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池实际教学第1课时
《电解池》一课时

《电解池》一课时
《电解池》一课时《电解池》一课时1.知识与技能:
ph值及整个溶液ph值的变化
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的实验,探究电解原理。
了解电解的应用,特别是电解在电镀、电解精炼、电冶炼等方面的发展前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电解知识的学习,发现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以电解cucl2溶液为例得出惰性电极作阳极时的电解的一般规律。
电解原理的应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在。
电解池第一课时教案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三节电解池第一课时——电解原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解池工作原理。
2.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采用学生猜想、实验验证、分组讨论、师生总结的方法,让学生感受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科学事实,体验“科学猜想——实验验证——归纳总结——形成理论”的研究过程,增强对电解池工作原理的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戴维发明电解法的化学史,感受科学家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 通过原电池工作原理到电解池工作原理的逆推,体验电化学知识间的相关性与渐进性,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3.通过石墨作电极电解CuCl2溶液的实验探究,体验科学猜想的重要意义,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细致、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电解原理。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实验探究法。
【课堂教学】【复习】我们在前几节课学习了原电池、化学电源。
那么请大家回答一下下列几个问题1、电解质是指在______ 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______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电离是指电解质在_水溶液______或__熔融_____状态下离解成___自由移动离子_的过程。
3、原电池是___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___ _______的装置。
4、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引入】我们知道了化学能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电能,这类装置我们称之为原电池。
反过来,假如我们把电流通入水或者水溶液中会不会发生变化?假如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向水或水溶液中通电,溶液中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同学们,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水的电解,水在通电时生成了什么?能写出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吗?【学生讨论】屏幕上就是我们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两支试管中,哪边产生的是氢气?哪边是氧气?你的依据是什么?下面请大家注意观察视频中电解CuCl 2的实验,1、U 型管中为CuCl 2溶液2、2个电极均为石墨3、通电后放入的为碘化钾淀粉试纸【观察实验】请回忆一下实验的现象,讨论下可能是什么物质?那么铜和氯气究竟是怎样生成的能?我们来分析一下电解CuCl 2的原理【原理分析】讨论下通电前溶液中有哪些离子?怎样运动?通电后又怎样运动?通电前:H +、OH -、Cl -、Cu 2+四个离子做无规则自由运动。
电解池第一课时

第三节电解池(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现象和微观分析,理解电解原理
2.通过实验对比,掌握离子放电顺序、书写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实验,初步认识电解原理
2.通过实验对比,分析电解不同电解质溶液的差异
3.通过实验、总结,培养学生动手、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
2.通过电解知识的学习,发现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电解原理、电极反应、离子放电的实质
教学方法:综合启发式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三节电解池
一、电解原理
1.电解: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2.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3.反应式
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
阳极:Cl--2e-=Cl2↑(氧化反应)
化学方程式:Cu2++2Cl-====Cu+Cl2↑
二、离子放电顺序1.阳离子:Ag+>Cu2+>H+>Fe2+>Zn2+>Al3+>Na+>K+ 2.阴离子:Cl->OH->含氧酸根离子
电解。
《电解池 第1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化学人教版高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新课标)】

第二节电解池第1课时◆教材分析电解池是借助于电能,使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发生,从而使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它的应用相当广泛,由此形成的工业也很多,如电镀、电解、电冶金电池充电等。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原电池知识后的自然延伸,有助于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电化学知识,并为后续学习电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重要作用打好理论基础。
◆学情分析本课时内容选自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二节。
通过必修2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原电池知识;通过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借助氧化还原理论、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物理学中的电学知识判断原电池正、负极以及设计原电池和书写原电池电极反应的能力。
因此,在本节课中,可利用原电池的原理逆向思考自然过渡到电解池的学习中去,并应用氧化还原相关知识拓展和延伸电化学理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电解原理,初步掌握一般电解反应两极反应物、产物的判断方法,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解化学方程式。
(2)理解电解质溶液、电极对电解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利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的实验,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电解原理,增强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2)通过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使之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电解原理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掌握电解原理,形成电解池工作原理的思维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表演黑笔写红字魔术(电解池原理)。
(滤纸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铁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讲述】同学们,想知道我是怎样用黑色的笔写出红色字的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就会找到答案。
二、讲授新课【板书】第二节电解池【交流研讨】1.利用下列仪器和用品,设计出尽量多的原电池:两根石墨棒、一根铜棒、一根铁棒、CuCl2溶液,烧杯和导线任取(画出你设计的原电池)。
《电解池》第一课时说课及教学设计

合作 。
一
、
教 材 分 析 Βιβλιοθήκη 本节 内容是人教版高 中化学选 修4《 化学 反应 原理 》第 四 五、 “ 电解池 ”第一课 时教 案 1 、教学 目标 : 【 知识 目标 】 理 解电解原理 ,初步掌握判 章 电化 学第 三 节 电解 池 ,教 材 主要 介 绍 了 电解 原理 及其 应 H值及 整个溶液 p H 值 的 用 。电解 属于 电化学知 识范畴 ,是 中学 化学 理论 体系 不可缺 断电解池 、电极产 物 、电极周 围溶 液p 少 的一 部分 ,是氧化还 原反应 、原 电池 原理 、电离理 论等知 变化 的思路 ;理解 电解质 溶液 、知 道 电极对 电解 的影 响 ;了 识 的综合 运 用 。 本节 是将 理 论 与实 际相 联 系 的 实体 ,通 过 解书写 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培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 【 过程 与方法 】 通过 观察 、实 验 、阅读 资料获取 信息 , “ 电解 氯化铜溶 液实验 ”引 出电解原理 ,又 在理 解 电解原 理 的基础上 介绍相关 化工 生产方 面的应用 ,如氯碱 工业 、电解 运用科学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 情感 态度 和价值观 】通过 电解知识 的学习 ,培养学生 精炼 铜 、电镀工业 以及 电冶金 等。通过 学习 帮助 学生 了解 电 能转 化 为化 学 能 的条 件和 方 法 ,加 深对 氧 化 还原 反应 的认 认 真 阅读 、仔细观 察 、合 理分析 的严谨求实 的科学态 度 ,提 识 ,提高辩 证思维 能力 ,同时 帮助学生 牢固树立 理论联 系实 升学 生 的学 习素养 ,提高辩证 思维 的能力 ,在思考分 析过程 际的学风 。本节教 材分 为两个部 分 :第 一部分 电解原 理 ,第 中倾 听他人意见 ,相互启发 ,体会到合作交流的重要 。 二 部 分 电 解 原 理 的应 用 (氯 碱 工 业 、 电解 精 炼 铜 、电 镀 2 、教学 过程 [ 复 习 ]在前 面我们 已经学习 了原 电池 的工作原 理一 化 等 ),课标要求两课 时完成 。 学能 转变 为电能 ( 学生 回答 ) [ 幻 灯 ]请看 此装 置 ,按 操作 二 、学情 分析 提问 )培养学 生的观察 能力 。 学生通 过原 电池 以及化 学 电源的学 习 ,已经 能从 化学 能 叙述 ,请说 明现象 和原 因。 ( 学 生交流讨 论 ]巩 固形成原 电池 的要 素一 自主的氧化 还原 与 电能 的转 化角度认 识原 电池 ,初 步理解此 类反 应的本质 是 [ 氧化 还原反 应并能从 该角度 分析 常见 的化学 电源 。从 金属 冶 反 应 。原 电 池是 把 化学 能 转化 为 电能 的装 置 ,电解 池则 相 炼方 法上学 生对 电解 的应用 有 了一些 了解 ,但工 作原 理并 不 反 。复习是 为 了巩 固原 电池 的组成 条件 及 电极反 应 ,两极 判 清楚 。高二 学生形象 思维能 力 已充分 发展 ,抽象 思维 能力 也 断 ,为 电解C u C 1 2 溶液 的实 验做好对 照。 在迅 速发展 中 ,同时具有强 烈 的好奇 心 和求 知欲 ,虽 然抽 象 [ 过渡 ]翻开 教材P 7 9 对照 书本图4 — 8 请 学生 找 出差异 ! 思维 能力和探 究能力 还不够成 熟 ,但 对实验 探究 的热 情高 , 调动 学生积极 思考 ,培养思维 能力 。 ( 巩固胶体 知识 的电泳 只需 要老师适 时 的组 织和引 导 ,学生 就 能分 析通 电前 后溶 液 现象 ,化学 电源 中铅 蓄电池 的充电 ,强 化阳极 ,阴极两极 知 中存 在的离子 及运动 情况 ,并 依据反 应现象 分析得失 电子 、 识 ,区分于原 电池的负 、正极 。 ) 氧化还原过程 ,用 自己的语言归纳 。 [ 视 频实验4 _ 2]提请 同学注意倾 听实验叙述 ,观 察实验 我本节课 的教学 内容为第 一部分 :电解 原理 。新 课程标 现象 。 准要求 :体验 化学能 与 电能转 化 的探 究过程 ,了解 电解池 的 [ 提 问 ]实验操 作细节 。 [ 幻 灯 ]课件再现 装置 ,实验 工作原 理 ,能 写出 电极 反应式 和 电解 池总反 应式 ,重 在体 验 步骤 ,动 画 两极 实验 现象 ,逐项 落 实并 完 善实 验 现 象表格 知识形 成过程 。本节课 的重心是 通过 实验探 究及 对实 验现象 ( 学生共 同完 成 )再 现实验现 象 ,调动 全体 学生 积极思考 , 教 材 ]P 7 8 观察 图4 — 9 分 的观察 ,利用 氧化还原 理论进行 分析 、推理 ,体 验科 学探究 训练学 生表达 能力 ,巩固新知 识。 [ 的过程 ,了解 电解池 的工作原理 ,形成 一定 的实验能 力 、观 析 电解 质 溶液 中的离 子 。巩 固 电离 知识 和 水 的弱 电解 质身 察 能力 和归纳 能力 。本 节课 的设 计思路 是 :演示 实验 ( 电解 份。 [ 幻灯 ] 针对 氯化 铜溶液通 电前后 的的 图形分 析 ,思考 氯 化 铜 溶液 ),认识 现象 一 理论 分 析 ,认 识 本质 ( 电解 原 三个 问题 。创设 问题 ,激发学 生求 知欲 望 ,培养思 维 、推断 理 、实质 )一归 纳整理 ,形成概 念 ( 电解概念 、 电解 池形 成 能力 。调 动学 习积极性 。结合 实验 现象 ,分 析结果 。调动学 条件 )一试 题探究一 知识 升华 ( 放电顺 序 、电极 反应 式书写 生思维 ,激发学 习兴趣 。实现感性 认识 到理 性认识 的过程 。 方法 )一 书后 习题一 知识巩 固一 分析检 测 ,查漏 补缺 。本 节 培养学 生思 维能力 。 课应 用实验 视频 ,多媒体课 件引 导学生 通过探究 化学 能与 电 [ 阅读 ] 教材P 8 0 逐一 回答 : [ 幻灯 ]展示的 电解原理六 能相互转化 的过程 ,了解 电解池 的工作原理 。 个 知识点 。调动学 生思维 ,激发学 习兴趣 。实现感性 认识到 理性认识 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电解原理7 . 产物的判 三、教 学的重 、难 点 理解 电解 的基本 原理 ;理解 电解 质溶 液 、电极材料对 电 断 。引导学 生看 书P 7 9 , 理解 “ 放 电”概念 。以中学金属活动顺 极的影响 和电解过程 中离子放 电顺序 的判断 。 序 表为主线 ,用氧 化还原 反应 的知 识分析 阴 、阳两极 放电的 四 、教 法 规 律 。创 设 问题 ,激 发学 生求 知 欲望 ,培养 思 维 、推断 能 通过实验 探究 与多媒体 的有机结 合 ,进 行问题探 究 、分 力 。调动学 习积极 性 。归 纳总结 :分析 电解 池工作 的一般 思 组讨 论 ,归 纳总结 ,体现 “ 以问题为 引导 ,学生 为主体 ”的 路 。引导学 生梳理 知识条理 ,注重 化学学科 思维素养 。习题 新课 改精神 。本 节教 学使用启 发式教 学法 和问题探究 法 ,有 演 练 。调动 学生积 极思考 ,加深对 电解 原理 七知识 的点的理 目的地 层层设 疑 ,创 设问题情 境 ,通 过熟悉 的电解质 溶液来 解 。培养化 学思维 能力 。师生共 同完成P 8 3 第3 小 题 ,建立 表 推导新 知 ,引 导学生 进行思路探 究 ,将感性 认识提升 到理性 格 ,完成原 电池与 电解池 的差异。 减轻 学生 负担 ,充分利 用 认识 ,培养和 发展学 生的抽象 思维 、归纳推 理 、演绎 推理 能 书后 习题打造 高效课 堂 。引导学生 分析 氯化 钠电解质溶液 的 力。有 利于学 生理解 电解质导 电的过 程和 电解原理相 关的 知 离子 ,回答 习题 中的问题 ,通过学 生的 回答 ,补 充完善来 突 识。 破难 点 ,达 到事半 功倍 的效果 。并 为下 节课 内容 设疑 , 使 学 生产 生悬念 ,有利 于激发学 生学习 积极 性 ,使学 生去探疑 预 四、学法指导 指 导学生 运用实 验观察 、分 析 、 比较 、讨 论 、概 括 、练 习新知识 。 习等 学 习 手段 ,通过 观察 、对 比 、看 书 ,分 析讨 论 实验 现 3 、作业 :课后巩 固十七 。 象 ,得 出结论 。此过 程培养学 生探索 精神及 分析 问题 、解 决 4 、板 书 设 计 ( 略 )。 问题 的能力 。同时 ,也提升学 生 的学 习素养 —倾 听、表达 、
电解池第一课时

得出阴阳离子移动的方向。
阳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阴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板书】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标出阴阳极。
2.阴阳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电解池形成条件】
1.外加直流电源
2.电极(惰性电极:C Pt Au)
(活性电极:Ag和Ag之前的金属)
听课记录
2015年9月20日
授课
教师
付玉龙
学科
化学
学校
班级
务川学
课题
电解池(第一课时)
课型
新课
教师教学过程记录:
【导课】1原电池装置(Fe、C分别为两级)2原电池装置(C、C分别为两级)
3电解池装置(C、C分别为两级)
上述装置的电解质溶液均为氯化铜。
【讲述】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现场演示:电解氯化铜溶液
3.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
4.形成闭合回路。1.电子流动方向----外电路2.离子迁移的方向------内电路
【板书】
电解池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外加直流电源
2.电极(惰性电极:C Pt Au)
(活性电极:Ag和Ag之前的金属)
3.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
4.形成闭合回路
教学点评:
听课随感:
电解池(第一课时)ppt课件

练习:
书写电解硝酸银溶液的电 C
C
极反应式及总方程式
阳极 4OH- - 4e- = O2 ↑ +2H2O
AgNO3溶液
阴极 4Ag+ + 4e- = 4Ag
总电极反应 电解
总反应式:4AgNO3+2H2O== 4Ag +O2 ↑+4HNO3
练习:
设计电解池
C
Cu
电解
Cu + H2SO4 == CuSO4 + H2↑
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
变 阳极c: 2Cl– – 2e– = Cl2↑
阴极d: Cu2+ + 2e– = Cu
–
阴极
111016
2、右图中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
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处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
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
a极 b极 X电极 Z溶液
A
A 锌 石墨 负极 CuSO4
CuSO4溶液
阳极参加反应的电解,电镀液的浓度基本不变。
六、电解原理的应用: 若把阴极纯铜换成铁棒,
3、铜的电解精炼
电解过程变吗?
不变,但不是精炼铜了,而叫电镀铜。
粗铜:含杂质(Zn、Fe、Ni、Ag、Au 等)
阳极:Zn Zn – 2e– = Zn2+ Fe Fe – 2e– = Fe2+
纯铜
粗铜 Ni Ni – 2e– = Ni2+
列 溶液,用铂电极电解,连接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溶
C 液的pH最小的是( ) A.CuCl2 B.NaCl C.AgNO3
D.KNO3
B
石 墨
石墨
“电解池”教学设计(第1课时)

“电解池”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教学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第四章电化学第三节电解池的第1课时内容。
本章着重研究化学反应与电能的关系。
电解池是将理论语实际相联系的实体,通过“电解氯化铜溶液实验”引出电解原理,又在理解电解原理的基础上介绍相关化工生产方面的应用,如氯碱工业、电解精炼铜、电镀工业以及电冶金等。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条件和方法,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因此这节课的重心是通过实验探究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利用氧化还原理论进行分析、推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形成一定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通过原电池以及化学电源的学习,已经能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角度认识原电池,初步理解此类反应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并能从该角度分析常见的化学电源。
从金属冶炼方法上学生对电解的应用有了一些了解,但工作原理并不清楚。
电解原理的分析:首先引导学生分析通电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及运动情况,依据反应现象分析得失电子、氧化还原过程,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2.实验技能基础学生经过必修化学的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有一定提高。
三、教学目标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用氧化还原的知识正确书写电解池的阴、阳极的电极反应式及电解反应方程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利用氧化还原理论进行分析、推理,形成一定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实验探究与交流活动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有关化学实验,激发探究欲望。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小结】
1.分析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包括水的电离) 2.并分成阳离子组和阴离子组。 3.根据放电规律,阳离子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如 果是惰性电极阴离子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完成 电极反应式。(注意得失电子守恒)
电离与电解的比较
条件 过程 举例 特点 联系
电离
电解
电解质溶于水 或熔融状态下 电解质电离成为 自由移动的离子
离子得失电子的能力 影响离子放电的因素:
离子的浓度
要判断电极反应的产物,必须掌握 离子的放电顺序。
(三)离子放电顺序 1、阴极: 氧化性强的离子先得电子
Ag+>Hg2+>Fe3+>Cu2+>H+>Pb2+>…Zn2+>( H+水)> Al 3+ …
金属越不活泼,其阳离子氧化性越强,越容易得电子。
2、阳极: 还原性强的离子先失电子
在阴极附近产生了一种银白色金属,随即形成紫色的火 焰,这就是发现钾元素的主要过程。当时在社会上引 起了轰动,他又用电解法发现了钠、钙、锶、钡、硼 、硅等元素,戴维成为发现化学元素最多的人。
这其中的奥妙是什么呢? 通电时,物质的变化时如何发生的呢?
【实验1】
实验 步骤
如甲图所示,将两根石墨碳棒分 别中插 ,入 观盛 察有现象Cu。Cl2溶液的U型管
除Pt、Au、石墨等惰性电极除外 金属 > S2->I->Br->Cl->OH->含氧酸根>F-
【想一想】
以石墨为电极电解硫酸钠溶液,阴极和阳极 的产物分别是什么?
1、溶液中哪些微粒? 2、通电后阳极区有哪些离子?
阴极区又有哪些离子? 3、哪个离子先放电?
阳极 : 4OH--4e-=2H2O +O2↑ 阴极: 4H+ +4e-=2H2 ↑ 总反应: 2H2O 电=解O2↑ +2H2↑
放电:阴离子失去电子,阳离子得到电子的过程
(二)电解池 1.定义: 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2.条件:
①直流电源 ②阴阳电极 ③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④形成闭合回路
【思考与交流】
当一个电极存在多种可能离子时,为什么不是 共同放电,而是只有一种离子放电?你认为阳 离子得电子能力及阴离子失电子能力与什么因 素关?
极
极
约3~5 min后切断电源。
阴极石墨棒上覆盖了一层红色物
实验 质,阳极石墨棒上有刺激性气味
现象 的气体产生,该气体使湿润的碘
化钾淀粉试纸变成蓝色。
阳极:与电源 正极相连的极
阴极:与电源 负极相连的极
结论 通电后发生了化学反应
【思考与交流】
思考1:氯化铜溶液中含有哪些微粒? 阳离子:Cu2+ H+ 阴离子:Cl- OH思考2:在通电时这些微粒各向什么区移动? Cu2+ H+向阴极区移动; Cl- OH-向阳极区移动 思考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阳极和阴极各发生什 么反应?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CuCl2=Cu2++2Cl-
只产生自由 移动的离子
电解质电离后, 再通直流电 阴阳离子定向移 动,在两极放电
电解
CuCl2 = Cu+Cl2↑
发生氧化还原反 应,形成新物质
电解必须建立在电离的基础上
电解池与原电池的异同
装置
原电池
电解池
装置 实例
定义
将化学能转变 成电能的装置
①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
形成 ②电解质溶液 条件 ③形成闭合回路
阴极区: Cu2++2e-=Cu 还原反应
阳极区: 2Cl--2e-=Cl2↑ 氧化反应
【动画模拟】
一、电解原理
(一)电解:使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 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明 确】
1.电流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根源和动力;
2.阴阳离子在做定向移动的同时,也在两极发 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新物质;金属导电 是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形成的,不发生反应, 无新物质生成,两者有本质区别。 3.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的电解过程。
实验 现象
无现象
结论
不发生任何反应
甲
【实验2】
实验 步骤
如乙图所示,将用导线连接在一起的
两U型根管石中墨,碳观棒察插现入象盛。有CuCl2溶液的
实验 现象
无现象
结论
没有构成原电池
乙
【实验3 】
如图所示,将两根石墨棒分别 阴
阳
实验 步骤
跟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
浸入盛有CuCl2溶液的烧杯中, 再接通12 V直流电,观察现象。
电解池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阳极:氧化反应,溶液 中的阴离子失电子或电 极金属失电子 阴极:还原反应,溶液 中的阳离子得电子
电子 流向
负极 导线 正极
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 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本节收获】
电解池就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阳极与电源正极连接,发生氧化反应; 阴极与电源负极连接,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时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 电解法是最有力的氧化还原手段。
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将电能转变成 化学能的装置
①直流电源 ②阴阳电极 ③电解质溶液或熔融 ④形成闭合回路
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电解池与原电池有哪些异同(续)
装置 电极 名称
电极 反应
原电池
负极:较活泼金属 正极:较不活泼金属 (或能导电的非金属)
负极:氧化反应,金属 失电子 正极:还原反应,溶液 中的阳离子得电子
第三节:电解池
1799年,当意大利人发明了最原始的电池——伏打电 池之后,许多科学家对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电给世 界带来了太多的不可思议,好奇心பைடு நூலகம்使着人们去进行 各种尝试,想看看它还能否出现什么奇特的现象。 1807年,当英国化学家戴维将铂电极插入熔融的氢氧 化钾并接通直流电源时,奇迹终于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