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1 传统文化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合集下载

2021新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1 传统文化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2021新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1 传统文化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专题突破练1传统文化物质的组成与分类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5分,共100分)1.(2020山东淄博一模)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由C、H、O、N等元素组成,常用质量分数为75%的医用酒精杀灭新型冠状病毒B.葡萄中含有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可用苏打粉检验假葡萄酒C.植物油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因发生氧化反应而变质D.防疫时期很多家庭都备有水银温度计,若不慎打破,应立即用硫黄粉末覆盖2.(2020山西大学附中高三模块诊断)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碳是一种新型三维碳结构晶体,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B.推广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符合低碳经济理念C.将金属钛、铝混合后在空气中熔化可制得强度较大的钛铝合金材料D.为汽车安装尾气催化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部分CO和NO转化为无毒气体3.(2020陕西西安莲湖区高三统测)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宋·陈鼓年《广韵》中有“酢浆也,醋也”,食醋的主要成分为乙酸B.《诗经》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麦芽糖)”,麦芽糖属于单糖C.食盐中抗结剂K4[Fe(CN)6]中的铁元素显+2价D.碘伏是单质碘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不定型结合物,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4.(2020山东日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华为麒麟980”手机中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流感疫苗要冷藏存放,以免蛋白质变性C.“地沟油”经分馏可得汽油,用作汽车燃料D.国产大飞机C919使用的“现代工业骨骼”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5.(2020山东高三模拟)()A.双氢青蒿素B.全氮阴离子盐C.聚合氮D.砷化铌纳米带6.(双选)(2020河北保定一中第二次阶段考试)化学与农业、科技、工业生产均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B.离子交换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氯碱工业使用阴离子交换膜C.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经提纯的SiO2D.用氯气处理饮用水,在冬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夏季好7.(2020山东肥城一中3月线上检测)2019年12月27日晚,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胖五”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2021-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化学用语教案

2021-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化学用语教案

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化学用语教案【考纲要求】1.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浊液、胶体和溶液的区别。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课时安排】2课时【考情分析】高考中本节的考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对物质的分类与方法的考查,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是否正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及判定等,更多是考查了对物质成分的了解;二是对胶体知识的考查,命题角度为以重要的新闻背景、新科技等为题材考查胶体的特性(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制备及胶体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教学过程】考点一物质的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②化合态(5)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2.同素异形体(1)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3.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2)混合物。

4.酸、碱、盐、氧化物(1)酸、(2)碱(3)盐、(4)氧化物。

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出理由。

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③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④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相对原子质量几乎相等⑤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⑥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⑦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答案:解析:①正确;②错误,在化学变化中复合离子如NH+4等可以再分;③正确;④正确;⑤错误,金刚石、石墨均是由C元素组成,但不是同一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⑥错误,如Fe是由原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由铁原子保持;⑦错误,如N2和CO。

2021新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一传统文化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2021新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一传统文化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A.PM2.5
B.O2
C.SO2
D.NO
答案 B 解析 空气污染物主要指NOx、SO2、固体颗粒物(如PM2.5)等,O2不属于空 气污染物。
6.(2019全国Ⅰ)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 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答案 A 解析 氧化铁为红棕色,因此瓷器的青色不是来自氧化铁,A项错误;陶瓷是 以黏土(主要成分为铝硅酸盐)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的,其化学性质 稳定,不与酸、碱和氧气等反应,B、C、D三项正确。
答案 A 解析 屠呦呦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并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3.(2020全国Ⅰ)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
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 病毒。对于上述化学药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H3CH2OH能与水互溶 C.过氧乙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6
4.(2020天津化学)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病毒期间,使用的“84”消毒 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
A.NaOH
B.NaCl C.NaClO
D.Na2CO3
答案 C 解析 “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NaClO,属于常识性知识。
5.(2020江苏化学)打赢蓝天保卫战,提高空气质量。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 污染物的是( )
第二部分 专题一 传统文化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01 考情分析 备考定向


2021届高三化学三轮复习 全国II卷—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2021届高三化学三轮复习  全国II卷—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2021届高三化学三轮复习全国II卷—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与稀盐酸混用效果好B.传输“5G”信号的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单质C.宋代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所用纸张为宣纸,其主要成分是碳纤维D.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制造手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B. Fe2O3可用作红色涂料C. H2O2、Ca(ClO)2可用于杀菌D.利用石油可生产塑料制品3.下表中,陈述I、II均正确且二者间存在因果关系的是()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A.硫酸铜溶液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可用来浸泡毛豆以保持新鲜绿色B.浓H SO有脱水性,可用作干燥剂24C.NaHCO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3D.SO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25.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漂白粉、水玻璃、福尔马林都是混合物B.乙烯、油脂、纤维素、光导纤维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PM2.5(微粒直径约为2.5×10-6m)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纯碱、氨水、蔗糖分别属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6.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凡白土日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中“陶”是一种传统硅酸盐材料B.“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中“硫”指的是硫黄,“硝”指的是硝酸C.“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该过程屮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D.“每红铜六斤,入倭铅四斤,先后入罐熔化,冷定取出,即成黄铜”中的黄铜是合金7.化学与生活、生命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氨基酸()CH NH CH COOH是由天然蛋白质水解得到的,既可以和酸反222应,又可以和碱反应,也可以和甘氨酸反应形成肽键B.医用酒精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是因为浓度大的酒精使细菌的蛋白质发生变性的速率更快C.新型材料聚酯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光导纤维、汽车的挡风玻璃(钢化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装修材料会散发有毒气体甲醛,甲醛具有强还原性,所以用于制备酚醛树脂8.随着人们对物质组成和性质研究的深入,物质的分类更加多样化。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与传统文化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课件(30张)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与传统文化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课件(30张)

突破点1 突破点2 突破点3
高频考点·热点突破
-4-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迁移训练•提能力
化学与传统文化、STSE 1.解答传统文化中有关化学知识的问题的方法 读懂题中文言文所描述的物质的性质、重要的操作等。由于文 言文中物质的名称一般与现在化学教材中的名称不同,需通过物质 的性质联系所学化学知识,分析所描述的化学过程,进而突破问题。 解答这类题目需熟记常见的化学工业原理,能够从原料利用率、循 环利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角度对化工生产流程及方案进行 正确分析与评价。
突破点1 突破点2 突破点3
高频考点·热点突破
-8-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迁移训练•提能力
2.(2016天津理综)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A
B
C
D
《神农本草 经》记载,麻黄 碳酸氢钠药片
能“止咳逆上
气”
古代中国人已 该药是抗酸药, 看到有该标志的丢 贴有该标志的
高频考点·热点突破
-11-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迁移训练•提能力
5.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我国已能利用3D打印技术,以钛合金粉末为原料,通过激光熔化 逐层堆积,来制造飞机钛合金结构件,高温时可用金属钠还原相应 的氯化物来制取金属钛 C.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盐漂白纸浆的原理不相同 D.碳素钢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专题一 化学与传统文化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
1
考情概览·命题分析
-2-
高考命题 热点
高考真题印证
命题角度·素养立意

2021-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 专题训练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教案(学生版)

2021-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 专题训练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教案(学生版)

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教案(学生版)【考纲点击】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初步了解原子团的定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6.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7.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8.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9.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的应用.【考情探究】1. 常考知识点: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以及原子团的定义;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的正确书写。

2. 命题新动向:无论是基础型试题还是能力型试题,问题的答案大多会要求考生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式、结构简式等基本化学用语来表述答案,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的答案中化学用语占有很大的比例。

多年来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无论是内容还是难度方面都较为稳定,估计近几年也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但在题型方面的多样化还是有可能的,如出现基本概念的简答题等,基本概念与其他部分化学知识和能力的相互渗透和结合将会有所加强。

【命题规律】本专题知识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属于热点问题,从命题内容上看,试题的难度不大。

在选择题中主要以物质组成和分类的概念为出发点,以反映重大科技成果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将有关物质组成、分类的概念与化学用语及物质结构融合于试题之中。

展望xx年高考题命题,试题仍应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侧重概念的类比与辨析,突出对概念的准确理解与正确应用能力的考查。

新教材202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1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应用考点3化学与传统文化教师用书

新教材202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1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应用考点3化学与传统文化教师用书

考点3 化学与传统文化核心梳理1.传统文化涉及“物质”的判断(1)“有硇水者,剪银塊投之,则旋而为水”,“硇水”指的是硝酸。

(2)药物“鼻冲水”条目下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入脑,非有病不可嗅”,“鼻冲水”指的是氨水。

(3)《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4)《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

(5)《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

(6)《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CO3。

(7)《梦溪笔谈·器用》中“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的“剂钢”是指铁的合金。

(8)《天工开物》中有如下描述:“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的“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9)古籍中对“鍮石”有如下记载:“鍮石,自然铜之精也,今炉甘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锌)炼成者,假鍮也。

”“鍮石”指铜,“假鍮”指铜锌合金。

2.传统文化涉及“变化”的判断由古代文献记载的内容,联系化学反应,判断是否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如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如“烈火焚烧若等闲”,该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碳酸钙的分解。

“熬胆矾(CuSO4·5H2O)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涉及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

3.传统文化涉及“分离”方法的判断根据过程判断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如蒸馏、蒸发、升华、萃取等。

如“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该过程涉及蒸馏操作;“……(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煎炼”涉及蒸发结晶操作。

典题精研考向传统文化中的化学常识例3古代的很多诗歌、谚语等都蕴含着化学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中能量的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泪”是指蜡烛燃烧生成的水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爆炸发生的是分解反应D.“纷纷灿烂如星陨,火霍火霍喧豗似火攻”,烟花是某些金属元素发生化学变化呈现出的颜色练3“灌钢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钢铁冶炼技术的重大贡献,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中提到“钢铁是杂炼生作刀镰者”。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解析版)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解析版)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1.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A. Na2O2B. SiO2C. CaO D. CO2【答案】C【解析】A、过氧化钠为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B、SiO2为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C、CaO为碱性氧化物,故C正确;D、CO2为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

2.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A. SO2B. MgO C. H2SO4D. NH3·H2O 【答案】A【解析】A、S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正确;B、MgO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故B错误;C、H2SO4属于酸,故C错误;D、NH3·H2O属于碱,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酸性氧化物的概念。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酸性氧化物(如SO2、CO2等)。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如MgO、Na2O 等)。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蒸发 B.升华C.萃取D.风化【答案】D【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据此解答。

A、蒸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B、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C、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 错误;D、风化是指在室温和干燥空气里,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现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从实质上分析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的生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突破:传统文化物质的组成与分类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5分,共100分)1.(2020山东淄博一模)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由C、H、O、N等元素组成,常用质量分数为75%的医用酒精杀灭新型冠状病毒B.葡萄中含有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可用苏打粉检验假葡萄酒C.植物油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因发生氧化反应而变质D.防疫时期很多家庭都备有水银温度计,若不慎打破,应立即用硫黄粉末覆盖2.(2020山西大学附中高三模块诊断)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碳是一种新型三维碳结构晶体,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B.推广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符合低碳经济理念C.将金属钛、铝混合后在空气中熔化可制得强度较大的钛铝合金材料D.为汽车安装尾气催化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部分CO和NO转化为无毒气体3.(2020陕西西安莲湖区高三统测)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宋·陈鼓年《广韵》中有“酢浆也,醋也”,食醋的主要成分为乙酸B.《诗经》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麦芽糖)”,麦芽糖属于单糖C.食盐中抗结剂K4[Fe(CN)6]中的铁元素显+2价D.碘伏是单质碘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不定型结合物,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4.(2020山东日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华为麒麟980”手机中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流感疫苗要冷藏存放,以免蛋白质变性C.“地沟油”经分馏可得汽油,用作汽车燃料D.国产大飞机C919使用的“现代工业骨骼”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5.(2020山东高三模拟)我国在物质制备领域成绩斐然,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6.(双选)(2020河北保定一中第二次阶段考试)化学与农业、科技、工业生产均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B.离子交换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氯碱工业使用阴离子交换膜C.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经提纯的SiO2D.用氯气处理饮用水,在冬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夏季好7.(2020山东肥城一中3月线上检测)2019年12月27日晚,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胖五”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胖五”利用液氧和煤油为燃料,煤油为纯净物B.火箭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火箭箭体采用铝合金是为了美观耐用D.卫星计算机芯片使用高纯度的二氧化硅8.(2020山东莱芜一中月考)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强化木地板表面的氧化铝具有耐磨与阻燃的作用B.在包装盒中放入生石灰,可防止月饼氧化变质C.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福尔马林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可用于浸制动物标本,也可作食品的保鲜剂9.(2020河北石家庄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下列关于文献记载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工开物》中“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丝、麻”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B.《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提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C.《抱朴子》中“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升华和凝华过程D.《本草经集注》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此法是利用焰色反应鉴别“硝石”10.(双选)(2020辽宁锦州高三期末改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藏着自然界碳、氮的循环B.《周礼》中“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灰”的主要成分为CaCO3C.《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这种方法是蒸馏D.《天工开物》中有“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其中的矾指的是金属硫化物11.(2020吉林长春榆树一中高三期末)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材料,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其“眼眶”是钢铁结成的圈梁,钢铁属于新型纯金属材料B.用于新版人民币票面文字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C.港珠澳大桥路面使用了沥青和混凝土,沥青可以通过石油分馏得到D.国庆阅兵仪式上的坦克和军车都喷涂着新式聚氨酯迷彩伪装涂料,能适应多种环境背景下的隐蔽需求,聚氨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12.(2020安徽淮北高三一模)许多无机颜料在多彩的世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如历史悠久的铅白[2PbCO3·Pb(OH)2]、安全环保的钛白(TiO2)、鲜艳的朱砂(HgS)、稳定的铁红(Fe2O3)等。

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周易参同契》中提到“胡粉(含铅白)投火中,色坏还原为铅”,其中含铅元素的物质转化为2PbCO3·Pb(OH)2PbO2PbB.纳米级的钛白可由TiCl4水解制得:TiCl4+2H2O TiO2+4HClC.《本草经疏》中记载朱砂“若经伏火及一切烹、炼,则毒等砒、硇服之必毙”,体现了HgS受热易分解的性质D.铁红可由无水FeSO4高温煅烧制得:2FeSO4Fe2O3+SO2↑+SO3↑13.(双选)(2020山东潍坊质检改编)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Al(SO4)2·12H2O常用于净水B.生活中可用无水乙醇消毒C.纤维素在人体内水解得到葡萄糖D.泡沫灭火器中的反应物是NaHCO3和Al2(SO4)314.(2020山东莱西一中、高密一中、枣庄三中一模)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明代方以智的《物理小识》中有关炼铁的记载:“煤则各处产之,臭者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而入炉曰礁,可五日不灭火,煎矿煮石,殊为省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理小识》中记载的是以焦炭作为还原剂的方法来炼铁B.文中说明以煤炭作为燃料被普遍使用,煤的主要成分为烃C.生铁是指含硫、磷、碳量低的铁合金D.工业上可通过煤的干馏获得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15.(2020山东师大附中4月调研)不断进步的材料逐渐构筑了我们现代社会的文明。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唐三彩”和景德镇瓷器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硅酸盐B.玻璃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在一定温度下软化可制得玻璃仪器C.高铁和城铁所用镁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D.以高纯硅制成的光导纤维内窥镜可直接窥视有关器官部位的变化16.“中国名片”中航天、军事、天文等领域的发展受到世界瞩目,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中国天眼”用到的钢铁属于黑色金属材料B.“歼-20”飞机上大量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C.“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硅电池板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17.(双选)(2020山东高三模拟考试改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的科学家们使用太阳能、水和二氧化碳只需要一步就能产生液态烃(碳原子数可高至13),同时放出热量B.美国莱斯大学某研究团队发现大量金纳米颗粒(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聚集在肿瘤周围并被癌细胞吞噬后,用红外激光脉冲使其周围温度迅速升高并汽化临近的水分子,产生极其微小的气泡,这些气泡迅速膨胀并爆裂,可以撕裂癌细胞C.日本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被称为分子手术的技术,可以将两分子水注入富勒烯C60中用于研究水分子内的氢键作用D.2018年22岁的中国科学家曹原发现将两层石墨烯以1.1°的“魔角”旋转叠加在一起时可得到一种超导体。

石墨烯是碳元素的一种单质18.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冬奥会上的聚氨酯速滑服是由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的B.近年来,“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电子烟)”风靡全球,但实际吸电子烟也会产生有害物质危害健康C.因制作口红时,添加天然矿物云母等着色剂,其中含Pb、Na、Mg、Al、Mn等元素,吃饭前应擦拭干净D.人们洗发时使用的护发素,其主要功能是调节头发的pH使之达到适宜的酸碱度19.(2020山东济宁鱼台一中高三模拟)下列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过程中,发生的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B.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在发射过程中的反应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诗句中体现的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过程中的反应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过程中的反应20.(2020湖南长郡中学第三次适应性考试)北宋杨亿、黄鉴《杨文公谈苑》中记载:“嘉州峨眉山有菩萨石,多人采之,色莹白,若泰山狼牙石、上饶水晶之类,日光射之有五色。

”下列“石”与“菩萨石”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的是()A.硅石B.冰晶石C.石灰石D.重晶石参考答案1.A解析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由C、H、O、N等元素组成,常用体积分数为75%的医用酒精杀灭新型冠状病毒,故A错误;葡萄中含有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苏打粉的成分是碳酸钠,其溶液呈碱性,可用苏打粉检验假葡萄酒,故B正确;植物油含有碳碳双键,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因发生氧化反应而变质,故C正确;Hg和S常温下反应生成HgS,水银温度计不慎打破,应立即用硫黄粉末覆盖,故D正确。

2.C解析T-碳是一种新型三维碳结构晶体,T-碳与C60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结构和性质不同的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A正确;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可实现“碳”的循环利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正确;在空气中加热熔化,金属易与氧气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直接在空气中制备钛铝合金,C错误;为汽车安装尾气催化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部分CO和NO转化为无毒气体二氧化碳和氮气,D正确。

3.B解析食醋的主要成分为乙酸,故A正确;蔗糖、麦芽糖都属于二糖,不属于单糖,故B错误;食盐中的抗结剂是亚铁氰化钾,其中铁元素显+2价,故C正确;碘伏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故D正确。

4.B解析硅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故手机中芯片的主要成分是单晶硅,故A错误;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由于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较高时,会因为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一般应该冷藏保存,B正确;以地沟油为原料制取可以得到生物柴油,生物柴油再经分馏才能得到发动机的燃料,故C错误;碳纤维是无机物,是一种无机高分子材料,故D错误。

5.A解析双氢青蒿素属于有机物,A符合题意;全氮阴离子盐属于无机物,B不符合题意;聚合氮属于无机物,C不符合题意;砷化铌纳米带的成分属于无机物,D不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