7)花园与建筑相结合 园中花园的空间造型同宫殿建筑外形紧密联系,有 的还将花园景色引入室内。如著名的镜廊,全长72米, 一面是17扇朝向花园的巨大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与拱 形窗门对称的由 400多块镜片组成的 17面镜子,在镜面 中反映了花园景色。 实例 4 枫丹白露宫苑( Fontainebleau Palace , 12—19世纪) 枫丹白露宫苑建造在巴黎东南处一片森林沼泽地带, 这里的湖泊、岩石和森林构成美妙的自然景观。从12世 纪起,法国历代君王几乎都曾在此狩猎和居住,这里逐渐 形成王室的一处行宫。
30
加尔佐尼庄园平面图
31
庄园正立面
32
神像和半圆形水池
33
瀑布状水阶梯
34
实例8 伊索拉· 贝拉庄园(Villa Isola Bella,1632— 1671年) 设计:[意]卡尔洛· 封塔纳(Carlo Fontana) 伊索拉· 贝拉庄园是意大利唯一的湖上庄园,建造在 马吉奥湖( Lake Maggiore)中波罗米安群岛的第二大 岛屿上,离岸约 600 米,由卡尔洛伯爵三世博罗梅奥 (Carlo Borrmeo)建造。

经典园林景观案例分析

经典园林景观案例分析

经典园林景观案例分析园林景观设计是将自然与人造结构有机地融合,为人们提供一个宜人的环境,让人们在其中得到身心愉悦。

在世界各地,有许多经典的园林景观案例,它们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工艺成为艺术和人类文明的典范。

本文将对一些著名的园林景观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它们背后的设计思想和意义。

1. 凡尔赛宫花园(法国)凡尔赛宫花园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花园之一,也是法国巴洛克式花园的代表作品。

花园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古罗马花园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花园,充满了对称美和几何美的要素。

整个花园被分为多个区域,如几何形状的草坪、对称排列的喷泉、壮丽的雕塑等。

这种精心设计的布局使得整个花园呈现出一种庄严和华丽的氛围,展现了法国巴洛克式艺术的精髓。

2. 日本园林(日本)日本的园林以其独特的自然主题和精致的细节而闻名于世。

日本园林注重营造一种极简和宁静的氛围,强调景观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代表作品包括京都的岚山和日本庭园。

这些园林通常由各种自然元素组成,如枯山水、庭院、盆栽等,通过精心布置和精湛技艺展现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 中山植物园(中国)中山植物园位于中国广州市,是中国最大的植物园之一。

园内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展示了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植物种类。

中山植物园注重植物的保存和科普教育,通过各种展览和活动向游客传递植物知识和环保意识。

园内还设计了多个主题园区,如荷花园、蕨类园等,以丰富的景观和丰富的植物资源吸引游客,是一个集科研、教育和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园林景观。

结语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融合自然、文化和艺术的综合性学科,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追求,更是对人类生活和精神追求的体现。

通过对经典园林景观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设计理念和审美趋势,启发我们在实践中创造更加令人愉悦的园林景观。

愿园林景观设计能够继续为人们带来美好的体验和思考!。

经典园林景观2欧洲园林景观作品

经典园林景观2欧洲园林景观作品
30
加尔佐尼庄园平面图
31
庄园正立面
32
神像和半圆形水池
33
瀑布状水阶梯
34
实例8 伊索拉· 贝拉庄园(Villa Isola Bella,1632— 1671年) 设计:[意]卡尔洛· 封塔纳(Carlo Fontana) 伊索拉· 贝拉庄园是意大利唯一的湖上庄园,建造在 马吉奥湖( Lake Maggiore)中波罗米安群岛的第二大 岛屿上,离岸约 600 米,由卡尔洛伯爵三世博罗梅奥 (Carlo Borrmeo)建造。
14
2)布局壮丽 全园布局分成了六个台层,上下高差近50米,高低 错落,整齐有序。花园以及大量的局部构图,均以方形 为基本形状,反映出文艺复兴全盛期的构图特点。在贯 穿全园的主轴以及分布左右的次轴上,遍布高大的植物、 花坛和各式喷泉。纵向中轴线,从高处别墅建筑往下一 直贯穿全园。横向主要有三条轴线,居中的横轴与纵轴 交叉处,设一精美的名为“龙喷泉”的椭圆形泉池,是 全园的中心所在;在龙喷泉上面的横轴为“百泉台”, 其东端为水剧场,西端有雕塑;龙喷泉后面的第三条横 轴是水池,水池东端为著名的“水风琴”。
22
兰特庄园平面图
23
底层台地
24
圆形喷泉和铜像
25
实例6 巴切托城堡(1556—1620年) 设计:[意]贾科莫· 巴罗兹· 达· 维格诺拉(Vignola), 贾科莫 · 戴尔 · 丢卡,吉罗拉莫 · 雷纳尔蒂 (Girolamo Rainaldi) 巴切托城堡位于卡普拉罗拉,是在16世纪由红衣主 教法尔尼斯(Farnese)修建的一座设防宫殿,是一个庞大 的、有堡垒的五角形建筑。1556年,建筑师维格诺拉授 命将堡垒改为一座避暑别墅。吉罗拉莫 · 雷纳尔蒂在 1620年左右修建了一些附加物。

中国园林的风格

中国园林的风格

中国园林的风格中国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代表,被誉为“东方园林”的典范。

中国园林风格独特,融合了自然山水和文化艺术,展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和生活的审美追求。

本文将介绍中国园林的主要风格特点。

1. 皇家园林皇家园林是指为皇帝和皇室成员建造的园林。

这些园林通常规模宏大,布局严谨,体现了极高的建筑和园林艺术水平。

例如,北京的颐和园和紫禁城周围的景山公园就是典型的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的特点之一是强调自然山水的呈现,利用人工的拱桥、池塘、山石等元素再现自然景观。

另外,皇家园林还注重景观与建筑的有机结合,建筑物通常是仿古风格的宫殿和亭台楼阁,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2. 私家园林私家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形式的庭园。

它们多是私人住宅内的庭院,代表了中国古代贵族和富商阶层的生活品味和社会地位。

苏州的留园和拙政园就是著名的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注重营造幽静、恬淡的环境。

它们常常利用小桥、喷泉、假山、水榭等元素,打造迷人的景观。

私家园林还注重布局的变化和层次的转换,从而营造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

3. 文化园林中国园林另一个重要风格是文化园林,它着重于表达文人学士的意境和情怀。

这些园林通常都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人物故事,例如苏州的虎丘和北京的恭王府。

文化园林注重对传统文化的表达与呈现。

园林会通过布局、建筑和园林景观等方式,展示古代文人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观念。

文化园林还常常设置诗碑、书法和名物收藏等文化元素,以突出园林的人文氛围。

4. 寺庙园林中国寺庙园林是佛教寺院中的庭园,为修行者提供一个静心的地方。

寺庙园林通常结合了佛教哲学和园林艺术,展现出宁静、宏伟的氛围。

例如,浙江的灵隐寺和安徽的天柱山寺庙就是寺庙园林的代表。

寺庙园林注重营造宁静、祥和的环境,多利用水池、亭台、佛像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寺庙园林还强调布局的对称和平衡,以体现佛教中的平衡理念和和谐的信仰。

5. 水乡园林水乡园林是中国江南地区特有的园林风格。

这些园林位于水乡地区的河流、湖泊和运河岸边,利用水与建筑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景。

经典园林景观3美洲园林景观作品

经典园林景观3美洲园林景观作品

13
1)午后花园(the Afternoon Garden) 这里的空间借鉴了加州传统花园的形式,在园中可 以看到远山的景色。花园中除了水池、喷泉和黄杨花坛 外,四周的橡木立柱非常醒目。这些立柱经大胆雕刻并 漆上鲜艳的色彩,柱间用粗粗的绳子装饰,忍冬和铁线 莲可以攀爬到绳子之上。 2)平台花园(the Terrace Garden) 1931年斯蒂里在瑙姆科吉南部建造了一个平台花园, 草地上斜向交错布置着弯曲的砾石带和月季花坛,运用 了无规律的曲线样式,与远处山体的曲线相呼应。
19
流水别墅平面图
20
流水别墅立面图
21
从室内洞口可以看到溪流
22
建筑与自然的渗透
23
实 例 5 洛 克菲 勒中 心广 场( Rockefeller Center Square,1936年) 设计:[美]雷蒙· 胡德(Raymond Hood) 该广场以石油巨头洛克菲勒的名字命名,是美国城 市中公认的最有活力、最受人欢迎的公共活动空间之一。 中心由十几栋建筑组合而成,空间构图生动,外部环境 富于变化,在布局上同时满足了城市景观和人们进行商 业、文化娱乐活动的需要,被称为“城中之城”。
2
4)结合自然 总体布局为自然风景式,园中保留了不少原有的地 貌和植被。园内不同品种的乔灌木都经过精心的安排, 使它们的形式、色彩、姿态都能得到最好的显示,同时 生长也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5)多样化设计 中央公园的设计风格十分简洁,主题是水、草坪与 树林,综合运用了围合、分割、对景、视觉走廊等手法。 中央公园作为美国城市公园发展史的一座里程碑, 促进了人与自然的交往,带动了城市公园的蓬勃发展。
3
中央公园平面图
4
弓形桥
5
台地
6

景观设计大师--彼得沃克作品系列介绍

景观设计大师--彼得沃克作品系列介绍

马丁路德金景观大道(儿童公园)
• 马丁路德金景观大道是一块10英亩的线型景观,由PWP景观设 计公司1987年设计完成,位于加利福尼亚西部城镇内河码头边。 项目通一系列垂直于轻轨轨道的平行条纹强化了公园的平整感 和直线性,有类似功能的还有公园及周边的机动车道,自行车 道,溜冰道,人行道等。
马丁路德金景观大道
• 1932年生,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 设计代表人物,他的每一个项目都融入了丰富的历史 与传统知识,顺应时代的需求,施工技术精湛。人们 在他的设计中可以看到简洁现代的形式、浓重的古典 元素,神秘的氛围和原始的气息,他将艺术与景观设 计完美地结合起来并赋予项目以全新的含义。 •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 计师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美国城市设计学 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 计师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 • 他有着丰富的从业和教学经验,一直活跃在景观设计 教育领域,1978-1981年曾担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 景观设计系主任。1983年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成 立了皮特·沃克合伙人景观设计事务所。
诺华公司总部1号庭院广场
诺华公司总部广场
• 周围有一个小树林, 小树林里种植着35 棵沼生栎木。广场 上还有一尊雕塑, 一个锦鲤池和其他 具有艺术气息的景 观。
诺华公司总部广场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
• PWP事务所为斯坦福大学 做了无数景观作设计,其 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就 是这个位于大学生图书馆 入口处的喷泉。这个喷泉 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沉 思。
• 极简主义(Minimalist),又称最低限度艺术,它是在早期结构 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门类。最初在20世纪60年代, 它主要通过一些绘画和雕塑作品得以表现。很快,极简主义艺 术就被皮特· 沃克(Peter Walker)、玛萨· 舒瓦茨(Martha Schwartz)等先锋园林设计师运用到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去,并 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议。皮特· 沃克将极简主义解 释为:物即其本身。(The object is the thing itself)。“我们 一贯秉承的原则是把景观设计当成一门艺术,如同绘画和雕 塑。……所有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功能的需要。

风景园林大师——彼得·沃克的设计理念及作品

风景园林大师——彼得·沃克的设计理念及作品

2017年第7期现代园艺彼得·沃克1955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获得风景园林学士学位。

伯克利的风景园林专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培养出了托马斯·丘奇等园林大师,形成了加利福尼亚学派,沃克虽然没有跟随托马斯·丘奇学习,不过他大学期间曾经在另一个加州学派的代表人物劳伦斯·哈普林的设计事务所实习。

哈普林的加州学派混合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对早期的沃克产生过影响,虽然沃克后来转向极简主义,但是加州学派的痕迹在他的一些项目里仍然可以看到。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作为SWA 的总设计师,沃克成功主持了许多区域规划、城市景观和园林设计项目,然而与此同时他发现,这些风景式的景观与他本人对极简主义艺术的兴趣相差甚远,因此,他于1976年离开了SWA 赴哈佛大学任教,并从事极简主义研究工作。

1983年,沃克创办了自己的设计公司,从而把自己的极简主义探索付诸实践,并取得了极大成功。

1彼得·沃克的设计理念彼得·沃克是极简主义园林设计的代表人物,极简主义又称最低限度艺术,它是在早期机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门类,最初它主要是通过绘画和雕塑作品表现出来。

很快极简主义就被彼得·沃克等先锋园林设计师运用到他们的设计作品中。

沃克的作品贴近大地,悄然占据人们的内心,令人难以忘怀,沃克曾经表示他追求的“几乎是一个宗教性的目标”。

沃克是对极简主义、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综合研究之后,创造出了其极简主义的园林。

利维女士指出沃克极简主义作品特征是貌似分离,但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

2彼得·沃克作品分析———哈佛大学泰纳喷泉“泰纳喷泉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极简艺术作品。

”沃克说:“材料、概念和它们不同的意义互相冲突并让人产生疑问。

这种艺术表达很适合于校园中大学生们对知识的存疑及哈佛大学对知识的探索”。

沃克的设计概念是在设计中利用新英格兰地区的材料,并创造一件能够反映太阳每天运动及变更的艺术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理念
规划理念 他的景观设计理念受英国田园与乡村风景的影响甚深,英国风景式花
园的两大要素——田园牧歌风格和优美如画风格——都为他所用,前者成 为他公园设计的基本模式,后者他用来增强大自然的神秘与丰裕
奥姆斯特德原则 1、保护自然景观,某些情况下,自然景观需要加以恢复或进一步加以强 调(因地制宜,尊重现状) 2、 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规则式(自然式规则) 3、保持公园中心区的草坪或草地 4、选用当地的乔灌木 5、大路和小路的规划应成流畅的弯曲线,所有的道路成循环系统 6、全园靠主要道路划分不同区域
彼得·沃克 Peter Walker
极简主义(Minimalist),又称最低限度艺术,它 彼得·沃克的极简主义
是在早期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门类。最
初在20世纪60年代,它主要通过一些绘画和雕塑作品得以
表现。很快,极简主义艺术就被彼得·沃克(Peter
Walker)、玛萨·舒瓦茨(Martha Schwartz)等先锋园
园林景观的风格及代表 人物和代表作品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9
园林景观的风格及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品[1]
纽约中央公园 ·奥姆斯特德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对人类的贡献
人们对奥姆斯特德对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贡献投以越来越多的 关注,其景观设计哲学也引发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更多思考。纽约 的中央公园也许是美国和全世界最著名的城市公园,它给纽约紧张 生活的人们提供了放松身心的环境。中央公园这个美国最大的公共 绿地,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全美第一个城市公园,还在于在其规 划建设中,诞生了一个新的学科--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康奈尔大学
康奈尔大学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州伊萨卡的私 立研究型大学,另有两个分校区分别位于纽约市和 卡塔尔教育城。
康奈尔大学由埃兹拉·康奈尔和安德鲁·迪克 森·怀特于1865年建立,是常春藤盟校最年轻的成 员。康奈尔大学男女同校,不分信仰和种族都可以 进入。学校成立伊始,其创始人就打算将其建设成 为一所全科型的新型大学,教授内容从文学名著到 自然科学,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无一不包。这一 理念最终成为了康奈尔的校训:“I would found an institution where any person can find instruction in any study”。
白色的现代风格建筑和红色 的加州风格建筑,有机共生
草坪上种大树,以建筑为主体
外国的校园 本身是一座 城市,开放 式的感觉。 这个车行道 种满了加纳 利海藻,气 势磅礴。
大草坪,两侧人行步道,非常普通而简洁的设计,大气而优雅
车行道中的小型环岛 很有特色的小喷泉
斯坦福大学的设计特色
斯坦福大学的校 园是开放的,不仅仅 是一座校园,也是一 座大大的公园。园内 信步,但见花红草绿, 树木葱郁,古柏参天。 校园内的建筑:红顶 砂墙,拱门和回廊, 大四合院式的布局, 小巧的教堂 ......这一 切组成一幅色彩相宜 的风景画,漫步其中 就是一种美德享受。
中央公园一角
公园的西南角, 哥伦布 环岛站 -Maine纪念碑
草坪南侧的湖泊
纽约中央公园内的 精美建筑
公园中有总长93公里的步行道,
9000 张长椅和 6000 棵树木
斯坦福大学
全称:小利兰·斯坦福大学 地点:美国·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市 学校性质:私立 创建时间:公元1891年10月1日 创始人:利兰·斯坦福夫妇 创建背景:当时的加州铁路大王、曾担 任加加州州长的老利兰·斯坦福为纪念他 在意大利游历时染病而死的儿子,决定 捐钱在帕洛·阿尔托成立斯坦福大学,并 把自己8180英亩用来培训优种赛马的 农场拿出来作为学校的校园.相传斯坦 福夫妇在这之前曾拜访过哈佛大学的校 长提出为纪念他们的儿子的死在哈佛校 园内建一座大楼,但遭到了拒绝,于是 才建造了这座闻名于世的大学。
林设计师运用到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去,并在当时社会引起
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议。
彼得沃克将极简主义解释为:物即其本身。(The object is the thing itself)。“我们一贯秉承的原则是把
彼得·沃克
景观设计当成一门艺术,如同绘画和雕塑。……所有的设
计首先要满足功能的需要。即使在最具艺术气息的设计中
尤里斯图书 馆(Uris Library)及 钟楼
彼得·沃克 Peter Walker
个人简介
彼得·沃克,1932年生,当代国际知名景 观设计师,“极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美 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CLARB)认证景 观设计师,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美国 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 师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著名的 著作是与梅拉尼·西蒙合作完成的《看不见 的花园:寻找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
奥姆斯特德最钟爱的风景要求较大的降水量才能获得效果, 但他也认识到美国的大部分地区拥有不同的气候条件。因此,他 着手为南方开发了一种独立而鲜明的景观风格,而在半干早的西 部,他则注意到有必要建立一种新的水分保持的地区风格。在旧 金山海湾地区和科罗拉多的6个项目中,他奠定了这一手法的基础, 尤其是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园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纽约中央公园
纽约中央公园 南起59街,北抵110 街,东西两侧被著 名的第五大道和中 央公园西大道所围 合,中央公园名副 其实地坐落在纽约 曼哈顿岛的中央。 340公顷的宏大面积 使她与自由女神、 帝国大厦等同为纽 约乃至美国的象征。
100多年后的今天,纽约中央公园依然是普通公众休 闲、集会的场所。同时,数十公顷遮天蔽日的茂盛林木, 也成为城市孤岛中各种野生动物最后的栖息地。
还是要秉承功能第一的理念,然后才是实现它的形式。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极简主义园林已经日益为
人们了解和认可。彼德品带有强烈的极简主义色彩,他也
被人们认为极简主义园林的代表者。
玛萨·舒瓦茨
极简主义代表作品
设计者用近乎滑 稽模仿的手法创造 了一个装置庭院, 把古典的勒·诺特 尔形式主义与当代 的材料和效果结合 起来。园子由三部 分组成:排列整齐 的空花盆,一组镶 嵌在彩色砾石地面 上映出天空的方镜 和一个铺了人造草 皮的"生活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