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9号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考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考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考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试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答:(1)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

(2)为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为学前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

其次,儿童心理学为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医疗和保健提供必要的知识。

(3)对一切与儿童有关的法律条文的制定、对儿童文学艺术的创作、儿童出版物的策划和装帧、儿童玩具的设计和制作、儿童服装的设计、儿童食品的开发和调配等具有广泛指导意义。

2、什么是遗传?人类有哪些特征与遗传有直接关系?答:所谓遗传,就是父母(亲代)答:通过生育过程把遗传物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基因)传递给子女(子代),使后代表现出同亲代相似的特征,比如体态、相貌、气质、音容相似等。

专家经过长期研究,人类有10种特征与遗传有直接关系,包括肤色、身高、肥胖、双眼皮、下颚、罗圈腿、青春痘、少白头、秃头、声音。

3、简述儿童大脑机能发展的主要表现阶段。

答:(1)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

(2)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

(3)第一、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

4、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特点是什么?答:(1)物体永久性意识的巩固,动作大量内化,开始借助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

(2) 重视外部活动,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格式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

(3) 思维缺乏守恒性和可逆性。

(4) 直觉思维开始由单维向两维集中过渡,守恒即将形成,思维处于自我中心阶段。

5、儿童记忆策略的具体表现有哪些?答:儿童记忆策略的具体表现有:视觉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略、复述策略、组织性策略、提取策略等。

6、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答:(1)无意识记忆为主。

(2)机械记忆和意义识记是儿童识记的两种方法并较多地运用机械记忆。

(3)再认好于回忆。

(4)具有自传体记忆能力。

(5)有特殊的记忆恢复现象。

7、简述2-6岁儿童语法结构的发展趋势。

(如皋考编参考)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与答案

(如皋考编参考)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与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一)一、选择题(10分)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B )。

A. 6个月—1岁B.1岁—1.5岁C.1.5岁—2岁D.2岁—3岁2、( A )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想象B.思维C.记忆D.语言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A )。

A.直接刺激词的反应B.词的刺激直接反应C.直接刺激直接反应D.词的刺激词的反应4、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D )。

A.婴儿期B.学前期C.少年期D.先学前期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C )。

A. 记得快忘得也快B.容易混淆C.语词记忆占优势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6、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的是( D )。

A.客观性B.发展性C.教育性D.理论性7、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B )。

A.思维具体形象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C.爱玩、会玩D.个性初具雏形8、( C )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B.想象C.感知觉D.思维9、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 B )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B.4岁C.5岁D.6岁10、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C )。

A.顶叶B.颞叶C.枕叶D.额叶二、填空题(10分)1、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_图形_、图表、__符号_,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2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_分类法 _、排除法、解释法_、守恒法。

3、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凭借语言的反映_事物之间或者事物与其特征之间的肯定或否定性联系的过程。

4、四岁左右_岁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5、直觉行动思维_是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6、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三、名词解释(20分)1、问题言语问题言语是在碰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自言自语,常常用来表示对问题的困惑、怀疑或惊奇等等。

幼儿园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幼儿园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幼儿园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A. 由低级到高级B. 由简单到复杂C. 由具体到抽象D. 以上都是答案:D2.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身体自我意识B. 社会自我意识C. 心理自我意识D. 以上都是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幼儿园教育的特点?A. 游戏化B. 系统化C. 活动化D. 个性化答案:B4. 学前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A. 同情心B. 羞耻感C. 正义感D. 以上都是答案:D5. 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A. 1-2岁B. 2-3岁C. 3-6岁D. 6-7岁答案:C6.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直观行动思维B. 具体形象思维C. 抽象逻辑思维D. 以上都是答案:B7. 学前儿童记忆的特点是什么?A. 短暂性B. 易受干扰C. 易遗忘D. 以上都是答案:B8.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是什么?A. 同伴交往B. 家庭环境C. 教师引导D. 以上都是答案:A9. 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特点是什么?A. 想象力丰富B. 好奇心强C. 探索欲望高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个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影响最大?A. 家庭环境B. 社会环境C. 学校环境D. 个人因素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游戏等方式集中注意力。

(正确)2. 学前儿童的道德观念主要通过成人的直接教育获得。

(错误)3.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是逐渐从外部到内部的过程。

(正确)4. 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发展主要依赖于成人的引导。

(错误)5. 学前儿童的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强。

(正确)6. 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发展不需要成人的干预。

(错误)7. 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对其社会性发展至关重要。

(正确)8. 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主要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正确)9. 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是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6岁心里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纵向研究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即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3、实证研究法研究者必须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从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来。

4、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个人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代表的值加以比较。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2、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 , 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3、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偏大与年龄偏小。

4、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5、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6、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7、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8、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

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10、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发展速率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11、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12、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三、简答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应当如何理解“关键期”的概念?答:关键期概念的由来;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2、试述横向和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答:横向法的焦点在同一时刻的大规模样组的行为上,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同一年龄或几个年龄组被试的大量数据,比较节省时间和精力。

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下列哪个属于学前儿童发展的认知方面?A) 社交能力B) 语言能力C) 认知能力D) 运动能力答案: C) 认知能力2. 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主要涉及以下哪方面?A) 自尊心的形成B) 学习能力的提升C) 运动技能的发展D) 社交技巧的培养答案: A) 自尊心的形成3. 学前儿童的主要社交发展任务是什么?A) 形成自我意识B) 与他人建立联系C) 掌握合作技巧D) 培养独立性答案: B) 与他人建立联系4. 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发展对其认知和情感发展有何影响?A) 促进语言表达能力B) 提高学习兴趣C) 增强创造力D) 扩展思维能力答案: D) 扩展思维能力5.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是:A) 出生至6个月B) 1岁至3岁C) 4岁至6岁D) 7岁至12岁答案: C) 4岁至6岁6. 学前儿童经常出现的自我中心性表现为:A) 独立意识增强B) 对他人感受缺乏敏感C) 社交技巧提升D) 规则遵守能力增加答案: B) 对他人感受缺乏敏感7. 下面哪种教育方法适用于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培养?A) 观看教学视频B) 听讲座课程C) 参观博物馆D) 手工制作答案: D) 手工制作8. 学前儿童的重要情绪问题之一是:A) 抑郁症B) 强迫症C) 分离性焦虑D) 双相障碍答案: C) 分离性焦虑9.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两大经典理论是:A)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B) 动机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C) 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理论D)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理论答案: B) 动机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10. 学前儿童的性别认同发展一般发生在哪个阶段?A) 出生至1岁B) 1岁至3岁C) 4岁至6岁D) 7岁至12岁答案: B) 1岁至3岁以上是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学习和了解有所帮助。

通过了解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我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和支持他们的成长。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 什么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学科,旨在了解和促进儿童在学前期的认知、情感、社交和行为方面的发展。

通过研究儿童的智力、语言、感知、运动、社会与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为教育工作者和父母提供了指导儿童成长和教育的依据。

2. 为什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重要?学前期是儿童最关键的发展时期之一,对于儿童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和情绪健康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

通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成长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儿童提供适合的教育和支持,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3.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有哪些特点?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视觉和听觉能力日益完善,可以感知和分辨物体形状、颜色和声音。

- 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形成,能够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和数量关系。

- 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断提升,开始形成基本的语法结构和词汇量。

- 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能够进行角色扮演和假设性思维。

4. 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有哪些特点?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明显表露情感,喜怒哀乐等情绪会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声音等方式展现出来。

- 对他人的情感有基本的体验和理解,能够感受到他人的快乐和悲伤。

- 开始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表现出亲近、依恋和合作的行为。

- 情绪容易波动,需要父母和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情绪管理。

5. 学前儿童的社交发展有哪些特点?学前儿童的社交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逐渐建立起对他人的兴趣和关注,开始主动与他人接触和互动。

- 通过模仿和观察学习他人的行为,并逐渐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 开始意识到别人的需求和感受,具有一定的同理心和关心他人的能力。

- 发展一定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角色意识,逐渐建立起自我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论述题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试题及答案1. 简述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学测试题含答案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学测试题含答案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学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指:A. 从胎儿直至青少年的发展过程B. 仅指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C. 仅指儿童的智力发展过程D. 从新生儿到青少年的社会发展过程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儿童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A. 遗传因素B. 社会因素C. 情绪因素D. 智力因素答案:D3. 对于学习相关的心理过程,以下哪项正确:A. 只有婴幼儿期开始产生B. 只有青少年期会经历变化C. 在整个儿童发展过程中都存在D. 只有学龄期才会发展出来答案:C4. 下面哪项是指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特定行为和智力表现:A. 儿童发展阶段B. 儿童认知发展C. 儿童行为发展D. 儿童表情发展答案:A5. 儿童性格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遗传因素和家庭环境B. 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C. 社交关系和兴趣爱好D. 电子娱乐和虚拟世界答案:A二、多选题1. 下面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可多选)A. 家庭关系B. 教育质量C. 儿童陶醉D. 社会经济地位答案:A、B、D2. 儿童自我认知能力的形成主要涉及以下哪些方面?(可多选)A. 对自我能力的评估B. 对自己与他人的比较C. 对自己内心感受的认知D. 对自己的生理特征的认知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的生理发展过程。

A. 对B. 错答案:B2. 儿童发展心理学只关注儿童的智力发展,而不关注其他方面的发展。

A. 对B. 错答案:B四、解答题1.请简要阐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中的主要阶段。

答: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中的主要阶段包括:- 前运算阶段:指的是从出生到约2岁之间的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觉和运动来认识世界,还不能进行逻辑思维。

- 具体运算阶段:指的是从约2岁到约7岁之间的阶段,儿童开始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仍然以具体的、操作性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 形式运算阶段:指的是从约7岁到青少年期的阶段,儿童逐渐具备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能够进行符号操作和推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卷库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卷库

试卷一及答案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1日] 点击数:19《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测试试题一、填空题(5分,每题0.5分)1.注意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和()。

2.言语活动通常分为两类,内部言语和()。

3.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的反映,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

4.记忆是人脑对()的反映。

5.桑代克认为人类可能有三种智力,即抽象智力、()和()。

6.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7.()是最早倡导并实践“做中学”的人。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1.一个人只要活着,只要醒着,心理活动无时无刻都伴随着。

()2.我们有可能找到两个在兴趣、爱好、才能、气质、性格等方面完全相同的人。

()3. 从整个人生的发展来看学前儿童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4.在幼儿期,应主要发展幼儿的口头言语。

()5.幼儿的思维为抽象逻辑思维。

()6.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点。

()7. 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存在明显性别差异。

()8. 由于年龄小,在学前儿童身上还不存在反社会性行为。

()9. 幼儿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以至于他们在活动之前经常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10.年龄较小的儿童发音出现错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发音器官未发育成熟。

()三、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1分)1.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

A.指向性和集中性 B.鲜明性和选择性C.清晰性和指向性 D.清晰性和集中性2.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认真、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

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3.在正确的教育下,()儿童能基本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A. 一岁B. 二岁C. 三岁 D. 四岁4.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过程中,单词句阶段主要是在()。

A. 0岁—1岁B. 1岁—1岁半C. 2岁—2岁半D. 3岁—3岁半5.学前儿童以()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丽水学院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卷
马鹏
一、填空(1’×15)
1.人的一生发展始终体现着、、以及、等因素的相互作用。

2.对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来说是他们认识周围环境和自我的主要手段。

3.在婴儿的所有感觉器官中,是最活跃、最主动、最重要的感官。

4.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慧发展表现出阶段的特性,每一阶段中儿童思维具有特定的性质,这些特定的性质是由所决定的。

5.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有、、、。

6.个性的特征有、、、。

7.儿童游戏的心理结构中是基本成分。

二、单项选择(1’×15)
1、下列属于心理发展的特点的是:()
A、方向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社会性
2、认母的关键期是;()
A、2—3个月
B、5—6个月
C、1—2个月
D、1岁前
3、儿童基本具备想象的基础是在()
A、2-3岁
B、1.5-2岁
C、1-1.5岁
D、4-5岁
4、不属于儿童口吃的原因的是()
A、生理原因
B、心理原因
C、暗示
D、模仿
5、“三座山试验”的设计者是()
A、维果斯基
B、皮亚杰
C、蒙台梭利
D、福禄贝尔
6、1岁半的儿童只能集中注意:()
A、10-15分钟
B、8-10分钟
C、5-8分钟
D、15-20分钟
7、顶叶属于:()
A、运动中枢
B、体觉中枢
C、视觉中枢
D、听觉中枢
8、()是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激发者。

A.个性
B.社会性
C.言语
D.情绪情感
9、()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A.言语
B.概念
C.情绪
D.记忆
10、两岁儿童能集中注意()分钟。

A.5—8
B. 10—20
C.10—12
D.半小时
11、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是()。

A.行为
B.思维
C.想象
D.感知觉
12、()的产生和发展使儿童的个性开始萌芽。

A.语言
B.思维
C.记忆
D.想象
13、儿童大脑中接受,加工和保持信息的结构是()
A、脑干
B、大脑皮层
C、后脑
D、沟回
14、大班幼儿的游戏多为()
A、规则性游戏
B、角色性游戏
C、模仿性游戏
D、社交性游戏
15. 幼儿的典型思维是()。

A 直觉行动思维
B 具体形象思维
C 具体思维
D 抽象思维
三、名词解释(4’×5)
1、具体形象思维
2、记忆策略
3、自我中心
4、象征性游戏
5、个体心理发展
四、简答题(5’×4)
1、怎样培养幼儿想象力?
2、幼儿观察力发展有何特点?
3、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4、简述研究儿童气质的意义。

五、案例分析(10’×1)
每天睡觉前,倩倩必须把一条粉红色的毯子放在枕头边,她总是把脸贴在小毯子上才愿意入睡。

如果哪天小毯子被妈妈洗了还没有干,倩倩就哭闹着不愿意睡觉。

就这样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现在她连上幼儿园也要带着她的小毯子。

为此,倩倩的妈妈有些迷惑不解,女儿为什么睡觉时就要盯着平常的一条小毯子呢?
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列进行分析。

六、论述题(20’×1)
试论述同伴交往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试卷答案
四、填空
1.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个体自身心理因素
2.感知觉
3.眼睛
4.不同的认识结构
5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6.整体性开放性稳定性独特性
7.动机和情绪
二、单选
1、D
2、B
3、B
4、C
5、B
6、C
7、B
8、D
9、B 10、C 11、D 12、B
13、C 14、A 15、B
三、名词解释
七、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2、是指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3、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之上的现象。

4、通过使用替代物并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模拟社会生活的假装或想象游戏。

5、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再从新生儿到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展的全过程。

2、简答
1、①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是他们都获得一些进行想象加工的“原材料”②启发、鼓励儿童大胆想象。

③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创造性活动,创设发展幼儿想象的必要条件④注重原型启发⑤绘画补画
2、①观察的目的性不强②观察的持续时间较短③观察的系统性较差
④观察的概括性较低
3、①从思维方式的变化来看,从直觉行动性思维,到具体形象性思维,再过渡为抽象逻辑性思维
②从思维工具的变化来看,从主要借助于感知和动作,到主要借助于表象,再过渡到借助于概念
③从思维反映的内容来说,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
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映未来事物
4.气质有类型差异无好坏之分;每种气质积极和消极的地方;成人和教师应有的态度。

五、案例分析
答案要点:一、这是依恋的一种表现,是依恋情感的转移。

倩倩将小毯子看成是获取心理安全的替代物。

二、小红毯成为安全的依托:儿童依恋的表现(微笑、啼哭、依偎、跟随)。

三、依恋对行为的影响,对社会性的发展的影响,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必须十分重视孩子的依恋行为,充分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四、作为家长要关注孩子平时的行为表现,给予更多的关爱,包括生体上的触抚和语言、目光上的交流等,使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

六、论述
答案要点:
一、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行为向友好、积极方面发展。

同伴使儿童获得了支持资源,在儿童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冲突将导致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促进社会交流所需技能的获得。

发展社会能力的功能。

二、同伴交往是学前儿童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

儿童可以从同伴中得到情感的宣泄、宽慰、同情和理解,因而产生安全感和责任感,相互帮助克服情绪上的问题,获得良好的情感发展。

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

三、学前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观察学习和积极探索,有助于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

四、同伴交往可为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有效基础。

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
五、在交往过程中学会与其他人共同参与活动,学会如何相互作用、处理与其他人的矛盾,学会如何坚持自己的主张或放弃自己的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