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品种“楚粳27 号”示范试验

合集下载

水稻新品种通育271选育技术报告

水稻新品种通育271选育技术报告

品种选育Vol.52No.3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有60%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1]。

20世纪80年代,水稻育种家提出高产、优质、多抗综合育种目标,使得常规稻育种取得了显著进展。

然而,新育成的水稻品种在米质、抗性等方面虽有改进,在产量上却未能获得新的突破,其根本原因是水稻优良基因缺乏相互交流与渗透,高产关键基因有待进一步发掘。

马唐()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分布于西藏、四川、新疆、陕西、甘肃、山西、河北、河南及安徽等地[2]。

马唐的粗蛋白质和无氮浸出物含量较高,而粗纤维含量较低,营养价值较高[3]。

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复态导入法成功将野生植物马唐的优良基因导入到水稻中,创制崭新丰富的转马唐优良育种材料,以此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实现育种突破,成功选育出高产优质多抗型水稻新品种通育271。

现将通育271的品种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等介绍如下。

1品种来源通育271是以通育245为母本、自选材料GM125(以通35为母本、禾本科野生植物马唐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经8代自交材料)为父本杂交得到的F 1为父本,再以通院515为母本进行复交,后代经自交8代选育而成。

2选育经过2009年夏以通育245为母本、以自选材料GM125为父本进行单交,得到F 0代杂交粒;2010水稻新品种通育271选育技术报告初秀成,邱献锟*,赵剑峰,岳杨,由志强,赵卫东,赵基洪(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吉林梅河口135007)摘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野生植物马唐的优良基因育成中晚熟水稻新品种通育271。

该品种高产、优质、抗稻瘟病,米质符合三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2020年通过吉林省审定。

从播种育秧、插秧、施肥、管水、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通育271;选育;高产栽培技术;马唐中图分类号:S511.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6737(2022)03-0041-03Report on Breeding Technology of New Rice Variety Tongyu-271CHU Xiu-cheng ,QIU Xian-kun*,ZHAO Jian-feng ,YUE Yang ,YOU Zhi-qiang ,ZHAO Wei-dong ,ZHAO Ji-hong(Tonghua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Meihekou Jilin 135007,China)Abstract:A new rice variety Tongyu-271was developed by Tonghua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using the excellent genes of wild plant Crabgrass.This variety has high yield,high quality and resistance to rice blast.The rice quality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hird grade japonica edible rice varieties.It was approved by Jilin Province in 2020.The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summarized and introduced from sowing and breeding,transplanting,fertilization,water management,disease,insect and grass control.Key words:New rice variety;Tongyu-271;Breeding;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Crabgrass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

水稻新品种通科27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新品种通科27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4 — 3 0
作者 简 介 : 宋继娟( 1 9 6 5 一 ) , 女, 研究员 。

62一
宋继娟等 水稻新品 种通科2 7 特征特性及高 产栽培技术
推 介

V o 1 . 4 4 N o . 5
水稻 新品种通科 2 7特征特性及 高产栽培技 术
宋继 娟 ,黄 文 ,周 柏 明 ,崔 明元 ,于 光 磊
( 通 化 市农 业 科 学 研 究 院 , 吉林 梅河 口 1 3 5 0 0 7 )
摘 要 : 通科 2 7是 吉林 省 通 化 市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院水 稻 所 选 育 而 成 的 水 稻 新 品 种 。 2 0 1 3年 通 过 吉 林 省 农 作 物 品 种 审 定 委 员 会 审 定 。生 育 期 1 4 1 d, 属 于 中 晚 熟 品种 。株 型 紧 凑 , 茎 叶绿色 , 分 蘖 力 较 强 。2 a区试 平 均 产 量 8 6 8 3 . 6 k g / h m , 比对 照 品 种 通 3 5增 产 4 . 7 %。 适 宜 在 吉林 省 四平 、 通化、 吉林、 长春 、 延边 、 辽源 、 松 原 等 中 晚 熟 稻 区 及 辽 宁 省 中 熟 稻 作
交, 经 系 统选 育而 成 , 试验 代 号 : 通科 1 0 — 4 。2 0 1 0 年参 加 吉林 省 中晚 熟 预备 试 验 , 2 0 1 1年  ̄ 2 0 1 2年
参 加 吉林 省 中晚熟 区域 试 验 , 2 0 1 2年 同时参 加 中 晚熟 生产试 验 。2 0 1 3年通 过吉林 省农 作物 品种 审 定委员 会 审定 , 审定 编号 : 吉 审稻 2 0 1 3 0 1 5 。

水稻新品种新稻27号示范总结1

水稻新品种新稻27号示范总结1

水稻新品种新稻27号示范总结何立德(66团农业科技中心)为加快我团水稻品种的更新力度,在确保稳产高产的前题下,提升稻谷品质,经了解得知在去年试验地中表现产量排第四的品种金0813即为自治区审定的新品种——新稻27号。

为此我单位在水稻园区开展了13.5亩的品种示范工作,以期进一步掌握该品种生育特性及相应栽培技术,为我团今后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一、基本情况该品种示范设在水稻繁育基地内宋俊才13.5亩地块,采取育秧移栽人工插秧技术。

行距25厘米,穴距15厘米,每穴3-5株,于4月12日育秧,5月13日移栽大田。

移栽前亩施底肥磷酸二铵18公斤+尿素10公斤+硫酸钾5公斤,返青时亩追施尿素8公斤,分蘖期共追施尿素25公斤。

由于该品种抽穗时表现明显不整齐,且穗头不大,空秕率高,经领导决定转商处理,于9月25日收获交加工厂。

二、品种特征特性新稻27号属粳稻种,中早熟品种,生育期为151天。

穗长14.8厘米左右,穗形弯曲,呈半松散形,谷粒长椭圆形、黄色,微短芒或无芒,千粒重24.6克。

苗期表现:出苗较好,幼苗直立,早期生长较快,抗逆(倒)性较好,但抽穗表现明显不整齐,丛生现象较重。

株高为86.5厘米,株形较紧凑,茎杆较农林315粗,叶较宽、斜挺、浓绿。

穗与叶齐,灌浆较快,抗倒伏,全生育期未感病,属于活杆成熟品种。

主茎叶龄12叶,伸长节4节。

生育进程为:4月13日育秧、5月13日移栽大田、5月22日返青、6月10分蘖、6月28日拔节、7月7日孕穗、8月2日齐穗、9月10日成熟、全生育期151天,较90-13晚熟约7-8天。

三、产量表现今年示范面积13.5亩,由于该品种抽穗时明显不整齐,丛生现象较重,且给去杂带来一定的难度,经领导研究决定转商处理。

田间测产时亩收获穗数38.9万,平均穗粒数为74粒,千粒重24.6克,理论产量为708.1kg。

通过职工了解调查:该地块实际交团加工厂9.2吨,折合亩产682公斤。

该品种株型较好,抗倒伏。

优质粳稻“楚粳28号”在禄丰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粳稻“楚粳28号”在禄丰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1 2-1 4, 25 25 6 6 4~ 5.
根据水 稻病 虫 害预 测预报 及 田间调 查情 况 ,重点 防 治二化 螟 、稻瘟 病 。在抽 穗前 1 ~ 5d防 治二 化螟 0 1 2次 ,抽穗 前 3 5d喷施 井 冈霉 素和 三 环唑 防 治稻 曲 ~ 病和穗 瘟病 ,齐穗 后用 三环 唑 防治枝 梗瘟 1次 。适 时
造 成 早 穗 ,结 实 率 降 低 。特 别 是 遇 到 天 干 或 少 水灌


一◆
H .
.. -
H¨

H .
.. .
H◆


・ ● m

-.
-+
- .
_◆


-◆
一 ●
45 防 治 病 虫 害 。确 保 稳 产 高 产 .
参考文 献 :
f】蒋 志 农 .云 南 稻 作 [ 】. 明 : 云 南 科 技 出 版 社 , 19 , 1 M 昆 9 5
h m ,加权 平 均产 量达 1 1 . g h 30 39 k/ m ,平均 产量 已 5 超 1 5 g h 27 0k/ m ,达 国家 长江 中下 游地 区超 级稻产 量
标 准 ,为 申报 国家超级 稻品种作 准备 。
12 生 育 期 .
1 主 要 表 现
楚粳 2 8号 面积 03h . m ,平 均 产 量 1 2 75 k/ m , 1 5 . gh
比常规 合 系 3 9号 平 均增 产 115k / m 。2 0 5 g h 。 0 7年 在
金 山 、广 通 、中村 、仁兴 、碧 城等 6个 乡 ( )推广 镇 种植 0I h ,平 均 产 量 1 0 g h . 万 m 06 8k/ m ,比常规 合 系3 9号平均增 产 6 6k/ m 。2 0 9 gh 0 8年 全县 在 1 个 乡 2 ( )推广 种植 0 6万 h ,平均 产量 1 0 gh 镇 . 4 m。 05 3k/ m , 比常 规合 系 3 9号平 均 增产 6 8k/ m 。2 0 7 g h 0 9年 全 县

水稻新品种“楚粳27号”示范试验

水稻新品种“楚粳27号”示范试验

哲理生活有千百种形式,每人只能经历一种。

艳羡别人的幸福,那是想入非非,即便得到也不会享那个福。

水稻新品种“楚粳27号”示范试验董 倩(易门县乡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易门 651100)摘 要:为了选出适宜易门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性好的水稻品种, 加快杂交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 为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开展水稻新品种“楚粳27号”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结果表明“楚粳27号”综合性好,适应当地推广。

关键词:“楚粳27号”品种;示范;产量;面积随着城乡建设占地、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和调整,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粮经争地矛盾突出,水稻单产基数高,提高单产难度大;原主栽品种“合系39号”因种植年限长、品种种性退化、抗逆性和产量降低、抗病性减弱,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水稻的质量和产量。

为加快推进易门县水稻品种创新和产业发展,对水稻新品种的产量性状进行试验分析,旨在为水稻新品种推广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水稻品种“合系39号”和“楚粳27号”。

1.2 试验示范方法1.2.1 试验示范推广同步进行的方法坚持边试验边示范,多区域布局,加快新品种应用,严格按农业试验程序进行观察、田间测产、统计计算、验收和评价。

1.2.2 实施样板带动,促进新品种应用推广(表1)2017年举办6.78 hm 2的水稻丰产样板,对样板区种植的水稻品种按好、中、差长势进行抽样,实收水稻品种“楚粳27号” 5户面积0.325 hm 2,实收总产334 80 kg,平均每公顷产量7140 kg ;实收水稻品种“合系39”2户0.15 hm 2,实收总产 14 540 kg,平均每公顷产量6 330 kg,水稻品种“楚粳27号”比“合系39”每公顷增产粮食810 kg,增12.80%。

参加验收的领导、专家、群众一致认为“楚粳27号”具有高产、食味好,高抗稻瘟病、生育期和落粒性适中等优良性状,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1.3 试验过程1.3.1 开展科技培训75立秋的蕾,白露的花,温高霜晚收棉花,温低霜早就白搭。

水稻新品种垦稻27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水稻新品种垦稻27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4 栽 培 要 点 及 适 种 区域
该 品种 栽 培 方 式 可 参 考 空 育 1 3 1的栽 培 方 式L 3 ] , 适 应在 4月 1 O ~2 O日播种 , 5月 l 5 ~2 O日 插秧 , 插 秧 规格 为 3 0 c m×( 1 2 ~1 4 ) c m, 每穴 3 ~ 5株 。 中 上 等 肥 力 地 块 尿 素 2 2 5 k g , 磷 酸 二 铵 1 5 0 k g 及 钾肥 1 5 0 k g 。尿 素 4 0 、 磷 酸 二 铵 1 0 0 及钾肥 6 0 作底 肥 , 尿素 3 0 %作 分蘖肥 , 尿 素 3 0 及钾肥 4 O 作穗肥 。管理 同常 规管理 , 蜡 熟 末期 适 时排 干 , 黄 熟 期 及 时 收 获 。该 品种 适 于 黑龙 江第 三积 温带 下 限插 秧栽 培 。 参考 文献 :
( 1 . 黑龙 江省农 垦科 学院 水稻研 究 所 , 黑龙 江 佳 木斯 1 5 4 0 0 7 ; 2 . 北大 荒农 业股 份 有 限公 司 二
优 质高 产 水 稻 新 品 种 垦 稻 2 7于 2 0 1 3年 1 2 月通 过 黑龙 江省农 垦 总局农 作物 品种 审定 委员 会 审定 推 广 。 目前黑 龙江 垦 区第三 积温 区主 栽 品种 空育 1 3 1种植 年 限长 , 面积 过大 , 稻瘟 病抗 性逐 年 减弱 , 对 黑 龙 江 垦 区水 稻 生 产 产 生 了 较 大 的 影 响l 1 ] 。垦 稻 2 7熟期 早 , 产量 高 , 米 质优 良达 国家 二级 米标 准 , 耐冷 性 、 抗 稻瘟 病性 强 , 结 实 率高 , 适 于黑龙 江省 第 三积温 带种 植 , 具 有较 好发 展前 景 。
对照。
2 近 年 试 验 产 量 鉴 定 结 果

楚粳水稻入选云南省10项重点农业科技成果

楚粳水稻入选云南省10项重点农业科技成果

楚粳水稻入选云南省10项重点农业科技成果云南网【期刊名称】《云南农业》【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1页(P94)【作者】云南网【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在近日召开的云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介暨招商大会上,《楚粳系列水稻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作为全省最具推广转化潜力的10项重点农业科技成果之一成功推介。

楚粳系列水稻是由楚雄州农科所水稻育种专家李开斌研究员为代表的团队多年培育的水稻新品种,现已确定为云南省最大的主栽系列品种,良种覆盖率占云南省适宜稻区的80%以上。

下步,楚雄州农科所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水稻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工作:一是按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要求和适宜水稻机械化生产的需要,继续抓好超级稻推广种植,推广农机农艺结合集成技术,加大良种研发力度,扩大良种覆盖率,加速良种的更新换代,确保粮食稳产增产。

二是着力打造楚粳系列水稻的特色和亮点,在巩固粳型软米楚粳39号发展的基础上,加速培育和开发粳型香米品种,以满足消费的需求。

楚雄州农科所作为全省唯一的地州农科院所参加了此次云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介暨招商大会,《楚粳系列水稻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项目作为唯一的地州农科院所成果入选云南省最具推广转化潜力的10项重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了推介发布,《高产优质楚粳系列水稻新品种“楚粳28号”选育及推广》《粳型软米品种“楚粳39号”选育及推广》《超级稻苗头品种“楚粳37号”选育及推广》等9项科技成果在大会上参与了展示。

同时,由云南楚源种业有限公司(楚雄州农科所授权经营)生产经营的楚粳27号、楚粳28号、楚粳39号、楚粳40号等楚粳系列水稻籽种及优质米产品也参加展出,受到了与会者的青睐和一致好评,为今后高原粳稻“楚粳”系列水稻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云南网)。

中熟中粳新品种武运粳27号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中熟中粳新品种武运粳27号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52种子世界 2014 . 3武运粳27号系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

于201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1209),适宜在江苏苏中地区作迟播种植。

2012年起进行示范种植。

该品种表现出分蘖较强、穗型大、籽粒饱满、结实好、熟相漂亮、转色好、米质优,符合高产优质同步的要求,更适应直播稻和机插秧占苏中地区水稻种植面积80%的新形势。

根据这几年的生产实践武运粳27号可以在苏中地区作为直播稻种植,并易获得高产。

1 特征特性在本地直播全生育期140d,抽穗期比淮稻5号早5~7d,成熟期比淮稻5号早2~3d,利于茬口的安排和安全齐穗。

株高92~94cm,分蘖强,半直立穗,每穗实粒数110~120粒,千粒重26.4g,群体通风透光性好,抗病性好尤其抗条纹叶枯病,米质达国标3级,适口性好。

2 栽培技术2.1 抢播早播麦收后不迟于6月15日,突击抢播。

确保安全齐穗。

2.2 确定播量,精细整地和播种该品种分蘖好,一般情况下用种112.5kg/hm 2,确保基本苗120万kg/hm 2。

浸种前晒种1~2d、播前用氰烯菌酯等药剂浸种12~24h杀死由种子携带的恶苗病等病菌,沥去多余水分,即可播种。

直播大田用旋耕机旋耕整平后,采用手工撒播先播70%的种子,再用30%的种子补缺补稀。

播后盖种机盖种2~3cm,然后按3~4m宽开沟上水,水漫过即排,畦面一定不能积水,在播后20~25d进行查苗补苗、移密补稀,使稻株分布均匀,生长平衡。

2.3 科学运筹肥水,优化群体质量科学运筹肥水能提高成穗率、降低病虫草害的发生、避免后期早衰。

水浆管理上需注意: 三叶期前不轻易灌水,直至畦面有细缝灌跑马水,利于引根深扎、早发快发,3叶后建立浅水层,促进分蘖发生;该品种一般在六叶期苗数达预定穗数80%就排水露田,宜分次轻搁;后期除抽穗扬花期保浅水层外,其余时期干湿交替,切忌断水过早,防止后期青枯早衰引起倒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新品种“楚粳27 号”示范试验
作者:董倩
来源:《云南农业》 2020年第7期
董倩
(易门县乡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易门 651100)
摘要:为了选出适宜易门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性好的水稻品种,加快杂交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为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开展水稻新品种“楚粳27号”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结果表明“楚粳27号”综合性好,适应当地推广。

关键词:“楚粳27号”品种;示范;产量;面积
随着城乡建设占地、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和调整,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粮经争地矛盾突出,水稻单产基数高,提高单产难度大;原主栽品种“合系39号”因种植年限长、品种种性退化、抗逆性和产量降低、抗病性减弱,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水稻的质量和产量。

为加快推进易门县水稻品种创新和产业发展,对水稻新品种的产量性状进行试验分析,旨在为水稻新品种推广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水稻品种“合系39号”和“楚粳27号”。

1.2 试验示范方法
1.2.1 试验示范推广同步进行的方法
坚持边试验边示范,多区域布局,加快新品种应用,严格按农业试验程序进行观察、田间测产、统计计算、验收和评价。

1.2.2 实施样板带动,促进新品种应用推广(表1)
2017年举办6.78 hm2的水稻丰产样板,对样板区种植的水稻品种按好、中、差长势进行抽样,实收水稻品种“楚粳27号” 5户面积0.325 hm2,实收总产334 80 kg,平均每公顷产量7140 kg ;实收水稻品种“合系39”2户0.15 hm2,实收总产
14 540 kg,平均每公顷产量6 330 kg,水稻品种“楚粳27号”比“合系39”每公顷增产粮食810 kg,增12.80%。

参加验收的领导、专家、群众一致认为“楚粳27号”具有高产、食味好,高抗稻瘟病、生育期和落粒性适中等优良性状,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1.3 试验过程
1.3.1 开展科技培训
提高农户对“楚粳27号”的认知度,让农民掌握“楚粳27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以会代训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科技培训工作。

1.3.2 适时播种
每亩大田用水稻种6~6.5 kg培育带蘖壮秧,播种前用浸种灵等种子处理剂浸种72 h,预防恶苗病。

3月15~18日播种为宜。

1.3.3 适时早栽,合理密植
最适宜的移栽期为4月25至5月10日,秧龄45 d。

每丛栽2~3苗,亩基本苗6万~6.6万苗,南北向拉线条栽。

1.3.4 合理施肥
大田施中层肥普钙25~30 kg、尿素10~15 kg、硫酸锌2 kg;栽后5~7 d施分蘖肥,亩施碳铵40 kg结合化学除草;栽后40~45 d施穗肥,亩施尿素及硫酸钾各5~8 kg。

1.3.5综合防治病虫害
施肥通常用有机肥,圆苞期及齐穗期用菌核净或井岗霉素防治稻曲病2次,5%破苞及齐穗期用75%三环唑加稻虱净预防穗瘟及防治稻飞虱、稻叶蝉。

1.3.6 科学管水
大田生育期按水稻生长需水特性进行科学管水,实行“浅水栽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蘖,苗够晒田,寸水促穗,湿润壮籽”。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比较(表1)
2014-2018年,在4个乡(镇)6个村委会种植水稻“楚粳27号”,土壤均为水稻土,连续开展9组(次)引种试验、品比试验、品种展示。

由表1知,“楚粳27号” 适种性广,每公顷产量可达6200~6960 kg ;在冷凉稻区种植也能成熟,每公顷产量可达3390 kg 。

2.2 供试品种实收产量比较(表2)
2018年进行2组“楚粳27号” “合系39号”邻田对比试验。

2018年9月,经县科技局
组织专家组进行实际测产验收。

由表2知,2个试验点的“楚粳27号”均比“合系39号”增产,方屯8组平均每公顷增
产980 kg,增长17.56%;苗茂3组每公顷平均增产1200 kg,增长18.32%。

“楚粳27号”2
个点平均每公顷产量7160 kg,比“合系39号”每公顷平均产量6070 kg增产1090 kg,增长17.95%。

2.3 供试品种推广面积比较(表3)
水稻新品种“楚粳27号”由于高产、抗病、抗倒、品质较优,适应性广,自2014年引进后,种植面积逐年递增。

由表3知,至2018年,累计示范推广种植水稻新品种“楚粳27”面积达1114.68 hm2。

3 结论
通过水稻新品种“楚粳27号”试验示范表明: 在供试的2个品种中,产量表现最佳的为“楚粳27号”品种,且适应性广,具有大面积的推广价值。

而“合系39号”品种应选择在肥
力和管理水平较好的地方进行种植。

参考文献
[1]陆宗林,吴天相,王周胜,等.2017年引进水稻新品种品比试验总结分析[J].南方农业,2018,12(05):140-141.
[2]蒙运绍,杨桂华.水稻新品种展示及品比试验总结[J].南方农业,2017,11(08):32-33.
收稿日期:2020-05-06
编辑/李淑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